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一场暴雨过后,碧落如洗,热气消散大半,天气进而转凉,转眼就到了七夕佳节。
这日是个晴天,天高云淡,凉风拂面,吹得人心旷神怡。
几日前,清苓在街摊上问陈卓珺和她过乞巧,陈卓珺犹豫了片刻,竟真应了她的要求。
恰逢朝廷休沐,两人约好了一同前往长公主府上,和赵玹等人同过。
马车刚到公主府,清苓从掀开帘子往外看,正巧见陈卓珺从对面马车上下来。他今日身上是雪灰的便服,腰间佩了一块玉,头顶玉冠束发,除此之外,再别无它饰。
清苓发觉,私下里陈卓珺通常是这副装扮,堂堂当朝首辅,过分素净了些。连她七哥一个武将佩戴的衣饰都要比他多。
不过陈卓珺作素净打扮也好看,越素越衬得那张脸格外好看。
清苓也下了马车,走到陈卓珺面前,招手道:“巧了。”
她从上到下又端详他一番,盯到陈卓珺问:“怎么了?”
“没什么。”清苓挪开视线,往前和他挨得更近了些,脚步轻快:“走吧。”
两人比肩走到正堂,听见里面传出来嬉笑之声。
竟是七哥在说话:“莫要再气了,一支簪子,过后赔给你就是了。”
又听见赵玹哼了一声道:“此簪是父皇所赐,你拿什么赔?”
清元凌不成想她头上随意一支簪子竟也能与皇上扯上干系,早知就不手欠碰那支簪子了。
他正想着补救的法子,清苓和陈卓珺走进来,清苓看见他,不明所以道:“七哥,你今日不是该在宫中当差?”
昨日母亲要带他去月老庙求姻缘,七哥借明日要当差好说歹说才推脱了过去,此刻本该要去当差的人却现身公主府上。
清元凌瞄了赵玹一眼,见她没什么反应,才不好意思挠了挠头道:“听说今日殿下这里热闹,向宫里告了假过来看看。”
清苓脑子一转,就知不是这么回事,意味深长“哦”了一声,赵玹面红娇嗔道:“你当公主府这是何地方,是你看热闹的地方?”
若不是陈卓珺在这,两人恐怕要你一言我一语吵上一会儿功夫。可陈卓珺实在难以令人忽视,赵玹坐于高位直了直身子,轻飘飘朝下望了一眼:“乞巧佳节,陈大人怎么也跑本公主府上来了?”
清苓正要说他是同自己前来,赵玹却恍然大悟一般,自问自答:“原来是跟着阿姌过来的,本公主差点忘了,今日有情人自当要成双入对。”
清苓知道赵玹是何意,而陈卓珺听着这些话泰然自若,不回话也不否认,清苓心里生出一丝欣喜。
清元凌眼睛也在两人之间看来看去,想要对清苓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由她去了,选择闭口不言。
不多时,各府的小娘子们也都到了。府上未有大肆操办,来的都是素日与清苓交好的娘子,自是和和气气,不似上次生辰宴那般。
众女说说笑笑,陈卓珺就同她坐在一桌,只静静听着,茶来了帮她斟茶,竟有几分乖巧的意思。众女都瞧见了这一幕,可任谁也不好意思多嘴问。
又攀谈了会儿,清元凌跟在长娥后面,怀里抱了一堆木盒走进来。
大赵的习俗,乞巧之日,女儿家抓了喜蛛放入里,等今日一过再打开,看哪个盒里蛛网织的最多最密,便为“得巧”,寓意女子往后心灵手巧,针线工艺了得。
而清苓和赵玹不精女工,捉喜蛛也只是寻个乐子,不在意什么得不得巧的。
众娘子一人得了一个盒子,从堂内出来,都结伴抓喜蛛去了。赵玹让清元凌拿着木盒打头阵,也一头钻进草丛里。
清苓捏着那个雕着芍药的方盒,拉了拉身侧陈卓珺的衣角:“我们去耳房。”
长公主府大得很,正堂一侧耳房平日里空着当小仓房用,下人们疏于打扫,角落结了不少蛛网。
长娥帮他们开了锁便退下了,两人走进来,光透过窗棱照到桌上,空中团绕着细微的浮尘。
这间耳房里只有一张桌子,便再无旁的摆设,正中间和旮旯稀松堆了七八个箱子,都是红漆木的,上面附着一层薄薄的灰尘,显然是许久未动过了。
清苓直奔旮旯里去,陈卓珺跟在后头看着,两台木箱支撑出了不足一人高,清苓稍稍弯了腰才钻进去,转头兴奋地冲陈卓珺指了指里面。
日光斜射进来并不明朗,半明半暗间,陈卓珺看清织的密密麻麻的蛛网上面挂着几只僵死的小虫。
清苓侧过身轻声说话:“还没有喜蛛出来收网,得等一会儿。”
她轻声细语生怕惊到什么似的,陈卓珺不由被她带动,极轻的“嗯”了一声。
众人这时候都在花园里,门前也无人走动,耳房里万分寂静。两人都没有说话,白云遮日又散开,光线被直棂窗隔成一道道的,映照在清苓侧脸。
陈卓珺垂眸,见她半仰着头,耳珰垂贴在下颌,末端镶了一颗水红剔透的玛瑙,肤色白润,便衬得那点玛瑙愈发鲜艳。
“有了!”清苓忽然一声,陈卓珺倏而移开视线。
清苓瞧见不知几时蛛网上多了个移动自如的黑点,小心翼翼去够,手伸到一半又缩回去,掏出手帕垫着轻手轻脚去捉那只喜蛛。
清苓屏住呼吸,瞄准了那只喜蛛用帕子一扣,兴高采烈转身“捉到了!”
