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幼安一回到太守府,就去见了宋妍真。
彼时,宋妍真正在坐院子里的树下,拿了本书凝神看着。
她走到她身边贴着坐下,支着下颚侧头瞄了一眼书里的内容,“在看什么?”
“《论语》。”
宋妍真笑意温柔地瞧了她一眼,“玩得可开心?”
她点头,两眼发亮道:“烟雨入江南,山水如墨染。二姐,扬州是真的美。”
宋妍真弯了眼角,“这么喜欢?那等从盛京回来,你随我一起回,再玩一段时间?”
那个时候,怕已是物是人非。
宋幼安垂眸,看向身侧的枯叶,声音很轻,“到时再说吧。”
树叶纷纷坠,再过不久,扬州便要入冬了。
而这个冬天,凛风霜雪,只怕都不会少。
她忽然面露纠结地望向宋妍真,“二姐,有件事情,我想先告知你一声……”
宋妍真悠悠放下书,“你说。”
她抿着唇,有些犹豫地张口,“这两日,可能会有消息从江都传过来,是关于我在江都失踪的事,你到时候听到莫要惊慌,也莫露出破绽。”
“你在江都失踪?”
宋妍真皱眉,“这是什么意思?你不是在这……”
话说到一半,她忽然就懂了宋幼安的意思,盯着她道:“……纯安在江都失踪?”
宋幼安默默点头。
她眉头愈深,“你这般,目的是什么?”
宋幼安状若无意地移开目光。
对着宋妍真的目光,她做不到问心无愧地一遍又一遍骗她,可偏偏如今,什么都不知道对她来说才是最好的。
对不起,二姐。
她随便扯了个借口,笑嘻嘻地解释:“来接你的仪驾差不多在江都了,这两日就能到扬州,可我想在扬州多玩些日子嘛!若是我在江都失踪,他们必然要在那逗留,直到找到我。”
她的解释显然出乎宋妍真的意料,可又在情理之中。毕竟她对于扬州的喜欢,她都看在眼里。
只是这样过于任性了些。
她垂下眼帘,沉默不语。
宋幼安打量着她的神色,见她不说话,便晃着她的胳膊开始撒娇,“二姐~”
只一声,她眉头便马上松动,目光渐渐转至无奈,看着宋幼安严肃道:“你可知这会耽误多少人?就这一次,下回不许这么任性了!”
宋幼安信誓旦旦地“嗯”了声,随即开心地抱着她胳膊,倚在她肩上,“谢谢二姐!”
夜色渐浓。
还在府衙处理事情的扬州太守王春介,面无表情地放下信纸,抬手揉了揉眉心。
自昨日围剿刺客失败,不仅人没死,还让他给逃了之后,他的心就没放下来过。
这个人,知道了他的秘密,相当于拿住了他的命脉。他和他的帮手,绝不能活着离开扬州。
而这个人受哪方势力所派,也是眼下迫在眉睫、急需弄清楚的问题。
他最担心的就是,此人受命于盛京皇宫龙椅上的那位。
若真是,可就要出大事了。
“大人。”
门外传来敲门声。
他凝着眉,沉声道:“进。”
进来的是他的得力手下,此时步伐急切,面色带着慌乱,“大人,江都传来消息,纯安公主在江都失踪了!”
“什么?!”
他惊得站起身,眼神透着难以置信,连忙追问:“纯安公主怎么会在江都?”
手下低下头,小心地回道:“纯安公主早前微服,在江都一带游玩,是陛下允的。后闻二公主要去盛京,就打算和二公主碰面,一同回去,谁知忽然就……随行的护卫发现后立即通知了江都官府,正巧仪驾行至江都,主事的叶大人又是大理寺丞,所以眼下仪驾已经在那逗留,全力彻查此事。”
王春介听完后,脸色变得难看至极。
虽然经由此事,已经能排除那刺客是受命于龙椅上那位,他可以暂时缓下神来。
可纯安公主在江都失踪,而江都又在他的辖下,只怕龙椅上那位的怒火,到时候会朝着他发。
且以那位的爱女之心,派人来查是必然。而这一查,谁知会不会摸出他身上的那些事来。
想到此处,他眯着眼,目光一凛,朝手下喝道:“赶紧派人手到江都去找!在陛下的人到之前必须给我找到!”
