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初,尚书省官署门前,三两只雀鸟飞过,落在檐上,几个侍卫利索地打开大门,向府衙前驶来的一辆辆马车行礼。
朝廷大官衙中,大都会在官署后园植花木造景,或巧设假山小池,以供清赏。尚书省后园廨舍旁,亦列植竹林为景,官员们公务稍歇时,都会来小竹林里偷个闲。
今日方才清晨,小竹林里就聚了五六个人。照理刚到上值时辰,原不该如此热闹,但她们都是昨夜在此通宵办公的,好不容易熬至天亮了事,出来透口气。一群人或嚼薄荷叶,或抽烟斗,半死不活地交谈,唯闻人言卿站于林影后,默不作声地在吃葱花饼。
“昨晚孙少府监没了,你们得信了没?”一人嚼着薄荷叶道。她身边人立刻惊讶:“少府监没了?怎么回事?前日我看她还好好的。”
“听说昨晚她在游舫喝多了酒,掉河里去了。人捞上来时已经没了。”
一人叹道:“唉,多事之秋啊。”
那户部郎中说:“法司那边查没什么问题,她家过两天就办丧了,你们去不去?”
她身旁人点头,两人商量随多少,另一边则讨论起军事来。工部郎中道:“没想到太女真要去率军东征,唉,说句实话,我当真忐忑!这半年以来起了多少乱?自裴少将军率军驻南后,南边就一直在摩擦,但都是小打小闹,始终没有大战,因为什么缘故?不就是在等我们与东面交手嘛!”
兵部主事愁眉紧聚地叹了口气,抽了口烟斗道:“真不知这东面一开打,裴少将军还能不能镇得住。”
“是啊……”一旁有人附和,蹲下身捡起一根竹枝在地上画起图来,几人聚在一起看去,那人道:“你们看,平州离望北城那么近,秦老将军又年事已高,一旦东面开战,北方势必会有动作,你们可别忘了北疆有什么,那可是有——我草有蛇!”
众惊望去,果见一条褐蛇从落叶下钻出,嗖嗖爬来,皆纷呼躲避,正此之际,未想后方闻人言卿迅步而出,探手一摁,快准狠扼住它七寸,当即将蛇制住。
四下皆是惊异,深诧她这病弱之人竟出手如此迅准,更骇异她何时来的。
闻人言卿面无表情,慢将蛇拎起,垂眸望向手中扭动的影,低语道:“原来还有啊……”
-
相府。
清早,子敏文便被子丞相叫去了书房。她昨天刚跟风依云从明州城赶回来,累得快散架,站在那微微醒神,恭谨问:“母亲唤我何事?”
还能何事,自然是为点她东伐随行之事。子丞相欲叫她装病拒了,但孩子而今成人,自己也有许多主意,倒不好强硬地命令,故她决定先从小事打开话题,循序渐进。子丞相道:“昨天听人说,你前些日从库中取了几幅画?怎么,是对丹青有兴趣了?”
子敏文道:“倒不是,女儿拿那三幅画去跟人换了只鸡。”
子丞相愣了下,道:“你拿我三幅藏画去换了一只鸡?”
子敏文说:“是。”
“……”子丞相再次确认,“你是说拿我那前朝白一诺真迹、周代花鸟图、沈黛山山水图,这三幅千金难求的名家珍品,去换了一只,鸡?”
子敏文面不改色:“是的母亲。”
“……”子丞相道,“好吧。想必是一只非凡的鸡。鸡呢?拿来我看看。”
子敏文说:“送人了。”
她说完,随即又补道:“而且也没法要来看,因为那鸡飞走了。”
子丞相沉默了许久,道:“你的意思是说,你拿了我三幅画去换一只鸡,最后这只鸡也没了?”
子敏文道:“可以这么说。”
子丞相:“……”
她撑着桌子站起来,目光在桌面搜寻一圈,抓起笔架就去砸子敏文,大怒道:“你这个小混账!”
子敏文大叫不好,道:“东宫还有事我先退下了母亲!”连忙跑了。
室中典事忙来拦,说:“丞相不是要来与女郎说东疆事的么,怎的吵起嘴来了?”子丞相喘气道:“叫她给我气得,一时连正事也忘了……就她这样能去前线?怕连鞋袜都要被人骗走!”
她面色隐隐沉凝道:“我都亲自去紫宸殿陪她走一遭,还不能安她的心吗?不行!我绝不会同意敏文去战地!”
子丞相微微默站,忽问道:“她人呢?”典事跑出去,不多时回来:“说女郎往东宫去了。”
子丞相一愣,道:“快把她叫回来!”
-
定安王府。
辰时半,寒江已行动利落地在王府内巡了一圈,来到家令寺中过问事务。她坐在房内一一见过前来禀事的诸部管事,结了前日帐,各派吩咐后,唤来了园丞。
定安王府是风继修造的,当初建时万倍用心,处处都能感受她爱妹之心。风临住在此地,每到一处,皆触目伤怀,故从不曾去赏过景致,每到夜里,更只于文轩阁、映辉殿两处往返,绝不踏到别处一步,仿佛极力躲避什么。
寒江尽看在眼里,虽嘴上不说,但心中如何不忧?偏生她无法去开解风临的这份悲苦,原以为风临要一辈子这样郁郁寡欢,未想她竟见风临肯向园子迈出一步了。
自归京后,风临过得何其寂寥悲苦,简直如一具行尸走肉,仿佛只为复仇而活。眼见一生都要这样冰冷的过时,子徽仪到来了。
他就像一泉活水注入这座王府,浇灌枯木,复苏寒殿,这座王府仿佛也跟着活了起来。于是风临开始闻得到花香,也看得到满园绿意。
八年了,她终于能抬头看看这座王府,迈进盛景之中,拾捡长姐当初留给她的美好。
虽仍隐痛难当,但终是开始活着了。
作为她从小到大的亲人,再没比这更能让寒江高兴的了。风临刚去了一回芙蕖池,她立刻便叫来园丞道:“王府内的芙蕖池今后要好好打理,让花匠今日就去买些莲种进去,务必使繁花满池,好教殿下看着舒心。”
园丞连忙应下,笑道:“真巧,今早少君也叫人拉回两大车莲花呢。”
寒江微愣:“少君也买莲了?”
-
东宫。
宫道上,李思悟正与吏部许主事往明辉殿走,路上闲聊,李思悟问:“那天宫宴我怎么没见着魏大人,她哪里去了?”
许主事道:“嗨,她啊,新官上任三把火,上月末那阵不知跟殿下许诺了什么,回来就跟部里递了假折,往边南去了。”
“边南?”李思悟好生奇怪,“那边是流放地,又荒又乱,她跑去那做什么?”
