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你瞧见没?”
太和殿内,风临倚坐于座,同子徽仪微声道:“那几人笑假得都快裂开了。”
子徽仪点头,微感意外道:“想不到她们都心仪小殿下,也不知他心中向谁更多一些?”
风临轻轻冷哼一声。
子徽仪挪目瞧她,借着歌舞声作掩,凑近她耳边问:“殿下心里更属意哪个?”
风临说:“我一个都不满意。若一定要从这三个中选一个的话,月映雪吧。”
“论起来她们都是优秀女子,然而问的是选驸马,不是选臣友,那就不同了。”
风临手晃金盏,缓缓道:“我只一个亲弟弟,自小娇养,将来出降,对方家境不可太微,不然会委屈他。依云从前受那人压迫,留下极大阴影,故而未来的妻家家族关系不能太复杂,否则必令他心力交瘁,何谈幸福?我弟心有志向,欲来日为将入朝,但即便有我做靠山,将来也必少不了议论,甚至攻讦,所以他未来的妻家得能容得下、禁得住才行。其家世最好不要太低,低就不能震慑流言,也不能太高,太高了,她们自己便难以心平,依云未必能压住。”
“他性子明朗直率,情感充沛,时常愿意撒娇俏皮,将来的妻子须得能陪他一块玩笑。不要求那人与他琴瑟和鸣,但谈及风花雪月,至少那人不能呆板无答,讲起礼乐诗赋,那人不能接不上话,纵抛开这些都不论,起码他撒娇时,那人总不能板着脸假笑,连一个情字都不肯说出口吧?”
风临将这一大通话缓缓说完,看向子徽仪:“你觉得这些,那三人之中有谁能做到?”
子徽仪叹道:“也只有月女郎了。”
“所以啊。”风临笑笑,“不过这只是我一人之见,最终还是要看依云的想法。况且来日长,也并不局限于眼前几人。”
她这一番话可谓为弟弟深思熟虑,子徽仪无可添补,然而他与慕归雨到底有一点共事情谊,兼之愧疚,不免为她说一句话:“可我总觉得,这些也许慕大人也可以做到。”
风临发出一声大大的冷笑,望着面前的歌舞道:“她当然做得到,她有什么做不到?我甚至相信,她若想,必是一个很好的爱人。问题是她肯吗?”
她声音渐冷:“我与依云都给她递了金枝,她不肯受,那就此罢了。我们也是有尊严的,难道要我们求她受?现在她心里什么想法不重要,若真为依云伤心,亦无人能管。她当初既不肯,该她此时受此情苦。”
子徽仪认真听着,不由微叹。论起来,皇室示意结好,慕归雨两次拒绝,风临不但未怒丝毫,反而仍厚待于她,封侯进爵,已属极大胸怀。若此事发生在那位陛下身上,当真是想也不敢想。
而此时风临生愠,他也大略明白缘由,她定是瞧出慕归雨的心思,觉得你不是无意我弟弟么,怎么又来不快?
你可以不喜欢拒绝,但你若是心里喜欢,还故意拒绝,叫我们伤心难堪,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故此子徽仪不再多说,只微作感慨:“如此看来成一段姻缘也并不容易,想要合适又有情的,实在是很难。”
风临说:“是啊,像我们这样既钟情又般配的,实在是太难得。”
子徽仪微愣,看向她,暗暗开心:“你觉得我们很般配么?”
“当然。”风临转过头看他,“你我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起修习长大,闻弦知意,心有灵犀,彼此生死相许,一颗真心对一颗真心,桩桩件件,讲到天亮也讲不完,若我们不般配,天下还有谁般配?”
子徽仪认认真真听完,只觉倍有道理,当即容光大悦,欢颜道:“是啊,我们好般配。”
风临一本正经道:“天造地设。”
他接道:“珠联璧合。”
说完两人静了一瞬,一齐红着脸欢笑起来。
风临讲完那些,实则也不好意思,但为逗他一笑,便也顾不得了,现下见他开怀,她也不禁跟着愉快,一个劲儿瞧他。
子徽仪望着她熠熠生辉的笑颜,于心中道:真希望时光停留此刻,永不要变才好。
东北坐席间,京兆府府尹及周围官员都暗往太女处打量,见太女又在与子徽仪说话,交谈间神色亲近自然,全然不似才重归于好。
府尹暗声发愁:“唉,殿下不是在看歌舞,就是在与他讲话,我们想去致一杯都寻不到间隙。”
她们已暗观许久,无论何时瞄到,两人都是兴致勃勃,旁人也怪,从前也不见清华公子有这许多话说。他像是在同太女谈论此刻的舞目,说话时颔首,轻而又轻地笑了一下,长睫毛像两把美羽扇,于低眸婉转间闪出烁丽光华。远处几个暗望的人,忽有片刻失神。
二人说话之际,见前方座上皇夫起身,似欲离席,他们连忙站起行礼。
“在笑什么,如此开怀?”子南玉带风依云走到女儿身边笑道,风临二人行礼询问,得知父亲欲离席归宫,连忙问是哪里不妥,子南玉缓缓摇头,笑望大殿,目光所及皆是灯火辉煌,歌乐欢盈,然心自生起一股绵绵不尽的寂寥。他笑默片刻,末了仅道一句:“只是有些乏了。”
风临与子徽仪、风依云悄对一眼,各默了一瞬未语。及众大臣礼毕,三个孩子一并送他离宴。
殿外。
李思悟正独自徘徊。她想起已逝的老师,心中难受,借口酒醉,暂离喧嚣,独自宫廊下凭立,伤感夜眺时,忽见皇夫出殿,连忙上前,端正行礼:“殿下夜安。”
凤仪缓停,子南玉微微转身,向她轻轻一笑,两旁宫人执灯而立,琳琅宫灯将他面容照得莹莹而辉,白发于月光下如银似雪。
“李御史,出来透气么?”
