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章喊住了李凭云。
在此见到赵鸢堂弟,李凭云也并不稀奇。
赵立章跟着父亲赵仰华经商,不可能洁身自好,而他本身也是个纨绔子弟,
既然被认出来了,李凭云微笑着回身,“立章,没想到在此处见面了。”
“姐夫,你为何会在此处?”
李凭云装作为难道:“此事可否不要告诉你鸢姐?”
赵立章虽是纨绔,但对赵鸢这个堂姐颇为佩服,他抬手抠着脑门,“姐夫,这是第几次了?”
“赵立章?”
“鸢姐,你为何身着男装?”
赵鸢一出门,就撞到了赵立章和李凭云。
李凭云本想以自己私下逛窑子为借口搪塞,这个赵鸢真会挑时机!
赵鸢见机行事,缓步上前,耷拉下眉头。
“立章,此事你万万不可告诉我父亲,最好谁都别提。”
“你们两个煞有介事的...到底为何会出现在此处?”
“你姐夫他...身患隐疾,对女子不动念,我来带他治病。”
“嗨,这事早跟我说啊!我天天帮我爹找这方面的大夫。”
赵鸢打住这个话题:“你又为何在青楼里?”
“我有几个朋友从外地过来,我们这些经商的不容易,这些宴请必不可少。你们今晚要住在这里么?”
赵鸢摇头,“你姐夫喜欢这种地方,我不喜欢。”
“姐夫,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在平江县有一处私宅,你们今夜去那里过夜,你要好好哄我鸢姐!”
赵立章极会来事,特地吩咐小厮让他们住一间屋。
李凭云先坐在龙凤床上,脱下靴子,“赵大人睡哪一侧?”
“我不与你同床。”
“你我下个月成婚,不用练习么?”
“我没答应。”
“那你睡地上。”
赵鸢被李凭云治的服服帖帖。
“我带了匕首,你别碰我。”
李凭云睡在里侧,整个晚上,他都是背对赵鸢的。
赵鸢翻了几次身,还是没能入睡。她再度翻身,第一眼看到的,是李凭云断了的胳膊。
他的衣袖柔顺地落在腰间,那一截残臂的轮廓异常清晰。
她缓缓抬起手,小心翼翼触碰过去。
这是她第一次触摸那段缺失。
“赵大人还不困么?”
李凭云的声音冷不防打断了她的动作,赵鸢慌忙收回手。
“到底是谁干的?”
“不知道,你堂弟认得林主簿,明天我会跟着他套话,最晚后天查出来。”
“我是说,你的右臂。”
“这和赵大人无关。”
“李大人,我能帮你报仇。”
李凭云只觉得赵鸢手里有源源不断的死士,它们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对赵鸢绝对忠心。
在没有他的地方,赵鸢艰难而坚定地维护着她心中的道。
“赵大人,我是为博弈而生的,这只手臂于我,不过是废弃的赌注,不值得追恋。而它于你,太沉重了。”
“我也是你的赌注么?”
“你...是我的战利品。”
自大本是令人生厌的品质,可当他以绝对温柔的语气出现时,就变成了一剂春药。
赵鸢从不是一个清心寡欲的人,她贪欲太重,小时候贪他样貌,贪他聪明,贪他给的小恩小惠,贪他一身清白。
现在又贪他慈悲,贪他无坚不摧,贪他赤子之心。
那时觉得做他的战利品,是不可容忍之事,如今听到这三字,却有一种被宠溺之感。
不!
赵鸢在心中反驳了李凭云,也反驳了自己:我不是你的战利品,我是你最好的对手。
李凭云不愿说,她会自己调查,士人握笔的手,等同于功名,那人断的,是状元郎的功名,是千万读书人的功名,也是她的功名。
一夜好眠。
中午一过,李凭云就和赵立章出门去见狐朋狗友了。
李凭云的礼部侍郎身份一露,赵立章的狐朋狗友争相巴结。
平江县的小吃天下闻名,赵鸢带着赵十三一边打探消息,一边吃吃喝喝。
赵十三道:“你就不担心断臂书生么?”