“谁知道?大学士的心思我哪猜得中喲。”
李思悟感觉不妙:“不行,我得去和殿下禀报一声。”她匆匆作揖,刚转身要往东走,忽闻到阵淡香,向东一瞧,见前方往来许多宫人,手里都拿着一支鲜荷。
“这是……”她不由得奇怪,看到前方明非与内侍官走来,忙走去致意,问及此事,明非笑道:“太女昨日亲手采莲赠少君,少君受之感动,感殿下之恩,自备银钱命人采买莲花莲子,赠与满宫宫人,同享得花之乐。”
明非说完,从宫女手中拿来花也给她俩各递了一支花,笑道:“见者留香,两位大人也请收下一朵吧。”
李思悟接过道谢,着实感到意外,却又觉在情理之中。
明非问:“两位大人来寻太女殿下的么?”二人答是,明非道:“殿下还在王府,有些事务要处理,须得个把时辰才进皇城。”
李思悟二人相视一眼,道:“那我们还是回去罢。”
明非得体有礼地笑道:“一会儿还会发凉果莲子汤,内局马上就送来了,天如此热,两位大人要不要等一等?喝口凉饮再走。”
夏日凉饮可当真稀罕,许主事并非富贵人家,平日少买冰食,难免想喝这一口凉的,李思悟善解人意,没再邀之同往,作揖离去。
走到东宫外,恰遇见月惊时,知对方即将外任长吉长史,李思悟也停下贺了一句,月惊时笑着谢过,遂抬眼望向四周问:“今天是什么日子?皇城里怎么人人都拿着荷花?”
李思悟道:“哈哈,皆是清华公子所赠。听说是因太女采荷赠他,他受花感动,便也买荷花来发给别人同乐。一会儿好像还有甜汤,月长史来得巧,可以去喝一碗。内局手艺挺不错的。”
月惊时听完,缓慢笑了下:“呀,那我可有口福了。”
她点头道:“嗯。公子惠泽宫人,连最微末的奴婢也善待恩赏,看来将来内宫会有一位贤仁的男君。”李思悟感慨说完,与之作揖告别,拿着荷花悠悠离去。月惊时站在原地微微而笑,复向宫内行去。
宫内明非正与内侍官交谈,瞄见月惊时,稍稍一顿,从宫女手中抽花来到她面前,将两大朵粉莲朝她手里递去,莞尔道:“月长史,赶巧今日少君赐莲,你也拿一支吧。瞧这花开得多好,回去插在书房,定然满室生香。”
月惊时没有立刻接话,缓慢接过粉荷,拿在手里望了一会儿,才道了句:“多谢内官了。”
明辉殿前,金黄玫瑰正沐日展枝,满目耀华。宫廊之下,子敏文正在与慕归雨慢慢外行。她们手里也都拿着一支荷花,在官袍的映衬下,花愈显娇艳。
子敏文边转荷花,边道:“你脸色怎么这么差,昨晚没睡好么?”
慕归雨回:“昨夜有个急案。”
“这样啊。”子敏文看着荷花稍顿,缓缓开口,“你听说没,殿下要带清华同去东疆。”
慕归雨道:“嗯。”
“你说依云会不会也跟去?”
慕归雨没接话,只一言不发地望着前方。
子敏文望花笑叹,语气隐约低了几分:“唉,此事当真是少见啊……”
殿阶庭下,月惊时跟随内侍向明辉殿走,正看着面前大片的黄花,忽于余光瞄见华宫廊下一抹紫影。她慢下了脚步,抬头看去——金殿琉璃瓦下,一身紫袍的权臣。
殿前慕归雨若有所感,慢慢停下脚步,转头下望。
繁花庭下,月惊时正仰头看着她。
阴郁的夏风从二人之间吹过,满庭黄玫瑰迎风盛放,开得如火如荼。
-
定安王府,映辉殿内,秋怀慈正在为风临诊查双臂。
细细摸筋询问后,秋怀慈将药膏匀涂在她胳膊上,边缠白纱边说:“殿下两臂恢复得不错,药再敷上七日便可尽消痛了。这几天多加保养,勿提重物。”
上完药风临穿戴好衣服,与她走至东殿厅,给子徽仪看诊。秋怀慈唤来她师父,仔细看了他的伤后道:“金蝉蜕玉膏可以停了,白獭髓膏继续用,夜里敷仍敷伤处,白日用珍珠玉屑散。”
风临看向子徽仪手指,不禁笑对那老医师道:“‘七日落痂,肤如新雪’,当初您说孤还不信,现在方知,金蝉蜕玉果然名不虚传。”
老医师笑道:“哈哈,这药用了多少天材地宝,连白獭髓都在它面前都黯淡无光,怎能不好用呢?”
风临甚为开心,唤人给两位医官赏赐,子徽仪坐在一旁心感不安,望着手指道:“还要涂药么,我觉得已经好了。”
风临道:“当然要涂啊,伤处还有些痕迹,须得尽消了才好。”
子徽仪点点头,不再多说,只是心中仍然不安。
两人饮完药后,医官们行礼退去。风临二人漱过口后寒江进殿,禀了些琐事,几人说了会儿话。
见这两人小小年纪就要吃这许多药,寒江不觉微微叹一声,但见风临神情愈好,有说有笑,很快想起一件事。
她已悄然观察数日,确定风临现在心绪已然缓和,方才决定:上!
她悄悄往前挪了一步,摆出好大的笑脸,开口说:“殿下现在心情可好?”
风临转头笑道:“自是很好,你想做什么?”
寒江状似随意说:“倒没什么大事,只是无意间听说慕大人挡的那支断箭还在殿下这,那箭您留着也没有什么用,不如给我,我帮您丢了去……”
她艰难胡说着,忽然听见面前两人齐笑了一声,风临转头看向子徽仪:“我就说吧,寒江肯定要来帮他要,她才经不住那小子求呢。”
意图给人猜透,寒江脸一下通红,微有尴尬地低头。风临有意逗她,说:“偏不给。”寒江憋了半天,道:“那东西您留着做什么呢,就还给他吧!”
风临从未见过她脸这般红,玩兴大起,摇头道:“你管做什么呢,拿去烧火、打水漂,总之不给他。”子徽仪无奈而笑,站起身往外走,风临笑道:“好呀,小叛徒去帮忙了。”
不多时他将那装着断箭的锦花袋捧来,直接向寒江递去。寒江满眼感激:“公子!”刚要去拿,风临一下闪来,伸手抢过。
寒江央道:“殿下给我吧。”风临高高举起锦袋道:“不给。除非你叫十声‘好殿下’。”
寒江果然叫了十遍“好殿下”,期望地看她:“给我吧?”
谁料风临头一歪道:“哈哈,不给。除非你再叫十声‘好太女’。”
寒江向来性软,又叫了十回“好太女”,再次期望地看她:“这回该给我了吧?”
