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消息的这段时间,姜浩备受煎熬。
最先送来的,是秦念慈生前的笔墨。官差抱着几轴书法,小心安置在桌上,而后拱手回禀:“大人,这些都是秦念慈生前参加诗会时,众目睽睽下亲手所写。”
言外之意,这东西既不是刚从秦府取出。也不是自姜府搜来,是秦念慈生前参加诗会后存于这两者之外的地方。
是以也少了旁人在说是哪一方调换假的来。
陶秉文拾起那几卷诗卷,又拿起日志认真比对起来。末了,又唤来师爷,待师爷认真对照后,二人又继续耳语。
最后二人得出一致结论,这日志确实是出自秦念慈之手,做不得假。
“秦远望,本官经过一番对比,认定这日志就是出自秦念慈之手,你可有不服?”见下方之人似有不忿,陶秉文又补充道,“你若不服,自可亲自上前来自行比对,又或者将以往同与秦念慈参加诗会的人请来,这么多人,总会有人识得她的字,如此,你可还有异议,可服?”
下方之人不在吱声。
陶秉文见状一个眼神,一名麻利的官差就上前来取过那诗卷和日志,首先带到秦远望面前给他亲眼目睹,接着是姜浩,最后是穿过他们,来到外面的人群,在人群最前头,给围观的百姓看个清楚。
“还真是。”
“这不就是一模一样。”
“老夫习书法这么多年,我敢保证,这就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
堂外吵吵闹闹,有人已经开始咒骂起秦远望铁石心肠,薄情寡义。
大堂内的人也不安生。
明明心中的那份悠闲淡然已经逐渐崩塌,却要装作无事发生,又提起精神。
“大人,就算这是真的,那也不过是我那死去的女儿的一面之词,有何实证啊,难不成大理寺一直以来就是如此断案的,下官冤枉。”
这话听得让人直犯恶心,却又不得不承认,日志上所说并不足以定他的罪。
吴楚翊在一旁看得起鸡皮疙瘩,抖抖身子问身旁的霍昀:“霍同窗,他可真不是人,我真想现在就上去给他两拳。”
霍昀摁住他的肩膀,很是不赞同:“那怎么行,咱们为学监学子,那就是读书人,读书人什么样,读书人就应当文明,你说是不是。”
他面带微笑继续道:“文明人怎么能当场动手打人呢,就应该等他下堂后,给他的饭食里加泻药,让他拉得爹妈都认不出,然后在他睡前替他全身上下梳理一下骨头,务必弄得嘎吱作响起到运动的左右,同时也别忘了在梦中给他一记左右勾拳,在然后……”
“……”重新定义文明。
那头仍在喊冤。
“若还有别的人证呢?”
苏荷直视着上首之人:“长明街有个菜贩林三祥,秦念慈出事那日是他第一次同秦府谈成生意去公厨送菜,可回去的途中不小心迷了路,正巧听到在秦府大厅传来秦远望和秦念慈争吵,到后面就听到乱作一团和秦念慈撞柱的消息,大人可以传他上来问话。”
“传林三祥。”
林三祥从人群中挤出来,到了大堂,跪下见礼:“草民林三祥见过大人。”
陶秉文直言让他将那日在秦府的所见所闻全都说出来。
“草民那日是第一次去秦府,将菜送到公厨后我就打算回去了,秦府里的人原是想送我出去的,我见他们还有事忙就拒绝了。秦府太大,我没走多久就迷了路,后来听到有争吵的声音,实在按耐不住好奇,遂上前打算偷听几句。却不想才凑近些,就听见秦大人说着些难听的,说什么下.贱.胚.子之类的话,逼迫着秦二小姐不嫁也得嫁,秦家大小姐只要活着这门婚事就一定能成,除非她死了才会考虑一下,一直以秦大小姐的性命逼迫秦二小姐就犯,在然后我就听到里面很混乱,然后就有人大喊秦家大小姐撞柱自尽,我一见事情闹大,这才赶忙离开。”
陶秉文边听点头,待人说完这才厉声问道:“秦远望,听清楚证人所说的话了吗,对此你还有何解释。”
秦远望哪知当日已经屏退仆人,却还有张三详这个意外,但也只是怔住片刻,他还有别的后路。
他继续哭喊:“冤枉啊大人,这不过是她们的一面之词,怎可取信呀,这背后是有隐情的啊。”
这一举动简直就是耍无赖。
“秦远望,”上公堂这么久,苏荷还未曾侧过脸去看自己旁边不远处的那个男人,可现在她转过头定定看着他,言语不激烈,眼神带有嘲讽和怜悯,嘲讽他的无情,怜悯他的无知,“秦远望,你说那日志所写是秦念慈的一面之词,说那菜贩所言是别有隐情,可你别忘了,前去秦府验尸的仵作还未回来,你又能否保证秦念慈的死因不是你的一面之词,这其中不是别有隐情?我若是你,此刻就该安安静静,静待结果,等那时,在狡辩也不迟。”
恰在这时,前去验尸的仵作回来了。
陶秉文倾起身问道:“王仵作,可有验名死者死因啊?”
