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宫人对她过于了如指掌,送来的膳食、沐浴所用的香汤、贴身衣物……样样合她的意,甚至贴身伺候她的小婢女红羽也跟阿珠的伶俐讨喜如出一辙。
她猜北渊少主在背后为她费了不少工夫,可她并不欢喜,只觉后脊发寒。她仿佛衣不蔽体地遭他看穿,而她对他知之甚少。
除了楚都武试那些日子有过交集,两人没有什么来往,他却对她这般用心,怕是另有所图。可时至今日,她身上又有什么值得他图呢?她冥思苦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心下疑惑难耐,她即刻就想当面直截了当问个清楚,然而早在步入都城之际,少主他就被人急急地唤走了,之后再未现身。她在他的宫中等到了天黑,迟迟没有等来他,只得作罢。
若有若无的安神香萦绕四周,她躺在与肃王府一模一样的软榻之上,惴惴不安地阖上了眼。
就算周围一切看起来与她肃王府的闺房相差无几,可终究是别人的地盘,她不敢深睡。半梦半醒迷迷糊糊之间,她察觉似乎有人坐到榻前,待了好一会儿才离开。次日,小婢女红羽笑眯眯地告诉她:“果真有此事,是少主大半夜兴起前来探望。”
“怎么不叫醒我?”
“当时少主看你已经睡下,舍不得叫醒你,轻手轻脚地来,又轻手轻脚地走了。”
“他上哪去了?你快带我去见他。”她说着,脚踩碎步在少主宫中四处张望,一副寻人的架势。
“少主与郡主你俩真是心有灵犀,他离开时跟奴婢说过,你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要找他。”红羽的眸光微微黯下,“奴婢也不清楚少主具体去了哪里,只知道少主走得匆忙,天没亮就出城了,约莫十天半个月都回不来,他叮嘱奴婢这期间一定要寸步不离地照顾你。”
十天半个月够她摸清北渊宫中的弯弯绕绕了,应该还能买通一些耳目以备不时之需,她暗暗盘算起来,心中懈了一口气若释重负,步子都轻快了不少。
岂料这两桩事个顶个的难办,北渊宫中的人像是有意躲着她,做完分内之事便不肯跟她多说一句闲话,甚是惜字如金。还有的人装傻充愣,连明面上的恭敬也不屑得去做,装傻充愣地说着北渊方言,像是听不懂她的话。
细细数来,北渊宫中与她来往较密之人寥寥可数,小婢女红羽、内侍谢三,以及一个虔心礼佛的长公主。
红羽是奉少主之命,张口闭口就是少主如何如何,谢三更不必多说。自打他扮作车夫接亲那会儿,她就知道他的主子是谁,他们待她亲近无非是受少主所托。长公主则遵循着佛语里的“广结善缘”,对谁都一视同仁的好。
至于那个和敏公主,同行时人前嘴巴抹了蜜一样,唤她嫂嫂唤得热切,转眼一到北渊就换了张面孔。也许是碍于红羽与谢三跟在她身边,和敏平日碰见她掉头就走,更是一次也没有主动往少主宫中与她走动。她送去的绫罗绸缎、珠钗美玉悉数被和敏散给了宫人,一点儿也不稀罕她的示好。
每每收买人心吃了瘪,棠月就会想起穆嫣嫣,从前她对穆嫣嫣那长目飞耳寻消问息的本事不以为意,这会儿只觉得穆嫣嫣真了不得。而她学不会左右逢源也就罢了,小恩小惠常施不断却讨不到任何好。
