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将睡熟的女儿交给乳母,转头问:“诚王前日突发不适,现在可还好?
袁姮点头:“幸无大碍,今早已经能下地走动了。”
“太医院多话的那二人已被罚俸降品,但此事关系你们两家隐秘,所以未曾声张,希望诚王不要因此寒心。”
“娘娘这是哪的话,”袁姮过意不去:“陛下肯为臣处置,已是大恩。”
皇后摆手道:“别说这些唬人的东西,你递牌子进宫,定是知道了那二人不干净,否则怎会知道都不曾记录在册的事。更何况,便是知道了,常人也不会贸然去捣这种闲话。”
“娘娘说的是。”袁姮讲述自己的分析:“此事摆明了冲着挑拨离间而来。他们料定父王知道后必然会因骗婚而与钟家闹翻,若姻亲关系破除,旧贵新戚之间生出嫌隙,便会便宜在旁虎视眈眈的人。只是没想到父王听罢竟直接气晕,他们这才逃不脱了。”
皇后叹息:“近几日你家人必然是批评劝阻,本宫知你心意。但诚王拳拳爱女之心,你也该理解。”
“自然理解。”袁姮很清楚,若不是因为热爱和在意,父亲也不至于听到消息晕过去。那时真正击倒他的,不是那个身患隐疾的女婿,而是用人生开玩笑的女儿。诚王爱女全京城皆知,歹人们就是摸准这点,才敢挑拨。若袁其鄂是个卖女求荣的人,以此秘密把持钟选因,使他感激并忌惮,岂不是更有利,怎么会气急。
“这宫里,竟像是个漏筛。”皇后十分不满,准备好好整饬一番。“京外乱象四起、民生艰难,京中贵胄忙着争权夺利,连太医院的大夫都不致力于治病救人,竟有闲心挑拨离间。这样下去我朝还有何气数!”
袁姮震惊,她知道娘娘说话直接,却没想到这么直接。
皇后倒不在意,继续说:“全州疫灾严重,多处封村,本就多山峦的崎岖之地,如今更是运输受阻,赈灾米粮进不去,民不聊生。你今日进宫,本宫也不说什么冠冕堂皇的话,直说要你出些银两,你可愿意?”
“愿意!”袁姮十分坚定:“诚王府一应人等责无旁贷。”
“不,本宫说的是你。”皇后望着她的眼睛,道:“以光华郡主的身份出面,参与赈灾银两筹措,你可愿意?”
懿旨一下,袁姮便忙得脚不沾地。
京中勋贵人家一年收入颇多,但要他们出血,实在是难。尤其相关者是偏远地区的灾民,各位心里更是一样个不愿意。
只是现下袁姮也实在没有其他选择。总不能直接同皇后说自己无能,只是个想吃了睡的废物。娘娘说是商议,实则是锚定了她一定会答应,根本就未做第二准备。
那自然是要做啊。
且不说这是于国于民有利的大事,就说眼前的个人利益,便能让袁姮说不出半个不字:领旨督办银两筹措一事后,诚王和世子已经有十几日未曾向她啰嗦子嗣之事。不仅不啰嗦,还帮着她一块思虑。如今救灾才是第一大事。
这必是夹了皇后的一点私心。
袁姮心里感激,可转头瞧见府第名单,便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其实说到赈灾银两,向来国库是大头,京中人家捐赠不过是补充,而袁姮负责的更有限,仅仅是要求从各位夫人小姐手中攥出些零碎来。即便做不成,也误不了朝廷大事。可自己这一爪下去,有些关系不破也得破了!
究竟该从哪里开始呢?
袁姮先将有封号的宗室女子、二品以上官员家小姐们一一罗列出来,再根据自己了解,将她们的经济来源都标注清楚,最后决定先从大宁郡王家的乐安县主起。
悠悠立在一旁,好奇道:“您同乐安县主也不熟呀。”
“就是不熟,才好说话。”袁姮收起笔记,准备从库房里挑件见面礼带上,还不忘给悠悠解释:“大宁郡王当年助陛下平定河东有功,实实在在有封地。如今他女儿乐安县主长居京中,比其他贵女们自由许多,我同她见面可以少许多阻碍。况且我虽与县主只见过一次,却记得她为人直爽,不爱打弯子。这种人啊,交谈起来不费劲。”
悠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熟练向盆中倒入热水,帮着袁姮洗漱收拾。“您可是要忙好一阵了。”
“忙归忙,还是有好处。”
悠悠想起这个,笑得开心:“再也不用愁子嗣问题。”
乐安县主阴康是个身量高挑、鼻梁硬直、皮肤略黑的姑娘,可能祖上有西域血统。只听袁姮说罢来意,便十分洒脱地划出自己私库中五百两现银,装箱后直接交给袁姮,袁姮也不避讳,当着她的面点过数,叫宫中指派的随行之人贴封。事情顺当,袁姮便安心,又坐下同她聊了半刻,聊来聊去,聊到钟选因。
乐安县主竟认得他。
“你们成亲时我还观了礼呢,不过那时你盖着盖头,根本不知旁边谁是谁。”
这是实话。
阴康仔细瞧着袁姮,瞧得袁姮有些摸不着头脑:“……怎么?我脸上有东西?”说着还伸手去摸。
“没有,我看看你过得怎么样?”
