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夜几近未眠,天亮,如意进来伺候祁云萝起床,一看祁云萝的脸色直接惊呼出声:
“姑娘昨儿晚上是怎么了,这眼睛肿成这个样子。”
祁云萝摆摆手,起身穿衣。
见祁云萝不愿说,如意只能让柿柿去取冰来敷一下眼睛,不然今儿怎么见人。
坐在梳妆台面前,柿柿小心地拿着冰给祁云萝敷着眼睛,鲜少的没说话。
头发挽好,戴好珠钗,眼睛也消了大半,祁云萝问道:“柳嬷嬷呢?”
“在给姑娘熬粥呢。”
“让嬷嬷不做了,陪我出去一趟。”
如意赶忙道:“姑娘好歹把饭吃了再出去,嬷嬷一早起来就去了厨房。”
祁云萝没再说话,算是同意了。
早饭用完,祁云萝出门。
柿柿问道:“姑娘不带我和如意吗?嬷嬷年纪大了……”
她们担心。
祁云萝努力扬起一个笑脸:“我去铺子里瞧瞧,有琳琅在,你们在府里看着点,父亲这会怕是酒还没醒,若是醒了,去三公子那报个信。”
昨儿请林端和许赢来倒算不上什么,醉酒去闹云茵,又拉着云兰喝酒才要被骂,只是昨儿祁佑柏醉着,二夫人王乔又顾着照顾他,今儿就该算账了。
如意应着声。
祁云萝和刘嬷嬷一路去了东街的铺子,掌柜见有人进来正要招呼呢,见是祁云萝,忙改口到:“姑娘怎么来了。”一边说一边迎着祁云萝往二楼去。
上了茶,琳琅也跟着来了。
琳琅瞧瞧了祁云萝的脸色,实在是太难看了。
“姑娘……”
未等话说出来,祁云萝就开口:“琳琅,备车,避开祁家的人。”
琳琅眼神一凛,道了句:“我知道了。”
马车从后门出,绕过了东街从西城门出了城。
“姑娘,我们去哪儿?”
“去王家村。”
“去王家村做什么?”柳嬷嬷问道。
“解惑。”
她昨晚一晚上没睡,沉浸在自己的怀疑里,可如果,如果只是她多虑呢?
“是关于五姑娘?”琳琅问。
这些日子她虽未在府里,可祁云萝要避开祁家要做的事,必然是关于祁云兰的。
“嗯。”祁云萝点点头。
马车稳稳停在王家村村口,引来一些人围看,祁云萝没下车,对琳琅道:“去问问王家村里有没有姓蒋的。”
琳琅迟疑道:“姑娘,那人没有其他特征,就这样找,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柳嬷嬷回她:“这样的佃户人家,多为同姓,外姓人绝对不多,想要留下来,村中人必然是多少了解才敢留下的,好找。”
琳琅领了话下了车。
祁云萝想掀开帘子瞧一瞧,却对上柳嬷嬷担忧的目光。
祁云萝拉过柳嬷嬷的手:“嬷嬷,别担心,我只是想找个答案。”
“什么答案?”
“嬷嬷,你看得出来云兰是知足的人,可祁家和王家村到底还是天壤之别,方氏……”这两个字这样说出来太冷冰冰了,可母亲两字也说不出口,祁云萝改口道:“她阿娘已病逝多年,父亲娶了妻子,生了孩子,她在王家的日子必不好过,我当日太震惊于我和她的身份调换,匆忙将她拉回祁家,可回祁家后,她和我说过许多,说她还不想回来,我却从没想过,她为什么不愿意回来,为什么不想呢,或许……”
祁云萝的目光变得茫然起来。
“或许,她留在王家村真的比回祁家好呢?”
柳嬷嬷回握住祁云萝冰冷的手,笑着回她:“姑娘,答案就在前面,嬷嬷去帮你找到这个答案。”
琳琅回来了。
“姑娘,问到了,王家村附近只有一位姓蒋的大夫,就在村尾,村民说他是十几年前随着祖父一同来的,如今,祖父已逝,家里只剩他一个,以医术谋生。”
“走吧,去看看吧。”
“好。”
一行人到了村尾,却不见医馆,也不见几个人,再往前走,就快要进山了。
琳琅绕着看了看,念念有词道:“村民说的就是这里啊……怎么没人……”
正要转回去和祁云萝回话时,从村里慢慢走来一个老翁。
琳琅急忙走过去问路。
那老翁看着年纪大,很是苍老,一说话,却又不是很老。
“你找阿梧啊,我带你去。”
琳琅忙谢道:“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正好顺路,走这边。”
琳琅回道:“麻烦等我一下。”
琳琅回了话,马车跟了过来,柳嬷嬷扶着琳琅的手下了车。
老翁见着马车道:“贵人也是去找阿梧看病的啊?”
