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文轩阁前,白青季点人出行,去与乐柏等人汇合寻人。
及至,她与属下道:“到现在各城门监都没消息,人必定还在城内。一人一骑目标太显眼,能在京内躲到这时候,肯定是弃了马。她当晚骑的是西域贡马,士兵最后一次见是在交战地,依马力推测,至多再跑三坊便显力衰,届时她定弃马步逃。你们通报京兆府,协同差役查访城东三坊百姓,问谁人见过无主之马,有无人私藏了马,一有消息,即来报我。”
诸人应声而动,依言搜寻,白青季骑在马上,咧嘴笑道:“哼哼,看我将老谢薅出来。”
旁边属下也是从北疆一起过来的,见状不禁叹气道:“副将,有甚可乐呢?把谢郎将寻出来于她又是甚么好事么。”
白青季转过头,笑容微敛道:“你又懂什么,寻到殿下才能救她,现在寻不到她才不是好事。”
-
映辉殿外,一位宫女应吩咐赶来,前来见平康。
她到时,平康正立于西廊下沉思,眉隐隐蹙着。日渐西移,雕廊于他面上投下一层淡影,垂花柱影刚巧落在他眼尾处。他面容清隽,眉利鼻直,看着实在是幅冷淡的面相,素日也不常笑,这样的脸管起宫人来自然威严利落,然略失亲和,可此时精美俏丽的雕花影落在他眼边,偏将那份冷淡压下两分,倒像清水洗去了他的冷妆,于是那原本压在威严之下的艳韵便慢慢被研磨而出。
宫女愣神之际,他抬手招了招,手掌末有抹金光在日下一闪而过。她快步上前,应着声,眼悄瞄他的手,在他左手的小指上箍戴着一节金甲饰,代替了那截缺失的指节。
侍奉贵人的内官鲜有手上饰金,这是太女定做特赐他的,戴上后手指远观与常人无异。殊宠至此。
暗瞄之时,面前人忽而开口:“前日闻人侍郎抬往太医署医治时,是你跟随么?”
宫女忙低头道:“回少监话,是奴。”
平康问:“当日你见闻人侍郎伤势如何?”
“当日奴未亲眼见侍郎伤势,只见到侍郎满身血,腰腹处尤多,抬进室中后因要褪衣治伤,奴等便都退了出去,房中只留王太医一人诊治,过后太医说——”
“等等。”平康忽道,“你是说你们都退了出去?”
“是,侍郎不愿人见。”
有风自廊下穿过,他微眯眼,问:“太医怎么说?”
“王太医说侍郎两刀在腹,伤势很重。”
平康未再多说什么,对她道:“去忙吧。”宫女低头应声,将将转身,就见有侍卫快步走来,对平康耳语几句,平康微顿,抬头道:“你说谁来了?”
-
定安王府前庭,慕归雨随内侍向映辉殿行去,将近时,恰见风依云等人迎面走来。
风依云正急匆匆往外走,时不时回头看一眼,小脸分外紧张,嘴飞快地和身边寒江说着什么,寒江一边听一边笑,逗了他半天才点点头,像是应下了什么事。
一望见他,慕归雨立刻使力扯起嘴角,将眼睛弯起,露出个和善至极的笑容,远远地站住等候。
“好姐姐拜托了,你可一定要帮吾拿回来,她真的会——”风依云正同寒江说话,忽见寒江笑颜微顿,渐停步伐,他随之慢下脚步,向前一望,便望见站在前方的红袍臣子。
对方早已识趣地退站至道侧,含笑以候,他目光甫一望去,她便立时弯身行礼:“皇子殿下。内令。”
天地倏尔静了下来,鸟鸣虫语都于耳畔模糊,风依云望着她,笑容渐渐变淡。
慕归雨恭敬站着,她已做好被皇子冷对的准备,万万未想到,风依云只停顿了一瞬,紧接着便与人如常走到她面前,略慢脚步,笑着点了点头,唤了声“慕大人”,便与寒江离去了。
礼貌随意,寻常得像一句普通问候,好像什么也没发过。
慕归雨愣站那处许久,回神时,笑已木在脸上。
四周虫喧鸟嚎,刺耳蝉鸣像把锯子拉割人耳,叫得人脑仁都发痛。
也好。
也好。她想,这不是很好么。殿下长大了,处事成熟稳重,心胸也不止局限于儿女情长,这不是很好么。这样坦然相见,一笑而过,来日相处也不会尴尬窘迫,于彼此都是有益的。这很好。
她如此想着,不过一瞬便重拾微笑,冷然向前迈步。
-
映辉殿书房内,风临一边往拟好的锦轴上盖印,一边同子徽仪说话:“依云怎么好像个子没见长?”
子徽仪回忆下,说:“长了的。”他抬手用食指拇指准确比量出一段距离,语气肯定道:“比去年六月长了这么多。”
风临认真瞧瞧,还是蹙眉:“那也还是矮了点。咱家人都挺高的,怎么他个子还小小的呢?是不是该给他补一补?”
子徽仪说:“他并不矮啊。再者,小殿下现在才多大?刚到长个子的年纪呢,男孩抽条就在一两年间,很快的,殿下不必忧虑。”
虽有道理,但风临仍难展眉,低声嘟囔:“许是心思多,压得他不长了,我先前听说他睡的不好,饮食也少,我看还是须让御医仔细瞧瞧。”
听到此话子徽仪顿时也觉得有道理,放下手中朱砂印,与她低声讲起来:“这倒也确实,他素日吃饭都不到一碗……”
两人脑袋凑在一起正严肃嘀咕,外头银川前来禀告,说慕归雨求见。风临听后道:“好哇,她来得正好,叫她进来。”
子徽仪猜测她们恐有争言,他不便在旁,便往后殿回避。风临移步西侧茶室接见,此处置矮榻漆案,陈设颇具汉古风,于此坐谈,相对随意一些。
风临落座,命银川传见。待人进殿,风临不由微惊:“你脸色怎这样差?”
慕归雨低头行礼道:“庸躯无用,熬了回夜便闹出这脸色来,让殿下见笑了。”
风临怕她昏倒,忙叫她坐下,二人案前对坐,银川奉茶后退去。风临原想斥问她的,这一打岔便难开口,不得不重新捡起情绪,目光扫过她的左手,暗自叹息,沉下声音道:“孤有一事要问你,你须诚实作答。”
慕归雨低眸直接道:“殿下不必问了,是有此事。但臣绝不敢生妄念。臣自知德鄙行劣,不堪相配,何况身有婚约,岂敢起念污皇子芳名,故觍颜以拒,然心愧难寐。臣知深负蕙德,理当重责,愿领任何责罚。”
她不知怎的忽说出这一番话来,开门见山,消沉至极,反叫风临不知如何接言,皱眉半天才道:“也无须把自己说得如此不堪。”
慕归雨说:“事实如此罢了。”
风临眉皱深了几分,沉吟须臾,抬手将清茶盏推至她面前道:“那就别说配不配,只说想不想。”
面前臣子倏尔一怔。她凤眸一寸寸抬起,注视慕归雨:“你想不想?”
慕归雨双目一动不动低盯着面前茶盏,头也不抬,张口良久,才发出声音:“臣不敢妄想。”
“你……”风临皱眉开口,未料慕归雨居然打断了她道:“殿下,先将闲谈放放吧,臣今日赶在议会前来此,是另有事欲谈。”
风临以为她要将那晚调狱囚擒谢元珩之事,便点点头:“好,你讲罢。”
岂料慕归雨道:“殿下意欲何时晋封臣?”
