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娇客发来两封信。

    一封是回复岩客的,篇幅颇长,内容比较详尽,但除了让岩客对若兰的生活习性与饮食喜好有进一步的了解,别无它用,甚至不曾提及若兰离开皇宫之前生的那场大病。

    另一封则是发给朝生的密信,篇幅也算不短,但略去骂他的废话,短短一句便可概括:以防节外生枝,最好杀了岩客。

    自朝生离开汝阳,娇客一路暗中护送,日日派人送信给朝生,例行一问:今日杀岩客否?

    直至他们出了边关才消停。

    有些事,说不出个是非对错,也分不清忠奸黑白,唯有靠立场来区分敌我关系。

    皇后失势前,“罗网”里的人与朝客、娇客皆立场不同,是敌非友。

    然而皇后失势后,有一部分人承诺退出“罗网”、离开兹兰,那么他们之间的敌对关系便不再成立。

    朝生认为,既然那些人不愿为新主效命,也构不成威胁,不若驱逐出境,没必要多造杀业。

    娇客则认为,退出组织、离开兹兰只是那些人为了保命的权宜之策,非我党类,其心必异,皆可诛之。

    朝生想不通,分明自小一起长大,分明同一个义父,受同样的教导,执行同样的任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娇客的杀意为何如此深重?

    娇客也是这么想的,分明自小一起长大,分明同一个义父,受同样的教导,执行同样的任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为何朝客总像个娘们儿似的妇人之仁?

    娇客总嫌弃朝生心慈手软,朝生则嫌弃娇客过于心狠手辣,两人常在大小决策上产生意见分歧,只是从不在外人面前争执罢了。

    但他俩私底下可没那么“恩爱”,一个寡言少语,一个赤口毒舌,娇客一有不爽就骂朝生,如“拔了塞子不淌水——死心眼”“屎壳郎掉进蒜臼里——装蒜”“天生属木鱼——欠敲打”“墙头上跑马——不回头的畜生”等等等等。

    许是应了那句“爱之深责之切”,娇客嘴巴虽毒,但不可否认,她为朝生做的事,从来都是站在他的需要和安全角度考虑,譬如尊重他带走若兰的选择,譬如尊重他留下寒客、岩客等人性命的选择。

    不过,娇客在尊重朝生的选择的同时,并不会放弃自己的立场,她一边用自己的方式保护朝生,一边想方设法向朝生证明孰对孰错。

    事实证明,寒客野心不改,忘恩负义。

    娇客担心岩客终有一日也如寒客那样,辜负朝生的一片苦心。

    人心难测,人心易变,说不准它何时突然化作毒蛇反咬你一口,化作暗器冷不丁要了你的命。

    只可惜,朝生听不进劝。

    正如若兰曾以为的那般,朝生用美好的假象为牢,囚禁若兰与岩客,也囚住了他自己。

    在冕城的半年时光,如浮梦一场。

    初来冕城之际,若兰日日吵着出去玩,瞧什么都觉新奇,可没多久就懒得出门了,倒是读话本的兴致不减反增。

    她不但爱看话本,还写故事,什么仙妖虐恋,某江湖大帮帮主对官家小姐爱而不得,王爷不爱王妃偏钟情小姨子……

    甚至以自己为女主,写满城男子皆倾慕于她,她却对那些俊男不屑一顾,一心扑在事业上,立志成为一城首富。

    朝生等人围桌拜读这篇大作时,差点乐出泪花。

    岩客问她可有瞧过一眼账本,她答得十分理直气壮:最高决策者何须亲力亲为,只需有双慧眼,请他百八十个专业人士替她打理生意不就好了。

    此言倒也在理。

    若兰无疑是聪明的,只不过朝生不需要她太聪明,也不需要她操心任何事,只要她开开心心待在他身边即可。

    朝生自己也不是个敬业的东家,既然岩客非要当管家或掌柜,他便索性成全,将宅内与商铺的一应事宜全权丢给岩客。

    这一决定直接给了岩客便利,两个月后,他通过商队联系上远在兹兰的净客。

    “罗网”这一组织原属百里皇后,首领之下有“十二客”,这十二人中有三人是首领的亲传徒弟,分别是朝客、娇客、岩客,另外九人虽算不上首领亲徒,但也是首领精心栽培出来的。