风临无耻笑道:“还是不给,除非你再叫一百声‘英明神武大将军’。”
寒江这回可真是不依了:这叫一百声岂不将嗓子叫哑了?
她气鼓鼓站了一会儿,踮脚去抢。风临眼睛微大,随即爽朗笑起,高举东西不给。
几次拿不到,寒江真给逗得有点急了,红脸站在那,堂堂内令竟给气得跺了下脚,风临笑了半天,微微俯身问她:“生气了?”寒江不说话,趁此时机突然跳起夺过锦花袋,很是气愤地说了句:“殿下幼稚!”飞快跑离殿,生怕风临来抢似的。
风临坐下乐个不停,子徽仪感觉无奈,坐在她旁边,看着看着,却也不禁跟着笑起来。
风临听到,扭头问:“你笑什么?”
子徽仪望着她说:“我也不知道,看到你笑便也想笑。”
风临闻言怔住,情愫翻涌,捉住他的手握在掌心,抿嘴笑了好久。
外头晴光大好,满殿明亮,正是情怡之时,外头忽有亲卫急赶来求见,入殿噗通行礼:“有一事需得禀告殿下,昨晚白郎将和顾女郎打起来了!”
风临愣了下:“谁和谁?”
在等到确认后,她笑色微敛,即起身前往。
跟随而去的亲卫、士官诸人亦面色忡忡。这等怄气动手的小事,本不至于闹到太女面前,但坏就坏在这两人下手重了。
原来昨夜言语过后,两人即动起手。顾崇明通背拳运势,起手就照头劈去,白青季也不客气,谭腿正蹬,抬脚直奔她心窝。双方起招便向命门袭去,互下死手。
那周围道口原有放风的属下,本不意劝说,都想给顾崇明个教训,谁知这两人下手如此狠,那些士兵刚看两眼便觉情况不对,大呼不好,连忙跑去拦。至属下赶来至多不到半盏茶工夫,短短这么一会儿,她俩居然已头破血流,两个人竟差点将对方杀了。
给人扛回去叫医官一诊,顾崇明肋骨断了两根,嘴里全是血,白青季头给打破,脖上五道血痕,满脖淌血。那些士兵都有点慌了。原本打算教训一顿,黑不提白不提便过去了,哪想会这样!
伤得如此之重,如何能瞒?众捱了一夜,万不得已,只好来禀告风临。风临听后虽是意外,但原只当怄气争斗,本没当做大事,直到来到医署屋内,看见包头缠颈的两人,这才变了脸色。
入门后,她不发一言,注视二人,整个医署慢慢静了下来。一旁士兵早就站起垂首,作认罪状,白青季虽有伤,但也挣扎站起,默不吭声。旁边医士感气氛不同寻常,慢慢僵住手脚,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屋内寂静如死。顾崇明默了会儿,也慢慢站起来了。
气氛在异常的沉默中冷凝,须臾后,风临抬手示意医士先去忙,身后乐柏转身搬来一椅至她身后,风临看也不看,撩袍坐下,面无表情看向白青季:“怎么回事?”
白青季眼睫颤了下,低头道:“属下昨晚吃多了酒,从楼梯上摔下来了。”
风临道:“你从几层楼摔的,摔成这样?”
白青季低着头不说话了。风临复看向顾崇明:“你呢?”
顾崇明沙哑道:“我去扶她,一块儿摔了。”
风临呵笑:“看不出你们还十分友爱。”
对面两人都不吭声,屋内落针可闻。
风临噙着丝淡笑,看向白青季的脸,她脸上伤不多,但左嘴角有片淤青,已青肿了起来,头上缠了大片白纱布,后脑勺处隐隐渗出些药与血渍,俨然伤在此处。
风临浅笑坐在椅上,面上神情未变,然而周身气场已然冷下,扫视向顾崇明。
“谁挑的事?”风临问。顾崇明不言语,白青季毫不迟疑,上前一步道:“我!”
“理由。”
“看不惯她嘴脸!”
风临道:“你知不知道她是孤刚收编的人。”
白青季眼睛瞄向顾崇明:“属下知道。但甭管是什么时候来的人,在这府门里,永不能不敬殿下。胆敢对您无礼的人,我便势必要让那人晓得晓得道理!打了便打了,属下不狡辩,如何责罚,属下都认!”
风临冷笑:“好的很,你很敢作敢当,打你五十军棍,想来没有异议。”
白青季大声道:“谢殿下赏!”
“滚蛋。”
“是!”
她扫视向屋北那四个士兵:“你们放风也是劳苦功高,二十军棍,一齐跟她滚蛋。”
那四人皆面面相觑,不知她何以晓得她们是望风的,却也不敢多问,得了便宜忙行礼外退,都道:“是殿下!小的们这就滚啦!”
她看了乐柏一眼,乐柏悄然随之出屋,待人走后,风临看向顾崇明,许久不语。气氛就在越来越长的沉默中冷沉,顾崇明原颇为无畏地站在那,顶着苍白有淤的脸看向风临,可伴随着时间过去,在面前目光中,她不知怎的,慢慢生出下古怪情绪,不觉间攥紧双手,肃目看向眼前之人。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在她也感到煎熬时,风临说话了:“孤答应了你姐姐,要好好与你讲话,遇事宽容,要与你讲道理。但到底做到什么度,孤现在也微感疑惑。”
风临凝视她道:“自你入府以来,孤自认待你不薄,不敢说尊遇,但也可称得上礼待。你境遇坎坷,孤有耐性等你敞开心扉那日,不急于亟有回应,但孤不要回报,不代表你可以肆意。”
她话音倏沉:“穿刁手,甩心鞭,你敢对孤的心腹下死手?”
其音传来,骤如冰锥刺耳,顾崇明凛然一肃,面色极凝以待,身躯不自觉间已呈防备之姿。虽是如此,但她梗着口气,愣是不肯申辩一句,只道:“做便做了,你罚罢。”
风临嘴角慢慢蓄起冷笑,道:“孤当然要罚你。同样一起斗殴,罚了她们不罚你,你会更不受待见。三十军棍,因是她寻事,你比她少二十,孤还会撤了她新升的郎将,以此作为给全军的交代警示。”
顾崇明也冷笑起来:“太女英明。”
风临站起身,道:“去顾府拿走顾将军留给你的东西,准备动身。”
“今天的事,不准再有下次。这是命令。”
顾崇明面色不虞,冷抿双唇。
风临冷笑一声,看向顾崇明:“怎么,你不平?你有什么不平?”