柳嬷嬷笑道:“先生说错了,我哪里算得上什么贵人,不过是儿女心疼我,便雇了马车,不过确实是去找蒋大夫的。”
那老翁鲜少听到先生这样的新鲜词,有点不好意思,见柳嬷嬷也一身粗服,笑道:“大妹子好福气,儿女孝顺。”
“是啊,儿女都孝顺,就是一身毛病。这不,孩子们打听了这边蒋大夫医术高明,非拉着我来瞧瞧。”
“瞧瞧好,阿梧医术好呢,虽及不上他爷,却也治好了不少人呢,前几日还有员外爷来请他呢。”
柳嬷嬷笑道:“员外爷相请,那看来这一趟老妇倒是来对了。”
“那可不。”老翁似乎也蒋梧很熟悉,话里尽是夸赞。
“慢些,瞧,就那儿,没几步路了。”
顺着老翁的手看过去,就瞧见一座竹篱笆围起的院子,院门口挂了一个旗子,大大的“蒋”字。
琳琅瞧瞧了这位置,问道:“这里离村子还是有些路程。”
“那倒是,不过我们是外姓人,村里的地都是有数的,王家村愿意留下我们,已是很好了,这里安静,”老翁捋了捋胡子道:“再说,这再远,也都不少人寻了过来,住哪都好。”
“到了。”
确实只有几步路。
那老翁停下脚步,朝屋内喊了一声:“阿梧,来客了。”
“来喽!”
没一会,屋内走出一个年轻人,身材修长,面容清俊,他走上前,打来篱笆院门,“大娘是来看病吗?”
柳嬷嬷点点头。
蒋梧相请:“里面请。”
琳琅扶着柳嬷嬷往院内走,坐在了院里的凳子上。
蒋梧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马车,没有人下来。
蒋梧对那老翁道:“林叔,进来歇歇脚,喝口水再回呗。”
那老翁也没客气,径直走了进去。
蒋梧给大家倒了水,琳琅和柳嬷嬷打量起屋子来,这是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前几个簸箕架在竹架子上,里面晒的都是药材,屋后几块地,一块种了菜,另外几块种的也是药材。
院内很是干净。
蒋梧拿出脉枕,柳嬷嬷将手放了上去。
又让柳嬷嬷张了张嘴,看完道:“大娘没什么大毛病,年轻时受了累,这老了都显了出来。”
柳嬷嬷道:“看,我就说是小毛病,孩子们非拉着我来看看。”
似是在抱怨,实则在提起话题。
果然,那老翁笑道:“这你还不高兴啊,多少人羡慕都来不及。”
柳嬷嬷笑了起来。
看了看蒋梧,问道:“我瞧着院就蒋大夫一人,也不知道蒋大夫婚配没有,我家有个小闺女……”
那边老翁打断道:“大妹子,你可别打这个注意了。”
柳嬷嬷装作好奇道:“怎么,有亲了?”
两人像是村头闲聊的人:“哎呦,没有呀!”
“没有怎么不能打这个注意,我瞧着蒋大夫长得清俊,又有一门手艺,过日子不成问题。”
老翁瞧了瞧蒋梧,撇了撇嘴道:“哪哪都好,就是心里有了人,不然哪里还能轮到大妹子问啊,我早把我闺女嫁过来了。”
柳嬷嬷端起杯子,继续勾起话题:“那姑娘好福气。”
“唉!”老翁叹了口气。
琳琅故作好奇问道:“这是怎么了?”
老翁见蒋梧还在写脉案,似是没有听到他们的话题,从前劝过多少次蒋梧一点反应都没有,气得一拍大腿:“那姑娘老子将她给卖了!”
柳嬷嬷叹了口气,有些不忍:“可怜的孩子。”
“谁说不是呢,这俗话说,有了后娘,这前边的孩子就要受苦,这苦就苦吧,穷人家的孩子,谁没吃过苦呢,可就没想到,日子还过得下去呢,就把前面留下的孩子卖了,唉……”
蒋梧将脉案写完,将脉枕放进药箱里,对柳嬷嬷道:“大娘是要在去城里抓药,还是在我这里抓药?”
