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苓做完巧果,自拿去烤了吃,面粉里掺了蜜糖,吃进嘴里绵绵甜甜,还让陈卓珺也尝了些。
众人也没闲着,当午对日投针,午后又逛了一遭花园里的葡萄架,长势茂盛,有几位娘子打趣夜里要在这丛葡萄树下看牛郎会织女。
笑闹了半日,入夜后又相约着去街上闲逛。
今日乞巧,城里定是热闹非凡,无数儿郎女眷皆会出门,作诗放灯、燃火看船,街上行人络绎不绝,是为一年里不可多得的佳节。
赵玹叫清苓一块上街,清苓犹豫不决,私下里偷偷问陈卓珺:“你想不想去?”
陈卓珺走在她身侧,步履始终要慢一些:“既然应了你,你若想去,自然同你去。”
“你不愿去的话,那就算了。”他一日都守诺陪她,又出功夫又出力,然陈卓珺日理万机,清苓也不好老占着他的时候。
陈卓珺早觉察到她那会儿雀跃的神色,这么说定是口是心非:“既然如此有趣,去看看也无妨。”
清苓笑:“好。”
一行人浩浩荡荡上街,街市上比想的还要热闹,天色刚刚擦黑,已有成群结伴的人来来往往,越往闹市走,人越来越多,直到围的水泄不通,清苓几人下了马车步行。
前方亮堂如白昼,街铺前悬挂着五颜六色的花灯,商贩走夫沿街串巷,有技人当街杂耍,四周围了好些人凑热闹叫好。再往前走,一张巨大的鱼灯悬吊在空中,垂下千条彩绦。
“卖花灯,卖花灯喽——”
清苓被叫喊声吸引驻足,卖花灯的妇人过来张罗:“姑娘过来瞧瞧,各式样的花灯都有。”
清苓瞅了一眼,确如她所说,小摊上摆了各种各样的花灯,做成了猫儿兔儿的形状,做工巧妙,小玩意也活灵活现。
妇人热络地拿给清苓看:“姑娘郎君且拿去看吧,十文钱一个,早些卖完奴家也去河边放灯喽。”
清苓挑了一盏洁白剔透的兔儿灯,两只耳朵支愣着,眼珠圆溜溜的,实在叫人喜欢。而货架上那只“猫”姿态慵懒,看着也不错,还有那盏像喜鹊的灯,也做的别出心裁。
清苓一手拎着这个,另一只手又摸着那个,实在不知道买哪个好。
正磨蹭着,一只光洁如玉的手伸过来,指着那几盏灯道:“这些都要了。”
妇人一听说几盏全要了,高兴地直拍手:“多谢郎君照顾生意。”
清苓转过头来:“都……买了?”
“喜欢哪着自己提着,剩下的给冬青。”陈卓珺给了妇人钱,清苓自己提了一盏兔儿灯,给陈卓珺挑了那盏猫灯,剩下的则劳烦冬青送到马车上去。
两人买了花灯,并肩走了一段路,碰见赵玹和清元凌看杂耍回来,赵玹见到花灯,眼睛一亮:“这是从哪来的?”
人流汹涌,挤得看不见摊位,清苓只好在前面引路回去,刚转过身,赵玹却像看到了什么,瞬间拉下脸来:“我不去了。”
她拉着清苓扭头便走,却听见远处一个女声轻唤:“陈郎君。”
清苓寻声望去,那人立在人群后,柔情一笑,端的是弱柳扶风之态,无端惹人垂怜。然看见清苓后,一张笑脸却生生僵住,不是苏妙臻又能是谁。
清苓眼睁睁看着惯来“娇弱”的苏妙臻费劲挤进人堆里,不出片刻便站在了几人面前。
“从远处便看见几位娘子郎君,总算赶了过来,问几位安好。”苏妙臻变脸比翻书还要快,眨眼间又是那副温柔可欺的模样。
“你恐怕不是来给我们请安,是看到了某人才过来吧。”赵玹白眼快要翻到天上:“本……我反而见着你心里才不舒坦,若诚心想我安好,你滚的越远才越好。”
苏妙臻作惊愕状,秀眉拧到一块:“您何出此言,莫非是我无意冲撞了娘子,妙臻实在该罚,请您降罪。”
眼看着苏妙臻腰躬得越来越低,就要跪下了,清苓一把将她扶起来:“苏姑娘这是做什么,我们好容易掩人耳目出来,你这样岂不是惹人察觉,赶紧起来。”
“是。”苏妙臻这才顺势起身,望了她身侧的陈卓珺一眼,扯出来一个笑:“说来也巧,几位娘子能遇见陈郎君,而我又在此处遇见你们,既然如此,何不如一道同行?”
