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才刚刚离开几天,林月很快走出了不愉快的阴霾。虽然母亲走后的几天她都在生病,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很快恢复往日的欢乐。
大年三十中午刚过,阿婆和艳儿娘把院落各处又收拾了一下,屋里屋外都精心地打扫了一遍,整个院落看起来焕然一新。柳会权和柳会艳在院子里磕着瓜子踱来踱去,林月跟着韩禹亭、罗伟、罗玉芬在大街上放风筝。柳会权笑呵呵地站在门口,看他们玩耍,一副羡慕的似乎还未长大的神情。他明天就要满十八岁了,现在的他身高已远远超过了正常成年男子的身高,古铜色的皮肤,眯起来有神的眼睛,乌黑的亮发,让他看上去十分的潇洒帅气。当时刚刚满月的林月被送到这里时,他还是年少稚气未脱的孩子。那天会艳和母亲在邻村的姨妈家做客,只有奶奶,父亲和他在家。看到家里忽然来了几个人,抱来了这么个小家伙,甚至都不知是男孩还是女孩,他觉得又惊奇,又好玩,又担忧,趁家里一行人围着奶奶和小娃娃谈笑,他一口气跑到姨妈家,气喘吁吁地对完全不知情的母亲喊,“妈!你快回去看看吧,咱们家来了个娃子!”一时惊住了在场的亲友们。
从那天起,家里正式多了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小妮子。而对于这小娃子对他们的称呼,也就按差不多的辈分叫吧,从小月的姑姥姥家算起,毕竟隔了一辈,就叫他叔叔吧,叫会艳的母亲叫奶奶,叫家里的老太太就称阿婆吧,虽然有点像正经南方人的称呼,听着却比较亲切。刚开始时,他对这个小娃娃有些不屑,有时候还对老人说一些埋怨的话,怪她多事,收留了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而此时,那个曾经孱弱的嗷嗷待哺的小家伙,从慢慢开始咿呀学语,然后学走路,学跑步,如今竟长成了现在这个圆嘟嘟的小妖孽。
“会权啊,去把这几个蒸笼给西边的金爷爷送过去吧。”阿婆站在院子里说,柳会权正站在大门口,笑眯眯看着几个小魔王玩耍。这些蒸笼是年前蒸年食的时候从金家借的,前几天阿婆把蒸布悉数清洗了一下,今天也该都还回去了。所有需要还的东西都要在年前还清,这是这里的人们普遍遵循的规矩。
“行,那我骑着三轮去吧。”柳会权应声,片刻便把三四个蒸笼放在三轮车上。
还没待柳会权骑上三轮车,四个孩子哄拥而上,把柳会权团团围住。
“叔叔,我要坐车”小月果然是管不住的小妖孽。
“我也坐!”“我也坐!”罗玉芬和罗伟也喊道。
只有比他们大几岁的韩禹亭不声不语地站在边上,一脸无奈,似乎在说,天知道我为啥要和你们一起玩。
被几个孩子缠上的柳会权,似乎有点想发怒,一副将要脱口而出“你们都滚”的表情。但是实在不忍心对这几个孩子说拒绝的话,就怒气冲冲地说,“都爬上去,亭子你也上去,看好他们!” 然后几个孩子欢呼着爬上车,韩禹亭最后上去,扶住其他三个。
“都给我坐好了!不许乱动!”柳会权看见几个孩子坐稳了,准备出发。
“你放心吧,权叔,我扶着他们呢。”韩禹亭像个大人一样,在后面说。
“走咯,卖小孩啦!”柳会权向后撇了一眼,眼神竟由怒转喜,露出一丝微微得意的笑意,在前面用力蹬了一下脚踏板,哼着曲子走了。
门口,阿婆、会艳和母亲、韩禹亭母亲,看着柳会权骑着三轮车,后面载着四个一动不敢动的小丸子,倾身哄笑。
金爷爷一家算是村里生活比较好的一家了,金爷爷和金奶奶人都很热情,金爷爷年轻时当过兵,退伍后曾经被分配到县里的盐厂做经理,见过很多世面,退休后回村里养老,还一直在为村民吃上干净的水操心操劳,这几年他一直着手和村里商量在村里建一个水塔,让大家再不用为不稳定的井水犯愁。
金爷爷和金奶奶正在院子里收拾,看到柳会权骑着三轮车,后面拥挤的空间里放着蒸笼,还有四个娃娃,眼睛都看直了,惊讶且好笑。两人赶忙上过去,“送蒸屉还带送四个娃娃呀!”金爷爷着,把娃子一个一个从车上抱下来。
四个娃整整齐齐站成一排,和高大的柳会权形成鲜明对比。
“玉芬好像比以前白了,罗伟壮实了,韩禹亭长高了不少,林月......小丫头,要不,你就跟金爷爷、金奶奶一起住吧?”金爷爷挨个点了一下名,最后看着林月说。村里所有的人见了林月,都喜欢这么逗她。
林月一听这话,一下跑到柳会权身边,紧紧抱住柳会权的腿。
“哟,这丫头,认人!”金奶奶笑弯了腰。
“谁都领不走,她亲妈来了都带不走。”柳会权眼睛又眯成一条缝,笑嘻嘻地说。
“是嘛,孩子刚满月就过来,一呆就是几年,肯定是把这里当成自己家,自然是谁也带不走。不行就来这里和金爷爷奶奶一起住呀!”金奶奶拉着林月的手说,然后看着其他三个娃,“明天是新年,你们明天再来,爷爷奶奶給压岁钱啊!”
