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跑完一万米后,莎莎和大头又多了个新组合名——“万米兄妹”。

    虽说免不了因此被嘲笑,但俩人的训练状态也确实一天好过一天。

    临近夏至,白昼渐长。

    近一个月的封训尾声将至,雅加达亚运会的脚步也悄然逼近。

    不知道是出于季节规律,还是因为大赛焦虑,封训的最后几天,我总是醒得很早。

    辗转反侧实在睡不着的时候,我便轻声洗漱完,去训练场听BBC练耳。

    太阳初升的光景,昏暗的楼道里除了我,往往还能听到另一个人轻快的脚步声。

    “笙姐早啊!”不用回头我就知道那是莎莎清脆的奶音。

    “离晨跑不是还有好一阵子,怎么不多睡会儿?”

    看着莎莎日益浓重的黑眼圈,我忍不住心疼道。

    “比赛没几天了,我和大头约着每天晨跑前特训一项混双技巧。”

    “你俩自个儿开小灶呢?”我意味深长地给她个八卦的眼神。

    这种程度的调侃莎莎早就见怪不怪了。

    “哪对混双搭档不得培养默契呢?”

    她纯净到不含一丝杂质的眼神总能堵住所有人的打趣。

    虽说还只是5点出头,训练场已经应教练组要求开门开灯,以免有运动员加训。

    不过我和莎莎到的时候,慢性子的大头似乎还没来,场馆里空无一人。

    莎莎选好场地放好包,拿起垫子准备热身。

    “头哥该不会睡过了吧?”莎莎面向大门一边拉伸一边望眼欲穿。

    话音刚落,就听到行李箱滚轮划过地面的声音。

    然后就是大头揉着刚睡醒的鸡窝脑袋上训的身影。

    “嗨,您可真是踩点大师。”莎莎假装鄙夷她头哥。

    大头似乎也习以为常,“我明明史无前例地提前了10秒,这是质的飞跃……”

    “贫得差不多就抓紧开始训吧,早可不能白起。”

    不远处的场地出现了第四个人的声音。

    我们三人同时吓一跳。

    居然还有人来得比莎莎要早?

    瓜队可真是江山代有“卷人”出。

    我踮脚想要一睹卷王芳容,却看到刚做完地面拉伸的龙队从隔板边露出脑袋。

    哦,是龙队。

    倒也在情理之中。

    有了龙队监督,大头立刻收敛笑容,飞快掖了掖衣角就开始准备热身。

    我也找了个角落坐下,戴上耳机,就着BBC练习笔记法。

    随队翻译大部分工作场景都在球场,所以口译环境大多是嘈杂氛围。

    因此平时我也习惯于在训练场练基本功。

    一来适应工作环境,二来补充专业知识。

    “我刚刚说的是正手上旋短,你怎么发的下旋?”莎莎隔着球台纠正大头。

    “赖我赖我,我刚没听清。”大头这锅揽得心甘情愿。

    “其实比赛的时候也会有这个问题。”

    “你说听不清?”

    “对,”莎莎点点头,“比赛场地本来就更吵,加上战术不能给对手听到还得小声说,交流起来就更困难了。”

    一时间二人都犯了难,莎莎若有所思地挠着脑袋,拿起放在我身边的特调水。

    “笙姐,你这本子上的符号是什么呀?”莎莎似乎对我的口译笔记产生了兴趣。

    “这是口译员自己的笔记体系,用来辅助记忆。”

    “这怎么和天书似的,完全看不懂。”大头的脑袋也凑了过来。

    “因为口译员的笔记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熟悉的符号系统。”

    “那这个五角星代表的是?”莎莎指着其中一个符号问。

    “在我的体系里,它代表重要或者要强调的事,我会根据不同语境调整翻译方式。”

    “那这个螺旋箭头呢?”大头问。

    “代表发展,毕竟事物发展的规律是螺旋上升的。”

    “头哥!”莎莎像是突然受到了启发,兴奋地拍了拍大头,“我们也可以建立一套自己的交流手势体系!”

