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亲队伍进村,一路吹吹打打,村里人都围上来看新娘,盖着盖头也看不出来啥,但凑个热闹也是好的。
到了家门口,时勤在阵阵嬉闹声中背起自家媳妇进门,他宽阔的肩背背起他从此以后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时勤把新娘背进新房,关上房门,也把看热闹的人都关在了门外。
门外亲朋好友喧闹着调笑着。
此时,时家已经在院内院外都置上了桌椅,桌上陆陆续续上满了菜,笑嚷着大家可以上座了。
扑面的饭香让新房门口的人群一哄而散。
新房恢复了安静。
时勤拿起旁边的秤杆,挑起红盖头,入眼便是一张白皙红润的脸。
他盯着自己迎进门的姑娘,也有些羞涩,开口叫了一声媳妇,张芬芬平日很是爽利,今天也满脸红云不好意思抬头,只小声的应了一声。
不大声的一声嗯,让时勤开心的憨笑着,要是此时时老太看见大孙子的模样,必然得笑骂一声出息。
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和起哄声:“勤哥,出来喝酒呀,大白天的可别忙着洞房啊!”
听得新婚小两口更是羞涩不已。
时勤温声说:“媳妇,你先待会儿,我出去敬酒了。”
张芬芬应道:“嗯。”
彼此之间又是一阵如蜜般的眼神交缠。
等时勤推开门,门外已经吃的热火朝天了。
冬天就是萝卜白菜多,大盆的猪肉炖白菜,萝卜炖鸡肉算是两个硬菜了,都是一盆一盆的上的,菜虽然多,但肉也给的泼辣,整个碗里那是真的能人均分到几块肉的程度,再加上一大盆鸡汤,粟麦饼管够,大伙吃的满嘴流油。
棉儿端着一碗鸡汤面条从厨房走出来,敲了敲时勤的房门:“大嫂,大哥让我来给你送午饭。”
门内并没有很快应答,稍愣了一瞬,然后才传出一声温和的回应:“进来吧。”
棉儿端着面进去笑着说:“大嫂,我是棉儿。”
张芬芬看着这小姑娘猜测应该是二叔家的三妹妹。
家里还有个二妹妹是三叔家的,不过听说应征走了,外边都传是时家不舍得家里的男儿,推了女郎去替征。
但是结亲之前,她娘细致打听了一下说给她听,她觉得也许有别的原因。
毕竟从和时家说亲以来,从待人接物上都挑不出错的,而且前段时间这个二妹妹还往家寄过一些银钱,附近的人都知道,若是二妹妹心里有怨气,应该不会记挂家里。
关于时遇往家寄钱这个事,是时老太刻意宣传出去的,只说二孙女差事办的好,得了贵人赏银,托同乡给家里寄了一点银钱,知道的人也不会想着能有多少。
时老太当时已经有意要给大孙子时勤说亲,觉得接下来会有很多用钱的地方,家里面能拿出来钱用总得有个由头。
当然也可以说是家里其他人赚的,但钱本就是遇丫头寄来的,该是她的功劳谁也不能昧下。
虽说都是一家人,遇丫头寄来钱时也说了要孝敬爷奶,贴补家用。二孙女不计较,她这个当奶奶的计较,一是一,二是二,家里人用了遇丫头寄来的银子,就得知她的情。
不光家里人要明白用的是遇丫头的钱,外边的人也得明白她二孙女那是个好姑娘,等将来能回家了,虽说年龄可能大了,但也能说门好亲事。
不过人言可畏,外边对这事说什么的都有,有说时家不地道的,推了女郎出去应征还让往家里寄银子,也有说时家好运气,得了这么一个孝顺的好孙女的等等。
但不管众人如何说也都暗自觉得有些酸,毕竟人家家确实得了真金白银,这不,立马就又是说亲又是翻修房子的一顿折腾。
所以时家这点钱还是有很多人都在念叨的,张芬芬家里人能打听出来也不奇怪。
进门的姑娘脸蛋圆圆的,一笑就露出两颗小虎牙,天生就长了一双笑眼,让人一眼看过去颇觉得亲切。
张芬芬问:“可是三妹妹?”
时棉很是惊喜:“大嫂知道我?”