四个娃煞有介事点点头。“那你们忙,我带着他们回去了。”柳会权道别,领着四个小娃离开了金家。
接近黄昏了,新年要到了。除夕夜,万家灯火盈动,鞭炮声此起彼伏,爆竹的光把村子的天空照得异常明亮。
这应该是林月一生中度过的最快乐最无忧的新年。
在这一夜,老人总是忙东忙西,准备着烛火、香炉和贡品,老人的儿子是个实在淳朴的农民,但早年上过学,在村里算得上一个文化人,因而被村镇上的人们推选为村委会的会计。年底,他需要在村委会忙一些结算的杂事。老人的儿媳妇是个精明能干的女人,她高高的个子,乌黑的短发,身形矫健,做事也很利落。老人待她这个儿媳极好,视她如女,婆媳关系十分融洽。“艳儿娘”,因孙女名柳会艳,老人从柳会艳出生就这样唤儿媳。儿媳也和老人一样,忙东忙西,归置年货。林月自然是玩得不亦乐乎,跟在大人后面,俨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跟屁虫。
“月儿,给阿婆拿凳子来。”
“月儿,把这个碗给阿婆拿去 。”
“月儿,问一下你叔叔鞭炮准备好了吗?”
“月儿,过来和阿婆一起给天地财神磕头。”
......
她在这个家是个极乖的孩子,大人布置的任何任务她都能完美圆满完成。
她的伶俐乖巧让这个家的每个成员喜欢。
按照习俗,这里的年夜饭就是除夕下午刚刚包好的饺子,皮薄馅多,肉质鲜香。一般家里过年都是包肉馅的饺子,但是奶奶因为体质原因,自小吃素,林月因为以前吃肉伤了胃,便从那时开始嫌弃起肉来,所以过年也和奶奶一样吃素饺子。除夕晚上约摸六七点的样子,老人先把各供牌的蜡烛、香火和贡品准备好了,然后开始煮素饺子、肉饺子。
饺子煮熟了,马上让柳会权点上鞭炮,然后老人和艳儿娘就给供牌供奉的每处神仙供上一碗热腾腾的鲜饺,乞求神仙们能在来年保佑家里一切都顺顺当当。小月就这样跟在老人后面,每到要给神仙们上香的时候,老人总会把林月叫到身边,整理一下她的衣服,意味深长地对她说,“好孩子,来,和阿婆一起磕头,来年就能保平平安安的。”
林月很听话,每次都会恭顺得学着阿婆的样子上香、磕头、祈祷,诚然是个虔诚的小信徒。
没有月亮的夜晚本是漆黑一片,只有散落的几颗星,像眨着好奇的眼睛望着人间。除夕夜因为炮竹的映照,让夜空看起来不那么暗黑,反而在炮竹飞升的时刻闪亮如昼。这是一个充满浓郁年味足够让人开心温暖一辈子的春节。
年夜饭过后,一家人都早早准备要休息了,为着明天能够精神抖擞地起一个新年的大早。“丫头,快来睡觉。”老人对还在看春节晚会的林月说。林月平时都是与老人一起睡觉,老人每天都按时督促她睡觉,在这一点上老人从不惯她,孩子只有每天有充分的睡眠,才长出健康的身体。丫头恋恋不舍地望着那台小电视机,和正在床上趴在枕头上着看节目的叔叔。
“阿婆让你睡觉呢,快去睡吧。”柳会权眯着眼睛笑着对小月说。
小月嘟着嘴跟着婆婆去了外间。丫头心大的很,脱了衣服,一骨碌转身,就呼呼得睡着了。
半夜了,小月被外面的炮竹声吵醒了,感觉屋里的灯光还亮着,照得她眼睛疼。揉揉了惺忪的眼睛,看到阿婆正在灯下缝补一件孩子的棉衣,那是小月第二天要穿的新衣服。小月的妈妈拿来的时候,衣服上面就已经破了几个洞,在这么冷的冬天,孩子怎么能穿得出去啊!