    “巧了,我也这么想。”

    大头听到莎莎的提议眼神猛地一亮。

    “你们是说,类似于手语的那种交流手势?”我再次感叹于这俩人脑袋的活络。

    “对!就像那种!”莎莎一把搂住我的脖子,像小猫那样蹭了蹭我的脸颊道:“还好有笙姐,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莎莎浑身散发着牛奶杏仁的甜香,蹭得我心底酥酥软软。

    梁笙你冷静一点!

    你也就比她大一岁,怎么能有把莎莎偷来当自己女儿的念头!

    “快别腻歪了,一会儿龙队过来了。”

    大头总能适时让我俩回归冷静。

    这小子一定是嫉妒我。

    不过从这天起,他们每练一种技战术,都会同时设计一个只有他俩知道的手势。

    秘密具有排他性,而共享秘密是最容易拉近距离的事情。

    在这充满变数的体育竞技场里,建立一种只属于彼此的交流体系,大概是极致信任下最暧昧的秘密。

    *

    亚运会热身赛前,莎莎和大头完成了基础技战术手势体系构建。

    亚运会热身赛混双半决赛,他俩4:2战胜冯亚兰和于子洋。

    “头哥,我说我会带你报一万米的仇吧!”

    亚运会热身赛混双决赛,他俩4:0战胜鳗鱼和高远。

    “小豆包,谁说你打不了哥姐的,这不下手挺狠?”

    其实,这只是他们第四次配混双,却有着比肩老将的默契。

    “看来一万米没白跑啊小豆包儿。”

    成都飞北京的飞机上,大头揉着莎莎的小脸笑得满脸慈爱。

    莎莎颇为嫌弃地从他手里挪开,脸蛋还带着某人留下的绯红印记。

    “下次不许随便捏我脸,托你的福他们全都开始打卡我的脸了。”

    “他们是谁?我得和他们收知识产权费。”

    莎莎无语白他一眼,“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是我的脸。”

    “那我咋才算不随便地捏你的脸嘞?”

    大头诚心讨教的样子让我觉得他多少是捏出了手瘾。

    “怎么着也得是亚运会混双拿冠军吧?”

    “拿冠军就给我捏?这可是你说的小豆包儿!”

    “嗯呢。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大头信誓旦旦,“总有一天你会心甘情愿给我捏。”

    “那你可得说到做到!”

    大头笑着没接话,盯着莎莎沉默了半晌。

    “莎莎,这套体系我们一直用下去吧。”

    过了许久,他憋出这么一句。

    我会心一笑,而莎莎没有说话。

    莎莎不傻,她听得出大头这话的言外之意。

    她没有直视大头的眼睛,却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其实,在设计第一个手势的时候,他们早就在无形中签订过契约。

    所以大头的话,在契约里应该被这样翻译:

    “在球场上无数个未知的将来里,你是我在球台同侧认定的唯一。”

    *

    8月22日晚,我们坐上前往首都机场的大巴车,踏上了雅加达亚运会的征程。

    “莎莎,空调冷吗?”大头坐在莎莎正后方,指着莎莎头顶的空调。

    “莎莎~”高远在一旁给鳗鱼模仿大头的语气。

    然后喜提大头眼神警告一次。

    不过这小子也没比大头强多少。

    一路上他就像长在鳗鱼身边似的,大胖和大头每次见他这样,都会对视一眼,露出意味深长的姨母笑。

    “你得多和咱们高远学学,”大胖一把搂住大头的肩,“是吧妹夫?”

    “你可别胡说八道了胖子。”大头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表演了一个口嫌体正直。

    不过玩归玩、闹归闹,一落地大家就紧锣密鼓地开始分组进行场地适应训练。

    “大头,能陪我练下正手弧圈吗?”

    “行啊东哥,没问题。”大头立刻快步占领莎莎隔壁的球台,“在这儿练成不?”