不料忘了头顶还有木箱,清苓一个回旋,结结实实与之撞上,“咚”地一声闷响。
清苓被一下撞懵了,吃痛地捂住额头,先前后脑的伤本已经好全了,这么使劲一碰 ,好像又复发了,一阵头晕目眩,陈卓珺仿佛有三张脸在跟前晃。
眼看要栽倒,陈卓珺一下托住她,清苓捂着头侧身压上他的臂弯。陈卓珺顺手接她手里仍紧握着的帕子。
摊开一看,里面黑漆漆的蛛子已不小心被捏死了。陈卓珺将手帕和盒子都丢在箱子上,将清苓翻了个面也靠着木箱而立,“莫要捂着。”
他弯腰,攥住清苓的手腕抬起来,光洁白嫩的脑门儿鼓起来一个包,清苓忍不住又要拿手碰,陈卓珺手上加了力度,又往上提了提。
“别动,我看看。”好看的长眉又拧在一块,清苓眼睫被沁出的泪润湿了,刚一垂眸,便见陈卓珺那张惊为天人的脸忽地挨近,像隔着层薄雾,朦朦胧胧在眼前晃动。
清苓心跳漏了一拍,连疼也忘了,一动不动杵在那。
也仅是在几瞬之间,包裹着手腕的温热松开,陈卓珺一下又离她有八丈远,拿上木盒来扶她:“先出来。”
清苓也不知是疼的还是给迷糊了,脑子一片混沌,全听陈卓珺去了,让她伸左脚,绝不迈右脚,等回过神来,人已经坐在了院里的石凳上。
婢子们见了,都停下手上的活儿围过来,有人见状慌忙禀告公主去了。陈卓珺吩咐下人:“去冰窖里取些冰来。”
丫鬟称是退下,等了不久,丫鬟托着个木匣子送冰过来,陈卓珺打开取了整块冰,用帕子包裹着,送到清苓手上,“这会儿能捂着了。”
丫鬟忙接了帕子:“让奴婢来吧。”
“阿姌!”远远听见赵玹的喊声,她从一边飞似的赶过来,蹲在清苓跟前:“快让我看看。”
清苓抬头,肿包越发鼓了,额头也红了一片。赵玹觉得不妙:“叫郎中来。”
清苓自己捂着冰块,皱眉忙道:“只是撞了一下,我没事,不用请了。”
陈卓珺却在一旁添语:“头上的伤刚好,恐怕连及旧伤,还是请个郎中来看。”
清苓头顶又冰又涨,不想再多说一句话,便随他们怎么办了。
过了会儿,郎中匆匆而至,上前给清苓看诊,前后都仔细瞧了:“殿下且安心,清八姑娘旧伤养得很好,老朽这有消肿化瘀的药,姑娘拿去,敷上三两日便能好全了。”
既得了药,丫鬟们围了清苓一圈,替她上药的上药,伺候的伺候。清苓穿过人群的缝隙,见陈卓珺悄然离开人群。
清苓这边上完了药,靠着圈椅歇息过后,起身刚要去找陈卓珺,就见他从侧门进来,手里拿着那方木盒。
陈卓珺走到面前,把木盒交给她,清苓慢慢开了一点,看见里面爬着的喜蛛,又飞快合上,讶然仰头:“抓着了?”
