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尹看见那手稿的时候也同样惊讶,他把灯烛拿近了,一个个字去仔细端详,不,还是有破绽,这个人想模仿王准的笔迹,但他跟王准自幼就在一起读书,他太清楚王准的笔迹了,王准的字喜欢藏锋,收笔的角度都比较圆,想来这个人也知道这一点,刻意去收敛,但是他还是暴露了。
淮南听了程荑那番话立马就出宫了,没有把这手稿拿去重楼殿,他要赶紧找出这个轻蝉公子才行,王准是不可能死而复生的,但最熟悉王准的人就是他的同窗好友程尹了。
“他在模仿王准,这人在等着我们呢。”
“谁?”
“我也不知道谁能有这么高超的技巧。”程尹摇摇头,把桌案上的蜡烛拿得更近了一点,细细端详着,希望能找出什么蛛丝马迹。
“对了,这个人或许是跛脚。”淮南突然想起来上次抓的那个儒生的供词,那家伙现在好吃好喝的在地牢里住着呢,皇上的意思不能放了他,要让真正的轻蝉公子掉以轻心。
“跛脚?”
往事像一张巨大的绘图一样浮现出来,图画中有每一个人的脸,生动鲜明。那年他们十七岁,太学秋试,程尹骑着马一路迎着扑面而来的桂花香,刚刚下马车的王准听见马蹄声就知道是他来了,便站住脚等在太学院高高的石阶前。
“你怎么骑马来了?”
“这不是刚刚学会吗?新鲜着呢!我大哥的马!怎么样?这可是在西南战场立下战功的宝马!”程尹跳下马,一边把缰绳拴在栅栏上,一边炫耀着。王准忍不住溢出一声笑,程将军最近刚刚西南大捷,获封镇西将军,程岳大哥也开始任职羽林卫指挥使,现在这小子在京城里就差横着走了。
两人说笑着一起走上台阶,清晨的秋风微凉。“我爹说我小时候爱生病,走路都不利索,别说练武了,我娘死活也不让我练啊!要不是这样,我早就上阵杀敌!驰骋疆场!”程尹一边说还一边孩子气的比划着舞剑的姿势。
“那样的话,我不得喊你一声大将军啊?”王准不禁调笑他。
“不敢当不敢当!”
说话间,两人的脚步已经来到了学院内,一众世家公子正聚着讨论,看见王准便喊道:“伯仁兄来了。”
行礼,程尹跟着行礼。
“诸位怎么来得这么早?”
“伯仁兄还不知道吧,今日秋试的试题是皇上亲自出的,伯仁兄每年秋试的文章都能得圣上夸赞,倘若今年也能大放异彩,岂不是可以破格直入中枢?”
“唐公子说笑了,我只是运气好罢了。”
“诶!伯仁太谦虚了,若你王伯仁都是靠运气,那我等岂不是混日子?”
“可不就是混日子吗?”
“这话说的,要不是我爹我才不来这儿折磨自己呢!”
众人大笑,奉承王伯仁的同时还不忘调侃自己。其实,这太学里的世家子弟们没有几人能做到像王准一样认真读书,大多的人更像程尹,若不是怕家父的棍棒,只怕早就歪在酒肆的床榻听曲作词了。
先生手里拿着御卷,轻轻咳了两声提醒他们,众人立马散去回到自己的桌案前,拿出柔软的宣纸铺好,研磨的声音沙沙的,整个房间都是。
“诸位,这是今日试题。”说完,先生打开金绣龙纹绸缎包着的卷轴,挂在最前面:“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然则儒生,所谓陆沉者也。”
程尹拿着笔不知如何下手,这句话出自《论衡》,皇上这意思嘛不就是调侃他们这群书呆子只会背儒家经典,而不能把儒家古籍中的知识运用在当下吗,说他们愚昧无知呢。这可是皇上出的题,难道他要写一篇文章骂回去不成?程尹摇头,看到坐在他前面不远的王准已经开始动笔了,程尹不由的瘪嘴,在心里肯定道:“不愧是神童。”
不出程尹所料,大家都跟他一样交了白卷,一张张只写有名字的白纸堆在先生的桌上。这题目谁也不敢评呀,要是同意皇上的观点,儒生都是榆木脑袋,多少有点丢了读书人的骨气;可要是反对皇上的观点,先不说你能不能提供论据,咱也不敢反对。
程尹看着那一张张白纸不禁咋舌。大家都交完之后在院子中谈话,不知是谁突然问了一句:“那是谁?”