赵鸢挖了一勺山楂糯米糕,“我只担心赵立章被他带坏。”
赵鸢的担心绝非空穴来风。李凭云阅历之广,心眼之多,不是赵立章这等纨绔子弟可比。他起初以为李凭云不喜欢同流合污,几杯鹿血酒下肚,就属李凭云污话最多。
三更,赵鸢刚入梦,赵立章扛着烂醉如泥的李凭云回来。
赵立章原本想提醒赵鸢,让她再试探试探李凭云的人品,但见赵鸢黑着脸,他乖巧地把李凭云扶到床上躺下。
赵鸢从没在李凭云身上闻到过如此之重的酒味,她把床褥铺开在地,“李大人,醒醒,我扶你去你的床上睡。”
也不知这烂醉之人有没有认出她,将其一把推开。
赵鸢憋屈。
“他们喝的是鹿血酒。”
赵鸢又不憋屈了。
“李大人,我去花荫馆帮你找一位娘子!”
李凭云手掌贴上被汗水打湿的额头,“为何总想把我推给别人。”
赵鸢胡说八道:“因我有同理心,好的东西,总想和别人分享。”
“我近来阳亢,今夜喝了太多鹿血酒,不适合与赵大人同屋,委屈赵大人令觅住处。”
阳亢加鹿血酒,正中赵鸢下怀。
“那我帮你找三位!”
“你住嘴!”
这是李凭云第一次对赵鸢说重话,不但说了重话,他从床上弹起来,左手紧紧扼住赵鸢的脖子。
“赵鸢,我不是不会碰你,只是不想让你在这种地方跟我。”
论喜怒无常,李凭云比不得女皇。赵鸢伴了女皇十年,应付喜怒无常绰绰有余。
“我从未不许李大人碰我,只是干枯之身,无法让李大人满足罢了。”
二人本隔着一臂距离,赵鸢把自己往前一送,紧贴李凭云,感受到李凭云的蓄势勃发,妩媚道,“你嫌青楼里的娼妓不干净,我也可以,手还是口?”
李凭云这才明白,赵鸢的心已经完全扭曲了。
当年那件事后,她只信奉绝对的权力,再也不信礼义廉耻。
他后退几步,无力道:“你滚出去。”
赵鸢抱着被子离开,李凭云不知她这十年是怎么过的,只要给她一个可以躺的地方,她随时能睡着。
她用十年验证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当你对自己足够狠心的时候,天下人都会为你让路。
李凭云过了艰难的一夜,隔日一早推开门,画柱下躺着一人。
他想到自己被刘颉囚禁的那三年,尚有一张温床,赵鸢却已习惯了在冰冷的地方入睡。
李凭云试着把她抱起来,抱回屋中,但他一只手很难做到。又试着扛起她,依然,对他来说,这太难了。
他只好求助赵十三。
赵十三已经见怪不怪,“这里好歹有个屋檐,我们最累的时候,连马棚都睡过。”
“为何会睡马棚?”
“朝廷大臣个个满口仁义礼智,杀人越货的勾当总要有人干。”
赵鸢不愿意用十年付出去绑架李凭云,赵十三也对她吃的苦只字不提。他只说了一句:“李侍郎,最难得不是杀人越货,而是杀人越活之后,还保持一颗悲悯之心。”
赵鸢睡到下午才醒,她醒来时,李凭云就在旁边看书。
她开口时,声音有些嘶哑:“我们若是真的成婚了,会不会也是五天一大吵,三天一小吵?”
“不会,我会让你。去洗漱吧,我去找点东西吃。”
赵鸢洗漱完,李凭云端着一盘糕点进屋,她刚吃了一口,他就开始讲正事。
赵鸢否认了自己刚才的话,成婚以后,他们是不可能吵架的。现在吵架,因为他们有一个矛盾:她不愿嫁。等成婚之后,这个矛盾就消除了,他会立刻全身心投入朝政,压根不会给她吵架的机会。
“立章的朋友是从长安来的。他们用自己资助的士子,顶替了平江县的乡贡。早晨我去了一趟县衙,找到了林主簿,逼问之下,他招供出是益州刺史向县里施压,若是不同意,今年平江县里不论生徒还是乡贡,都将被取消春试资格。此前有个被顶替名额的乡贡在街上闹事,不慎撞了马车,邝县令自杀,应是良心难安。”
“为何是平江县?”