张芬芬笑:“听说过。”
时棉听得更开心了,大嫂竟然知道她,嘻嘻。
小姑娘突然想起来自己的任务,对张芬芬狭促一笑:“差点忘了,嘿嘿,大嫂,这是大哥让我给你端的鸡汤面,他怕你饿着,还让我给你卧个荷包蛋呢!好香的!大哥好疼大嫂!”
一句话把新娘子弄得脸红不已,接过鸡汤面小口吃起来,面劲道爽滑,鸡汤鲜美,荷包蛋也圆润好看,吃的张芬芬心里甜甜的。
门内有人幸福甜蜜,门外就有人作妖矫情。
今天是时勤的大喜日子,作为亲姐姐,时牡丹自然是要出席的。
她已经怀孕七个多月了,挺着大肚子看着让人胆战心惊的,旁边坐着的是她夫君张同,他的脸上有些隐隐的不耐烦。
距离他们成亲已经过去五个月了,时牡丹没成亲之前温柔小意,体贴入微,成亲之后他却发现她完全不是这样的。
让她帮忙干点活,她就抱着肚子哭,每天都要吃鸡蛋,做点肉菜她一个人能把肉都挑完,奶奶说她两句她就能和奶奶吵的不可开交,家里整天乱糟糟的,他觉得烦。
有时候他也在想,如果当初他一直守着时遇,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时遇温温柔柔的,一定会是个好媳妇。
时牡丹看着张同盯着某处有些恍惚的神情,便知道他肯定是又在想时遇了。
他一定后悔了。
她看到婆母那日同他说如果娶的是时遇他一定比现在过得好,那一刻张同面上露出的懊悔那么刺眼。
可那又怎样,他娶的是她时牡丹,她肚子里怀的是他们老张家的金曾孙,至于时遇,再想她也没用,她还不知在哪里给人端茶洗脚呢!
“夫君,咱儿子踢了我几脚呢。”时牡丹轻扯了几下张同的袖子说道。
她当初能从原主手中把未婚夫勾搭走就证明她不是个傻子,最起码在拿捏张同这方面她娴熟得很。
张同是烦她了,但是她知道他看中的是她的肚子,他们张家看中的也是她的肚子。
张同的奶奶帮着找人看过了,有经验的产婆都说她这胎肯定是个儿子。
若非如此,张家也不可能容忍她至此。
干活,她肯定是不会干的,反正她都嫁进去了。
待到她再生了儿子,那就是他们老张家的大功臣,到时候更不可能干活了。
她当初费那么大劲勾搭张同,可不是为了去张家去伺候一家老小的。
张同听到她的话从沉思中醒来。
原本有些厌烦的情绪在听到儿子这两个字时,平静了许多。
他夹起饭菜放到时牡丹的碗里:“多吃点,别饿着儿子。”
时牡丹得意的一笑。
吃过饭,时牡丹进到王氏的房间,想跟她娘说点悄悄话。
这是她婚后第一次回到这个房间,以前她就和爹娘还有大弟四口人挤在这么小一间屋里。
现在她终于有自己的房间了,她和张同的房间只有他们两个住,能转的开身了不说,还能放下很多东西,她一点都不后悔抢了时遇的未婚夫,不然这么好的日子就是时遇的了。
时家是典型的人多房少的家庭,一家人都没分家,也没有多余的宅基地。
两老口直接住堂屋旁边连着的一间屋子,堂屋两边一共四间房,各房各占一间,还有一间是厨房,各房夫妻都是和孩子一个屋睡得,只余大房旁边还剩一间小屋,里面放些农耕用具,屋子小还常年漏雨。
时勤结婚自然不能再和父母住一间房,时家就把这个小草屋给翻修又扩建了一下,留给时勤做新房了。
家有喜事,热闹无比。
屋里只有王氏一个人跨着脸坐在床上,时老太说亲戚朋友太多了,让她干完活就回房间,不要在屋外乱转。
时老太并不是只说了她一个人,贺氏,小胡氏她都叮嘱了,可王氏觉得不服,今天是她儿子成亲,她们当婶娘的不在外边宴客就算了,她当亲娘的也上不了桌吗?
“娘,你怎么没出去吃饭?”
