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娘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十二两银子,不够。
那要交多少?
收粮官只拿眼睛斜斜睨她一眼,要什么一目了然。
跟在春娘身边的林渔暗暗吸了一口气,将衣袖里提前塞着的碎银子取出来放在了桌案上。
一两多银子。
春娘见状都要哭了,但林渔却拽了拽她的手,于是春娘只哭噎道,“官爷,我们家就这么多了。”
最终银子被收,春娘是哭着离开的,而林渔手里拿着交税后的凭证,脸色暗沉得能滴出水来。
无论是交粮的还是拿钱抵税的,今天一过,整个洪庙村都被搜刮了一遍,林渔一个下午都听到了村里零零散散的哭声。
顾村长挨家挨户地去跑了一趟,走完一圈整个人身形都岣嵝了下来,到了顾家时,人都沉默了。
顾二郎端了水给他,见顾村长手里捏着一本册子,神情沉默,唤了一声,“村长爷爷,您先喝口水吧。”
顾村长“哎”了一声,接了过去,喝一口水就叹了两口气,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是在别人家,上门就叹气也够晦气的,忙借着喝水的机会掩去尴尬。
“谢谢二郎了,咦?”顾村长这才发现顾二郎比之前看得要有气色了,诧异道,“二郎是身体恢复了?”
他大儿子顾大盛上次从县里回来还说顾家二郎怕是不行了,乍然看到了个好气色的二郎,顾村长都愣住了。
“二郎在服药,换了个大夫,总算是有了点起色。”黎老根出来接待,陪着顾村长坐在堂屋外的凳子上。
“这可太好了。”顾村长拍了一下大腿,今天可算是有了一件能让他高兴的事情了。
顾家可是洪庙村的大姓,但凡姓顾的都是宗族里的孩子,这年头孩子本来就不易养活,像顾二郎这种一直靠药吊着命的,一家子都能被拖垮,也就春娘舍不得孩子,哪怕是死了丈夫没了倚靠的大儿子也依然不肯放弃病恹恹的孩子。
孤儿寡母的不容易啊。
顾二郎就是家里的精神支柱。
若是连家里唯一仅剩的男丁也没了,春娘怕是也活不成了。
老天可算是长了一回眼了。
顾村长不住感慨,比起之前的沉郁,这会儿要健谈许多。
只是说着说着还是说到了粮税上去。
“村里有几家情况不太好。”顾村长的用词还算保守了。
因为林渔都听到好几家的人在哭,哭声连成一片,这个时候谁也不再去看谁家的笑话了。
交够税的人家也被刮了一层皮,回到家里精神恹恹的,没交够税的在收粮官的要求下画了押,要求半个月以内必须交齐,且补交的粮食要自己送去县城,搬运粮食需要用到的牛马板车都得自家找,又是一笔额外开支。
“如今粮价一天一个样,还不知道补交的时候会是怎么的安排。”
顾村长叹息道,“难啊,铁柱子家,今年的收成不够,家里又是一众老小,劳动力就一个铁柱子,秋后进城攒的那几个铜子儿还买不到一斗粮,今天搬空了家里的所有粮食,还欠了两石。”
“王翠花家,本来地就少,但人多,一年到头地里的收成勉强裹腹,他们今年是按人头来交税,算起来比你家的还要多,足足十八两银子。”
“我刚才过去瞧了一眼,王家是打算给两个小的找人家了,已经去请了媒婆,若是找不到合适的,恐怕就得找人牙子上门了。”
请媒婆相看人家的主要目的是看能不能拿到一些彩礼钱,若是两人的彩礼钱都凑不够的话,只能卖了。
王家和那铁柱子一家都是外来户,落户到洪庙村的时间并不长,拖家带口的,不像顾家这样的大族,有族人庇护,出了事儿还能找族人帮帮忙。
若春娘是外来户,就她孤儿寡母的,早活不了了。
“王家那两个小的,一个十四岁,一个还不到十岁。”
顾村长说到卖儿卖女声音都变小了,一股难以言明的悲凉感溢了出来。
今天看着别人卖儿卖女,明天说不定就轮到自己家了。
兔死狐悲。
“今年村里的孩童少了,大家都怕交税。”顾村长说着愁容不改。
按照人头交税,谁家还敢生孩子?