赵玹听着她一口一个陈郎君犯恶心,看不惯她矫揉造作的样子,丝毫不留情面戳破:“你想的也忒多了,我们是结伴而行,不像你费尽心思接近。”
她把结伴而行四个字故意咬重,既是结伴而行,便表明陈卓珺和清苓之间关系匪浅,又联想起宴会上种种,果然苏妙臻脸上再也挤不出一丝笑来。
赵玹指着清苓手里的花灯又道:“陈大人给阿姌买的花灯甚是好看,我们也正要去买,你既想一起走,那就同去吧。”
苏妙臻被赵玹直往心口扎了几刀,饶是再有心性,也不免万分落寞:“我方才买过,就不再去了,诸位慢走。”
她刚转头,对面一家胭脂铺子突然锣鼓喧天,伙计边敲鼓边大声吆喝:“各位娘子夫人们留步,咱们铺子比巧,赢彩头喽。”
“有没有娘子要比试的,小店略备薄礼,比试者人人有份,人人有份啊。”
这边如此热闹,一下子吸引了众人视线,清苓等人也不除外,见人群越聚越多,伙计一把扯下红布,货架上五花八门的彩头露出来,人堆里又是一阵沸腾。
“这不是你们铺子新出的口脂吗,听说一盒要一两银子,店小二,你家掌柜舍得拿出来当彩头吗?”
“那个雕海棠的匣子里装的是什么,咱们靠近些瞧瞧。”
“这根白玉簪是何玉做的,雕琢的细腻好看。”
伙计重重敲了一下锣鼓,扯开嗓门压下众人的声音,“各位娘子莫急,只要拔得头筹,上面摆的彩头可以随便挑!”
“若是输了呢?”人群里有人问。
伙计抬了抬手里一捆红绳穿着的珠子:“输了也不亏,凡是参与比试的,可得一串手绳。”
“我比。”有小娘子率先上前。
紧接着有七八个娘子应和,店里伙计一敲锣鼓:“好,那咱们第一轮比试这就开始。”
赵玹也懒得理苏妙臻了,拉着清苓往前面去看热闹。
开场第一轮比试,是绣牡丹,给每个娘子一个手绷,上面有牡丹小样,姑娘们穿针引线做绣品,两刻钟后,谁秀得最工整美观,便是谁获胜。
两人踮着脚,伸长脖子往里望。没注意这边落在后面的秦可嘉追过来,苏妙臻也不说走了。
比试已开始,姑娘们拿了手绷,低头专心致志绣花。要说这面刺绣也不难,只消勾勒出个花的轮廓便可以了,但时间紧迫,比试又不免慌张,有的小娘子只动了几下针线却不小心扎着了手。自然也有人不慌不忙,有条不紊的绣花。
两刻钟一会儿就到了,随着伙计敲响第二下锣鼓,众人都停下手里的活儿。
有绣娘挨个检查绣品,而后评出来绣得最好的,伙计喜笑颜开请人:“姑娘喜欢哪个,自己挑一个吧。”
小娘子指了指那个口脂:“我要这个。”
伙计拿下盒子递给她,其他人也如其所说,各得了一串手绳。
此刻天全然黑了,明月当空,清辉撒地,伙计赶上时机接着吆喝:“诸位娘子,我们第二轮比试——对月穿针。”
清苓侧首,见赵玹跃跃欲试,又不好意思开口,高高举起手:“我们要比。”
“二位姑娘前来。”
清苓拉着赵玹绕过人群,见面前桌上摆放着一节一节莲藕,每个上面插着九根银针,旁边又各放了一根红线。
“这第二轮对月穿针,要把红线挨个穿进九个针孔里,诸位娘子有半柱香的功夫,时辰一到,穿的最多的娘子为得巧。”
“诸位还有要一同比试的吗?”