茶室忽有一瞬静住。
气氛微异,然慕归雨犹似未觉,抬起头冷静看向风临:“自殿下动念以来,臣鼎力相助,凡臣所力及,倾之所有。臣自问微有薄功,然如今局势已初定,殿下却迟迟对臣未有言语,请恕冒犯,臣心惶恐。”
这一番话已可谓危险至极,君龙震怒只在顷刻之间。她说完暗等怒降,却是万万不曾想到,风临并没有动气。
只见风临耐心道:“你自然是有功之人,孤并不曾忘。也不是只你未封,而是众人都还未行封赏。兵乱才刚过两日,孤想着先将残局镇下再赏封众臣,也不算拖很久吧?实不相瞒,孤已拟定了,至多三日,赏封便会下告。”
可称慕归雨睁大眼望着她解释的模样,声音不知为何有丝颤抖:“您……”
风临注视她惨白的脸色,沉默下来。慕归雨的表情就在她沉默的瞬间好转许多,刚要开口,就听风临循循道:“孤知你为了今朝蒙受许多委屈,那晚你又为情势,调了狱囚,想来朝野已有暗议,孤又未即时表态,是否令你不安了?”
慕归雨骤吸一口冷气,震然瞪望风临,声音彻底抖起来:“不……”
风临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只觉像触到块冰,缓言慰道:“你素日待孤之心,孤明了。不要担忧,事急从权,孤必不会使你受责。”
慕归雨霎时像被火烫了,猛抽回手:“不对!”动作间衣袖带翻茶盏,清茶霎时洒了满案,她眼神闪过丝意料之外的慌乱,下意识伸手扶正茶杯,气息不稳地开口:“谁知此话是不是在搪塞臣!”
风临笑淡几分,直视她静了片刻,道:“你面色不好,先归府修养,孤会让御医去诊治,你睡一觉,待好些后我们再谈。”
当场慕归雨便如雷击,陡而高声道:“臣现在便请您给句话,究竟肯不肯予臣封赏!须知若无臣,您何以走到今日!”
殿内倏尔寂静,仅有茶水滴洒之声。风临悬在半空的手收回,慢慢落在案上。她倚坐凭几,双目黑云翻涌,盯视对方,长指点案,许久后开口:“孤等了你一夜,就等来了这个?”
“凭你的脑子,不会不知此话会令孤生怒,却还是说了。”
风临盯她笑了笑,静默瞬息,突然拍案而喝:“欺孤太甚!”
慕归雨当即起身后撤,撩袍跪下,照地叩去。
漆案晃动两下,发出干哑的裂音,杯倒茶倾,风临站起身,森然阴视面前人:“你安敢如此……”
慕归雨将头深叩在地,俯身之时,鬓边一抹雪丝闪现,随乌发垂落至地。
风临双目睁圆,一下子定住了。
雷霆欲落,却见白发。
霎时间万道炽绪皆梗在喉头,她已张开的嘴就这么滞住,黑中白丝如此刺目,如一条绫索绞缠住她喉舌,字句都化石沉压舌面,无论如何也无法推出口了。
地上,慕归雨跪于案前慢慢抬起头,不语,只用那双冷得让人寒心的眼望她。
她暗攥紧拳,指甲刺得掌心锐痛,风临望着这双眼,忽发出一声极尽嘲讽的笑:“你可曾有一日珍视过孤?”
地上人蓦然紧抿双唇,十指皆白。
风临别开脸笑笑,再看向慕归雨时已挂上冷静平淡的微笑:“放心吧慕大人,孤会让你的付出获得应有的回报。”
她绕过开裂的漆案,缓步上前,笑扼住慕归雨手臂,将人强硬扶起,微笑道:“大人气色不佳,待会儿的议会便不必出席了。反正你总有主意不是吗?”
慕归雨抬起眼望向她,慢慢道:“好。”
“大人聪慧,许多事不点亦透,但有句话孤仍要递与你。”
“殿下请说。”
风临微俯身,与之四目相对:“孤厌极受人逼迫,你不要犯禁。”
慕归雨一动不动看着她,缓慢上扬嘴角,在她森寒的目光里绽放出一个笑。
映辉殿书房内。
子徽仪刚将桌上文书锦轴各装匣收好,突然听得殿门哐响,见风临阴沉着脸大步疾来,站在桌前俯身寻找,抓起匣内一精裱锦轴,用尽全力将它撕裂两半!狠掷在地,自蹀躞带袋中取出火折,吹燃后连同火折一起猛丢到锦轴上。
火苗攀上绸帛,逐渐燃起,风临呼吸起伏,死盯裂轴,地上细火逐渐吞噬锦轴,轴身缓缓滚晃,几行墨字现身绸上,“擢升刑部尚书”“特封卿为”几字跃现于薄烟中,逐渐扭曲,在火里慢慢化为灰烬。
-
威远将军府。
宁韶自拒闻人言卿之后,便闭门不出,心觉此后无缘,不由悲从心起,两眼哭得肿桃一般。他伏在妆台前,拿出那枚蓝宝石发簪,心想:我与她怕是再无可能了,礼都叫娘退还去,我只留这枚小小的簪子作念想罢。
将话转告母亲后,他再不能抑住哀伤,卧床痛泣。宁勇站于房外万分心疼,却也无可奈何,依言将礼尽抬回了闻人府。
闻人言卿乘车出门前往东宫去,正见宁府人来,这一下便令她万分失落,以致抵达东宫时仍不能平复。
风临与她前后脚到的东宫,彼时同子徽仪乘车刚入皇城。风临面色也不大好,阴沉未散,子徽仪抬指轻按她两侧太阳穴,亦是眉宇微蹙:“殿下既知慕大人有意为此,动气岂不中计?”
她犹难平气:“竟敢如此待我。”
子徽仪道:“她在刺激您。”
风临道:“她在找死。”
子徽仪眉皱愈深:“却不知她想做什么。”
风临刚要说话,车马悠停,遂收话意下车,对他道:“你去栖梧宫寻父亲玩吧,我忙完这边便去找你们。”
子徽仪离开后,风临与众往明辉殿行去,路于詹事府遇子敏文,一道同行,行不多远,便望见闻人言卿。
闻人言卿面色白中带灰,恹恹迈步,有气无力地在前游走,简直似只幽魂。
风临与子敏文俱诧,上前问道:“你怎么也这幅模样?”
闻人言卿幽幽望向她,道:“殿下……现在大概也只有您意满志扬了……”
风临听话意不对,忙问:“怎么,难道未成么?”
子敏文见状也连忙上前问:“对啊,你去提亲究竟如何?难道真被拒了?”
闻人言卿万分失落地叹了一声,道:“是,被拒了……”
风临说:“谁拒的你?”
她刚想回答,忽想起道:“忘记行礼了……”虚弱地抬手补上,复道:“唉……不提了,总之是被拒了……”
“怎会如此……”风临为此遗憾,不由也感失落。子敏文见状问:“既然如此,那枚蓝宝石簪子呢?他有没有还你?那毕竟是你父亲唯一的遗物,总要要回才好。”
闻人言卿摇摇头,有气无力地摆了下手道:“给了他便是觉得他配得上,我没有打算再要回来。他并不知那是我父遗物,我未想告诉他,你们也千万不必告诉他。”
听罢风临反而奇了:“他不知么?”
