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湖岸边的亭台楼阁上,皇帝的宠臣们在烟霞般的宫灯下攀谈赏景,好不快活。
楚如玉跟在父兄身后,怏怏不乐,想寻顾韵的身影。
韵儿是为了他能够夜闯魏煊麾下的女人,她待他这般情深意重,他自然不能负了她。
然而直到父兄让他瞧了一眼一位身姿婀娜的姑娘,待瞧见那与未婚妻七八分相似的面容,楚如玉不禁心神摇荡了起来。
原本思念着顾韵的心一下子飘到了那个纤细柔弱的身影上。
这里眉眼官司并不显眼,只因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那个春风得意的魏国公身上。
魏玉面前摆了几个空荡荡的酒瓶,身边围着几个谄媚讨好的臣子:“国公爷真是好运道,便是冲喜娘子也能有这般作为,着实让人艳羡啊。”
魏玉没有推脱,得意的咧着嘴,享受着旁人的恭维。
“哪里是什么好运道,不过是那小娘子听了我的几句教诲,这才有了今日的造化。”
“这小娘子着实愚钝不堪,出身又实在平庸,幸而我费了些功夫,这才没让她丢了我魏家的面子。”
臣子道:“魏兄太自谦了,贵妇少夫人温婉知礼,便是岳家的太夫人对她也赞誉有加,这一切都得仰仗您的教导。”
魏玉心内畅快极了。
唯有华夫人的弟弟哼了一声:“太夫人赞誉那少夫人分明是因为少夫人妙手回春之故,魏兄在盛京多年,我竟不知您何时也懂得诊病开方了?”
华夫人的弟弟华齐刺了这一句,便用一种鄙夷的目光看着魏玉。
臣子们脸僵了一瞬,仍旧和颜悦色的安抚魏玉。
魏玉险被气歪了鼻子,然而众人的吹嘘实在叫他打心坎里畅快,便也只骂了一句:“蠢钝武夫。”
待解了气,魏玉这才在臣子心照不宣的目光下道:“我魏府家学深厚,子弟皆是朝中栋梁,承蒙众位看重,自明日后,诸位家中若有适龄的小辈,可在我府中听讲。”
华齐讽刺的笑了笑。
狗屁的家学身后,魏玉能有今日风光靠的不就是那张抹了蜜的嘴和厚颜无耻的品性?
这些臣子哪是为了子弟上进,不过是看贤妃有孕,魏玉同顾家有姻亲关系眼见着便要重新起势罢了。
华齐冷了脸:“无耻小人!”
魏玉今日醉的有些厉害,看着华齐那张风姿依旧的脸,不由的想起当年旧事来。
当年长公主原本并不青睐他,那时跟在长公主身后的才俊不在少数,华齐年少得名,便是这般跟在长公主身后。
最后若不是他讨巧卖乖用了些花招手段,那长公主便嫁不到魏家了。
魏玉喝的满脸通红:“华将军品性高洁,年轻有为又如何,昔日跟在长公主身后讨巧卖乖,还不是落的个灰头土脸,你讥我无用也罢,可你心心念念的公主最是以我为尊。”
“便是长公主尚在世时,还不是放低身段,与我那些娇妾一同服侍于我?”
“眼下我府上的少夫人被圣上看重,众人皆知她日后是要挑个嗣子的,可我魏家宗族里的儿郎着实太少,免不得在姻亲人家里挑一个。诸位都是有心之人,谁与我魏府交好,那嗣子自是在谁家挑。”
此言一出,本就存了歪心思的臣子更是不留余力的帮着魏煊说话。
直待魏玉抬着下巴:“诸位这般有诚心,我自然也不会亏待诸位,身为一府之主,管束府里的女人自是重中之重,在我魏玉府上,那套管家之法,便连长公主也是服服帖帖的。”
臣子意动,华齐却已气的双目圆睁,但见身边皆是谄媚之人,只恨自己忘了知会旧友。
便在此时,一把长剑破空而来,直直砍碎了魏玉手上的杯子。
魏煊冷着脸走了过来,眉目冷淡,身上无形的冷意令酒意上头的众人头脑清醒了些许。
魏玉脸色难看:“逆子!众目睽睽之下,你竟敢出手伤父?”