“因为益州底下其它的县已经轮过一回了。”
“益州刺史姚文忠,曾是朝官,七年新政初行,涵及四大都,他因治水有道,被派至益州。听说他临行前曾去赵府拜访我父亲,我父亲为避嫌拒而不见,我因此对他有些印象。可是...如果每年都有这样的事发生,为何不见举子上京鸣冤?”
“因为鸣冤的举子,都被关进了益州衙门。赵大人,我们该回益州了。”
“好...不过全家人都知道你我来了平江县,做戏做全套,我准备些特产带回去。”
“我已经买好了。”
赵鸢怔了片刻,只要李凭云愿意,他可以让所有人满意。
他们坐船从平江县回到益州,水路迢迢,河山苍白。
炽如烈阳,也偶尔被乌云遮蔽。
李凭云坐在船头,手里拎着一根鱼竿。赵鸢讽刺道:“船在前行,能钓到鱼么?”
话音刚落,李凭云提起鱼竿,一条肥润的鲤鱼在空气里撒泼打滚。
“赵大人,晚上请你吃鱼。”
赵鸢看到挣扎的鱼儿,心生怜悯,“上苍有好生之德,放了它吧。”
李凭云调笑:“真的信佛了?”
虽如是说,他还是放了那条鲤鱼。
因为那条鱼,让他联想到了当年的他们。
赵鸢道:“李侍郎,既然已经查明此事,是否可以直接前往益州衙门拿人?”
李凭云起身,揉了揉腰,“冤情有了,真相有了,还差证据。”
“以我在刑部的多年经验,证据是最易伪造的...说起这个,你该比我清楚。”
“赵大人。”李凭云走到她面前,拂开遮住她眼睛的发丝,“假的证据,带不来真的公道,所以你才用了十年为我洗冤。”
“公道就是公道,不该以真假相论。”
“文官之手可以颠倒是非,甚至捏造历史,可是公道二字,由天说了算。”
江风拂起他的空袖,乌云遮天,他额间疤痕犹如一轮烈日。
这一瞬间,赵鸢真的以为他是上天派来主持公道的菩萨。
她从自己的内心听到一些响动,那是十年前被打碎的信仰,于断壁残垣中,重塑金身。
在此见到赵鸢堂弟,李凭云也并不稀奇。
赵立章跟着父亲赵仰华经商,不可能洁身自好,而他本身也是个纨绔子弟,
既然被认出来了,李凭云微笑着回身,“立章,没想到在此处见面了。”
“姐夫,你为何会在此处?”
李凭云装作为难道:“此事可否不要告诉你鸢姐?”
赵立章虽是纨绔,但对赵鸢这个堂姐颇为佩服,他抬手抠着脑门,“姐夫,这是第几次了?”
“赵立章?”
“鸢姐,你为何身着男装?”
赵鸢一出门,就撞到了赵立章和李凭云。
李凭云本想以自己私下逛窑子为借口搪塞,这个赵鸢真会挑时机!
赵鸢见机行事,缓步上前,耷拉下眉头。
“立章,此事你万万不可告诉我父亲,最好谁都别提。”
“你们两个煞有介事的...到底为何会出现在此处?”
“你姐夫他...身患隐疾,对女子不动念,我来带他治病。”
“嗨,这事早跟我说啊!我天天帮我爹找这方面的大夫。”
赵鸢打住这个话题:“你又为何在青楼里?”
“我有几个朋友从外地过来,我们这些经商的不容易,这些宴请必不可少。你们今晚要住在这里么?”
赵鸢摇头,“你姐夫喜欢这种地方,我不喜欢。”
“姐夫,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在平江县有一处私宅,你们今夜去那里过夜,你要好好哄我鸢姐!”
赵立章极会来事,特地吩咐小厮让他们住一间屋。
李凭云先坐在龙凤床上,脱下靴子,“赵大人睡哪一侧?”
“我不与你同床。”
“你我下个月成婚,不用练习么?”
“我没答应。”
“那你睡地上。”
赵鸢被李凭云治的服服帖帖。
“我带了匕首,你别碰我。”
李凭云睡在里侧,整个晚上,他都是背对赵鸢的。
赵鸢翻了几次身,还是没能入睡。她再度翻身,第一眼看到的,是李凭云断了的胳膊。
他的衣袖柔顺地落在腰间,那一截残臂的轮廓异常清晰。
她缓缓抬起手,小心翼翼触碰过去。
这是她第一次触摸那段缺失。
“赵大人还不困么?”