闻人言卿点点头。当初躲藏查案之时,为避追杀,她惯将那枚单坠藏起,后来又为脱身,由人夺去它,以作脱身计,宁韶无从多见,自然不会得知蓝宝石坠子的来历。
子敏文并不知宁韶经历何事,故而闻人言卿也不便细说,只回了个“嗯。”风临未多问,只是更加遗憾。
闻人言卿自然看出,不觉间放低声音,叹息道:“给他便是他的,是全我的心意。若最后当真不成,有我一件东西在他身边,也是好的……”
子敏文千辛万苦将那宝石坠找回,如今听见她送与旁人,也没有丝毫不满,淡淡一笑便过,再不提及,为之所耗费的银钱人力亦不诉半字。
三人不再多言,行至明辉殿内落座。一刻钟后,余者陆续到齐,只是不见慕归雨,议会开始前鸿胪寺人入殿来报,说慕归雨告病假了,子敏文等人皆感意外,唯风临不语,仅面色愈发阴沉。
及议,首件便是论谢氏族人之处置。棘手的丹书铁卷须得给朝野一个妥帖的交代,其族人量刑也许慎谨。因慕归雨缺席,其中细致处暂且搁置。
稍后,诸人便论及净王的处置。对于目下当唤她为风和还是风离,在殿众人尚不能够统一,但以其谋害同胞姐姐的罪名问罪于她的路线,却是得到了在场人的默同。至于最终如何量刑,暂且至那时再议。
随后,由风临开言,依据户部交呈计册,决定免去华京、明州两地赋税一年,以稍稳民心。
国朝两处开战,正是用钱之际,这个决定无疑让许多人产生异议。风临循循善诱,讲明她已将国库及户部帐目过算一遍,减免一年赋税并不会给目前局势增加压力,据理温劝之下,此策终于得过。
此后许多琐碎,赘而不述,唯余一件事,即皇子风依云涉军之事,经由一臣口中提及。虽是几言便过,貌似无妨,但其后深意不可不思。
男子涉军,哪怕仅仅是掌领一支仪卫也是要惹异议的,而风依云竟可直接参与两场政变兵斗,不可谓不稀奇。之所以暂未起争议,全因风临在三军中强悍的威压。但军权之外,朝野政议,就不是单凭军威可以平息的了。
风临有所预料,仍如此做亦有她的考量。私心论,她心中真正的血亲手足,只剩依云一个,弟弟为她受多少委屈、担了多少险事,她如何宠溺都不为过,何况他要上进。他既有志气要立一番事业,她焉有不助之理?
而从政论,亲弟弟掌卫,于她只有放心。
但男子涉政,绝不会被轻轻放过。休说她们,风临亦在等将至的言潮,在此之前,她要让实权握到弟弟手里。
至于皇城禁军,必须由自己人掌控。
-
东宫议会持续了一个半时辰,及散,闻人言卿称病躯不适归府,路上转道去看望慕归雨。
到静心圆,由云子引入后,当在竹林亭下见到独坐品茶,气色如鬼的慕归雨时,闻人言卿显然是有点意外的。
她猜慕归雨装病,但真未猜到慕归雨这模样。
她走到亭下,犹豫道:“你怎么……”
慕归雨漠然抬眼,问:“把刘达仕片了,痛快了?”
闻人言卿愣了下,遂说:“痛快。”
慕归雨笑笑,悠悠起身走上前,于她面前站定,笑眼轻弯,闻人言卿随之而笑,岂料慕归雨抬手一杯茶泼至她脸上!
茶水狠迎面而来,直将人淋得懵了一瞬。
水珠滴答顺着下巴落下,闻人言卿抬手触了下脸颊,低头看看指尖,望向她笑道:“这是你第二次对我动怒。”
慕归雨说:“知道为何泼你么?”
闻人言卿说:“知道。”
慕归雨冷然直视她:“谁许你将殿下牵扯进来?”
闻人言卿说:“我不想瞒她。”
“那你就要她赏你?”慕归雨话音已如冰霜,“你想办事可以来寻我,怎敢将她牵扯进你的私事,还留下纸印。”
正是焦肃气氛,偏有阵柔风刮来,将两人鬓发都吹乱了,慕归雨厌恶地微晃了下头,将发丝甩开,闻人言卿静静注视她,随发丝扬起悠落,才开口:“我若寻你,殿下事后得知,你要如何圆说?”
慕归雨冷声道:“何须你来操心。”
闻人言卿注视她许久,忽而开口:“霁空,你知道吗,我厌极了你这一点。”
“你把脏的烂的都往自己身上揽,不会让我们觉得好过。”闻人言卿直视她,以前所未有的锐利语气道,“从殿下那你还没学明白么?”
“你就没有一次想过问问我们,愿不愿意拿你去换那所谓的‘结果’吗?”
慕归雨嘴唇绷得极紧,道:“从前不允许我问,现在亦不必再问了。我只在乎事办没办成,其他,全不重要。”
闻人言卿说:“我从未想过会用这个词形容你,但此时此刻,我竟寻不出比它更合适的词了。慕霁空,你真是一个冷酷的人。”
“哈!”慕归雨发出声巨大的冷笑。
闻人言卿却道:“你不必笑。她们做下这等猪狗不如之事,我如何做,都算她们的报应。宁公子受尽苦楚,已是可怜至极,断不能再受半句风言风语,我势必将牵涉此事者尽数除去。一人牵涉,便杀一人,百人牵涉,便杀百人。非使天下无议此事,方才罢手。但有后果我一人独担,绝不牵连殿下。”
“你如何待我,如何看我,都无所谓。你为殿下思量,为她动怒,我也全然理解。”
闻人言卿直视她说:“我只是觉得殿下很可怜。”
她走到慕归雨身边,侧过脸低语:“她也只不过是想要一个老师而已。”
刹那间慕归雨如遭重击,身形摇晃竟不能站稳。闻人言卿说完这句话,转身离去,慕归雨独站亭内,踉跄至桌边,十指死抓桌沿方定身姿,许久之后,才自口中苦涩地道出两字:“真狠。”
此时人早已远去,四下无一人听她讲话,她却犹似不觉,低头望着石桌纹路,满目凄然道:“你问我有没有想过,我却也想问问你有没有想过,有些事当初能不能选,现在能不能停下。”
-
皇城,栖梧宫。
小厅罗汉榻上,子南玉与子徽仪正在对弈,风依云站在榻边观看。
棋盘战况焦灼,白子隐陷不利,子南玉低头看了许久,抬头问:“能否悔一子?”
子徽仪端坐对面,低声道:“殿下一国之父,六宫之主……”
子南玉忙不好意思地笑道:“好好,不悔了不悔了。”
子徽仪莞尔,抬手捻一黑子落下,子南玉即刻叹声:“哎呀……”
风依云乐道:“父亲输了,这碗药粥赖不得了,快喝掉。”
文雁应声上前,将温着的粥呈上来,子南玉倒没再推拒,只是叹气低语:“不是我挑食,实在是这粥太难喝了些……”
子徽仪与风依云盯着他喝完,两人对着拍了下手道:“成功。”
子南玉不禁笑道:“你们呀……”
他自政变后便一日憔悴过一日,前两天更是心结沉郁,难以霁色,今天与两个孩子说话玩笑几句,气色倒好了许多。
风依云正同子徽仪乐着,便听外头进来宫人传报:“太女殿下到了。”
风依云笑一下就僵了。
子南玉饶有趣味地观察他。风临入殿,照例细细询问父亲用膳、用药,遂与之说了会儿话,便起身道:“父亲,我有事寻依云谈谈,稍后便回来。”说完转头看向弟弟道:“过来下。”
风临转身向外走,风依云小脸苦巴巴,躲也躲不掉,垂头耷脑地跟去。子南玉观察许久,待两人出殿后,悄与子徽仪说:“依云挨训了么?”