柳嬷嬷道:“就在蒋大夫这里抓吧,也难得再跑这一趟了。”
“好,”蒋梧起身,“大娘稍等,我去里面抓药。”
“不急不急,你慢慢来。”
蒋梧进屋去了,柳嬷嬷和那老翁又闲聊起来,聊了几句,又把话题扯回了蒋梧身上。
“和那姑娘成不了,就看看其他姑娘嘛,这人啊,可不能在一个地方吊死。”
老翁跟着点头:“谁说不是呢,可这年轻人,犟啊!”老翁指了指屋里,“这个啊,犟得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柳嬷嬷的视线看向马车,哪里坐着祁云萝。
有人一身轻松,尽可以按自己心意,犟也好,肆意也好,有人身负累累情义债,从来没有选择的机会。
蒋梧取了药出来,琳琅接了过去。
“先开了五副药,大娘先吃着,五日后再来复诊,药钱一副是七十文,五副是三百五十文,问诊钱就免了。”
柳嬷嬷道:“这哪能免呢,蒋大夫也就挣个辛苦钱。”
柳嬷嬷说着话,琳琅拿出钱来付给蒋梧。
老翁笑道:“阿梧看你还租着马车呢,这镇上的马车,一天可要一两银子,再说呢,他也不缺你这点问诊钱,那些富贵人家请他的问诊钱多着呢,你这能省就省一点,听着你口音不是京城本地人,这一来一返的,花费多呢。”
话虽这样说着,琳琅还是把钱付整了。
柳嬷嬷道:“谢谢蒋大夫,可我也没有就缺这问诊费了,”柳嬷嬷装作环顾院子的样子:“蒋大夫……这院子清幽了些。”
这话说的委婉,普通人家,若是有了钱,必是会修个三五间屋子,可这个院子,肉眼可见的简陋。
一直没插过话的蒋梧终于吭了声,语气无限寂寥:“我想多攒点,把她赎出来。”
琳琅问道:“那蒋大夫可找到那位姑娘了。”
“没有。”
但片刻,蒋梧的声音传来:
“京城就这么大,我总能找到她!”
坐在马车里的祁云萝听到这话,掀开帘子看去,清晨的阳光落在他身上,照亮这座掩在丛丛竹林的小院,祁云萝仿佛看到了她从王家村回祁府被祁云兰拦住的那个傍晚,那时,祁云兰还什么都不会,两手空空,可她说出“兰,它本来就很好。”那句话时,她在祁云兰身上看到了无限勇气和无尽期望。
如同现在说出这话的蒋梧。
京城这么大,可在他眼中,不过一个“就”字。
“那祝蒋大夫早日找到那位姑娘。”
“承您吉言了。”
琳琅扶着柳嬷嬷就要往外走,柳嬷嬷忽然停住脚步,她回过身问道:“不知那位姑娘被卖去哪家了,我若是认得,也免得蒋大夫大海里捞针。”
一个贫家妇人怎么可能会认得大户人家的人,可蒋梧还是答复了她。
“我有她的契文,买主是个叫做齐文的人。”
齐文。
那是二老太爷管家的名字。
柳嬷嬷笑道:“我若是有了消息,一定来告知蒋大夫。”
“唉,您若有信,就送到这里,我一直在这里。”蒋梧脸上有着和煦的笑,送走了她们。
马车离开蒋家医馆,祁云萝一句话也没有说,靠在柳嬷嬷身上。
你看,
命运多会捉弄人,她明明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扳正这一切,将属于祁云兰的一切还给她。
可是,又生出了蒋梧这个枝节。
死局。
这是一个死局。
从她生母方氏将她换了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死局。
她……到底要如何破这个局……
她不知道。
马车行出王家村时,柳嬷嬷掀开车帘,让祁云萝透气。
冬日的山间,树叶凋敝,寒风萧瑟,她看着都觉得了无生气,只是马车陡转,一片黄色撞进眼睛里,见她有反应,柳嬷嬷将车帘完全掀了起来。
是银杏。
大片大片的银杏。
如扇子般的叶子立在枝头,落在地上,顺着风,还飘进来几片。
祁云萝捡起,转着银杏叶。
柳嬷嬷的话在耳边响起:“柳暗花明又一村,姑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往前走,兴许,等着你的也会是繁盛的景色。
皱了许久的眉头终于散开,马车进了城,绕道回了铺子,祁云萝坐在二楼,慢悠悠地喝着茶。
东街正中的刻钟响起。
“午时了。”
午时了。
宫宴要开始了。
“姑娘昨儿晚上是怎么了,这眼睛肿成这个样子。”
祁云萝摆摆手,起身穿衣。
见祁云萝不愿说,如意只能让柿柿去取冰来敷一下眼睛,不然今儿怎么见人。
坐在梳妆台面前,柿柿小心地拿着冰给祁云萝敷着眼睛,鲜少的没说话。
头发挽好,戴好珠钗,眼睛也消了大半,祁云萝问道:“柳嬷嬷呢?”