林渔坐在一边听着,心道,大雍之前连年用兵,死伤无数,人是根本,朝廷应该休养生息。
然这变相的赋税让人根本不敢多生孩子,人只会越来越少,若是之后边关再出事端,哪儿来的人去守?
朝廷这做法,无疑是杀鸡取卵。
林渔越想神情越是麻木,就听见顾村长继续道,“我原本想着全村人一起想想办法,凑一凑帮一帮,可大家伙都不富裕啊,你家有困难,我家也有,家家都需要照拂……”
黎老根是当过鱼塘村黎家族老的,深知一个族一个村管理起来有多难,出力的人可以有,巧妙地说上几句话就能激得大家热血上头,但若是要人出钱,这年头,谁家又好过呢?
若是要全村人出钱解决这事儿,肯定会有人反对,更何况对方还不是顾姓族人。
“你帮了一家,另一家呢?家家都来哭穷怎么办?”顾村长喃喃道。
黎老根安慰了几句,顾村长摆摆手,“唉,老哥,我只是唠叨几句罢了,你别往心里去啊。”
黎老根道不往心里去。
“只怪这朝廷……”顾村长点到即止,后面的话没说出口,担心惹火烧身。
他没再这里待太久,大概了解了春娘家暂时还能解决问题,就急吼吼地朝下一家去了。
林渔看着出了院门又变得忧心忡忡的顾村长,心道这个村长还是个明白人,知道有些事儿做不得。
等顾村长一走,林渔就见春娘从自己卧室里出来,手里还拽着两方小帕,林渔眼尖,看到里面是几颗碎小的银裸子。
春娘也没藏着掖着,把小帕摆平,几颗碎银子挑挑拣拣,分成了两份,差不多每一家都有一两银子左右。
“阿渔,我想待会儿给这铁柱家和王婶子家送过去,之前钱氏族人过来闹,这两家人也帮过忙,王婶子家大儿子还被打破了头。”
人情债最是欠不得。
早些时候春娘还想过找机会家家户户送几个鸡蛋过去以表感谢,受过伤的多送一些,但这段时间她一直都在忙,为了凑税钱她也是焦头烂额,如今手里有了点剩的,就忍不住想要出手帮一帮了。
刚才顾村长说的那些话她都听进去了。
林渔站在一旁张了张唇,看到春娘满眼的期待,最终把反驳的话都咽了下去,“好,阿娘,待会我陪你一起过去吧。”
二老对女儿的做法不发表意见,只说早点回来。
等林渔和春娘走出小院,黎老根才皱起了眉头,旁边的老太太拿着针线篓子看他皱眉,忍不住低声骂他,“你愁个什么劲儿?”
“女儿心善知恩图报不好吗?”若是像老大老三那样没良心,他们老两口现在还在老屋子里等死呢。
黎老根叹了口气,“好是好,就怕被人当了软柿子啊。”
女儿心善,加上听说之前钱家人打上门来时,这两家人都出过力还受过伤,如今遇到难处,别人可以袖手旁观,受过恩惠的春娘是无论如何也坐不住的。
要说女儿这心软的毛病,从小就有,小时候被家里的老大老三欺负,长大了被村里的人欺负,他有时候也是恨铁不成钢,但心软的女儿至纯至善,也是难得……
只盼着受到帮助的人也能这么想吧。
林渔跟在春娘身后跑了两家人。
先去的村口铁柱子家,铁柱家里有一寡母,寡母身体不好,父亲没能熬过两年前的饥荒去了,下头还有三个弟妹没成年,铁柱子也不过十五岁,全家重担都压在他身上。
他家劳动力也就他一个,地虽少只有五亩,但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靠人力来耕种五亩地,委实劳累了。
且今年收成还不好,一年到头没收到多少粮,如今还倒欠了两石。
其实铁柱的寡母跟春娘的遭遇差不多,难免就让春娘共情了。
敲开铁柱子家的木门,就见一家老小都在,铁柱的寡母坐在院子里默默垂泪,三个半大点的孩子蹲在旁边不知道该怎么办,见到来人,寡母刘氏忙擦干净了泪水起身相迎。
开门的铁柱子一脸黝黑,入冬了还光着膀子,“春姨!”