子徽仪哑然失笑。
-
另一边,风临与风依云至凌寒殿厅落座。良泽斟茶后退去,姐弟两人于殿内无声对视半晌,风临才开口:“那件事,你如果真心放不下,我也不是非拗你意不可。”
他意外抬头。
风临面色不算好,但仍然说道:“若你打定主意想要这人,就像我想要徽仪那样,那我愿帮你把她攥到手。”
“但有一个问题我须得先问你,她待你可也是同样心意?”
风依云大为惊讶,怎料姐姐会为自己这般快让步。心知这全因她疼自己的缘故,惊讶之余,他不免触动,先前那点小小的不快即刻飞散,凑近前感动地唤:“姐姐——”风临板着脸道:“别撒娇,说正事。”
风依云笑笑,神情认真地想了会儿,摇摇头:“算了。”
“她待我好,皆因我是你们的弟弟,或许其中会些许好感,但并无重情。如今细想想,自相识至今,她从未对我表露过一丝情意,也没说过非我不可。”
“她对我无意。”
风依云抬头,笑容微有黯淡,然语气坚定:“既然如此,何必强求?”
风临细细看他许久,温声问:“当真不伤怀么?”
他愣了下,后坦然点点头:“伤怀定然有。但是姐姐——”
他手指环拂天青瓷杯,双目垂望清茗,缓缓合动红润的嘴唇吐字:“我不会被情爱困住。”
“我绝不步父亲后尘。”
风临心骤然猛窒。十多年前的阴雷在脑海劈下,麻痛筋骨,直到走出殿门时她仍恍惚。
提起婚姻,曾经风临脑中第一闪过的是阴冷秋雨,淅沥沥,湿寒刺骨,雨点中混着父亲一声低过一声的呼吸。
慈安宫呛鼻的香烟,父亲跪地的身姿,窗扉后那道似有还无的视线,像阴雨在她心中挥之不去。
提到婚姻,她想到的是阴谋,算计。
后来,长姐与子明鸿为她抹去了一点阴霾,年幼的她发觉,婚姻也可以是琴瑟和鸣,举案齐眉。
可那时她也仅仅是心生赞美。
是什么时候开始向往的?
或许是那年第一次牵到子徽仪的手。
很软,很温热,细而纤长的骨节抵在她掌心,硌得她心乱响,小小的男孩就坐在她身旁,低着头,不说话。早春的日下,他的脸比春花先红。
就是那时,她第一次萌生了一种想法:也许和这个人过一辈子会很好。
如果注定要成婚,也许和这个人在一起,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她好奇,她期待,她向往。
她想要。
这种情感随着岁月累积,由朦胧逐渐清晰,直至深刻。风临在漫长的前行中明白了一件事,便是他于自己的意义。她的白日可以被很多事很多感情填满,但她的夜晚只能由子徽仪来陪。
长夜太可怕了,它很冷,又很黑,被冰雪砸到了也不能掉眼泪,如果没有子徽仪,她不知道要怎样熬到天亮。
如果没有子徽仪,她会觉得自己太可怜。
唯有这个人真的不能离开她,一刻也不行。风临觉得自己实则是贪婪的人,在他身上她想要太多,想要他真心实意的笑,想要他只对自己笑;想要他不再撒谎;想要他嬉笑怒骂;想要他再多依靠自己;想要他就躺在身侧,令她一伸手就能抱到;想要他无论什么事,第一次都要同她一起做;想要一盏小小的灯,亮在映辉殿的殿窗,无论多晚都会等待她。
想要全天下都知道这个人是她的,多看一眼、多想一下,都会死。
思绪乱飞,风临混乱地想着,不觉间走回正殿厅,宫人拉开厅门时,子徽仪恰转头望来,大把阳光将他照得熠熠发亮,子南玉回头看过来,温柔一笑,对他道:“她来接你了。”
子徽仪不好意思地轻轻笑,放下棋子站起身,对她弯眼轻唤:“殿下。”
风临忽地拂去胸膛内所有阴寒。
微炽的夏阳将宫殿通照光明,在父亲满含笑意的目光里,她向子徽仪大步走去,轻拉住他的手道:“回去吧?”
子徽仪点头:“嗯。”
子南玉望这两个人,心中无限怜爱满意,面色竟也亮了许多,有心逗道:“这样整日来去真怕你们累坏了,东宫离得近些,你们早点搬进去,早省些脚步。”
风依云跟随过来,听到此话不住地笑。子徽仪低头暗羞,风临亦觉有些不好意思,但仍不将手松开。
两人与父亲弟弟作别,向殿外走去,到了廊下,子徽仪望见往来宫人,便悄将手抽回,风临由他收回手,却停下脚步,不再往前一步,转过头平静地问:“为何收手?”
风临直视他双眼说:“让别人都知道我喜欢你难道不好吗?”
子徽仪一下哑住,一股奇异且隐秘的渴望自内心悄然漫出,这份渴望背后的危险令他本能的战栗,然而也正是这份渴望,令他根本无法张口拒绝。最终他什么也没能说出口,无论拒绝还是接受。他只缓慢地将手伸了回去。
手方探出便被她牢牢握住,子徽仪愣看相握的手,听到风临说:“太久没回华京了,我都忘了冬日的京城是何模样。”
她拉住子徽仪的手,将十指交握,轻轻地说:“也许今年我们可以一起看雪。”
-
离开皇城后,风临驱车往王府去,未想半路遇属下来急禀事。她一开车窗,便见白青季勒马在窗前,两眼灰红,沙哑吐字:“殿下,谢燕翎找到了。”
风临表情凝住,沉默下车,策马随去。
不愧曾为自己最优秀的斥候,近千人绕城寻了一天一夜,才找到她。
谢燕翎是在城东的一处水潭林边被发现的,那里偏僻又冷清。人寻到她时,她结衣为绳,挂在树枝之上,已死许久。
一块撕下的衣摆就平铺在树脚地上,用石块压住,是遗书。
风临以为凭她内心之挣扎苦闷,该有多少泣泪之话要讲,未想将衣布展开来时,上只有五个字。
五个血淋淋的,噬指而书的字——
“忠孝难两全。”
风临手抓血字布,看了许久许久,怔怔地转头,唤了声:“燕翎。”
她想问为何?但低头见这五字,已道尽缘由。
她想说一声糊涂,但偏偏心知,唯有清醒太过,才会写得出这五字。
怆情千回百转,最终风临只能唤一声:“燕翎。”
可这人再也不会应声了。
逝去的部下已被人自树上解下,躺放至树荫下。她神情并不安,像梦到噩梦,青扑扑的脸上沾了许多灰尘。
风临怔怔看着,将手轻触在女子脸颊,忽地悲哀尽涌。她望着面前容颜,刹那间,与这个部下的点点滴滴都涌上心头,过往的一切,那些错怨都淡去,风临手指微抖地擦去其脸庞上的灰尘,嘶哑道:“我自认不曾负你,你也不负我。”
“相识一场,阴差阳错太多,没能救下你,对不住。”
手攥血书,恍惚间,风临忆起她第一次见到自己时的模样——
“你就是送报的那斥候?”
“回殿下的话,正是属下。”
风临坐在帐内,由白苏包扎手臂,昂首望着面前满脸灰土的士兵道:“很好,以后跟着吾罢。”
“多谢殿下!”对方大喜而应。
“你叫什么名字?”