“在给姑娘熬粥呢。”
“让嬷嬷不做了,陪我出去一趟。”
如意赶忙道:“姑娘好歹把饭吃了再出去,嬷嬷一早起来就去了厨房。”
祁云萝没再说话,算是同意了。
早饭用完,祁云萝出门。
柿柿问道:“姑娘不带我和如意吗?嬷嬷年纪大了……”
她们担心。
祁云萝努力扬起一个笑脸:“我去铺子里瞧瞧,有琳琅在,你们在府里看着点,父亲这会怕是酒还没醒,若是醒了,去三公子那报个信。”
昨儿请林端和许赢来倒算不上什么,醉酒去闹云茵,又拉着云兰喝酒才要被骂,只是昨儿祁佑柏醉着,二夫人王乔又顾着照顾他,今儿就该算账了。
如意应着声。
祁云萝和刘嬷嬷一路去了东街的铺子,掌柜见有人进来正要招呼呢,见是祁云萝,忙改口到:“姑娘怎么来了。”一边说一边迎着祁云萝往二楼去。
上了茶,琳琅也跟着来了。
琳琅瞧瞧了祁云萝的脸色,实在是太难看了。
“姑娘……”
未等话说出来,祁云萝就开口:“琳琅,备车,避开祁家的人。”
琳琅眼神一凛,道了句:“我知道了。”
马车从后门出,绕过了东街从西城门出了城。
“姑娘,我们去哪儿?”
“去王家村。”
“去王家村做什么?”柳嬷嬷问道。
“解惑。”
她昨晚一晚上没睡,沉浸在自己的怀疑里,可如果,如果只是她多虑呢?
“是关于五姑娘?”琳琅问。
这些日子她虽未在府里,可祁云萝要避开祁家要做的事,必然是关于祁云兰的。
“嗯。”祁云萝点点头。
马车稳稳停在王家村村口,引来一些人围看,祁云萝没下车,对琳琅道:“去问问王家村里有没有姓蒋的。”
琳琅迟疑道:“姑娘,那人没有其他特征,就这样找,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柳嬷嬷回她:“这样的佃户人家,多为同姓,外姓人绝对不多,想要留下来,村中人必然是多少了解才敢留下的,好找。”
琳琅领了话下了车。
祁云萝想掀开帘子瞧一瞧,却对上柳嬷嬷担忧的目光。
祁云萝拉过柳嬷嬷的手:“嬷嬷,别担心,我只是想找个答案。”
“什么答案?”
“嬷嬷,你看得出来云兰是知足的人,可祁家和王家村到底还是天壤之别,方氏……”这两个字这样说出来太冷冰冰了,可母亲两字也说不出口,祁云萝改口道:“她阿娘已病逝多年,父亲娶了妻子,生了孩子,她在王家的日子必不好过,我当日太震惊于我和她的身份调换,匆忙将她拉回祁家,可回祁家后,她和我说过许多,说她还不想回来,我却从没想过,她为什么不愿意回来,为什么不想呢,或许……”
祁云萝的目光变得茫然起来。
“或许,她留在王家村真的比回祁家好呢?”
柳嬷嬷回握住祁云萝冰冷的手,笑着回她:“姑娘,答案就在前面,嬷嬷去帮你找到这个答案。”
琳琅回来了。
“姑娘,问到了,王家村附近只有一位姓蒋的大夫,就在村尾,村民说他是十几年前随着祖父一同来的,如今,祖父已逝,家里只剩他一个,以医术谋生。”
“走吧,去看看吧。”
“好。”
一行人到了村尾,却不见医馆,也不见几个人,再往前走,就快要进山了。
琳琅绕着看了看,念念有词道:“村民说的就是这里啊……怎么没人……”
正要转回去和祁云萝回话时,从村里慢慢走来一个老翁。
琳琅急忙走过去问路。
那老翁看着年纪大,很是苍老,一说话,却又不是很老。
“你找阿梧啊,我带你去。”
琳琅忙谢道:“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正好顺路,走这边。”
琳琅回道:“麻烦等我一下。”
琳琅回了话,马车跟了过来,柳嬷嬷扶着琳琅的手下了车。
老翁见着马车道:“贵人也是去找阿梧看病的啊?”