“阿婆,你怎么还不睡啊?”小月趴在枕头上,困得眼睛都没睁开。
“婆婆给你补一下衣服,明天穿上就不冷了,好孩子,你先睡吧。”老人把针在斑白的鬓角处磨了磨,继续逢起来。
小月鼻子发出嗯的一声,趴在老人的胳膊下面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梦里,小月看到一个形容、穿着极为飘逸的男子,不,更像是神灵或魂魄,他侧身坐在一束光里,长发垂腰,眉目低垂,眼神深邃,双手抚琴,琴声像天外来音般幽幽飘入小月的耳朵。
林月再次被屋外响彻天空的炮声吵醒,睁开惺忪的眼睛,看见阿婆已经整理好了一早的新衣,正要躺下休息。林月一骨碌滚到阿婆身边,抱住阿婆,撒娇地说:“阿婆......我刚才梦到一个神仙,还有一张琴。”阿婆磨了摸她的额头,将她的被子掖了掖,若有所思,说:“又说癔症话了,快睡吧,一会天就亮了。”林月抱着阿婆的胳膊,闭上眼就睡着了......
大年初一,所有这里的人们都是寅时晨起,走街拜年。鞭炮声声辞旧岁,烛影重重迎新朝。忙完了除习,这个年大约也就过去了一半,大年初一便只剩下空闲坐下聊天吃东西。
走街过罢,大人们自一边无趣地磕瓜子闲聊。孩子们便在街巷里放些零碎的小炮。
听说南街李海家的母狗刚生下一只小狗,韩禹亭便从那里抱了来给月儿玩,两个孩子都是极其喜欢狗的人,商量着要给狗仔起名字。一边玩小炮的孩子们,不一会便把抱狗的林月团团围住,争先恐后,要摸一摸它光滑柔软的毛发。孩子多是比林月稍大几岁的,有两个和月儿同岁的。其中一个五岁的男孩名为罗伟,是月儿家北面的邻居,平时总是与韩禹亭一处玩耍。还有一个姑娘与林月同岁,名罗玉芬,是罗伟同家族的堂妹。还有一个甚是调皮的小家伙名李海。李海对狗却没有多大的心思,只顾乍呼呼地点炮仗玩,“砰砰”的声音续而不绝。大约孩子们对狗总是没有太多耐心,只玩了一会便散开了去,只剩林月还把它抱在怀里喃喃自语。李海手里拿出一个小炮说,“我们吓吓小狗,看它叫不叫!”说完便用一截香点着小炮,直接朝狗的方向扔去。孩子们正玩得开心,谁也没想到乱扔炮仗的后果。
“别扔!”韩禹亭一时非常焦急地大声喊道,只是时间已经不容得任何人制止,小炮已经飞了出去。韩禹亭一个健步跑过去,只听得小炮“蹦!”的声音伴随着孩子四散逃去时“啊!”的叫声,韩禹亭的手背上涌流出鲜红的血,一滴一滴滴在还有些许土飞扬的地面上。
孩子们一下子失了神,李海见状先是一愣,后来直接“哇哇”大哭起来,月儿慌忙放下小狗,喊“亭哥哥!”罗伟平时对韩禹亭家比较熟悉,赶忙跑回去喊大人们......
被罗伟叫过去的韩禹亭父亲,赶忙过来用布简单包住了伤口止住了血,便让韩禹亮叫了医生来包扎...
“是李海扔的炮仗!”