李思悟抬头回话,见他温和笑望,眸光仿佛含着细碎雪光,她连忙低下头,想他满头白发,心中更生难受,道:“是的。宴会方兴,殿下这就要回宫了么?”
子南玉十分慈爱道:“到了该饮药的时候,就不留在那了。何况吾待在那处,你们也玩不尽兴。”
“怎么会?殿下能在宴上,臣等何其荣幸!”
此时风临几人相继出殿,与之同行,子南玉温柔对李思悟稍寒暄几句便作别,临走前叮嘱一句:“夏夜虽热,但也要仔细保养,勿贪饮冰酿啊。”
听到他仍记得自己小时候的事,李思悟内心感动,将身子更揖低几分道:“多谢殿下叮嘱,臣一定听从。”
子南玉笑点点头离去。风临、子徽仪、风依云三人随之回栖梧宫奉药,几人融洽地说了好一会儿话,子南玉知晓几个孩子的心意,不愿他们为自己耽搁好好的宴会时光,便提早休息,让他们早些归宴。
等到三人回到太和宫时,宴上已经摆上了许多游戏,只待他们归来开始。
殿中央文舞礼退,武舞登场,各式游戏由宫人置于殿厅南侧、宫廊下。风临笑请诸臣尽兴,众稍解拘束,于行礼后各寻乐趣。
有玩射覆,有玩投壶,和谐有趣。百官中也有魏冲、云骁等人趁着歌舞更换的间隙,展示武艺,后宫人抬上备好的绘像靶,鼓以佳赏,引来许多臣官参与,展示射艺,云骁等人夺得许多喝彩与奖赏,一时间风头无两。
她点点头,抬杯刚要饮一口,身后寒江款款上前,礼貌笑拒:“殿下忌酒。”
府尹有些尴尬,正要讪笑收回酒杯,子徽仪见状起身,和善笑道:“府尹一片敬贺心意,如不领受实在可惜,若大人不嫌,我来代殿下饮下这杯吧。”
风临淡笑开口,刚想代他婉拒,便听子徽仪微声道:“让我挡一杯吧。”
“徽仪你……”风临转头看去,欲提醒,却见子徽仪脸颊微红,一脸正色地看着她,眼中光星闪烁。风临从未见他如此主动迫切地想要做一件小事。
她犹豫之际,忽而间脑海闪过一念,如电如风,稍默,改口允下:“好。”
寒江诧异地看向她,却见她转向臣官,浅笑道:“孤不胜酒力,由爱人代之,领承诸位美意。”
话音落,子徽仪已拿起桌上酒杯。他脸很红,动作显出丝紧张,眼睛却亮得像星,好像在做一件相当重要的事。
慕归雨有点意外,未料风临肯舍得他饮酒。见他执杯,诸官皆知风临喜爱他,带着讨好的心思,故作玩笑道:“殿下与少君如此情好,连一杯酒也不舍得殿下多喝啊?”
子徽仪听了,举着酒杯,粉唇阖动,想回句话,半天也没有接上,素来以得体从容为人称赞的人,此刻居然促言起来,憋了半天,忽地仰头咕咚一下饮尽了酒。
风临暗惊:“徽仪别喝那么急!”
他放下酒杯,脸给酒劲冲得通红,眼睛却更亮了。花酿顺喉而下,仿佛在咽喉烫开一条滚热的路,将那阴冷的残影都浇融尽了。喝完了酒,他拿着酒杯,自个人抿唇笑了会儿。
风临面上笑语众人:“公子怜孤,半点酒辣也不叫孤受。”实则无时无刻不在暗观他,不动声色于下拽住他衣袖,示意他止杯。
然而子徽仪分明觉察,但仍作未察模样,面含雅笑随她与臣官们交谈,又代饮了一杯。
当着旁人面,她不愿拂他意,因而没有强止,站在一旁,目色深深地注视他,眸中掩着心绪。当子徽仪风度优雅地要拿起第三杯时,风临终于忍不住,假借递杯的动作按住他手腕,低声道:“好了,最后一杯。”
未想子徽仪难得摇头,用仅二人可闻的声音,附在她耳畔说:“今晚就由我一回可以吗?”
她心内骤紧,握着他的手一点点松开。
他们短暂交谈的姿态落在旁人眼中,像是情侣间的低语,虽不知说了什么,但有眼尖的人看到了风临压在他腕间的手。
府尹等人摸不准风临心思,都不敢冒然出声了。四周寂静刹那,慕归雨目光在他二人面上过一圈,忽然抬手招来宫人呈酒,拿起托盘上酒杯,走上前行礼道:“值此佳夜,臣也欲敬殿下一杯,谢殿下惠恩,祝佳偶重逢。”
子徽仪飞快地拿起新斟满的酒杯,浅笑道:“承尚书美意。”风临松开手,深望他侧颜,默然许久。
见旁人来贺,太女二人容色无厌,笑颜以对,殿内许多人也生出逢迎之心来,纷纷于座上起身,遥遥敬意。风临携他于杯盏间同人谈笑,然而心中却各怀怅喜。
慕归雨淡笑观望,不久后悄然归座。
宫宴坐席排位,先爵后职,依三省六部下延而序。目下三省六部高官死的死,囚的囚,逃的逃,所剩不多,门下省更是干脆连主官都没有,仅剩一位门下侍郎。故此在宫宴前列,从左至右分别是皇子宗亲,子丞相、慕归雨、子敏文及几位主官,而闻人言卿恰在慕归雨东后方。
宗亲之中,参宴的也只有潇湘郡王风绮如、惠康亲王两人。原也不至于此的,但偏偏此前闹出了恭定亲王逃京的事,京内宗亲岂能不惴惴?她们方立下小功,便遇此变,此时再听闻宫宴,少不得想起几月前武皇对风希音之举,那位静王被诓去宫宴后,可再也没有回来!