柳嬷嬷笑道:“先生说错了,我哪里算得上什么贵人,不过是儿女心疼我,便雇了马车,不过确实是去找蒋大夫的。”
那老翁鲜少听到先生这样的新鲜词,有点不好意思,见柳嬷嬷也一身粗服,笑道:“大妹子好福气,儿女孝顺。”
“是啊,儿女都孝顺,就是一身毛病。这不,孩子们打听了这边蒋大夫医术高明,非拉着我来瞧瞧。”
“瞧瞧好,阿梧医术好呢,虽及不上他爷,却也治好了不少人呢,前几日还有员外爷来请他呢。”
柳嬷嬷笑道:“员外爷相请,那看来这一趟老妇倒是来对了。”
“那可不。”老翁似乎也蒋梧很熟悉,话里尽是夸赞。
“慢些,瞧,就那儿,没几步路了。”
顺着老翁的手看过去,就瞧见一座竹篱笆围起的院子,院门口挂了一个旗子,大大的“蒋”字。
琳琅瞧瞧了这位置,问道:“这里离村子还是有些路程。”
“那倒是,不过我们是外姓人,村里的地都是有数的,王家村愿意留下我们,已是很好了,这里安静,”老翁捋了捋胡子道:“再说,这再远,也都不少人寻了过来,住哪都好。”
“到了。”
确实只有几步路。
那老翁停下脚步,朝屋内喊了一声:“阿梧,来客了。”
“来喽!”
没一会,屋内走出一个年轻人,身材修长,面容清俊,他走上前,打来篱笆院门,“大娘是来看病吗?”
柳嬷嬷点点头。
蒋梧相请:“里面请。”
琳琅扶着柳嬷嬷往院内走,坐在了院里的凳子上。
蒋梧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马车,没有人下来。
蒋梧对那老翁道:“林叔,进来歇歇脚,喝口水再回呗。”
那老翁也没客气,径直走了进去。
蒋梧给大家倒了水,琳琅和柳嬷嬷打量起屋子来,这是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前几个簸箕架在竹架子上,里面晒的都是药材,屋后几块地,一块种了菜,另外几块种的也是药材。
院内很是干净。
蒋梧拿出脉枕,柳嬷嬷将手放了上去。
又让柳嬷嬷张了张嘴,看完道:“大娘没什么大毛病,年轻时受了累,这老了都显了出来。”
柳嬷嬷道:“看,我就说是小毛病,孩子们非拉着我来看看。”
似是在抱怨,实则在提起话题。
果然,那老翁笑道:“这你还不高兴啊,多少人羡慕都来不及。”
柳嬷嬷笑了起来。
看了看蒋梧,问道:“我瞧着院就蒋大夫一人,也不知道蒋大夫婚配没有,我家有个小闺女……”
那边老翁打断道:“大妹子,你可别打这个注意了。”
柳嬷嬷装作好奇道:“怎么,有亲了?”
两人像是村头闲聊的人:“哎呦,没有呀!”
“没有怎么不能打这个注意,我瞧着蒋大夫长得清俊,又有一门手艺,过日子不成问题。”
老翁瞧了瞧蒋梧,撇了撇嘴道:“哪哪都好,就是心里有了人,不然哪里还能轮到大妹子问啊,我早把我闺女嫁过来了。”
柳嬷嬷端起杯子,继续勾起话题:“那姑娘好福气。”
“唉!”老翁叹了口气。
琳琅故作好奇问道:“这是怎么了?”
老翁见蒋梧还在写脉案,似是没有听到他们的话题,从前劝过多少次蒋梧一点反应都没有,气得一拍大腿:“那姑娘老子将她给卖了!”
柳嬷嬷叹了口气,有些不忍:“可怜的孩子。”
“谁说不是呢,这俗话说,有了后娘,这前边的孩子就要受苦,这苦就苦吧,穷人家的孩子,谁没吃过苦呢,可就没想到,日子还过得下去呢,就把前面留下的孩子卖了,唉……”
蒋梧将脉案写完,将脉枕放进药箱里,对柳嬷嬷道:“大娘是要在去城里抓药,还是在我这里抓药?”
