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青翠葱茏于烟云显清幽,群山连绵起伏若美人之脊背。
群星低垂,青城山。
山巅筑一青石石台,石台中央为一方石案。石台石案浑然一体,不见分毫人力匠气,恍若天工雕琢。
玄徽端坐于石台之上,面前是一方雕于石案上的棋盘。
棋盘映天幕、合星轨,满盘沧桑玄妙意,其名“烂柯”。
似是晨间刚起一般,他只着了中衣,霁青色的外衫随意地披在肩头,长发也未再束起,一路散落垂至石台之上。
天穹之上,斗转星移。
棋盘之上已定数子黑白,玄徽抬眼,望向正处于天元之位的一子。
他抬起右手,缓而重地自这枚棋子中拖出一道琉璃般清透又流转着炫目星光的丝线。他指尖越扣越紧,丝线另一头似连千万钧重。
“我推动朝堂之上暗流,以观星所得谶语进言圣人。六月初一,玄鹰符自长安而出,我欲引‘红尘剑’出长安,伺机扑杀。”
“洛云端的第一封信同在六月初一晨间至霁月居。”
他鬓边一缕发倏然染上霜白。
“‘红尘剑’出长安城后失去踪迹,我留下的杀招全部落空。为避免横生变故,我折叠命轨,拨快世事轮转。”
“六月初四傍晚,‘红尘剑’出现在洪都,救下傅敏……这三日,她的命轨被人模糊了去?”
思及前些时日自己于酆都的布局被不明之力破解,他心下略略有了什么猜想,又拿不准。玄徽垂了下眸,不去理会鬓边又多了一缕的白发,左手自棋盘上不甚起眼处一颗棋子上继续拆出下一条命轨。
“傅敏自叛军军营中出逃后,得洛云端指引,前往洪都。先为揽飞花收留,后身份被风雅楼查明,得入风雅楼洪都据点指月阁,获得庇护。”
“玄鹰符出,江南西道不良帅燕歌奉命捕杀傅敏。彼时风雅楼指月阁之人于暗处相护,见傅敏为‘红尘剑’救,则静观其变。”
此段命轨解出,他右手再度一动,又自棋盘中央那颗棋中拆出一缕。
“‘红尘剑’带着傅敏躲避不良人追杀,后揽飞花与指月阁之人接回傅敏,并邀约‘红尘剑’翌日至指月阁相谈。”
他左手松了属于“傅敏”的命轨,又落到另一颗棋子上,将“崔子攸”命轨中一段徐徐解出:“崔子攸假扮雷云,以霹雳堂袭击指月阁、劫持傅敏为掩护,与沈亦之通信,联手风雅楼。”
此段一出,玄徽将“何子规”的命轨再度抽出一截:“六月初六,‘红尘剑’前往霹雳堂查探,途中遇一古怪老道,后于霹雳堂遇血月教燃月,偃月凭借燃月这一战,于‘红尘剑’身上下了咒引……此处命轨的痕迹,她与燃月似是旧识?”