李凭云的声音冷不防打断了她的动作,赵鸢慌忙收回手。
“到底是谁干的?”
“不知道,你堂弟认得林主簿,明天我会跟着他套话,最晚后天查出来。”
“我是说,你的右臂。”
“这和赵大人无关。”
“李大人,我能帮你报仇。”
李凭云只觉得赵鸢手里有源源不断的死士,它们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对赵鸢绝对忠心。
在没有他的地方,赵鸢艰难而坚定地维护着她心中的道。
“赵大人,我是为博弈而生的,这只手臂于我,不过是废弃的赌注,不值得追恋。而它于你,太沉重了。”
“我也是你的赌注么?”
“你...是我的战利品。”
自大本是令人生厌的品质,可当他以绝对温柔的语气出现时,就变成了一剂春药。
赵鸢从不是一个清心寡欲的人,她贪欲太重,小时候贪他样貌,贪他聪明,贪他给的小恩小惠,贪他一身清白。
现在又贪他慈悲,贪他无坚不摧,贪他赤子之心。
那时觉得做他的战利品,是不可容忍之事,如今听到这三字,却有一种被宠溺之感。
不!
赵鸢在心中反驳了李凭云,也反驳了自己:我不是你的战利品,我是你最好的对手。
李凭云不愿说,她会自己调查,士人握笔的手,等同于功名,那人断的,是状元郎的功名,是千万读书人的功名,也是她的功名。
一夜好眠。
中午一过,李凭云就和赵立章出门去见狐朋狗友了。
李凭云的礼部侍郎身份一露,赵立章的狐朋狗友争相巴结。
平江县的小吃天下闻名,赵鸢带着赵十三一边打探消息,一边吃吃喝喝。
赵十三道:“你就不担心断臂书生么?”
赵鸢挖了一勺山楂糯米糕,“我只担心赵立章被他带坏。”
赵鸢的担心绝非空穴来风。李凭云阅历之广,心眼之多,不是赵立章这等纨绔子弟可比。他起初以为李凭云不喜欢同流合污,几杯鹿血酒下肚,就属李凭云污话最多。
三更,赵鸢刚入梦,赵立章扛着烂醉如泥的李凭云回来。
赵立章原本想提醒赵鸢,让她再试探试探李凭云的人品,但见赵鸢黑着脸,他乖巧地把李凭云扶到床上躺下。
赵鸢从没在李凭云身上闻到过如此之重的酒味,她把床褥铺开在地,“李大人,醒醒,我扶你去你的床上睡。”
也不知这烂醉之人有没有认出她,将其一把推开。
赵鸢憋屈。
“他们喝的是鹿血酒。”
赵鸢又不憋屈了。
“李大人,我去花荫馆帮你找一位娘子!”
李凭云手掌贴上被汗水打湿的额头,“为何总想把我推给别人。”
赵鸢胡说八道:“因我有同理心,好的东西,总想和别人分享。”
“我近来阳亢,今夜喝了太多鹿血酒,不适合与赵大人同屋,委屈赵大人令觅住处。”
阳亢加鹿血酒,正中赵鸢下怀。
“那我帮你找三位!”
“你住嘴!”
这是李凭云第一次对赵鸢说重话,不但说了重话,他从床上弹起来,左手紧紧扼住赵鸢的脖子。
“赵鸢,我不是不会碰你,只是不想让你在这种地方跟我。”
论喜怒无常,李凭云比不得女皇。赵鸢伴了女皇十年,应付喜怒无常绰绰有余。
“我从未不许李大人碰我,只是干枯之身,无法让李大人满足罢了。”
二人本隔着一臂距离,赵鸢把自己往前一送,紧贴李凭云,感受到李凭云的蓄势勃发,妩媚道,“你嫌青楼里的娼妓不干净,我也可以,手还是口?”
