二人在殿中静坐一日,自晨光漫天到天边隐隐有几分暮色,期间耶摩利让僧人端了饭食进来,二人在偏殿用过饭后,继续静坐于佛足履迹身旁。
当夕阳照进大殿中,迦罗蓝睁开眼睛,看向对面的怀远,只见怀远的半边身影都落在夕阳中,他的面目隐隐约约看不分明,耳边适时地响起了暮鼓之声,迦罗蓝只觉此刻,此人已化作人间之佛。
她安然地闭上了双眼,却错过了怀远看过来的目光。
一点一点,夜色涌现,终于天地归于一片寂暗之中,仿佛万物都在夜色中沉沉睡去了。可迦罗蓝忽然若有所感,她抬眸,却见自己身边的大殿尽数消失,她在一片黑暗中,看到了一串清晰地足印,迦罗蓝起身,一步一步踏上了那足印。
无人知晓,在那个平凡的夜里,来自女梁的神女后裔,踏上了那条未知足印,她并不知道足印会带着她前往何方。
迦罗蓝一步一步踩在发光的足印上,伴随着她的脚步行走,光芒愈炽,她的眼前一阵白光闪烁,接下来她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异的梦境之中。
耳边一阵喧嚣,迦罗蓝恍若梦醒,她陷入一个极为繁华的街市之中,她愣住了,此处之景,如此令人熟悉,这里分明就是她来过的地方,洛阳。
迦罗蓝总觉得佛足履迹似乎是带着她前往什么地方,她迅速地反应过来,快步向着怀远出生的故宅走去,或许,在这里,佛足履迹能够带领迦罗蓝走到那帷幕的背后。
迦罗蓝的眼前有一串发光的脚印,她顺着脚印疾步而去,终于穿过秦氏府邸的大门,又穿过了重重屋宅,终于她立在那面帷幕之前,耳边能够听到女子的痛呼,迦罗蓝伸手想要拉起帷幕,可是她顿了片刻,似乎拉开这帷幕便有可能触及那个可怕的真相,但心志坚定如迦罗蓝,绝不会被这点滴的恐惧所打倒。
她的手有力地拉开了帷幕,可是她愣住了。
帷幕后面一片空白,那脚印也消失了。
这里一定不是终点,迦罗蓝还想向前,却发现眼前一切开始疯狂地褪色,甚至她那身紫色衣裙也被那种虚无沾染,瞬间消失,迦罗蓝通晓不少神魔术法,也未曾见过这种彻底擦除存在的法术,她只能退,她转身顺着那串佛足履迹跑了回去,最终冲回了大殿。
迦罗蓝倏地睁开了眼睛,怀远在她面前,面带忧色,迦罗蓝顺着怀远的目光望去,只见自己衣裙的一角,永远地消失了。
迦罗蓝一把抓住怀远的手臂,几乎要将那个关于怀远出生的梦境以及佛足履迹带她前往秦氏故宅的事情说出来,可是她不知该从何说起,她只能对怀远道:“我没事,我只是遇上了一个厉害的人,他可以擦除世间存在的事物。他埋伏在佛足履迹之中,若是有人来到那里,他就能擦除一切,保守秘密。”
怀远心知迦罗蓝惊魂未定,他没有多说什么话语来安慰迦罗蓝,只是将手覆在迦罗蓝的衣裙之上,口中默念,“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他抬起手,却见迦罗蓝缺失的衣裙居然恢复如常。
怀远抬首,轻笑,话语中带着些许安慰,“国主莫怕,空色本是一体,您看,贫僧给您找回来了。”
不知为何,怀远所为胜过千言万语,那些忧惧忽而化为乌有,迦罗蓝也笑了,她方才冷静下来,大概分析出了那个秘密有可能与谁相关,她朝着怀远狡黠一笑,道:“我猜佛足履迹是想要告诉我一个秘密。”
“这个秘密或许关于怀恩。”的确,每一次迦罗蓝想要拉开帷幕都要被阻拦,甚至她在怀远的梦中见到了怀恩,而佛足履迹也指示她。不过既然怀恩用了这样多的手段,那就说明这个秘密对怀恩应该十分重要,并且间接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怀恩应该曾经来过龟兹。
天边晨光熹微,在破晓之时,迦罗蓝对怀远的目光,她眸中闪烁着势在必得的光芒,她似乎透过怀远看到了怀恩,“怀恩,你究竟在掩饰什么呢?”
