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金氏总算是稍微放下了点心,“放下了就好,如今那个盒子已经在我们手中,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听到舅母口中提起那个盒子,俞茗衣心中恍惚,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那盒子是在几个月之前的玉凉宫……
不能再想了,她将指甲深深陷入手心,手心处传来阵痛,“那戎人知道盒子在我们手中这件事吗?”
俞金氏面色微变,她比了一个“嘘”的动作,小心将四周巡视一圈,快走几步将门关上。待又走过来后才小声说道:“我们从来没有将盒子的任何事告诉过戎人,这些事只有我们和你表哥还有外祖父知道。如今大郦动荡不安,由二皇子母妃李贵妃和她的娘家人把持朝政,我们和戎王也只是互相利用罢了,至于戎王到底想要多少好处,也只能走一步再看一步。”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俞茗衣心中总是有些不安,她也只能点了点头。
谁知道这时候俞金氏又说了一句话,让俞茗衣不知所措。
“茗衣,既然你已与显庭成婚,尝试一下接受他吧,不要说大郦太子已死,就算他还活着,对你来说,你们也是不清不楚的关系。”
俞茗衣低头掩饰着眼中的复杂情绪,“我知道了舅母,我去看看铎儿。”
看着外甥女那有些落荒而逃的样子,俞金氏便知道自己刚才说的那句话并没有被听进去,她叹了一声自言自语道:“若是有一天你真的接受了显庭,我和你舅舅也就彻底放心了。”
时间一晃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已值初冬,西奉的冬天格外的冷。
今日俞茗衣正坐在窗边看着屋外的弟弟和别人打雪球,这段时间除了自己大家都很忙,舅舅他们似乎并不想将自己扯入其中,可自己大概能猜到舅舅他们都在忙些什么。表哥每天都会抽空来陪自己,要么下棋掷骰子或者其它市井中好玩的玩法,要么送一些稀奇的玩意,手中正捧着的手炉子就是今日午时表哥带来的。
一阵冷风吹进窗户,带来些许雪花落在檀木桌上,俞茗衣将手中的东西暂时放下,将窗户关小了一些。
窗外继续传来俞铎他们开心打雪仗的声音,俞茗衣将手搭在火炉子上,闭上眼睛:“现在这样也挺好的,或许有一天会接受表哥的。”
冬日的白昼格外短,夜色很快降临。屋外的雪依旧下个不停,屋内倒是暖和的很,角落里和床榻边都置放着散发着淡淡紫檀香的暖炉。
在暖和舒适的环境下,俞茗衣连着打了几个盹,放下手中的闲书,很快睡了过去。
层层叠叠的亭台楼阁交相掩映,各式各样的池馆水榭映入眼帘。崇阁巍峨,青松拂檐,玉兰绕砌。
此处不但乱花渐欲迷人眼,还很眼熟。俞茗衣终于想起来了,这里可不就是颂国的玉凉宫吗,还是春盛季节的玉凉宫呢。真奇怪,自己不是还在入冬没多久的西奉吗,为什么会在这里。
俞茗衣身处开阔的花丛中,她穿过这花丛,向前走去,前方隐隐约约有人交谈的声音,她忽然顿住了脚步。
前方的景象渐渐映入俞茗衣眼帘,为首的二人锦衣绣服,神态举止高贵典雅,他们的身后跟着几个侍卫和婢女。
是大郦太子储云宴和颂国公主塔辛,俞茗衣如晴天霹雳般定在原处,他……他没死。
为首二人的声音也逐渐清晰的传入俞茗衣耳中。
塔辛深深的看着她身边那个器宇不凡的男子,:“云宴哥哥,虽说你的伤已经大好,可毕竟还没有痊愈,你真的决定明日就要启程吗?”
太子的眼中原本还带着笑意,这一瞬却突然变得冰冷坚定,继而又看着远处带着些怪异的笑容:“我在此处已偷闲好几个月,算算时间,现在倒是差不多了。”
眼看这谈话的二人离自己越来越近,俞茗衣想赶紧走开,以免自己被那二人发现。可无论她怎么用力想挪动自己的脚步,脚腕处都似乎像绑着千斤重的铁锤般难以挪动半分。
完了,前面的人就要看到自己了,俞茗衣急的双鬓都快冒了汗,可仍然挪动不了脚步。被发现就被发现了吧,大不了被他们抓走。
可令俞茗衣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好像并看不见自己的存在,纵使他们会看向自己这处,他们的眼神很明显看的也不是自己,而是透过自己身后的花丛。
待俞茗衣还没来得及想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天地忽然变幻,周边的景象焕然一新。
这里与刚刚一派安宁繁荣的景象截然不同,四处都是破败的帐篷和建筑,周边时不时会升起几缕黑烟。虽然也是在春盛时期,可仅存的一些没有被破坏的花草,也焉不拉几的耷拉在破壁残垣下,毫无生机。
“啊——!”
