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流金砾石的夏日,送走橙黄橘绿的秋季,不知不觉迎来了数九寒冬。
孟瑾年率领的这支中翼军一路摧枯拉朽锐不可挡,将周军打得节节败退,归降的归降,战死的战死,余下的只能后撤到中州。
若说边关之于周国是道院门,那么中州便是周国的屋门,中翼军先左、右两路大军攻到中州,如今已在城外安营扎寨,只需破了中州便可直捣周国腹地。
然而中州难破!
驻守中州的是周国护国大将军程秋初,此人有勇有谋,刚正不阿,且德高望重,周国有好几员猛将都是他一手带出来,对他忠心耿耿言听计从。
双方交战过两次,中翼军伤亡颇多,周军也好不哪去,只能说半斤八两。
但齐云要的绝不是两败俱伤的结果,他们也拖不起,只因还有启国在旁虎视眈眈,若在中州浪费太多时间和兵力,万一启国趁机对齐云发起突袭后果不堪设想!
孟瑾年近来十分焦灼,日日与几位副将筹议至深夜,仍未商讨出破城之计。
老何实在劝不住小侯爷,只好去找叶颜,说小侯爷连日来寝食难安,不是召集人商议破城之法就是愁眉不展凝思苦想,再这么下去铁打的身子也吃不消啊,拜托她赶紧去劝劝小侯爷。
“临危受命”的叶颜只好连夜做了吃食送去主帅营帐,许是得了老何吩咐,营帐外的守卫未经通禀便直接放她进去了。
孟瑾年仍站在沙盘前蹙着眉凝思苦想,听到脚步声抬头,见是叶颜眉头稍稍舒展开来,温声询问:“你怎么来了,这么晚了还不休息?”
叶颜如实道:“我听老何说你最近睡不好,也没什么胃口,所以做了些吃的给你送来。”说着把食盒放在书案上,打开盒盖,取出食物与餐具。
“好香,”孟瑾年翕动几下鼻翼,终于笑了,“是炸酱面。”
瞧他大口吃着面的模样倒真像饿了几顿的人,再看他一脸倦容,胡渣都冒出来了,也不知熬了多久没睡,叶颜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其实她不太能理解被圣上和长公主盛宠的小侯爷为何年纪轻轻就要担此重任,无论想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抑或为了磨炼他,起码先从副将做起吧?
不过两国交战非同小可,齐云有此安排想必自有其缘由,定不可能只因小侯爷的身份便让他来做主将。
吃完面,孟瑾年取过帕子擦拭干净嘴角,把碗碟收进食盒,笑望着叶颜:“阿颜,你这么晚不睡只为给我做吃的?”
在他饱含期许的目光中,叶颜点点头,果见他目光瞬间亮了起来,亮得仿佛要将她的脸烧热。
她只好转过身去,走到沙盘边随手拈起一面小旗帜,好奇地问:“这个颜色代表什么?”
孟瑾年走过来,低叹一声,“代表我们在中州城里的内应。”
瞧他这忧心忡忡的模样,叶颜猜想内应大概是被周军发现了,不过以她的身份不便过问军事,只好安慰他:“这位程秋初将军我也略有耳闻,他还有个‘阎王爷’的名号,中州城防本就被他部暑得严密,再加上从前方撤回来的兵力,确实不易攻下。”
她蓦地板起脸,“但你也不能不吃不喝不睡呀!人在休息好的状态下思维才会更加灵活,所以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难得她主动来关心,孟瑾年心里生出些许暖意,眉头又舒展开,作出虚心受教的模样:“阿颜说得对,怪我操之过急了。”
已有多日没去看她,忙起来也不敢去想,此时一见方觉心底积攒了满满的思念,想多看看她,还想抱抱她,可又怕把她吓跑,最终只问:“你若不困,陪我出去走走可好?”
