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甘情愿给我捏”
男团决赛的那个下午,莎莎从1点就开始陪大头练球,一直练到7点准备比赛。
中途教练组过来巡场,很明显他们在商量晚上决赛的名单。
“就剩6个小时了,不行就让大胖上吧。”有人提出。
“是啊,状态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调整的。”也有人附和。
一边的国正指导抿着嘴唇,默不作声。
“国正啊,你怎么看?”刘主席问。
其实,这次来参赛的男团6人,只有大头没有主管教练。
而国正指导除了担任男队主帅,还是大胖的主管教练。
让自己的弟子上场练兵,是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
“这还有啥好问的。”有人小声嘀咕。
“我还是想让大头上。”
国正指导的回答铿锵有力。
“国正,这可是决赛,每一轮都很关键。”
众人讶异,有人劝他三思。
可他却点点头,“我知道很关键,所以我想让王楚钦上。”
“这要是出了问题——”
“出了问题我担责。”国正指导毅然决然地看向刘主席。
主席心领神会,欣慰一笑。
“让大头上吧。”他拍板。
众人走后,我陪着国正指导填写中英对照的参赛表格。
“您刚刚和平时很不一样。”我递了支笔给他。
他笑了笑,“哪里不一样?”
“平时看着特别随和儒雅,刚刚力排众议的时候倒是相当严肃、特有气场。”
国正指导提笔顿了顿,道:“大头比大胖更需要这个机会。”
他在表中认真填上“王楚钦”三个字,“这比一万句鼓励都管用。”
“有机会的话,”我以半开玩笑的语气建议,“您做大头的主管教练吧。”
国正指导笑着把表格递给我,“这事儿得看缘分。”
“也是,缘分那得靠天意。”
直到后来,国正指导正式成为大头的主管教练,我才发现那天我说的这句并不准确。
缘分不只是天注定,它还可以靠努力、靠争取、靠相惜的心。
提交完表格后,莎莎借喝水趁机挪到我身边,压低着声音问:“笙姐,名单是不是确定了?”
我故作神秘地逗她:“你猜?”
“大头上了是不是?”莎莎是聪明人,从我的神色就能猜出结果。
“是。刘指导力挺他。”
莎莎如释重负道:“看来我的祈祷还是有用的。”
“你祈祷什么啦?”
“当然是祈祷头哥能上比赛,然后能赢下来、恢复自信。”
“我可从来没见你对哪个男队员这么上心啊莎莎?”
“我…我是为了不影响他明天打混双的状态。”莎莎的音量逐渐变小。
原来我们小莎嘴硬起来也会心虚。
“莎莎,我上了!”大头刚得知决赛名单,就急忙穿过球台来告诉莎莎。
“我听笙姐说了,支棱起来啊头哥!”莎莎用力拍了拍大头的肩。
“这都能让我上,我哪怕是站在球台上打,也得给他赢下来!”大头狠狠挥了挥拍。
那球拍翻飞间呼啸而起的风,如同野火燎原生生不息,重燃起少年灰烬中的希望和野心。
*
8月28日晚,男团决赛第三轮,王楚钦对阵韩国选手张禹珍。
对手前不久在韩国公开赛收获三冠,来势汹汹、气势如虹。
好在前两局高远和小胖发挥出色,也给了大头十足的底气和信心。
大头比赛开始的时候,莎莎悄悄溜进场内,坐到我身边。
“今晚不是女队训练?”我讶异道。
毕竟逃训可不是莎莎的一贯作风。
“明天就是混双比赛了,我刚和主席申请观赛,熟悉一下我搭档今天的比赛状态。”莎莎倒是回答得滴水不漏。
“那刘主席怎么说?”我按捺不住八卦的心问。
“他同意得特爽快,还让我多多给大头加油。”
主席果然是懂怎么拿捏那颗头的。我暗自笑着想。
双方第一局比赛就打得十分焦灼,比分咬得很紧。
好在大头13:11先下一城。
然而第二局张禹珍的球路变化明显增多,大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大头的球还是有点失控。”莎莎握拳托着鼻头喃喃道。
“失控?”