陈卓珺淡淡地“嗯”了一声,不经意别开视线:“祝你得个好彩头。”
“借你吉言”清苓一时喜悦,眼睛弯成了月牙,捉着他近在咫尺的衣摆,轻晃了晃。
陈卓珺一愣,清苓后知后觉知道不妥,松开手打岔:“喜儿说前院在做巧果,我们不妨也去看看?”
陈卓珺说“好”,两人一同过去,前院正摆了十几张小桌,众人分别在自己的小桌上做巧果。
清苓和陈卓珺也跟着坐下,桌上摆了一应食材,清苓挽起袖口,跃跃欲试。
首要的是将面粉和糖蜜混在一块,再加水揉成团,便可揪下来做巧果了。
这一步看似容易,真试起来却颇难,清苓和了几次,不是揉成一团团的面疙瘩,就是水放多了粘手。
陈卓珺先是一旁默默盯着,过会儿实在看不下去了,接了她手上不成型的面团:“你先去净手。”
清苓低头看,自己一双手上全是黏面,便转身要了盆水,泡在水里仔仔细细搓干净了。
再回去,却见陈卓珺袖口挽着,正在麻利地和面。
她凑上前,见盆里的散面在一双长指几番揉搓下,越滚越大,渐渐成团,全然不似她方才那般艰难。
如此一来,好像也用不着她插手了。
瞥见清苓的身影,陈卓珺稍微侧身,对她道:“这里腾不开手,你且过来添水。”
清苓“哦”了一声,舀起一瓢水端过去,慢慢倾斜往里倒了点。
陈卓珺揉了几下,沾的面粉更多了,示意她再往里添水。这样添过几回水,他也把面团捏成了。
清苓便有模有样揪下来个面疙瘩,拿了一旁的模子,印出来一条小鱼儿。
清苓又试了其他几样模子,印出来花啊果的,倒是有意思的很。
她推给陈卓珺:“你也试试。”
陈卓珺本不想再动手,架不住盛情难却,于是按她说的模印了几个。
清苓揪了一小团面,背过身不知道在做什么,过了片刻扭过来捧给他看。
面团被她捏成了猫脸,清苓指了指手上问:“和你像不像?”
陈卓珺皱眉:“不像。”
清苓看了看他,又端详了会儿手里的面团,若有所思:“是不太像。”
她又背过身捏了一会儿,再转过来,猫脸上添了两条眉毛,紧紧锁成一团,清苓忍笑:“这回像了。”
这日是个晴天,天高云淡,凉风拂面,吹得人心旷神怡。
几日前,清苓在街摊上问陈卓珺和她过乞巧,陈卓珺犹豫了片刻,竟真应了她的要求。
恰逢朝廷休沐,两人约好了一同前往长公主府上,和赵玹等人同过。
马车刚到公主府,清苓从掀开帘子往外看,正巧见陈卓珺从对面马车上下来。他今日身上是雪灰的便服,腰间佩了一块玉,头顶玉冠束发,除此之外,再别无它饰。
清苓发觉,私下里陈卓珺通常是这副装扮,堂堂当朝首辅,过分素净了些。连她七哥一个武将佩戴的衣饰都要比他多。
不过陈卓珺作素净打扮也好看,越素越衬得那张脸格外好看。
清苓也下了马车,走到陈卓珺面前,招手道:“巧了。”
她从上到下又端详他一番,盯到陈卓珺问:“怎么了?”
“没什么。”清苓挪开视线,往前和他挨得更近了些,脚步轻快:“走吧。”
两人比肩走到正堂,听见里面传出来嬉笑之声。
竟是七哥在说话:“莫要再气了,一支簪子,过后赔给你就是了。”
又听见赵玹哼了一声道:“此簪是父皇所赐,你拿什么赔?”
清元凌不成想她头上随意一支簪子竟也能与皇上扯上干系,早知就不手欠碰那支簪子了。
他正想着补救的法子,清苓和陈卓珺走进来,清苓看见他,不明所以道:“七哥,你今日不是该在宫中当差?”
昨日母亲要带他去月老庙求姻缘,七哥借明日要当差好说歹说才推脱了过去,此刻本该要去当差的人却现身公主府上。
清元凌瞄了赵玹一眼,见她没什么反应,才不好意思挠了挠头道:“听说今日殿下这里热闹,向宫里告了假过来看看。”
清苓脑子一转,就知不是这么回事,意味深长“哦”了一声,赵玹面红娇嗔道:“你当公主府这是何地方,是你看热闹的地方?”
若不是陈卓珺在这,两人恐怕要你一言我一语吵上一会儿功夫。可陈卓珺实在难以令人忽视,赵玹坐于高位直了直身子,轻飘飘朝下望了一眼:“乞巧佳节,陈大人怎么也跑本公主府上来了?”