俞茗衣这才看清自己脚下竟然躺倒了一片死尸,这样凄惨的景象令她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这些……这些尸体身上的穿着……他们大多都是跟着舅舅一起从大郦回西奉的侍卫。
这些都让俞茗衣心中有些不好的信号,她再仔细看看了这处地方,心中一片冰凉,这里是……表哥和外祖父在西奉的军营。
俞茗衣错开地上的尸首一路向前跑去,她忍不住哭喊出声:“舅舅舅母,铎儿,表哥,祖父你们都在哪里!为何这里会成了这副模样!”
可诡异的是,前方竟然传出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哭声,“表哥你放开我,我要去救他们,为什么只有你和我没事,你快放开我!”
那哭声里不但有害怕,还掺杂着不解愤怒和挣扎。
俞茗衣停止了哭喊,好奇战胜了畏惧,她终是朝着那些声音的源头走去。
待走到那个有着自己一模一样声音的哭喊处时,她瞳孔微缩,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切。
那女子的声音和长相都与自己一模一样,她正哭喊着急急挣脱将她圈在胸前的男子。
那男子竟也与表哥一模一样,他神色带着些痛苦和果决,“茗衣不要去,舅舅他们口中的非要坚守郑家祖训,实则就是固执己见冥顽不化,那个盒子只在我们手上是解不开的,不如把它交给戎人。”
俞茗衣明白了,那个正在哭喊的女子就是此时的另一个自己,她终是哭的嘶声力竭:“原来就是你背叛了我们,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不知道那个盒子有多重要吗?这些不过是你想要求荣近利的借口罢了,我真恨自己一直以来都没有看清你。”
听到这一切,俞茗衣心中沉重不堪,她脚下有些支撑不住微微后退了些。
眼前的场景忽然又迅速消失掉,变成了一个阴森可怖不见天日的地牢。
地牢中央用绳子绑着好几个血肉模糊的人,有大有小。最小的一个发出嘶哑无力颤抖却又很熟悉的哭声:“爹,娘,我好疼好怕,大哥哥为什么还不来救我们。”
站在阴冷潮湿处的俞茗衣早已双目模糊,“铎儿!”
她奔跑着向前去,想要捡起地上沾着血的弯刀,将这些绑着自己至亲的绳子都割断,可她的手却也只是穿过弯刀,无论怎么尝试,都碰不到弯刀。
这时又有人说话了,衰弱的声音里夹杂着渗人的笑意,“你大哥哥不会来了,铎儿别怕,很快就不会疼了。”
这是舅舅的声音,俞茗衣踮起脚想要握住他们手,却依然只是穿过他们的手,什么都没有握到。
俞茗衣浑身颓败,无能为力的她只能向四周看去,在只剩一口气的舅舅他们被绳子吊起的前方,漆黑色的大椅上坐着一个面容凶煞阴狠的戎人,是戎王的小儿子修善斯,他身边站着达尔木。
修善斯阴森的笑着:“既然东西都已经在我们手上了,达尔木,动手吧。”
达尔木似乎早就按耐不住自己,他也发出那阴森的发狂大笑声:“我要一刀一刀让你们痛苦而死,先割下你们的鼻子耳朵舌头,再卸下你们的胳膊……”
听见那一声声的血肉声和惨叫声,俞茗衣崩溃到快要昏厥过去时,周边的景象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玉楼琼阁耸立,翠绿珠玉,彩绸雕车,歌舞升平,一派繁荣。
俞茗衣站在这熟悉的地方定怀,看着周边井然有序有说有笑的行人恍如隔世。
只见一个衣饰华丽的妇人说道:“再过几日便是五皇子的登基大典了,我现在可要提前将这些祈福的东西买回家,为未来的大郦皇帝祈福,也要为那些在西奉牺牲的几十万将士祈祷它们的在天之灵。”
和她同行的妇人擦了擦眼角:“亏得五皇子惩治了那些残害我们百姓的人,解了内忧外患,才让我们依旧能过上以前繁荣富足的生活,只是我家那位也牺牲在了西边那么偏远的地方,尸骨都没有找到。”
那妇人忙道:“不提了不提了,我们活着的人要更加好好活着,才能不枉那些牺牲的英灵们。”
忽然一阵大风刮过,破窗声音将俞茗衣惊醒。她很快坐了起来,任凭屋外刺骨的风雪进了屋。良久她才擦净面上的泪滴,“不管刚才梦中发生的这一切在将来会不会是真的,我都不要让它们发生。”
翌日,俞茗衣一反往常的拧了一些她自己做的点心,去了吴显庭的起居处。
婢女正在服侍吴显庭的穿衣洗漱,屏风处忽然传来了其他婢女的传话:“大公子,俞姑娘正在门口求见。”
听到舅母口中提起那个盒子,俞茗衣心中恍惚,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那盒子是在几个月之前的玉凉宫……
不能再想了,她将指甲深深陷入手心,手心处传来阵痛,“那戎人知道盒子在我们手中这件事吗?”
