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檀昔执起棋子,“听闻柳公时常施粥赠米,大半个长安都受过您的恩惠,真是心善之人,令在下心生敬佩。”
“哪里哪里,我身为长安人,这些百姓就犹如我的家人,为建设家乡添砖加瓦,理所应当的事,希望长安再无饥寒受冻之人才好。”
“柳公谦虚了,”杜檀昔悄然抬眼:“不知您是否认识三元胡同的胡娘子?”
他捻棋的动作有片刻顿住,随即落子:“认识,是个可怜人,丈夫死了,现在一家子又无缘无故被杀,真是……唉。”
“听说胡娘子丈夫是畏罪自杀,想来胡娘子必定是知道些什么隐情才招来杀生之祸吧。”
“不可能是畏罪自杀,”柳公呼吸声重了许多,“胡三是个老实人,还来我府上送过几次水,根本不可能做出这种事。”
杜檀昔装作才看到他手上的伤,惊讶道:“柳公,你的手怎么了?”
听了她的话,柳公低头望去,举起了手:“钦差说这个啊,前两天不是有打猎活动么,我也去参加了,不小心被别人的箭划了一下。”
“原来是这样。”
一场棋下来,柳公明显心不在焉,杜檀昔坦然自若,故意只赢了他两子,随后以累了为借口,在园中闲逛。
柳府布置构思精巧,刚刚还是飞石瀑布、浓绿竹林,过了垂花门又别有景色,小路铺着鹅卵石,弯弯曲曲,两侧花圃中种着蝴蝶兰,再往前,又见芍药盛开,一簇一簇耀眼开着,方亭坐落抱石中,三面环水,几条鲤鱼摇尾巴游来游去,安然惬意。
正好走累了,本想歇脚,转眼瞧到对面的垂丝海棠,被美得移不开眼,起身欣然前往。几条海棠丝垂在水面,风吹过,海棠轻颤,湖面荡起涟漪,一圈一圈,越来越浅。
以往她嫌粉配绿俗气,可这粉色小蕊点缀新芽似的绿色,再配上一方月牙白的墙、一方花格菱窗,竟是春日中最好的景色。
折下一只轻嗅,杜檀昔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惜海棠无香的说法了。
李言少见她作此‘出格’之事,一时间放缓呼吸,不敢打扰。
她提起裙摆走下几方石阶,蹲在湖边想把折下的一小段枝条别在发髻,怎么都弄不好。
“李言,可不可以帮我个忙?”杜檀昔转身,递来一只海棠枝,“可不可以帮我别在发髻?”
李言接过,忽觉这海棠枝烫手,掌心越来越热,热到嗓子发干,竟连声音都沙哑了一般:“好。”
国公到处找他,听说去了芳沁园,立刻就寻来了,站在石桥东张西望。定睛一看,池畔似有人影,借着巨石和柳条的遮挡再次看去,海棠树下,李言拿着花枝别在女娘的发髻,小心翼翼,待女娘抬头笑时,他也笑了,哪还有平日桀骜不驯的模样。
国公靠在石头上,被气得心一阵一阵疼,就知道这俩人有猫腻,还挑了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幽会,全然不把礼法规矩放眼里、全然不把他这个爹放眼里,简直是放肆!
他想把两人拆开,刚踏出半只脚又缩了回去,往暗处狠狠瞪了几眼,转身离去。
宴会结束,国公往马车赶来:“且慢且慢!”
掀开珠帘,还不等她说话,李言已经皱眉道:“什么事?”
“没几天就是你母亲的祭日,你总该回来住几天吧。”
“到了那天我自会回去,话说完了?麻烦让开,我们要走了。”
李言态度恶劣,杜檀昔看不到他的脸色,但光看国公脸色就知道气得不轻。
这父子俩看起来不像是不和,更像有深仇大恨。
“九年了,你母亲在泉下要是知道你回来不肯看她,要有多难过,她可一直都想着你。”
国公打出亲情牌,李言果然犹豫了,握紧缰绳,声音越来越冷:“你不配提我母亲。”
杜檀昔怕两人吵起来,准备打圆场,哪知国公面带愧疚,声音也低了下来:“对,我不配,可再怎么说已经过了许多年,想来她也该原谅了我。”
李言听了,嘲讽意味更浓:“你还是这么不知悔改,真是鸡同鸭讲。”
“驾!”