“就是心没能完全静下来的情况下,很难在场上掌控自己想打的球。”莎莎虽然心思扑在球场上,但依然耐心解释道。
“我紧张的时候也会这样。”她又补充了句,语气里满是感同身受。
有着相似成长经历的人往往更容易共情。
因为我挣扎过你的挣扎,痛苦过你的痛苦。
大头没能拿下第二局,双方大比分来到1平。
局间休息的时候,国正指导边分析边给大头拧开瓶盖,“没关系,他的球路确实很油。”
“所以你要把心静下来,慢慢和他周旋,多准备几拍。”
国正指导和莎莎的想法不谋而合,莎莎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仰头喝水的大头用余光瞥到了刘指导身后的莎莎,微微一愣后又继续抿着唇听刘指导布置战术。
但在返回球场的时候脚步明显坚定了许多。
第三局比赛一路来到4平,随后大头连输三球,比分4:7落后。
大头一边捡球,一边退下球台走了两步。
他不停念叨着指导自己,眼神却看向了我身边的莎莎。
“喊出来。”二人眼神交汇的瞬间,莎莎说。
声音不大,却口型清晰。
我知道大头接收到了信号,因为之后的每一个球,大头都逼着自己生生喊了出来。
那一声声带着锋芒的怒吼,撕扯着他的血肉,释放出所有未被肯定的过去和虚无缥缈的杂念,以疼痛、以暴烈让他清醒过来。
像是逼迫自己拔掉深植内心的刺、拨开缠绕躯壳的茧。
最终沉下一颗心来,成就一个全新的、享受比赛的王楚钦。
第3、4局,大头11:9、11:6连赢两局。
裁判宣布胜利的瞬间,大头绷紧的弦似乎终于松了下来,扔下球拍,倒地握拳。
少年沉郁了一整天的眼神,终于在这一刻明亮了起来。
身边的女孩也狠狠松了口气,准备随着人流离开。
“莎莎。”
我就知道他不会轻易放她走。
莎莎回过头去。
二人相视一笑的三秒里,好像说尽了所有恭喜。
“明天混双加油。”大头发自内心地笑着说。
“好。”莎莎的眼神诚恳又真挚。
“还有——”大头的眼底泛起微光。
“谢谢你一直相信我。”
*
男团决赛后,接踵而至的就是混双一天四赛。
我本以为经过昨天的折磨,大头的身心会吃不消,没想到这小子状态倒是越赛越好。
“莎莎,今天全是外战,咱俩一定得赢下来。”
一边说着一边还不忘给莎莎整了个简易版的欧姆蛋吐司。
“你咋还没训练就调动得这么好?”莎莎见到好吃的眼前一亮,心满意足地咬下一大口。
“就…昨天突然开始有点迷恋在赛场上的感觉了。”
莎莎和我同时停止咀嚼,以诧异的目光扫向大头。
大头咧咧嘴,绞尽脑汁给我们描述:“听起来确实有点变态,但是在赛场上每一刻的纠结、痛苦、拉扯和释放都很酣畅。”
“就像是燥热的夏天里狠狠淋了场大雨那样。”
莎莎若有所思地笑道:“看来你昨天成功‘悟道’了?”
大头撇嘴坏坏一笑:“道没悟着,脸可得捏到。”
一大口牛奶都没能藏住莎莎脸上的无语。
“不过,言归正传莎莎,”大头的语气一转,认真严肃道:“咱们挺过今天,明天就有了。”
这话不要说莎莎,连我都听得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刻拿起拍子抡它个三局。
俩人也不负众望,一路过关斩将,哪怕在半决赛里遇到杀出重围的印度黑马选手,都能很快适应那颇为别扭的长胶打法。
“今天辛苦了莎莎。”晚上陪莎莎回酒店的时候,我一边揉着她的肩,一边捏了捏她的小脸。
那滑嫩嫩的手感,像是触碰加了蜂蜜的白豆腐。
“明天又是内战了笙姐。”莎莎轻轻握住我的手,在这8月盛夏,我竟感受到了她手心的寒凉。
“怎么了莎莎,不舒服吗?”我担心道。
莎莎摇了摇头,“其实本来没什么感觉,但打到现在反而逐渐有了期待,也开始紧张了。”
“这也算是我18岁以来打得最重要的一场比赛了吧,而且明天还会升国旗。”她补充道。
我反握住她的手,笃定地盯着她:“莎莎,渴望和焦虑都不是坏事,记得上午大头说自己开始迷恋赛场了吗?”