清苓正要说他是同自己前来,赵玹却恍然大悟一般,自问自答:“原来是跟着阿姌过来的,本公主差点忘了,今日有情人自当要成双入对。”
清苓知道赵玹是何意,而陈卓珺听着这些话泰然自若,不回话也不否认,清苓心里生出一丝欣喜。
清元凌眼睛也在两人之间看来看去,想要对清苓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由她去了,选择闭口不言。
不多时,各府的小娘子们也都到了。府上未有大肆操办,来的都是素日与清苓交好的娘子,自是和和气气,不似上次生辰宴那般。
众女说说笑笑,陈卓珺就同她坐在一桌,只静静听着,茶来了帮她斟茶,竟有几分乖巧的意思。众女都瞧见了这一幕,可任谁也不好意思多嘴问。
又攀谈了会儿,清元凌跟在长娥后面,怀里抱了一堆木盒走进来。
大赵的习俗,乞巧之日,女儿家抓了喜蛛放入里,等今日一过再打开,看哪个盒里蛛网织的最多最密,便为“得巧”,寓意女子往后心灵手巧,针线工艺了得。
而清苓和赵玹不精女工,捉喜蛛也只是寻个乐子,不在意什么得不得巧的。
众娘子一人得了一个盒子,从堂内出来,都结伴抓喜蛛去了。赵玹让清元凌拿着木盒打头阵,也一头钻进草丛里。
清苓捏着那个雕着芍药的方盒,拉了拉身侧陈卓珺的衣角:“我们去耳房。”
长公主府大得很,正堂一侧耳房平日里空着当小仓房用,下人们疏于打扫,角落结了不少蛛网。
长娥帮他们开了锁便退下了,两人走进来,光透过窗棱照到桌上,空中团绕着细微的浮尘。
这间耳房里只有一张桌子,便再无旁的摆设,正中间和旮旯稀松堆了七八个箱子,都是红漆木的,上面附着一层薄薄的灰尘,显然是许久未动过了。
清苓直奔旮旯里去,陈卓珺跟在后头看着,两台木箱支撑出了不足一人高,清苓稍稍弯了腰才钻进去,转头兴奋地冲陈卓珺指了指里面。
日光斜射进来并不明朗,半明半暗间,陈卓珺看清织的密密麻麻的蛛网上面挂着几只僵死的小虫。
清苓侧过身轻声说话:“还没有喜蛛出来收网,得等一会儿。”
她轻声细语生怕惊到什么似的,陈卓珺不由被她带动,极轻的“嗯”了一声。
众人这时候都在花园里,门前也无人走动,耳房里万分寂静。两人都没有说话,白云遮日又散开,光线被直棂窗隔成一道道的,映照在清苓侧脸。
陈卓珺垂眸,见她半仰着头,耳珰垂贴在下颌,末端镶了一颗水红剔透的玛瑙,肤色白润,便衬得那点玛瑙愈发鲜艳。
“有了!”清苓忽然一声,陈卓珺倏而移开视线。
清苓瞧见不知几时蛛网上多了个移动自如的黑点,小心翼翼去够,手伸到一半又缩回去,掏出手帕垫着轻手轻脚去捉那只喜蛛。
清苓屏住呼吸,瞄准了那只喜蛛用帕子一扣,兴高采烈转身“捉到了!”