车轮子滚滚,国公站在原地,仰着头,双手蒙住脸叹了一声。
他就那么赶车,一句话也不说,背绷得笔直,杜檀昔不敢多加打扰。
到了驿站,李言别过头,掩饰发红的眼眶,“我想回国公府住几天,望钦差批准。”
他母亲的祭日要到了,就算和父亲闹得再僵,还是要回去。
“好。”
嘉宁师父回京后,她就收拾几件衣裳搬到她师父宅子住去了,现在李言也走了,屋里的活气瞬间少了一大半,勾弦吃饭都不香了。夏侯冰到后,和杜檀昔嘀咕几句,杜檀昔听了起身就走,勾弦追了出去。
南郊风水不好,本是一片荒野之地,后来成了坟地,富贵人家自不会选这里,葬的大都是没钱普通百姓,好些的还有个碑,大都只是一捧捧土堆。
清明刚过,坟头摆了香烛水果,看着一个个坟头,勾弦身上寒意泛起,还着肩膀不解道:“来这种地方干嘛?”
“办案。”
到了某处立着木牌子的土丘前,夏侯冰停下了,上面歪歪扭扭刻着几个字,面前有些未烧完的香纸:“这个就是胡三一家的墓。”
那日胡娘子等死后,她命人善后,看着面前摆着的水果和没有烧完的香纸,道:“这是你们放的?”
“没有,我们把逝者埋下后就走了。”
贡品中的橘子、苹果到算不上什么稀奇,稀奇的是荔枝,杜檀昔拿起一颗嗅了嗅,还算新鲜。荔枝只在南方生长,不易储存,运到北方还要保持新鲜耗费极大,只有富贵人家吃得起,若是普通人来祭拜可不会选这么贵的东西。
胡家关系简单,亲戚朋友一查就出来了,都是差不多的家境,买不起这些。
杜檀昔道了声罪过,把立在前面的木牌拔出扔在一旁。
“钦差,你这是干什么?”
夏侯冰和勾弦都惊了,掘人墓碑可是要遭天谴的。
“夏侯都督,你派人盯住柳公府邸,要是看他往南郊来,立刻前来通报。”
.
南郊入口立着一口石头做的大棺材,也不知道是谁做的,在这已经很久了,有百姓在上面刻了南郊二字,渐渐成了这里的标志物,日夜风吹雨打,石头被磨平棱角,变得斑驳。
夜色中,身裹黑纱的人立在棺材前,谨慎环视四周后,脚尖借力一点到了石棺上,吹响哨子。
一丝光从缝中透出,棺材盖移开,黑纱人跳入其中,棺材盖立刻合上,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唯闻几声虫鸣。
“首领。”
密道中的人行色匆匆,见了黑纱人都恭敬问安。
越往里,狭窄的路开阔起来,打铁声此起彼伏,打铁匠们浑身是汗,密密麻麻的汗珠子滑落,立刻被火燎成了烟儿。墙上靠着新打出的武器,等凉些后便往库房搬。
“首领,您看看这批弓箭,够锋利。”
黑纱人接过看了看:“但还不够多,还有长矛,务必多加生产。”
“可铁好像不太够。”
“尽管打,其余交给我解决,钦差已经查到这里来了,想办法速速把钱分批运出,运不出的全融掉。”
“正要和首领通报此事,后山出口挖通后,下了一场大雨,等雨停了属下们再去看的时候,大批官差在那连夜守着,运不出去。”
“什么?”
后山偏僻隐秘,一般人根本爬不上那山,也想不到有路,杜檀昔竟这么迅速?
是他小看杜檀昔了。
拢紧黑纱,黑纱人眼里闪过杀意,本想放她一马,既然不知好歹,那就休怪他无情。
“传令黑鹰,命他密切注意新来钦差一举一动。”
铜鼓街的某间院落飘起白烟,嘉宁拿着长勺在药罐中搅来搅去,每搅几下,连忙拉开面罩转头呼吸。
孟诜买书回来,一推门被熏得倒退三截。
“敏之,你又在弄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
嘉宁抬头,丢下勺子,嘴一撅抱怨道:“师父您终于回来了,我明明是按照书上治疗时疫的方子熬的药,怎么熬出来是这种味道,到底哪出错了,要不您尝尝。”
“尝尝?你是嫌我命长了?拿着。”他把书塞嘉宁怀里,无奈背手进屋,闻过后,脸色变得有些微妙:“方子从哪翻出来的。”
“在柜子里的书夹页中看到的,我说您有好东西怎么不早点分享,能救多少人啊。”
孟诜捋胡须,半晌才道:“方子呢?”