魏煊淡然的走了过去,将深深插在桌上的长剑收了回去:“我既领着圣上的俸禄,自然忠于陛下,有人轻贱皇室,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魏玉气不打一处来,又想说些什么,却瞧见魏煊身后的太后娘娘,不禁吓的胆寒。
他与长公主的旧事自然不是他吹嘘的这般。
长公主聪慧过人,地位尊崇,哪是被他的甜言蜜语哄骗而来的。他能抱得美人归,完全是因为他投靠了皇帝,长公主出于朝廷势力的角逐不得不嫁给他罢了。
曾几何时,他也是仰望着那个如明月一般高华的女子,可是她太冷淡,看着他的眼底总是藏着轻蔑,可他分明是她的夫君啊。
她自从嫁了她后,待怀了孩子,便再不搭理他了,为了打发了他还替他备了许多的美貌的小妾,即便是遭他暗害,那女人也依旧清冷疏离,好似从未将他看在眼里。
想着那不堪回首的往事,魏玉对太后的忌惮突然便少了许多,他难掩怨恨的看着太后,好似在看着一个旧人:“公主既是我的妻,夫为妻纲,我作为丈夫,提几句妻子的事算什么,太后娘娘向来公正,想来不会处事偏颇。”
太后深沉的眸光定定的看了魏玉一眼,旋即移开了视线,仿若眼前的只是一粒不起眼的浮尘。
“国公爷这般遵从规矩,自然无错。”
魏玉得意的轻笑起来。
太后神情不变:“既如此,国公爷事事都该以规矩为重。那位姜姑娘似乎并未被魏府迎娶,如今住在国公府,难免坏了魏府的清风。”
“按着规矩,这姜姑娘应该自立门户,待魏荣丧期过了,国公府迎人入门,搬回府里才算是正理。”
魏玉嗫嚅:“不可。她明明是……”
姜妩这时若搬了出去,那些丰厚的赏赐,岂不是也落空了。
前些日子,因着那些赏赐,他可没少显摆,甚至在底下人的撺掇下没忍住在赌场里玩了几把。
太后声音威严:“国公爷这般不情不愿,莫不是方才那套规矩也只是你胡诌出来,存心折辱公主?”
魏玉双腿一软,只觉两眼一黑,完了,全完了。
经此一事,众人游兴大减,太后宫里倒是难得热闹了起来。
姜妩自抱回了那条鱼后,便被小太监护送着直往太后宫里行去了。
魏芷在太后宫里憋得闷,见姜妩来了,两人一道将鱼安置在了瓷缸中。
却说此时魏煊与太后回宫后,低头看了一眼身上被染了酒气的衣裳,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他在宫里的名声几乎可以城的上事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了,他可不想在凶戾之外再添一个嗜酒的恶名。
“外祖母,我衣上沾了酒,容我换身衣裳,稍后便至。”
太后纳闷,她这外孙素日衣裳沾血且不避讳,今日不过是沾了酒,怎么就值得去换衣裳了?
然而更令太后啧啧称奇的是,不多会儿,她那位素来只着玄衣、不爱打扮的外孙竟穿着一身淡青袍服,端着一副清俊公子的派头出现在私宴上。
魏煊落了座,魏芷眼睛亮了一瞬:“阿兄今日格外好看。”
魏煊不置可否,神色淡淡,直到看见姜妩目光在自己身上多留了几瞬,心情这才豁然开朗。
外祖母宫里的宫人果然眼光不错,她那日自从目睹过他杀掉异族皇子后,一直畏惧疏远他。
即便顾念着他的恩情,她也只是得体而又疏离的回应着。
今日这是她头一次主动将目光停留在他身上,果然在她眼中,还是清俊儒雅的公子更令她心动。
这厢魏芷迫不及待的要拿出自己珍藏的美食招待姜妩。
魏煊目光有些许落寞。
魏煊身后服侍的小太监眨了眨眼,险些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将军这是在落寞?