“李海扔给狗的炮仗!”
“不是,是韩禹亭跑过去的才碰到炮仗的!”
“要不是韩禹亭跑过,林月肯定会碰着的!”
......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乱作一团,生怕韩禹亭的爸爸会训斥他们,纷纷辨明摆脱自己的责任。李海怕大人骂,早就一溜烟跑回去了。
“没事爸,是我不小心,你别骂他们。”韩禹亭脸色微白,难掩神情中的些许痛苦,声音低沉地安慰父亲。
“伯伯,哥哥是为了救我才......”林月说。
韩禹亭的父亲听到这个,满目对儿子的担忧中多了一份笑意,看了看满脸懊丧的林月说“小小年纪,你还知道是他‘救’你啊!”
韩禹亭听了,也忍不住抿嘴笑了。
“臭小子!你还笑得出来......”父亲轻声嗔怪了韩禹亭一句,小心的用纱布包住了流血的伤口,领着他去村里的大夫家了,林月、罗伟一行人,或是担心,或是看热闹,都随着父子二人一起去了。后面一看,乌泱泱一群人,彷佛要去赶什么庙会去。好在炮仗比较小,韩禹亭的伤口不是很严重,村里的大夫是个既有祖传手艺自己又学有所成的中年医者,这点小伤对他来说,不在话下,很快就替韩禹亭上药包扎好了。
“这个手得注意了,不能乱动,也别沾手,别吃发物。”大夫最后向韩爸嘱咐到。
“行,韩禹亭你记住大夫的话,还有你们这些小家伙,炮仗不能随便玩,更不能乱扔,都知道了吗?”孩子们一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然后点点头,又一窝蜂跑出去玩了。
整个春节,韩禹亭的手上便包扎着一层厚厚的白纱。伤口虽不大,但孩子难免多动,一直待春暖时分才结成一块暗红的痂。
“亭哥哥,这个口子还疼吗?”等到韩禹亭将纱布揭下时,林月轻抚着韩禹亭的手关切地问道。
“一点都不疼。”
“......”
春末夏至,韩禹亭手上的痂脱落,左手手背处便留下了一个“O”型的疤痕。这个“O”型的疤成了他们童年一起玩耍的痛与甜的见证。
大年三十中午刚过,阿婆和艳儿娘把院落各处又收拾了一下,屋里屋外都精心地打扫了一遍,整个院落看起来焕然一新。柳会权和柳会艳在院子里磕着瓜子踱来踱去,林月跟着韩禹亭、罗伟、罗玉芬在大街上放风筝。柳会权笑呵呵地站在门口,看他们玩耍,一副羡慕的似乎还未长大的神情。他明天就要满十八岁了,现在的他身高已远远超过了正常成年男子的身高,古铜色的皮肤,眯起来有神的眼睛,乌黑的亮发,让他看上去十分的潇洒帅气。当时刚刚满月的林月被送到这里时,他还是年少稚气未脱的孩子。那天会艳和母亲在邻村的姨妈家做客,只有奶奶,父亲和他在家。看到家里忽然来了几个人,抱来了这么个小家伙,甚至都不知是男孩还是女孩,他觉得又惊奇,又好玩,又担忧,趁家里一行人围着奶奶和小娃娃谈笑,他一口气跑到姨妈家,气喘吁吁地对完全不知情的母亲喊,“妈!你快回去看看吧,咱们家来了个娃子!”一时惊住了在场的亲友们。
从那天起,家里正式多了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小妮子。而对于这小娃子对他们的称呼,也就按差不多的辈分叫吧,从小月的姑姥姥家算起,毕竟隔了一辈,就叫他叔叔吧,叫会艳的母亲叫奶奶,叫家里的老太太就称阿婆吧,虽然有点像正经南方人的称呼,听着却比较亲切。刚开始时,他对这个小娃娃有些不屑,有时候还对老人说一些埋怨的话,怪她多事,收留了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而此时,那个曾经孱弱的嗷嗷待哺的小家伙,从慢慢开始咿呀学语,然后学走路,学跑步,如今竟长成了现在这个圆嘟嘟的小妖孽。