“这呢。”
她从怀里把纸掏出来,被一把夺过,孟公粗略看一眼就藏袖子去了,面色严肃,“这是份失败的方子,好了,忙去吧。”
嘉宁不信,要真是失败的方子依师父性子根本不会藏在书里,她抱着书跟在后头,鼻子哼了一声:“您就别蒙我了,说实话,您是不是想等时疫爆发时大展身手,好摘得医圣名头。”
“你这小丫头胡沁什么?”孟诜气得鼻子都歪了,他堂堂孙思邈弟子,一心钻研疑难杂症,就是为了解百疾疏民忧,到了她口里就成了追逐名利的小人了。
见师父真生气了,嘉宁急忙服软:“是弟子说错话了,可是您不告诉我这方子是什么,弟子就忍不住瞎猜,你知道我这毛病的。”
“你真要知道?”见她期待点头,他短暂沉默后,闭眼道:“好吧,其实这方子根本不是什么治时疫的,这是治疗男子不孕不育的。”
“男子还能怀孕?”
嘉宁没听懂,眨了眨眼继续追问,孟诜模模糊糊讲了个大概,拿过书进屋去了。
罐子里的药熬得咕噜咕噜响,拉下面罩一闻,嘉宁翻白眼差点晕过去,忙拿湿布端起罐子把药倒进废槽中。
“请问孟公在吗?”
外头响起敲门声。
“谁啊?”
“英国公李焕,特来拜访孟公。”
英国公李焕?那不就是李言的父亲,她的……
嘉宁脸色一变,一边喊“等会”,一边望往屋里跑:“师父,英国公来拜访您,您自己去开门,要是问起我就说不知道啊。”
见她打开衣柜就往里钻,孟诜把她揪了出来,“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英国公难道是老虎能吃了你?”
“哎呀,和您解释不清,等他走了我再告诉您。”她钻进去把柜子带上了。
孟诜好奇起来,倒真想看看李焕何许人也。
开门后,外面站着位五十上下的美髯男子,目若朗星,颇有道骨。
“请问您是孟公吗?”
孟诜点头:“正是老夫,国公请进。”
一股奇怪味道直冲脑海,李焕捂鼻跟在身后,佩服孟公定力,等到屋中味道淡了许多。
“请坐。”孟诜平日四处游历,每年在长安不过待月余,所交好友屈指可数,看来必是有事相求,暗暗思考了一番,他不经意往柜子望了眼,道:“不知国公找我有何事?”
李焕笑道:“此来是想和孟公求一味药。”
“哪里哪里,我身为长安人,这些百姓就犹如我的家人,为建设家乡添砖加瓦,理所应当的事,希望长安再无饥寒受冻之人才好。”
“柳公谦虚了,”杜檀昔悄然抬眼:“不知您是否认识三元胡同的胡娘子?”
他捻棋的动作有片刻顿住,随即落子:“认识,是个可怜人,丈夫死了,现在一家子又无缘无故被杀,真是……唉。”
“听说胡娘子丈夫是畏罪自杀,想来胡娘子必定是知道些什么隐情才招来杀生之祸吧。”
“不可能是畏罪自杀,”柳公呼吸声重了许多,“胡三是个老实人,还来我府上送过几次水,根本不可能做出这种事。”
杜檀昔装作才看到他手上的伤,惊讶道:“柳公,你的手怎么了?”
听了她的话,柳公低头望去,举起了手:“钦差说这个啊,前两天不是有打猎活动么,我也去参加了,不小心被别人的箭划了一下。”
“原来是这样。”
一场棋下来,柳公明显心不在焉,杜檀昔坦然自若,故意只赢了他两子,随后以累了为借口,在园中闲逛。
柳府布置构思精巧,刚刚还是飞石瀑布、浓绿竹林,过了垂花门又别有景色,小路铺着鹅卵石,弯弯曲曲,两侧花圃中种着蝴蝶兰,再往前,又见芍药盛开,一簇一簇耀眼开着,方亭坐落抱石中,三面环水,几条鲤鱼摇尾巴游来游去,安然惬意。
正好走累了,本想歇脚,转眼瞧到对面的垂丝海棠,被美得移不开眼,起身欣然前往。几条海棠丝垂在水面,风吹过,海棠轻颤,湖面荡起涟漪,一圈一圈,越来越浅。
以往她嫌粉配绿俗气,可这粉色小蕊点缀新芽似的绿色,再配上一方月牙白的墙、一方花格菱窗,竟是春日中最好的景色。
折下一只轻嗅,杜檀昔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惜海棠无香的说法了。
李言少见她作此‘出格’之事,一时间放缓呼吸,不敢打扰。
她提起裙摆走下几方石阶,蹲在湖边想把折下的一小段枝条别在发髻,怎么都弄不好。
“李言,可不可以帮我个忙?”杜檀昔转身,递来一只海棠枝,“可不可以帮我别在发髻?”