“我们也要比。”苏妙臻竟拉着秦可嘉也走到前面来,苏妙臻朝赵玹和清苓微微福身:“本不想扫二位娘子的兴,可这彩头实在有我喜欢的东西,两位承让了。”
秦可嘉在旁小声嘀咕了一句:“姐姐说的是什么话,这样的比试,自然人人都能参加的,有什么承不承让的。”
赵玹眼神如箭,嗖地瞪过来,吓得秦可嘉背后一凉,再不敢浑说一句了。
清苓拉住赵玹怕她发作:“随她们去吧。”
又有几位姑娘陆续登台,伙计插了一柱香,比试正式开始。
穿针并不难,难的是九根银针密集的扎在藕段上,空隙太小,手指在两根针间施展不开,清苓开场就躬着身,一阵手忙脚乱,堪堪穿过一个,抬头一看,香已经燃了大半。
直到锣鼓敲响,清零也不过勉强穿好两段莲藕,再看赵玹,和她也不相上下。而苏妙臻素来擅女工,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已经穿好了八九个,也是场上最多的。
“这位姑娘,你可以在剩下的里面挑一个。”
苏妙臻道:“烦请取下那支白玉簪。”
清苓和赵玹也各得了一串手绳,赵玹出了人群便将手绳丢给了清元凌:“才不要这破玩意儿。”
“哎你……你不戴我戴。”清元凌紧追在赵玹后边。
清苓出来,陈卓珺立在人群外等她,她抬手晃了晃红绳,有些许脸红:“只得了这个。”
陈卓珺定睛看了几眼,却道:“这个也好。”
“走吧。”
这是苏妙臻却出来叫住他:“陈大人且慢。”
她款步行至跟前,将那根白玉簪握在手里,抬眼眸中盈盈:“我方才一见此簪,竟不由想到大人佩戴的模样。虽然有些可笑,还是想赢下这支白玉簪。”
苏妙臻飞快地看了陈卓珺一眼,又敛下眸,音柔似水,越说越小声:“有道是见物如见人,我若是留着它,恐会时常想不该肖想的人,不如送与大人。”
清苓凝滞了,苏妙臻向来自诩知礼守礼,而这一席话,像换了一个人儿似的,言辞大胆表明心迹,全然不似平常。
且别的不说,她活生生一个人还在这,苏妙臻竟也当她全然不存在?还送什么玉簪子什么肖想,可不就是定情信物的意思?
清苓又气又觉得无所适从,脸上神情一时不可谓不精彩。
心中警铃大作,清苓无意识地往前走了走,挡在两人之间,更是把陈卓珺挡在身后。
偷偷瞥陈卓珺的脸,他忽然开口,吓了清苓一跳:“在下不缺发簪,也不喜白玉簪子,恕不能领情。”
清苓又是一愣,她之前明明见过他簪过白玉的簪子,眼下又说不喜欢,脑子一转,就知道他是何意思了。
正当时,陈卓珺当着苏妙臻的面,在后面拍了拍她的肩:“别愣神了,走了。”
众人也没闲着,当午对日投针,午后又逛了一遭花园里的葡萄架,长势茂盛,有几位娘子打趣夜里要在这丛葡萄树下看牛郎会织女。
笑闹了半日,入夜后又相约着去街上闲逛。
今日乞巧,城里定是热闹非凡,无数儿郎女眷皆会出门,作诗放灯、燃火看船,街上行人络绎不绝,是为一年里不可多得的佳节。
赵玹叫清苓一块上街,清苓犹豫不决,私下里偷偷问陈卓珺:“你想不想去?”
陈卓珺走在她身侧,步履始终要慢一些:“既然应了你,你若想去,自然同你去。”
“你不愿去的话,那就算了。”他一日都守诺陪她,又出功夫又出力,然陈卓珺日理万机,清苓也不好老占着他的时候。
陈卓珺早觉察到她那会儿雀跃的神色,这么说定是口是心非:“既然如此有趣,去看看也无妨。”
清苓笑:“好。”
一行人浩浩荡荡上街,街市上比想的还要热闹,天色刚刚擦黑,已有成群结伴的人来来往往,越往闹市走,人越来越多,直到围的水泄不通,清苓几人下了马车步行。
前方亮堂如白昼,街铺前悬挂着五颜六色的花灯,商贩走夫沿街串巷,有技人当街杂耍,四周围了好些人凑热闹叫好。再往前走,一张巨大的鱼灯悬吊在空中,垂下千条彩绦。
“卖花灯,卖花灯喽——”
清苓被叫喊声吸引驻足,卖花灯的妇人过来张罗:“姑娘过来瞧瞧,各式样的花灯都有。”
清苓瞅了一眼,确如她所说,小摊上摆了各种各样的花灯,做成了猫儿兔儿的形状,做工巧妙,小玩意也活灵活现。
妇人热络地拿给清苓看:“姑娘郎君且拿去看吧,十文钱一个,早些卖完奴家也去河边放灯喽。”
清苓挑了一盏洁白剔透的兔儿灯,两只耳朵支愣着,眼珠圆溜溜的,实在叫人喜欢。而货架上那只“猫”姿态慵懒,看着也不错,还有那盏像喜鹊的灯,也做的别出心裁。
清苓一手拎着这个,另一只手又摸着那个,实在不知道买哪个好。
正磨蹭着,一只光洁如玉的手伸过来,指着那几盏灯道:“这些都要了。”
妇人一听说几盏全要了,高兴地直拍手:“多谢郎君照顾生意。”
清苓转过头来:“都……买了?”