王仵作拱拱手,应道:“回禀大人,经卑职查探死者当是死于自己撞柱而亡,而她身上的那满身伤痕,都是生前受人虐打而形成的。”
“这么说来她不是突然暴病而亡?”
“死者身体康健,何来的暴病而亡。”
苏荷适时开口问:“秦远望,事到如今秦念慈之死可有实证证实是你的一面之词,可秦念慈的日志可没有证据能证明是她的一面之词,难不成是秦念慈在姜府的时候还活得好好的,一到秦府就突然不想活了?既如此,那为什么在姜府没有寻死的念头,怎么到秦府就有了,这里头总有缘由。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你吗,是因为你的逼迫才使她最终走向绝路吗?”
直到现在,她的情绪才算是激动起来。
这是为那无辜受苦枉死的女子发出的质问。
秦远望为官数载,不是没见过大场面,眼下静默一瞬。
他早在事发时就预想过种种难以收场的结局,也为之想好不少退路,不一会就想到托词:“那还不是家丑不可外扬!”
最先送来的,是秦念慈生前的笔墨。官差抱着几轴书法,小心安置在桌上,而后拱手回禀:“大人,这些都是秦念慈生前参加诗会时,众目睽睽下亲手所写。”
言外之意,这东西既不是刚从秦府取出。也不是自姜府搜来,是秦念慈生前参加诗会后存于这两者之外的地方。
是以也少了旁人在说是哪一方调换假的来。
陶秉文拾起那几卷诗卷,又拿起日志认真比对起来。末了,又唤来师爷,待师爷认真对照后,二人又继续耳语。
最后二人得出一致结论,这日志确实是出自秦念慈之手,做不得假。
“秦远望,本官经过一番对比,认定这日志就是出自秦念慈之手,你可有不服?”见下方之人似有不忿,陶秉文又补充道,“你若不服,自可亲自上前来自行比对,又或者将以往同与秦念慈参加诗会的人请来,这么多人,总会有人识得她的字,如此,你可还有异议,可服?”
下方之人不在吱声。
陶秉文见状一个眼神,一名麻利的官差就上前来取过那诗卷和日志,首先带到秦远望面前给他亲眼目睹,接着是姜浩,最后是穿过他们,来到外面的人群,在人群最前头,给围观的百姓看个清楚。
“还真是。”
“这不就是一模一样。”
“老夫习书法这么多年,我敢保证,这就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
堂外吵吵闹闹,有人已经开始咒骂起秦远望铁石心肠,薄情寡义。
大堂内的人也不安生。
明明心中的那份悠闲淡然已经逐渐崩塌,却要装作无事发生,又提起精神。
“大人,就算这是真的,那也不过是我那死去的女儿的一面之词,有何实证啊,难不成大理寺一直以来就是如此断案的,下官冤枉。”
这话听得让人直犯恶心,却又不得不承认,日志上所说并不足以定他的罪。
吴楚翊在一旁看得起鸡皮疙瘩,抖抖身子问身旁的霍昀:“霍同窗,他可真不是人,我真想现在就上去给他两拳。”
霍昀摁住他的肩膀,很是不赞同:“那怎么行,咱们为学监学子,那就是读书人,读书人什么样,读书人就应当文明,你说是不是。”
他面带微笑继续道:“文明人怎么能当场动手打人呢,就应该等他下堂后,给他的饭食里加泻药,让他拉得爹妈都认不出,然后在他睡前替他全身上下梳理一下骨头,务必弄得嘎吱作响起到运动的左右,同时也别忘了在梦中给他一记左右勾拳,在然后……”
“……”重新定义文明。
那头仍在喊冤。
“若还有别的人证呢?”