李言接过,忽觉这海棠枝烫手,掌心越来越热,热到嗓子发干,竟连声音都沙哑了一般:“好。”
国公到处找他,听说去了芳沁园,立刻就寻来了,站在石桥东张西望。定睛一看,池畔似有人影,借着巨石和柳条的遮挡再次看去,海棠树下,李言拿着花枝别在女娘的发髻,小心翼翼,待女娘抬头笑时,他也笑了,哪还有平日桀骜不驯的模样。
国公靠在石头上,被气得心一阵一阵疼,就知道这俩人有猫腻,还挑了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幽会,全然不把礼法规矩放眼里、全然不把他这个爹放眼里,简直是放肆!
他想把两人拆开,刚踏出半只脚又缩了回去,往暗处狠狠瞪了几眼,转身离去。
宴会结束,国公往马车赶来:“且慢且慢!”
掀开珠帘,还不等她说话,李言已经皱眉道:“什么事?”
“没几天就是你母亲的祭日,你总该回来住几天吧。”
“到了那天我自会回去,话说完了?麻烦让开,我们要走了。”
李言态度恶劣,杜檀昔看不到他的脸色,但光看国公脸色就知道气得不轻。
这父子俩看起来不像是不和,更像有深仇大恨。
“九年了,你母亲在泉下要是知道你回来不肯看她,要有多难过,她可一直都想着你。”
国公打出亲情牌,李言果然犹豫了,握紧缰绳,声音越来越冷:“你不配提我母亲。”
杜檀昔怕两人吵起来,准备打圆场,哪知国公面带愧疚,声音也低了下来:“对,我不配,可再怎么说已经过了许多年,想来她也该原谅了我。”
李言听了,嘲讽意味更浓:“你还是这么不知悔改,真是鸡同鸭讲。”
“驾!”
车轮子滚滚,国公站在原地,仰着头,双手蒙住脸叹了一声。
他就那么赶车,一句话也不说,背绷得笔直,杜檀昔不敢多加打扰。
到了驿站,李言别过头,掩饰发红的眼眶,“我想回国公府住几天,望钦差批准。”
他母亲的祭日要到了,就算和父亲闹得再僵,还是要回去。
“好。”
嘉宁师父回京后,她就收拾几件衣裳搬到她师父宅子住去了,现在李言也走了,屋里的活气瞬间少了一大半,勾弦吃饭都不香了。夏侯冰到后,和杜檀昔嘀咕几句,杜檀昔听了起身就走,勾弦追了出去。
南郊风水不好,本是一片荒野之地,后来成了坟地,富贵人家自不会选这里,葬的大都是没钱普通百姓,好些的还有个碑,大都只是一捧捧土堆。
清明刚过,坟头摆了香烛水果,看着一个个坟头,勾弦身上寒意泛起,还着肩膀不解道:“来这种地方干嘛?”
“办案。”
到了某处立着木牌子的土丘前,夏侯冰停下了,上面歪歪扭扭刻着几个字,面前有些未烧完的香纸:“这个就是胡三一家的墓。”
那日胡娘子等死后,她命人善后,看着面前摆着的水果和没有烧完的香纸,道:“这是你们放的?”
“没有,我们把逝者埋下后就走了。”
贡品中的橘子、苹果到算不上什么稀奇,稀奇的是荔枝,杜檀昔拿起一颗嗅了嗅,还算新鲜。荔枝只在南方生长,不易储存,运到北方还要保持新鲜耗费极大,只有富贵人家吃得起,若是普通人来祭拜可不会选这么贵的东西。
胡家关系简单,亲戚朋友一查就出来了,都是差不多的家境,买不起这些。
杜檀昔道了声罪过,把立在前面的木牌拔出扔在一旁。
“钦差,你这是干什么?”
夏侯冰和勾弦都惊了,掘人墓碑可是要遭天谴的。
“夏侯都督,你派人盯住柳公府邸,要是看他往南郊来,立刻前来通报。”
.
