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前往都督府报名的大多是雍凉本地人,渐渐,周边乡镇的女子也有前来报名的。这些人不出沈松所料,都是些可怜人。至于雍凉那些豪强士族,沈松先是给了甜枣,又毫不客气地把几个军中关键职位换成了自己的人。宁琅好弄权,让他去和那帮老油条打交道,那简直是蛟龙入海,轻而易举。沈松索性不操心了,专心练兵。

    沈家军之所以强悍,是因为上下一条心。他们是真的跟着父亲过过苦日子的,沈松是真的见过父亲与他们一同吃米汤,一同穿着夏衣在冬天的战场上浴血奋战,沈松有样学样,与兵士们同吃同住,回城便是参加例会,日子平淡又充实。

    女兵都是初来乍到,好在她们平时做农活家务,身体素质不比男子差,经过沈松一番训练,组建起一支巡防小队。时光飞逝,转眼年节将近,沈松自掏腰包买了好酒好肉,想着好好犒劳一番下士。

    沈青云蹦跶着跑进沈松住处,手里扬着一封信,嘴里嚷嚷:“将军!崔公子送信来啦!”

    沈松瞧信封鼓鼓囊囊的,拆开一看,原是崔竹生送来了一支金钗,说是给她的新年礼,知道沈松今年没法回长安过年,他便早早向朝廷告假回了江州,亲自监工崔家工匠给沈松打首饰。

    沈青云一惊一乍的:“我的天老爷,这可是纯金的,怎能有这样的好手艺,用金子打一座阁楼!”

    “行了,不可宣扬。”沈松收到礼物也是高兴的,嘴上责怪沈青云,脸上却是笑着的,“晚上有你爱吃的烤肉,多吃点,长个子。”

    “知道了!自从姨姨们也在军队里住下,她们给我准备了好多衣服鞋子呢,可暖和啦。”沈青云伸出一只脚朝沈松炫耀,“这是我第一个没有受冻的冬天。”

    “那你以后得多给姨姨们跑腿,有的姨姨生了小孩儿腰不好,你得帮她们搬重物,听到没。”沈松将金钗和崔竹生给自己准备的“逃命行囊”放在一块儿,他信中未写明,她却能从最近宁琅带回来的情报中感知到一二,虞慎对世家把持朝政不满已久,也许崔竹生提前回江州,其实是避祸……

    沈松不敢细想,深吸一口气打起精神。

    ……

    崔竹生没回江州。

    虞慎想废白路书院,世家自然不想白白失了这份好处,谁家没个扶不上墙的烂泥?就指着这白路书院捡一份差事。崔家作为世家之首,又是太子眼下倚重之臣,崔家上下都被各大世家缠得不行,哪里肯放崔竹生这种“肱骨之臣”在这个节骨眼躲到江州去。崔远更是没办法,甚至玩起了狸猫换太子,先坐沈至青的马车回沈家,再让崔家的马车随便找个酒馆停到深夜。

    只是这招也不好用,某日,崔竹生被召到虞慎跟前儿,虞慎问他:“崔大人最近心情很不好?夜夜流连秦楼楚馆,都摆到本王面前了。”

    崔竹生立即解释来龙去脉,替自己年过半百的老父亲申冤。

    “说起来,白路书院还是你们崔家领头建起来的,只是这么多年,也变味了。”虞慎坐在榻上看折子,任由崔竹生跪着,“本王以为,放几个寒门进书院会让这些酒囊饭袋醒醒神,各退一步,海阔天空。没想到,这些人承着祖荫,竟不思进取至此,还险些闹出人命来,你说本王废了这书院,做的对么?”

    “殿下所言极是。”崔竹生除了附和,并没有什么可多嘴的。之前虞慎亦是找他商讨过将白路书院改成皇家学院,增设入院考试,考试合格者无论身份皆可入院修习。是崔竹生认为,如果贸然推出入院考试,普通人家有才学者反倒会以为考试是为了给那些攀附世家之徒行的便利,而战事在前,朝野上下实在没法专精于此,便提出先招揽几个寒门子弟入院修习,再推出入院考试。

    可谁料,世家子仗着自己的家世欺负人,什么花招都使,其中一个寒门子弟气不过,欲自绝于书院,还好被院正救下。

    发生这种事,波澜不惊如崔竹生,也难免找元浩抱怨这些世家子弟蠢得可怕。平心而论,如果真是一穷二白的寒门子,如何能在这种时候进白路书院?定是还有更高的势力在背后推动此事,那帮世家子竟然连这点都想不明白,实在是令祖上蒙羞。

    元浩听完,只感慨:“若是巴哈尔在这儿,她一定会劝你别这么干。”

    崔竹生一下没反应过来,脸上露出疑惑。元浩补充道:“沈松刚进书院时,亦被崔莺莺那帮人调笑,此事你忘了?沈松姑且是镇国大将军之女,那几个寒门子在他们眼里跟蝼蚁有什么区别?”