因种种原因,出席的宗亲只有两位。惠康亲王年迈,皇夫退后不久她便也离席。剩个潇湘郡王倒兴致勃勃,但她在确认恭定亲王外逃后狂笑一夜,给嗓子笑哑了,现在也说不得话,不多久也便离开。
故此慕归雨归座后,由东及西皆是己方人,说话倒也算方便。
她甫一落座,侧后闻人言卿便说:“你回来了?不去给殿下他们致酒了?”
“气氛已入佳境,我就不必再在跟前了。”
闻人言卿说:“噢,那也挺好,方才看你在那举杯,我还担心你会喝醉。”
慕归雨说:“抱歉了,我有些难醉。”
“你?”闻人言卿疑道,“你不是一杯倒吗?”
一旁蔡理笑说:“哪有的事,侍郎久不在京有所不知,我们大人可是京中有名的千杯不醉。”
闻人言卿惊讶道:“真的假的……”
慕归雨笑笑,也不多说,抬手解下腰间翡翠玉佩放在桌上,浅笑道:“今夜我若醉了,它就归你。”
一旁子敏文笑道:“哟呵。”
玉佩碧蓝如海,色纯至极,通体无半分瑕疵,实是难得的极品。闻人言卿看着它奇道:“当真么?”
“当真。”
“可惜了,我不善饮……”她遗憾道。
慕归雨微微而笑,抬指对大殿划了一圈,“无论何人,无论多少人,只要今晚我醉了,它就归你。”
闻人言卿眼睛斗然一亮,望了望那玉佩,起身绕殿走到对面席列,嘀嘀咕咕一阵,又抬手指了指慕归雨桌上那块宝物。只见那些文臣武官都兴奋起来,道:“我们一齐上,难道还喝不倒她一个?”
-
随宴意渐盛,酒意渐酣,大臣们也兴头高起,自古以来,文人能士于宫宴献展才能,大扬名声,都是一场佳话。许多身负才艺的人也欲于今夜展示。不久殿内充盈吟诗作对、持花行令之声。风临心情尚好,经由属下们极力奉和,也打算持剑一舞,聊以助兴。
月惊时听闻后,心念一动,立即绕殿向前,逐层禀告,至风依云面前请见,邀约:“太女作剑舞,岂能无雅乐相佐,久闻殿下乐义高超,下臣欲邀殿下共曲,为太女合奏。”
风依云未料她会来相请,说:“你倒真敢。”
“殿下随和善良,下臣又有什么不敢呢。”
风依云扬头看向她,道:“你总来献殷勤,莫非真对吾有意?”
她笑道:“有意无意,难道殿下还不知道?”
风依云微噎,一时没接上话,沉默了一小会儿,到底还是为人着想道:“你这样给人看见,不怕旁人笑话你么?”
月惊时展颜,悠悠道:“我敢于追求所爱,他人当赞我的勇气,哪里会取笑。”
风依云不禁笑叹:“你还真是自信。”
“如怨嗟卑怯,又怎敢倾慕皇帝之子?”月惊时微微俯身笑揖,“所以殿下可愿赏光?”
风依云望着她文绉绉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道:“吾现在可半点也不喜欢你。即便如此,你还要邀请吾吗?”
“既然如此,更要邀请了。”月惊时笑意盈盈,丝毫不显受挫,“日久方见人心。请殿下赏光。”
“好。”风依云十分欣赏这人的勇气与坦荡,站起身道,“女郎诚心相请,再拒下去就是吾无礼了。”
月惊时喜而开颜,他问:“欲奏何曲?”她反问:“这要先问殿下善何乐器。”
风依云与风临、子徽仪自小同父亲习琴,自然是琴最熟练。然他此时却没有选它,而是在短暂思忖后说了才练三四年的“筝”。
月惊时笑道:“琴筝鼓笛,箫笙琵琶,下臣都略通一二。然常言道管乐配丝弦,方得意趣,不知殿下中意箫笛之中的哪个?”
风依云嘴唇一顿,微敛笑意说:“箫太幽怨,吾不喜欢。同为管乐,吾更喜笛子,清越,教人听着心爽。”
月惊时莞尔一笑:“巧了,我恰是笛子吹得最好。”
“殿下,待会儿您弹琴的时候,我可以吹笛相和,下官于乐理小有心得,一定不会无趣。”
风依云扬脸一笑:“听起来不错,那便试试你的技艺。”
二人一前一后往殿中乐部走去,影越宫灯。
不远处慕归雨静坐于座,垂望面前杯盏,始终挂着那微笑。
不久筝笛响起,一曲柳拂江堤悠扬于殿内,清笛高和,殿西席列,魏冲闻音停下交谈,往奏乐者看去,见皇子皓指拂音,殿下剑舞俊逸,喝彩之际,低头看向自己红袖,心想,是否皇室子女都这般多才多艺?