    皇后失势之后,“罗网”易主,昔日“十二客”中,佳客、素客、寿客、狂客、寒客这五人已死,朝客与岩客已退出“罗网”,净客、幽客、雅客选择继续留在组织里为新主效命,娇客则成了新首领。

    岩客之所以违背对朝生的承诺,私下联系净客,本意是想拜托净客帮忙查一查若兰被皇后幽禁期间发生过何事,因为他直觉朝客与娇客似在隐瞒什么。

    知道若兰被幽禁冷宫的人不多,除了首领、娇客、朝生、岩客、三位皇子,还有两名负责给若兰送饭、打扫卫生的宫女,以及为若兰治伤的太医。

    当朝生决定带走若兰,娇客便处理掉了见过若兰的宫女与太医。

    然而世上无不透风的墙,谨嵘虽守口如瓶,谨琪与谨炀虽已不在,但几位皇子都有自己的亲信,娇客再心狠手辣也无法将服侍过几位皇子的人通通杀光。

    一旦知道若兰这么个人,有心去查,有些事还是很好查到的。

    二皇子为了若兰多次被圣后罚关禁闭抄书,曾带若兰私奔;

    二皇子与三皇子曾为了若兰争风吃醋,大打出手;

    圣后曾允准二位皇子每隔一段时日去冷宫探望若兰,但每次只可逗留一炷香;

    最终,二皇子、三皇子选择与百里家联手,欲挟持圣后,逼圣上写传位诏书,百里家允诺两位皇子,事成之后,三皇子继任皇位,二皇子带若兰远走高飞。

    可惜中间不知出了什么岔子,两位皇子被皇后身边的侍女照月所杀,而早已潜入宫内待命的刺客并未按照原计划对两位皇子进行支援。

    两位皇子联手谋逆这等事若传扬出去大大有损皇家颜面,且极易引起朝野震荡,因此圣上掩去真相,让皇后身边的侍女照月来背黑锅。

    净客将调查结果发给岩客,岩客看后惊到无以加复。

    照月便是娇客,被处以极刑的“照月”只是个替身罢了。

    那场宫变发生得悄无声息,连“罗网”都未曾收到半点风声,事后娇客称救下皇后实属侥幸。

    彼时岩客自是深信不疑,然此时回想起寒客对朝客的质问,岩客不禁开始怀疑,娇客救下圣后当真只是侥幸,还是早已背叛。

    因为那场宫变后,圣后疯癫,“罗网”首领离奇死于自己房中,素客等人接连被暗杀,各地的“宿”也相继死了好几个,自此“罗网”易主,新主指定娇客继任首领,却无人知晓新主是何身份;而朝政大权理所应当尽归圣上,百里家则深受流言困扰,朝中官员见风使舵纷纷转投圣上与新太子谨嵘。

    综上所述,那场宫变绝对不止两位皇子勾结百里家那么简单。

    那么,谁才是真正的黄雀?

    倘若娇客早已另投他主,那么与她关系最好的朝客是否知情?

    还是说,朝客也早已背叛圣后,所以才有那些传言?

    乍然窥得端倪,岩客一时拿不准主意究竟要不要继续调查。

    他们这种人,说得好听是为圣后效命,为朝廷效命,其实大多出身卑微,或无家可归,小时候为混一口饭才进的“罗网”,因性命被人拿捏,只能选择做条乖乖听话的狗,哪来的绝对忠诚?

    圣后失势,“罗网”易主,组织里的人只有一条活路,那便是归顺新主,否则唯有一死。

    岩客对圣后没什么忠诚度,却对栽培自己的恩师敬重有加。

    师父死因蹊跷,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可悄无声息进入师父寝室的,必定是“罗网”中人。

    彼时岩客认为自己该留在组织里,查找真凶,为师报仇。

    也算是为自己苟且偷生的行为找个恰当理由。

    当他将这一决定告诉朝客,朝客却说娇客已拿到解药,他们再也不必受制于人,不如离开兹兰,换个身份过普通人的日子。

    并且,朝客还将劝说其他誓死不愿改投新主的兄弟退出“罗网”,离开兹兰。

    为保机密不外泄,组织里的核心成员必须服下一种慢性毒药,普通成员倒毋需如此,只因毒药炼制成本不菲,每月缓解毒性的药物炼制成本更高,喂不起那么多人。

    “十二客”皆属核心成员,个个都服过毒,离开组织唯有死路一条。

    可即便解除身上的毒,他们能活着走出汝阳,走出兹兰吗?