“你不把她们视为同袍,就别怪她们也不把你当自己人。”
她说完,转身离去,再未留一字。屋门启而后合,门影在顾崇明面上晃动,她抬起眼,望着风临离去的方向,许久不动。
-
刑司处,白青季几个人挨完军棍,龇牙咧嘴地回到宿所。乐柏一路跟着她们,待她们回后立刻命人唤来医士诊治。
那些行刑人与之素有交情,都将军棍高抡得响,打得却不是很实,是而伤得并不重,医士来涂涂药便了事,只是对她头与脖子、后背的伤再三做了叮嘱。
医士走后,乐柏劝了她几句,白青季伏在床上不言语,乐了两声,心中却不免想:若是老江在这,必定狠狠嘲笑我一番。
念头闪过,她不禁大为悲伤,默了好久。周围人只当她是被殿下降了职,心情低落,讲出好些话来逗她。
白青季渐渐乐起来,望了一圈,忽地道:“哎,老张这两天哪去了?”
-
沐芳山温泉行宫。
游廊荫凉之下,几个士兵围在石桌上打牌,张通鉴一脚踩凳,手拿叶子牌,高高甩下:“打你个头昏眼花!哈哈服不服!”
她们打得热火朝天,远处一个铁甲士兵走来,摘下头盔道:“哎哟我天,热死我了!”
张通鉴回头道:“换班啦?”
“嗯,祁妹去了。”
一人捻着牌乐道:“这些天咱们轮班倒,都快给那皇帝熬傻啦!”
对面一人听罢冷冷哼一声,道:“依我说,这样还厚待了她呢!”
张通鉴道:“嘘,不该说的别说。”
那人敛了声,然神色之间冷色犹自未消,周围几人也都不言语。
这些人皆是风临当年带去楠安的兵,她们那晚在别处攻城,没和风临一起行动,活了下来,但也眼见血街之景,心里自有想法。
几人放下牌来给那女子卸甲,忙活着时,远处忽地走来一小波人,定睛一瞧,为首竟是李若莲,张通鉴奇道:“你怎的来了?可是有事?”
李若莲快步走近,蹙眉看了行宫宫殿一眼,低声道:“殿下有密令。”
-
当日事了,慕归雨归园后,独坐窗下久久不动。夜里属下叩门,将相府再三上书之事禀告与她。
她听后并未多说,却在翌日晌午之时,于自家酒楼约见了子敏文。
今日云骁带兵,与粮草车队先行离京,子敏文代詹事府与户部、兵部人送之出城门,甚忙碌,好不容易才抽空赴约。到包厢她刚坐下,慕归雨便问起她去不去东疆,子敏文言辞模糊,慕归雨听后笑笑,忽道:“前线危险,少詹事尊贵,自然随不得军了。”
子敏文听得不悦,道:“你的意思,我不去东疆是我胆怯?”
慕归雨呵呵一笑,只道:“我没那个意思,只是奇怪,都说劳苦功高劳苦功高,阁下究竟做了些什么,才获封如此大功?含元门当晚,殿下不必说了,千里疾驰,两场血战,望归在太和宫被捅了两刀,连皇子殿下都在含元门前持剑搏命,你呢?”
慕归雨弯眼凝望她,缓缓笑道:“你凭什么和那些出生入死的人一个功劳?还不是因为你有一个宰辅母亲。”
子敏文陡然色变,大吸一口气。
慕归雨带着意义不明的笑,语气平静,可字句异常锋利:“若真论功、论能,东宫的詹事该是我来做。”
几句话犹如利剑当胸刺来,教人如何能忍!子敏文愤与之别,自觉受到极辱,气不能平,当天下午于家中收拾了行装,直接留书一封送呈东宫,请奏押运粮草,在城门闭前离京,追着粮草大队直奔东疆去了。
待到子丞相得知后,勃然大怒,亟命人追,然那时子敏文早已不在城内。
当晚,风临于东宫内得知此消息,找出子敏文的请奏,默看许久,叹了口气。
正思忖之际,外头传来急促脚步声,同殿外人说了什么,平康须臾进殿,禀道:“殿下,派往萧西的韩质真前日被人在碧水河中捞起,发现时她双腿被打断,重伤昏迷,至信报离州当日,仍昏迷未醒!”
-
华京夜降,灯悬鼓鸣,商贩支着摊子开始卖夜食,人放值的、归家的三三两两走在上街,街市渐热闹起来,四周吆喝声、笑闹声此起彼伏,灯火之中,一人骑马穿过喧闹的街市,几经转道,来到了一座寂静灰暗的府邸前。
那人从马上下来,抬头看向已被摘去匾的大门,默了会儿,走上台阶,自袖中掏出一张令文交给门前打呵欠的守卫。
守卫接过看完,愣瞧她一眼,挥手跟同僚打开了门,问:“顾女郎,您大概得多久?”
“很快。”顾崇明望着漆黑的府,道,“拿个东西就走。”
府里冷清极了,别说灯了,就连月光也没有半点。顾崇明也没什么表情,一路熟稔地左拐右拐进去,却没去府堂,而是先绕去了后府。回到自己曾经的院落,她对着那棵石榴树看了会儿,去舀了些水浇了浇。
离开院子,她走到前府堂,在黑漆漆的门外站许久,才抬脚进去。
一进门,她就闻到一股冷森森的灰味,不由得嗤笑了一声。才冷清几天啊,破房子就这德行了。笑时她扯到肋伤,咳了好阵子才直起身。
她忆着风临的话,往堂内走,还没等数柱子就看到了那个兵器。
在黑夜里,那杆马槊散着淡淡的金属光,笔直地立在柱前,直得似不会拐弯一样,真像它主人。
顾崇明看着这杆兵器,不知怎的定住脚不走了。她盯了许久,突然一变脸色,恶狠狠地朝地上啐了一口:“呸!”
她道:“顾严松,和我来这套?你以为我会领你的情么?这槊是我们家传之器,母亲传给了你,你没能护住它,是你无能!”
顾崇明说着,盯着那杆槊,眼睛血红道:“别想我领受你情,我只会恨你。”
她说完,忽地像疯了一样,在这漆黑空荡的屋中踱步,指着槊的方向骂道:“不错,顾严松!别以为咽气前假惺惺提我一两句,我就会感激你!我为三哥伸冤时你不管我,我入大牢你不管我,我被人追杀被人满城搜捕你还是没管我!死前几句好话便想买我的心,做你的梦!你去死吧!我不会领你的情,我恨你们一辈子,我连你们的死也不掉一颗泪,你们活该,你们选的你们当有此报!死吧!都去死,死得透透的!去了黄泉地府也不要提我一个字,等来年清明祭日,也别想我能给你们烧半片纸,谁让你们都去为了别人寻死,却不愿意为我活!”