一曲终了,满殿掌声无数。
慕归雨也抬起双手,露出了一直藏在长袖下,那只戴着黑绸手套的左手,微笑向他们拍了两下。
皇子起身,与月女郎微微礼揖,在众随从簇拥下归座,她的手也随掌声放下。
这一晚上,慕归雨的左手再也没有抬起来过。
-
风临许久未持剑,今夜也是存了意气之念,拿着挚友所赠新剑上前,霜锋出鞘,出剑挥舞,心内也不禁紧张。紧张的倒不是怕舞不好、忘了招式,而是怕自己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剑意。
一剑舞罢,满殿掌声雷动,她也不能够安心,直到一转身看到子徽仪那双极清极亮的眼时,她的心才忽地落地。
他望来那激动闪烁的目光,就犹如望着从前的自己一般,没有半分分别,风临就好像从他目光之中找回了自己。
须臾间,一股浩然之气自脊背生起,她步伐俊疾走去,迫不及待、满心希冀地问子徽仪:“我舞得怎样?”
他张口十分激动道:“比从前更精进了!”
风临紧紧抓着剑柄,原地踱了两步,真想将他狠狠抱在怀里。
子徽仪明眸粲然,浅笑盈盈望着她,于灯华下无比动人,风临坐于他身侧,悄观察他的颜色。
尽管风临早已示意寒江,令人悄将子徽仪所饮酒皆换成温热花酿,且用水释了几分,但仍担心他饮醉伤身,此时见他面容如玉,一如寻常,暗暗松了口气。
二人相望许久,心下都柔情百转。风临心境佳,兴头也高涨,与人交谈玩乐越发活跃。
今夜宴乐歌舞曲目皆由子徽仪阅定,择曲避去华靡之音,侧于庄重、感怀、轻悦三类曲风。宫宴伊始以宏丽庄正,渐转愉快,现下随着宴会气氛登顶,曲目也慷慨激昂起来。
因时间紧急,两寺所呈大多是以往熟演的节目,但还是在几日内编排了一曲新舞,于今夜呈演。只见一群舞者着行装快步入殿厅,手持颜色华丽的木盾木剑,仿战士兴战,高歌振舞,以此歌颂将士胜战之功,感怀胜战之艰。
风临看后大为触动,怅然许久,闻人言卿见状,起身执杯,当场颂言将士,惹得风临甚为动容,闻人言卿亦泪眼汪汪,与之相望,心绪悲涌,忽然开唱:“感遇~明主恩~~~颇高祖逖言~~~~~~”[1]
“……”风临稍愣,立接道:“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闻人言卿含泪:“殿下——”
风临感动:“言卿——”
远处张世诚怒目暗视闻人言卿,心中唾道:妓种贱骨,难褪媚态!
两个人互对诗歌,殿内众将官皆有感触,一旁乐官悄示意止音,一人鼓点轻敲,琵琶紧随,笛声亦起,殿内不知谁起头,忽一齐唱了起来。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2]
白青季看面前舞影,听着耳畔歌声,心想若是老江老谢还在,此时定坐在我的身边。
而今左右一望,哪还见故人身影?白青季悲上心头,仰头饮尽杯酒,望向风临,哀想:世事无常,不知我又还能陪殿下多久?
殿座前列,紫衣杯前,已伏倒许多人,杯倒酒倾。
慕归雨抿了一口酒,放杯,将玉佩收入袖中,后闻歌微笑:“哈哈。”执筷击金碗相和。
一旁子敏文阻之言:“何做此举?如丐儿也。”
慕归雨笑回:“做乞丐又有什么不好?不必食民脂,也不必担重责。”照旧击奏。
子敏文看舞听歌本甚悠然,骤听这敲碗声加倍闹心,直接夺筷道:“你若实在闲得慌,不如拿纸笔也写两首诗献上去。”
“那可难办了。”
慕归雨放下手拿起酒杯,执杯浅笑:“我写不出诗了。”
她说写不出诗,子敏文觉得十分好笑,道:“怎么没用了?”
她笑道:“这很寻常,就像入夜要弃伞换灯,入冬拿纱易炭,时候到了,人总要拿一样去换另一样。”
子敏文打趣问:“那你拿诗情换了什么?”
慕归雨玩笑道:“一副铁石心肠。”
“哈哈哈哈,”子敏文笑道,“那可真是赔本的买卖。”
慕归雨微抿一口酒,笑而不语。
座上子丞相执杯端坐,遥望殿中许久,聆听歌声,忽自低道:“论古乐歌,还是二娘唱得最好。”
子敏文奇怪地问:“哪个二娘?”
子丞相默顿少顷,道:“谢怀度……谢元珩。”
子敏文诧然,不知该如何接话,子丞相默默微笑一会儿,手拿起酒盏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3]
子敏文心内刺痛,刚想开口劝慰,便听母亲道:“去玩一玩吧,人生能犯傻的年头又有几个。”
她看着母亲的侧脸,默默少顷,忽站起来,满脸通红地往殿西射覆处走去。
见她走远,子丞相乐与旁人道:“小女憨直,忽悠几句便去了。”
看着女儿背影,子丞相笑容渐敛,持杯低声道:“日暮酒醒人已远啊……[4]碧野朱桥,更向何处寻。”
“故此方有古人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5]一个声音淡笑传来,子丞相微微转头,看向身侧那位后辈。
“日日无穷事,区区有限身。”慕归雨转过头来,举杯笑望,“若非杯酒里,何以寄天真。” [6]
子丞相闻言默笑,抬手举起酒樽,向她遥遥一点:“一醉方休。”
“一醉方休。”
殿前,歌乐恢弘,一曲干戈舞罢,掌鸣如雷,风临心神振动,执杯于众,神采奕奕,昂然高声:“今夜与卿等同乐,来日再宴,必叫四方来拜!”