未等怀远说话,外面忽然传来了耶摩利的声音,二人此刻是离得有些近了,怀远手上还捧着迦罗蓝的衣裙,他们快速起身,怀远上前打开了禅房的门。
耶摩利进门拜下,继而问道:“不知法师是否踏上了佛足履迹。”
怀远点头,道:“贫僧略有所得,只是不解其中之意,看来佛足履迹的其中奥秘,尚且需要贫僧细细参透才是。”耶摩利闻言则是笑道:“法师果然佛缘深厚,这才能够看到佛足履迹的预示,想当年罗坻法师也是得到了佛足履迹的预示,这才成就大功德。”
迦罗蓝却是摇头,道:“看来我是向佛之心不够坚定,也没有看到佛足履迹。”
“哈哈,国主不必遗憾,毕竟佛足履迹是能够纵横天地古今之至宝,助当见之人在当见之时,探寻当见之事,您未曾看到,可能便是时间与机缘尚未圆满。”耶摩利不愧是龟兹第一大寺院的主持,说话的确令人觉得如沐春风。
迦罗蓝和怀远的事情已经妥当,二人便向耶摩利请辞,毕竟他们并没有太多留在龟兹的必要了,故而耶摩利带着些许僧众,从大寺山门一直送到了山下,迦罗蓝和怀远不意耶摩利如此热情,倒也不好推辞。
迦罗蓝和怀远告别耶摩利,坐上了那艘沙地小船,回望身后的昭怙厘大寺,却见巍峨的大寺在晨光中若隐若现,耶摩利等僧众面目模糊起来。
迦罗蓝对一旁的怀远道:“法师也看到了佛足履迹给你的预示,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样的预示。”
怀远道:“若国主想要知道贫僧看到了什么,今夜还请国主入贫僧梦中。”
“哦?”不意怀远主动邀请她入梦,迦罗蓝看向怀远,只见对方幽深的目光与她相接。
“贫僧在佛足履迹的尽头看到了天地众生。”
迦罗蓝错愕,继而看向远方,二人沉默片刻,只听她朗声笑道:“天地众生,我虽不才,倒也想看看。”
怀远闻言,莞尔。
迦罗蓝和怀远行过龟兹都城,便一往无前,朝着西方走去,而城墙上蜃女海珠身形缥缈注视着二人的离开,海珠看着怀远的背影,眸中有一片迷茫。
她似乎忘记了某些关于怀远的事,什么事呢?海珠想要往深了想想,可她的本能却告诉她不可以再想了,一旦继续想下去,将有极为可怖之事发生。
万里之外的长安,大慈恩寺中,怀恩正在案前落笔作画,他身后的黑暗中有许多窃窃私语,不过那些声音很低很小,怕他真正听清似的,像一条条滑动的蛇,偶有窸窣之声发出,无声地吐着信子,忽然听得一个女子清亮的嗓音响起,那些黑暗中的细语逐渐隐去,只有女子坚定而清润的声音,一遍一遍说着。
“怀恩,我又不怕他。”
怀恩的笔顿了顿,微微偏头,侧耳倾听,许多年了,他很久很久没有听到有人这样清晰地无所畏惧地叫出他的名字了。
这时暗处似有人影浮动,那人影在怀恩耳边轻语,并递上了一本书,怀恩看看封皮,不过是坊间流传的一些杂谈怪谈罢了,忽而目光落在书中燃灯道人四个字,轻嗤一声,将那书扔在一旁。
这本书是近来流传起来的杂谈,书中讲述当年武王伐纣的一些故事,其中设置的燃灯道人,明显便是佛门中的燃灯古佛,这燃灯道人被设置为曾是道门仙尊,后来又加入佛门,这样的写法,明显是将佛门置于道门之下,这种怪谈杂谈的流传速度是很快的,虽然不过是小手段,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某些关键时刻便能够派上用场。比如,当妖鬼消失,佛门失去除妖鬼,捍卫天下正道的天然地位时。
归根结底,无论是妖鬼还是杂谈故事,争夺的不过是人心罢了。
当然,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怀恩的心情,他依旧伏案作画,片刻,面前的香燃尽,那副画也就做完了,他摆了摆手,掌中念珠滚动,他轻声道:“南无阿弥陀佛。”
暗处的手伸出来,恭敬地捧起了画作,怀恩低垂双目,看着那张画,拈花一笑。眉间一点朱砂,形容俊美,恰似人间之佛。