“会权啊,去把这几个蒸笼给西边的金爷爷送过去吧。”阿婆站在院子里说,柳会权正站在大门口,笑眯眯看着几个小魔王玩耍。这些蒸笼是年前蒸年食的时候从金家借的,前几天阿婆把蒸布悉数清洗了一下,今天也该都还回去了。所有需要还的东西都要在年前还清,这是这里的人们普遍遵循的规矩。
“行,那我骑着三轮去吧。”柳会权应声,片刻便把三四个蒸笼放在三轮车上。
还没待柳会权骑上三轮车,四个孩子哄拥而上,把柳会权团团围住。
“叔叔,我要坐车”小月果然是管不住的小妖孽。
“我也坐!”“我也坐!”罗玉芬和罗伟也喊道。
只有比他们大几岁的韩禹亭不声不语地站在边上,一脸无奈,似乎在说,天知道我为啥要和你们一起玩。
被几个孩子缠上的柳会权,似乎有点想发怒,一副将要脱口而出“你们都滚”的表情。但是实在不忍心对这几个孩子说拒绝的话,就怒气冲冲地说,“都爬上去,亭子你也上去,看好他们!” 然后几个孩子欢呼着爬上车,韩禹亭最后上去,扶住其他三个。
“都给我坐好了!不许乱动!”柳会权看见几个孩子坐稳了,准备出发。
“你放心吧,权叔,我扶着他们呢。”韩禹亭像个大人一样,在后面说。
“走咯,卖小孩啦!”柳会权向后撇了一眼,眼神竟由怒转喜,露出一丝微微得意的笑意,在前面用力蹬了一下脚踏板,哼着曲子走了。
门口,阿婆、会艳和母亲、韩禹亭母亲,看着柳会权骑着三轮车,后面载着四个一动不敢动的小丸子,倾身哄笑。
金爷爷一家算是村里生活比较好的一家了,金爷爷和金奶奶人都很热情,金爷爷年轻时当过兵,退伍后曾经被分配到县里的盐厂做经理,见过很多世面,退休后回村里养老,还一直在为村民吃上干净的水操心操劳,这几年他一直着手和村里商量在村里建一个水塔,让大家再不用为不稳定的井水犯愁。
金爷爷和金奶奶正在院子里收拾,看到柳会权骑着三轮车,后面拥挤的空间里放着蒸笼,还有四个娃娃,眼睛都看直了,惊讶且好笑。两人赶忙上过去,“送蒸屉还带送四个娃娃呀!”金爷爷着,把娃子一个一个从车上抱下来。
四个娃整整齐齐站成一排,和高大的柳会权形成鲜明对比。
“玉芬好像比以前白了,罗伟壮实了,韩禹亭长高了不少,林月......小丫头,要不,你就跟金爷爷、金奶奶一起住吧?”金爷爷挨个点了一下名,最后看着林月说。村里所有的人见了林月,都喜欢这么逗她。
林月一听这话,一下跑到柳会权身边,紧紧抱住柳会权的腿。
“哟,这丫头,认人!”金奶奶笑弯了腰。
“谁都领不走,她亲妈来了都带不走。”柳会权眼睛又眯成一条缝,笑嘻嘻地说。
“是嘛,孩子刚满月就过来,一呆就是几年,肯定是把这里当成自己家,自然是谁也带不走。不行就来这里和金爷爷奶奶一起住呀!”金奶奶拉着林月的手说,然后看着其他三个娃,“明天是新年,你们明天再来,爷爷奶奶給压岁钱啊!”
四个娃煞有介事点点头。“那你们忙,我带着他们回去了。”柳会权道别,领着四个小娃离开了金家。
接近黄昏了,新年要到了。除夕夜,万家灯火盈动,鞭炮声此起彼伏,爆竹的光把村子的天空照得异常明亮。
这应该是林月一生中度过的最快乐最无忧的新年。
在这一夜,老人总是忙东忙西,准备着烛火、香炉和贡品,老人的儿子是个实在淳朴的农民,但早年上过学,在村里算得上一个文化人,因而被村镇上的人们推选为村委会的会计。年底,他需要在村委会忙一些结算的杂事。老人的儿媳妇是个精明能干的女人,她高高的个子,乌黑的短发,身形矫健,做事也很利落。老人待她这个儿媳极好,视她如女,婆媳关系十分融洽。“艳儿娘”,因孙女名柳会艳,老人从柳会艳出生就这样唤儿媳。儿媳也和老人一样,忙东忙西,归置年货。林月自然是玩得不亦乐乎,跟在大人后面,俨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跟屁虫。
“月儿,给阿婆拿凳子来。”
“月儿,把这个碗给阿婆拿去 。”
“月儿,问一下你叔叔鞭炮准备好了吗?”