李凭云这才明白,赵鸢的心已经完全扭曲了。
当年那件事后,她只信奉绝对的权力,再也不信礼义廉耻。
他后退几步,无力道:“你滚出去。”
赵鸢抱着被子离开,李凭云不知她这十年是怎么过的,只要给她一个可以躺的地方,她随时能睡着。
她用十年验证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当你对自己足够狠心的时候,天下人都会为你让路。
李凭云过了艰难的一夜,隔日一早推开门,画柱下躺着一人。
他想到自己被刘颉囚禁的那三年,尚有一张温床,赵鸢却已习惯了在冰冷的地方入睡。
李凭云试着把她抱起来,抱回屋中,但他一只手很难做到。又试着扛起她,依然,对他来说,这太难了。
他只好求助赵十三。
赵十三已经见怪不怪,“这里好歹有个屋檐,我们最累的时候,连马棚都睡过。”
“为何会睡马棚?”
“朝廷大臣个个满口仁义礼智,杀人越货的勾当总要有人干。”
赵鸢不愿意用十年付出去绑架李凭云,赵十三也对她吃的苦只字不提。他只说了一句:“李侍郎,最难得不是杀人越货,而是杀人越活之后,还保持一颗悲悯之心。”
赵鸢睡到下午才醒,她醒来时,李凭云就在旁边看书。
她开口时,声音有些嘶哑:“我们若是真的成婚了,会不会也是五天一大吵,三天一小吵?”
“不会,我会让你。去洗漱吧,我去找点东西吃。”
赵鸢洗漱完,李凭云端着一盘糕点进屋,她刚吃了一口,他就开始讲正事。
赵鸢否认了自己刚才的话,成婚以后,他们是不可能吵架的。现在吵架,因为他们有一个矛盾:她不愿嫁。等成婚之后,这个矛盾就消除了,他会立刻全身心投入朝政,压根不会给她吵架的机会。
“立章的朋友是从长安来的。他们用自己资助的士子,顶替了平江县的乡贡。早晨我去了一趟县衙,找到了林主簿,逼问之下,他招供出是益州刺史向县里施压,若是不同意,今年平江县里不论生徒还是乡贡,都将被取消春试资格。此前有个被顶替名额的乡贡在街上闹事,不慎撞了马车,邝县令自杀,应是良心难安。”
“为何是平江县?”
“因为益州底下其它的县已经轮过一回了。”
“益州刺史姚文忠,曾是朝官,七年新政初行,涵及四大都,他因治水有道,被派至益州。听说他临行前曾去赵府拜访我父亲,我父亲为避嫌拒而不见,我因此对他有些印象。可是...如果每年都有这样的事发生,为何不见举子上京鸣冤?”
“因为鸣冤的举子,都被关进了益州衙门。赵大人,我们该回益州了。”
“好...不过全家人都知道你我来了平江县,做戏做全套,我准备些特产带回去。”
“我已经买好了。”
赵鸢怔了片刻,只要李凭云愿意,他可以让所有人满意。
他们坐船从平江县回到益州,水路迢迢,河山苍白。
炽如烈阳,也偶尔被乌云遮蔽。
李凭云坐在船头,手里拎着一根鱼竿。赵鸢讽刺道:“船在前行,能钓到鱼么?”
话音刚落,李凭云提起鱼竿,一条肥润的鲤鱼在空气里撒泼打滚。
“赵大人,晚上请你吃鱼。”
赵鸢看到挣扎的鱼儿,心生怜悯,“上苍有好生之德,放了它吧。”
李凭云调笑:“真的信佛了?”
虽如是说,他还是放了那条鲤鱼。
因为那条鱼,让他联想到了当年的他们。
赵鸢道:“李侍郎,既然已经查明此事,是否可以直接前往益州衙门拿人?”
李凭云起身,揉了揉腰,“冤情有了,真相有了,还差证据。”
“以我在刑部的多年经验,证据是最易伪造的...说起这个,你该比我清楚。”
“赵大人。”李凭云走到她面前,拂开遮住她眼睛的发丝,“假的证据,带不来真的公道,所以你才用了十年为我洗冤。”
“公道就是公道,不该以真假相论。”
“文官之手可以颠倒是非,甚至捏造历史,可是公道二字,由天说了算。”
江风拂起他的空袖,乌云遮天,他额间疤痕犹如一轮烈日。
这一瞬间,赵鸢真的以为他是上天派来主持公道的菩萨。
她从自己的内心听到一些响动,那是十年前被打碎的信仰,于断壁残垣中,重塑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