殿内众人起身,皆慨然激昂,高声回曰:“殿下宏志,臣等竭力相随——”
太和殿内,风临倚坐于座,同子徽仪微声道:“那几人笑假得都快裂开了。”
子徽仪点头,微感意外道:“想不到她们都心仪小殿下,也不知他心中向谁更多一些?”
风临轻轻冷哼一声。
子徽仪挪目瞧她,借着歌舞声作掩,凑近她耳边问:“殿下心里更属意哪个?”
风临说:“我一个都不满意。若一定要从这三个中选一个的话,月映雪吧。”
“论起来她们都是优秀女子,然而问的是选驸马,不是选臣友,那就不同了。”
风临手晃金盏,缓缓道:“我只一个亲弟弟,自小娇养,将来出降,对方家境不可太微,不然会委屈他。依云从前受那人压迫,留下极大阴影,故而未来的妻家家族关系不能太复杂,否则必令他心力交瘁,何谈幸福?我弟心有志向,欲来日为将入朝,但即便有我做靠山,将来也必少不了议论,甚至攻讦,所以他未来的妻家得能容得下、禁得住才行。其家世最好不要太低,低就不能震慑流言,也不能太高,太高了,她们自己便难以心平,依云未必能压住。”
“他性子明朗直率,情感充沛,时常愿意撒娇俏皮,将来的妻子须得能陪他一块玩笑。不要求那人与他琴瑟和鸣,但谈及风花雪月,至少那人不能呆板无答,讲起礼乐诗赋,那人不能接不上话,纵抛开这些都不论,起码他撒娇时,那人总不能板着脸假笑,连一个情字都不肯说出口吧?”
风临将这一大通话缓缓说完,看向子徽仪:“你觉得这些,那三人之中有谁能做到?”
子徽仪叹道:“也只有月女郎了。”
“所以啊。”风临笑笑,“不过这只是我一人之见,最终还是要看依云的想法。况且来日长,也并不局限于眼前几人。”
她这一番话可谓为弟弟深思熟虑,子徽仪无可添补,然而他与慕归雨到底有一点共事情谊,兼之愧疚,不免为她说一句话:“可我总觉得,这些也许慕大人也可以做到。”
风临发出一声大大的冷笑,望着面前的歌舞道:“她当然做得到,她有什么做不到?我甚至相信,她若想,必是一个很好的爱人。问题是她肯吗?”
她声音渐冷:“我与依云都给她递了金枝,她不肯受,那就此罢了。我们也是有尊严的,难道要我们求她受?现在她心里什么想法不重要,若真为依云伤心,亦无人能管。她当初既不肯,该她此时受此情苦。”
子徽仪认真听着,不由微叹。论起来,皇室示意结好,慕归雨两次拒绝,风临不但未怒丝毫,反而仍厚待于她,封侯进爵,已属极大胸怀。若此事发生在那位陛下身上,当真是想也不敢想。
而此时风临生愠,他也大略明白缘由,她定是瞧出慕归雨的心思,觉得你不是无意我弟弟么,怎么又来不快?
你可以不喜欢拒绝,但你若是心里喜欢,还故意拒绝,叫我们伤心难堪,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故此子徽仪不再多说,只微作感慨:“如此看来成一段姻缘也并不容易,想要合适又有情的,实在是很难。”
风临说:“是啊,像我们这样既钟情又般配的,实在是太难得。”
子徽仪微愣,看向她,暗暗开心:“你觉得我们很般配么?”
“当然。”风临转过头看他,“你我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起修习长大,闻弦知意,心有灵犀,彼此生死相许,一颗真心对一颗真心,桩桩件件,讲到天亮也讲不完,若我们不般配,天下还有谁般配?”
子徽仪认认真真听完,只觉倍有道理,当即容光大悦,欢颜道:“是啊,我们好般配。”
风临一本正经道:“天造地设。”
他接道:“珠联璧合。”
说完两人静了一瞬,一齐红着脸欢笑起来。
风临讲完那些,实则也不好意思,但为逗他一笑,便也顾不得了,现下见他开怀,她也不禁跟着愉快,一个劲儿瞧他。
子徽仪望着她熠熠生辉的笑颜,于心中道:真希望时光停留此刻,永不要变才好。
东北坐席间,京兆府府尹及周围官员都暗往太女处打量,见太女又在与子徽仪说话,交谈间神色亲近自然,全然不似才重归于好。
府尹暗声发愁:“唉,殿下不是在看歌舞,就是在与他讲话,我们想去致一杯都寻不到间隙。”
她们已暗观许久,无论何时瞄到,两人都是兴致勃勃,旁人也怪,从前也不见清华公子有这许多话说。他像是在同太女谈论此刻的舞目,说话时颔首,轻而又轻地笑了一下,长睫毛像两把美羽扇,于低眸婉转间闪出烁丽光华。远处几个暗望的人,忽有片刻失神。
二人说话之际,见前方座上皇夫起身,似欲离席,他们连忙站起行礼。
“在笑什么,如此开怀?”子南玉带风依云走到女儿身边笑道,风临二人行礼询问,得知父亲欲离席归宫,连忙问是哪里不妥,子南玉缓缓摇头,笑望大殿,目光所及皆是灯火辉煌,歌乐欢盈,然心自生起一股绵绵不尽的寂寥。他笑默片刻,末了仅道一句:“只是有些乏了。”
风临与子徽仪、风依云悄对一眼,各默了一瞬未语。及众大臣礼毕,三个孩子一并送他离宴。
殿外。
李思悟正独自徘徊。她想起已逝的老师,心中难受,借口酒醉,暂离喧嚣,独自宫廊下凭立,伤感夜眺时,忽见皇夫出殿,连忙上前,端正行礼:“殿下夜安。”
凤仪缓停,子南玉微微转身,向她轻轻一笑,两旁宫人执灯而立,琳琅宫灯将他面容照得莹莹而辉,白发于月光下如银似雪。
“李御史,出来透气么?”