大家这才注意到,现在屋内还没交卷子的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毫无疑问是王准,另一位坐在王准的右手边。程尹也疑惑了,那人是谁?怎么从来没感觉太学里还有这么一个人?由于学院的房间是南北通透的,两边都开着一排排的大窗户,风吹进来的时候,那个人身形瘦弱得好像要随着自己的衣摆飘走一般,他的长相也很平淡,在金陵大街上随意拉一个人都长这个样子,程尹想,难怪自己根本没注意到这么一个人呢。
“他叫什么来着,好像叫···”
“他爹是工部的吧?还是礼部?”
众人正在讨论之中,突然间就被他立起来的瘦弱身影吓到了。众人惊叹,他不仅能写出来,而且还比王准要写得快,反观王准,他正把毛笔头抵在下巴处,好像还在思考。
他吹了吹未干的墨迹,动身离开座位去交卷,他刚一动作,众人又是惊叹,“他怎么是个瘸子?”
“诸位,我知道了,他是督察院左督御史曹槐之子···”
一瞬间,往事的绘卷突然失去颜色,像是有人失手掉进湖水里,渐渐沉底。程尹退出回忆,腾地站起来,烛光由下往上,看上去他面色沉重,他用力想了一下说道:“曹仲元!”
“曹仲元?”
程尹又坐下来,不对,曹家早在惠帝登基的第一年就被抄家流放了。
当年曹槐的行事作风那叫一个公正廉明,他丝毫不顾忌龚家势力,弹劾龚常以公徇私。龚常联合几家茶商,先是把京师的春茶大量囤积,导致那年新茶价格飞涨,茶商和他都赚了不少,这些新茶都是江南的茶,采摘时间早,待到时节一过,龚常又利用职务之便,私自漕运大量云南晚摘新茶入市,物美价廉,一时间引来京师市坊抢购,而那些茶商囤积的新茶早已变成陈茶。龚常与民争利,曹槐弹劾的奏疏写的一点都没错,文皇帝当即革了龚常的职务,这件事情的结尾就是龚正道把龚家茶贩收入全都上交国库,并且自请罚俸三年,龚常辞官。就在大家都以为曹槐赢了的时候,督察院内的一个小小笔录参了他一本,曹槐勾结晋王,意图谋反,曹家一家人还在睡梦中时,御林军就闯入曹府,不一会儿就搜到了曹槐与晋王来往的书信,证据确凿,但好在惠帝仁善,只是将曹家上下三十口子人流放凉州府做戍边的苦役。
曹仲元那样的身子真能在凉州的寒冬和风沙中活下来吗?
“抓人吧,他在曹家旧宅等我们。”
但是他极有可能会模仿王准的字迹。那年秋试,他胜券在握,但没想到王准还是更胜一筹,太祖皇帝亲自拿着他们二位的文章来到太学院称赞二人绝非“陆沉之人”,而是治世之才。自此以后,大家都对他刮目相看,王准也有了一定的危机感,而他也以超越王准为自己的目标,会模仿王准字迹也是合理的。
后来惠帝登基,二人都高中进士,入职中枢,谁曾向,不到一个月,曹仲元便在政治斗争中牺牲了。
钟粹宫娘娘虽被禁足了半月之久了,但一日三餐御膳房都不敢怠慢,都是捡着最新鲜的送进来。程荑终于等来了送膳食的宫人,刚刚一进门,程荑就拉着人问道:“轻蝉公子抓住了吗?”
“回娘娘的话,小的不知道您在说什么。”
程荑失望的退到一边,等着他们把食盒里的饭菜都摆出来才坐下,拿着筷子若有所思。
“娘娘,您就别操心别人的事了,该操心操心自己才对。”碧玉拿起银针试菜,试完了才拿起筷子夹菜给她。
程荑点点头,心里默默叹气,这小丫头懂什么呀,皇上现在最在意的可不是她这件事,因为皇上相信她,所以就算禁足也不会有多大影响,皇上真正在意的可是那个轻蝉公子。
轻蝉公子抓到了,应该说曹仲元抓到了,他就在曹家旧宅的宗堂里打坐,确实是在等他们。没废多大功夫,淮北带着三个下属,不一会儿就把他带回禁卫所了。
程尹站在不远处看他,他还是那么瘦弱和普通,坐在刑室的木椅子上,整个人还没有椅背高,他双手双脚被拷在椅子扶手和椅子脚上,脸上带着淡淡的笑,轻蔑的看着站在他面前的淮南淮北。
李顾吩咐了不准用刑,一切等他到了再说。
“麻烦你告诉淮南大人,下官先回府休息了。”程尹可不想留下来邀功,先前就是因为锋芒太露导致小妹连带着被构陷,他现在要的是淡出,先让世家和庶族斗一斗,他还没有到入场的时候。
“恭送程大人。”
行礼之后,程尹提着袍子便真回家休息去了。
淮南听了程荑那番话立马就出宫了,没有把这手稿拿去重楼殿,他要赶紧找出这个轻蝉公子才行,王准是不可能死而复生的,但最熟悉王准的人就是他的同窗好友程尹了。
“他在模仿王准,这人在等着我们呢。”
“谁?”