面前姑娘抬头望来,展眉而笑,眼睛满是机灵:“属下尚无字,名燕翎,姓谢,东陵之谢。”
及至,她与属下道:“到现在各城门监都没消息,人必定还在城内。一人一骑目标太显眼,能在京内躲到这时候,肯定是弃了马。她当晚骑的是西域贡马,士兵最后一次见是在交战地,依马力推测,至多再跑三坊便显力衰,届时她定弃马步逃。你们通报京兆府,协同差役查访城东三坊百姓,问谁人见过无主之马,有无人私藏了马,一有消息,即来报我。”
诸人应声而动,依言搜寻,白青季骑在马上,咧嘴笑道:“哼哼,看我将老谢薅出来。”
旁边属下也是从北疆一起过来的,见状不禁叹气道:“副将,有甚可乐呢?把谢郎将寻出来于她又是甚么好事么。”
白青季转过头,笑容微敛道:“你又懂什么,寻到殿下才能救她,现在寻不到她才不是好事。”
-
映辉殿外,一位宫女应吩咐赶来,前来见平康。
她到时,平康正立于西廊下沉思,眉隐隐蹙着。日渐西移,雕廊于他面上投下一层淡影,垂花柱影刚巧落在他眼尾处。他面容清隽,眉利鼻直,看着实在是幅冷淡的面相,素日也不常笑,这样的脸管起宫人来自然威严利落,然略失亲和,可此时精美俏丽的雕花影落在他眼边,偏将那份冷淡压下两分,倒像清水洗去了他的冷妆,于是那原本压在威严之下的艳韵便慢慢被研磨而出。
宫女愣神之际,他抬手招了招,手掌末有抹金光在日下一闪而过。她快步上前,应着声,眼悄瞄他的手,在他左手的小指上箍戴着一节金甲饰,代替了那截缺失的指节。
侍奉贵人的内官鲜有手上饰金,这是太女定做特赐他的,戴上后手指远观与常人无异。殊宠至此。
暗瞄之时,面前人忽而开口:“前日闻人侍郎抬往太医署医治时,是你跟随么?”
宫女忙低头道:“回少监话,是奴。”
平康问:“当日你见闻人侍郎伤势如何?”
“当日奴未亲眼见侍郎伤势,只见到侍郎满身血,腰腹处尤多,抬进室中后因要褪衣治伤,奴等便都退了出去,房中只留王太医一人诊治,过后太医说——”
“等等。”平康忽道,“你是说你们都退了出去?”
“是,侍郎不愿人见。”
有风自廊下穿过,他微眯眼,问:“太医怎么说?”
“王太医说侍郎两刀在腹,伤势很重。”
平康未再多说什么,对她道:“去忙吧。”宫女低头应声,将将转身,就见有侍卫快步走来,对平康耳语几句,平康微顿,抬头道:“你说谁来了?”
-
定安王府前庭,慕归雨随内侍向映辉殿行去,将近时,恰见风依云等人迎面走来。
风依云正急匆匆往外走,时不时回头看一眼,小脸分外紧张,嘴飞快地和身边寒江说着什么,寒江一边听一边笑,逗了他半天才点点头,像是应下了什么事。
一望见他,慕归雨立刻使力扯起嘴角,将眼睛弯起,露出个和善至极的笑容,远远地站住等候。
“好姐姐拜托了,你可一定要帮吾拿回来,她真的会——”风依云正同寒江说话,忽见寒江笑颜微顿,渐停步伐,他随之慢下脚步,向前一望,便望见站在前方的红袍臣子。
对方早已识趣地退站至道侧,含笑以候,他目光甫一望去,她便立时弯身行礼:“皇子殿下。内令。”
天地倏尔静了下来,鸟鸣虫语都于耳畔模糊,风依云望着她,笑容渐渐变淡。
慕归雨恭敬站着,她已做好被皇子冷对的准备,万万未想到,风依云只停顿了一瞬,紧接着便与人如常走到她面前,略慢脚步,笑着点了点头,唤了声“慕大人”,便与寒江离去了。
礼貌随意,寻常得像一句普通问候,好像什么也没发过。
慕归雨愣站那处许久,回神时,笑已木在脸上。
四周虫喧鸟嚎,刺耳蝉鸣像把锯子拉割人耳,叫得人脑仁都发痛。
也好。
也好。她想,这不是很好么。殿下长大了,处事成熟稳重,心胸也不止局限于儿女情长,这不是很好么。这样坦然相见,一笑而过,来日相处也不会尴尬窘迫,于彼此都是有益的。这很好。
她如此想着,不过一瞬便重拾微笑,冷然向前迈步。
-
映辉殿书房内,风临一边往拟好的锦轴上盖印,一边同子徽仪说话:“依云怎么好像个子没见长?”
子徽仪回忆下,说:“长了的。”他抬手用食指拇指准确比量出一段距离,语气肯定道:“比去年六月长了这么多。”
风临认真瞧瞧,还是蹙眉:“那也还是矮了点。咱家人都挺高的,怎么他个子还小小的呢?是不是该给他补一补?”
子徽仪说:“他并不矮啊。再者,小殿下现在才多大?刚到长个子的年纪呢,男孩抽条就在一两年间,很快的,殿下不必忧虑。”
虽有道理,但风临仍难展眉,低声嘟囔:“许是心思多,压得他不长了,我先前听说他睡的不好,饮食也少,我看还是须让御医仔细瞧瞧。”
听到此话子徽仪顿时也觉得有道理,放下手中朱砂印,与她低声讲起来:“这倒也确实,他素日吃饭都不到一碗……”
两人脑袋凑在一起正严肃嘀咕,外头银川前来禀告,说慕归雨求见。风临听后道:“好哇,她来得正好,叫她进来。”
子徽仪猜测她们恐有争言,他不便在旁,便往后殿回避。风临移步西侧茶室接见,此处置矮榻漆案,陈设颇具汉古风,于此坐谈,相对随意一些。
风临落座,命银川传见。待人进殿,风临不由微惊:“你脸色怎这样差?”
慕归雨低头行礼道:“庸躯无用,熬了回夜便闹出这脸色来,让殿下见笑了。”
风临怕她昏倒,忙叫她坐下,二人案前对坐,银川奉茶后退去。风临原想斥问她的,这一打岔便难开口,不得不重新捡起情绪,目光扫过她的左手,暗自叹息,沉下声音道:“孤有一事要问你,你须诚实作答。”
慕归雨低眸直接道:“殿下不必问了,是有此事。但臣绝不敢生妄念。臣自知德鄙行劣,不堪相配,何况身有婚约,岂敢起念污皇子芳名,故觍颜以拒,然心愧难寐。臣知深负蕙德,理当重责,愿领任何责罚。”
她不知怎的忽说出这一番话来,开门见山,消沉至极,反叫风临不知如何接言,皱眉半天才道:“也无须把自己说得如此不堪。”
慕归雨说:“事实如此罢了。”
风临眉皱深了几分,沉吟须臾,抬手将清茶盏推至她面前道:“那就别说配不配,只说想不想。”
面前臣子倏尔一怔。她凤眸一寸寸抬起,注视慕归雨:“你想不想?”
慕归雨双目一动不动低盯着面前茶盏,头也不抬,张口良久,才发出声音:“臣不敢妄想。”
“你……”风临皱眉开口,未料慕归雨居然打断了她道:“殿下,先将闲谈放放吧,臣今日赶在议会前来此,是另有事欲谈。”
风临以为她要将那晚调狱囚擒谢元珩之事,便点点头:“好,你讲罢。”
岂料慕归雨道:“殿下意欲何时晋封臣?”