南郊入口立着一口石头做的大棺材,也不知道是谁做的,在这已经很久了,有百姓在上面刻了南郊二字,渐渐成了这里的标志物,日夜风吹雨打,石头被磨平棱角,变得斑驳。
夜色中,身裹黑纱的人立在棺材前,谨慎环视四周后,脚尖借力一点到了石棺上,吹响哨子。
一丝光从缝中透出,棺材盖移开,黑纱人跳入其中,棺材盖立刻合上,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唯闻几声虫鸣。
“首领。”
密道中的人行色匆匆,见了黑纱人都恭敬问安。
越往里,狭窄的路开阔起来,打铁声此起彼伏,打铁匠们浑身是汗,密密麻麻的汗珠子滑落,立刻被火燎成了烟儿。墙上靠着新打出的武器,等凉些后便往库房搬。
“首领,您看看这批弓箭,够锋利。”
黑纱人接过看了看:“但还不够多,还有长矛,务必多加生产。”
“可铁好像不太够。”
“尽管打,其余交给我解决,钦差已经查到这里来了,想办法速速把钱分批运出,运不出的全融掉。”
“正要和首领通报此事,后山出口挖通后,下了一场大雨,等雨停了属下们再去看的时候,大批官差在那连夜守着,运不出去。”
“什么?”
后山偏僻隐秘,一般人根本爬不上那山,也想不到有路,杜檀昔竟这么迅速?
是他小看杜檀昔了。
拢紧黑纱,黑纱人眼里闪过杀意,本想放她一马,既然不知好歹,那就休怪他无情。
“传令黑鹰,命他密切注意新来钦差一举一动。”
铜鼓街的某间院落飘起白烟,嘉宁拿着长勺在药罐中搅来搅去,每搅几下,连忙拉开面罩转头呼吸。
孟诜买书回来,一推门被熏得倒退三截。
“敏之,你又在弄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
嘉宁抬头,丢下勺子,嘴一撅抱怨道:“师父您终于回来了,我明明是按照书上治疗时疫的方子熬的药,怎么熬出来是这种味道,到底哪出错了,要不您尝尝。”
“尝尝?你是嫌我命长了?拿着。”他把书塞嘉宁怀里,无奈背手进屋,闻过后,脸色变得有些微妙:“方子从哪翻出来的。”
“在柜子里的书夹页中看到的,我说您有好东西怎么不早点分享,能救多少人啊。”
孟诜捋胡须,半晌才道:“方子呢?”
“这呢。”
她从怀里把纸掏出来,被一把夺过,孟公粗略看一眼就藏袖子去了,面色严肃,“这是份失败的方子,好了,忙去吧。”
嘉宁不信,要真是失败的方子依师父性子根本不会藏在书里,她抱着书跟在后头,鼻子哼了一声:“您就别蒙我了,说实话,您是不是想等时疫爆发时大展身手,好摘得医圣名头。”
“你这小丫头胡沁什么?”孟诜气得鼻子都歪了,他堂堂孙思邈弟子,一心钻研疑难杂症,就是为了解百疾疏民忧,到了她口里就成了追逐名利的小人了。
见师父真生气了,嘉宁急忙服软:“是弟子说错话了,可是您不告诉我这方子是什么,弟子就忍不住瞎猜,你知道我这毛病的。”
“你真要知道?”见她期待点头,他短暂沉默后,闭眼道:“好吧,其实这方子根本不是什么治时疫的,这是治疗男子不孕不育的。”
“男子还能怀孕?”
嘉宁没听懂,眨了眨眼继续追问,孟诜模模糊糊讲了个大概,拿过书进屋去了。
罐子里的药熬得咕噜咕噜响,拉下面罩一闻,嘉宁翻白眼差点晕过去,忙拿湿布端起罐子把药倒进废槽中。
“请问孟公在吗?”
外头响起敲门声。
“谁啊?”
“英国公李焕,特来拜访孟公。”
英国公李焕?那不就是李言的父亲,她的……
嘉宁脸色一变,一边喊“等会”,一边望往屋里跑:“师父,英国公来拜访您,您自己去开门,要是问起我就说不知道啊。”
见她打开衣柜就往里钻,孟诜把她揪了出来,“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英国公难道是老虎能吃了你?”
“哎呀,和您解释不清,等他走了我再告诉您。”她钻进去把柜子带上了。
孟诜好奇起来,倒真想看看李焕何许人也。
开门后,外面站着位五十上下的美髯男子,目若朗星,颇有道骨。
“请问您是孟公吗?”
孟诜点头:“正是老夫,国公请进。”
一股奇怪味道直冲脑海,李焕捂鼻跟在身后,佩服孟公定力,等到屋中味道淡了许多。
“请坐。”孟诜平日四处游历,每年在长安不过待月余,所交好友屈指可数,看来必是有事相求,暗暗思考了一番,他不经意往柜子望了眼,道:“不知国公找我有何事?”
李焕笑道:“此来是想和孟公求一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