玄徽隐约记得,此时他曾贯魂魄于星幕之间,去探寻那奇特的有关“变数”的波动,却未曾得到什么结果。
他左手指尖快点过另两枚棋子,同时抽出两缕命轨。而此时,右手所把持的那段也仍在继续解下去。
鬓角的霜白渐渐向后蔓延。
“因我此前拨快世事流转,某些人的行迹出现些许偏离——‘红尘剑’身上偃月的咒引提前发作,催生幻梦,却因催发过早而失效;更漏子夜半袭击永安镖局;而‘红尘剑’顺更漏子更声前往永安,于昔年寒霜军军士、祝久霖亲兵刘乘风手中再见‘秋霜凛’。
“更漏子不敌‘红尘剑’退去后,孙素衣现身。‘红尘剑’接连数日求见孙素衣,问询洪都情势。她似乎察觉到了近来诸般机缘巧合——不过终究还是红尘中人,看不透这异常轮转。”
他倏地松了左手,右手蓦然握紧,深深吸了口气。他控制住“何子规”那已经拆解到此处的一束命轨,压住双手的颤抖,左手又探向天元不远处一颗棋。
“……沈亦之知洛云端欲将何子规引入江南之局,为护‘红尘剑’,他欲将其逼回长安,未果。”
“更漏子为赶在风雅楼行动前击杀刘乘风,联手不良人于六月十三突袭永安镖局。‘红尘剑’因冷魂钉内力不济,苦战更漏子与不良人。”
“沈亦之与萧瑾相谈,将永安镖局纳入风雅楼名下后,适时现身。”
他手上动作忽地一顿。
“……此处沈亦之命轨有异样波动。当时我曾探察,却什么都不曾看到。”他喃喃道,随后手上用力一狠,向外一扯,“那这次……”
那被强行拆出的一段命轨瞬间光芒大盛,似以银河凝缩而成,倏然灼上他的指尖,直烧魂魄作虚无,逼他不得不松了手去。
属于“沈亦之”的命轨尽数收回了那颗棋子中。
玄徽定定地看了指尖半晌。此时他的头发已白了将近一半,若满头青丝覆了数百年前的细雪。
他不再去管“沈亦之”那边,攥紧颤抖不停的左手,继续专心拆解下一段“何子规”的命轨。
“‘红尘剑’于永安镖局对战沈亦之,与其谈判,介入风雅楼的信道。六月十七,她收到了来自洛云端的第二封信。”
强拆命轨能解出所属之人的诸多因果,然而如信的内容、致使事件失败的直接缘由这诸般细节,却是难以解读或根本解读不得。
“洛云端欲让风雅楼吞并或拔除霹雳堂;燃月也为处理霹雳堂、清除血月教遗留痕迹而来。”
“‘红尘剑’被沈亦之和崔子攸联手排除于霹雳堂一事之外。她转而去寻了苏寐,拿到登苏氏商会商船信物。”
“六月十八,燃月以命火毁霹雳堂,黄泉巷为斩草除根,避免风雅楼招揽霹雳堂传人,出动‘蚓’截杀雷婷……而雷婷为护崔子攸殒命。”
“霹雳堂毁后,‘红尘剑’正式现身于江湖。”
直至此处,除去沈亦之命轨上那一段波动,有关“何子规”的一切,皆是清晰而通透。
玄徽眉头却越锁越紧。
他察觉到,自己或许从一开始就想错了。
他忽而抬手,周身狂风就地卷起,半黑半白的长发与肩头霁青衣衫随风而动,星与棋相映、星轨与命轨相合,刹那间星光棋影中飞出数道琉璃般光华流转的丝线,尽数规规矩矩地列于他眼中。
风中长发转眼褪去余下乌色,只留了满目雪白。
“自先代教主万波澜身死后,血月教内部分裂。以六长老轻月长老的万波澜追随者继续奉行其生前理念,而三长老偃月、七长老燃月与教主决明似乎在同一阵线?”
“洛云端第二封信将‘红尘剑’引至东海,意在让其涉入蓬莱之事,却恰好打乱了偃月欲捕‘鲸鲵’的计划。”
“偃月本欲引五毒娜塔至磐屿,借其清除岛上与轻月合作的蓬莱弟子。经此一事,登磐屿、被借刀之人变成了‘红尘剑’。”
“偃月试图以幻术诱杀‘红尘剑’,却反被重伤。她顺势借‘红尘剑’之力,将‘鲸鲵’二人引至员峤,后于员峤与九重天二仙师江岸雪利用蜃影,逼退轻月。”
“偃月与江岸雪之约成。江岸雪如愿与‘鲸鲵’二人取得联系。”
蓬莱一事说复杂不复杂,说简单却也不简单。多少人都只是在赌一个可能,最终赌成的、未赌成的都混在一处,成了彼时那个局面。
只是蓬莱……
玄徽闭了闭眼。如今江湖人皆称东海之上那一门为蓬莱,可在几百年前、在他那个时代,在有那空前绝世之人的时代,蓬莱岛上一门于她手中初立,为她最大的倚仗之一,初名——九重天。
凤凰当翱翔于九重之天。
可如今的九重天、如今这个“蓬莱”,还是昔日模样么?