茶室忽有一瞬静住。
气氛微异,然慕归雨犹似未觉,抬起头冷静看向风临:“自殿下动念以来,臣鼎力相助,凡臣所力及,倾之所有。臣自问微有薄功,然如今局势已初定,殿下却迟迟对臣未有言语,请恕冒犯,臣心惶恐。”
这一番话已可谓危险至极,君龙震怒只在顷刻之间。她说完暗等怒降,却是万万不曾想到,风临并没有动气。
只见风临耐心道:“你自然是有功之人,孤并不曾忘。也不是只你未封,而是众人都还未行封赏。兵乱才刚过两日,孤想着先将残局镇下再赏封众臣,也不算拖很久吧?实不相瞒,孤已拟定了,至多三日,赏封便会下告。”
可称慕归雨睁大眼望着她解释的模样,声音不知为何有丝颤抖:“您……”
风临注视她惨白的脸色,沉默下来。慕归雨的表情就在她沉默的瞬间好转许多,刚要开口,就听风临循循道:“孤知你为了今朝蒙受许多委屈,那晚你又为情势,调了狱囚,想来朝野已有暗议,孤又未即时表态,是否令你不安了?”
慕归雨骤吸一口冷气,震然瞪望风临,声音彻底抖起来:“不……”
风临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只觉像触到块冰,缓言慰道:“你素日待孤之心,孤明了。不要担忧,事急从权,孤必不会使你受责。”
慕归雨霎时像被火烫了,猛抽回手:“不对!”动作间衣袖带翻茶盏,清茶霎时洒了满案,她眼神闪过丝意料之外的慌乱,下意识伸手扶正茶杯,气息不稳地开口:“谁知此话是不是在搪塞臣!”
风临笑淡几分,直视她静了片刻,道:“你面色不好,先归府修养,孤会让御医去诊治,你睡一觉,待好些后我们再谈。”
当场慕归雨便如雷击,陡而高声道:“臣现在便请您给句话,究竟肯不肯予臣封赏!须知若无臣,您何以走到今日!”
殿内倏尔寂静,仅有茶水滴洒之声。风临悬在半空的手收回,慢慢落在案上。她倚坐凭几,双目黑云翻涌,盯视对方,长指点案,许久后开口:“孤等了你一夜,就等来了这个?”
“凭你的脑子,不会不知此话会令孤生怒,却还是说了。”
风临盯她笑了笑,静默瞬息,突然拍案而喝:“欺孤太甚!”
慕归雨当即起身后撤,撩袍跪下,照地叩去。
漆案晃动两下,发出干哑的裂音,杯倒茶倾,风临站起身,森然阴视面前人:“你安敢如此……”
慕归雨将头深叩在地,俯身之时,鬓边一抹雪丝闪现,随乌发垂落至地。
风临双目睁圆,一下子定住了。
雷霆欲落,却见白发。
霎时间万道炽绪皆梗在喉头,她已张开的嘴就这么滞住,黑中白丝如此刺目,如一条绫索绞缠住她喉舌,字句都化石沉压舌面,无论如何也无法推出口了。
地上,慕归雨跪于案前慢慢抬起头,不语,只用那双冷得让人寒心的眼望她。
她暗攥紧拳,指甲刺得掌心锐痛,风临望着这双眼,忽发出一声极尽嘲讽的笑:“你可曾有一日珍视过孤?”
地上人蓦然紧抿双唇,十指皆白。
风临别开脸笑笑,再看向慕归雨时已挂上冷静平淡的微笑:“放心吧慕大人,孤会让你的付出获得应有的回报。”
她绕过开裂的漆案,缓步上前,笑扼住慕归雨手臂,将人强硬扶起,微笑道:“大人气色不佳,待会儿的议会便不必出席了。反正你总有主意不是吗?”
慕归雨抬起眼望向她,慢慢道:“好。”
“大人聪慧,许多事不点亦透,但有句话孤仍要递与你。”
“殿下请说。”
风临微俯身,与之四目相对:“孤厌极受人逼迫,你不要犯禁。”
慕归雨一动不动看着她,缓慢上扬嘴角,在她森寒的目光里绽放出一个笑。
映辉殿书房内。
子徽仪刚将桌上文书锦轴各装匣收好,突然听得殿门哐响,见风临阴沉着脸大步疾来,站在桌前俯身寻找,抓起匣内一精裱锦轴,用尽全力将它撕裂两半!狠掷在地,自蹀躞带袋中取出火折,吹燃后连同火折一起猛丢到锦轴上。
火苗攀上绸帛,逐渐燃起,风临呼吸起伏,死盯裂轴,地上细火逐渐吞噬锦轴,轴身缓缓滚晃,几行墨字现身绸上,“擢升刑部尚书”“特封卿为”几字跃现于薄烟中,逐渐扭曲,在火里慢慢化为灰烬。
-
威远将军府。
宁韶自拒闻人言卿之后,便闭门不出,心觉此后无缘,不由悲从心起,两眼哭得肿桃一般。他伏在妆台前,拿出那枚蓝宝石发簪,心想:我与她怕是再无可能了,礼都叫娘退还去,我只留这枚小小的簪子作念想罢。
将话转告母亲后,他再不能抑住哀伤,卧床痛泣。宁勇站于房外万分心疼,却也无可奈何,依言将礼尽抬回了闻人府。
闻人言卿乘车出门前往东宫去,正见宁府人来,这一下便令她万分失落,以致抵达东宫时仍不能平复。
风临与她前后脚到的东宫,彼时同子徽仪乘车刚入皇城。风临面色也不大好,阴沉未散,子徽仪抬指轻按她两侧太阳穴,亦是眉宇微蹙:“殿下既知慕大人有意为此,动气岂不中计?”
她犹难平气:“竟敢如此待我。”
子徽仪道:“她在刺激您。”
风临道:“她在找死。”
子徽仪眉皱愈深:“却不知她想做什么。”
风临刚要说话,车马悠停,遂收话意下车,对他道:“你去栖梧宫寻父亲玩吧,我忙完这边便去找你们。”
子徽仪离开后,风临与众往明辉殿行去,路于詹事府遇子敏文,一道同行,行不多远,便望见闻人言卿。
闻人言卿面色白中带灰,恹恹迈步,有气无力地在前游走,简直似只幽魂。
风临与子敏文俱诧,上前问道:“你怎么也这幅模样?”
闻人言卿幽幽望向她,道:“殿下……现在大概也只有您意满志扬了……”
风临听话意不对,忙问:“怎么,难道未成么?”
子敏文见状也连忙上前问:“对啊,你去提亲究竟如何?难道真被拒了?”
闻人言卿万分失落地叹了一声,道:“是,被拒了……”
风临说:“谁拒的你?”
她刚想回答,忽想起道:“忘记行礼了……”虚弱地抬手补上,复道:“唉……不提了,总之是被拒了……”
“怎会如此……”风临为此遗憾,不由也感失落。子敏文见状问:“既然如此,那枚蓝宝石簪子呢?他有没有还你?那毕竟是你父亲唯一的遗物,总要要回才好。”
闻人言卿摇摇头,有气无力地摆了下手道:“给了他便是觉得他配得上,我没有打算再要回来。他并不知那是我父遗物,我未想告诉他,你们也千万不必告诉他。”
听罢风临反而奇了:“他不知么?”