“月儿,过来和阿婆一起给天地财神磕头。”
......
她在这个家是个极乖的孩子,大人布置的任何任务她都能完美圆满完成。
她的伶俐乖巧让这个家的每个成员喜欢。
按照习俗,这里的年夜饭就是除夕下午刚刚包好的饺子,皮薄馅多,肉质鲜香。一般家里过年都是包肉馅的饺子,但是奶奶因为体质原因,自小吃素,林月因为以前吃肉伤了胃,便从那时开始嫌弃起肉来,所以过年也和奶奶一样吃素饺子。除夕晚上约摸六七点的样子,老人先把各供牌的蜡烛、香火和贡品准备好了,然后开始煮素饺子、肉饺子。
饺子煮熟了,马上让柳会权点上鞭炮,然后老人和艳儿娘就给供牌供奉的每处神仙供上一碗热腾腾的鲜饺,乞求神仙们能在来年保佑家里一切都顺顺当当。小月就这样跟在老人后面,每到要给神仙们上香的时候,老人总会把林月叫到身边,整理一下她的衣服,意味深长地对她说,“好孩子,来,和阿婆一起磕头,来年就能保平平安安的。”
林月很听话,每次都会恭顺得学着阿婆的样子上香、磕头、祈祷,诚然是个虔诚的小信徒。
没有月亮的夜晚本是漆黑一片,只有散落的几颗星,像眨着好奇的眼睛望着人间。除夕夜因为炮竹的映照,让夜空看起来不那么暗黑,反而在炮竹飞升的时刻闪亮如昼。这是一个充满浓郁年味足够让人开心温暖一辈子的春节。
年夜饭过后,一家人都早早准备要休息了,为着明天能够精神抖擞地起一个新年的大早。“丫头,快来睡觉。”老人对还在看春节晚会的林月说。林月平时都是与老人一起睡觉,老人每天都按时督促她睡觉,在这一点上老人从不惯她,孩子只有每天有充分的睡眠,才长出健康的身体。丫头恋恋不舍地望着那台小电视机,和正在床上趴在枕头上着看节目的叔叔。
“阿婆让你睡觉呢,快去睡吧。”柳会权眯着眼睛笑着对小月说。
小月嘟着嘴跟着婆婆去了外间。丫头心大的很,脱了衣服,一骨碌转身,就呼呼得睡着了。
半夜了,小月被外面的炮竹声吵醒了,感觉屋里的灯光还亮着,照得她眼睛疼。揉揉了惺忪的眼睛,看到阿婆正在灯下缝补一件孩子的棉衣,那是小月第二天要穿的新衣服。小月的妈妈拿来的时候,衣服上面就已经破了几个洞,在这么冷的冬天,孩子怎么能穿得出去啊!
“阿婆,你怎么还不睡啊?”小月趴在枕头上,困得眼睛都没睁开。
“婆婆给你补一下衣服,明天穿上就不冷了,好孩子,你先睡吧。”老人把针在斑白的鬓角处磨了磨,继续逢起来。
小月鼻子发出嗯的一声,趴在老人的胳膊下面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梦里,小月看到一个形容、穿着极为飘逸的男子,不,更像是神灵或魂魄,他侧身坐在一束光里,长发垂腰,眉目低垂,眼神深邃,双手抚琴,琴声像天外来音般幽幽飘入小月的耳朵。
林月再次被屋外响彻天空的炮声吵醒,睁开惺忪的眼睛,看见阿婆已经整理好了一早的新衣,正要躺下休息。林月一骨碌滚到阿婆身边,抱住阿婆,撒娇地说:“阿婆......我刚才梦到一个神仙,还有一张琴。”阿婆磨了摸她的额头,将她的被子掖了掖,若有所思,说:“又说癔症话了,快睡吧,一会天就亮了。”林月抱着阿婆的胳膊,闭上眼就睡着了......