手下身形一颤,头愈发低,巍巍地回了声“是”,便匆忙退了出去。
王春介紧抿着嘴,望着桌上的信纸,面沉如水。
盛京,崇仁殿。
懿德帝看着递上来的急奏,摇头叹了口气,一脸无奈。
这时池放躬身进来,“陛下,长安王和德妃娘娘来了。”
他放下奏折,“让他们一起进来吧。”
等长安王和德妃进来时,他面容已转变成紧眉焦愁的模样。
两人行礼坐下后,见帝王面色如此,互望一眼,由长安王先出声。
“皇兄,窈窈的事我听说了,你别担心。我回去就让明川去江都,一定把人给找到,平安地带回来!”
懿德帝闭眼摆首,“明川在给太子办事,别让他分心。”
长安王不以为然,一想到温软的小侄女下落不明,不知道会遭遇什么,他就放心不下,“太子的事缓缓便是,眼下先找回窈窈才是!”
“赶到江都还需时间。”
德妃出声打断,她望向懿德帝,“臣妾觉得,有一人更适合。”
懿德帝心知肚明,“谦之已传信过来,他恰好行至江都,已经着手此事。”
她闻言一愣,随即颔首道:“臣妾也是想着,这个时候谦之应该在江都附近。他是大理寺的人,处理起来更有经验。”
长安王摸摸胡子,不由沉思道:“当初叶寺丞带的仪驾都是文侍,能用的人应该不多。而江都,好像是受辖于扬州太守王春介……”
他立马看向懿德帝,“皇兄,这王太守肯定收到了消息。他掌扬州已有数年,对那块的情况应该很了解,有他协助,窈窈会很快找回来的。”
即便如此,懿德帝的眉目也未有舒缓。
德妃便柔声劝道:“陛下,以谦之的能力,还有王太守的相助,公主肯定能平安回来的。”
长安王也跟着附和,“是啊,窈窈吉人自有天相,一定能平安回来!”
懿德帝终是闭眼叹了叹,朝长安王道:“致和,你去通知江南道廷督营指挥使,让他随时听候谦之的差遣。”
“是!”
长安王赶紧起身,“臣弟马上去办。”
待他退出去后,懿德帝又看向德妃,“这些日子,后宫你盯紧点,尤其是那些想要递消息的,一律不要放过。”
德妃抿唇应了声“是”,然后起身告退,“那臣妾先回去了。”
懿德帝点头,“你去吧。替朕把池放叫进来。”
德妃出去后没一会,池放就搭着拂尘进了来,轻步走到御案旁。
“陛下。”
懿德帝摊开一张宣纸,提笔点墨落在纸上,“王氏兄妹如何?”
他低头回道:“王姑娘早晨想要通过厨娘递消息出去,被看管她的侍卫发现,警告后受了惊吓,如今不敢出房门。而二驸马……”
他语气顿了下,才接着道:“二驸马没日没夜的作诗饮酒,倒是没想着传消息出去。”
懿德帝瞥了他一眼,“他作的诗,一字一句连纸带稿,包括喝的酒壶,都不许流出去。”
池放躬身,“奴才明白,派去盯着的人也都一一告诫过,绝不会传出消息。”
手中动作停下,懿德帝将笔搁在笔架上,别有深意地盯着纸上未干的墨迹。
半晌,他才背过手,走下御案道:“准备就寝吧。”
“是。”
池放跟在他身后,迅速瞄了眼宣纸。
是一个龙飞凤舞的“庸”字。
彼时,宋妍真正在坐院子里的树下,拿了本书凝神看着。
她走到她身边贴着坐下,支着下颚侧头瞄了一眼书里的内容,“在看什么?”