柳嬷嬷道:“就在蒋大夫这里抓吧,也难得再跑这一趟了。”
“好,”蒋梧起身,“大娘稍等,我去里面抓药。”
“不急不急,你慢慢来。”
蒋梧进屋去了,柳嬷嬷和那老翁又闲聊起来,聊了几句,又把话题扯回了蒋梧身上。
“和那姑娘成不了,就看看其他姑娘嘛,这人啊,可不能在一个地方吊死。”
老翁跟着点头:“谁说不是呢,可这年轻人,犟啊!”老翁指了指屋里,“这个啊,犟得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柳嬷嬷的视线看向马车,哪里坐着祁云萝。
有人一身轻松,尽可以按自己心意,犟也好,肆意也好,有人身负累累情义债,从来没有选择的机会。
蒋梧取了药出来,琳琅接了过去。
“先开了五副药,大娘先吃着,五日后再来复诊,药钱一副是七十文,五副是三百五十文,问诊钱就免了。”
柳嬷嬷道:“这哪能免呢,蒋大夫也就挣个辛苦钱。”
柳嬷嬷说着话,琳琅拿出钱来付给蒋梧。
老翁笑道:“阿梧看你还租着马车呢,这镇上的马车,一天可要一两银子,再说呢,他也不缺你这点问诊钱,那些富贵人家请他的问诊钱多着呢,你这能省就省一点,听着你口音不是京城本地人,这一来一返的,花费多呢。”
话虽这样说着,琳琅还是把钱付整了。
柳嬷嬷道:“谢谢蒋大夫,可我也没有就缺这问诊费了,”柳嬷嬷装作环顾院子的样子:“蒋大夫……这院子清幽了些。”
这话说的委婉,普通人家,若是有了钱,必是会修个三五间屋子,可这个院子,肉眼可见的简陋。
一直没插过话的蒋梧终于吭了声,语气无限寂寥:“我想多攒点,把她赎出来。”
琳琅问道:“那蒋大夫可找到那位姑娘了。”
“没有。”
但片刻,蒋梧的声音传来:
“京城就这么大,我总能找到她!”
坐在马车里的祁云萝听到这话,掀开帘子看去,清晨的阳光落在他身上,照亮这座掩在丛丛竹林的小院,祁云萝仿佛看到了她从王家村回祁府被祁云兰拦住的那个傍晚,那时,祁云兰还什么都不会,两手空空,可她说出“兰,它本来就很好。”那句话时,她在祁云兰身上看到了无限勇气和无尽期望。
如同现在说出这话的蒋梧。
京城这么大,可在他眼中,不过一个“就”字。
“那祝蒋大夫早日找到那位姑娘。”
“承您吉言了。”
琳琅扶着柳嬷嬷就要往外走,柳嬷嬷忽然停住脚步,她回过身问道:“不知那位姑娘被卖去哪家了,我若是认得,也免得蒋大夫大海里捞针。”
一个贫家妇人怎么可能会认得大户人家的人,可蒋梧还是答复了她。
“我有她的契文,买主是个叫做齐文的人。”
齐文。
那是二老太爷管家的名字。
柳嬷嬷笑道:“我若是有了消息,一定来告知蒋大夫。”
“唉,您若有信,就送到这里,我一直在这里。”蒋梧脸上有着和煦的笑,送走了她们。
马车离开蒋家医馆,祁云萝一句话也没有说,靠在柳嬷嬷身上。
你看,
命运多会捉弄人,她明明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扳正这一切,将属于祁云兰的一切还给她。
可是,又生出了蒋梧这个枝节。
死局。
这是一个死局。
从她生母方氏将她换了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死局。
她……到底要如何破这个局……
她不知道。
马车行出王家村时,柳嬷嬷掀开车帘,让祁云萝透气。
冬日的山间,树叶凋敝,寒风萧瑟,她看着都觉得了无生气,只是马车陡转,一片黄色撞进眼睛里,见她有反应,柳嬷嬷将车帘完全掀了起来。
是银杏。
大片大片的银杏。
如扇子般的叶子立在枝头,落在地上,顺着风,还飘进来几片。
祁云萝捡起,转着银杏叶。
柳嬷嬷的话在耳边响起:“柳暗花明又一村,姑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往前走,兴许,等着你的也会是繁盛的景色。
皱了许久的眉头终于散开,马车进了城,绕道回了铺子,祁云萝坐在二楼,慢悠悠地喝着茶。
东街正中的刻钟响起。
“午时了。”
午时了。
宫宴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