闻人言卿点点头。当初躲藏查案之时,为避追杀,她惯将那枚单坠藏起,后来又为脱身,由人夺去它,以作脱身计,宁韶无从多见,自然不会得知蓝宝石坠子的来历。
子敏文并不知宁韶经历何事,故而闻人言卿也不便细说,只回了个“嗯。”风临未多问,只是更加遗憾。
闻人言卿自然看出,不觉间放低声音,叹息道:“给他便是他的,是全我的心意。若最后当真不成,有我一件东西在他身边,也是好的……”
子敏文千辛万苦将那宝石坠找回,如今听见她送与旁人,也没有丝毫不满,淡淡一笑便过,再不提及,为之所耗费的银钱人力亦不诉半字。
三人不再多言,行至明辉殿内落座。一刻钟后,余者陆续到齐,只是不见慕归雨,议会开始前鸿胪寺人入殿来报,说慕归雨告病假了,子敏文等人皆感意外,唯风临不语,仅面色愈发阴沉。
及议,首件便是论谢氏族人之处置。棘手的丹书铁卷须得给朝野一个妥帖的交代,其族人量刑也许慎谨。因慕归雨缺席,其中细致处暂且搁置。
稍后,诸人便论及净王的处置。对于目下当唤她为风和还是风离,在殿众人尚不能够统一,但以其谋害同胞姐姐的罪名问罪于她的路线,却是得到了在场人的默同。至于最终如何量刑,暂且至那时再议。
随后,由风临开言,依据户部交呈计册,决定免去华京、明州两地赋税一年,以稍稳民心。
国朝两处开战,正是用钱之际,这个决定无疑让许多人产生异议。风临循循善诱,讲明她已将国库及户部帐目过算一遍,减免一年赋税并不会给目前局势增加压力,据理温劝之下,此策终于得过。
此后许多琐碎,赘而不述,唯余一件事,即皇子风依云涉军之事,经由一臣口中提及。虽是几言便过,貌似无妨,但其后深意不可不思。
男子涉军,哪怕仅仅是掌领一支仪卫也是要惹异议的,而风依云竟可直接参与两场政变兵斗,不可谓不稀奇。之所以暂未起争议,全因风临在三军中强悍的威压。但军权之外,朝野政议,就不是单凭军威可以平息的了。
风临有所预料,仍如此做亦有她的考量。私心论,她心中真正的血亲手足,只剩依云一个,弟弟为她受多少委屈、担了多少险事,她如何宠溺都不为过,何况他要上进。他既有志气要立一番事业,她焉有不助之理?
而从政论,亲弟弟掌卫,于她只有放心。
但男子涉政,绝不会被轻轻放过。休说她们,风临亦在等将至的言潮,在此之前,她要让实权握到弟弟手里。
至于皇城禁军,必须由自己人掌控。
-
东宫议会持续了一个半时辰,及散,闻人言卿称病躯不适归府,路上转道去看望慕归雨。
到静心圆,由云子引入后,当在竹林亭下见到独坐品茶,气色如鬼的慕归雨时,闻人言卿显然是有点意外的。
她猜慕归雨装病,但真未猜到慕归雨这模样。
她走到亭下,犹豫道:“你怎么……”
慕归雨漠然抬眼,问:“把刘达仕片了,痛快了?”
闻人言卿愣了下,遂说:“痛快。”
慕归雨笑笑,悠悠起身走上前,于她面前站定,笑眼轻弯,闻人言卿随之而笑,岂料慕归雨抬手一杯茶泼至她脸上!
茶水狠迎面而来,直将人淋得懵了一瞬。
水珠滴答顺着下巴落下,闻人言卿抬手触了下脸颊,低头看看指尖,望向她笑道:“这是你第二次对我动怒。”
慕归雨说:“知道为何泼你么?”
闻人言卿说:“知道。”
慕归雨冷然直视她:“谁许你将殿下牵扯进来?”
闻人言卿说:“我不想瞒她。”
“那你就要她赏你?”慕归雨话音已如冰霜,“你想办事可以来寻我,怎敢将她牵扯进你的私事,还留下纸印。”
正是焦肃气氛,偏有阵柔风刮来,将两人鬓发都吹乱了,慕归雨厌恶地微晃了下头,将发丝甩开,闻人言卿静静注视她,随发丝扬起悠落,才开口:“我若寻你,殿下事后得知,你要如何圆说?”
慕归雨冷声道:“何须你来操心。”
闻人言卿注视她许久,忽而开口:“霁空,你知道吗,我厌极了你这一点。”
“你把脏的烂的都往自己身上揽,不会让我们觉得好过。”闻人言卿直视她,以前所未有的锐利语气道,“从殿下那你还没学明白么?”
“你就没有一次想过问问我们,愿不愿意拿你去换那所谓的‘结果’吗?”
慕归雨嘴唇绷得极紧,道:“从前不允许我问,现在亦不必再问了。我只在乎事办没办成,其他,全不重要。”
闻人言卿说:“我从未想过会用这个词形容你,但此时此刻,我竟寻不出比它更合适的词了。慕霁空,你真是一个冷酷的人。”
“哈!”慕归雨发出声巨大的冷笑。
闻人言卿却道:“你不必笑。她们做下这等猪狗不如之事,我如何做,都算她们的报应。宁公子受尽苦楚,已是可怜至极,断不能再受半句风言风语,我势必将牵涉此事者尽数除去。一人牵涉,便杀一人,百人牵涉,便杀百人。非使天下无议此事,方才罢手。但有后果我一人独担,绝不牵连殿下。”
“你如何待我,如何看我,都无所谓。你为殿下思量,为她动怒,我也全然理解。”
闻人言卿直视她说:“我只是觉得殿下很可怜。”
她走到慕归雨身边,侧过脸低语:“她也只不过是想要一个老师而已。”
刹那间慕归雨如遭重击,身形摇晃竟不能站稳。闻人言卿说完这句话,转身离去,慕归雨独站亭内,踉跄至桌边,十指死抓桌沿方定身姿,许久之后,才自口中苦涩地道出两字:“真狠。”
此时人早已远去,四下无一人听她讲话,她却犹似不觉,低头望着石桌纹路,满目凄然道:“你问我有没有想过,我却也想问问你有没有想过,有些事当初能不能选,现在能不能停下。”
-
皇城,栖梧宫。
小厅罗汉榻上,子南玉与子徽仪正在对弈,风依云站在榻边观看。
棋盘战况焦灼,白子隐陷不利,子南玉低头看了许久,抬头问:“能否悔一子?”
子徽仪端坐对面,低声道:“殿下一国之父,六宫之主……”
子南玉忙不好意思地笑道:“好好,不悔了不悔了。”
子徽仪莞尔,抬手捻一黑子落下,子南玉即刻叹声:“哎呀……”
风依云乐道:“父亲输了,这碗药粥赖不得了,快喝掉。”
文雁应声上前,将温着的粥呈上来,子南玉倒没再推拒,只是叹气低语:“不是我挑食,实在是这粥太难喝了些……”
子徽仪与风依云盯着他喝完,两人对着拍了下手道:“成功。”
子南玉不禁笑道:“你们呀……”
他自政变后便一日憔悴过一日,前两天更是心结沉郁,难以霁色,今天与两个孩子说话玩笑几句,气色倒好了许多。
风依云正同子徽仪乐着,便听外头进来宫人传报:“太女殿下到了。”
风依云笑一下就僵了。
子南玉饶有趣味地观察他。风临入殿,照例细细询问父亲用膳、用药,遂与之说了会儿话,便起身道:“父亲,我有事寻依云谈谈,稍后便回来。”说完转头看向弟弟道:“过来下。”
风临转身向外走,风依云小脸苦巴巴,躲也躲不掉,垂头耷脑地跟去。子南玉观察许久,待两人出殿后,悄与子徽仪说:“依云挨训了么?”