叶颜笑着点点头,半年多无法说话,早已习惯用各种动作手势表达想法,后来即便恢复了,却仍改不掉这习惯,开口前往往下意识先点头或摇头,而后再说话:“一点都不困,我陪你。”
确实一点都不困,她整日里无所事事,吃得饱睡得好,精力充沛无处可用。
不好意思打扰孟瑾年工作,也不好在营地里遛达,尽量不给人添麻烦,因此她每日只在自己营帐范围内活动,也只能给景行添麻烦了。
入冬后,天一日比一日凉,走出营帐,寒风迎面扑来,叶颜冷不丁打了个寒颤。
“稍等片刻。”孟瑾年一把拉住她手腕道,转身回了营帐,片刻后拿了件厚斗篷出来,裹在她身上。
他温声道:“外头冷,且先披我的,便不回你营帐取了。”
叶颜自不会推却他的好意,扯了扯身上的斗篷,大大的斗篷包裹住她纤细的身形,显得她愈发瘦小,莫名还有几分滑稽。
惹来孟瑾年偷笑了一下,被叶颜眼尖发现,板起脸故作恐吓:“再敢笑下次就换你披我的斗篷啊!”
“好,不笑了。”
见他当真收起笑意,叶颜垮下肩,撇撇嘴道:“算了,你还是笑吧。”她本就是来逗他开心的。
两人并肩漫无目的走着,营地里静悄悄一片,路过一顶营帐还听到里面传出响亮的鼾声。
叶颜不由“噗嗤”一声笑出来,问孟瑾年:“你睡觉也这样打呼吗?”
他弯唇促狭到:“我打不打呼你还不清楚吗?”
“……”她被问得脸上一热,默默闭上了嘴巴。
过了片刻她又问:“那、那我打不打呼?”
“有时会,不过很小声。”孟瑾年如实回答。
呵,直男一个,也不知说点好话,叶颜在心里吐槽。
不知不觉已走出营地,远处的中州城犹如一头巨兽矗立在夜幕之下,渺视着他们。
孟瑾年脚步一顿,倏尔开口:“阿颜,战事结束后,你有何打算?”
叶颜随之一怔,她从未打算过啊!不是他一副霸总的语气说从今往后除了他身边哪都不许去吗,此时为何突然改变主意征询她的意见?
转念一想又有几分了然,被她拒绝过太多次,大概是怕她仍不肯跟他回去吧?
下意识里,她不愿去考虑这些,她舍不得孟瑾年,也喜欢他,却也清楚那种喜欢终究不是爱。
也曾惋惜过,为何自己爱上的人不是孟瑾年,他明明也很好很好啊。
眼下他突然提起,其中含意不言而喻,她不得不正视起这个问题。
接受有权有势的小侯爷庇护与照顾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骨气和脸面对于连番遭遇生死磨难的她来说统统不及好好活着重要!恬不知耻也罢,自私自利也罢,利用人也罢,心中虽有歉疚,会自责,却仍不及好好活着重要!
况且她也能从其它方面弥补他不是吗,除了无法爱他。
退一万步讲,等他们相处久了,说不定她也会爱上他呢?
可怕只怕,终有一日,她会伤透他这颗赤忱之心……
见她迟迟不开口,孟瑾年内心忐忑不安,出声打破这令人感到压抑的沉默:“不急,你慢慢打算。”
从前他表现得直白又急切,反而让她愈发回避,那便换一种方式,不迫她,不左右她。
她不肯就他,大不了他去就她,每天向她迈近一步,他相信,终有一日会走进她心里,取代那个人的位置。
“阿颜,你看那是什么?”
叶颜顺着他的手指放眼望去,中州城上空漂浮着点点幽光,正冉冉上升。
“那是孔明灯。”她轻声道。
“孔…明灯?”
一不小心忘了这个世界并无诸葛孔明这号人物,她解释:“我家乡的叫法罢了。”
孟瑾年“哦”了一声,“在我们瑜城,此灯名为天灯,是用来祈福的。”
崇尚科学的叶颜对祈福许愿这等迷信行为自然无感,孟瑾年倒突然来了兴致:“阿颜,我们也来许愿吧?”