“吃?吃啥?气都气饱了。你奶不许我上桌!"
“咋滴了这是?”
王氏想了半天没敢说是自己搞事情,差点让时保国休了她。
时牡丹一看她娘这个反应,也估摸着八成是她娘做了什么事情惹得奶奶限制了她。
不过时牡丹也不在意,她是来跟她娘吐槽她婆婆的,她总觉得她婆婆还是喜欢时遇,对她这个儿媳妇有意见。
她甚至觉得她婆婆肯定还撺撮张同薄待她,要不然张同怎么会烦她呢?
时牡丹念念叨叨跟王氏说了一堆,王氏虽应声但是心不在焉,所以也没与她说出什么一二三来。
时牡丹觉得没趣便走了。
喜宴吃的很快,多日不见肉的人哪能在吃肉这件事上含糊。很快菜盆都见底了,最后连汤汁都被人用饼子沾干净了。
晚上把从各家借来桌椅板凳和碗筷都一一归还后,夜也深了,整个村子从白日的喧嚣中静默了下来。
冬日渐短,日光恒长,山间的冰凌滴滴答答的开始融化,黑压压的土地下,嫩色的枝芽正在积蓄力量,等待破土。
春色已显,万物更新。
是景致,是生命,也是时光!
……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一整年过去了,熙禾国百姓有了新的选择,自上而下推行的新种子良好的适应了土地,全国上下一片欣欣向荣。
这一年北辰瑾及几个皇子被批准可以宫外建府,时遇还去给他温了锅,看到了皇子府再看自己那原本觉得还挺好的宅子突然不香了。
一个月前在北辰瑾的提议下,时遇选址开了一家甜点店。
自从五皇子北辰舟在他三哥北辰瑾那里吃过那种美味的蛋糕之后,心心念念,时时去北辰瑾那里磨他只为吃一口蛋糕。
北辰瑾厚着脸皮问时遇要了几回,就不好意思开口了。
也许是被北辰舟烦的没办法了他才问时遇有没有办法开一家那种特殊的甜点店,以后让那烦人的小子自己去买。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熙禾国小麦试种成功,做甜点需要大量的面粉,这个时机推出甜品最为恰当。
到了家门口,时勤在阵阵嬉闹声中背起自家媳妇进门,他宽阔的肩背背起他从此以后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时勤把新娘背进新房,关上房门,也把看热闹的人都关在了门外。
门外亲朋好友喧闹着调笑着。
此时,时家已经在院内院外都置上了桌椅,桌上陆陆续续上满了菜,笑嚷着大家可以上座了。
扑面的饭香让新房门口的人群一哄而散。
新房恢复了安静。
时勤拿起旁边的秤杆,挑起红盖头,入眼便是一张白皙红润的脸。
他盯着自己迎进门的姑娘,也有些羞涩,开口叫了一声媳妇,张芬芬平日很是爽利,今天也满脸红云不好意思抬头,只小声的应了一声。
不大声的一声嗯,让时勤开心的憨笑着,要是此时时老太看见大孙子的模样,必然得笑骂一声出息。
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和起哄声:“勤哥,出来喝酒呀,大白天的可别忙着洞房啊!”