“我也不知道谁能有这么高超的技巧。”程尹摇摇头,把桌案上的蜡烛拿得更近了一点,细细端详着,希望能找出什么蛛丝马迹。
“对了,这个人或许是跛脚。”淮南突然想起来上次抓的那个儒生的供词,那家伙现在好吃好喝的在地牢里住着呢,皇上的意思不能放了他,要让真正的轻蝉公子掉以轻心。
“跛脚?”
往事像一张巨大的绘图一样浮现出来,图画中有每一个人的脸,生动鲜明。那年他们十七岁,太学秋试,程尹骑着马一路迎着扑面而来的桂花香,刚刚下马车的王准听见马蹄声就知道是他来了,便站住脚等在太学院高高的石阶前。
“你怎么骑马来了?”
“这不是刚刚学会吗?新鲜着呢!我大哥的马!怎么样?这可是在西南战场立下战功的宝马!”程尹跳下马,一边把缰绳拴在栅栏上,一边炫耀着。王准忍不住溢出一声笑,程将军最近刚刚西南大捷,获封镇西将军,程岳大哥也开始任职羽林卫指挥使,现在这小子在京城里就差横着走了。
两人说笑着一起走上台阶,清晨的秋风微凉。“我爹说我小时候爱生病,走路都不利索,别说练武了,我娘死活也不让我练啊!要不是这样,我早就上阵杀敌!驰骋疆场!”程尹一边说还一边孩子气的比划着舞剑的姿势。
“那样的话,我不得喊你一声大将军啊?”王准不禁调笑他。
“不敢当不敢当!”
说话间,两人的脚步已经来到了学院内,一众世家公子正聚着讨论,看见王准便喊道:“伯仁兄来了。”
行礼,程尹跟着行礼。
“诸位怎么来得这么早?”
“伯仁兄还不知道吧,今日秋试的试题是皇上亲自出的,伯仁兄每年秋试的文章都能得圣上夸赞,倘若今年也能大放异彩,岂不是可以破格直入中枢?”
“唐公子说笑了,我只是运气好罢了。”
“诶!伯仁太谦虚了,若你王伯仁都是靠运气,那我等岂不是混日子?”
“可不就是混日子吗?”
“这话说的,要不是我爹我才不来这儿折磨自己呢!”
众人大笑,奉承王伯仁的同时还不忘调侃自己。其实,这太学里的世家子弟们没有几人能做到像王准一样认真读书,大多的人更像程尹,若不是怕家父的棍棒,只怕早就歪在酒肆的床榻听曲作词了。
先生手里拿着御卷,轻轻咳了两声提醒他们,众人立马散去回到自己的桌案前,拿出柔软的宣纸铺好,研磨的声音沙沙的,整个房间都是。
“诸位,这是今日试题。”说完,先生打开金绣龙纹绸缎包着的卷轴,挂在最前面:“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然则儒生,所谓陆沉者也。”
程尹拿着笔不知如何下手,这句话出自《论衡》,皇上这意思嘛不就是调侃他们这群书呆子只会背儒家经典,而不能把儒家古籍中的知识运用在当下吗,说他们愚昧无知呢。这可是皇上出的题,难道他要写一篇文章骂回去不成?程尹摇头,看到坐在他前面不远的王准已经开始动笔了,程尹不由的瘪嘴,在心里肯定道:“不愧是神童。”
不出程尹所料,大家都跟他一样交了白卷,一张张只写有名字的白纸堆在先生的桌上。这题目谁也不敢评呀,要是同意皇上的观点,儒生都是榆木脑袋,多少有点丢了读书人的骨气;可要是反对皇上的观点,先不说你能不能提供论据,咱也不敢反对。
程尹看着那一张张白纸不禁咋舌。大家都交完之后在院子中谈话,不知是谁突然问了一句:“那是谁?”