再看画上,无论是谁,也绝对想不到,那佛子怀恩,大慈恩寺主持,东土一千零八十寺之首,所画的,竟然是十八层地狱,怀恩以自己精湛的技艺,将十八层地狱的惨状一一铺设画中,吊死的、拔舌的、下油锅的,种种惨像,栩栩如生。那张画被黑暗中一支一支手传递到更深的黑暗中,怀恩的紫袍上纤尘不染。
是夜,东土魏王梦中惊厥,密诏道人玉虚子入宫,佛门岿然不动,无事发生。
当夕阳照进大殿中,迦罗蓝睁开眼睛,看向对面的怀远,只见怀远的半边身影都落在夕阳中,他的面目隐隐约约看不分明,耳边适时地响起了暮鼓之声,迦罗蓝只觉此刻,此人已化作人间之佛。
她安然地闭上了双眼,却错过了怀远看过来的目光。
一点一点,夜色涌现,终于天地归于一片寂暗之中,仿佛万物都在夜色中沉沉睡去了。可迦罗蓝忽然若有所感,她抬眸,却见自己身边的大殿尽数消失,她在一片黑暗中,看到了一串清晰地足印,迦罗蓝起身,一步一步踏上了那足印。
无人知晓,在那个平凡的夜里,来自女梁的神女后裔,踏上了那条未知足印,她并不知道足印会带着她前往何方。
迦罗蓝一步一步踩在发光的足印上,伴随着她的脚步行走,光芒愈炽,她的眼前一阵白光闪烁,接下来她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异的梦境之中。
耳边一阵喧嚣,迦罗蓝恍若梦醒,她陷入一个极为繁华的街市之中,她愣住了,此处之景,如此令人熟悉,这里分明就是她来过的地方,洛阳。
迦罗蓝总觉得佛足履迹似乎是带着她前往什么地方,她迅速地反应过来,快步向着怀远出生的故宅走去,或许,在这里,佛足履迹能够带领迦罗蓝走到那帷幕的背后。
迦罗蓝的眼前有一串发光的脚印,她顺着脚印疾步而去,终于穿过秦氏府邸的大门,又穿过了重重屋宅,终于她立在那面帷幕之前,耳边能够听到女子的痛呼,迦罗蓝伸手想要拉起帷幕,可是她顿了片刻,似乎拉开这帷幕便有可能触及那个可怕的真相,但心志坚定如迦罗蓝,绝不会被这点滴的恐惧所打倒。
她的手有力地拉开了帷幕,可是她愣住了。
帷幕后面一片空白,那脚印也消失了。
这里一定不是终点,迦罗蓝还想向前,却发现眼前一切开始疯狂地褪色,甚至她那身紫色衣裙也被那种虚无沾染,瞬间消失,迦罗蓝通晓不少神魔术法,也未曾见过这种彻底擦除存在的法术,她只能退,她转身顺着那串佛足履迹跑了回去,最终冲回了大殿。
迦罗蓝倏地睁开了眼睛,怀远在她面前,面带忧色,迦罗蓝顺着怀远的目光望去,只见自己衣裙的一角,永远地消失了。
迦罗蓝一把抓住怀远的手臂,几乎要将那个关于怀远出生的梦境以及佛足履迹带她前往秦氏故宅的事情说出来,可是她不知该从何说起,她只能对怀远道:“我没事,我只是遇上了一个厉害的人,他可以擦除世间存在的事物。他埋伏在佛足履迹之中,若是有人来到那里,他就能擦除一切,保守秘密。”
怀远心知迦罗蓝惊魂未定,他没有多说什么话语来安慰迦罗蓝,只是将手覆在迦罗蓝的衣裙之上,口中默念,“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他抬起手,却见迦罗蓝缺失的衣裙居然恢复如常。
怀远抬首,轻笑,话语中带着些许安慰,“国主莫怕,空色本是一体,您看,贫僧给您找回来了。”
不知为何,怀远所为胜过千言万语,那些忧惧忽而化为乌有,迦罗蓝也笑了,她方才冷静下来,大概分析出了那个秘密有可能与谁相关,她朝着怀远狡黠一笑,道:“我猜佛足履迹是想要告诉我一个秘密。”
“这个秘密或许关于怀恩。”的确,每一次迦罗蓝想要拉开帷幕都要被阻拦,甚至她在怀远的梦中见到了怀恩,而佛足履迹也指示她。不过既然怀恩用了这样多的手段,那就说明这个秘密对怀恩应该十分重要,并且间接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怀恩应该曾经来过龟兹。
天边晨光熹微,在破晓之时,迦罗蓝对怀远的目光,她眸中闪烁着势在必得的光芒,她似乎透过怀远看到了怀恩,“怀恩,你究竟在掩饰什么呢?”
