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阿金等的是什么人,琴逢玉不知道,阿金自己也不愿意说。
连她自己身上的蛊,阿金也只提了一句“一年多前种下的”。
琴逢玉再问,阿金就语气轻松地告诉她,药引子是招桐族中的一口圣泉,族中之人没有允许都不能靠近,外人更拿不到。而就算有了药引子,要完全解蛊,也得一个练了族中特殊功法的人来解,否则只会浪费圣泉。
说来说去,就是南郡山迢水远,圣泉功法难求,不如直接放弃。
“我知晓你的好意,”阿金笑容如常,望着琴逢玉,“但真不必费功夫解我的蛊。倒是你之前配的调和方子,我喝了觉得很好,有那个就够了。”
她语气温和,但态度坚决,琴逢玉也无计可施。
况且实话说,要让琴逢玉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冒着千难万险,去南郡找齐药引与解蛊之人,她是不愿意的。
她答应了小师兄,要在杭州等他回来。
阿金是她的病人,也只是她的病人,她不会为了阿金豁出一切。
再者,琴逢玉心有所感,阿金不愿解蛊,是在用这蛊和她口中的“那个人”赌着一口气。她一定要“那个人”来给自己解蛊,除此之外,不论是谁来解,阿金都不愿意。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想法,琴逢玉不明白,她也不想追问。
病人执意如此选择,大夫能劝则劝,劝不动,那也是病人自己的选择。
尤其是阿金,她看起来温和柔弱,实则极有主意,不爱听人建议。给旁人提建议是好意劝说,给阿金,就是挑战她的自我决策。
琴逢玉选择尊重阿金的意愿。
而和阿金比起来,阿苗看着外表冷硬,其实内心懵懂又柔软。
“我阿姐的身体到底如何?”
阿苗私下问琴逢玉,“要是不解蛊,是不是还会坏下去?”
琴逢玉没有瞒她:“看这些天调理的状况,是没法完全治好,但也不会坏……至少不会坏得很快很严重。”
“那要怎么办?我该怎么做?”
琴逢玉想了想,将阿金说的药引和解蛊之人要练的功法告诉了阿苗,问她知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特殊的蛊。
阿苗一脸茫然:“我平时不怎么学族里的东西,只听说过一些。据说圣泉对所有的蛊都有克制之效,族中的功法,也对解蛊有助益,但我没练过……”
琴逢玉:“……”
就是说,阿金给她说了个万金油解法,敷衍她。
琴逢玉有一瞬间,火噌一下就冒了上来,但她很快按捺住,别开了视线。
阿苗见她的神情,误会了她的意思,一把拉住她的胳膊:“我阿姐的蛊有问题?”
“不是……不,”琴逢玉捏了一下眉心,“应该说,我弄不明白。你阿姐在等人,这事你知道吗?”
“哎,等人?等谁?”
“……”
行吧,阿金瞒自己妹妹,竟然比瞒她更过分,琴逢玉又没那么生气了。
她拍拍阿苗的肩,转移话题:“我也不知……算了,不说这个,总归是暂时稳住了。你今日课业写完了吗?快去写吧,别叫阿金姐姐抓到了。”
阿苗:!!!
她总是坐不住,不爱习字念书,课业常常写不完,有时还让琴逢玉帮忙抄写。
上次被阿金抓到,已经吃了一顿打,还把阿金气得咳嗽不止。于是这回阿苗也不敢再求琴逢玉,只能一边自己硬着头皮写,一边在心里求神拜佛,希望一夜过去,学堂突然垮塌,不得不停学半年……不,一年!
她真不愿意上学!
而这份不愿上学的心,随着天气愈来愈热,也愈演愈烈。
五月下旬的杭州,太阳蹦出来要不了多久,就把四周变得湿热晃眼。因为闷和湿,就算躲树荫下也没有多凉快,顶多是不用走动,不会剧烈出汗罢了。
阿苗顶着暑热,老大不高兴地出门上学堂,还不时找些肚子痛头痛的借口逃学。
然而每次刚抱着肚子“哎呀”几声,阿金转头温温柔柔看一眼,她就又不得不老老实实消音,垂头丧气,背着纸笔出门去学堂。
阿苗朝琴逢玉抱怨过几次,她觉得阿金不喜欢招桐,反倒很喜欢汉人的东西。
不仅叫她去汉人学堂,和一群豆丁一块儿进学,还将离开招桐时带来的东西都压在箱底,压根不准取用。
甚至现在天气这么热,也不许她穿族中的服饰,还是让她学汉人姑娘,不露手腕不露小腿,裹得严严实实。
“汉人怎么夏天也穿这么多?天气这么热,就该把袖子裁了,襦裙也剪短,那样多凉快呢!穿成这样……何为自苦,使我心悲!”