“喜欢哪着自己提着,剩下的给冬青。”陈卓珺给了妇人钱,清苓自己提了一盏兔儿灯,给陈卓珺挑了那盏猫灯,剩下的则劳烦冬青送到马车上去。
两人买了花灯,并肩走了一段路,碰见赵玹和清元凌看杂耍回来,赵玹见到花灯,眼睛一亮:“这是从哪来的?”
人流汹涌,挤得看不见摊位,清苓只好在前面引路回去,刚转过身,赵玹却像看到了什么,瞬间拉下脸来:“我不去了。”
她拉着清苓扭头便走,却听见远处一个女声轻唤:“陈郎君。”
清苓寻声望去,那人立在人群后,柔情一笑,端的是弱柳扶风之态,无端惹人垂怜。然看见清苓后,一张笑脸却生生僵住,不是苏妙臻又能是谁。
清苓眼睁睁看着惯来“娇弱”的苏妙臻费劲挤进人堆里,不出片刻便站在了几人面前。
“从远处便看见几位娘子郎君,总算赶了过来,问几位安好。”苏妙臻变脸比翻书还要快,眨眼间又是那副温柔可欺的模样。
“你恐怕不是来给我们请安,是看到了某人才过来吧。”赵玹白眼快要翻到天上:“本……我反而见着你心里才不舒坦,若诚心想我安好,你滚的越远才越好。”
苏妙臻作惊愕状,秀眉拧到一块:“您何出此言,莫非是我无意冲撞了娘子,妙臻实在该罚,请您降罪。”
眼看着苏妙臻腰躬得越来越低,就要跪下了,清苓一把将她扶起来:“苏姑娘这是做什么,我们好容易掩人耳目出来,你这样岂不是惹人察觉,赶紧起来。”
“是。”苏妙臻这才顺势起身,望了她身侧的陈卓珺一眼,扯出来一个笑:“说来也巧,几位娘子能遇见陈郎君,而我又在此处遇见你们,既然如此,何不如一道同行?”
赵玹听着她一口一个陈郎君犯恶心,看不惯她矫揉造作的样子,丝毫不留情面戳破:“你想的也忒多了,我们是结伴而行,不像你费尽心思接近。”
她把结伴而行四个字故意咬重,既是结伴而行,便表明陈卓珺和清苓之间关系匪浅,又联想起宴会上种种,果然苏妙臻脸上再也挤不出一丝笑来。
赵玹指着清苓手里的花灯又道:“陈大人给阿姌买的花灯甚是好看,我们也正要去买,你既想一起走,那就同去吧。”
苏妙臻被赵玹直往心口扎了几刀,饶是再有心性,也不免万分落寞:“我方才买过,就不再去了,诸位慢走。”
她刚转头,对面一家胭脂铺子突然锣鼓喧天,伙计边敲鼓边大声吆喝:“各位娘子夫人们留步,咱们铺子比巧,赢彩头喽。”
“有没有娘子要比试的,小店略备薄礼,比试者人人有份,人人有份啊。”
这边如此热闹,一下子吸引了众人视线,清苓等人也不除外,见人群越聚越多,伙计一把扯下红布,货架上五花八门的彩头露出来,人堆里又是一阵沸腾。
“这不是你们铺子新出的口脂吗,听说一盒要一两银子,店小二,你家掌柜舍得拿出来当彩头吗?”
“那个雕海棠的匣子里装的是什么,咱们靠近些瞧瞧。”
“这根白玉簪是何玉做的,雕琢的细腻好看。”
伙计重重敲了一下锣鼓,扯开嗓门压下众人的声音,“各位娘子莫急,只要拔得头筹,上面摆的彩头可以随便挑!”