顾崇明声嘶力竭痛骂,最后一字说完,忽地双腿一软,险跌在地上。她扶住柱子,踉跄往前走,最终站在那马槊面前,颤着手拿住其杆,慢慢低头看向这家传之兵。
暗淡夜光落下,只见槊杆上铭刻四字,简简单单,端端正正——保家卫国。
一把尖刀直插进胸内,顾崇明猛抱住此槊,嚎啕恸哭。
凄厉哭声旋飞夜空,越过灰暗的府邸,淹没于漫天喧嚣。
朝廷大官衙中,大都会在官署后园植花木造景,或巧设假山小池,以供清赏。尚书省后园廨舍旁,亦列植竹林为景,官员们公务稍歇时,都会来小竹林里偷个闲。
今日方才清晨,小竹林里就聚了五六个人。照理刚到上值时辰,原不该如此热闹,但她们都是昨夜在此通宵办公的,好不容易熬至天亮了事,出来透口气。一群人或嚼薄荷叶,或抽烟斗,半死不活地交谈,唯闻人言卿站于林影后,默不作声地在吃葱花饼。
“昨晚孙少府监没了,你们得信了没?”一人嚼着薄荷叶道。她身边人立刻惊讶:“少府监没了?怎么回事?前日我看她还好好的。”
“听说昨晚她在游舫喝多了酒,掉河里去了。人捞上来时已经没了。”
一人叹道:“唉,多事之秋啊。”
那户部郎中说:“法司那边查没什么问题,她家过两天就办丧了,你们去不去?”
她身旁人点头,两人商量随多少,另一边则讨论起军事来。工部郎中道:“没想到太女真要去率军东征,唉,说句实话,我当真忐忑!这半年以来起了多少乱?自裴少将军率军驻南后,南边就一直在摩擦,但都是小打小闹,始终没有大战,因为什么缘故?不就是在等我们与东面交手嘛!”
兵部主事愁眉紧聚地叹了口气,抽了口烟斗道:“真不知这东面一开打,裴少将军还能不能镇得住。”
“是啊……”一旁有人附和,蹲下身捡起一根竹枝在地上画起图来,几人聚在一起看去,那人道:“你们看,平州离望北城那么近,秦老将军又年事已高,一旦东面开战,北方势必会有动作,你们可别忘了北疆有什么,那可是有——我草有蛇!”
众惊望去,果见一条褐蛇从落叶下钻出,嗖嗖爬来,皆纷呼躲避,正此之际,未想后方闻人言卿迅步而出,探手一摁,快准狠扼住它七寸,当即将蛇制住。
四下皆是惊异,深诧她这病弱之人竟出手如此迅准,更骇异她何时来的。
闻人言卿面无表情,慢将蛇拎起,垂眸望向手中扭动的影,低语道:“原来还有啊……”
-
相府。
清早,子敏文便被子丞相叫去了书房。她昨天刚跟风依云从明州城赶回来,累得快散架,站在那微微醒神,恭谨问:“母亲唤我何事?”
还能何事,自然是为点她东伐随行之事。子丞相欲叫她装病拒了,但孩子而今成人,自己也有许多主意,倒不好强硬地命令,故她决定先从小事打开话题,循序渐进。子丞相道:“昨天听人说,你前些日从库中取了几幅画?怎么,是对丹青有兴趣了?”
子敏文道:“倒不是,女儿拿那三幅画去跟人换了只鸡。”
子丞相愣了下,道:“你拿我三幅藏画去换了一只鸡?”
子敏文说:“是。”
“……”子丞相再次确认,“你是说拿我那前朝白一诺真迹、周代花鸟图、沈黛山山水图,这三幅千金难求的名家珍品,去换了一只,鸡?”
子敏文面不改色:“是的母亲。”
“……”子丞相道,“好吧。想必是一只非凡的鸡。鸡呢?拿来我看看。”
子敏文说:“送人了。”
她说完,随即又补道:“而且也没法要来看,因为那鸡飞走了。”
子丞相沉默了许久,道:“你的意思是说,你拿了我三幅画去换一只鸡,最后这只鸡也没了?”
子敏文道:“可以这么说。”
子丞相:“……”
她撑着桌子站起来,目光在桌面搜寻一圈,抓起笔架就去砸子敏文,大怒道:“你这个小混账!”
子敏文大叫不好,道:“东宫还有事我先退下了母亲!”连忙跑了。
室中典事忙来拦,说:“丞相不是要来与女郎说东疆事的么,怎的吵起嘴来了?”子丞相喘气道:“叫她给我气得,一时连正事也忘了……就她这样能去前线?怕连鞋袜都要被人骗走!”
她面色隐隐沉凝道:“我都亲自去紫宸殿陪她走一遭,还不能安她的心吗?不行!我绝不会同意敏文去战地!”
子丞相微微默站,忽问道:“她人呢?”典事跑出去,不多时回来:“说女郎往东宫去了。”
子丞相一愣,道:“快把她叫回来!”
-
定安王府。
辰时半,寒江已行动利落地在王府内巡了一圈,来到家令寺中过问事务。她坐在房内一一见过前来禀事的诸部管事,结了前日帐,各派吩咐后,唤来了园丞。
定安王府是风继修造的,当初建时万倍用心,处处都能感受她爱妹之心。风临住在此地,每到一处,皆触目伤怀,故从不曾去赏过景致,每到夜里,更只于文轩阁、映辉殿两处往返,绝不踏到别处一步,仿佛极力躲避什么。
寒江尽看在眼里,虽嘴上不说,但心中如何不忧?偏生她无法去开解风临的这份悲苦,原以为风临要一辈子这样郁郁寡欢,未想她竟见风临肯向园子迈出一步了。
自归京后,风临过得何其寂寥悲苦,简直如一具行尸走肉,仿佛只为复仇而活。眼见一生都要这样冰冷的过时,子徽仪到来了。
他就像一泉活水注入这座王府,浇灌枯木,复苏寒殿,这座王府仿佛也跟着活了起来。于是风临开始闻得到花香,也看得到满园绿意。
八年了,她终于能抬头看看这座王府,迈进盛景之中,拾捡长姐当初留给她的美好。
虽仍隐痛难当,但终是开始活着了。
作为她从小到大的亲人,再没比这更能让寒江高兴的了。风临刚去了一回芙蕖池,她立刻便叫来园丞道:“王府内的芙蕖池今后要好好打理,让花匠今日就去买些莲种进去,务必使繁花满池,好教殿下看着舒心。”
园丞连忙应下,笑道:“真巧,今早少君也叫人拉回两大车莲花呢。”
寒江微愣:“少君也买莲了?”
-
东宫。
宫道上,李思悟正与吏部许主事往明辉殿走,路上闲聊,李思悟问:“那天宫宴我怎么没见着魏大人,她哪里去了?”
许主事道:“嗨,她啊,新官上任三把火,上月末那阵不知跟殿下许诺了什么,回来就跟部里递了假折,往边南去了。”
“边南?”李思悟好生奇怪,“那边是流放地,又荒又乱,她跑去那做什么?”