阿苗苦着脸,说了句新近读到的乐府。
琴逢玉也热得要死,撩起衣袖扇风。
因这天气,琴神医近来的摆摊时间改到了清晨和傍晚,日头最烈的日中时分,她就到阿苗家来给阿金问诊,顺便歇凉。
琴逢玉咬了一口井水湃过的黄瓜:“不知道,你说得对,汉人真奇怪。”
“是奇怪,但你也是汉人。”
“我现在不想当汉人。”琴逢玉重复,“汉人真奇怪。”
阿苗一下被她逗得哈哈大笑:“我发现你天气一热,脾气就变急,说话也胡言乱语的。”
可不是嘛,琴逢玉被暑热折磨得心浮气躁,尤其是想到她本不该受这罪,就更心浮气躁了。
阿金的状况算得上稳定,移交给当地的大夫也没问题,她留在杭州,仍是在等小师兄。
要不是昨天收到小师兄的信,说他已经在回来的路上,她真想留书一封,就此北上,自己去凉爽的地方避暑保命。
“唉,时候差不多,我该走了,”阿苗看看天色,站起身,一脸沮丧,“学堂下午还有课,你不着急,多歇会儿。”
“我也走吧,今天人多,我们一道。”
“能行医真好,要不我和你学医术吧,这样阿姐就不会逼我去上学了……”
“行,我给你列个单子,你将上边的医术读熟了,就来找我。”
“……无情!”
……
又过了两日,无情的琴逢玉估摸小师兄该回了,这说明她在杭州苦熬夏天的日子终于有了尽头,因此最近心情一直不错。
这天傍晚,夏风吹动,夕照仍有余威。
琴逢玉收了摊,擦把汗,提着东西,仍旧往阿苗家走。
本来该回四顾门的,但今日阿苗请她吃甘菊冷淘,又说天黑之后一起去捉萤火虫,再去河里游水,还邀她留宿。
这些可比四顾门好玩多了,琴逢玉立刻应下,一天的辛劳结束后,心情愉悦地准时赴约。
阿苗家附近总是很静,行人极少,今日尤其,一路都没看到其他人。
树影和水影均绿意幽幽,上边又盖了一层浅淡的夕阳橘红,琴逢玉走在爬了藤蔓的白墙旁时,仿佛能听到晚风轻轻吹拂绿叶的声音。
她踏上阿苗家附近的一座石拱桥,那扇已经十分熟悉的双开木门就在对面。
然而正在此时,琴逢玉耳边突然一炸,一声尖利的呼叫响起:
“阿姐——!”
是阿苗!
琴逢玉寒毛竖起,愕然一瞬,拔步便往前跑。
她从未听过阿苗这样的喊声,惊恐忧惧,还有滔天的愤怒。
难道是阿金突然出了什么问题?琴逢玉脑中闪念,将手上的医幡往旁边一扔,抱紧药箱,直接运起轻功,飞身下桥,再跃上墙头,落进院中。
阿苗和阿金正在院中,然而除了姐妹两人外,那口莲花盛开转败的水缸旁,还有第三人。
是个男人。
肤极白,长发未束,散在黑衣上。
他的黑衣明显不是中原制式,无袖,上臂套了一个彩环。敞口长裤也是黑的,衣摆和裤脚都绣了彩色山形纹样,踏一双看起来十分清凉的绳编鞋。
是……南郡人?
琴逢玉朝阿苗看去,阿苗半跪在地上,阿金倒在她怀里。旁边一个砸碎的碗,碗中的汤汤水水洒了一地,隐约有甘菊的清甜味。
来人显然是敌非友。
阿金在咳嗽,但听起来暂时没有性命之忧。
琴逢玉试探着往前走了一步,那个男人转过头来看她,脸上没什么表情,手上也没有动作。
她于是按着医箱,快步走到阿金另一边,探查她的状况。
“大夫?”
那人眼瞳颜色较常人更黑,像会吞噬光的无底洞,他微带笑意朝阿金说,“中原竟还有这样的大夫,我还怕你等不到我,就先死了呢。”
阿金没理他,阿苗将阿姐交给琴逢玉,红着眼睛,站起身怒视来人。
“大司命,你为何要伤我阿姐?”