不料忘了头顶还有木箱,清苓一个回旋,结结实实与之撞上,“咚”地一声闷响。
清苓被一下撞懵了,吃痛地捂住额头,先前后脑的伤本已经好全了,这么使劲一碰 ,好像又复发了,一阵头晕目眩,陈卓珺仿佛有三张脸在跟前晃。
眼看要栽倒,陈卓珺一下托住她,清苓捂着头侧身压上他的臂弯。陈卓珺顺手接她手里仍紧握着的帕子。
摊开一看,里面黑漆漆的蛛子已不小心被捏死了。陈卓珺将手帕和盒子都丢在箱子上,将清苓翻了个面也靠着木箱而立,“莫要捂着。”
他弯腰,攥住清苓的手腕抬起来,光洁白嫩的脑门儿鼓起来一个包,清苓忍不住又要拿手碰,陈卓珺手上加了力度,又往上提了提。
“别动,我看看。”好看的长眉又拧在一块,清苓眼睫被沁出的泪润湿了,刚一垂眸,便见陈卓珺那张惊为天人的脸忽地挨近,像隔着层薄雾,朦朦胧胧在眼前晃动。
清苓心跳漏了一拍,连疼也忘了,一动不动杵在那。
也仅是在几瞬之间,包裹着手腕的温热松开,陈卓珺一下又离她有八丈远,拿上木盒来扶她:“先出来。”
清苓也不知是疼的还是给迷糊了,脑子一片混沌,全听陈卓珺去了,让她伸左脚,绝不迈右脚,等回过神来,人已经坐在了院里的石凳上。
婢子们见了,都停下手上的活儿围过来,有人见状慌忙禀告公主去了。陈卓珺吩咐下人:“去冰窖里取些冰来。”
丫鬟称是退下,等了不久,丫鬟托着个木匣子送冰过来,陈卓珺打开取了整块冰,用帕子包裹着,送到清苓手上,“这会儿能捂着了。”
丫鬟忙接了帕子:“让奴婢来吧。”
“阿姌!”远远听见赵玹的喊声,她从一边飞似的赶过来,蹲在清苓跟前:“快让我看看。”
清苓抬头,肿包越发鼓了,额头也红了一片。赵玹觉得不妙:“叫郎中来。”
清苓自己捂着冰块,皱眉忙道:“只是撞了一下,我没事,不用请了。”
陈卓珺却在一旁添语:“头上的伤刚好,恐怕连及旧伤,还是请个郎中来看。”
清苓头顶又冰又涨,不想再多说一句话,便随他们怎么办了。
过了会儿,郎中匆匆而至,上前给清苓看诊,前后都仔细瞧了:“殿下且安心,清八姑娘旧伤养得很好,老朽这有消肿化瘀的药,姑娘拿去,敷上三两日便能好全了。”
既得了药,丫鬟们围了清苓一圈,替她上药的上药,伺候的伺候。清苓穿过人群的缝隙,见陈卓珺悄然离开人群。
清苓这边上完了药,靠着圈椅歇息过后,起身刚要去找陈卓珺,就见他从侧门进来,手里拿着那方木盒。
陈卓珺走到面前,把木盒交给她,清苓慢慢开了一点,看见里面爬着的喜蛛,又飞快合上,讶然仰头:“抓着了?”
陈卓珺淡淡地“嗯”了一声,不经意别开视线:“祝你得个好彩头。”
“借你吉言”清苓一时喜悦,眼睛弯成了月牙,捉着他近在咫尺的衣摆,轻晃了晃。
陈卓珺一愣,清苓后知后觉知道不妥,松开手打岔:“喜儿说前院在做巧果,我们不妨也去看看?”
陈卓珺说“好”,两人一同过去,前院正摆了十几张小桌,众人分别在自己的小桌上做巧果。
清苓和陈卓珺也跟着坐下,桌上摆了一应食材,清苓挽起袖口,跃跃欲试。
首要的是将面粉和糖蜜混在一块,再加水揉成团,便可揪下来做巧果了。
这一步看似容易,真试起来却颇难,清苓和了几次,不是揉成一团团的面疙瘩,就是水放多了粘手。
陈卓珺先是一旁默默盯着,过会儿实在看不下去了,接了她手上不成型的面团:“你先去净手。”
清苓低头看,自己一双手上全是黏面,便转身要了盆水,泡在水里仔仔细细搓干净了。
再回去,却见陈卓珺袖口挽着,正在麻利地和面。
她凑上前,见盆里的散面在一双长指几番揉搓下,越滚越大,渐渐成团,全然不似她方才那般艰难。
如此一来,好像也用不着她插手了。
瞥见清苓的身影,陈卓珺稍微侧身,对她道:“这里腾不开手,你且过来添水。”
清苓“哦”了一声,舀起一瓢水端过去,慢慢倾斜往里倒了点。
陈卓珺揉了几下,沾的面粉更多了,示意她再往里添水。这样添过几回水,他也把面团捏成了。
清苓便有模有样揪下来个面疙瘩,拿了一旁的模子,印出来一条小鱼儿。
清苓又试了其他几样模子,印出来花啊果的,倒是有意思的很。
她推给陈卓珺:“你也试试。”
陈卓珺本不想再动手,架不住盛情难却,于是按她说的模印了几个。
清苓揪了一小团面,背过身不知道在做什么,过了片刻扭过来捧给他看。
面团被她捏成了猫脸,清苓指了指手上问:“和你像不像?”
陈卓珺皱眉:“不像。”
清苓看了看他,又端详了会儿手里的面团,若有所思:“是不太像。”
她又背过身捏了一会儿,再转过来,猫脸上添了两条眉毛,紧紧锁成一团,清苓忍笑:“这回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