“若是输了呢?”人群里有人问。
伙计抬了抬手里一捆红绳穿着的珠子:“输了也不亏,凡是参与比试的,可得一串手绳。”
“我比。”有小娘子率先上前。
紧接着有七八个娘子应和,店里伙计一敲锣鼓:“好,那咱们第一轮比试这就开始。”
赵玹也懒得理苏妙臻了,拉着清苓往前面去看热闹。
开场第一轮比试,是绣牡丹,给每个娘子一个手绷,上面有牡丹小样,姑娘们穿针引线做绣品,两刻钟后,谁秀得最工整美观,便是谁获胜。
两人踮着脚,伸长脖子往里望。没注意这边落在后面的秦可嘉追过来,苏妙臻也不说走了。
比试已开始,姑娘们拿了手绷,低头专心致志绣花。要说这面刺绣也不难,只消勾勒出个花的轮廓便可以了,但时间紧迫,比试又不免慌张,有的小娘子只动了几下针线却不小心扎着了手。自然也有人不慌不忙,有条不紊的绣花。
两刻钟一会儿就到了,随着伙计敲响第二下锣鼓,众人都停下手里的活儿。
有绣娘挨个检查绣品,而后评出来绣得最好的,伙计喜笑颜开请人:“姑娘喜欢哪个,自己挑一个吧。”
小娘子指了指那个口脂:“我要这个。”
伙计拿下盒子递给她,其他人也如其所说,各得了一串手绳。
此刻天全然黑了,明月当空,清辉撒地,伙计赶上时机接着吆喝:“诸位娘子,我们第二轮比试——对月穿针。”
清苓侧首,见赵玹跃跃欲试,又不好意思开口,高高举起手:“我们要比。”
“二位姑娘前来。”
清苓拉着赵玹绕过人群,见面前桌上摆放着一节一节莲藕,每个上面插着九根银针,旁边又各放了一根红线。
“这第二轮对月穿针,要把红线挨个穿进九个针孔里,诸位娘子有半柱香的功夫,时辰一到,穿的最多的娘子为得巧。”
“诸位还有要一同比试的吗?”
“我们也要比。”苏妙臻竟拉着秦可嘉也走到前面来,苏妙臻朝赵玹和清苓微微福身:“本不想扫二位娘子的兴,可这彩头实在有我喜欢的东西,两位承让了。”
秦可嘉在旁小声嘀咕了一句:“姐姐说的是什么话,这样的比试,自然人人都能参加的,有什么承不承让的。”
赵玹眼神如箭,嗖地瞪过来,吓得秦可嘉背后一凉,再不敢浑说一句了。
清苓拉住赵玹怕她发作:“随她们去吧。”
又有几位姑娘陆续登台,伙计插了一柱香,比试正式开始。
穿针并不难,难的是九根银针密集的扎在藕段上,空隙太小,手指在两根针间施展不开,清苓开场就躬着身,一阵手忙脚乱,堪堪穿过一个,抬头一看,香已经燃了大半。
直到锣鼓敲响,清零也不过勉强穿好两段莲藕,再看赵玹,和她也不相上下。而苏妙臻素来擅女工,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已经穿好了八九个,也是场上最多的。
“这位姑娘,你可以在剩下的里面挑一个。”
苏妙臻道:“烦请取下那支白玉簪。”
清苓和赵玹也各得了一串手绳,赵玹出了人群便将手绳丢给了清元凌:“才不要这破玩意儿。”
“哎你……你不戴我戴。”清元凌紧追在赵玹后边。
清苓出来,陈卓珺立在人群外等她,她抬手晃了晃红绳,有些许脸红:“只得了这个。”
陈卓珺定睛看了几眼,却道:“这个也好。”
“走吧。”
这是苏妙臻却出来叫住他:“陈大人且慢。”
她款步行至跟前,将那根白玉簪握在手里,抬眼眸中盈盈:“我方才一见此簪,竟不由想到大人佩戴的模样。虽然有些可笑,还是想赢下这支白玉簪。”
苏妙臻飞快地看了陈卓珺一眼,又敛下眸,音柔似水,越说越小声:“有道是见物如见人,我若是留着它,恐会时常想不该肖想的人,不如送与大人。”
清苓凝滞了,苏妙臻向来自诩知礼守礼,而这一席话,像换了一个人儿似的,言辞大胆表明心迹,全然不似平常。
且别的不说,她活生生一个人还在这,苏妙臻竟也当她全然不存在?还送什么玉簪子什么肖想,可不就是定情信物的意思?
清苓又气又觉得无所适从,脸上神情一时不可谓不精彩。
心中警铃大作,清苓无意识地往前走了走,挡在两人之间,更是把陈卓珺挡在身后。
偷偷瞥陈卓珺的脸,他忽然开口,吓了清苓一跳:“在下不缺发簪,也不喜白玉簪子,恕不能领情。”
清苓又是一愣,她之前明明见过他簪过白玉的簪子,眼下又说不喜欢,脑子一转,就知道他是何意思了。
正当时,陈卓珺当着苏妙臻的面,在后面拍了拍她的肩:“别愣神了,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