又被他用期许的眼神望着,叶颜颇感无奈,实在不想干这种幼稚的事,可碍于哄小侯爷开心的使命,只好点头应下。
只见他双手交握于胸前,朝着天灯的方向微仰起头,闭上双眼一副极其虔诚的表情……
叶颜抿紧唇才没笑出声,有样学样,也闭上眼开始想愿望——
思来想去,却发现想不出有什么可求的。
倘若放在从前,她应当会许尝遍天下美食、成为美食界一姐、赚更多的银子事业有成诸如此类愿望,可当经历过生死别离,方觉金钱名利只不过是身外之物,过眼云烟而已。
她如今所求所愿唯有余生安稳,细水长流罢了。
最终,她在心底默念:‘那便许我身边之人心想事成吧。’
许完愿,她顺口一问:“你许的什么愿?”
“拿下中州城。”他依旧仰望着那盏承载他心愿的天灯,声音放得极轻,而后转过头来问,“你呢?”
她笑了弯眼,“愿你早日拿下中州呀。”
心里忽然被什么填得满满的,让他久久说不话来,情之所至,终究没克制住,手不由自主伸向那皎如明月的笑颜,可还未触及,她已转过身去。
来不及扬起的笑就这么僵在了唇畔,满心欢喜被酸涩驱散殆尽。
是了,她根本不清楚拿下中州城对他意味着什么,若她知道,大概不会许下这个愿望吧?
他眼里只有她、心中只有她,哪怕对她再好、为她做再多,全是他一厢情愿罢了。
于她而言,反而是一种负累吧。
可他已放手过两次,一直被深深的懊悔与自责折磨,这一回,哪怕希望再渺茫,他也想竭尽所能去争取,去守护他心中所爱。
孟瑾年遥望夜幕下那座庞然大物,目光烁烁,语气坚定:“我会拿下中州的!”
叶颜拍拍他的肩膀,以一种肯定的口吻鼓励:“嗯,我相信你可以的。”
与此同时,齐云皇宫御书房内,圣上正与天眼阁阁主对弈。
骨节分明的手指拈起一枚白子,公子缓声开口:“圣上是否并未告诉小侯爷,启国眼下自顾不暇无力发兵?”
启国早已乱作一团,去年贪污曲州赈灾银的大小官员的详尽罪证一夜之间出现在各大州廷尉府,即便启皇想掩都掩不住,就连当初督办此事的三皇子也牵扯其中,齐齐下了大狱。
不止于此,朝中几位重臣近些年贪赃舞弊的证据也接连送达廷尉府,而这几位重臣无一不是党羽众多,眼下纸包不住火了,一时间朝中人人自危,哪还顾得上其他。
这些倒不足以让启皇按兵不动,布下此局的势力才是他最大的忌惮。
有能力在启国搜集到这些证据的除了暗营,启皇不作他想,而暗营选择在这节骨眼抛出证据,显然已投靠齐云,铁了心要与启国作对。
暗营是顾家的,如今仍在运作说明顾家极可能尚有余孽存活,那么十万顾家军的军权也随时可能回到顾家人手中,进而爆发内乱,这叫启皇如何敢把国内的军队派遣出去,只能眼睁睁看着齐云一点一点吃掉周国的领地。
眼下启国不但要调查贪墨案,安抚百姓,监视顾家军的一举一动,还要暗中搜查顾家余孽和隐藏在国内的暗营暗桩,可不就乱成一锅粥了嘛。
红衣姑娘阿青送来的情报正是天眼阁在启国的布局,打消了齐皇最后一丝疑虑,这才彻底安心发兵周国。
此时被公子突然问起,齐皇脸上闪过一抹不自然,“呃……那小子此前信誓旦旦向朕保证,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周国,故而朕想看看他究竟有多大本领,便没透露此事。”何止是保证,为了个女子连军令状都立了!哎,家丑不可外扬啊。
公子淡然一笑,不予置评,将手中棋子轻放在楸木棋盘上。
“公子切莫误会,朕那外甥绝非贪功冒进鲁莽行事之人,他敢打下包票想必自有对策。”
“如此看来,圣上对小侯爷倒信心十足。”
“……公子可是觉得有何不妥?”