她摇了摇头,心下偷偷安慰自己,然而在看到一向冷淡的将军总在那姜姑娘与芷小姐攀谈的时候用一种幽深的目光看着姜姑娘时,小太监彻底惊住了。
众人用完了饭,太后娘娘奔波了一夜,便想着歇下了。
眼下殿内,外祖母与姜妩、妹妹相谈甚欢,纵使他对那些女子喜好的东西丝毫不懂。
可是这中惬意安好的氛围,意外的让他沉醉。
与外祖母同魏芷一齐用膳的机会并不少,可今日却格外的令人舒心。
约莫是多了一个人,心底那一大片空荡荡的地方忽然充实了许多。
魏煊淡声道:“方才游湖时,正瞧遇见顾韵,此时姜妩若回去,免不得被贤妃训斥。”
皇帝为了将魏煊的错处张扬天下,恨不得将自己对姜妩的看重写在脸上,留宿宫里这种彰显皇恩的举措自然忘不了。
魏芷急了:“该如何是好?姜妩若归了住处,我自然不好插手。”
魏煊平静道:“不如住在玉清宫。”
玉清宫是太后当时为魏煊留的宫殿,然而自长公主故去后,魏煊嫌少入宫,之后连年在关外杀敌,那玉清宫便彻底冷清了下来。
加之皇帝有心诋毁,玉清宫更是传出了不少闹鬼之说。
眼下让姜妩住进那禁宫之中,便坐实了魏煊度量小、不容人的名声,皇帝自然喜闻乐见,便是贤妃也不敢多嘴。
只有魏芷挠了一下头,苦恼:“可若是玉清宫比贤妃还可怖呢?那地方已经许久没人住过了。”
众人犹豫间,太后已一锤定音。她记得前些日子魏煊专程派人打理过玉清宫,当时她还以为这孩子心血来潮,没想到今日正好派上了用场。
魏芷依旧有些担忧。
姜妩心里却是平静的。
然而在察觉到这种平和之后,她的心猛地揪了起来,顿觉苦涩,她的这种平静何尝不是仗着将军的体贴得来的呢?
在这种即使安心又是羞愧的拉扯下,她只觉得自己的心似要分成了两半,然而在看见魏煊的目光时,心底顿时平静了下来。
将军虽然凶名在外,可他从来没有伤过她。
楚如玉跟在父兄身后,怏怏不乐,想寻顾韵的身影。
韵儿是为了他能够夜闯魏煊麾下的女人,她待他这般情深意重,他自然不能负了她。
然而直到父兄让他瞧了一眼一位身姿婀娜的姑娘,待瞧见那与未婚妻七八分相似的面容,楚如玉不禁心神摇荡了起来。
原本思念着顾韵的心一下子飘到了那个纤细柔弱的身影上。
这里眉眼官司并不显眼,只因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那个春风得意的魏国公身上。
魏玉面前摆了几个空荡荡的酒瓶,身边围着几个谄媚讨好的臣子:“国公爷真是好运道,便是冲喜娘子也能有这般作为,着实让人艳羡啊。”
魏玉没有推脱,得意的咧着嘴,享受着旁人的恭维。
“哪里是什么好运道,不过是那小娘子听了我的几句教诲,这才有了今日的造化。”
“这小娘子着实愚钝不堪,出身又实在平庸,幸而我费了些功夫,这才没让她丢了我魏家的面子。”
臣子道:“魏兄太自谦了,贵妇少夫人温婉知礼,便是岳家的太夫人对她也赞誉有加,这一切都得仰仗您的教导。”
魏玉心内畅快极了。
唯有华夫人的弟弟哼了一声:“太夫人赞誉那少夫人分明是因为少夫人妙手回春之故,魏兄在盛京多年,我竟不知您何时也懂得诊病开方了?”
华夫人的弟弟华齐刺了这一句,便用一种鄙夷的目光看着魏玉。
臣子们脸僵了一瞬,仍旧和颜悦色的安抚魏玉。
魏玉险被气歪了鼻子,然而众人的吹嘘实在叫他打心坎里畅快,便也只骂了一句:“蠢钝武夫。”
待解了气,魏玉这才在臣子心照不宣的目光下道:“我魏府家学深厚,子弟皆是朝中栋梁,承蒙众位看重,自明日后,诸位家中若有适龄的小辈,可在我府中听讲。”
华齐讽刺的笑了笑。
狗屁的家学身后,魏玉能有今日风光靠的不就是那张抹了蜜的嘴和厚颜无耻的品性?