听得新婚小两口更是羞涩不已。
时勤温声说:“媳妇,你先待会儿,我出去敬酒了。”
张芬芬应道:“嗯。”
彼此之间又是一阵如蜜般的眼神交缠。
等时勤推开门,门外已经吃的热火朝天了。
冬天就是萝卜白菜多,大盆的猪肉炖白菜,萝卜炖鸡肉算是两个硬菜了,都是一盆一盆的上的,菜虽然多,但肉也给的泼辣,整个碗里那是真的能人均分到几块肉的程度,再加上一大盆鸡汤,粟麦饼管够,大伙吃的满嘴流油。
棉儿端着一碗鸡汤面条从厨房走出来,敲了敲时勤的房门:“大嫂,大哥让我来给你送午饭。”
门内并没有很快应答,稍愣了一瞬,然后才传出一声温和的回应:“进来吧。”
棉儿端着面进去笑着说:“大嫂,我是棉儿。”
张芬芬看着这小姑娘猜测应该是二叔家的三妹妹。
家里还有个二妹妹是三叔家的,不过听说应征走了,外边都传是时家不舍得家里的男儿,推了女郎去替征。
但是结亲之前,她娘细致打听了一下说给她听,她觉得也许有别的原因。
毕竟从和时家说亲以来,从待人接物上都挑不出错的,而且前段时间这个二妹妹还往家寄过一些银钱,附近的人都知道,若是二妹妹心里有怨气,应该不会记挂家里。
关于时遇往家寄钱这个事,是时老太刻意宣传出去的,只说二孙女差事办的好,得了贵人赏银,托同乡给家里寄了一点银钱,知道的人也不会想着能有多少。
时老太当时已经有意要给大孙子时勤说亲,觉得接下来会有很多用钱的地方,家里面能拿出来钱用总得有个由头。
当然也可以说是家里其他人赚的,但钱本就是遇丫头寄来的,该是她的功劳谁也不能昧下。
虽说都是一家人,遇丫头寄来钱时也说了要孝敬爷奶,贴补家用。二孙女不计较,她这个当奶奶的计较,一是一,二是二,家里人用了遇丫头寄来的银子,就得知她的情。
不光家里人要明白用的是遇丫头的钱,外边的人也得明白她二孙女那是个好姑娘,等将来能回家了,虽说年龄可能大了,但也能说门好亲事。
不过人言可畏,外边对这事说什么的都有,有说时家不地道的,推了女郎出去应征还让往家里寄银子,也有说时家好运气,得了这么一个孝顺的好孙女的等等。
但不管众人如何说也都暗自觉得有些酸,毕竟人家家确实得了真金白银,这不,立马就又是说亲又是翻修房子的一顿折腾。
所以时家这点钱还是有很多人都在念叨的,张芬芬家里人能打听出来也不奇怪。
进门的姑娘脸蛋圆圆的,一笑就露出两颗小虎牙,天生就长了一双笑眼,让人一眼看过去颇觉得亲切。
张芬芬问:“可是三妹妹?”
时棉很是惊喜:“大嫂知道我?”
张芬芬笑:“听说过。”
时棉听得更开心了,大嫂竟然知道她,嘻嘻。
小姑娘突然想起来自己的任务,对张芬芬狭促一笑:“差点忘了,嘿嘿,大嫂,这是大哥让我给你端的鸡汤面,他怕你饿着,还让我给你卧个荷包蛋呢!好香的!大哥好疼大嫂!”
一句话把新娘子弄得脸红不已,接过鸡汤面小口吃起来,面劲道爽滑,鸡汤鲜美,荷包蛋也圆润好看,吃的张芬芬心里甜甜的。
门内有人幸福甜蜜,门外就有人作妖矫情。
今天是时勤的大喜日子,作为亲姐姐,时牡丹自然是要出席的。
她已经怀孕七个多月了,挺着大肚子看着让人胆战心惊的,旁边坐着的是她夫君张同,他的脸上有些隐隐的不耐烦。
距离他们成亲已经过去五个月了,时牡丹没成亲之前温柔小意,体贴入微,成亲之后他却发现她完全不是这样的。
让她帮忙干点活,她就抱着肚子哭,每天都要吃鸡蛋,做点肉菜她一个人能把肉都挑完,奶奶说她两句她就能和奶奶吵的不可开交,家里整天乱糟糟的,他觉得烦。
有时候他也在想,如果当初他一直守着时遇,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时遇温温柔柔的,一定会是个好媳妇。
时牡丹看着张同盯着某处有些恍惚的神情,便知道他肯定是又在想时遇了。
他一定后悔了。
她看到婆母那日同他说如果娶的是时遇他一定比现在过得好,那一刻张同面上露出的懊悔那么刺眼。
可那又怎样,他娶的是她时牡丹,她肚子里怀的是他们老张家的金曾孙,至于时遇,再想她也没用,她还不知在哪里给人端茶洗脚呢!
