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要跟着姐夫去边郡,我定是要去。老二也是。可要是我们都去,你要去吗?你若是去了,那,那岂不是独独留伯伯一人在家?”安云禾觉得自己有些不忍心,还有点愧疚呢。
黛玉听了也是纠结得很。若是爹爹身子还是以前那么羸弱,她定会留在家里。可如今,爹爹身子骨好了很多,她不去,觉得对不住自己,去的话,又觉得自己不孝。于是开始左右摇摆。
当天晚上用膳的时候,第五长清与林如海就提及以后去边疆的事。
“到时候弟弟妹妹们留在家里陪着伯伯,也不至于让伯伯觉得日子太过冷清。”第五长清说得情真意切。但心里想的却是,他想跟安云桐好好的过一下甜蜜的日子,没有弟弟妹妹吵闹打扰的日子。
林如海看他面色,也信了他的话,却不好直接应了,“我这也不是七老八十的,也不需要几个孩子陪着。若是他们想跟着去,也不必拦着,叫他们多出去见见世面也是不错。”
第五长清心中暗自惋惜,却是笑得温文尔雅,“伯伯说的是。”这时候他知晓,那三个皮猴,肯定要跟着去了,虽然不想,可也不能拦着不是?
果然双胞胎与黛玉双眼瞬间亮如火烛,“爹爹(伯伯)我想去!”
“去去去,都跟着你们姐姐姐夫去外面走走看看。”林如海乐呵呵的,丝毫没有安云禾说的伤心落寞。他只想着,孩子们到外面,有安云桐与第五长清看着,不会有危险,那就足够。而后他能安心享受这没有孩子们闹腾的日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不是也自由自在?
黛玉看着自家老父亲的笑容不见一丝的不舍,也猜到了他的心思,心里也哼哼两声,却不好说什么去笑话老父亲。老父亲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要不是记挂她和姐妹兄弟们,怕是……如今这般快乐,不正合了她这个为人子女的心思吗?
这时候,大家都没想到周凛。
等他次日一早过来时,听到这个消息,顿觉晴天霹雳般。但随即他又下了决心,羞红着脸,看了一眼黛玉,笑的腼腆,“玉儿去哪儿,我都陪着。
黛玉见着他这般,也不由自觉地红了小脸,心里暗骂他这般作态,连累了自己也被大家打趣呢。
王妃与王爷晓得后,并没有不高兴。左右周凛都是跟着第五长清走的。那样一个智勇双全,一身本领的人带着自家儿子,他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只不过双拳难敌四手,为了防止那些胆大包天的带着众多喽啰找麻烦,宁王爷在王妃的建议下,特意进宫请旨,请求拨一些身手敏捷的将士跟着去。
“皇兄,不说别人,就您侄儿,还有老安的儿女,加上您喜爱的大才状元郎,哪一个不是我们几家的心尖尖,都凑成一窝去,免不了有人眼红病犯了,就盯着孩子们下手。真有个什么,岂不是叫我们伤心?”
“去,乌鸦嘴。”皇帝嘴上骂着宁王爷说话不经脑子,心里也是恼的,避谶不懂吗?不过,既已如此,那就派人将他们送到第五长清上任的地方,等到了地方,可以加入当地的边军,也可以继续跟着第五长清他们。
选出来的那些将士,原本是不大高兴的。只是等了解到他们要护送的人是谁后,倒是心甘情愿了许多。
“就冲他们忧心我们这些穷苦百姓,我们上刀山下火海又如何?”要知道他们如今也是被人喊作丘八,也是因为近皇城,身上的军饷才能发放得足够、及时,而其他地方的将士们,特别是守护边塞的将士们,军饷不知被搜刮几层,最终到手里,连养活他们自己都难。所以大多数人仍旧是孑然一身,并无家室。
有将军上报了,朝廷也总是按下这边,那边又起,故边疆百姓多苦难。毕竟拿大刀、弓箭守护疆土的人都穿不暖、吃不饱的,保他们自己的小命尚且难做到,何况去守护更多手无寸铁的百姓?
难得见心怀百姓的文官与其亲眷,他们如何不能去尽心守护?
第五长清还不知自己与安云桐在将士们心中颇受尊重,此时他正与安云桐说着悄悄话。
“你可打算好,之后要带些什么东西去?”
安云桐闻言,“书?粮食种子?”多多准备些书总归是不错的,但是种子?“若是这边的粮食种子与北境水土不合,那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也说不准,就带一些去吧。若是有一些适应北境之地,也是为那里的百姓做点实事。”第五长清豁达多了,“想拿什么就拿什么?届时多带些人随行便是。”
安云桐点头。这时候,有个小丫鬟进来小花厅,“大姑娘,英莲姑娘来了,说是想跟大姑娘商量点事。”
第五长清不想走,可是安云桐却是抿着嘴看过去,“长清哥哥,午膳我给你做些饭菜?”
这是拿午膳做交易呢?