    崔竹生长叹:“你说得在理,我亦是在世家待久了,看不清人心。”

    元浩给他倒了杯热茶:“行了,马上过年,天寒地冻的,你多操心操心你自己。”

    崔竹生没接话,踌躇着,说:“我的信使最近说,信送不进胡国了。”

    元浩虽然可以用崔竹生的信使送信,但是他一封也没有写过。纸短情长,他写不尽他的思念,每每提笔,就像在质问他的无能。

    他什么都做不了。

    听到崔竹生的话,元浩也只是一顿,摁下心中苦涩的情绪,摇摇头。

    ……

    军营里热闹。

    有了女兵们的帮衬,哪怕是在远郊,也布置出了家的样子,该贴的窗花对联一点儿没少,还有几人主动提出要做一顿自己的拿手好菜。男人们不讲究,又逢沈松放假,本来都懒懒的,看见女人们一个个这么积极,也不好意思光杵着不干活,几百上千号人,有什么活都干尽了。

    到了晚上,烹羊宰牛,宁琅带着雍凉一等一的厨子和沈松定的好酒翩然而至,几个大哥喝高兴了在空地上比起摔角来,拉着沈松当裁判。宁琅和沈青云玩在一块儿,教他市井里学来的戏法,沈青云年纪小嘴又甜,早早俘获了一群姨姨的芳心,围着他夸。

    “将军,该换班了,我先走了。”沈松站在“角斗场”边,和一群女兵聊天,聊到一半,其中一个向她告辞。

    “嗯,去吧,注意安全。”沈松本意是想全军放假,是巡防小队的队长李翠翠坚持,一定要照常巡逻,沈松拗不过她们,便随她们去了。

    李翠翠不懂用兵遣将,她只是不想被她老母卖给花楼换粮,跑到沈将军这儿来,因为她小时候跟隔壁教书先生认了几个字,沈将军就让她当小队长,在军营吃得饱穿得暖,沈将军是长安来的贵人,什么都不缺,她自觉无以为报,只想把这份差事办好,让沈将军省心。

    她把她的想法跟姐妹们说了,大家都认同她,于是沈松无论怎么劝,她们也不肯休息。

    雍凉匍匐在贺兰山下,来往胡国只能通过一条狭长的山谷,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因为过年,临近子时,依然时不时能听见鞭炮声,李翠翠和其他两人组成小组,站在哨岗上,认真巡视着周围,不曾分神。

    小孩儿的哭声断断续续地从山谷中传来,李翠翠听见,心下奇怪,怎么会有小孩儿这个时候还在外面?

    “是不是玩闹的时候迷路了?欸,过来了。”更深露重,那人本想带着刀下去,又怕吓到小孩子,便卸了武器,李翠翠还没来得及拦,那人已经走到小孩面前,“怎么了?是不是和家人走散了?”

    “我们,我们玩捉迷藏…… ”小孩不过六七岁,哭哭啼啼地,话都说不完整,“不知道怎么就到这儿来了。”

    李翠翠拉着另一人,不让她上前,警惕道:“这不是你们两个小孩该来的地方,快离开!”

    “队长,别这么凶,他们只是两个小孩子。”蹲在小孩面前的女兵生过孩子,只是小孩儿病死了,她坏了身子再生不出,被婆家赶了出来,娘家更是嫌她是扫把星,不愿认,她走投无路,便来了军营。

    被李翠翠一凶,小孩子哭得更大声了,那女兵心疼得不行,说:“你们俩留在这儿,我把他们带回去给将军处置。”

    李翠翠皱着眉头,始终不放心,但看那两个小孩穿得单薄,冻得瑟瑟发抖的样子,终归还是心软松了口。

    约莫三刻之后,几个气势汹汹的胡国士兵从山谷中走来,李翠翠及时出声,制止他们前进:“你们来干什么!”

    “哪来的娘们?”胡国士兵并不客气,吼道,“我们将军的儿子不见了,我怀疑是你们虞国人把他们抓走了!”

    “刚刚是有两个小孩不错,我的同伴已经把他们带去暖和的地方了,你在此稍候,我马上把他们带过来!”李翠翠不敢直言孩子被带回军营了,谁料对面的士兵根本不听她在说什么,自顾自地反驳道:“虞国掳走了将军的儿子!快召集弟兄们!”

    “你们蛮不讲理!”李翠翠怒道。

    “死人就会讲道理了。”胡国士兵抽出长刀,便试图爬上哨岗。

    李翠翠的同伴把她往后一推,将火折子扔进稻草堆里:“队长,你快回去通风报信,这里交给我!快走!!”

    李翠翠不肯走,留她一个,她必死无疑。二人不停地将哨岗上储存的石头往下扔,砸得几人鼻青脸肿,眼见石头快用完了,只剩下一旁静静躺着的弓箭,李翠翠在军营里试过,她连拿弓都困难,又怎么射得出一支箭?

    可她管不了那么多了,大吼一声:“过来,帮我扶着!”

    她使出吃奶的劲,箭头正中其中一人眉心。

    还不等她们高兴,胡国的士兵见状怒不可遏,两个女人竟然让他们折了一个兄弟,索性掏出火油,准备将整个哨岗烧了,她们没了地理位置的优势,还不是和草原上的羔羊一样!

    李翠翠慌了神,不知道该怎么办,同伴先一步跳下哨岗,和胡国士兵缠斗起来。李翠翠正想跟上,却收到同伴投来的眼神——

    快走。

    李翠翠的眼泪夺眶而出,她咬牙从反方向跳下哨岗,脚被石头狠狠地崴了一下,可她已经感觉不到疼痛了,她不停地跑,不停地跑……

    军营。

    两个小孩被牵到沈松身侧,将他们带回来的人正和沈松汇报情况,突然银光一闪,其中一个小孩不知从哪里拿出一把匕首,发了狠向沈松刺来。

    沈松眉头一皱,探身向前卸了那小孩的胳膊,另一个小孩见行刺未成,又拿出一个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的玉瓶泼向沈松,沈青云听见动静朝这边走来,见此情形大步一跨,挡在沈松身前。

    液体瞬间腐蚀了衣服,连着皮肉也滋滋作响。宁琅并不手软,走过来一剑刺穿那人的心脏。

    “卢家的童子军。”宁琅下结论。

    沈松不禁看了眼哨岗的方向,见浓烟四起,她心下一沉。

    “传我命令,戒备!”

章节目录

白路书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月边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边海并收藏白路书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