他手上一挥,与蓬莱九重天相关的命轨归位,显露出其后的一段段因果。
“八月初六,‘红尘剑’从海上回到扬州,与昔年好友、孙家七娘子孙茹菁重逢。”
“‘红尘剑’与风雅楼联手,欲离散江南盟。”
念过“江南盟”三字,他本淡漠出尘、居高临下的气度忽地染上一丝浓而重的杀气。
转瞬即逝。
“八月初七……何子规得到洛云端的第三封信,得悉如今‘清明决’首领无名即是昔年‘魅影’中的杨飞奕。”
“黄泉巷的扬州巷主古思远绕过清明决的规矩,雇人刺杀孙茹菁,欲引出清明决在江南的主事者。不料清明决首领无名亲自现身,古思远更换计策,于次日以秘术扰动孙茹菁心神。”
“仆固怀恩反,各地江湖人驰援长安、邠州等地,扬州择菁推迟。古思远本欲炮制昔年对‘清风朗月’之举,捧杀沈亦之,计划因此被打乱,未果。”
“……郭子仪请撤玄鹰符。”
“‘红尘剑’于扬州择菁夺魁,自此成名,得黄泉巷中八字判词。”
“在洛云端统筹之下,‘红尘剑’、风雅楼、清明决联手布局,于扬州择菁后,将江南盟彻底离散,且将黄泉巷之名揭露于世人眼前。”
玄徽面色一白,再也支撑不住这繁杂命轨,手上力量消尽,面前丝丝缕缕交错分明的命轨轰然破碎,飞散作点点璀璨星光。
他蓦然偏过头去,吐出一口血。那血落于青石台上,未有流淌,也未渗将进去,而是化作了缕缕血色轻烟,尽数消散于了这天地间。
江南盟与黄泉巷——若非洛云端锋芒直指这两处,令他接连败了两局,他也不会顶着“天道”侵蚀与“规则”同化,强拆命轨,去寻那谶言所示的“变数”。
“‘红尘剑’,何微,何子规,靖轩将军……”
她的的确确是洛云端引入局中的一道劲力,可与她相关的命轨皆是如此通透明晰,除却出长安后被模糊掉的那三日外,未有半分异样。
已拆解的众多命轨之中,惟一一处——便是出现于沈亦之命轨中的那一处,恰与当时他解读漫天星轨所得相合。
“……她并非是长安城霁月居中那个‘变数’?”
群星低垂,青城山。
山巅筑一青石石台,石台中央为一方石案。石台石案浑然一体,不见分毫人力匠气,恍若天工雕琢。
玄徽端坐于石台之上,面前是一方雕于石案上的棋盘。
棋盘映天幕、合星轨,满盘沧桑玄妙意,其名“烂柯”。
似是晨间刚起一般,他只着了中衣,霁青色的外衫随意地披在肩头,长发也未再束起,一路散落垂至石台之上。
天穹之上,斗转星移。
棋盘之上已定数子黑白,玄徽抬眼,望向正处于天元之位的一子。
他抬起右手,缓而重地自这枚棋子中拖出一道琉璃般清透又流转着炫目星光的丝线。他指尖越扣越紧,丝线另一头似连千万钧重。
“我推动朝堂之上暗流,以观星所得谶语进言圣人。六月初一,玄鹰符自长安而出,我欲引‘红尘剑’出长安,伺机扑杀。”
“洛云端的第一封信同在六月初一晨间至霁月居。”
他鬓边一缕发倏然染上霜白。
“‘红尘剑’出长安城后失去踪迹,我留下的杀招全部落空。为避免横生变故,我折叠命轨,拨快世事轮转。”
“六月初四傍晚,‘红尘剑’出现在洪都,救下傅敏……这三日,她的命轨被人模糊了去?”