莎莎点点头:“咱俩当时同步震惊。”
“后来我重新想了想他的话,他之所以后面能放开来打,也许是因为他能接纳自己的一切情绪了。”
“接纳情绪?”
旁观者清,我决定给莎莎类比,“在我们同声传译里,有一种能力叫做分脑,也就是所谓的一心二用。”
“人脑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对一件事的关注就必然导致对另一件事的疏忽。”
“而对大头来说,赛前的焦虑也好,追分的难受也罢,他开始允许它们发生,允许它们成为他顺利赢下这场比赛的一部分。”
“所以他就能更加专注在掌控自己的球上,对吗笙姐?”莎莎果然一点就透。
“我想是吧。”
“这就是你每次碰到那些刁钻的记者还能处变不惊的原因吗?”莎莎笑着打趣我。
我无奈摆摆手,“哪有什么天生的大心脏,不过是接受一切可能,然后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罢了。”
“笙姐,我觉得你是个很丰富的人。”
“丰富?”
“就是…虽然你也没比我大几岁,但我好像一直在打乒乓球,而你已经经历了人生的很多面。”
“可是我也很羡慕你的纯粹,莎莎。”吹着宾馆天台的晚风,我发自内心地感叹。
内心纯粹的人是无坚不摧的,因为羁绊太多的人满是软肋。
“笙姐,等有时间,和我聊聊你以前的故事好不好?”少女贴着我的胳膊轻声撒娇。
“好好好,”我拗不过她,“不过今天你得赶紧洗洗睡了,明天还有场大战呢!”
边说边拉着这个恋恋不舍的小话痨回屋睡觉。
把莎莎送回房间后,我又独自回天台坐了许久。
在我的过往里,大多是些不得圆满的故事。
年少走散的人、漫长心酸的暗恋和不被回应的结局构成了故事的主要脉络。
所以我小心谨慎地把这些故事和莎莎隔绝开来,又贪婪地试图在她身上看到爱的另一种形态。
然后萌生出一种略显可笑的期许,期许遗憾也许是留有余地的圆满。
*
混双决赛当天,因为是内战,教练们也都安心休假不再参与备战。
两对组合也早早到训练场做热身准备。
趁着大头慢慢收拾的工夫,莎莎兴许是为了缓解沉默氛围中的紧张,突然给身边的高远来了句:“回头咱俩试试,配一配,应该还行。”
高远微微一愣,眼神立刻四处搜索,确认视线范围内并没有曼昱。
才刚刚放下心来又被大头的白眼吓出一身冷汗。
“孙。颖。莎。”
字字带着凛冽逼人的寒气。
“头哥,我不是……”莎莎知错就改,立刻连哄带道歉。
那无辜的眼神任谁都遭不住,不过在大头这里永远最好用。
“算了,我大人不记小人过,比赛咱可得好好打。”大头脸上虽然不情不愿,话里早就既往不咎了。
“嗯呐,那必须的。”莎莎模仿大头的语气回应。
头为了自己的尊严硬生生撤回了一个笑脸。
趁着带大头办理决赛手续的间隙,我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把莎莎昨晚的焦虑告诉他。
“莎莎昨晚应该睡得不是很好。”
大头立刻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我说她今天怎么黑眼圈都快掉地上了。咋回事儿?”
“可能还是有点赛前焦虑,昨晚拉着我话挺密的。”
大头共情地点点头,“那大概和我团体半决赛前那晚的状态差不多。”
“嗯,我刚握了握她的手,还是冰冰凉凉的。”尽管是内战,我承认自己终究是有私心。
“没事笙姐,我来扛,指定给她调动起来。”
“我信你俩,肯定能行!”我给大头竖了个大拇指以示鼓励。
而大头也确实说到做到。
混双决赛刚开始,很明显能够感受到莎莎手里攥得很紧,很多球都在硬扛着上台。
而场上的气氛更是一边倒向名气较大的高远曼昱组合。
甚至在莎莎失误丢球时,还时不时出现一些刺耳的“嘘”声。
因为是内战,加上身份原因,我知道自己不能公然给他俩加油叫好。
只能在他俩打出精彩球的时候,近乎发狠又叛逆地在一片沉默中大声鼓掌。
我的身边坐着一位外国大叔。
比赛刚开始的时候,他只是以一种非球迷的看客姿态冷静地看着比赛。
但在看到我执着地拍红手掌后,忍不住问:“Why do you love them so much?”(“你为什么这么爱他们?”)