公子抬起头望向齐皇:“那圣上如今可看出了小侯爷的策略?”
“……还请公子明示。”
只见公子摇摇头,眼中隐隐有些担忧,“小侯爷在以自身作饵,否则中翼军为何如此顺利先另两路大军抵达中州。”
圣上闻言脸色微变,还未来得及细想又听公子道:“只可惜,中州城内布防太过严密,天眼阁暗桩无法策应小侯爷,若想破中州,小侯爷还需另寻它法。”
“以自身作饵”这句话说得齐皇胆战心惊,结合战况稍加思索终于反应过来,“啪”地将棋子丢入棋瓮,沉下脸道:“简直胡闹!他若有个好歹叫朕如何向他母亲交代?”
“不行,朕这便拟旨撤去他主将一职——”
“圣上且慢,”公子抬手阻止,“诚如圣上所言,小侯爷并非鲁莽之人,他敢于直面程秋初,必然已做足万全防备。”
话虽如此,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那可是有领兵经验近三十载的程秋初,岂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后生可敌的?
早知那混小子胆敢出此下策,当初无论如何也不该为难于他,不就是娶个民间女子吗,他这个皇帝亲下一道赐婚圣旨,朝中大臣再有异议还能反了不成?
看出圣上仍有顾虑,公子又劝到:“倘若圣上此时撤去小侯爷主将一职,军中将士、朝中官员乃至举国百姓会如何看待小侯爷?小侯爷奈何不了程秋初,程秋初亦奈何不了小侯爷,无非僵局而已,只需静候另两路大军会师,中州自然可破,想来小侯爷也心中有数,定不会轻举妄动。”
齐皇摇摇头,捏了捏眉心,自责道:“怪朕不好……公子有所不知,朕那外甥痴恋一民间女子,若非朕与他父亲多番阻挠,也就不至于——哎,后来那女子遭遇不测,死生不明,朕不忍见瑾年继续消沉下去,这才诓他那女子可能在周国……因此他才会立下军令状,若他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攻下周国,朕便要成全他娶钟意之人。”
公子听后陷入久久沉默之中,末了只问:“倘若届时小侯爷无法兑现承诺,圣上是否仍要阻挠小侯爷娶心爱之人?”
圣上微微蹙眉,显然对此事仍有异议,可外甥神伤发狂的模样却又历历在目,再加以阻挠只怕连他也镇不住那混小子了,无奈道:“说到底,朕对瑾年也有所亏欠,无论他能否兑现承诺,朕……不会再阻拦他了。”
公子抱了抱拳,郑重道:“多谢圣上宽宏大度成人之美,在下也会鼎力相助小侯爷早日达成所愿。”
说完便起身告辞了,留下一脸茫然的圣上翻来覆去咀嚼公子那莫名其妙的道谢以及“鼎力相助”。
最终倒也品出点味儿来:那女子竟当真尚在人世!而天眼阁这任阁主似乎对瑾年与那女子成亲一事还挺乐见其成?
可天眼阁又非婚介所,怎的还给人做起媒来?
由于天眼阁阁主每次现身都戴着银制面具,在此之前,齐皇还怀疑过这位公子正是顾长卿本人,暗营执印者岂会轻易丧命于小小临江城?