听闻棠月在北渊宫中遭到不少冷遇,少主那长久以来避人不见的生母惠妃娘娘,竟然破天荒地准了她的问安。可她来得不巧,惠妃午枕刚醒需得梳洗一番见人,令她跪在殿外等了许久。
待被惠妃的近侍请入殿内时,她的双腿都麻木了,只好让红羽搀着走。见状,惠妃哂笑了一声:“本宫方才忘了让人叫你起身,你就傻傻地跪在那里?不知道的人若是撞见了,怕是会以为本宫苛责了你。”
虽然她一声不坑,可垮下来的脸已经写满了委屈和怨气,浅呷了一口茶也压不住情绪,不自主地加重了手中力道,哐当一声置下了茶杯。
惠妃闻声撇下嘴角,抬眼仔仔细细在棠月的脸上打量了一番,眸中晦暗不明:“长辛他为了你放着全胜之仗不打,本宫当你是什么世上绝无仅有的可人儿,如今见了你真人方知不过如此,跟其他娇里娇气的楚国贵女没什么不同。”
既然惠妃绵里藏针,那她也不相让,反唇相讥道:“也许少主他中了什么迷魂汤了,从前认皇后为母,现在又非我不可,好在我还没成为真正的少主夫人,若是惠妃娘娘不满,那就去尽为人母的本分,好好地管教少主,让他将我送走。”
“郡主想得甚美,和帖已经同你们楚皇签下,把你放回去岂不是我们北渊亏了。况且长辛此刻对你痴迷得很,若是扫了长辛的兴,我们母子之间恐生嫌隙,本宫怎可刻意阻止。”她说着,忽地拉起棠月的手,长长的护甲戳在棠月的手背上,皮肉嵌上了几道弯弯细细的红印。
棠月疼得下意识抽出了手,惠妃却抓得更紧,语气森森地说:“等长辛他一回来,本宫就做主风光大办你们二人的婚事。”
“惠妃娘娘未免操之过急。”
她大惊失色,连忙望向候在一旁的红羽,对方心领神会上前解围道:“娘娘,恕奴婢多嘴,少主走前千叮咛万嘱托此事急不得,他想等到……”
话没说完,一记耳光响彻大殿,惠妃斥道:“主子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份,红羽你跟着她才多久,就变得这般不知礼数了?”
红羽捂着滚烫通红的左脸低着头不敢吱声,训完她后,惠妃扭头接着冲棠月施威,眉梢染着浓浓的刁钻之意。
“本宫知道郡主你来和亲是无奈之举,想必私下在盘算着如何从北渊全身而退吧?”她自顾自地说,“本宫劝你往后还是安分些,这里是北渊,不是你们楚国。就算是在楚国,你一个失了势的郡主也掀不起什么风浪。尤其在长辛回来之前,别再枉费心机,否则,本宫也不知道自己那一根筋的儿子会做出什么事。”
棠月不明所以:“惠妃娘娘此话何意?”
“看来郡主一无所知,你们楚国被俘的将士在回去的路上无端发狂,伤了不少我们北渊的人,本宫还听长辛说那为首的韩将军与你是旧识。”她冷哼一声,继续道,“若是不想他们被追究,你就循规蹈矩地待在长辛宫中,讨夫君欢心才是你该做的事。”
闻言,她心下顿时了然,少主匆忙离开原来是为了处置此事。即使惠妃的这番话再怎么咄咄逼人,她此刻也只能听进心里,摆出一副乖顺的模样。
当下北渊皇后已殁,领主疾痛缠身,惠妃身为少主生母俨然成了最说一不二之人,她一声令下,容不得任何人忤逆。一时间,宫中上上下下为了筹备少主的大婚忙得不可开交。