苏荷直视着上首之人:“长明街有个菜贩林三祥,秦念慈出事那日是他第一次同秦府谈成生意去公厨送菜,可回去的途中不小心迷了路,正巧听到在秦府大厅传来秦远望和秦念慈争吵,到后面就听到乱作一团和秦念慈撞柱的消息,大人可以传他上来问话。”
“传林三祥。”
林三祥从人群中挤出来,到了大堂,跪下见礼:“草民林三祥见过大人。”
陶秉文直言让他将那日在秦府的所见所闻全都说出来。
“草民那日是第一次去秦府,将菜送到公厨后我就打算回去了,秦府里的人原是想送我出去的,我见他们还有事忙就拒绝了。秦府太大,我没走多久就迷了路,后来听到有争吵的声音,实在按耐不住好奇,遂上前打算偷听几句。却不想才凑近些,就听见秦大人说着些难听的,说什么下.贱.胚.子之类的话,逼迫着秦二小姐不嫁也得嫁,秦家大小姐只要活着这门婚事就一定能成,除非她死了才会考虑一下,一直以秦大小姐的性命逼迫秦二小姐就犯,在然后我就听到里面很混乱,然后就有人大喊秦家大小姐撞柱自尽,我一见事情闹大,这才赶忙离开。”
陶秉文边听点头,待人说完这才厉声问道:“秦远望,听清楚证人所说的话了吗,对此你还有何解释。”
秦远望哪知当日已经屏退仆人,却还有张三详这个意外,但也只是怔住片刻,他还有别的后路。
他继续哭喊:“冤枉啊大人,这不过是她们的一面之词,怎可取信呀,这背后是有隐情的啊。”
这一举动简直就是耍无赖。
“秦远望,”上公堂这么久,苏荷还未曾侧过脸去看自己旁边不远处的那个男人,可现在她转过头定定看着他,言语不激烈,眼神带有嘲讽和怜悯,嘲讽他的无情,怜悯他的无知,“秦远望,你说那日志所写是秦念慈的一面之词,说那菜贩所言是别有隐情,可你别忘了,前去秦府验尸的仵作还未回来,你又能否保证秦念慈的死因不是你的一面之词,这其中不是别有隐情?我若是你,此刻就该安安静静,静待结果,等那时,在狡辩也不迟。”
恰在这时,前去验尸的仵作回来了。
陶秉文倾起身问道:“王仵作,可有验名死者死因啊?”
王仵作拱拱手,应道:“回禀大人,经卑职查探死者当是死于自己撞柱而亡,而她身上的那满身伤痕,都是生前受人虐打而形成的。”
“这么说来她不是突然暴病而亡?”
“死者身体康健,何来的暴病而亡。”
苏荷适时开口问:“秦远望,事到如今秦念慈之死可有实证证实是你的一面之词,可秦念慈的日志可没有证据能证明是她的一面之词,难不成是秦念慈在姜府的时候还活得好好的,一到秦府就突然不想活了?既如此,那为什么在姜府没有寻死的念头,怎么到秦府就有了,这里头总有缘由。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你吗,是因为你的逼迫才使她最终走向绝路吗?”
直到现在,她的情绪才算是激动起来。
这是为那无辜受苦枉死的女子发出的质问。
秦远望为官数载,不是没见过大场面,眼下静默一瞬。
他早在事发时就预想过种种难以收场的结局,也为之想好不少退路,不一会就想到托词:“那还不是家丑不可外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