李思悟抬头回话,见他温和笑望,眸光仿佛含着细碎雪光,她连忙低下头,想他满头白发,心中更生难受,道:“是的。宴会方兴,殿下这就要回宫了么?”
子南玉十分慈爱道:“到了该饮药的时候,就不留在那了。何况吾待在那处,你们也玩不尽兴。”
“怎么会?殿下能在宴上,臣等何其荣幸!”
此时风临几人相继出殿,与之同行,子南玉温柔对李思悟稍寒暄几句便作别,临走前叮嘱一句:“夏夜虽热,但也要仔细保养,勿贪饮冰酿啊。”
听到他仍记得自己小时候的事,李思悟内心感动,将身子更揖低几分道:“多谢殿下叮嘱,臣一定听从。”
子南玉笑点点头离去。风临、子徽仪、风依云三人随之回栖梧宫奉药,几人融洽地说了好一会儿话,子南玉知晓几个孩子的心意,不愿他们为自己耽搁好好的宴会时光,便提早休息,让他们早些归宴。
等到三人回到太和宫时,宴上已经摆上了许多游戏,只待他们归来开始。
殿中央文舞礼退,武舞登场,各式游戏由宫人置于殿厅南侧、宫廊下。风临笑请诸臣尽兴,众稍解拘束,于行礼后各寻乐趣。
有玩射覆,有玩投壶,和谐有趣。百官中也有魏冲、云骁等人趁着歌舞更换的间隙,展示武艺,后宫人抬上备好的绘像靶,鼓以佳赏,引来许多臣官参与,展示射艺,云骁等人夺得许多喝彩与奖赏,一时间风头无两。
她点点头,抬杯刚要饮一口,身后寒江款款上前,礼貌笑拒:“殿下忌酒。”
府尹有些尴尬,正要讪笑收回酒杯,子徽仪见状起身,和善笑道:“府尹一片敬贺心意,如不领受实在可惜,若大人不嫌,我来代殿下饮下这杯吧。”
风临淡笑开口,刚想代他婉拒,便听子徽仪微声道:“让我挡一杯吧。”
“徽仪你……”风临转头看去,欲提醒,却见子徽仪脸颊微红,一脸正色地看着她,眼中光星闪烁。风临从未见他如此主动迫切地想要做一件小事。
她犹豫之际,忽而间脑海闪过一念,如电如风,稍默,改口允下:“好。”
寒江诧异地看向她,却见她转向臣官,浅笑道:“孤不胜酒力,由爱人代之,领承诸位美意。”
话音落,子徽仪已拿起桌上酒杯。他脸很红,动作显出丝紧张,眼睛却亮得像星,好像在做一件相当重要的事。
慕归雨有点意外,未料风临肯舍得他饮酒。见他执杯,诸官皆知风临喜爱他,带着讨好的心思,故作玩笑道:“殿下与少君如此情好,连一杯酒也不舍得殿下多喝啊?”
子徽仪听了,举着酒杯,粉唇阖动,想回句话,半天也没有接上,素来以得体从容为人称赞的人,此刻居然促言起来,憋了半天,忽地仰头咕咚一下饮尽了酒。
风临暗惊:“徽仪别喝那么急!”
他放下酒杯,脸给酒劲冲得通红,眼睛却更亮了。花酿顺喉而下,仿佛在咽喉烫开一条滚热的路,将那阴冷的残影都浇融尽了。喝完了酒,他拿着酒杯,自个人抿唇笑了会儿。
风临面上笑语众人:“公子怜孤,半点酒辣也不叫孤受。”实则无时无刻不在暗观他,不动声色于下拽住他衣袖,示意他止杯。
然而子徽仪分明觉察,但仍作未察模样,面含雅笑随她与臣官们交谈,又代饮了一杯。
当着旁人面,她不愿拂他意,因而没有强止,站在一旁,目色深深地注视他,眸中掩着心绪。当子徽仪风度优雅地要拿起第三杯时,风临终于忍不住,假借递杯的动作按住他手腕,低声道:“好了,最后一杯。”
未想子徽仪难得摇头,用仅二人可闻的声音,附在她耳畔说:“今晚就由我一回可以吗?”
她心内骤紧,握着他的手一点点松开。
他们短暂交谈的姿态落在旁人眼中,像是情侣间的低语,虽不知说了什么,但有眼尖的人看到了风临压在他腕间的手。
府尹等人摸不准风临心思,都不敢冒然出声了。四周寂静刹那,慕归雨目光在他二人面上过一圈,忽然抬手招来宫人呈酒,拿起托盘上酒杯,走上前行礼道:“值此佳夜,臣也欲敬殿下一杯,谢殿下惠恩,祝佳偶重逢。”
子徽仪飞快地拿起新斟满的酒杯,浅笑道:“承尚书美意。”风临松开手,深望他侧颜,默然许久。
见旁人来贺,太女二人容色无厌,笑颜以对,殿内许多人也生出逢迎之心来,纷纷于座上起身,遥遥敬意。风临携他于杯盏间同人谈笑,然而心中却各怀怅喜。
慕归雨淡笑观望,不久后悄然归座。
宫宴坐席排位,先爵后职,依三省六部下延而序。目下三省六部高官死的死,囚的囚,逃的逃,所剩不多,门下省更是干脆连主官都没有,仅剩一位门下侍郎。故此在宫宴前列,从左至右分别是皇子宗亲,子丞相、慕归雨、子敏文及几位主官,而闻人言卿恰在慕归雨东后方。
宗亲之中,参宴的也只有潇湘郡王风绮如、惠康亲王两人。原也不至于此的,但偏偏此前闹出了恭定亲王逃京的事,京内宗亲岂能不惴惴?她们方立下小功,便遇此变,此时再听闻宫宴,少不得想起几月前武皇对风希音之举,那位静王被诓去宫宴后,可再也没有回来!