阿苗捏着拳头。
琴逢玉低头,见到阿金脖颈红了一圈,似乎曾被人掐住了脖子,衣服上还有灰土,可能是在地上拖过。
“……”
她默不作声,打开医箱,取出清凉膏给阿金敷上。
又调整了阿金的姿势,让她靠着自己,最后再摸出一把小匕首,递给阿苗。
阿苗抓紧匕首,站到阿姐和朋友身前。
“这话你不该问我,你阿姐知道得比我多,”大司命悠悠道,“你们的落脚地,也是你阿姐送回族中的,要不你问问她,到底是什么打算,正好让我也听听。”
阿苗:“……”
阿苗性情耿直,叫人这么一说,一时找不到话回复。
琴逢玉提醒她:“不论阿金姐姐是什么打算,他伤人,就是他不对。”
阿苗:“哦,对!”
她又冲大司命说,“阿姐的想法,我之后自会问,但大司命千里迢迢跑过来,一见面就掐我阿姐的脖子,这又是为什么?我与阿姐只是离开招桐,这犯了哪条罪?”
大司命仔细看了阿苗一眼。
“在汉人的地方,嘴皮子变利索了。”
说完,视线再转到琴逢玉身上,“和大夫学的?”
琴逢玉:“……”
“既然你不愿意问,那我先说吧。我来,只是为收回神蛊。”
大司命叹一口气,往前走了一步。
阿苗“嚓”一声拔出匕首,但她还没来得及有什么动作,大司命便闪电般出手。
只不过是一瞬之间,琴逢玉眨了一下眼,耳边就听到“咚”一声闷响,阿苗被掀到一边,重重摔在地上。阿苗用手肘勉力支撑着,想爬起来,但手臂不住颤抖,已经使不上更多力气。
与此同时,那把匕首落进大司命手里,他轻轻一扬,琴逢玉的防身匕首“咄”地一声,贴着她的脸,精准戳进了地砖间的窄缝里。
她头发被削了一绺,慢悠悠飘到地上,虽然匕首没碰到她身上,但气劲刮得脸生疼。
琴逢玉浑身僵硬。
“笛家堡这些时候正逼得紧,族中没有神蛊怎么行。”
大司命始终面带微笑,他不知从哪里掏出一只盒子,托在手上,看着缓缓睁开眼睛的阿金,“阿金,你是现在交出来,还是我杀了这个大夫,再断了你妹妹的手脚,你到那时再交出来?”
阿金等的是什么人,琴逢玉不知道,阿金自己也不愿意说。
连她自己身上的蛊,阿金也只提了一句“一年多前种下的”。
琴逢玉再问,阿金就语气轻松地告诉她,药引子是招桐族中的一口圣泉,族中之人没有允许都不能靠近,外人更拿不到。而就算有了药引子,要完全解蛊,也得一个练了族中特殊功法的人来解,否则只会浪费圣泉。
说来说去,就是南郡山迢水远,圣泉功法难求,不如直接放弃。
“我知晓你的好意,”阿金笑容如常,望着琴逢玉,“但真不必费功夫解我的蛊。倒是你之前配的调和方子,我喝了觉得很好,有那个就够了。”
她语气温和,但态度坚决,琴逢玉也无计可施。
况且实话说,要让琴逢玉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冒着千难万险,去南郡找齐药引与解蛊之人,她是不愿意的。
她答应了小师兄,要在杭州等他回来。
阿金是她的病人,也只是她的病人,她不会为了阿金豁出一切。
再者,琴逢玉心有所感,阿金不愿解蛊,是在用这蛊和她口中的“那个人”赌着一口气。她一定要“那个人”来给自己解蛊,除此之外,不论是谁来解,阿金都不愿意。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想法,琴逢玉不明白,她也不想追问。
病人执意如此选择,大夫能劝则劝,劝不动,那也是病人自己的选择。
尤其是阿金,她看起来温和柔弱,实则极有主意,不爱听人建议。给旁人提建议是好意劝说,给阿金,就是挑战她的自我决策。
琴逢玉选择尊重阿金的意愿。
而和阿金比起来,阿苗看着外表冷硬,其实内心懵懂又柔软。
“我阿姐的身体到底如何?”
阿苗私下问琴逢玉,“要是不解蛊,是不是还会坏下去?”
琴逢玉没有瞒她:“看这些天调理的状况,是没法完全治好,但也不会坏……至少不会坏得很快很严重。”
“那要怎么办?我该怎么做?”