“Cuz they deserve it. I promise you.”(因为他们值得,我保证。)
“Yep, they are so indomitable.”(是,他们很顽强。)大叔认同地点了点头,“I'll be with you.”(我和你一块儿加油。)
那是俩人大比分0:2落后的时候,是莎莎丢球后自责问大头“怎么办”的时候。
但是场外有一个连他们名字都叫不准却为他们大声加油的外国大叔。
而场上还有一对说着“可以没关系再来”后拼着命的小男孩和小女孩。
那一瞬间我居然心酸到红了眼眶。
“不拿冠军谁热爱你。”
这是大头后来为人熟知的名句。
却藏着他和她籍籍无名时代里最孤立无援的委屈。
*
这场焦灼艰难的比赛,以莎莎和大头4:2获胜落幕。
比赛结束后,莎莎在后台偷偷从背后抱住了我。
“笙姐,我看到你给我们鼓掌了。”
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
那一刻我突然有些厌恶这份工作,憎恨它所要求的不偏不倚。
“不要把自己陷进去。”
这是我正式接触这份工作的第一天师傅告诫我的话。
可是师傅,人心是柔软的,是鲜活的,是连它自己都偏向一侧的。
我又怎么可能冷漠地、公正地、事不关己地看着这么美好的人受到伤害呢?
我快速抹掉眼泪,转身紧紧抱住莎莎:“你今天真的很棒!”
莎莎没料到我激动的情绪,背脊由僵直到慢慢舒缓下来,轻轻地环住我的背,“嗯,我们都很棒,今天大头功不可没。”
“他今天是不是很有担当?”
我的肩膀感受到莎莎在用力点头,“真的!我刚开始超紧张,结果他一句话就让我瞬间放开了。”
“他说啥了?”
“他说:‘没事,后面有我呢,你大胆接就行了。’”
这话差点给我帅出二里地,“我天,这小子关键时候是真man啊!”
“是吧笙姐,我宣布今天起头哥要成我偶像了。”
“是嘛小豆包?”熟悉的声音从身侧传来,是刚打完胜仗的少年将军。
“你怎么偷听我和笙姐说话!”莎莎尴尬地往我身后挪了挪。
“因为我听到某人在聊我呢。”大头说这话时的笑脸在后台昏暗的灯光里都能被一览无余。
“行了你别为难她了,”我决定解救一下此刻的社死小莎,“抓紧去外面录采访吧。”
不过,莎莎还是没能逃过被那些老奸巨猾的记者刁难的命运。
“怎么评价你的搭档王楚钦?”
我就知道会有八卦好事的主问这问题。
莎莎的葡萄眼转得飞快,“我搭档呢,首先,也挺可爱的。”
OMG,莎莎你要不要看看隔壁颧骨升天的大头!
莎莎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说这话的杀伤力,继续稳定输出:“然后吧,场上打球也挺有样儿的,希望下次还能跟他配吧。”
不愧是我们莎莎,把白天和高远说话犯的错也一并补偿。
一番话给大头门牙都快吹着凉了。
颁奖典礼,大头按照当年世青赛的约定,带着莎莎绕奖台一周。
而搬完奖后,记者也帮大头实现了莎莎赛前的承诺。
“孙颖莎是不是该了却王楚钦的一个心愿了?”