思及前些时日自己于酆都的布局被不明之力破解,他心下略略有了什么猜想,又拿不准。玄徽垂了下眸,不去理会鬓边又多了一缕的白发,左手自棋盘上不甚起眼处一颗棋子上继续拆出下一条命轨。
“傅敏自叛军军营中出逃后,得洛云端指引,前往洪都。先为揽飞花收留,后身份被风雅楼查明,得入风雅楼洪都据点指月阁,获得庇护。”
“玄鹰符出,江南西道不良帅燕歌奉命捕杀傅敏。彼时风雅楼指月阁之人于暗处相护,见傅敏为‘红尘剑’救,则静观其变。”
此段命轨解出,他右手再度一动,又自棋盘中央那颗棋中拆出一缕。
“‘红尘剑’带着傅敏躲避不良人追杀,后揽飞花与指月阁之人接回傅敏,并邀约‘红尘剑’翌日至指月阁相谈。”
他左手松了属于“傅敏”的命轨,又落到另一颗棋子上,将“崔子攸”命轨中一段徐徐解出:“崔子攸假扮雷云,以霹雳堂袭击指月阁、劫持傅敏为掩护,与沈亦之通信,联手风雅楼。”
此段一出,玄徽将“何子规”的命轨再度抽出一截:“六月初六,‘红尘剑’前往霹雳堂查探,途中遇一古怪老道,后于霹雳堂遇血月教燃月,偃月凭借燃月这一战,于‘红尘剑’身上下了咒引……此处命轨的痕迹,她与燃月似是旧识?”
玄徽隐约记得,此时他曾贯魂魄于星幕之间,去探寻那奇特的有关“变数”的波动,却未曾得到什么结果。
他左手指尖快点过另两枚棋子,同时抽出两缕命轨。而此时,右手所把持的那段也仍在继续解下去。
鬓角的霜白渐渐向后蔓延。
“因我此前拨快世事流转,某些人的行迹出现些许偏离——‘红尘剑’身上偃月的咒引提前发作,催生幻梦,却因催发过早而失效;更漏子夜半袭击永安镖局;而‘红尘剑’顺更漏子更声前往永安,于昔年寒霜军军士、祝久霖亲兵刘乘风手中再见‘秋霜凛’。
“更漏子不敌‘红尘剑’退去后,孙素衣现身。‘红尘剑’接连数日求见孙素衣,问询洪都情势。她似乎察觉到了近来诸般机缘巧合——不过终究还是红尘中人,看不透这异常轮转。”
他倏地松了左手,右手蓦然握紧,深深吸了口气。他控制住“何子规”那已经拆解到此处的一束命轨,压住双手的颤抖,左手又探向天元不远处一颗棋。
“……沈亦之知洛云端欲将何子规引入江南之局,为护‘红尘剑’,他欲将其逼回长安,未果。”
“更漏子为赶在风雅楼行动前击杀刘乘风,联手不良人于六月十三突袭永安镖局。‘红尘剑’因冷魂钉内力不济,苦战更漏子与不良人。”
“沈亦之与萧瑾相谈,将永安镖局纳入风雅楼名下后,适时现身。”
他手上动作忽地一顿。
“……此处沈亦之命轨有异样波动。当时我曾探察,却什么都不曾看到。”他喃喃道,随后手上用力一狠,向外一扯,“那这次……”
那被强行拆出的一段命轨瞬间光芒大盛,似以银河凝缩而成,倏然灼上他的指尖,直烧魂魄作虚无,逼他不得不松了手去。
属于“沈亦之”的命轨尽数收回了那颗棋子中。
玄徽定定地看了指尖半晌。此时他的头发已白了将近一半,若满头青丝覆了数百年前的细雪。
他不再去管“沈亦之”那边,攥紧颤抖不停的左手,继续专心拆解下一段“何子规”的命轨。
“‘红尘剑’于永安镖局对战沈亦之,与其谈判,介入风雅楼的信道。六月十七,她收到了来自洛云端的第二封信。”
强拆命轨能解出所属之人的诸多因果,然而如信的内容、致使事件失败的直接缘由这诸般细节,却是难以解读或根本解读不得。
“洛云端欲让风雅楼吞并或拔除霹雳堂;燃月也为处理霹雳堂、清除血月教遗留痕迹而来。”
“‘红尘剑’被沈亦之和崔子攸联手排除于霹雳堂一事之外。她转而去寻了苏寐,拿到登苏氏商会商船信物。”
“六月十八,燃月以命火毁霹雳堂,黄泉巷为斩草除根,避免风雅楼招揽霹雳堂传人,出动‘蚓’截杀雷婷……而雷婷为护崔子攸殒命。”
“霹雳堂毁后,‘红尘剑’正式现身于江湖。”
直至此处,除去沈亦之命轨上那一段波动,有关“何子规”的一切,皆是清晰而通透。
玄徽眉头却越锁越紧。
他察觉到,自己或许从一开始就想错了。
他忽而抬手,周身狂风就地卷起,半黑半白的长发与肩头霁青衣衫随风而动,星与棋相映、星轨与命轨相合,刹那间星光棋影中飞出数道琉璃般光华流转的丝线,尽数规规矩矩地列于他眼中。
风中长发转眼褪去余下乌色,只留了满目雪白。
“自先代教主万波澜身死后,血月教内部分裂。以六长老轻月长老的万波澜追随者继续奉行其生前理念,而三长老偃月、七长老燃月与教主决明似乎在同一阵线?”