子徽仪哑然失笑。
-
另一边,风临与风依云至凌寒殿厅落座。良泽斟茶后退去,姐弟两人于殿内无声对视半晌,风临才开口:“那件事,你如果真心放不下,我也不是非拗你意不可。”
他意外抬头。
风临面色不算好,但仍然说道:“若你打定主意想要这人,就像我想要徽仪那样,那我愿帮你把她攥到手。”
“但有一个问题我须得先问你,她待你可也是同样心意?”
风依云大为惊讶,怎料姐姐会为自己这般快让步。心知这全因她疼自己的缘故,惊讶之余,他不免触动,先前那点小小的不快即刻飞散,凑近前感动地唤:“姐姐——”风临板着脸道:“别撒娇,说正事。”
风依云笑笑,神情认真地想了会儿,摇摇头:“算了。”
“她待我好,皆因我是你们的弟弟,或许其中会些许好感,但并无重情。如今细想想,自相识至今,她从未对我表露过一丝情意,也没说过非我不可。”
“她对我无意。”
风依云抬头,笑容微有黯淡,然语气坚定:“既然如此,何必强求?”
风临细细看他许久,温声问:“当真不伤怀么?”
他愣了下,后坦然点点头:“伤怀定然有。但是姐姐——”
他手指环拂天青瓷杯,双目垂望清茗,缓缓合动红润的嘴唇吐字:“我不会被情爱困住。”
“我绝不步父亲后尘。”
风临心骤然猛窒。十多年前的阴雷在脑海劈下,麻痛筋骨,直到走出殿门时她仍恍惚。
提起婚姻,曾经风临脑中第一闪过的是阴冷秋雨,淅沥沥,湿寒刺骨,雨点中混着父亲一声低过一声的呼吸。
慈安宫呛鼻的香烟,父亲跪地的身姿,窗扉后那道似有还无的视线,像阴雨在她心中挥之不去。
提到婚姻,她想到的是阴谋,算计。
后来,长姐与子明鸿为她抹去了一点阴霾,年幼的她发觉,婚姻也可以是琴瑟和鸣,举案齐眉。
可那时她也仅仅是心生赞美。
是什么时候开始向往的?
或许是那年第一次牵到子徽仪的手。
很软,很温热,细而纤长的骨节抵在她掌心,硌得她心乱响,小小的男孩就坐在她身旁,低着头,不说话。早春的日下,他的脸比春花先红。
就是那时,她第一次萌生了一种想法:也许和这个人过一辈子会很好。
如果注定要成婚,也许和这个人在一起,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她好奇,她期待,她向往。
她想要。
这种情感随着岁月累积,由朦胧逐渐清晰,直至深刻。风临在漫长的前行中明白了一件事,便是他于自己的意义。她的白日可以被很多事很多感情填满,但她的夜晚只能由子徽仪来陪。
长夜太可怕了,它很冷,又很黑,被冰雪砸到了也不能掉眼泪,如果没有子徽仪,她不知道要怎样熬到天亮。
如果没有子徽仪,她会觉得自己太可怜。
唯有这个人真的不能离开她,一刻也不行。风临觉得自己实则是贪婪的人,在他身上她想要太多,想要他真心实意的笑,想要他只对自己笑;想要他不再撒谎;想要他嬉笑怒骂;想要他再多依靠自己;想要他就躺在身侧,令她一伸手就能抱到;想要他无论什么事,第一次都要同她一起做;想要一盏小小的灯,亮在映辉殿的殿窗,无论多晚都会等待她。
想要全天下都知道这个人是她的,多看一眼、多想一下,都会死。
思绪乱飞,风临混乱地想着,不觉间走回正殿厅,宫人拉开厅门时,子徽仪恰转头望来,大把阳光将他照得熠熠发亮,子南玉回头看过来,温柔一笑,对他道:“她来接你了。”
子徽仪不好意思地轻轻笑,放下棋子站起身,对她弯眼轻唤:“殿下。”
风临忽地拂去胸膛内所有阴寒。
微炽的夏阳将宫殿通照光明,在父亲满含笑意的目光里,她向子徽仪大步走去,轻拉住他的手道:“回去吧?”
子徽仪点头:“嗯。”
子南玉望这两个人,心中无限怜爱满意,面色竟也亮了许多,有心逗道:“这样整日来去真怕你们累坏了,东宫离得近些,你们早点搬进去,早省些脚步。”
风依云跟随过来,听到此话不住地笑。子徽仪低头暗羞,风临亦觉有些不好意思,但仍不将手松开。
两人与父亲弟弟作别,向殿外走去,到了廊下,子徽仪望见往来宫人,便悄将手抽回,风临由他收回手,却停下脚步,不再往前一步,转过头平静地问:“为何收手?”
风临直视他双眼说:“让别人都知道我喜欢你难道不好吗?”
子徽仪一下哑住,一股奇异且隐秘的渴望自内心悄然漫出,这份渴望背后的危险令他本能的战栗,然而也正是这份渴望,令他根本无法张口拒绝。最终他什么也没能说出口,无论拒绝还是接受。他只缓慢地将手伸了回去。
手方探出便被她牢牢握住,子徽仪愣看相握的手,听到风临说:“太久没回华京了,我都忘了冬日的京城是何模样。”
她拉住子徽仪的手,将十指交握,轻轻地说:“也许今年我们可以一起看雪。”
-
离开皇城后,风临驱车往王府去,未想半路遇属下来急禀事。她一开车窗,便见白青季勒马在窗前,两眼灰红,沙哑吐字:“殿下,谢燕翎找到了。”
风临表情凝住,沉默下车,策马随去。
不愧曾为自己最优秀的斥候,近千人绕城寻了一天一夜,才找到她。
谢燕翎是在城东的一处水潭林边被发现的,那里偏僻又冷清。人寻到她时,她结衣为绳,挂在树枝之上,已死许久。
一块撕下的衣摆就平铺在树脚地上,用石块压住,是遗书。
风临以为凭她内心之挣扎苦闷,该有多少泣泪之话要讲,未想将衣布展开来时,上只有五个字。
五个血淋淋的,噬指而书的字——
“忠孝难两全。”
风临手抓血字布,看了许久许久,怔怔地转头,唤了声:“燕翎。”
她想问为何?但低头见这五字,已道尽缘由。
她想说一声糊涂,但偏偏心知,唯有清醒太过,才会写得出这五字。
怆情千回百转,最终风临只能唤一声:“燕翎。”
可这人再也不会应声了。
逝去的部下已被人自树上解下,躺放至树荫下。她神情并不安,像梦到噩梦,青扑扑的脸上沾了许多灰尘。
风临怔怔看着,将手轻触在女子脸颊,忽地悲哀尽涌。她望着面前容颜,刹那间,与这个部下的点点滴滴都涌上心头,过往的一切,那些错怨都淡去,风临手指微抖地擦去其脸庞上的灰尘,嘶哑道:“我自认不曾负你,你也不负我。”
“相识一场,阴差阳错太多,没能救下你,对不住。”
手攥血书,恍惚间,风临忆起她第一次见到自己时的模样——
“你就是送报的那斥候?”
“回殿下的话,正是属下。”
风临坐在帐内,由白苏包扎手臂,昂首望着面前满脸灰土的士兵道:“很好,以后跟着吾罢。”
“多谢殿下!”对方大喜而应。
“你叫什么名字?”
面前姑娘抬头望来,展眉而笑,眼睛满是机灵:“属下尚无字,名燕翎,姓谢,东陵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