“夫君,咱儿子踢了我几脚呢。”时牡丹轻扯了几下张同的袖子说道。
她当初能从原主手中把未婚夫勾搭走就证明她不是个傻子,最起码在拿捏张同这方面她娴熟得很。
张同是烦她了,但是她知道他看中的是她的肚子,他们张家看中的也是她的肚子。
张同的奶奶帮着找人看过了,有经验的产婆都说她这胎肯定是个儿子。
若非如此,张家也不可能容忍她至此。
干活,她肯定是不会干的,反正她都嫁进去了。
待到她再生了儿子,那就是他们老张家的大功臣,到时候更不可能干活了。
她当初费那么大劲勾搭张同,可不是为了去张家去伺候一家老小的。
张同听到她的话从沉思中醒来。
原本有些厌烦的情绪在听到儿子这两个字时,平静了许多。
他夹起饭菜放到时牡丹的碗里:“多吃点,别饿着儿子。”
时牡丹得意的一笑。
吃过饭,时牡丹进到王氏的房间,想跟她娘说点悄悄话。
这是她婚后第一次回到这个房间,以前她就和爹娘还有大弟四口人挤在这么小一间屋里。
现在她终于有自己的房间了,她和张同的房间只有他们两个住,能转的开身了不说,还能放下很多东西,她一点都不后悔抢了时遇的未婚夫,不然这么好的日子就是时遇的了。
时家是典型的人多房少的家庭,一家人都没分家,也没有多余的宅基地。
两老口直接住堂屋旁边连着的一间屋子,堂屋两边一共四间房,各房各占一间,还有一间是厨房,各房夫妻都是和孩子一个屋睡得,只余大房旁边还剩一间小屋,里面放些农耕用具,屋子小还常年漏雨。
时勤结婚自然不能再和父母住一间房,时家就把这个小草屋给翻修又扩建了一下,留给时勤做新房了。
家有喜事,热闹无比。
屋里只有王氏一个人跨着脸坐在床上,时老太说亲戚朋友太多了,让她干完活就回房间,不要在屋外乱转。
时老太并不是只说了她一个人,贺氏,小胡氏她都叮嘱了,可王氏觉得不服,今天是她儿子成亲,她们当婶娘的不在外边宴客就算了,她当亲娘的也上不了桌吗?
“娘,你怎么没出去吃饭?”
“吃?吃啥?气都气饱了。你奶不许我上桌!"
“咋滴了这是?”
王氏想了半天没敢说是自己搞事情,差点让时保国休了她。
时牡丹一看她娘这个反应,也估摸着八成是她娘做了什么事情惹得奶奶限制了她。
不过时牡丹也不在意,她是来跟她娘吐槽她婆婆的,她总觉得她婆婆还是喜欢时遇,对她这个儿媳妇有意见。
她甚至觉得她婆婆肯定还撺撮张同薄待她,要不然张同怎么会烦她呢?
时牡丹念念叨叨跟王氏说了一堆,王氏虽应声但是心不在焉,所以也没与她说出什么一二三来。
时牡丹觉得没趣便走了。
喜宴吃的很快,多日不见肉的人哪能在吃肉这件事上含糊。很快菜盆都见底了,最后连汤汁都被人用饼子沾干净了。
晚上把从各家借来桌椅板凳和碗筷都一一归还后,夜也深了,整个村子从白日的喧嚣中静默了下来。
冬日渐短,日光恒长,山间的冰凌滴滴答答的开始融化,黑压压的土地下,嫩色的枝芽正在积蓄力量,等待破土。
春色已显,万物更新。
是景致,是生命,也是时光!
……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一整年过去了,熙禾国百姓有了新的选择,自上而下推行的新种子良好的适应了土地,全国上下一片欣欣向荣。
这一年北辰瑾及几个皇子被批准可以宫外建府,时遇还去给他温了锅,看到了皇子府再看自己那原本觉得还挺好的宅子突然不香了。
一个月前在北辰瑾的提议下,时遇选址开了一家甜点店。
自从五皇子北辰舟在他三哥北辰瑾那里吃过那种美味的蛋糕之后,心心念念,时时去北辰瑾那里磨他只为吃一口蛋糕。
北辰瑾厚着脸皮问时遇要了几回,就不好意思开口了。
也许是被北辰舟烦的没办法了他才问时遇有没有办法开一家那种特殊的甜点店,以后让那烦人的小子自己去买。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熙禾国小麦试种成功,做甜点需要大量的面粉,这个时机推出甜品最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