因种种原因,出席的宗亲只有两位。惠康亲王年迈,皇夫退后不久她便也离席。剩个潇湘郡王倒兴致勃勃,但她在确认恭定亲王外逃后狂笑一夜,给嗓子笑哑了,现在也说不得话,不多久也便离开。
故此慕归雨归座后,由东及西皆是己方人,说话倒也算方便。
她甫一落座,侧后闻人言卿便说:“你回来了?不去给殿下他们致酒了?”
“气氛已入佳境,我就不必再在跟前了。”
闻人言卿说:“噢,那也挺好,方才看你在那举杯,我还担心你会喝醉。”
慕归雨说:“抱歉了,我有些难醉。”
“你?”闻人言卿疑道,“你不是一杯倒吗?”
一旁蔡理笑说:“哪有的事,侍郎久不在京有所不知,我们大人可是京中有名的千杯不醉。”
闻人言卿惊讶道:“真的假的……”
慕归雨笑笑,也不多说,抬手解下腰间翡翠玉佩放在桌上,浅笑道:“今夜我若醉了,它就归你。”
一旁子敏文笑道:“哟呵。”
玉佩碧蓝如海,色纯至极,通体无半分瑕疵,实是难得的极品。闻人言卿看着它奇道:“当真么?”
“当真。”
“可惜了,我不善饮……”她遗憾道。
慕归雨微微而笑,抬指对大殿划了一圈,“无论何人,无论多少人,只要今晚我醉了,它就归你。”
闻人言卿眼睛斗然一亮,望了望那玉佩,起身绕殿走到对面席列,嘀嘀咕咕一阵,又抬手指了指慕归雨桌上那块宝物。只见那些文臣武官都兴奋起来,道:“我们一齐上,难道还喝不倒她一个?”
-
随宴意渐盛,酒意渐酣,大臣们也兴头高起,自古以来,文人能士于宫宴献展才能,大扬名声,都是一场佳话。许多身负才艺的人也欲于今夜展示。不久殿内充盈吟诗作对、持花行令之声。风临心情尚好,经由属下们极力奉和,也打算持剑一舞,聊以助兴。
月惊时听闻后,心念一动,立即绕殿向前,逐层禀告,至风依云面前请见,邀约:“太女作剑舞,岂能无雅乐相佐,久闻殿下乐义高超,下臣欲邀殿下共曲,为太女合奏。”
风依云未料她会来相请,说:“你倒真敢。”
“殿下随和善良,下臣又有什么不敢呢。”
风依云扬头看向她,道:“你总来献殷勤,莫非真对吾有意?”
她笑道:“有意无意,难道殿下还不知道?”
风依云微噎,一时没接上话,沉默了一小会儿,到底还是为人着想道:“你这样给人看见,不怕旁人笑话你么?”
月惊时展颜,悠悠道:“我敢于追求所爱,他人当赞我的勇气,哪里会取笑。”
风依云不禁笑叹:“你还真是自信。”
“如怨嗟卑怯,又怎敢倾慕皇帝之子?”月惊时微微俯身笑揖,“所以殿下可愿赏光?”
风依云望着她文绉绉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道:“吾现在可半点也不喜欢你。即便如此,你还要邀请吾吗?”
“既然如此,更要邀请了。”月惊时笑意盈盈,丝毫不显受挫,“日久方见人心。请殿下赏光。”
“好。”风依云十分欣赏这人的勇气与坦荡,站起身道,“女郎诚心相请,再拒下去就是吾无礼了。”
月惊时喜而开颜,他问:“欲奏何曲?”她反问:“这要先问殿下善何乐器。”
风依云与风临、子徽仪自小同父亲习琴,自然是琴最熟练。然他此时却没有选它,而是在短暂思忖后说了才练三四年的“筝”。
月惊时笑道:“琴筝鼓笛,箫笙琵琶,下臣都略通一二。然常言道管乐配丝弦,方得意趣,不知殿下中意箫笛之中的哪个?”
风依云嘴唇一顿,微敛笑意说:“箫太幽怨,吾不喜欢。同为管乐,吾更喜笛子,清越,教人听着心爽。”
月惊时莞尔一笑:“巧了,我恰是笛子吹得最好。”
“殿下,待会儿您弹琴的时候,我可以吹笛相和,下官于乐理小有心得,一定不会无趣。”
风依云扬脸一笑:“听起来不错,那便试试你的技艺。”
二人一前一后往殿中乐部走去,影越宫灯。
不远处慕归雨静坐于座,垂望面前杯盏,始终挂着那微笑。
不久筝笛响起,一曲柳拂江堤悠扬于殿内,清笛高和,殿西席列,魏冲闻音停下交谈,往奏乐者看去,见皇子皓指拂音,殿下剑舞俊逸,喝彩之际,低头看向自己红袖,心想,是否皇室子女都这般多才多艺?