    朝客斩钉截铁地说可以,他暗地里培植了一些势力,只需岩客等人承诺不再回兹兰,不再参与兹兰的内部纷争,后路由他来安排。

    于是岩客毫不犹豫地跟朝客走了。

    可以好好活着,谁愿意送死呢?

    脱去一身枷锁,岩客前所未有的轻松,这几个月是他有生以来最开心最自在的日子。

    所以哪怕发现疑点,他也难以做出抉择,一方面想追查真相,为师父报仇,一方面又怕真相会毁掉现有的一切。

    师父是他最敬重的长辈,朝客是他最信任最亲密的兄弟,这两人在他心中的分量分不清孰轻孰重,实难选择。

    但若加上若兰这个砝码,天平便开始倾斜。

    思来想去,岩客决定放弃追查,选择粉饰太平。

    寒客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岩客终究是个俗人,贪生怕死,也贪图享乐,没那么高尚的品德。

    师父对他的确有栽培之恩没错,可那也是自己通过努力争取到的拜师机会,他也曾为师父、为圣后披荆斩棘出生入死过,自认不亏欠他们什么。

    好不容易重获自由,他只想为自己而活,自由自在开开心心地活着。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两个月后,净客临终前再次发来密信,将最后一点遮羞布彻底撕开,向岩客揭露残酷的真相。

    并奉劝岩客,要么远走高飞,要么设法杀了朝客以绝后患。

    朝客与娇客,和他们从来都不是自己人。

    “奸细”二字那么刺眼,也刺心,扎在岩客心里疼得要死。

    他最信任的两个人,从始至终都在欺骗他,欺骗圣后,欺骗师父,欺骗所有同伴!

    他也不由自主如同寒客那般恶意揣测朝客的用意——将他们这些不愿归顺的人分开送出兹兰,许是怕他们抱团反抗吧?

    所以,寒客死了,净客也死了,一个接一个死了,下一个该轮到谁?

    不管下一个轮到谁,他都难逃一死吧?

    难道真要走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吗?

    可是,他是朝客的师弟,最好的兄弟啊,有没有可能,现在的朝生是真的希望他好好活下去?有没有可能,所有人都误会了朝客?有没有可能,那些事只是娇客一人做的,所以朝客才与她分道扬镳?

    他列举出无数理由,无数可能,想以此来说服自己去相信朝生。

    然而,寒客的反抗与诘问,净客的临终忠告,无一不在证明,他们这些人退出组织的人注定不得善终。

    与此同时,朝生也收到娇客发来的密信:净客与岩客私下联系,净客已被她依规处死。她本欲直接派人杀了岩客,然岩客已非“罗网”中人,于是她将处置权交给朝生。但若十日之后朝生还不动手,她将亲自过来。另外还有一事,朝生放走的那些“余孽”,有一部分重聚在一起进了芒山当山匪,望朝生多加留意。

    朝生对此深感无奈,娇客是否忘记他也退出了“罗网”,怎么还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吩咐他办事?

    看完信,朝生随手烧了。

    莫离照常问一句:“公子又不打算回信吗?”

    这回公子并未神色不惊或若无其事地说“不必管她”,而是“和颜悦色”地道:“我看你很是清闲,去后院把柴劈了吧。”

    莫离:……

    哪怕一万个不情愿,莫离也只得乖乖劈柴去了。

    钧泽如今是若兰的专属护卫,十分懂得投其所好,立即搬好小板凳和一盘西瓜,喊来若兰“观赏”莫离受罚。

    曾经单纯的少女,养着养着一不留神就养歪了,超爱看人出糗,还爱捉弄人,特别伶牙俐齿。

    这要归功于爱捉弄人的岩客和爱嘲讽人的钧泽的言传身教,以及一票哥哥的团宠。

    于是乎,岩客回来就见到这样的一幕——莫离在夕阳下挥汗如雨,若兰坐在阴凉处悠哉悠哉吃着瓜,钧泽手里拿把团扇为她打风。

    当若兰拿着西瓜小跑到岩客身前,关切地问他累不累,渴不渴,岩客忽然茅塞顿开。

    只要朝生不在,她最亲近的、最信任的、最依赖的人,是他岩客。

章节目录

莫负年华莫负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烟雨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烟雨渡并收藏莫负年华莫负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