可今日阁主所言又让齐皇打消了疑心,倘若真是顾长卿,怎会将心中所爱拱手让于他人?还鼎力相助?天眼阁要助之人分明是那名女子!想必也是受了上一任执印者临终嘱托吧。
顾长卿倒也是个痴情之人,至死还不忘守护心中所爱。
如此也好,至少不用担心瑾年为个女子得罪天眼阁了。
孟瑾年率领的这支中翼军一路摧枯拉朽锐不可挡,将周军打得节节败退,归降的归降,战死的战死,余下的只能后撤到中州。
若说边关之于周国是道院门,那么中州便是周国的屋门,中翼军先左、右两路大军攻到中州,如今已在城外安营扎寨,只需破了中州便可直捣周国腹地。
然而中州难破!
驻守中州的是周国护国大将军程秋初,此人有勇有谋,刚正不阿,且德高望重,周国有好几员猛将都是他一手带出来,对他忠心耿耿言听计从。
双方交战过两次,中翼军伤亡颇多,周军也好不哪去,只能说半斤八两。
但齐云要的绝不是两败俱伤的结果,他们也拖不起,只因还有启国在旁虎视眈眈,若在中州浪费太多时间和兵力,万一启国趁机对齐云发起突袭后果不堪设想!
孟瑾年近来十分焦灼,日日与几位副将筹议至深夜,仍未商讨出破城之计。
老何实在劝不住小侯爷,只好去找叶颜,说小侯爷连日来寝食难安,不是召集人商议破城之法就是愁眉不展凝思苦想,再这么下去铁打的身子也吃不消啊,拜托她赶紧去劝劝小侯爷。
“临危受命”的叶颜只好连夜做了吃食送去主帅营帐,许是得了老何吩咐,营帐外的守卫未经通禀便直接放她进去了。
孟瑾年仍站在沙盘前蹙着眉凝思苦想,听到脚步声抬头,见是叶颜眉头稍稍舒展开来,温声询问:“你怎么来了,这么晚了还不休息?”
叶颜如实道:“我听老何说你最近睡不好,也没什么胃口,所以做了些吃的给你送来。”说着把食盒放在书案上,打开盒盖,取出食物与餐具。
“好香,”孟瑾年翕动几下鼻翼,终于笑了,“是炸酱面。”
瞧他大口吃着面的模样倒真像饿了几顿的人,再看他一脸倦容,胡渣都冒出来了,也不知熬了多久没睡,叶颜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其实她不太能理解被圣上和长公主盛宠的小侯爷为何年纪轻轻就要担此重任,无论想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抑或为了磨炼他,起码先从副将做起吧?
不过两国交战非同小可,齐云有此安排想必自有其缘由,定不可能只因小侯爷的身份便让他来做主将。
吃完面,孟瑾年取过帕子擦拭干净嘴角,把碗碟收进食盒,笑望着叶颜:“阿颜,你这么晚不睡只为给我做吃的?”
在他饱含期许的目光中,叶颜点点头,果见他目光瞬间亮了起来,亮得仿佛要将她的脸烧热。
她只好转过身去,走到沙盘边随手拈起一面小旗帜,好奇地问:“这个颜色代表什么?”
孟瑾年走过来,低叹一声,“代表我们在中州城里的内应。”
瞧他这忧心忡忡的模样,叶颜猜想内应大概是被周军发现了,不过以她的身份不便过问军事,只好安慰他:“这位程秋初将军我也略有耳闻,他还有个‘阎王爷’的名号,中州城防本就被他部暑得严密,再加上从前方撤回来的兵力,确实不易攻下。”
她蓦地板起脸,“但你也不能不吃不喝不睡呀!人在休息好的状态下思维才会更加灵活,所以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难得她主动来关心,孟瑾年心里生出些许暖意,眉头又舒展开,作出虚心受教的模样:“阿颜说得对,怪我操之过急了。”
已有多日没去看她,忙起来也不敢去想,此时一见方觉心底积攒了满满的思念,想多看看她,还想抱抱她,可又怕把她吓跑,最终只问:“你若不困,陪我出去走走可好?”