这些臣子哪是为了子弟上进,不过是看贤妃有孕,魏玉同顾家有姻亲关系眼见着便要重新起势罢了。
华齐冷了脸:“无耻小人!”
魏玉今日醉的有些厉害,看着华齐那张风姿依旧的脸,不由的想起当年旧事来。
当年长公主原本并不青睐他,那时跟在长公主身后的才俊不在少数,华齐年少得名,便是这般跟在长公主身后。
最后若不是他讨巧卖乖用了些花招手段,那长公主便嫁不到魏家了。
魏玉喝的满脸通红:“华将军品性高洁,年轻有为又如何,昔日跟在长公主身后讨巧卖乖,还不是落的个灰头土脸,你讥我无用也罢,可你心心念念的公主最是以我为尊。”
“便是长公主尚在世时,还不是放低身段,与我那些娇妾一同服侍于我?”
“眼下我府上的少夫人被圣上看重,众人皆知她日后是要挑个嗣子的,可我魏家宗族里的儿郎着实太少,免不得在姻亲人家里挑一个。诸位都是有心之人,谁与我魏府交好,那嗣子自是在谁家挑。”
此言一出,本就存了歪心思的臣子更是不留余力的帮着魏煊说话。
直待魏玉抬着下巴:“诸位这般有诚心,我自然也不会亏待诸位,身为一府之主,管束府里的女人自是重中之重,在我魏玉府上,那套管家之法,便连长公主也是服服帖帖的。”
臣子意动,华齐却已气的双目圆睁,但见身边皆是谄媚之人,只恨自己忘了知会旧友。
便在此时,一把长剑破空而来,直直砍碎了魏玉手上的杯子。
魏煊冷着脸走了过来,眉目冷淡,身上无形的冷意令酒意上头的众人头脑清醒了些许。
魏玉脸色难看:“逆子!众目睽睽之下,你竟敢出手伤父?”
魏煊淡然的走了过去,将深深插在桌上的长剑收了回去:“我既领着圣上的俸禄,自然忠于陛下,有人轻贱皇室,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魏玉气不打一处来,又想说些什么,却瞧见魏煊身后的太后娘娘,不禁吓的胆寒。
他与长公主的旧事自然不是他吹嘘的这般。
长公主聪慧过人,地位尊崇,哪是被他的甜言蜜语哄骗而来的。他能抱得美人归,完全是因为他投靠了皇帝,长公主出于朝廷势力的角逐不得不嫁给他罢了。
曾几何时,他也是仰望着那个如明月一般高华的女子,可是她太冷淡,看着他的眼底总是藏着轻蔑,可他分明是她的夫君啊。
她自从嫁了她后,待怀了孩子,便再不搭理他了,为了打发了他还替他备了许多的美貌的小妾,即便是遭他暗害,那女人也依旧清冷疏离,好似从未将他看在眼里。
想着那不堪回首的往事,魏玉对太后的忌惮突然便少了许多,他难掩怨恨的看着太后,好似在看着一个旧人:“公主既是我的妻,夫为妻纲,我作为丈夫,提几句妻子的事算什么,太后娘娘向来公正,想来不会处事偏颇。”
太后深沉的眸光定定的看了魏玉一眼,旋即移开了视线,仿若眼前的只是一粒不起眼的浮尘。
“国公爷这般遵从规矩,自然无错。”
魏玉得意的轻笑起来。
太后神情不变:“既如此,国公爷事事都该以规矩为重。那位姜姑娘似乎并未被魏府迎娶,如今住在国公府,难免坏了魏府的清风。”
“按着规矩,这姜姑娘应该自立门户,待魏荣丧期过了,国公府迎人入门,搬回府里才算是正理。”
魏玉嗫嚅:“不可。她明明是……”
姜妩这时若搬了出去,那些丰厚的赏赐,岂不是也落空了。
前些日子,因着那些赏赐,他可没少显摆,甚至在底下人的撺掇下没忍住在赌场里玩了几把。
太后声音威严:“国公爷这般不情不愿,莫不是方才那套规矩也只是你胡诌出来,存心折辱公主?”