琴逢玉想了想,将阿金说的药引和解蛊之人要练的功法告诉了阿苗,问她知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特殊的蛊。
阿苗一脸茫然:“我平时不怎么学族里的东西,只听说过一些。据说圣泉对所有的蛊都有克制之效,族中的功法,也对解蛊有助益,但我没练过……”
琴逢玉:“……”
就是说,阿金给她说了个万金油解法,敷衍她。
琴逢玉有一瞬间,火噌一下就冒了上来,但她很快按捺住,别开了视线。
阿苗见她的神情,误会了她的意思,一把拉住她的胳膊:“我阿姐的蛊有问题?”
“不是……不,”琴逢玉捏了一下眉心,“应该说,我弄不明白。你阿姐在等人,这事你知道吗?”
“哎,等人?等谁?”
“……”
行吧,阿金瞒自己妹妹,竟然比瞒她更过分,琴逢玉又没那么生气了。
她拍拍阿苗的肩,转移话题:“我也不知……算了,不说这个,总归是暂时稳住了。你今日课业写完了吗?快去写吧,别叫阿金姐姐抓到了。”
阿苗:!!!
她总是坐不住,不爱习字念书,课业常常写不完,有时还让琴逢玉帮忙抄写。
上次被阿金抓到,已经吃了一顿打,还把阿金气得咳嗽不止。于是这回阿苗也不敢再求琴逢玉,只能一边自己硬着头皮写,一边在心里求神拜佛,希望一夜过去,学堂突然垮塌,不得不停学半年……不,一年!
她真不愿意上学!
而这份不愿上学的心,随着天气愈来愈热,也愈演愈烈。
五月下旬的杭州,太阳蹦出来要不了多久,就把四周变得湿热晃眼。因为闷和湿,就算躲树荫下也没有多凉快,顶多是不用走动,不会剧烈出汗罢了。
阿苗顶着暑热,老大不高兴地出门上学堂,还不时找些肚子痛头痛的借口逃学。
然而每次刚抱着肚子“哎呀”几声,阿金转头温温柔柔看一眼,她就又不得不老老实实消音,垂头丧气,背着纸笔出门去学堂。
阿苗朝琴逢玉抱怨过几次,她觉得阿金不喜欢招桐,反倒很喜欢汉人的东西。
不仅叫她去汉人学堂,和一群豆丁一块儿进学,还将离开招桐时带来的东西都压在箱底,压根不准取用。
甚至现在天气这么热,也不许她穿族中的服饰,还是让她学汉人姑娘,不露手腕不露小腿,裹得严严实实。
“汉人怎么夏天也穿这么多?天气这么热,就该把袖子裁了,襦裙也剪短,那样多凉快呢!穿成这样……何为自苦,使我心悲!”
阿苗苦着脸,说了句新近读到的乐府。
琴逢玉也热得要死,撩起衣袖扇风。
因这天气,琴神医近来的摆摊时间改到了清晨和傍晚,日头最烈的日中时分,她就到阿苗家来给阿金问诊,顺便歇凉。
琴逢玉咬了一口井水湃过的黄瓜:“不知道,你说得对,汉人真奇怪。”
“是奇怪,但你也是汉人。”
“我现在不想当汉人。”琴逢玉重复,“汉人真奇怪。”
阿苗一下被她逗得哈哈大笑:“我发现你天气一热,脾气就变急,说话也胡言乱语的。”
可不是嘛,琴逢玉被暑热折磨得心浮气躁,尤其是想到她本不该受这罪,就更心浮气躁了。
阿金的状况算得上稳定,移交给当地的大夫也没问题,她留在杭州,仍是在等小师兄。
要不是昨天收到小师兄的信,说他已经在回来的路上,她真想留书一封,就此北上,自己去凉爽的地方避暑保命。
“唉,时候差不多,我该走了,”阿苗看看天色,站起身,一脸沮丧,“学堂下午还有课,你不着急,多歇会儿。”
“我也走吧,今天人多,我们一道。”
“能行医真好,要不我和你学医术吧,这样阿姐就不会逼我去上学了……”
“行,我给你列个单子,你将上边的医术读熟了,就来找我。”
“……无情!”
……
又过了两日,无情的琴逢玉估摸小师兄该回了,这说明她在杭州苦熬夏天的日子终于有了尽头,因此最近心情一直不错。
这天傍晚,夏风吹动,夕照仍有余威。
琴逢玉收了摊,擦把汗,提着东西,仍旧往阿苗家走。
本来该回四顾门的,但今日阿苗请她吃甘菊冷淘,又说天黑之后一起去捉萤火虫,再去河里游水,还邀她留宿。
这些可比四顾门好玩多了,琴逢玉立刻应下,一天的辛劳结束后,心情愉悦地准时赴约。
阿苗家附近总是很静,行人极少,今日尤其,一路都没看到其他人。
树影和水影均绿意幽幽,上边又盖了一层浅淡的夕阳橘红,琴逢玉走在爬了藤蔓的白墙旁时,仿佛能听到晚风轻轻吹拂绿叶的声音。
她踏上阿苗家附近的一座石拱桥,那扇已经十分熟悉的双开木门就在对面。
然而正在此时,琴逢玉耳边突然一炸,一声尖利的呼叫响起:
“阿姐——!”