叶颜笑着点点头,半年多无法说话,早已习惯用各种动作手势表达想法,后来即便恢复了,却仍改不掉这习惯,开口前往往下意识先点头或摇头,而后再说话:“一点都不困,我陪你。”
确实一点都不困,她整日里无所事事,吃得饱睡得好,精力充沛无处可用。
不好意思打扰孟瑾年工作,也不好在营地里遛达,尽量不给人添麻烦,因此她每日只在自己营帐范围内活动,也只能给景行添麻烦了。
入冬后,天一日比一日凉,走出营帐,寒风迎面扑来,叶颜冷不丁打了个寒颤。
“稍等片刻。”孟瑾年一把拉住她手腕道,转身回了营帐,片刻后拿了件厚斗篷出来,裹在她身上。
他温声道:“外头冷,且先披我的,便不回你营帐取了。”
叶颜自不会推却他的好意,扯了扯身上的斗篷,大大的斗篷包裹住她纤细的身形,显得她愈发瘦小,莫名还有几分滑稽。
惹来孟瑾年偷笑了一下,被叶颜眼尖发现,板起脸故作恐吓:“再敢笑下次就换你披我的斗篷啊!”
“好,不笑了。”
见他当真收起笑意,叶颜垮下肩,撇撇嘴道:“算了,你还是笑吧。”她本就是来逗他开心的。
两人并肩漫无目的走着,营地里静悄悄一片,路过一顶营帐还听到里面传出响亮的鼾声。
叶颜不由“噗嗤”一声笑出来,问孟瑾年:“你睡觉也这样打呼吗?”
他弯唇促狭到:“我打不打呼你还不清楚吗?”
“……”她被问得脸上一热,默默闭上了嘴巴。
过了片刻她又问:“那、那我打不打呼?”
“有时会,不过很小声。”孟瑾年如实回答。
呵,直男一个,也不知说点好话,叶颜在心里吐槽。
不知不觉已走出营地,远处的中州城犹如一头巨兽矗立在夜幕之下,渺视着他们。
孟瑾年脚步一顿,倏尔开口:“阿颜,战事结束后,你有何打算?”
叶颜随之一怔,她从未打算过啊!不是他一副霸总的语气说从今往后除了他身边哪都不许去吗,此时为何突然改变主意征询她的意见?
转念一想又有几分了然,被她拒绝过太多次,大概是怕她仍不肯跟他回去吧?
下意识里,她不愿去考虑这些,她舍不得孟瑾年,也喜欢他,却也清楚那种喜欢终究不是爱。
也曾惋惜过,为何自己爱上的人不是孟瑾年,他明明也很好很好啊。
眼下他突然提起,其中含意不言而喻,她不得不正视起这个问题。
接受有权有势的小侯爷庇护与照顾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骨气和脸面对于连番遭遇生死磨难的她来说统统不及好好活着重要!恬不知耻也罢,自私自利也罢,利用人也罢,心中虽有歉疚,会自责,却仍不及好好活着重要!
况且她也能从其它方面弥补他不是吗,除了无法爱他。
退一万步讲,等他们相处久了,说不定她也会爱上他呢?
可怕只怕,终有一日,她会伤透他这颗赤忱之心……
见她迟迟不开口,孟瑾年内心忐忑不安,出声打破这令人感到压抑的沉默:“不急,你慢慢打算。”
从前他表现得直白又急切,反而让她愈发回避,那便换一种方式,不迫她,不左右她。
她不肯就他,大不了他去就她,每天向她迈近一步,他相信,终有一日会走进她心里,取代那个人的位置。
“阿颜,你看那是什么?”
叶颜顺着他的手指放眼望去,中州城上空漂浮着点点幽光,正冉冉上升。
“那是孔明灯。”她轻声道。
“孔…明灯?”
一不小心忘了这个世界并无诸葛孔明这号人物,她解释:“我家乡的叫法罢了。”
孟瑾年“哦”了一声,“在我们瑜城,此灯名为天灯,是用来祈福的。”
崇尚科学的叶颜对祈福许愿这等迷信行为自然无感,孟瑾年倒突然来了兴致:“阿颜,我们也来许愿吧?”