魏玉双腿一软,只觉两眼一黑,完了,全完了。
经此一事,众人游兴大减,太后宫里倒是难得热闹了起来。
姜妩自抱回了那条鱼后,便被小太监护送着直往太后宫里行去了。
魏芷在太后宫里憋得闷,见姜妩来了,两人一道将鱼安置在了瓷缸中。
却说此时魏煊与太后回宫后,低头看了一眼身上被染了酒气的衣裳,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他在宫里的名声几乎可以城的上事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了,他可不想在凶戾之外再添一个嗜酒的恶名。
“外祖母,我衣上沾了酒,容我换身衣裳,稍后便至。”
太后纳闷,她这外孙素日衣裳沾血且不避讳,今日不过是沾了酒,怎么就值得去换衣裳了?
然而更令太后啧啧称奇的是,不多会儿,她那位素来只着玄衣、不爱打扮的外孙竟穿着一身淡青袍服,端着一副清俊公子的派头出现在私宴上。
魏煊落了座,魏芷眼睛亮了一瞬:“阿兄今日格外好看。”
魏煊不置可否,神色淡淡,直到看见姜妩目光在自己身上多留了几瞬,心情这才豁然开朗。
外祖母宫里的宫人果然眼光不错,她那日自从目睹过他杀掉异族皇子后,一直畏惧疏远他。
即便顾念着他的恩情,她也只是得体而又疏离的回应着。
今日这是她头一次主动将目光停留在他身上,果然在她眼中,还是清俊儒雅的公子更令她心动。
这厢魏芷迫不及待的要拿出自己珍藏的美食招待姜妩。
魏煊目光有些许落寞。
魏煊身后服侍的小太监眨了眨眼,险些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将军这是在落寞?
她摇了摇头,心下偷偷安慰自己,然而在看到一向冷淡的将军总在那姜姑娘与芷小姐攀谈的时候用一种幽深的目光看着姜姑娘时,小太监彻底惊住了。
众人用完了饭,太后娘娘奔波了一夜,便想着歇下了。
眼下殿内,外祖母与姜妩、妹妹相谈甚欢,纵使他对那些女子喜好的东西丝毫不懂。
可是这中惬意安好的氛围,意外的让他沉醉。
与外祖母同魏芷一齐用膳的机会并不少,可今日却格外的令人舒心。
约莫是多了一个人,心底那一大片空荡荡的地方忽然充实了许多。
魏煊淡声道:“方才游湖时,正瞧遇见顾韵,此时姜妩若回去,免不得被贤妃训斥。”
皇帝为了将魏煊的错处张扬天下,恨不得将自己对姜妩的看重写在脸上,留宿宫里这种彰显皇恩的举措自然忘不了。
魏芷急了:“该如何是好?姜妩若归了住处,我自然不好插手。”
魏煊平静道:“不如住在玉清宫。”
玉清宫是太后当时为魏煊留的宫殿,然而自长公主故去后,魏煊嫌少入宫,之后连年在关外杀敌,那玉清宫便彻底冷清了下来。
加之皇帝有心诋毁,玉清宫更是传出了不少闹鬼之说。
眼下让姜妩住进那禁宫之中,便坐实了魏煊度量小、不容人的名声,皇帝自然喜闻乐见,便是贤妃也不敢多嘴。
只有魏芷挠了一下头,苦恼:“可若是玉清宫比贤妃还可怖呢?那地方已经许久没人住过了。”
众人犹豫间,太后已一锤定音。她记得前些日子魏煊专程派人打理过玉清宫,当时她还以为这孩子心血来潮,没想到今日正好派上了用场。
魏芷依旧有些担忧。
姜妩心里却是平静的。
然而在察觉到这种平和之后,她的心猛地揪了起来,顿觉苦涩,她的这种平静何尝不是仗着将军的体贴得来的呢?
在这种即使安心又是羞愧的拉扯下,她只觉得自己的心似要分成了两半,然而在看见魏煊的目光时,心底顿时平静了下来。
将军虽然凶名在外,可他从来没有伤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