俞金氏面色微变,她比了一个“嘘”的动作,小心将四周巡视一圈,快走几步将门关上。待又走过来后才小声说道:“我们从来没有将盒子的任何事告诉过戎人,这些事只有我们和你表哥还有外祖父知道。如今大郦动荡不安,由二皇子母妃李贵妃和她的娘家人把持朝政,我们和戎王也只是互相利用罢了,至于戎王到底想要多少好处,也只能走一步再看一步。”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俞茗衣心中总是有些不安,她也只能点了点头。
谁知道这时候俞金氏又说了一句话,让俞茗衣不知所措。
“茗衣,既然你已与显庭成婚,尝试一下接受他吧,不要说大郦太子已死,就算他还活着,对你来说,你们也是不清不楚的关系。”
俞茗衣低头掩饰着眼中的复杂情绪,“我知道了舅母,我去看看铎儿。”
看着外甥女那有些落荒而逃的样子,俞金氏便知道自己刚才说的那句话并没有被听进去,她叹了一声自言自语道:“若是有一天你真的接受了显庭,我和你舅舅也就彻底放心了。”
时间一晃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已值初冬,西奉的冬天格外的冷。
今日俞茗衣正坐在窗边看着屋外的弟弟和别人打雪球,这段时间除了自己大家都很忙,舅舅他们似乎并不想将自己扯入其中,可自己大概能猜到舅舅他们都在忙些什么。表哥每天都会抽空来陪自己,要么下棋掷骰子或者其它市井中好玩的玩法,要么送一些稀奇的玩意,手中正捧着的手炉子就是今日午时表哥带来的。
一阵冷风吹进窗户,带来些许雪花落在檀木桌上,俞茗衣将手中的东西暂时放下,将窗户关小了一些。
窗外继续传来俞铎他们开心打雪仗的声音,俞茗衣将手搭在火炉子上,闭上眼睛:“现在这样也挺好的,或许有一天会接受表哥的。”
冬日的白昼格外短,夜色很快降临。屋外的雪依旧下个不停,屋内倒是暖和的很,角落里和床榻边都置放着散发着淡淡紫檀香的暖炉。
在暖和舒适的环境下,俞茗衣连着打了几个盹,放下手中的闲书,很快睡了过去。
层层叠叠的亭台楼阁交相掩映,各式各样的池馆水榭映入眼帘。崇阁巍峨,青松拂檐,玉兰绕砌。
此处不但乱花渐欲迷人眼,还很眼熟。俞茗衣终于想起来了,这里可不就是颂国的玉凉宫吗,还是春盛季节的玉凉宫呢。真奇怪,自己不是还在入冬没多久的西奉吗,为什么会在这里。
俞茗衣身处开阔的花丛中,她穿过这花丛,向前走去,前方隐隐约约有人交谈的声音,她忽然顿住了脚步。
前方的景象渐渐映入俞茗衣眼帘,为首的二人锦衣绣服,神态举止高贵典雅,他们的身后跟着几个侍卫和婢女。
是大郦太子储云宴和颂国公主塔辛,俞茗衣如晴天霹雳般定在原处,他……他没死。
为首二人的声音也逐渐清晰的传入俞茗衣耳中。
塔辛深深的看着她身边那个器宇不凡的男子,:“云宴哥哥,虽说你的伤已经大好,可毕竟还没有痊愈,你真的决定明日就要启程吗?”
太子的眼中原本还带着笑意,这一瞬却突然变得冰冷坚定,继而又看着远处带着些怪异的笑容:“我在此处已偷闲好几个月,算算时间,现在倒是差不多了。”
眼看这谈话的二人离自己越来越近,俞茗衣想赶紧走开,以免自己被那二人发现。可无论她怎么用力想挪动自己的脚步,脚腕处都似乎像绑着千斤重的铁锤般难以挪动半分。
完了,前面的人就要看到自己了,俞茗衣急的双鬓都快冒了汗,可仍然挪动不了脚步。被发现就被发现了吧,大不了被他们抓走。
可令俞茗衣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好像并看不见自己的存在,纵使他们会看向自己这处,他们的眼神很明显看的也不是自己,而是透过自己身后的花丛。
待俞茗衣还没来得及想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天地忽然变幻,周边的景象焕然一新。
这里与刚刚一派安宁繁荣的景象截然不同,四处都是破败的帐篷和建筑,周边时不时会升起几缕黑烟。虽然也是在春盛时期,可仅存的一些没有被破坏的花草,也焉不拉几的耷拉在破壁残垣下,毫无生机。
“啊——!”