又被他用期许的眼神望着,叶颜颇感无奈,实在不想干这种幼稚的事,可碍于哄小侯爷开心的使命,只好点头应下。
只见他双手交握于胸前,朝着天灯的方向微仰起头,闭上双眼一副极其虔诚的表情……
叶颜抿紧唇才没笑出声,有样学样,也闭上眼开始想愿望——
思来想去,却发现想不出有什么可求的。
倘若放在从前,她应当会许尝遍天下美食、成为美食界一姐、赚更多的银子事业有成诸如此类愿望,可当经历过生死别离,方觉金钱名利只不过是身外之物,过眼云烟而已。
她如今所求所愿唯有余生安稳,细水长流罢了。
最终,她在心底默念:‘那便许我身边之人心想事成吧。’
许完愿,她顺口一问:“你许的什么愿?”
“拿下中州城。”他依旧仰望着那盏承载他心愿的天灯,声音放得极轻,而后转过头来问,“你呢?”
她笑了弯眼,“愿你早日拿下中州呀。”
心里忽然被什么填得满满的,让他久久说不话来,情之所至,终究没克制住,手不由自主伸向那皎如明月的笑颜,可还未触及,她已转过身去。
来不及扬起的笑就这么僵在了唇畔,满心欢喜被酸涩驱散殆尽。
是了,她根本不清楚拿下中州城对他意味着什么,若她知道,大概不会许下这个愿望吧?
他眼里只有她、心中只有她,哪怕对她再好、为她做再多,全是他一厢情愿罢了。
于她而言,反而是一种负累吧。
可他已放手过两次,一直被深深的懊悔与自责折磨,这一回,哪怕希望再渺茫,他也想竭尽所能去争取,去守护他心中所爱。
孟瑾年遥望夜幕下那座庞然大物,目光烁烁,语气坚定:“我会拿下中州的!”
叶颜拍拍他的肩膀,以一种肯定的口吻鼓励:“嗯,我相信你可以的。”
与此同时,齐云皇宫御书房内,圣上正与天眼阁阁主对弈。
骨节分明的手指拈起一枚白子,公子缓声开口:“圣上是否并未告诉小侯爷,启国眼下自顾不暇无力发兵?”
启国早已乱作一团,去年贪污曲州赈灾银的大小官员的详尽罪证一夜之间出现在各大州廷尉府,即便启皇想掩都掩不住,就连当初督办此事的三皇子也牵扯其中,齐齐下了大狱。
不止于此,朝中几位重臣近些年贪赃舞弊的证据也接连送达廷尉府,而这几位重臣无一不是党羽众多,眼下纸包不住火了,一时间朝中人人自危,哪还顾得上其他。
这些倒不足以让启皇按兵不动,布下此局的势力才是他最大的忌惮。
有能力在启国搜集到这些证据的除了暗营,启皇不作他想,而暗营选择在这节骨眼抛出证据,显然已投靠齐云,铁了心要与启国作对。
暗营是顾家的,如今仍在运作说明顾家极可能尚有余孽存活,那么十万顾家军的军权也随时可能回到顾家人手中,进而爆发内乱,这叫启皇如何敢把国内的军队派遣出去,只能眼睁睁看着齐云一点一点吃掉周国的领地。
眼下启国不但要调查贪墨案,安抚百姓,监视顾家军的一举一动,还要暗中搜查顾家余孽和隐藏在国内的暗营暗桩,可不就乱成一锅粥了嘛。
红衣姑娘阿青送来的情报正是天眼阁在启国的布局,打消了齐皇最后一丝疑虑,这才彻底安心发兵周国。
此时被公子突然问起,齐皇脸上闪过一抹不自然,“呃……那小子此前信誓旦旦向朕保证,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周国,故而朕想看看他究竟有多大本领,便没透露此事。”何止是保证,为了个女子连军令状都立了!哎,家丑不可外扬啊。
公子淡然一笑,不予置评,将手中棋子轻放在楸木棋盘上。
“公子切莫误会,朕那外甥绝非贪功冒进鲁莽行事之人,他敢打下包票想必自有对策。”
“如此看来,圣上对小侯爷倒信心十足。”
“……公子可是觉得有何不妥?”