王头听闻此言立刻就精神了,见莎莎略带害羞地认可后,迫不及待地伸出食指和中指轻轻贴了贴莎莎的小脸。
很难相信那一刻我在一个18岁男孩子的眼里看到了无尽的温柔和溺爱。
“这次捏她的脸跟之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莎莎眉毛都写着对这个问题的震惊。
大头还沉浸在刚刚的满足中,意犹未尽地发表“获奖感言”:
“那次…闹着玩吧。”
“这次,她也心甘情愿给我捏了。”
中途教练组过来巡场,很明显他们在商量晚上决赛的名单。
“就剩6个小时了,不行就让大胖上吧。”有人提出。
“是啊,状态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调整的。”也有人附和。
一边的国正指导抿着嘴唇,默不作声。
“国正啊,你怎么看?”刘主席问。
其实,这次来参赛的男团6人,只有大头没有主管教练。
而国正指导除了担任男队主帅,还是大胖的主管教练。
让自己的弟子上场练兵,是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
“这还有啥好问的。”有人小声嘀咕。
“我还是想让大头上。”
国正指导的回答铿锵有力。
“国正,这可是决赛,每一轮都很关键。”
众人讶异,有人劝他三思。
可他却点点头,“我知道很关键,所以我想让王楚钦上。”
“这要是出了问题——”
“出了问题我担责。”国正指导毅然决然地看向刘主席。
主席心领神会,欣慰一笑。
“让大头上吧。”他拍板。
众人走后,我陪着国正指导填写中英对照的参赛表格。
“您刚刚和平时很不一样。”我递了支笔给他。
他笑了笑,“哪里不一样?”
“平时看着特别随和儒雅,刚刚力排众议的时候倒是相当严肃、特有气场。”
国正指导提笔顿了顿,道:“大头比大胖更需要这个机会。”
他在表中认真填上“王楚钦”三个字,“这比一万句鼓励都管用。”
“有机会的话,”我以半开玩笑的语气建议,“您做大头的主管教练吧。”
国正指导笑着把表格递给我,“这事儿得看缘分。”
“也是,缘分那得靠天意。”
直到后来,国正指导正式成为大头的主管教练,我才发现那天我说的这句并不准确。
缘分不只是天注定,它还可以靠努力、靠争取、靠相惜的心。
提交完表格后,莎莎借喝水趁机挪到我身边,压低着声音问:“笙姐,名单是不是确定了?”
我故作神秘地逗她:“你猜?”
“大头上了是不是?”莎莎是聪明人,从我的神色就能猜出结果。
“是。刘指导力挺他。”
莎莎如释重负道:“看来我的祈祷还是有用的。”
“你祈祷什么啦?”
“当然是祈祷头哥能上比赛,然后能赢下来、恢复自信。”
“我可从来没见你对哪个男队员这么上心啊莎莎?”
“我…我是为了不影响他明天打混双的状态。”莎莎的音量逐渐变小。
原来我们小莎嘴硬起来也会心虚。
“莎莎,我上了!”大头刚得知决赛名单,就急忙穿过球台来告诉莎莎。
“我听笙姐说了,支棱起来啊头哥!”莎莎用力拍了拍大头的肩。
“这都能让我上,我哪怕是站在球台上打,也得给他赢下来!”大头狠狠挥了挥拍。
那球拍翻飞间呼啸而起的风,如同野火燎原生生不息,重燃起少年灰烬中的希望和野心。
*
8月28日晚,男团决赛第三轮,王楚钦对阵韩国选手张禹珍。
对手前不久在韩国公开赛收获三冠,来势汹汹、气势如虹。
好在前两局高远和小胖发挥出色,也给了大头十足的底气和信心。
大头比赛开始的时候,莎莎悄悄溜进场内,坐到我身边。
“今晚不是女队训练?”我讶异道。
毕竟逃训可不是莎莎的一贯作风。
“明天就是混双比赛了,我刚和主席申请观赛,熟悉一下我搭档今天的比赛状态。”莎莎倒是回答得滴水不漏。
“那刘主席怎么说?”我按捺不住八卦的心问。
“他同意得特爽快,还让我多多给大头加油。”
主席果然是懂怎么拿捏那颗头的。我暗自笑着想。
双方第一局比赛就打得十分焦灼,比分咬得很紧。
好在大头13:11先下一城。
然而第二局张禹珍的球路变化明显增多,大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大头的球还是有点失控。”莎莎握拳托着鼻头喃喃道。
“失控?”