红绸明烛、锦绣彩绡,铺天盖地的喜气笼罩着少主的宫殿。他风尘仆仆地归来,还没坐下歇口气,愣愣怔怔地就被宫人换上了喜服。
宫人要领他前去行礼了,他仍是满眼愣怔,谢三赶紧一顿解释。得知其中原委后,他发愁地揉了揉眉心,对于母妃的自作主张,既无奈却又生起丝丝暗喜。当一身盛装珠围翠绕的棠月出现在他跟前,他更觉心头一热,半推半就地任由宫人操持去了。
待到礼成,宫人一一撤下,偌大的喜房只剩下两人,一个拘谨地坐在床边,另一个杵在窗旁,虽面向漆黑的夜空,但余光四下乱飞。
沉默良久,棠月听见他那头率先传出一阵动静。头顶礼冠垂下的一帘流苏遮在她的眼前,叫她看得有些模糊,似乎他在一个包袱里翻找些什么揣在了袖中,接着便大步流星地朝她走来。
且听脚步声近了,她垂眸瞥见他的靴子来到了床边。他一声不吭,指尖轻轻拨开她眼前的流苏。
她不自在地屏住了气息,凝神留意起他的举动,在快要抚上她面颊的时候,她下意识地挪开了脑袋。
“我刚刚只是打算将你脸上的花钿给摘了。”他的语气颇为可怜,“还有头上这重重的礼冠也一并取下来,我想你戴了它们一晚一定很不舒服。”
“嗯。”她点头,三两下亲手将这些束缚着她的饰物扯了下来。
手上利落,嘴里却磨磨唧唧。她想问清韩明烈一行人的处境再替他们求求情,可毕竟大婚之夜,她为了他们楚人如此火急火燎,属实不合适……她想了又想,没敢追问下去。
见她面露欲说还休之色,他坐到她身边:“郡主,你怕我?我们已是行过礼的夫妻,何必那么生分,难道还看不见我的一片真心吗?你若是有什么想要的,尽我可能都会满足你。”
有了这番安抚,她沉不住气了,脑子一热将心中所想一口气说了出来。他听后闷声笑了笑:“他们一个个安然无恙,我已经将他们送至你们楚国边城。”
“他们发狂伤了北渊人,你竟没有追究?”她狐疑道。
“我与韩小将军有过一些交情,而且这些人只是病了,并非有意伤人,我已用银两补偿了受伤之人,大事化小就此作罢。”他说着,一手摘下了面具,那双微微泛着水光的眸子定定地看着她,“还不信我吗?”
藏在面具里的哪是什么容貌伤毁的彪悍少主,近在咫尺的分明是个唇红齿白的清秀少年郎,瞬间叫棠月失了神。
她猜北渊少主在背后为她费了不少工夫,可她并不欢喜,只觉后脊发寒。她仿佛衣不蔽体地遭他看穿,而她对他知之甚少。
除了楚都武试那些日子有过交集,两人没有什么来往,他却对她这般用心,怕是另有所图。可时至今日,她身上又有什么值得他图呢?她冥思苦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心下疑惑难耐,她即刻就想当面直截了当问个清楚,然而早在步入都城之际,少主他就被人急急地唤走了,之后再未现身。她在他的宫中等到了天黑,迟迟没有等来他,只得作罢。
若有若无的安神香萦绕四周,她躺在与肃王府一模一样的软榻之上,惴惴不安地阖上了眼。
就算周围一切看起来与她肃王府的闺房相差无几,可终究是别人的地盘,她不敢深睡。半梦半醒迷迷糊糊之间,她察觉似乎有人坐到榻前,待了好一会儿才离开。次日,小婢女红羽笑眯眯地告诉她:“果真有此事,是少主大半夜兴起前来探望。”
“怎么不叫醒我?”