“嗯?”
阴康笑出一口白牙:“皇后娘娘没告诉你吗?我曾经喜欢钟正择。”
“这……我确实不知。”袁姮极易替人尴尬的毛病又犯了,在心里使劲打稿,想不出该回答什么。大度表示人之常情?人家只是曾经喜欢,也没有什么出格之举,好像轮不到自己说这种话。
“别琢磨了,”阴康打断她,道:“我讲给你。平定河东后,我便追着他,一路进京,后来又同去甘州。无论怎样谈情、谈爱,甚至许以王位和重礼,他都未曾回应我的喜欢。那时我想着,反正他没有定亲,也没听说过对哪个姑娘有意,那我总还有机会。直到传出你俩定亲的消息,我彻底放下,就这样吧。”
袁姮听她讲这些故事,心里一阵唏嘘。乐安县主身份高贵、性格爽利,又与钟选因有一半同袍身份,这样的女子用尽全心追逐他,他曾经应该是或多或少动过心的。只可惜终究难许佳人。如今县主已二十有八,比自己还大不少,也不知算不算被误了姻缘。
“大约,你们只是没有缘分。”
阴康听袁姮这么说,乐道:“现下还管什么缘分不缘分。我不是那种拉拉扯扯纠缠不清的人。既然他已成婚,我也该回长宁去,父亲还在等我呢。只是今天见过你,知道你们过得不错,也知道他应该是个不错的丈夫,我就算圆满了。至少当初没看错人。”
“县主这就要离京?”
“自然。”阴康站起身,十分熟稔地拍了拍袁姮的肩膀,道:“联络贵女、筹措银两是你的任务,那我也有我的使命。好了,快去吧,你的名单上一定还有很多人。”
袁姮点头:“幸无大碍,今早已经能下地走动了。”
“太医院多话的那二人已被罚俸降品,但此事关系你们两家隐秘,所以未曾声张,希望诚王不要因此寒心。”
“娘娘这是哪的话,”袁姮过意不去:“陛下肯为臣处置,已是大恩。”
皇后摆手道:“别说这些唬人的东西,你递牌子进宫,定是知道了那二人不干净,否则怎会知道都不曾记录在册的事。更何况,便是知道了,常人也不会贸然去捣这种闲话。”
“娘娘说的是。”袁姮讲述自己的分析:“此事摆明了冲着挑拨离间而来。他们料定父王知道后必然会因骗婚而与钟家闹翻,若姻亲关系破除,旧贵新戚之间生出嫌隙,便会便宜在旁虎视眈眈的人。只是没想到父王听罢竟直接气晕,他们这才逃不脱了。”
皇后叹息:“近几日你家人必然是批评劝阻,本宫知你心意。但诚王拳拳爱女之心,你也该理解。”
“自然理解。”袁姮很清楚,若不是因为热爱和在意,父亲也不至于听到消息晕过去。那时真正击倒他的,不是那个身患隐疾的女婿,而是用人生开玩笑的女儿。诚王爱女全京城皆知,歹人们就是摸准这点,才敢挑拨。若袁其鄂是个卖女求荣的人,以此秘密把持钟选因,使他感激并忌惮,岂不是更有利,怎么会气急。
“这宫里,竟像是个漏筛。”皇后十分不满,准备好好整饬一番。“京外乱象四起、民生艰难,京中贵胄忙着争权夺利,连太医院的大夫都不致力于治病救人,竟有闲心挑拨离间。这样下去我朝还有何气数!”
袁姮震惊,她知道娘娘说话直接,却没想到这么直接。
皇后倒不在意,继续说:“全州疫灾严重,多处封村,本就多山峦的崎岖之地,如今更是运输受阻,赈灾米粮进不去,民不聊生。你今日进宫,本宫也不说什么冠冕堂皇的话,直说要你出些银两,你可愿意?”
“愿意!”袁姮十分坚定:“诚王府一应人等责无旁贷。”
“不,本宫说的是你。”皇后望着她的眼睛,道:“以光华郡主的身份出面,参与赈灾银两筹措,你可愿意?”