“就是心没能完全静下来的情况下,很难在场上掌控自己想打的球。”莎莎虽然心思扑在球场上,但依然耐心解释道。
“我紧张的时候也会这样。”她又补充了句,语气里满是感同身受。
有着相似成长经历的人往往更容易共情。
因为我挣扎过你的挣扎,痛苦过你的痛苦。
大头没能拿下第二局,双方大比分来到1平。
局间休息的时候,国正指导边分析边给大头拧开瓶盖,“没关系,他的球路确实很油。”
“所以你要把心静下来,慢慢和他周旋,多准备几拍。”
国正指导和莎莎的想法不谋而合,莎莎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仰头喝水的大头用余光瞥到了刘指导身后的莎莎,微微一愣后又继续抿着唇听刘指导布置战术。
但在返回球场的时候脚步明显坚定了许多。
第三局比赛一路来到4平,随后大头连输三球,比分4:7落后。
大头一边捡球,一边退下球台走了两步。
他不停念叨着指导自己,眼神却看向了我身边的莎莎。
“喊出来。”二人眼神交汇的瞬间,莎莎说。
声音不大,却口型清晰。
我知道大头接收到了信号,因为之后的每一个球,大头都逼着自己生生喊了出来。
那一声声带着锋芒的怒吼,撕扯着他的血肉,释放出所有未被肯定的过去和虚无缥缈的杂念,以疼痛、以暴烈让他清醒过来。
像是逼迫自己拔掉深植内心的刺、拨开缠绕躯壳的茧。
最终沉下一颗心来,成就一个全新的、享受比赛的王楚钦。
第3、4局,大头11:9、11:6连赢两局。
裁判宣布胜利的瞬间,大头绷紧的弦似乎终于松了下来,扔下球拍,倒地握拳。
少年沉郁了一整天的眼神,终于在这一刻明亮了起来。
身边的女孩也狠狠松了口气,准备随着人流离开。
“莎莎。”
我就知道他不会轻易放她走。
莎莎回过头去。
二人相视一笑的三秒里,好像说尽了所有恭喜。
“明天混双加油。”大头发自内心地笑着说。
“好。”莎莎的眼神诚恳又真挚。
“还有——”大头的眼底泛起微光。
“谢谢你一直相信我。”
*
男团决赛后,接踵而至的就是混双一天四赛。
我本以为经过昨天的折磨,大头的身心会吃不消,没想到这小子状态倒是越赛越好。
“莎莎,今天全是外战,咱俩一定得赢下来。”
一边说着一边还不忘给莎莎整了个简易版的欧姆蛋吐司。
“你咋还没训练就调动得这么好?”莎莎见到好吃的眼前一亮,心满意足地咬下一大口。
“就…昨天突然开始有点迷恋在赛场上的感觉了。”
莎莎和我同时停止咀嚼,以诧异的目光扫向大头。
大头咧咧嘴,绞尽脑汁给我们描述:“听起来确实有点变态,但是在赛场上每一刻的纠结、痛苦、拉扯和释放都很酣畅。”
“就像是燥热的夏天里狠狠淋了场大雨那样。”
莎莎若有所思地笑道:“看来你昨天成功‘悟道’了?”
大头撇嘴坏坏一笑:“道没悟着,脸可得捏到。”
一大口牛奶都没能藏住莎莎脸上的无语。
“不过,言归正传莎莎,”大头的语气一转,认真严肃道:“咱们挺过今天,明天就有了。”
这话不要说莎莎,连我都听得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刻拿起拍子抡它个三局。
俩人也不负众望,一路过关斩将,哪怕在半决赛里遇到杀出重围的印度黑马选手,都能很快适应那颇为别扭的长胶打法。
“今天辛苦了莎莎。”晚上陪莎莎回酒店的时候,我一边揉着她的肩,一边捏了捏她的小脸。
那滑嫩嫩的手感,像是触碰加了蜂蜜的白豆腐。
“明天又是内战了笙姐。”莎莎轻轻握住我的手,在这8月盛夏,我竟感受到了她手心的寒凉。
“怎么了莎莎,不舒服吗?”我担心道。
莎莎摇了摇头,“其实本来没什么感觉,但打到现在反而逐渐有了期待,也开始紧张了。”
“这也算是我18岁以来打得最重要的一场比赛了吧,而且明天还会升国旗。”她补充道。
我反握住她的手,笃定地盯着她:“莎莎,渴望和焦虑都不是坏事,记得上午大头说自己开始迷恋赛场了吗?”