“当时少主看你已经睡下,舍不得叫醒你,轻手轻脚地来,又轻手轻脚地走了。”
“他上哪去了?你快带我去见他。”她说着,脚踩碎步在少主宫中四处张望,一副寻人的架势。
“少主与郡主你俩真是心有灵犀,他离开时跟奴婢说过,你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要找他。”红羽的眸光微微黯下,“奴婢也不清楚少主具体去了哪里,只知道少主走得匆忙,天没亮就出城了,约莫十天半个月都回不来,他叮嘱奴婢这期间一定要寸步不离地照顾你。”
十天半个月够她摸清北渊宫中的弯弯绕绕了,应该还能买通一些耳目以备不时之需,她暗暗盘算起来,心中懈了一口气若释重负,步子都轻快了不少。
岂料这两桩事个顶个的难办,北渊宫中的人像是有意躲着她,做完分内之事便不肯跟她多说一句闲话,甚是惜字如金。还有的人装傻充愣,连明面上的恭敬也不屑得去做,装傻充愣地说着北渊方言,像是听不懂她的话。
细细数来,北渊宫中与她来往较密之人寥寥可数,小婢女红羽、内侍谢三,以及一个虔心礼佛的长公主。
红羽是奉少主之命,张口闭口就是少主如何如何,谢三更不必多说。自打他扮作车夫接亲那会儿,她就知道他的主子是谁,他们待她亲近无非是受少主所托。长公主则遵循着佛语里的“广结善缘”,对谁都一视同仁的好。
至于那个和敏公主,同行时人前嘴巴抹了蜜一样,唤她嫂嫂唤得热切,转眼一到北渊就换了张面孔。也许是碍于红羽与谢三跟在她身边,和敏平日碰见她掉头就走,更是一次也没有主动往少主宫中与她走动。她送去的绫罗绸缎、珠钗美玉悉数被和敏散给了宫人,一点儿也不稀罕她的示好。
每每收买人心吃了瘪,棠月就会想起穆嫣嫣,从前她对穆嫣嫣那长目飞耳寻消问息的本事不以为意,这会儿只觉得穆嫣嫣真了不得。而她学不会左右逢源也就罢了,小恩小惠常施不断却讨不到任何好。
听闻棠月在北渊宫中遭到不少冷遇,少主那长久以来避人不见的生母惠妃娘娘,竟然破天荒地准了她的问安。可她来得不巧,惠妃午枕刚醒需得梳洗一番见人,令她跪在殿外等了许久。
待被惠妃的近侍请入殿内时,她的双腿都麻木了,只好让红羽搀着走。见状,惠妃哂笑了一声:“本宫方才忘了让人叫你起身,你就傻傻地跪在那里?不知道的人若是撞见了,怕是会以为本宫苛责了你。”
虽然她一声不坑,可垮下来的脸已经写满了委屈和怨气,浅呷了一口茶也压不住情绪,不自主地加重了手中力道,哐当一声置下了茶杯。
惠妃闻声撇下嘴角,抬眼仔仔细细在棠月的脸上打量了一番,眸中晦暗不明:“长辛他为了你放着全胜之仗不打,本宫当你是什么世上绝无仅有的可人儿,如今见了你真人方知不过如此,跟其他娇里娇气的楚国贵女没什么不同。”
既然惠妃绵里藏针,那她也不相让,反唇相讥道:“也许少主他中了什么迷魂汤了,从前认皇后为母,现在又非我不可,好在我还没成为真正的少主夫人,若是惠妃娘娘不满,那就去尽为人母的本分,好好地管教少主,让他将我送走。”
“郡主想得甚美,和帖已经同你们楚皇签下,把你放回去岂不是我们北渊亏了。况且长辛此刻对你痴迷得很,若是扫了长辛的兴,我们母子之间恐生嫌隙,本宫怎可刻意阻止。”她说着,忽地拉起棠月的手,长长的护甲戳在棠月的手背上,皮肉嵌上了几道弯弯细细的红印。
棠月疼得下意识抽出了手,惠妃却抓得更紧,语气森森地说:“等长辛他一回来,本宫就做主风光大办你们二人的婚事。”
“惠妃娘娘未免操之过急。”
她大惊失色,连忙望向候在一旁的红羽,对方心领神会上前解围道:“娘娘,恕奴婢多嘴,少主走前千叮咛万嘱托此事急不得,他想等到……”
话没说完,一记耳光响彻大殿,惠妃斥道:“主子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份,红羽你跟着她才多久,就变得这般不知礼数了?”
