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代,莫子桉去过不少地方,学建筑就是这样,读万卷书,不如行百里路,一直要到处走到处看,新的旧的、好的坏的,就像往池子里蓄水,足够满足够丰富,加入自己的想法,混合搅拌,创意才会逐渐产生,然后筛选、改进,塑造成型,有的落地、有的留在图纸上。
专业老师每年都会有相关的推荐,告诉他们看什么、学什么,开学的时候交考察报告,课上以组为单位进行分享,不计入考核成绩。
学校尽力避免这项课外实践变成学生之间的攀比,而把重点放在专业实践和学术讨论上,但大学毕竟已经是成年人的世界,贫富、优劣、高低都很显眼,攀比炫耀都在不经意之间,有人欧洲八国游,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侃侃而谈;有人去日本,研究现代工业风和传统唐风的差异与融合;有的人穿越大西北,在黄沙中寻找失落的古城,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对建筑风格的影响;神秘的拉美,印第安文化,印刻着宗教遗迹的马丘比丘,看过的世界都浓缩在几页PPT里。
尽管PPT的格式是由老师统一发送的,但谁都能看出其中的不同,欧洲游学团、日韩订制游、名校研学营,眼界开阔导致认知差异,再隐射出不同的社会背景。
这项实践课程,莫子桉从来没得到过奖励,他去的地方都很偏,如今回想,他都想不起当初是怎么找到那些地方的了:贵州偏远山村里的一幢老房子、广东乡下的旧乡祠、浙江沿海的石头村,真正意义上的跋山涉水,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人挤人的长途大巴、鸡鸭同笼的乡村巴士,只能步行的山道,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路上,没有人指导讲解,很多东西看到了也只是一知半解,谈不上什么有见地的观点。
有一次在贵州,进村的山路上,碰到一群放学回家的小孩,大概是同村的孩子结伴回家,跑着跳着,都像猴子似的精力旺盛,崎岖不平的山路如履平地,身上的衣服鞋子都不太合身,也不妨碍他们嬉笑打闹,连喊带叫,丝毫不怕几步外深不见底的山崖。
这群孩子有大有小,大的腿长走的快,勾肩搭背的说些男生间的小话,女孩子挽着手时不时的捂嘴笑,更小的萝卜头走在中间,专心啃自己的手,也不知道往前看,走两步就绊一下,摔倒弄一脸灰,哭两声再爬起来跟着走,莫子桉跟在他们后面,想着这些父母也真是心大,这么远的山路让孩子自己走,也不怕出什么意外。
他正想的出神,突然听见吭哧吭哧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一个背着大书包的小丫头,头发蓬乱,抿着嘴一声不吭的往前跑,但脚上那双过大的胶鞋限制了她的步伐,大书包也好像有千斤重,坠的她脚步艰难。
身上那件不合身的花衬衫,款式老旧,一看就是大人的衣服改的,前面的那群小孩儿也算不上衣着整齐,但至少没像她那样局促到行动受限,那双胶鞋还开了线,一抬脚就能看见脚指头。