莎莎点点头:“咱俩当时同步震惊。”
“后来我重新想了想他的话,他之所以后面能放开来打,也许是因为他能接纳自己的一切情绪了。”
“接纳情绪?”
旁观者清,我决定给莎莎类比,“在我们同声传译里,有一种能力叫做分脑,也就是所谓的一心二用。”
“人脑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对一件事的关注就必然导致对另一件事的疏忽。”
“而对大头来说,赛前的焦虑也好,追分的难受也罢,他开始允许它们发生,允许它们成为他顺利赢下这场比赛的一部分。”
“所以他就能更加专注在掌控自己的球上,对吗笙姐?”莎莎果然一点就透。
“我想是吧。”
“这就是你每次碰到那些刁钻的记者还能处变不惊的原因吗?”莎莎笑着打趣我。
我无奈摆摆手,“哪有什么天生的大心脏,不过是接受一切可能,然后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罢了。”
“笙姐,我觉得你是个很丰富的人。”
“丰富?”
“就是…虽然你也没比我大几岁,但我好像一直在打乒乓球,而你已经经历了人生的很多面。”
“可是我也很羡慕你的纯粹,莎莎。”吹着宾馆天台的晚风,我发自内心地感叹。
内心纯粹的人是无坚不摧的,因为羁绊太多的人满是软肋。
“笙姐,等有时间,和我聊聊你以前的故事好不好?”少女贴着我的胳膊轻声撒娇。
“好好好,”我拗不过她,“不过今天你得赶紧洗洗睡了,明天还有场大战呢!”
边说边拉着这个恋恋不舍的小话痨回屋睡觉。
把莎莎送回房间后,我又独自回天台坐了许久。
在我的过往里,大多是些不得圆满的故事。
年少走散的人、漫长心酸的暗恋和不被回应的结局构成了故事的主要脉络。
所以我小心谨慎地把这些故事和莎莎隔绝开来,又贪婪地试图在她身上看到爱的另一种形态。
然后萌生出一种略显可笑的期许,期许遗憾也许是留有余地的圆满。
*
混双决赛当天,因为是内战,教练们也都安心休假不再参与备战。
两对组合也早早到训练场做热身准备。
趁着大头慢慢收拾的工夫,莎莎兴许是为了缓解沉默氛围中的紧张,突然给身边的高远来了句:“回头咱俩试试,配一配,应该还行。”
高远微微一愣,眼神立刻四处搜索,确认视线范围内并没有曼昱。
才刚刚放下心来又被大头的白眼吓出一身冷汗。
“孙。颖。莎。”
字字带着凛冽逼人的寒气。
“头哥,我不是……”莎莎知错就改,立刻连哄带道歉。
那无辜的眼神任谁都遭不住,不过在大头这里永远最好用。
“算了,我大人不记小人过,比赛咱可得好好打。”大头脸上虽然不情不愿,话里早就既往不咎了。
“嗯呐,那必须的。”莎莎模仿大头的语气回应。
头为了自己的尊严硬生生撤回了一个笑脸。
趁着带大头办理决赛手续的间隙,我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把莎莎昨晚的焦虑告诉他。
“莎莎昨晚应该睡得不是很好。”
大头立刻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我说她今天怎么黑眼圈都快掉地上了。咋回事儿?”
“可能还是有点赛前焦虑,昨晚拉着我话挺密的。”
大头共情地点点头,“那大概和我团体半决赛前那晚的状态差不多。”
“嗯,我刚握了握她的手,还是冰冰凉凉的。”尽管是内战,我承认自己终究是有私心。
“没事笙姐,我来扛,指定给她调动起来。”
“我信你俩,肯定能行!”我给大头竖了个大拇指以示鼓励。
而大头也确实说到做到。
混双决赛刚开始,很明显能够感受到莎莎手里攥得很紧,很多球都在硬扛着上台。
而场上的气氛更是一边倒向名气较大的高远曼昱组合。
甚至在莎莎失误丢球时,还时不时出现一些刺耳的“嘘”声。
因为是内战,加上身份原因,我知道自己不能公然给他俩加油叫好。
只能在他俩打出精彩球的时候,近乎发狠又叛逆地在一片沉默中大声鼓掌。
我的身边坐着一位外国大叔。
比赛刚开始的时候,他只是以一种非球迷的看客姿态冷静地看着比赛。
但在看到我执着地拍红手掌后,忍不住问:“Why do you love them so much?”(“你为什么这么爱他们?”)