“谁知道?大学士的心思我哪猜得中喲。”
李思悟感觉不妙:“不行,我得去和殿下禀报一声。”她匆匆作揖,刚转身要往东走,忽闻到阵淡香,向东一瞧,见前方往来许多宫人,手里都拿着一支鲜荷。
“这是……”她不由得奇怪,看到前方明非与内侍官走来,忙走去致意,问及此事,明非笑道:“太女昨日亲手采莲赠少君,少君受之感动,感殿下之恩,自备银钱命人采买莲花莲子,赠与满宫宫人,同享得花之乐。”
明非说完,从宫女手中拿来花也给她俩各递了一支花,笑道:“见者留香,两位大人也请收下一朵吧。”
李思悟接过道谢,着实感到意外,却又觉在情理之中。
明非问:“两位大人来寻太女殿下的么?”二人答是,明非道:“殿下还在王府,有些事务要处理,须得个把时辰才进皇城。”
李思悟二人相视一眼,道:“那我们还是回去罢。”
明非得体有礼地笑道:“一会儿还会发凉果莲子汤,内局马上就送来了,天如此热,两位大人要不要等一等?喝口凉饮再走。”
夏日凉饮可当真稀罕,许主事并非富贵人家,平日少买冰食,难免想喝这一口凉的,李思悟善解人意,没再邀之同往,作揖离去。
走到东宫外,恰遇见月惊时,知对方即将外任长吉长史,李思悟也停下贺了一句,月惊时笑着谢过,遂抬眼望向四周问:“今天是什么日子?皇城里怎么人人都拿着荷花?”
李思悟道:“哈哈,皆是清华公子所赠。听说是因太女采荷赠他,他受花感动,便也买荷花来发给别人同乐。一会儿好像还有甜汤,月长史来得巧,可以去喝一碗。内局手艺挺不错的。”
月惊时听完,缓慢笑了下:“呀,那我可有口福了。”
她点头道:“嗯。公子惠泽宫人,连最微末的奴婢也善待恩赏,看来将来内宫会有一位贤仁的男君。”李思悟感慨说完,与之作揖告别,拿着荷花悠悠离去。月惊时站在原地微微而笑,复向宫内行去。
宫内明非正与内侍官交谈,瞄见月惊时,稍稍一顿,从宫女手中抽花来到她面前,将两大朵粉莲朝她手里递去,莞尔道:“月长史,赶巧今日少君赐莲,你也拿一支吧。瞧这花开得多好,回去插在书房,定然满室生香。”
月惊时没有立刻接话,缓慢接过粉荷,拿在手里望了一会儿,才道了句:“多谢内官了。”
明辉殿前,金黄玫瑰正沐日展枝,满目耀华。宫廊之下,子敏文正在与慕归雨慢慢外行。她们手里也都拿着一支荷花,在官袍的映衬下,花愈显娇艳。
子敏文边转荷花,边道:“你脸色怎么这么差,昨晚没睡好么?”
慕归雨回:“昨夜有个急案。”
“这样啊。”子敏文看着荷花稍顿,缓缓开口,“你听说没,殿下要带清华同去东疆。”
慕归雨道:“嗯。”
“你说依云会不会也跟去?”
慕归雨没接话,只一言不发地望着前方。
子敏文望花笑叹,语气隐约低了几分:“唉,此事当真是少见啊……”
殿阶庭下,月惊时跟随内侍向明辉殿走,正看着面前大片的黄花,忽于余光瞄见华宫廊下一抹紫影。她慢下了脚步,抬头看去——金殿琉璃瓦下,一身紫袍的权臣。
殿前慕归雨若有所感,慢慢停下脚步,转头下望。
繁花庭下,月惊时正仰头看着她。
阴郁的夏风从二人之间吹过,满庭黄玫瑰迎风盛放,开得如火如荼。
-
定安王府,映辉殿内,秋怀慈正在为风临诊查双臂。
细细摸筋询问后,秋怀慈将药膏匀涂在她胳膊上,边缠白纱边说:“殿下两臂恢复得不错,药再敷上七日便可尽消痛了。这几天多加保养,勿提重物。”
上完药风临穿戴好衣服,与她走至东殿厅,给子徽仪看诊。秋怀慈唤来她师父,仔细看了他的伤后道:“金蝉蜕玉膏可以停了,白獭髓膏继续用,夜里敷仍敷伤处,白日用珍珠玉屑散。”
风临看向子徽仪手指,不禁笑对那老医师道:“‘七日落痂,肤如新雪’,当初您说孤还不信,现在方知,金蝉蜕玉果然名不虚传。”
老医师笑道:“哈哈,这药用了多少天材地宝,连白獭髓都在它面前都黯淡无光,怎能不好用呢?”
风临甚为开心,唤人给两位医官赏赐,子徽仪坐在一旁心感不安,望着手指道:“还要涂药么,我觉得已经好了。”
风临道:“当然要涂啊,伤处还有些痕迹,须得尽消了才好。”
子徽仪点点头,不再多说,只是心中仍然不安。
两人饮完药后,医官们行礼退去。风临二人漱过口后寒江进殿,禀了些琐事,几人说了会儿话。
见这两人小小年纪就要吃这许多药,寒江不觉微微叹一声,但见风临神情愈好,有说有笑,很快想起一件事。
她已悄然观察数日,确定风临现在心绪已然缓和,方才决定:上!
她悄悄往前挪了一步,摆出好大的笑脸,开口说:“殿下现在心情可好?”
风临转头笑道:“自是很好,你想做什么?”
寒江状似随意说:“倒没什么大事,只是无意间听说慕大人挡的那支断箭还在殿下这,那箭您留着也没有什么用,不如给我,我帮您丢了去……”
她艰难胡说着,忽然听见面前两人齐笑了一声,风临转头看向子徽仪:“我就说吧,寒江肯定要来帮他要,她才经不住那小子求呢。”
意图给人猜透,寒江脸一下通红,微有尴尬地低头。风临有意逗她,说:“偏不给。”寒江憋了半天,道:“那东西您留着做什么呢,就还给他吧!”
风临从未见过她脸这般红,玩兴大起,摇头道:“你管做什么呢,拿去烧火、打水漂,总之不给他。”子徽仪无奈而笑,站起身往外走,风临笑道:“好呀,小叛徒去帮忙了。”
不多时他将那装着断箭的锦花袋捧来,直接向寒江递去。寒江满眼感激:“公子!”刚要去拿,风临一下闪来,伸手抢过。
寒江央道:“殿下给我吧。”风临高高举起锦袋道:“不给。除非你叫十声‘好殿下’。”
寒江果然叫了十遍“好殿下”,期望地看她:“给我吧?”
谁料风临头一歪道:“哈哈,不给。除非你再叫十声‘好太女’。”
寒江向来性软,又叫了十回“好太女”,再次期望地看她:“这回该给我了吧?”
风临无耻笑道:“还是不给,除非你再叫一百声‘英明神武大将军’。”
寒江这回可真是不依了:这叫一百声岂不将嗓子叫哑了?