大家这才注意到,现在屋内还没交卷子的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毫无疑问是王准,另一位坐在王准的右手边。程尹也疑惑了,那人是谁?怎么从来没感觉太学里还有这么一个人?由于学院的房间是南北通透的,两边都开着一排排的大窗户,风吹进来的时候,那个人身形瘦弱得好像要随着自己的衣摆飘走一般,他的长相也很平淡,在金陵大街上随意拉一个人都长这个样子,程尹想,难怪自己根本没注意到这么一个人呢。
“他叫什么来着,好像叫···”
“他爹是工部的吧?还是礼部?”
众人正在讨论之中,突然间就被他立起来的瘦弱身影吓到了。众人惊叹,他不仅能写出来,而且还比王准要写得快,反观王准,他正把毛笔头抵在下巴处,好像还在思考。
他吹了吹未干的墨迹,动身离开座位去交卷,他刚一动作,众人又是惊叹,“他怎么是个瘸子?”
“诸位,我知道了,他是督察院左督御史曹槐之子···”
一瞬间,往事的绘卷突然失去颜色,像是有人失手掉进湖水里,渐渐沉底。程尹退出回忆,腾地站起来,烛光由下往上,看上去他面色沉重,他用力想了一下说道:“曹仲元!”
“曹仲元?”
程尹又坐下来,不对,曹家早在惠帝登基的第一年就被抄家流放了。
当年曹槐的行事作风那叫一个公正廉明,他丝毫不顾忌龚家势力,弹劾龚常以公徇私。龚常联合几家茶商,先是把京师的春茶大量囤积,导致那年新茶价格飞涨,茶商和他都赚了不少,这些新茶都是江南的茶,采摘时间早,待到时节一过,龚常又利用职务之便,私自漕运大量云南晚摘新茶入市,物美价廉,一时间引来京师市坊抢购,而那些茶商囤积的新茶早已变成陈茶。龚常与民争利,曹槐弹劾的奏疏写的一点都没错,文皇帝当即革了龚常的职务,这件事情的结尾就是龚正道把龚家茶贩收入全都上交国库,并且自请罚俸三年,龚常辞官。就在大家都以为曹槐赢了的时候,督察院内的一个小小笔录参了他一本,曹槐勾结晋王,意图谋反,曹家一家人还在睡梦中时,御林军就闯入曹府,不一会儿就搜到了曹槐与晋王来往的书信,证据确凿,但好在惠帝仁善,只是将曹家上下三十口子人流放凉州府做戍边的苦役。
曹仲元那样的身子真能在凉州的寒冬和风沙中活下来吗?
“抓人吧,他在曹家旧宅等我们。”
但是他极有可能会模仿王准的字迹。那年秋试,他胜券在握,但没想到王准还是更胜一筹,太祖皇帝亲自拿着他们二位的文章来到太学院称赞二人绝非“陆沉之人”,而是治世之才。自此以后,大家都对他刮目相看,王准也有了一定的危机感,而他也以超越王准为自己的目标,会模仿王准字迹也是合理的。
后来惠帝登基,二人都高中进士,入职中枢,谁曾向,不到一个月,曹仲元便在政治斗争中牺牲了。
钟粹宫娘娘虽被禁足了半月之久了,但一日三餐御膳房都不敢怠慢,都是捡着最新鲜的送进来。程荑终于等来了送膳食的宫人,刚刚一进门,程荑就拉着人问道:“轻蝉公子抓住了吗?”
“回娘娘的话,小的不知道您在说什么。”
程荑失望的退到一边,等着他们把食盒里的饭菜都摆出来才坐下,拿着筷子若有所思。
“娘娘,您就别操心别人的事了,该操心操心自己才对。”碧玉拿起银针试菜,试完了才拿起筷子夹菜给她。
程荑点点头,心里默默叹气,这小丫头懂什么呀,皇上现在最在意的可不是她这件事,因为皇上相信她,所以就算禁足也不会有多大影响,皇上真正在意的可是那个轻蝉公子。
轻蝉公子抓到了,应该说曹仲元抓到了,他就在曹家旧宅的宗堂里打坐,确实是在等他们。没废多大功夫,淮北带着三个下属,不一会儿就把他带回禁卫所了。
程尹站在不远处看他,他还是那么瘦弱和普通,坐在刑室的木椅子上,整个人还没有椅背高,他双手双脚被拷在椅子扶手和椅子脚上,脸上带着淡淡的笑,轻蔑的看着站在他面前的淮南淮北。
李顾吩咐了不准用刑,一切等他到了再说。
“麻烦你告诉淮南大人,下官先回府休息了。”程尹可不想留下来邀功,先前就是因为锋芒太露导致小妹连带着被构陷,他现在要的是淡出,先让世家和庶族斗一斗,他还没有到入场的时候。
“恭送程大人。”
行礼之后,程尹提着袍子便真回家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