“《论语》。”
宋妍真笑意温柔地瞧了她一眼,“玩得可开心?”
她点头,两眼发亮道:“烟雨入江南,山水如墨染。二姐,扬州是真的美。”
宋妍真弯了眼角,“这么喜欢?那等从盛京回来,你随我一起回,再玩一段时间?”
那个时候,怕已是物是人非。
宋幼安垂眸,看向身侧的枯叶,声音很轻,“到时再说吧。”
树叶纷纷坠,再过不久,扬州便要入冬了。
而这个冬天,凛风霜雪,只怕都不会少。
她忽然面露纠结地望向宋妍真,“二姐,有件事情,我想先告知你一声……”
宋妍真悠悠放下书,“你说。”
她抿着唇,有些犹豫地张口,“这两日,可能会有消息从江都传过来,是关于我在江都失踪的事,你到时候听到莫要惊慌,也莫露出破绽。”
“你在江都失踪?”
宋妍真皱眉,“这是什么意思?你不是在这……”
话说到一半,她忽然就懂了宋幼安的意思,盯着她道:“……纯安在江都失踪?”
宋幼安默默点头。
她眉头愈深,“你这般,目的是什么?”
宋幼安状若无意地移开目光。
对着宋妍真的目光,她做不到问心无愧地一遍又一遍骗她,可偏偏如今,什么都不知道对她来说才是最好的。
对不起,二姐。
她随便扯了个借口,笑嘻嘻地解释:“来接你的仪驾差不多在江都了,这两日就能到扬州,可我想在扬州多玩些日子嘛!若是我在江都失踪,他们必然要在那逗留,直到找到我。”
她的解释显然出乎宋妍真的意料,可又在情理之中。毕竟她对于扬州的喜欢,她都看在眼里。
只是这样过于任性了些。
她垂下眼帘,沉默不语。
宋幼安打量着她的神色,见她不说话,便晃着她的胳膊开始撒娇,“二姐~”
只一声,她眉头便马上松动,目光渐渐转至无奈,看着宋幼安严肃道:“你可知这会耽误多少人?就这一次,下回不许这么任性了!”
宋幼安信誓旦旦地“嗯”了声,随即开心地抱着她胳膊,倚在她肩上,“谢谢二姐!”
夜色渐浓。
还在府衙处理事情的扬州太守王春介,面无表情地放下信纸,抬手揉了揉眉心。
自昨日围剿刺客失败,不仅人没死,还让他给逃了之后,他的心就没放下来过。
这个人,知道了他的秘密,相当于拿住了他的命脉。他和他的帮手,绝不能活着离开扬州。
而这个人受哪方势力所派,也是眼下迫在眉睫、急需弄清楚的问题。
他最担心的就是,此人受命于盛京皇宫龙椅上的那位。
若真是,可就要出大事了。
“大人。”
门外传来敲门声。
他凝着眉,沉声道:“进。”
进来的是他的得力手下,此时步伐急切,面色带着慌乱,“大人,江都传来消息,纯安公主在江都失踪了!”
“什么?!”
他惊得站起身,眼神透着难以置信,连忙追问:“纯安公主怎么会在江都?”
手下低下头,小心地回道:“纯安公主早前微服,在江都一带游玩,是陛下允的。后闻二公主要去盛京,就打算和二公主碰面,一同回去,谁知忽然就……随行的护卫发现后立即通知了江都官府,正巧仪驾行至江都,主事的叶大人又是大理寺丞,所以眼下仪驾已经在那逗留,全力彻查此事。”
王春介听完后,脸色变得难看至极。
虽然经由此事,已经能排除那刺客是受命于龙椅上那位,他可以暂时缓下神来。
可纯安公主在江都失踪,而江都又在他的辖下,只怕龙椅上那位的怒火,到时候会朝着他发。
且以那位的爱女之心,派人来查是必然。而这一查,谁知会不会摸出他身上的那些事来。
想到此处,他眯着眼,目光一凛,朝手下喝道:“赶紧派人手到江都去找!在陛下的人到之前必须给我找到!”