看春娘身后还有林渔,神情有些不自然,赶紧转身回去套了件长袖外套,外衫上打满了补丁,却浆洗得很干净,接着又端了两碗水过来,三个小的也乖乖叫了人,有样学样地帮忙搬了凳子出来。
“春娘怎么来了?”刘氏体弱,走得慢,春娘便加快了脚步走过去握住了她的手,“你快歇着吧,咳嗽可好了些了。”
刘氏的年纪其实跟春娘差不多,但看外表,比春娘老了不止十岁,可见生活磨难,岁月磋磨。
这个家,家徒四壁,林渔坐的那根凳子还有些摇晃,她把兜里带来的几个野果子分给三个孩子。
三个小孩,两个是男孩,七八岁的样子,一个是女孩五六岁,身上衣服补丁都能连成片了,看着林渔递过来的果子眼睛一亮,却怯怯地不敢接,看刘氏,再看看大哥铁柱子。
“你们小嫂子给的,快拿着吧。”刘氏发了话,三个小的才肯接了,最小的那个姑娘还把手里多出来的那个果子塞给铁柱子。
铁柱子也大大方方地接了,并朝林渔道谢,“谢谢小嫂子。”
人是黑了些,但一笑,满口白牙。
这家给林渔的感觉,虽然穷了些,但无论是刘氏还是三个孩子,都落落大方的,交流起来也很舒畅。
哪怕开门时全家人还满脸愁容泪水涟涟,但来了客人就收了愁绪,也不主动说家里的困难,就聊家常。
见了人,林渔才记起来,钱家人来闹事那天,铁柱子扛着锄头就挤在最前面,替春娘挡了王婆子疯了似的抓扯。
从春娘和刘氏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两人私下里关系也不错。
直到两人要离开时,春娘才将包好的银子塞给刘氏,刘氏这才没绷住情绪,眼眶一红,要把银子塞回来被春娘拒绝了,“拿着吧,就当我借给你的。”
离开小院后,春娘还在说她跟这个刘氏脾性相和,“以前她家男人还在的时候,她家铁柱……”
刚说到这里身后就传来了铁柱子的声音,“春姨,小嫂子。”
铁柱子跑得飞快,一阵风似的,跑过来站定时将怀里塞的一张纸双手递给春娘。
春娘愣了一下,猜到了什么,想回绝,铁柱子仿佛知道她要做什么,赶紧往她怀里一塞,转身就跑了。
“哎,这孩子……”
人都跑远了,春娘也追不上。
等人一走,林渔这才拿起那张发黄的糙纸,就见上面写着借据,落款是于铁柱,还按了手印。
“他识字?”林渔诧异,这借据一个字都没错,虽然这字写得着实不算好,但却没缺胳膊少腿。
春娘看着借据折叠好收起来道,“这孩子之前就喜欢跟在大郎身边,大郎还在村里时教过他一些字的。”
哦,顾清河啊。
提到这个顾大郎,春娘便又沉了情绪,两人这才朝王翠花家去了。
王家是乌云盖顶,还没到院子就听到了里面的哭骂声。
王翠花把一家老小都骂了个遍,骂完后又哭自己命苦,一家子都没人敢出声,就听到她的哭骂声,最后连带着孩子们也哭了起来。
林渔到了院门都不想进去,她们一去,哭声又开始了,好不容易出了王家,春娘都沉郁了起来。
世道是不公,但既然事情已经遇上了就要想办法解决,哭闹发泄情绪人之常情,能理解,但若是无休止的苦闹就惹人心烦了。
“阿娘,这个王家,跟之前那个王婆子有什么关系?”
林渔想着刚才阿娘塞银钱时,王翠花连一个推拒都没有直接收了,眼睛里还滴溜溜地转着,心下不喜,想到了之前的事情。
春娘道,“不是一家的,也没亲戚关系。”
林渔扭头看了一眼王家的茅草屋,若有所思。
春娘被拉着哭诉了好一阵子,导致自己的情绪也变得低落起来,不过她也没多想,出了门便收拾好情绪往家里走。
殊不知此时的王家,王翠花在打开手帕时看到里面的一两碎银眼睛都亮了。
“黎春儿今天交了十二两银子居然还有钱?”