未等怀远说话,外面忽然传来了耶摩利的声音,二人此刻是离得有些近了,怀远手上还捧着迦罗蓝的衣裙,他们快速起身,怀远上前打开了禅房的门。
耶摩利进门拜下,继而问道:“不知法师是否踏上了佛足履迹。”
怀远点头,道:“贫僧略有所得,只是不解其中之意,看来佛足履迹的其中奥秘,尚且需要贫僧细细参透才是。”耶摩利闻言则是笑道:“法师果然佛缘深厚,这才能够看到佛足履迹的预示,想当年罗坻法师也是得到了佛足履迹的预示,这才成就大功德。”
迦罗蓝却是摇头,道:“看来我是向佛之心不够坚定,也没有看到佛足履迹。”
“哈哈,国主不必遗憾,毕竟佛足履迹是能够纵横天地古今之至宝,助当见之人在当见之时,探寻当见之事,您未曾看到,可能便是时间与机缘尚未圆满。”耶摩利不愧是龟兹第一大寺院的主持,说话的确令人觉得如沐春风。
迦罗蓝和怀远的事情已经妥当,二人便向耶摩利请辞,毕竟他们并没有太多留在龟兹的必要了,故而耶摩利带着些许僧众,从大寺山门一直送到了山下,迦罗蓝和怀远不意耶摩利如此热情,倒也不好推辞。
迦罗蓝和怀远告别耶摩利,坐上了那艘沙地小船,回望身后的昭怙厘大寺,却见巍峨的大寺在晨光中若隐若现,耶摩利等僧众面目模糊起来。
迦罗蓝对一旁的怀远道:“法师也看到了佛足履迹给你的预示,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样的预示。”
怀远道:“若国主想要知道贫僧看到了什么,今夜还请国主入贫僧梦中。”
“哦?”不意怀远主动邀请她入梦,迦罗蓝看向怀远,只见对方幽深的目光与她相接。
“贫僧在佛足履迹的尽头看到了天地众生。”
迦罗蓝错愕,继而看向远方,二人沉默片刻,只听她朗声笑道:“天地众生,我虽不才,倒也想看看。”
怀远闻言,莞尔。
迦罗蓝和怀远行过龟兹都城,便一往无前,朝着西方走去,而城墙上蜃女海珠身形缥缈注视着二人的离开,海珠看着怀远的背影,眸中有一片迷茫。
她似乎忘记了某些关于怀远的事,什么事呢?海珠想要往深了想想,可她的本能却告诉她不可以再想了,一旦继续想下去,将有极为可怖之事发生。
万里之外的长安,大慈恩寺中,怀恩正在案前落笔作画,他身后的黑暗中有许多窃窃私语,不过那些声音很低很小,怕他真正听清似的,像一条条滑动的蛇,偶有窸窣之声发出,无声地吐着信子,忽然听得一个女子清亮的嗓音响起,那些黑暗中的细语逐渐隐去,只有女子坚定而清润的声音,一遍一遍说着。
“怀恩,我又不怕他。”
怀恩的笔顿了顿,微微偏头,侧耳倾听,许多年了,他很久很久没有听到有人这样清晰地无所畏惧地叫出他的名字了。
这时暗处似有人影浮动,那人影在怀恩耳边轻语,并递上了一本书,怀恩看看封皮,不过是坊间流传的一些杂谈怪谈罢了,忽而目光落在书中燃灯道人四个字,轻嗤一声,将那书扔在一旁。
这本书是近来流传起来的杂谈,书中讲述当年武王伐纣的一些故事,其中设置的燃灯道人,明显便是佛门中的燃灯古佛,这燃灯道人被设置为曾是道门仙尊,后来又加入佛门,这样的写法,明显是将佛门置于道门之下,这种怪谈杂谈的流传速度是很快的,虽然不过是小手段,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某些关键时刻便能够派上用场。比如,当妖鬼消失,佛门失去除妖鬼,捍卫天下正道的天然地位时。
归根结底,无论是妖鬼还是杂谈故事,争夺的不过是人心罢了。
当然,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怀恩的心情,他依旧伏案作画,片刻,面前的香燃尽,那副画也就做完了,他摆了摆手,掌中念珠滚动,他轻声道:“南无阿弥陀佛。”
暗处的手伸出来,恭敬地捧起了画作,怀恩低垂双目,看着那张画,拈花一笑。眉间一点朱砂,形容俊美,恰似人间之佛。
再看画上,无论是谁,也绝对想不到,那佛子怀恩,大慈恩寺主持,东土一千零八十寺之首,所画的,竟然是十八层地狱,怀恩以自己精湛的技艺,将十八层地狱的惨状一一铺设画中,吊死的、拔舌的、下油锅的,种种惨像,栩栩如生。那张画被黑暗中一支一支手传递到更深的黑暗中,怀恩的紫袍上纤尘不染。
是夜,东土魏王梦中惊厥,密诏道人玉虚子入宫,佛门岿然不动,无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