俞茗衣这才看清自己脚下竟然躺倒了一片死尸,这样凄惨的景象令她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这些……这些尸体身上的穿着……他们大多都是跟着舅舅一起从大郦回西奉的侍卫。
这些都让俞茗衣心中有些不好的信号,她再仔细看看了这处地方,心中一片冰凉,这里是……表哥和外祖父在西奉的军营。
俞茗衣错开地上的尸首一路向前跑去,她忍不住哭喊出声:“舅舅舅母,铎儿,表哥,祖父你们都在哪里!为何这里会成了这副模样!”
可诡异的是,前方竟然传出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哭声,“表哥你放开我,我要去救他们,为什么只有你和我没事,你快放开我!”
那哭声里不但有害怕,还掺杂着不解愤怒和挣扎。
俞茗衣停止了哭喊,好奇战胜了畏惧,她终是朝着那些声音的源头走去。
待走到那个有着自己一模一样声音的哭喊处时,她瞳孔微缩,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切。
那女子的声音和长相都与自己一模一样,她正哭喊着急急挣脱将她圈在胸前的男子。
那男子竟也与表哥一模一样,他神色带着些痛苦和果决,“茗衣不要去,舅舅他们口中的非要坚守郑家祖训,实则就是固执己见冥顽不化,那个盒子只在我们手上是解不开的,不如把它交给戎人。”
俞茗衣明白了,那个正在哭喊的女子就是此时的另一个自己,她终是哭的嘶声力竭:“原来就是你背叛了我们,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不知道那个盒子有多重要吗?这些不过是你想要求荣近利的借口罢了,我真恨自己一直以来都没有看清你。”
听到这一切,俞茗衣心中沉重不堪,她脚下有些支撑不住微微后退了些。
眼前的场景忽然又迅速消失掉,变成了一个阴森可怖不见天日的地牢。
地牢中央用绳子绑着好几个血肉模糊的人,有大有小。最小的一个发出嘶哑无力颤抖却又很熟悉的哭声:“爹,娘,我好疼好怕,大哥哥为什么还不来救我们。”
站在阴冷潮湿处的俞茗衣早已双目模糊,“铎儿!”
她奔跑着向前去,想要捡起地上沾着血的弯刀,将这些绑着自己至亲的绳子都割断,可她的手却也只是穿过弯刀,无论怎么尝试,都碰不到弯刀。
这时又有人说话了,衰弱的声音里夹杂着渗人的笑意,“你大哥哥不会来了,铎儿别怕,很快就不会疼了。”
这是舅舅的声音,俞茗衣踮起脚想要握住他们手,却依然只是穿过他们的手,什么都没有握到。
俞茗衣浑身颓败,无能为力的她只能向四周看去,在只剩一口气的舅舅他们被绳子吊起的前方,漆黑色的大椅上坐着一个面容凶煞阴狠的戎人,是戎王的小儿子修善斯,他身边站着达尔木。
修善斯阴森的笑着:“既然东西都已经在我们手上了,达尔木,动手吧。”
达尔木似乎早就按耐不住自己,他也发出那阴森的发狂大笑声:“我要一刀一刀让你们痛苦而死,先割下你们的鼻子耳朵舌头,再卸下你们的胳膊……”
听见那一声声的血肉声和惨叫声,俞茗衣崩溃到快要昏厥过去时,周边的景象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玉楼琼阁耸立,翠绿珠玉,彩绸雕车,歌舞升平,一派繁荣。
俞茗衣站在这熟悉的地方定怀,看着周边井然有序有说有笑的行人恍如隔世。
只见一个衣饰华丽的妇人说道:“再过几日便是五皇子的登基大典了,我现在可要提前将这些祈福的东西买回家,为未来的大郦皇帝祈福,也要为那些在西奉牺牲的几十万将士祈祷它们的在天之灵。”
和她同行的妇人擦了擦眼角:“亏得五皇子惩治了那些残害我们百姓的人,解了内忧外患,才让我们依旧能过上以前繁荣富足的生活,只是我家那位也牺牲在了西边那么偏远的地方,尸骨都没有找到。”
那妇人忙道:“不提了不提了,我们活着的人要更加好好活着,才能不枉那些牺牲的英灵们。”
忽然一阵大风刮过,破窗声音将俞茗衣惊醒。她很快坐了起来,任凭屋外刺骨的风雪进了屋。良久她才擦净面上的泪滴,“不管刚才梦中发生的这一切在将来会不会是真的,我都不要让它们发生。”
翌日,俞茗衣一反往常的拧了一些她自己做的点心,去了吴显庭的起居处。
婢女正在服侍吴显庭的穿衣洗漱,屏风处忽然传来了其他婢女的传话:“大公子,俞姑娘正在门口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