大年初一,所有这里的人们都是寅时晨起,走街拜年。鞭炮声声辞旧岁,烛影重重迎新朝。忙完了除习,这个年大约也就过去了一半,大年初一便只剩下空闲坐下聊天吃东西。
走街过罢,大人们自一边无趣地磕瓜子闲聊。孩子们便在街巷里放些零碎的小炮。
听说南街李海家的母狗刚生下一只小狗,韩禹亭便从那里抱了来给月儿玩,两个孩子都是极其喜欢狗的人,商量着要给狗仔起名字。一边玩小炮的孩子们,不一会便把抱狗的林月团团围住,争先恐后,要摸一摸它光滑柔软的毛发。孩子多是比林月稍大几岁的,有两个和月儿同岁的。其中一个五岁的男孩名为罗伟,是月儿家北面的邻居,平时总是与韩禹亭一处玩耍。还有一个姑娘与林月同岁,名罗玉芬,是罗伟同家族的堂妹。还有一个甚是调皮的小家伙名李海。李海对狗却没有多大的心思,只顾乍呼呼地点炮仗玩,“砰砰”的声音续而不绝。大约孩子们对狗总是没有太多耐心,只玩了一会便散开了去,只剩林月还把它抱在怀里喃喃自语。李海手里拿出一个小炮说,“我们吓吓小狗,看它叫不叫!”说完便用一截香点着小炮,直接朝狗的方向扔去。孩子们正玩得开心,谁也没想到乱扔炮仗的后果。
“别扔!”韩禹亭一时非常焦急地大声喊道,只是时间已经不容得任何人制止,小炮已经飞了出去。韩禹亭一个健步跑过去,只听得小炮“蹦!”的声音伴随着孩子四散逃去时“啊!”的叫声,韩禹亭的手背上涌流出鲜红的血,一滴一滴滴在还有些许土飞扬的地面上。
孩子们一下子失了神,李海见状先是一愣,后来直接“哇哇”大哭起来,月儿慌忙放下小狗,喊“亭哥哥!”罗伟平时对韩禹亭家比较熟悉,赶忙跑回去喊大人们......
被罗伟叫过去的韩禹亭父亲,赶忙过来用布简单包住了伤口止住了血,便让韩禹亮叫了医生来包扎...
“是李海扔的炮仗!”
“李海扔给狗的炮仗!”
“不是,是韩禹亭跑过去的才碰到炮仗的!”
“要不是韩禹亭跑过,林月肯定会碰着的!”
......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乱作一团,生怕韩禹亭的爸爸会训斥他们,纷纷辨明摆脱自己的责任。李海怕大人骂,早就一溜烟跑回去了。
“没事爸,是我不小心,你别骂他们。”韩禹亭脸色微白,难掩神情中的些许痛苦,声音低沉地安慰父亲。
“伯伯,哥哥是为了救我才......”林月说。
韩禹亭的父亲听到这个,满目对儿子的担忧中多了一份笑意,看了看满脸懊丧的林月说“小小年纪,你还知道是他‘救’你啊!”
韩禹亭听了,也忍不住抿嘴笑了。
“臭小子!你还笑得出来......”父亲轻声嗔怪了韩禹亭一句,小心的用纱布包住了流血的伤口,领着他去村里的大夫家了,林月、罗伟一行人,或是担心,或是看热闹,都随着父子二人一起去了。后面一看,乌泱泱一群人,彷佛要去赶什么庙会去。好在炮仗比较小,韩禹亭的伤口不是很严重,村里的大夫是个既有祖传手艺自己又学有所成的中年医者,这点小伤对他来说,不在话下,很快就替韩禹亭上药包扎好了。
“这个手得注意了,不能乱动,也别沾手,别吃发物。”大夫最后向韩爸嘱咐到。
“行,韩禹亭你记住大夫的话,还有你们这些小家伙,炮仗不能随便玩,更不能乱扔,都知道了吗?”孩子们一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然后点点头,又一窝蜂跑出去玩了。
整个春节,韩禹亭的手上便包扎着一层厚厚的白纱。伤口虽不大,但孩子难免多动,一直待春暖时分才结成一块暗红的痂。
“亭哥哥,这个口子还疼吗?”等到韩禹亭将纱布揭下时,林月轻抚着韩禹亭的手关切地问道。
“一点都不疼。”
“......”
春末夏至,韩禹亭手上的痂脱落,左手手背处便留下了一个“O”型的疤痕。这个“O”型的疤成了他们童年一起玩耍的痛与甜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