一曲终了,满殿掌声无数。
慕归雨也抬起双手,露出了一直藏在长袖下,那只戴着黑绸手套的左手,微笑向他们拍了两下。
皇子起身,与月女郎微微礼揖,在众随从簇拥下归座,她的手也随掌声放下。
这一晚上,慕归雨的左手再也没有抬起来过。
-
风临许久未持剑,今夜也是存了意气之念,拿着挚友所赠新剑上前,霜锋出鞘,出剑挥舞,心内也不禁紧张。紧张的倒不是怕舞不好、忘了招式,而是怕自己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剑意。
一剑舞罢,满殿掌声雷动,她也不能够安心,直到一转身看到子徽仪那双极清极亮的眼时,她的心才忽地落地。
他望来那激动闪烁的目光,就犹如望着从前的自己一般,没有半分分别,风临就好像从他目光之中找回了自己。
须臾间,一股浩然之气自脊背生起,她步伐俊疾走去,迫不及待、满心希冀地问子徽仪:“我舞得怎样?”
他张口十分激动道:“比从前更精进了!”
风临紧紧抓着剑柄,原地踱了两步,真想将他狠狠抱在怀里。
子徽仪明眸粲然,浅笑盈盈望着她,于灯华下无比动人,风临坐于他身侧,悄观察他的颜色。
尽管风临早已示意寒江,令人悄将子徽仪所饮酒皆换成温热花酿,且用水释了几分,但仍担心他饮醉伤身,此时见他面容如玉,一如寻常,暗暗松了口气。
二人相望许久,心下都柔情百转。风临心境佳,兴头也高涨,与人交谈玩乐越发活跃。
今夜宴乐歌舞曲目皆由子徽仪阅定,择曲避去华靡之音,侧于庄重、感怀、轻悦三类曲风。宫宴伊始以宏丽庄正,渐转愉快,现下随着宴会气氛登顶,曲目也慷慨激昂起来。
因时间紧急,两寺所呈大多是以往熟演的节目,但还是在几日内编排了一曲新舞,于今夜呈演。只见一群舞者着行装快步入殿厅,手持颜色华丽的木盾木剑,仿战士兴战,高歌振舞,以此歌颂将士胜战之功,感怀胜战之艰。
风临看后大为触动,怅然许久,闻人言卿见状,起身执杯,当场颂言将士,惹得风临甚为动容,闻人言卿亦泪眼汪汪,与之相望,心绪悲涌,忽然开唱:“感遇~明主恩~~~颇高祖逖言~~~~~~”[1]
“……”风临稍愣,立接道:“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闻人言卿含泪:“殿下——”
风临感动:“言卿——”
远处张世诚怒目暗视闻人言卿,心中唾道:妓种贱骨,难褪媚态!
两个人互对诗歌,殿内众将官皆有感触,一旁乐官悄示意止音,一人鼓点轻敲,琵琶紧随,笛声亦起,殿内不知谁起头,忽一齐唱了起来。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2]
白青季看面前舞影,听着耳畔歌声,心想若是老江老谢还在,此时定坐在我的身边。
而今左右一望,哪还见故人身影?白青季悲上心头,仰头饮尽杯酒,望向风临,哀想:世事无常,不知我又还能陪殿下多久?
殿座前列,紫衣杯前,已伏倒许多人,杯倒酒倾。
慕归雨抿了一口酒,放杯,将玉佩收入袖中,后闻歌微笑:“哈哈。”执筷击金碗相和。
一旁子敏文阻之言:“何做此举?如丐儿也。”
慕归雨笑回:“做乞丐又有什么不好?不必食民脂,也不必担重责。”照旧击奏。
子敏文看舞听歌本甚悠然,骤听这敲碗声加倍闹心,直接夺筷道:“你若实在闲得慌,不如拿纸笔也写两首诗献上去。”
“那可难办了。”
慕归雨放下手拿起酒杯,执杯浅笑:“我写不出诗了。”
她说写不出诗,子敏文觉得十分好笑,道:“怎么没用了?”
她笑道:“这很寻常,就像入夜要弃伞换灯,入冬拿纱易炭,时候到了,人总要拿一样去换另一样。”
子敏文打趣问:“那你拿诗情换了什么?”
慕归雨玩笑道:“一副铁石心肠。”
“哈哈哈哈,”子敏文笑道,“那可真是赔本的买卖。”
慕归雨微抿一口酒,笑而不语。
座上子丞相执杯端坐,遥望殿中许久,聆听歌声,忽自低道:“论古乐歌,还是二娘唱得最好。”
子敏文奇怪地问:“哪个二娘?”
子丞相默顿少顷,道:“谢怀度……谢元珩。”
子敏文诧然,不知该如何接话,子丞相默默微笑一会儿,手拿起酒盏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3]
子敏文心内刺痛,刚想开口劝慰,便听母亲道:“去玩一玩吧,人生能犯傻的年头又有几个。”
她看着母亲的侧脸,默默少顷,忽站起来,满脸通红地往殿西射覆处走去。
见她走远,子丞相乐与旁人道:“小女憨直,忽悠几句便去了。”
看着女儿背影,子丞相笑容渐敛,持杯低声道:“日暮酒醒人已远啊……[4]碧野朱桥,更向何处寻。”
“故此方有古人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5]一个声音淡笑传来,子丞相微微转头,看向身侧那位后辈。
“日日无穷事,区区有限身。”慕归雨转过头来,举杯笑望,“若非杯酒里,何以寄天真。” [6]
子丞相闻言默笑,抬手举起酒樽,向她遥遥一点:“一醉方休。”
“一醉方休。”
殿前,歌乐恢弘,一曲干戈舞罢,掌鸣如雷,风临心神振动,执杯于众,神采奕奕,昂然高声:“今夜与卿等同乐,来日再宴,必叫四方来拜!”
殿内众人起身,皆慨然激昂,高声回曰:“殿下宏志,臣等竭力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