    小胖瞥了眼隔壁的莎莎,无奈笑道:“成。”

    下训的时候,有外媒来请小胖做赛前采访,我陪同采访翻译。

    采访完,小胖还不忘和我吐槽:“大头这小子一有空就看孙颖莎。”

    我很清楚大头这朵向日葵有多夸张,点点头道:“不过莎莎确实很迷人。”

    “哦…迷人?”小胖大概没有料到我会这样形容莎莎。

    “不迷人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小胖莫名红了红脸,“我不是说她……”

    “没关系啦,各花入各眼,也可能是莎莎不属于你的type。”我知道小胖向来绅士,眨了眨眼替他解围。

    说起来还真不知道小胖喜欢什么样的女孩。

    我的脑海突然闪过这样一个念头。

    也是那一刻我才发现,包括我在内大部分人,对他的评价好像向来只有两个字:

    “正派。”

    那是一直以来被寄予厚望的正确。

    像一块冷冰冰的模板,一根没有感情的标杆。

    这种看似丰满却单薄的印象让我这么久以来,似乎都未曾试图了解过他真实的内在。

    直到一年多以后那个敞开心扉的夜晚。

    直到他把自己铺平展开,我才发现,他永远是生动自由的飞鸟,从来都不是死寂的青山。

    *

    8月28日上午11点,男团半决赛,对战中国台北队。

    比赛开始前,我陪国正指导和大头一起坐大巴去比赛场馆。

    “大头啊,昨天睡得还行吗?”

    见大头状态略显萎靡,国正指导扭头关心道。

    “一般。”大头如实回答。

    “车上再睡会儿。心态得放平,肯定没问题。”

    刘指导虽然话这么说,但回头后的表情却着实显得有些发愁。

    “他真没问题吧?”我小声问。

    “俩字听得我心头一紧,”国正指导眉头微皱,“运动员要是说睡得‘一般’,那就是睡得不太好的意思。”

    国正指导的担心不无道理。

    半决赛前两轮小胖、高远均取胜后,大头却意外地1:3输给了林昀儒。

    这也是截至目前整个男团比赛唯一输掉的一轮。

    当我接大头下场采访时,豆大的汗珠从他石灰般惨白的脸上慢慢渗了出来。

    “笙姐,我是不是,又要被骂了?”他低头盯着拍板问。

    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不会的。还有决赛,打好决赛就好。”

    “他们不会再让我上了。”大头的神色一点点黯淡下去。

    “名单没出来之前一切都说不准。”我试图让他振作起来,但似乎效果甚微。

    整个采访,他都满怀愧疚又小心谨慎。

    “走,先吃饭吧,所有事等吃完了饭再说。”采访一结束,我立刻带他离开人群。

    “我没啥胃口,笙姐。”

    “莎莎在等你一块儿吃。”

    他沉默片刻,跟上了我的步伐。

    我带着大头抵达食堂的时候,莎莎已经拿好餐食在等我们。

    “头哥,下午我陪你练。”莎莎见大头心不在焉,示意他好好吃饭。

    “决赛就剩6个小时了,我再练也改变不了什么,晚上肯定是大胖上。”大头泄气道。

    “怎么头哥,那混双也不打了?拿冠军捏脸也都不作数了是吗?”

    大头有气无力地靠着椅背,避开了莎莎直直投来的目光。

    “莎莎,我好像,有点不太相信自己……”

    “可是我相信你。”

    莎莎声音不大,但却字字清晰。

    “为什么,我连……”

    “因为你是王楚钦啊。”莎莎柔和的眼神里满是坚定。

    “因为你是13岁就能进国家队的王楚钦,是拿起球拍就意气风发的王楚钦,是答应要带我拿混双冠军的王楚钦。”

    少女的语气随着激动的心绪微微颤抖,誓死要在这场漩涡里扶起大头心底那根摇摇欲坠的船桅。

    大头眼底弥漫着雾气,句句是他意料之外的直率和坦诚。

    “所以头哥,好好吃饭。这6小时,我陪你。”

    大头紧皱的眉头舒缓了很多,像是抛开了所有纷繁的思绪,只是专注地凝视着眼前这个炽热的、毫无保留的莎莎。

    我想,在这个瞬间,如果可以的话,他大概很想抱抱她。

    毕竟,她早已伸出双手,拢住了那个在风雨飘摇里差点被瓦解的他。

    “莎莎,说话算话。”

    “你放心,我肯定陪你练满6个小时。”

    大头收不住的情愫涌上脸颊,苍白许久后终于有了一丝血色。

    “说的是捏脸——”

    “混双如果拿冠军,你一定要说话算话。”

章节目录

我在人声鼎沸里拥抱你(莎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某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某楼并收藏我在人声鼎沸里拥抱你(莎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