第五长清哭笑不得,“我竟是那般好哄的?不过,既然桐儿希望我暂且避开,我回去盯着谦哥儿读书就是。”
英莲此时有些拘束不安地走了进来,与两人分别见礼后,轻声地与安云桐道:“第五大人也在这里正好,也给我们家拿个主意。”
“哦?需要长清哥哥帮忙拿主意的?英莲可是遇到什么事了?”安云桐很是担心地走近英莲,颇为担忧地看着她问。
英莲腼腆一笑,温温柔柔地道:“听说桐儿与第五大人成婚后便要带着弟弟妹妹他们去北地,我想着,我想着,我要不要也跟蒋町他一起去?”
安云桐略微吃惊,“这?蒋町妹妹年岁尚小,封大娘她年纪又大,正是需要你们照料他们的时候,何苦跟着我们去北地吃沙子?”
第五长清这时候开口,“桐儿所言极是,况且蒋町兄弟刚刚考中秀才,他本身是聪明的,只是本身底子很薄弱,最好是跟着老师学习。府里有伯伯在,京城的书院里,夫子们也是学识渊博的,正好带着他把底子打好,可不好去北地那边浪费心神时间。”
英莲听着,脸色越来越严肃,在第五长清说完最后一个字后,她已经改变主意,“大人所言极是。回头等他从书院回来,我便说与他听。”
又说了一会子话,英莲这才告辞回了她与封氏他们居住的小院子。
封氏听了英莲的转述,也是颇为赞同地点头,“大人他说的是。蒋町他有那个本事能读好书,我们就不要耽搁他了。至于不能跟着大人去历练,只要他有了功名,以后多的是机会有个正经身份去历练。”
至此,蒋町与英莲不跟着去的事也定了下来。英莲浮躁的心,也终于是安定下来。随后,便拿起还没做好的书生袍子继续做着。
想到稳重踏实的蒋町,她只觉得自己真真是走了好运了,能遇到他这样好的人。
只是这样好的人,此时却被人算计上了。
“听说他是跟着第五长清的,算是他的左膀右臂。趁着他现在还没成长起来,索性将他毁掉,也能让那个姓第五的少了一个帮手。”
“大人所言甚是。”一个身穿夫子服饰的中年男子掩盖住眼里的妒忌,语气平和地说道,“如何做,某定会竭尽全力协助大人。”
次日一早,书院正是休沐之日。蒋町与同窗告别之后,便坐着租赁来的马车往城里赶。
只不过在经过王家村的时候,忽然见到了有一面之缘的老人,想了想便下车来,“刘姥姥,您这可是要进城去?”
这正是刘姥姥。
刘姥姥还没说话呢,拉马车的马匹便凄厉地嘶叫起来,前蹄撅起,拉着马车就飞奔起来。
“车夫大哥快跳车!”
黛玉听了也是纠结得很。若是爹爹身子还是以前那么羸弱,她定会留在家里。可如今,爹爹身子骨好了很多,她不去,觉得对不住自己,去的话,又觉得自己不孝。于是开始左右摇摆。
当天晚上用膳的时候,第五长清与林如海就提及以后去边疆的事。
“到时候弟弟妹妹们留在家里陪着伯伯,也不至于让伯伯觉得日子太过冷清。”第五长清说得情真意切。但心里想的却是,他想跟安云桐好好的过一下甜蜜的日子,没有弟弟妹妹吵闹打扰的日子。
林如海看他面色,也信了他的话,却不好直接应了,“我这也不是七老八十的,也不需要几个孩子陪着。若是他们想跟着去,也不必拦着,叫他们多出去见见世面也是不错。”
第五长清心中暗自惋惜,却是笑得温文尔雅,“伯伯说的是。”这时候他知晓,那三个皮猴,肯定要跟着去了,虽然不想,可也不能拦着不是?
果然双胞胎与黛玉双眼瞬间亮如火烛,“爹爹(伯伯)我想去!”
“去去去,都跟着你们姐姐姐夫去外面走走看看。”林如海乐呵呵的,丝毫没有安云禾说的伤心落寞。他只想着,孩子们到外面,有安云桐与第五长清看着,不会有危险,那就足够。而后他能安心享受这没有孩子们闹腾的日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不是也自由自在?
黛玉看着自家老父亲的笑容不见一丝的不舍,也猜到了他的心思,心里也哼哼两声,却不好说什么去笑话老父亲。老父亲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要不是记挂她和姐妹兄弟们,怕是……如今这般快乐,不正合了她这个为人子女的心思吗?
这时候,大家都没想到周凛。
等他次日一早过来时,听到这个消息,顿觉晴天霹雳般。但随即他又下了决心,羞红着脸,看了一眼黛玉,笑的腼腆,“玉儿去哪儿,我都陪着。
黛玉见着他这般,也不由自觉地红了小脸,心里暗骂他这般作态,连累了自己也被大家打趣呢。
王妃与王爷晓得后,并没有不高兴。左右周凛都是跟着第五长清走的。那样一个智勇双全,一身本领的人带着自家儿子,他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只不过双拳难敌四手,为了防止那些胆大包天的带着众多喽啰找麻烦,宁王爷在王妃的建议下,特意进宫请旨,请求拨一些身手敏捷的将士跟着去。
“皇兄,不说别人,就您侄儿,还有老安的儿女,加上您喜爱的大才状元郎,哪一个不是我们几家的心尖尖,都凑成一窝去,免不了有人眼红病犯了,就盯着孩子们下手。真有个什么,岂不是叫我们伤心?”