十二两银子,不够。
那要交多少?
收粮官只拿眼睛斜斜睨她一眼,要什么一目了然。
跟在春娘身边的林渔暗暗吸了一口气,将衣袖里提前塞着的碎银子取出来放在了桌案上。
一两多银子。
春娘见状都要哭了,但林渔却拽了拽她的手,于是春娘只哭噎道,“官爷,我们家就这么多了。”
最终银子被收,春娘是哭着离开的,而林渔手里拿着交税后的凭证,脸色暗沉得能滴出水来。
无论是交粮的还是拿钱抵税的,今天一过,整个洪庙村都被搜刮了一遍,林渔一个下午都听到了村里零零散散的哭声。
顾村长挨家挨户地去跑了一趟,走完一圈整个人身形都岣嵝了下来,到了顾家时,人都沉默了。
顾二郎端了水给他,见顾村长手里捏着一本册子,神情沉默,唤了一声,“村长爷爷,您先喝口水吧。”
顾村长“哎”了一声,接了过去,喝一口水就叹了两口气,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是在别人家,上门就叹气也够晦气的,忙借着喝水的机会掩去尴尬。
“谢谢二郎了,咦?”顾村长这才发现顾二郎比之前看得要有气色了,诧异道,“二郎是身体恢复了?”
他大儿子顾大盛上次从县里回来还说顾家二郎怕是不行了,乍然看到了个好气色的二郎,顾村长都愣住了。
“二郎在服药,换了个大夫,总算是有了点起色。”黎老根出来接待,陪着顾村长坐在堂屋外的凳子上。
“这可太好了。”顾村长拍了一下大腿,今天可算是有了一件能让他高兴的事情了。
顾家可是洪庙村的大姓,但凡姓顾的都是宗族里的孩子,这年头孩子本来就不易养活,像顾二郎这种一直靠药吊着命的,一家子都能被拖垮,也就春娘舍不得孩子,哪怕是死了丈夫没了倚靠的大儿子也依然不肯放弃病恹恹的孩子。
孤儿寡母的不容易啊。
顾二郎就是家里的精神支柱。
若是连家里唯一仅剩的男丁也没了,春娘怕是也活不成了。
老天可算是长了一回眼了。
顾村长不住感慨,比起之前的沉郁,这会儿要健谈许多。
只是说着说着还是说到了粮税上去。
“村里有几家情况不太好。”顾村长的用词还算保守了。
因为林渔都听到好几家的人在哭,哭声连成一片,这个时候谁也不再去看谁家的笑话了。
交够税的人家也被刮了一层皮,回到家里精神恹恹的,没交够税的在收粮官的要求下画了押,要求半个月以内必须交齐,且补交的粮食要自己送去县城,搬运粮食需要用到的牛马板车都得自家找,又是一笔额外开支。
“如今粮价一天一个样,还不知道补交的时候会是怎么的安排。”
顾村长叹息道,“难啊,铁柱子家,今年的收成不够,家里又是一众老小,劳动力就一个铁柱子,秋后进城攒的那几个铜子儿还买不到一斗粮,今天搬空了家里的所有粮食,还欠了两石。”
“王翠花家,本来地就少,但人多,一年到头地里的收成勉强裹腹,他们今年是按人头来交税,算起来比你家的还要多,足足十八两银子。”
“我刚才过去瞧了一眼,王家是打算给两个小的找人家了,已经去请了媒婆,若是找不到合适的,恐怕就得找人牙子上门了。”
请媒婆相看人家的主要目的是看能不能拿到一些彩礼钱,若是两人的彩礼钱都凑不够的话,只能卖了。
王家和那铁柱子一家都是外来户,落户到洪庙村的时间并不长,拖家带口的,不像顾家这样的大族,有族人庇护,出了事儿还能找族人帮帮忙。
若春娘是外来户,就她孤儿寡母的,早活不了了。
“王家那两个小的,一个十四岁,一个还不到十岁。”
顾村长说到卖儿卖女声音都变小了,一股难以言明的悲凉感溢了出来。
今天看着别人卖儿卖女,明天说不定就轮到自己家了。
兔死狐悲。
“今年村里的孩童少了,大家都怕交税。”顾村长说着愁容不改。
按照人头交税,谁家还敢生孩子?