懿旨一下,袁姮便忙得脚不沾地。
京中勋贵人家一年收入颇多,但要他们出血,实在是难。尤其相关者是偏远地区的灾民,各位心里更是一样个不愿意。
只是现下袁姮也实在没有其他选择。总不能直接同皇后说自己无能,只是个想吃了睡的废物。娘娘说是商议,实则是锚定了她一定会答应,根本就未做第二准备。
那自然是要做啊。
且不说这是于国于民有利的大事,就说眼前的个人利益,便能让袁姮说不出半个不字:领旨督办银两筹措一事后,诚王和世子已经有十几日未曾向她啰嗦子嗣之事。不仅不啰嗦,还帮着她一块思虑。如今救灾才是第一大事。
这必是夹了皇后的一点私心。
袁姮心里感激,可转头瞧见府第名单,便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其实说到赈灾银两,向来国库是大头,京中人家捐赠不过是补充,而袁姮负责的更有限,仅仅是要求从各位夫人小姐手中攥出些零碎来。即便做不成,也误不了朝廷大事。可自己这一爪下去,有些关系不破也得破了!
究竟该从哪里开始呢?
袁姮先将有封号的宗室女子、二品以上官员家小姐们一一罗列出来,再根据自己了解,将她们的经济来源都标注清楚,最后决定先从大宁郡王家的乐安县主起。
悠悠立在一旁,好奇道:“您同乐安县主也不熟呀。”
“就是不熟,才好说话。”袁姮收起笔记,准备从库房里挑件见面礼带上,还不忘给悠悠解释:“大宁郡王当年助陛下平定河东有功,实实在在有封地。如今他女儿乐安县主长居京中,比其他贵女们自由许多,我同她见面可以少许多阻碍。况且我虽与县主只见过一次,却记得她为人直爽,不爱打弯子。这种人啊,交谈起来不费劲。”
悠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熟练向盆中倒入热水,帮着袁姮洗漱收拾。“您可是要忙好一阵了。”
“忙归忙,还是有好处。”
悠悠想起这个,笑得开心:“再也不用愁子嗣问题。”
乐安县主阴康是个身量高挑、鼻梁硬直、皮肤略黑的姑娘,可能祖上有西域血统。只听袁姮说罢来意,便十分洒脱地划出自己私库中五百两现银,装箱后直接交给袁姮,袁姮也不避讳,当着她的面点过数,叫宫中指派的随行之人贴封。事情顺当,袁姮便安心,又坐下同她聊了半刻,聊来聊去,聊到钟选因。
乐安县主竟认得他。
“你们成亲时我还观了礼呢,不过那时你盖着盖头,根本不知旁边谁是谁。”
这是实话。
阴康仔细瞧着袁姮,瞧得袁姮有些摸不着头脑:“……怎么?我脸上有东西?”说着还伸手去摸。
“没有,我看看你过得怎么样?”
“嗯?”
阴康笑出一口白牙:“皇后娘娘没告诉你吗?我曾经喜欢钟正择。”
“这……我确实不知。”袁姮极易替人尴尬的毛病又犯了,在心里使劲打稿,想不出该回答什么。大度表示人之常情?人家只是曾经喜欢,也没有什么出格之举,好像轮不到自己说这种话。
“别琢磨了,”阴康打断她,道:“我讲给你。平定河东后,我便追着他,一路进京,后来又同去甘州。无论怎样谈情、谈爱,甚至许以王位和重礼,他都未曾回应我的喜欢。那时我想着,反正他没有定亲,也没听说过对哪个姑娘有意,那我总还有机会。直到传出你俩定亲的消息,我彻底放下,就这样吧。”
袁姮听她讲这些故事,心里一阵唏嘘。乐安县主身份高贵、性格爽利,又与钟选因有一半同袍身份,这样的女子用尽全心追逐他,他曾经应该是或多或少动过心的。只可惜终究难许佳人。如今县主已二十有八,比自己还大不少,也不知算不算被误了姻缘。
“大约,你们只是没有缘分。”
阴康听袁姮这么说,乐道:“现下还管什么缘分不缘分。我不是那种拉拉扯扯纠缠不清的人。既然他已成婚,我也该回长宁去,父亲还在等我呢。只是今天见过你,知道你们过得不错,也知道他应该是个不错的丈夫,我就算圆满了。至少当初没看错人。”
“县主这就要离京?”
“自然。”阴康站起身,十分熟稔地拍了拍袁姮的肩膀,道:“联络贵女、筹措银两是你的任务,那我也有我的使命。好了,快去吧,你的名单上一定还有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