这样她是跑不快的,要是前面的伙伴不等她,她永远都不可能追得上他们。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他心里那些刚刚冒头的感慨怜悯瞬间转化成自我审视,他跟她是一样的,穿着不合脚的破鞋和旧衣服,笨拙又执着的跟在伙伴后面,拼劲全力的追赶,却永远只能看见同伴的背影,听他们谈论十字教堂、巴特罗之家、流水别墅、香榭丽舍花园,野心勃勃的追逐成为建筑大师的理想。
入目全是苍翠的山,不见村落人烟,只有前面的那群小孩,原本在后头追着的小丫头被一个穿着绿短袖的高个子男孩拎起来扔进前面的萝卜头堆,不成型的队伍继续散漫又有序的往前走。
他回头看向走过的路,深深浅浅的泥泞、大雨过后洗刷干净的树丛、山脚边裸露的土石、还有开成片的不知名野花,突然觉得茫然,这种茫然不止从何而起,却一下子抽干了他全身的力气,从内到外的疲惫感让他双腿再也支撑不住,瘫在山道上。
他背上是一只很大的黑色背包,里头装着他所有的家当,换洗衣服、笔记本、还有一部二手相机,他倒下去的时候,还记得往边上歪了一下,半边身子着地,免得磕到相机。
躺下去的瞬间背磕到一块石头,疼了一下但很快就散了,有点头晕,但闭上眼就没事,他赶了一天路,这会儿背挨上柔软茂盛的野草,痒盖过疼,还挺舒服。
那群小孩呼啦啦的跑过来,哇啦哇啦的喊,方言味太重,他没怎么听懂,睁眼就是一圈大大小小的脸好奇的围着他看,有个小孩的鼻涕眼看就要滴到他脸上,方才那个落后的小丫头伸出一只脏兮兮的手,跃跃欲试的想戳他的脸。
他懒得躲,只轻咳了两声,示意自己还活着,小孩们终于选出了一个普通话相对合格的代表,也就是那个单手拎小丫头的绿衣男孩,他个头最高,一张国字脸看起来十分可靠。
“你是谁?要去哪?要不要帮忙?”绿衣男孩说话方式跟他的小平头一样酷。
叽叽喳喳的小猴子们安静了一会儿,很快又哇啦哇啦的喊起来,这次好像是在吵什么,两个小男孩你捅我我捅你,各自喊的脸红脖子粗,被绿衣男孩压着嗓子吼了两句才闭了嘴。
莫子桉在地上躺了一会儿,终于觉得背上石头硌的难受、野草刺痒也越来越明显,叹了口气坐起身来,摆了摆手:“没事,接着走吧!天不早了,你们得快点回家。”
“这路尽头就是我们村,你是谁家亲戚?”绿衣男孩往山中某处指了指,“那!翻过这个山头。”
这会儿太阳还吊在西方天空,夏天日落晚这会儿已经快六点多,天还很亮,莫子桉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一片毫无特色的山,虽然躺着确实舒服,他很想再躺一会儿,但他知道山里一旦天黑就毫无余地,万一到时候他没到地方就会被困在山里,树高林密,人生地不熟,遇到危险的几率很大。
于是他只能强压下心里涌起来的疲惫,晃了晃脑袋站起身,顺手揩去了小男孩吊在半空差点伸舌头去舔的鼻涕:“走吧!我跟你们走!”
那段路又走了很久,孩子们带着他钻进林子里抄近道,暮色四合时才到达那个隐藏在群山之中的古村落,山下夏日炎炎,谷中山风清凉,木屋尖顶炊烟袅袅,门前亮灯,等待晚归的人。
抬头是漫天繁星、像发光的宝石,孩子们扯着嗓子呼喊,像一群出圈的羊,朝着各个方向散开去,他去处可去,一时愣怔,被绿衣男孩扯着往前踉跄了一下:“走,去我家!”
他调整步伐跟上,正要开口,却一脚踩空,头顶的星空变成密集的鼓点,嘈杂纷乱的向他压过来。
“小伙子,车到站了!小伙子?下车啦!”