红羽捂着滚烫通红的左脸低着头不敢吱声,训完她后,惠妃扭头接着冲棠月施威,眉梢染着浓浓的刁钻之意。
“本宫知道郡主你来和亲是无奈之举,想必私下在盘算着如何从北渊全身而退吧?”她自顾自地说,“本宫劝你往后还是安分些,这里是北渊,不是你们楚国。就算是在楚国,你一个失了势的郡主也掀不起什么风浪。尤其在长辛回来之前,别再枉费心机,否则,本宫也不知道自己那一根筋的儿子会做出什么事。”
棠月不明所以:“惠妃娘娘此话何意?”
“看来郡主一无所知,你们楚国被俘的将士在回去的路上无端发狂,伤了不少我们北渊的人,本宫还听长辛说那为首的韩将军与你是旧识。”她冷哼一声,继续道,“若是不想他们被追究,你就循规蹈矩地待在长辛宫中,讨夫君欢心才是你该做的事。”
闻言,她心下顿时了然,少主匆忙离开原来是为了处置此事。即使惠妃的这番话再怎么咄咄逼人,她此刻也只能听进心里,摆出一副乖顺的模样。
当下北渊皇后已殁,领主疾痛缠身,惠妃身为少主生母俨然成了最说一不二之人,她一声令下,容不得任何人忤逆。一时间,宫中上上下下为了筹备少主的大婚忙得不可开交。
红绸明烛、锦绣彩绡,铺天盖地的喜气笼罩着少主的宫殿。他风尘仆仆地归来,还没坐下歇口气,愣愣怔怔地就被宫人换上了喜服。
宫人要领他前去行礼了,他仍是满眼愣怔,谢三赶紧一顿解释。得知其中原委后,他发愁地揉了揉眉心,对于母妃的自作主张,既无奈却又生起丝丝暗喜。当一身盛装珠围翠绕的棠月出现在他跟前,他更觉心头一热,半推半就地任由宫人操持去了。
待到礼成,宫人一一撤下,偌大的喜房只剩下两人,一个拘谨地坐在床边,另一个杵在窗旁,虽面向漆黑的夜空,但余光四下乱飞。
沉默良久,棠月听见他那头率先传出一阵动静。头顶礼冠垂下的一帘流苏遮在她的眼前,叫她看得有些模糊,似乎他在一个包袱里翻找些什么揣在了袖中,接着便大步流星地朝她走来。
且听脚步声近了,她垂眸瞥见他的靴子来到了床边。他一声不吭,指尖轻轻拨开她眼前的流苏。
她不自在地屏住了气息,凝神留意起他的举动,在快要抚上她面颊的时候,她下意识地挪开了脑袋。
“我刚刚只是打算将你脸上的花钿给摘了。”他的语气颇为可怜,“还有头上这重重的礼冠也一并取下来,我想你戴了它们一晚一定很不舒服。”
“嗯。”她点头,三两下亲手将这些束缚着她的饰物扯了下来。
手上利落,嘴里却磨磨唧唧。她想问清韩明烈一行人的处境再替他们求求情,可毕竟大婚之夜,她为了他们楚人如此火急火燎,属实不合适……她想了又想,没敢追问下去。
见她面露欲说还休之色,他坐到她身边:“郡主,你怕我?我们已是行过礼的夫妻,何必那么生分,难道还看不见我的一片真心吗?你若是有什么想要的,尽我可能都会满足你。”
有了这番安抚,她沉不住气了,脑子一热将心中所想一口气说了出来。他听后闷声笑了笑:“他们一个个安然无恙,我已经将他们送至你们楚国边城。”
“他们发狂伤了北渊人,你竟没有追究?”她狐疑道。
“我与韩小将军有过一些交情,而且这些人只是病了,并非有意伤人,我已用银两补偿了受伤之人,大事化小就此作罢。”他说着,一手摘下了面具,那双微微泛着水光的眸子定定地看着她,“还不信我吗?”
藏在面具里的哪是什么容貌伤毁的彪悍少主,近在咫尺的分明是个唇红齿白的清秀少年郎,瞬间叫棠月失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