林渔坐在一边听着,心道,大雍之前连年用兵,死伤无数,人是根本,朝廷应该休养生息。
然这变相的赋税让人根本不敢多生孩子,人只会越来越少,若是之后边关再出事端,哪儿来的人去守?
朝廷这做法,无疑是杀鸡取卵。
林渔越想神情越是麻木,就听见顾村长继续道,“我原本想着全村人一起想想办法,凑一凑帮一帮,可大家伙都不富裕啊,你家有困难,我家也有,家家都需要照拂……”
黎老根是当过鱼塘村黎家族老的,深知一个族一个村管理起来有多难,出力的人可以有,巧妙地说上几句话就能激得大家热血上头,但若是要人出钱,这年头,谁家又好过呢?
若是要全村人出钱解决这事儿,肯定会有人反对,更何况对方还不是顾姓族人。
“你帮了一家,另一家呢?家家都来哭穷怎么办?”顾村长喃喃道。
黎老根安慰了几句,顾村长摆摆手,“唉,老哥,我只是唠叨几句罢了,你别往心里去啊。”
黎老根道不往心里去。
“只怪这朝廷……”顾村长点到即止,后面的话没说出口,担心惹火烧身。
他没再这里待太久,大概了解了春娘家暂时还能解决问题,就急吼吼地朝下一家去了。
林渔看着出了院门又变得忧心忡忡的顾村长,心道这个村长还是个明白人,知道有些事儿做不得。
等顾村长一走,林渔就见春娘从自己卧室里出来,手里还拽着两方小帕,林渔眼尖,看到里面是几颗碎小的银裸子。
春娘也没藏着掖着,把小帕摆平,几颗碎银子挑挑拣拣,分成了两份,差不多每一家都有一两银子左右。
“阿渔,我想待会儿给这铁柱家和王婶子家送过去,之前钱氏族人过来闹,这两家人也帮过忙,王婶子家大儿子还被打破了头。”
人情债最是欠不得。
早些时候春娘还想过找机会家家户户送几个鸡蛋过去以表感谢,受过伤的多送一些,但这段时间她一直都在忙,为了凑税钱她也是焦头烂额,如今手里有了点剩的,就忍不住想要出手帮一帮了。
刚才顾村长说的那些话她都听进去了。
林渔站在一旁张了张唇,看到春娘满眼的期待,最终把反驳的话都咽了下去,“好,阿娘,待会我陪你一起过去吧。”
二老对女儿的做法不发表意见,只说早点回来。
等林渔和春娘走出小院,黎老根才皱起了眉头,旁边的老太太拿着针线篓子看他皱眉,忍不住低声骂他,“你愁个什么劲儿?”
“女儿心善知恩图报不好吗?”若是像老大老三那样没良心,他们老两口现在还在老屋子里等死呢。
黎老根叹了口气,“好是好,就怕被人当了软柿子啊。”
女儿心善,加上听说之前钱家人打上门来时,这两家人都出过力还受过伤,如今遇到难处,别人可以袖手旁观,受过恩惠的春娘是无论如何也坐不住的。
要说女儿这心软的毛病,从小就有,小时候被家里的老大老三欺负,长大了被村里的人欺负,他有时候也是恨铁不成钢,但心软的女儿至纯至善,也是难得……
只盼着受到帮助的人也能这么想吧。
林渔跟在春娘身后跑了两家人。
先去的村口铁柱子家,铁柱家里有一寡母,寡母身体不好,父亲没能熬过两年前的饥荒去了,下头还有三个弟妹没成年,铁柱子也不过十五岁,全家重担都压在他身上。
他家劳动力也就他一个,地虽少只有五亩,但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靠人力来耕种五亩地,委实劳累了。
且今年收成还不好,一年到头没收到多少粮,如今还倒欠了两石。
其实铁柱的寡母跟春娘的遭遇差不多,难免就让春娘共情了。
敲开铁柱子家的木门,就见一家老小都在,铁柱的寡母坐在院子里默默垂泪,三个半大点的孩子蹲在旁边不知道该怎么办,见到来人,寡母刘氏忙擦干净了泪水起身相迎。
开门的铁柱子一脸黝黑,入冬了还光着膀子,“春姨!”