是阿苗!
琴逢玉寒毛竖起,愕然一瞬,拔步便往前跑。
她从未听过阿苗这样的喊声,惊恐忧惧,还有滔天的愤怒。
难道是阿金突然出了什么问题?琴逢玉脑中闪念,将手上的医幡往旁边一扔,抱紧药箱,直接运起轻功,飞身下桥,再跃上墙头,落进院中。
阿苗和阿金正在院中,然而除了姐妹两人外,那口莲花盛开转败的水缸旁,还有第三人。
是个男人。
肤极白,长发未束,散在黑衣上。
他的黑衣明显不是中原制式,无袖,上臂套了一个彩环。敞口长裤也是黑的,衣摆和裤脚都绣了彩色山形纹样,踏一双看起来十分清凉的绳编鞋。
是……南郡人?
琴逢玉朝阿苗看去,阿苗半跪在地上,阿金倒在她怀里。旁边一个砸碎的碗,碗中的汤汤水水洒了一地,隐约有甘菊的清甜味。
来人显然是敌非友。
阿金在咳嗽,但听起来暂时没有性命之忧。
琴逢玉试探着往前走了一步,那个男人转过头来看她,脸上没什么表情,手上也没有动作。
她于是按着医箱,快步走到阿金另一边,探查她的状况。
“大夫?”
那人眼瞳颜色较常人更黑,像会吞噬光的无底洞,他微带笑意朝阿金说,“中原竟还有这样的大夫,我还怕你等不到我,就先死了呢。”
阿金没理他,阿苗将阿姐交给琴逢玉,红着眼睛,站起身怒视来人。
“大司命,你为何要伤我阿姐?”
阿苗捏着拳头。
琴逢玉低头,见到阿金脖颈红了一圈,似乎曾被人掐住了脖子,衣服上还有灰土,可能是在地上拖过。
“……”
她默不作声,打开医箱,取出清凉膏给阿金敷上。
又调整了阿金的姿势,让她靠着自己,最后再摸出一把小匕首,递给阿苗。
阿苗抓紧匕首,站到阿姐和朋友身前。
“这话你不该问我,你阿姐知道得比我多,”大司命悠悠道,“你们的落脚地,也是你阿姐送回族中的,要不你问问她,到底是什么打算,正好让我也听听。”
阿苗:“……”
阿苗性情耿直,叫人这么一说,一时找不到话回复。
琴逢玉提醒她:“不论阿金姐姐是什么打算,他伤人,就是他不对。”
阿苗:“哦,对!”
她又冲大司命说,“阿姐的想法,我之后自会问,但大司命千里迢迢跑过来,一见面就掐我阿姐的脖子,这又是为什么?我与阿姐只是离开招桐,这犯了哪条罪?”
大司命仔细看了阿苗一眼。
“在汉人的地方,嘴皮子变利索了。”
说完,视线再转到琴逢玉身上,“和大夫学的?”
琴逢玉:“……”
“既然你不愿意问,那我先说吧。我来,只是为收回神蛊。”
大司命叹一口气,往前走了一步。
阿苗“嚓”一声拔出匕首,但她还没来得及有什么动作,大司命便闪电般出手。
只不过是一瞬之间,琴逢玉眨了一下眼,耳边就听到“咚”一声闷响,阿苗被掀到一边,重重摔在地上。阿苗用手肘勉力支撑着,想爬起来,但手臂不住颤抖,已经使不上更多力气。
与此同时,那把匕首落进大司命手里,他轻轻一扬,琴逢玉的防身匕首“咄”地一声,贴着她的脸,精准戳进了地砖间的窄缝里。
她头发被削了一绺,慢悠悠飘到地上,虽然匕首没碰到她身上,但气劲刮得脸生疼。
琴逢玉浑身僵硬。
“笛家堡这些时候正逼得紧,族中没有神蛊怎么行。”
大司命始终面带微笑,他不知从哪里掏出一只盒子,托在手上,看着缓缓睁开眼睛的阿金,“阿金,你是现在交出来,还是我杀了这个大夫,再断了你妹妹的手脚,你到那时再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