她气鼓鼓站了一会儿,踮脚去抢。风临眼睛微大,随即爽朗笑起,高举东西不给。
几次拿不到,寒江真给逗得有点急了,红脸站在那,堂堂内令竟给气得跺了下脚,风临笑了半天,微微俯身问她:“生气了?”寒江不说话,趁此时机突然跳起夺过锦花袋,很是气愤地说了句:“殿下幼稚!”飞快跑离殿,生怕风临来抢似的。
风临坐下乐个不停,子徽仪感觉无奈,坐在她旁边,看着看着,却也不禁跟着笑起来。
风临听到,扭头问:“你笑什么?”
子徽仪望着她说:“我也不知道,看到你笑便也想笑。”
风临闻言怔住,情愫翻涌,捉住他的手握在掌心,抿嘴笑了好久。
外头晴光大好,满殿明亮,正是情怡之时,外头忽有亲卫急赶来求见,入殿噗通行礼:“有一事需得禀告殿下,昨晚白郎将和顾女郎打起来了!”
风临愣了下:“谁和谁?”
在等到确认后,她笑色微敛,即起身前往。
跟随而去的亲卫、士官诸人亦面色忡忡。这等怄气动手的小事,本不至于闹到太女面前,但坏就坏在这两人下手重了。
原来昨夜言语过后,两人即动起手。顾崇明通背拳运势,起手就照头劈去,白青季也不客气,谭腿正蹬,抬脚直奔她心窝。双方起招便向命门袭去,互下死手。
那周围道口原有放风的属下,本不意劝说,都想给顾崇明个教训,谁知这两人下手如此狠,那些士兵刚看两眼便觉情况不对,大呼不好,连忙跑去拦。至属下赶来至多不到半盏茶工夫,短短这么一会儿,她俩居然已头破血流,两个人竟差点将对方杀了。
给人扛回去叫医官一诊,顾崇明肋骨断了两根,嘴里全是血,白青季头给打破,脖上五道血痕,满脖淌血。那些士兵都有点慌了。原本打算教训一顿,黑不提白不提便过去了,哪想会这样!
伤得如此之重,如何能瞒?众捱了一夜,万不得已,只好来禀告风临。风临听后虽是意外,但原只当怄气争斗,本没当做大事,直到来到医署屋内,看见包头缠颈的两人,这才变了脸色。
入门后,她不发一言,注视二人,整个医署慢慢静了下来。一旁士兵早就站起垂首,作认罪状,白青季虽有伤,但也挣扎站起,默不吭声。旁边医士感气氛不同寻常,慢慢僵住手脚,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屋内寂静如死。顾崇明默了会儿,也慢慢站起来了。
气氛在异常的沉默中冷凝,须臾后,风临抬手示意医士先去忙,身后乐柏转身搬来一椅至她身后,风临看也不看,撩袍坐下,面无表情看向白青季:“怎么回事?”
白青季眼睫颤了下,低头道:“属下昨晚吃多了酒,从楼梯上摔下来了。”
风临道:“你从几层楼摔的,摔成这样?”
白青季低着头不说话了。风临复看向顾崇明:“你呢?”
顾崇明沙哑道:“我去扶她,一块儿摔了。”
风临呵笑:“看不出你们还十分友爱。”
对面两人都不吭声,屋内落针可闻。
风临噙着丝淡笑,看向白青季的脸,她脸上伤不多,但左嘴角有片淤青,已青肿了起来,头上缠了大片白纱布,后脑勺处隐隐渗出些药与血渍,俨然伤在此处。
风临浅笑坐在椅上,面上神情未变,然而周身气场已然冷下,扫视向顾崇明。
“谁挑的事?”风临问。顾崇明不言语,白青季毫不迟疑,上前一步道:“我!”
“理由。”
“看不惯她嘴脸!”
风临道:“你知不知道她是孤刚收编的人。”
白青季眼睛瞄向顾崇明:“属下知道。但甭管是什么时候来的人,在这府门里,永不能不敬殿下。胆敢对您无礼的人,我便势必要让那人晓得晓得道理!打了便打了,属下不狡辩,如何责罚,属下都认!”
风临冷笑:“好的很,你很敢作敢当,打你五十军棍,想来没有异议。”
白青季大声道:“谢殿下赏!”
“滚蛋。”
“是!”
她扫视向屋北那四个士兵:“你们放风也是劳苦功高,二十军棍,一齐跟她滚蛋。”
那四人皆面面相觑,不知她何以晓得她们是望风的,却也不敢多问,得了便宜忙行礼外退,都道:“是殿下!小的们这就滚啦!”
她看了乐柏一眼,乐柏悄然随之出屋,待人走后,风临看向顾崇明,许久不语。气氛就在越来越长的沉默中冷沉,顾崇明原颇为无畏地站在那,顶着苍白有淤的脸看向风临,可伴随着时间过去,在面前目光中,她不知怎的,慢慢生出下古怪情绪,不觉间攥紧双手,肃目看向眼前之人。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在她也感到煎熬时,风临说话了:“孤答应了你姐姐,要好好与你讲话,遇事宽容,要与你讲道理。但到底做到什么度,孤现在也微感疑惑。”
风临凝视她道:“自你入府以来,孤自认待你不薄,不敢说尊遇,但也可称得上礼待。你境遇坎坷,孤有耐性等你敞开心扉那日,不急于亟有回应,但孤不要回报,不代表你可以肆意。”
她话音倏沉:“穿刁手,甩心鞭,你敢对孤的心腹下死手?”
其音传来,骤如冰锥刺耳,顾崇明凛然一肃,面色极凝以待,身躯不自觉间已呈防备之姿。虽是如此,但她梗着口气,愣是不肯申辩一句,只道:“做便做了,你罚罢。”
风临嘴角慢慢蓄起冷笑,道:“孤当然要罚你。同样一起斗殴,罚了她们不罚你,你会更不受待见。三十军棍,因是她寻事,你比她少二十,孤还会撤了她新升的郎将,以此作为给全军的交代警示。”
顾崇明也冷笑起来:“太女英明。”
风临站起身,道:“去顾府拿走顾将军留给你的东西,准备动身。”
“今天的事,不准再有下次。这是命令。”
顾崇明面色不虞,冷抿双唇。
风临冷笑一声,看向顾崇明:“怎么,你不平?你有什么不平?”