看春娘身后还有林渔,神情有些不自然,赶紧转身回去套了件长袖外套,外衫上打满了补丁,却浆洗得很干净,接着又端了两碗水过来,三个小的也乖乖叫了人,有样学样地帮忙搬了凳子出来。
“春娘怎么来了?”刘氏体弱,走得慢,春娘便加快了脚步走过去握住了她的手,“你快歇着吧,咳嗽可好了些了。”
刘氏的年纪其实跟春娘差不多,但看外表,比春娘老了不止十岁,可见生活磨难,岁月磋磨。
这个家,家徒四壁,林渔坐的那根凳子还有些摇晃,她把兜里带来的几个野果子分给三个孩子。
三个小孩,两个是男孩,七八岁的样子,一个是女孩五六岁,身上衣服补丁都能连成片了,看着林渔递过来的果子眼睛一亮,却怯怯地不敢接,看刘氏,再看看大哥铁柱子。
“你们小嫂子给的,快拿着吧。”刘氏发了话,三个小的才肯接了,最小的那个姑娘还把手里多出来的那个果子塞给铁柱子。
铁柱子也大大方方地接了,并朝林渔道谢,“谢谢小嫂子。”
人是黑了些,但一笑,满口白牙。
这家给林渔的感觉,虽然穷了些,但无论是刘氏还是三个孩子,都落落大方的,交流起来也很舒畅。
哪怕开门时全家人还满脸愁容泪水涟涟,但来了客人就收了愁绪,也不主动说家里的困难,就聊家常。
见了人,林渔才记起来,钱家人来闹事那天,铁柱子扛着锄头就挤在最前面,替春娘挡了王婆子疯了似的抓扯。
从春娘和刘氏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两人私下里关系也不错。
直到两人要离开时,春娘才将包好的银子塞给刘氏,刘氏这才没绷住情绪,眼眶一红,要把银子塞回来被春娘拒绝了,“拿着吧,就当我借给你的。”
离开小院后,春娘还在说她跟这个刘氏脾性相和,“以前她家男人还在的时候,她家铁柱……”
刚说到这里身后就传来了铁柱子的声音,“春姨,小嫂子。”
铁柱子跑得飞快,一阵风似的,跑过来站定时将怀里塞的一张纸双手递给春娘。
春娘愣了一下,猜到了什么,想回绝,铁柱子仿佛知道她要做什么,赶紧往她怀里一塞,转身就跑了。
“哎,这孩子……”
人都跑远了,春娘也追不上。
等人一走,林渔这才拿起那张发黄的糙纸,就见上面写着借据,落款是于铁柱,还按了手印。
“他识字?”林渔诧异,这借据一个字都没错,虽然这字写得着实不算好,但却没缺胳膊少腿。
春娘看着借据折叠好收起来道,“这孩子之前就喜欢跟在大郎身边,大郎还在村里时教过他一些字的。”
哦,顾清河啊。
提到这个顾大郎,春娘便又沉了情绪,两人这才朝王翠花家去了。
王家是乌云盖顶,还没到院子就听到了里面的哭骂声。
王翠花把一家老小都骂了个遍,骂完后又哭自己命苦,一家子都没人敢出声,就听到她的哭骂声,最后连带着孩子们也哭了起来。
林渔到了院门都不想进去,她们一去,哭声又开始了,好不容易出了王家,春娘都沉郁了起来。
世道是不公,但既然事情已经遇上了就要想办法解决,哭闹发泄情绪人之常情,能理解,但若是无休止的苦闹就惹人心烦了。
“阿娘,这个王家,跟之前那个王婆子有什么关系?”
林渔想着刚才阿娘塞银钱时,王翠花连一个推拒都没有直接收了,眼睛里还滴溜溜地转着,心下不喜,想到了之前的事情。
春娘道,“不是一家的,也没亲戚关系。”
林渔扭头看了一眼王家的茅草屋,若有所思。
春娘被拉着哭诉了好一阵子,导致自己的情绪也变得低落起来,不过她也没多想,出了门便收拾好情绪往家里走。
殊不知此时的王家,王翠花在打开手帕时看到里面的一两碎银眼睛都亮了。
“黎春儿今天交了十二两银子居然还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