“去,乌鸦嘴。”皇帝嘴上骂着宁王爷说话不经脑子,心里也是恼的,避谶不懂吗?不过,既已如此,那就派人将他们送到第五长清上任的地方,等到了地方,可以加入当地的边军,也可以继续跟着第五长清他们。
选出来的那些将士,原本是不大高兴的。只是等了解到他们要护送的人是谁后,倒是心甘情愿了许多。
“就冲他们忧心我们这些穷苦百姓,我们上刀山下火海又如何?”要知道他们如今也是被人喊作丘八,也是因为近皇城,身上的军饷才能发放得足够、及时,而其他地方的将士们,特别是守护边塞的将士们,军饷不知被搜刮几层,最终到手里,连养活他们自己都难。所以大多数人仍旧是孑然一身,并无家室。
有将军上报了,朝廷也总是按下这边,那边又起,故边疆百姓多苦难。毕竟拿大刀、弓箭守护疆土的人都穿不暖、吃不饱的,保他们自己的小命尚且难做到,何况去守护更多手无寸铁的百姓?
难得见心怀百姓的文官与其亲眷,他们如何不能去尽心守护?
第五长清还不知自己与安云桐在将士们心中颇受尊重,此时他正与安云桐说着悄悄话。
“你可打算好,之后要带些什么东西去?”
安云桐闻言,“书?粮食种子?”多多准备些书总归是不错的,但是种子?“若是这边的粮食种子与北境水土不合,那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也说不准,就带一些去吧。若是有一些适应北境之地,也是为那里的百姓做点实事。”第五长清豁达多了,“想拿什么就拿什么?届时多带些人随行便是。”
安云桐点头。这时候,有个小丫鬟进来小花厅,“大姑娘,英莲姑娘来了,说是想跟大姑娘商量点事。”
第五长清不想走,可是安云桐却是抿着嘴看过去,“长清哥哥,午膳我给你做些饭菜?”
这是拿午膳做交易呢?
第五长清哭笑不得,“我竟是那般好哄的?不过,既然桐儿希望我暂且避开,我回去盯着谦哥儿读书就是。”
英莲此时有些拘束不安地走了进来,与两人分别见礼后,轻声地与安云桐道:“第五大人也在这里正好,也给我们家拿个主意。”
“哦?需要长清哥哥帮忙拿主意的?英莲可是遇到什么事了?”安云桐很是担心地走近英莲,颇为担忧地看着她问。
英莲腼腆一笑,温温柔柔地道:“听说桐儿与第五大人成婚后便要带着弟弟妹妹他们去北地,我想着,我想着,我要不要也跟蒋町他一起去?”
安云桐略微吃惊,“这?蒋町妹妹年岁尚小,封大娘她年纪又大,正是需要你们照料他们的时候,何苦跟着我们去北地吃沙子?”
第五长清这时候开口,“桐儿所言极是,况且蒋町兄弟刚刚考中秀才,他本身是聪明的,只是本身底子很薄弱,最好是跟着老师学习。府里有伯伯在,京城的书院里,夫子们也是学识渊博的,正好带着他把底子打好,可不好去北地那边浪费心神时间。”
英莲听着,脸色越来越严肃,在第五长清说完最后一个字后,她已经改变主意,“大人所言极是。回头等他从书院回来,我便说与他听。”
又说了一会子话,英莲这才告辞回了她与封氏他们居住的小院子。
封氏听了英莲的转述,也是颇为赞同地点头,“大人他说的是。蒋町他有那个本事能读好书,我们就不要耽搁他了。至于不能跟着大人去历练,只要他有了功名,以后多的是机会有个正经身份去历练。”
至此,蒋町与英莲不跟着去的事也定了下来。英莲浮躁的心,也终于是安定下来。随后,便拿起还没做好的书生袍子继续做着。
想到稳重踏实的蒋町,她只觉得自己真真是走了好运了,能遇到他这样好的人。
只是这样好的人,此时却被人算计上了。
“听说他是跟着第五长清的,算是他的左膀右臂。趁着他现在还没成长起来,索性将他毁掉,也能让那个姓第五的少了一个帮手。”
“大人所言甚是。”一个身穿夫子服饰的中年男子掩盖住眼里的妒忌,语气平和地说道,“如何做,某定会竭尽全力协助大人。”
次日一早,书院正是休沐之日。蒋町与同窗告别之后,便坐着租赁来的马车往城里赶。
只不过在经过王家村的时候,忽然见到了有一面之缘的老人,想了想便下车来,“刘姥姥,您这可是要进城去?”
这正是刘姥姥。
刘姥姥还没说话呢,拉马车的马匹便凄厉地嘶叫起来,前蹄撅起,拉着马车就飞奔起来。
“车夫大哥快跳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