公子抬起头望向齐皇:“那圣上如今可看出了小侯爷的策略?”
“……还请公子明示。”
只见公子摇摇头,眼中隐隐有些担忧,“小侯爷在以自身作饵,否则中翼军为何如此顺利先另两路大军抵达中州。”
圣上闻言脸色微变,还未来得及细想又听公子道:“只可惜,中州城内布防太过严密,天眼阁暗桩无法策应小侯爷,若想破中州,小侯爷还需另寻它法。”
“以自身作饵”这句话说得齐皇胆战心惊,结合战况稍加思索终于反应过来,“啪”地将棋子丢入棋瓮,沉下脸道:“简直胡闹!他若有个好歹叫朕如何向他母亲交代?”
“不行,朕这便拟旨撤去他主将一职——”
“圣上且慢,”公子抬手阻止,“诚如圣上所言,小侯爷并非鲁莽之人,他敢于直面程秋初,必然已做足万全防备。”
话虽如此,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那可是有领兵经验近三十载的程秋初,岂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后生可敌的?
早知那混小子胆敢出此下策,当初无论如何也不该为难于他,不就是娶个民间女子吗,他这个皇帝亲下一道赐婚圣旨,朝中大臣再有异议还能反了不成?
看出圣上仍有顾虑,公子又劝到:“倘若圣上此时撤去小侯爷主将一职,军中将士、朝中官员乃至举国百姓会如何看待小侯爷?小侯爷奈何不了程秋初,程秋初亦奈何不了小侯爷,无非僵局而已,只需静候另两路大军会师,中州自然可破,想来小侯爷也心中有数,定不会轻举妄动。”
齐皇摇摇头,捏了捏眉心,自责道:“怪朕不好……公子有所不知,朕那外甥痴恋一民间女子,若非朕与他父亲多番阻挠,也就不至于——哎,后来那女子遭遇不测,死生不明,朕不忍见瑾年继续消沉下去,这才诓他那女子可能在周国……因此他才会立下军令状,若他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攻下周国,朕便要成全他娶钟意之人。”
公子听后陷入久久沉默之中,末了只问:“倘若届时小侯爷无法兑现承诺,圣上是否仍要阻挠小侯爷娶心爱之人?”
圣上微微蹙眉,显然对此事仍有异议,可外甥神伤发狂的模样却又历历在目,再加以阻挠只怕连他也镇不住那混小子了,无奈道:“说到底,朕对瑾年也有所亏欠,无论他能否兑现承诺,朕……不会再阻拦他了。”
公子抱了抱拳,郑重道:“多谢圣上宽宏大度成人之美,在下也会鼎力相助小侯爷早日达成所愿。”
说完便起身告辞了,留下一脸茫然的圣上翻来覆去咀嚼公子那莫名其妙的道谢以及“鼎力相助”。
最终倒也品出点味儿来:那女子竟当真尚在人世!而天眼阁这任阁主似乎对瑾年与那女子成亲一事还挺乐见其成?
可天眼阁又非婚介所,怎的还给人做起媒来?
由于天眼阁阁主每次现身都戴着银制面具,在此之前,齐皇还怀疑过这位公子正是顾长卿本人,暗营执印者岂会轻易丧命于小小临江城?
可今日阁主所言又让齐皇打消了疑心,倘若真是顾长卿,怎会将心中所爱拱手让于他人?还鼎力相助?天眼阁要助之人分明是那名女子!想必也是受了上一任执印者临终嘱托吧。
顾长卿倒也是个痴情之人,至死还不忘守护心中所爱。
如此也好,至少不用担心瑾年为个女子得罪天眼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