手下身形一颤,头愈发低,巍巍地回了声“是”,便匆忙退了出去。
王春介紧抿着嘴,望着桌上的信纸,面沉如水。
盛京,崇仁殿。
懿德帝看着递上来的急奏,摇头叹了口气,一脸无奈。
这时池放躬身进来,“陛下,长安王和德妃娘娘来了。”
他放下奏折,“让他们一起进来吧。”
等长安王和德妃进来时,他面容已转变成紧眉焦愁的模样。
两人行礼坐下后,见帝王面色如此,互望一眼,由长安王先出声。
“皇兄,窈窈的事我听说了,你别担心。我回去就让明川去江都,一定把人给找到,平安地带回来!”
懿德帝闭眼摆首,“明川在给太子办事,别让他分心。”
长安王不以为然,一想到温软的小侄女下落不明,不知道会遭遇什么,他就放心不下,“太子的事缓缓便是,眼下先找回窈窈才是!”
“赶到江都还需时间。”
德妃出声打断,她望向懿德帝,“臣妾觉得,有一人更适合。”
懿德帝心知肚明,“谦之已传信过来,他恰好行至江都,已经着手此事。”
她闻言一愣,随即颔首道:“臣妾也是想着,这个时候谦之应该在江都附近。他是大理寺的人,处理起来更有经验。”
长安王摸摸胡子,不由沉思道:“当初叶寺丞带的仪驾都是文侍,能用的人应该不多。而江都,好像是受辖于扬州太守王春介……”
他立马看向懿德帝,“皇兄,这王太守肯定收到了消息。他掌扬州已有数年,对那块的情况应该很了解,有他协助,窈窈会很快找回来的。”
即便如此,懿德帝的眉目也未有舒缓。
德妃便柔声劝道:“陛下,以谦之的能力,还有王太守的相助,公主肯定能平安回来的。”
长安王也跟着附和,“是啊,窈窈吉人自有天相,一定能平安回来!”
懿德帝终是闭眼叹了叹,朝长安王道:“致和,你去通知江南道廷督营指挥使,让他随时听候谦之的差遣。”
“是!”
长安王赶紧起身,“臣弟马上去办。”
待他退出去后,懿德帝又看向德妃,“这些日子,后宫你盯紧点,尤其是那些想要递消息的,一律不要放过。”
德妃抿唇应了声“是”,然后起身告退,“那臣妾先回去了。”
懿德帝点头,“你去吧。替朕把池放叫进来。”
德妃出去后没一会,池放就搭着拂尘进了来,轻步走到御案旁。
“陛下。”
懿德帝摊开一张宣纸,提笔点墨落在纸上,“王氏兄妹如何?”
他低头回道:“王姑娘早晨想要通过厨娘递消息出去,被看管她的侍卫发现,警告后受了惊吓,如今不敢出房门。而二驸马……”
他语气顿了下,才接着道:“二驸马没日没夜的作诗饮酒,倒是没想着传消息出去。”
懿德帝瞥了他一眼,“他作的诗,一字一句连纸带稿,包括喝的酒壶,都不许流出去。”
池放躬身,“奴才明白,派去盯着的人也都一一告诫过,绝不会传出消息。”
手中动作停下,懿德帝将笔搁在笔架上,别有深意地盯着纸上未干的墨迹。
半晌,他才背过手,走下御案道:“准备就寝吧。”
“是。”
池放跟在他身后,迅速瞄了眼宣纸。
是一个龙飞凤舞的“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