“Cuz they deserve it. I promise you.”(因为他们值得,我保证。)
“Yep, they are so indomitable.”(是,他们很顽强。)大叔认同地点了点头,“I'll be with you.”(我和你一块儿加油。)
那是俩人大比分0:2落后的时候,是莎莎丢球后自责问大头“怎么办”的时候。
但是场外有一个连他们名字都叫不准却为他们大声加油的外国大叔。
而场上还有一对说着“可以没关系再来”后拼着命的小男孩和小女孩。
那一瞬间我居然心酸到红了眼眶。
“不拿冠军谁热爱你。”
这是大头后来为人熟知的名句。
却藏着他和她籍籍无名时代里最孤立无援的委屈。
*
这场焦灼艰难的比赛,以莎莎和大头4:2获胜落幕。
比赛结束后,莎莎在后台偷偷从背后抱住了我。
“笙姐,我看到你给我们鼓掌了。”
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
那一刻我突然有些厌恶这份工作,憎恨它所要求的不偏不倚。
“不要把自己陷进去。”
这是我正式接触这份工作的第一天师傅告诫我的话。
可是师傅,人心是柔软的,是鲜活的,是连它自己都偏向一侧的。
我又怎么可能冷漠地、公正地、事不关己地看着这么美好的人受到伤害呢?
我快速抹掉眼泪,转身紧紧抱住莎莎:“你今天真的很棒!”
莎莎没料到我激动的情绪,背脊由僵直到慢慢舒缓下来,轻轻地环住我的背,“嗯,我们都很棒,今天大头功不可没。”
“他今天是不是很有担当?”
我的肩膀感受到莎莎在用力点头,“真的!我刚开始超紧张,结果他一句话就让我瞬间放开了。”
“他说啥了?”
“他说:‘没事,后面有我呢,你大胆接就行了。’”
这话差点给我帅出二里地,“我天,这小子关键时候是真man啊!”
“是吧笙姐,我宣布今天起头哥要成我偶像了。”
“是嘛小豆包?”熟悉的声音从身侧传来,是刚打完胜仗的少年将军。
“你怎么偷听我和笙姐说话!”莎莎尴尬地往我身后挪了挪。
“因为我听到某人在聊我呢。”大头说这话时的笑脸在后台昏暗的灯光里都能被一览无余。
“行了你别为难她了,”我决定解救一下此刻的社死小莎,“抓紧去外面录采访吧。”
不过,莎莎还是没能逃过被那些老奸巨猾的记者刁难的命运。
“怎么评价你的搭档王楚钦?”
我就知道会有八卦好事的主问这问题。
莎莎的葡萄眼转得飞快,“我搭档呢,首先,也挺可爱的。”
OMG,莎莎你要不要看看隔壁颧骨升天的大头!
莎莎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说这话的杀伤力,继续稳定输出:“然后吧,场上打球也挺有样儿的,希望下次还能跟他配吧。”
不愧是我们莎莎,把白天和高远说话犯的错也一并补偿。
一番话给大头门牙都快吹着凉了。
颁奖典礼,大头按照当年世青赛的约定,带着莎莎绕奖台一周。
而搬完奖后,记者也帮大头实现了莎莎赛前的承诺。
“孙颖莎是不是该了却王楚钦的一个心愿了?”
王头听闻此言立刻就精神了,见莎莎略带害羞地认可后,迫不及待地伸出食指和中指轻轻贴了贴莎莎的小脸。
很难相信那一刻我在一个18岁男孩子的眼里看到了无尽的温柔和溺爱。
“这次捏她的脸跟之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莎莎眉毛都写着对这个问题的震惊。
大头还沉浸在刚刚的满足中,意犹未尽地发表“获奖感言”:
“那次…闹着玩吧。”
“这次,她也心甘情愿给我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