“你不把她们视为同袍,就别怪她们也不把你当自己人。”
她说完,转身离去,再未留一字。屋门启而后合,门影在顾崇明面上晃动,她抬起眼,望着风临离去的方向,许久不动。
-
刑司处,白青季几个人挨完军棍,龇牙咧嘴地回到宿所。乐柏一路跟着她们,待她们回后立刻命人唤来医士诊治。
那些行刑人与之素有交情,都将军棍高抡得响,打得却不是很实,是而伤得并不重,医士来涂涂药便了事,只是对她头与脖子、后背的伤再三做了叮嘱。
医士走后,乐柏劝了她几句,白青季伏在床上不言语,乐了两声,心中却不免想:若是老江在这,必定狠狠嘲笑我一番。
念头闪过,她不禁大为悲伤,默了好久。周围人只当她是被殿下降了职,心情低落,讲出好些话来逗她。
白青季渐渐乐起来,望了一圈,忽地道:“哎,老张这两天哪去了?”
-
沐芳山温泉行宫。
游廊荫凉之下,几个士兵围在石桌上打牌,张通鉴一脚踩凳,手拿叶子牌,高高甩下:“打你个头昏眼花!哈哈服不服!”
她们打得热火朝天,远处一个铁甲士兵走来,摘下头盔道:“哎哟我天,热死我了!”
张通鉴回头道:“换班啦?”
“嗯,祁妹去了。”
一人捻着牌乐道:“这些天咱们轮班倒,都快给那皇帝熬傻啦!”
对面一人听罢冷冷哼一声,道:“依我说,这样还厚待了她呢!”
张通鉴道:“嘘,不该说的别说。”
那人敛了声,然神色之间冷色犹自未消,周围几人也都不言语。
这些人皆是风临当年带去楠安的兵,她们那晚在别处攻城,没和风临一起行动,活了下来,但也眼见血街之景,心里自有想法。
几人放下牌来给那女子卸甲,忙活着时,远处忽地走来一小波人,定睛一瞧,为首竟是李若莲,张通鉴奇道:“你怎的来了?可是有事?”
李若莲快步走近,蹙眉看了行宫宫殿一眼,低声道:“殿下有密令。”
-
当日事了,慕归雨归园后,独坐窗下久久不动。夜里属下叩门,将相府再三上书之事禀告与她。
她听后并未多说,却在翌日晌午之时,于自家酒楼约见了子敏文。
今日云骁带兵,与粮草车队先行离京,子敏文代詹事府与户部、兵部人送之出城门,甚忙碌,好不容易才抽空赴约。到包厢她刚坐下,慕归雨便问起她去不去东疆,子敏文言辞模糊,慕归雨听后笑笑,忽道:“前线危险,少詹事尊贵,自然随不得军了。”
子敏文听得不悦,道:“你的意思,我不去东疆是我胆怯?”
慕归雨呵呵一笑,只道:“我没那个意思,只是奇怪,都说劳苦功高劳苦功高,阁下究竟做了些什么,才获封如此大功?含元门当晚,殿下不必说了,千里疾驰,两场血战,望归在太和宫被捅了两刀,连皇子殿下都在含元门前持剑搏命,你呢?”
慕归雨弯眼凝望她,缓缓笑道:“你凭什么和那些出生入死的人一个功劳?还不是因为你有一个宰辅母亲。”
子敏文陡然色变,大吸一口气。
慕归雨带着意义不明的笑,语气平静,可字句异常锋利:“若真论功、论能,东宫的詹事该是我来做。”
几句话犹如利剑当胸刺来,教人如何能忍!子敏文愤与之别,自觉受到极辱,气不能平,当天下午于家中收拾了行装,直接留书一封送呈东宫,请奏押运粮草,在城门闭前离京,追着粮草大队直奔东疆去了。
待到子丞相得知后,勃然大怒,亟命人追,然那时子敏文早已不在城内。
当晚,风临于东宫内得知此消息,找出子敏文的请奏,默看许久,叹了口气。
正思忖之际,外头传来急促脚步声,同殿外人说了什么,平康须臾进殿,禀道:“殿下,派往萧西的韩质真前日被人在碧水河中捞起,发现时她双腿被打断,重伤昏迷,至信报离州当日,仍昏迷未醒!”
-
华京夜降,灯悬鼓鸣,商贩支着摊子开始卖夜食,人放值的、归家的三三两两走在上街,街市渐热闹起来,四周吆喝声、笑闹声此起彼伏,灯火之中,一人骑马穿过喧闹的街市,几经转道,来到了一座寂静灰暗的府邸前。
那人从马上下来,抬头看向已被摘去匾的大门,默了会儿,走上台阶,自袖中掏出一张令文交给门前打呵欠的守卫。
守卫接过看完,愣瞧她一眼,挥手跟同僚打开了门,问:“顾女郎,您大概得多久?”
“很快。”顾崇明望着漆黑的府,道,“拿个东西就走。”
府里冷清极了,别说灯了,就连月光也没有半点。顾崇明也没什么表情,一路熟稔地左拐右拐进去,却没去府堂,而是先绕去了后府。回到自己曾经的院落,她对着那棵石榴树看了会儿,去舀了些水浇了浇。
离开院子,她走到前府堂,在黑漆漆的门外站许久,才抬脚进去。
一进门,她就闻到一股冷森森的灰味,不由得嗤笑了一声。才冷清几天啊,破房子就这德行了。笑时她扯到肋伤,咳了好阵子才直起身。
她忆着风临的话,往堂内走,还没等数柱子就看到了那个兵器。
在黑夜里,那杆马槊散着淡淡的金属光,笔直地立在柱前,直得似不会拐弯一样,真像它主人。
顾崇明看着这杆兵器,不知怎的定住脚不走了。她盯了许久,突然一变脸色,恶狠狠地朝地上啐了一口:“呸!”
她道:“顾严松,和我来这套?你以为我会领你的情么?这槊是我们家传之器,母亲传给了你,你没能护住它,是你无能!”
顾崇明说着,盯着那杆槊,眼睛血红道:“别想我领受你情,我只会恨你。”
她说完,忽地像疯了一样,在这漆黑空荡的屋中踱步,指着槊的方向骂道:“不错,顾严松!别以为咽气前假惺惺提我一两句,我就会感激你!我为三哥伸冤时你不管我,我入大牢你不管我,我被人追杀被人满城搜捕你还是没管我!死前几句好话便想买我的心,做你的梦!你去死吧!我不会领你的情,我恨你们一辈子,我连你们的死也不掉一颗泪,你们活该,你们选的你们当有此报!死吧!都去死,死得透透的!去了黄泉地府也不要提我一个字,等来年清明祭日,也别想我能给你们烧半片纸,谁让你们都去为了别人寻死,却不愿意为我活!”
顾崇明声嘶力竭痛骂,最后一字说完,忽地双腿一软,险跌在地上。她扶住柱子,踉跄往前走,最终站在那马槊面前,颤着手拿住其杆,慢慢低头看向这家传之兵。
暗淡夜光落下,只见槊杆上铭刻四字,简简单单,端端正正——保家卫国。
一把尖刀直插进胸内,顾崇明猛抱住此槊,嚎啕恸哭。
凄厉哭声旋飞夜空,越过灰暗的府邸,淹没于漫天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