“洛云端第二封信将‘红尘剑’引至东海,意在让其涉入蓬莱之事,却恰好打乱了偃月欲捕‘鲸鲵’的计划。”
“偃月本欲引五毒娜塔至磐屿,借其清除岛上与轻月合作的蓬莱弟子。经此一事,登磐屿、被借刀之人变成了‘红尘剑’。”
“偃月试图以幻术诱杀‘红尘剑’,却反被重伤。她顺势借‘红尘剑’之力,将‘鲸鲵’二人引至员峤,后于员峤与九重天二仙师江岸雪利用蜃影,逼退轻月。”
“偃月与江岸雪之约成。江岸雪如愿与‘鲸鲵’二人取得联系。”
蓬莱一事说复杂不复杂,说简单却也不简单。多少人都只是在赌一个可能,最终赌成的、未赌成的都混在一处,成了彼时那个局面。
只是蓬莱……
玄徽闭了闭眼。如今江湖人皆称东海之上那一门为蓬莱,可在几百年前、在他那个时代,在有那空前绝世之人的时代,蓬莱岛上一门于她手中初立,为她最大的倚仗之一,初名——九重天。
凤凰当翱翔于九重之天。
可如今的九重天、如今这个“蓬莱”,还是昔日模样么?
他手上一挥,与蓬莱九重天相关的命轨归位,显露出其后的一段段因果。
“八月初六,‘红尘剑’从海上回到扬州,与昔年好友、孙家七娘子孙茹菁重逢。”
“‘红尘剑’与风雅楼联手,欲离散江南盟。”
念过“江南盟”三字,他本淡漠出尘、居高临下的气度忽地染上一丝浓而重的杀气。
转瞬即逝。
“八月初七……何子规得到洛云端的第三封信,得悉如今‘清明决’首领无名即是昔年‘魅影’中的杨飞奕。”
“黄泉巷的扬州巷主古思远绕过清明决的规矩,雇人刺杀孙茹菁,欲引出清明决在江南的主事者。不料清明决首领无名亲自现身,古思远更换计策,于次日以秘术扰动孙茹菁心神。”
“仆固怀恩反,各地江湖人驰援长安、邠州等地,扬州择菁推迟。古思远本欲炮制昔年对‘清风朗月’之举,捧杀沈亦之,计划因此被打乱,未果。”
“……郭子仪请撤玄鹰符。”
“‘红尘剑’于扬州择菁夺魁,自此成名,得黄泉巷中八字判词。”
“在洛云端统筹之下,‘红尘剑’、风雅楼、清明决联手布局,于扬州择菁后,将江南盟彻底离散,且将黄泉巷之名揭露于世人眼前。”
玄徽面色一白,再也支撑不住这繁杂命轨,手上力量消尽,面前丝丝缕缕交错分明的命轨轰然破碎,飞散作点点璀璨星光。
他蓦然偏过头去,吐出一口血。那血落于青石台上,未有流淌,也未渗将进去,而是化作了缕缕血色轻烟,尽数消散于了这天地间。
江南盟与黄泉巷——若非洛云端锋芒直指这两处,令他接连败了两局,他也不会顶着“天道”侵蚀与“规则”同化,强拆命轨,去寻那谶言所示的“变数”。
“‘红尘剑’,何微,何子规,靖轩将军……”
她的的确确是洛云端引入局中的一道劲力,可与她相关的命轨皆是如此通透明晰,除却出长安后被模糊掉的那三日外,未有半分异样。
已拆解的众多命轨之中,惟一一处——便是出现于沈亦之命轨中的那一处,恰与当时他解读漫天星轨所得相合。
“……她并非是长安城霁月居中那个‘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