肩膀上被拍了一记,他猛的睁眼,飞速砸向他的巨石倏忽退去,变成面前人的灰黑色胸牌:保洁员。
“咋睡得这么沉呢?”胖胖的保洁员见人醒了,自言自语了几句接着往后打扫卫生去了。
莫子桉擦了擦嘴角的口水,自己也不明白怎么能睡成这样,下车那么大动静他都没醒,而且因为一直歪着头姿势不对,这会儿还有点脖子跟缺了油似的,僵的厉害。
梦里的事还记得很清楚,但其实不太重要,最多是过往记忆在睡梦里不受控制的冲出来而已,清醒的时候,他避免想起大学时代的事情,那时候他年轻稚嫩,偶尔茫然,但对未来还是有很多希望,不像如今,只被时间推着往前走。
他伸了个懒腰,露出后腰侧一条凸出的疤痕,顺手从行李架上拿了自己的包,四下扭着脖子下了车,这趟车是高铁站发往H城的最后一班大巴车,到站天已擦黑。
五年时间,社会发展快乎寻常,智能手机、在线购物、扫码支付、动车高铁、实名购票,新鲜事物纷至沓来,雪花般飞到他面前。
人可以停下来,大脑却是不会的,从他出狱的第一天起,他就不自觉的在适应和学习外部的变化,他像蹒跚学步的婴儿,边看边学,不把心里的不安和惊讶露在面上,显得没见过世面,好像他跟其他人一样,也亲身经历了这一切。
智能手机快速扩张,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因为手机日渐密切也因此变得疏远,人的精力和感情都是有限的,拥有的外部联系越多,也意味着这些联系的浓度和密度都被稀。因为过度沉湎于虚拟世界而忽略了现实,有网瘾少年强戒、有网友奔现被骗,人一旦过度沉迷,理智就会失效。
莫子桉靠着兜里的老人机,保持了这份理智,不过确实有不方便的地方,这会儿他站在汽车站门口,左右看了几遍,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走。
他不是第一次来H城,但之前都是在火车站下车,那边是公交路线集散点,去哪都很方便,而这些年城市快速发展,H城却没通高铁,他只能先到邻市再转大巴过来。
车站小店不卖城市地图了,这是个靠手机出行的时代,电子地图能回答大部分交通提问,他的老人机没有这个功能,无奈之下,他朝与出站口相反的方向走过去,决定先找个地方住一晚。
夏天天黑的晚,但一旦夜幕降下,就泼墨似的不留缝隙,白天都不认识的地方,夜晚只会更陌生,这种心态的变化很难解释,他以前绿皮火车坐一夜,为了省钱住在破破烂烂的青旅,什么人都碰见过,却从来没有害怕过陌生和未知。
天黑就应该回家,无家可归的人也要找一处能遮风的屋檐,莫子桉站在公交站上,仰头从顶棚的反光里看见了自己的影子,瘦削苍白的一张脸,像是黑夜里不见光的鬼魅。
低头的时候天上落了雨,路灯下钢针似的往下扎,青黑的路面很快湿透,雨丝被风吹偏,很快沾湿躲雨的人,为免淋雨他毫不犹豫的上了一辆刚好到站的车。
猩红的尾灯连结车河,在雨夜里向着前方奔涌而去,夏日里雨来的急去的也快,街边连绵的房屋被霓虹灯勾勒出模糊的形状,路边行人渐多,显然已经进入城市中心区域。
亮着灯牌的名牌酒店不是他的目标,他从路边的小巷子里转进去,不出意外看到几家亮着灯牌的小旅馆,这算是他的经验,这类旅馆藏在老小区外头的平房里,便宜又方便。
房间简陋,单人床靠窗,边柜立在墙角,公用卫生间在走廊尽头,好在打扫的干净、被褥没什么异味,他放下行李,在楼下小面馆吃了碗十块钱的青菜香干面,回来去公共澡堂冲了个军训澡,之后上床睡觉。
他睡眠一直很浅,包里随身带着一本《建筑十书》,当年大学时建筑史的老师推荐过这本书,学校图书馆的藏本很快被人借空,轮到他的时候,同学们基本已经都看过,评价不一,有的说是建筑史上的里程碑、有人说全面细致、有人说太空泛看不下去,他也没看完,那些神庙、星相、罗马剧场都离他太远。
他出狱以后第一次去商场,一层中庭的书摊,打折书论斤卖,熟悉的黄色封皮唤醒了他当年死磕建筑史的记忆,于是买下来,一直放在身边,如今反而能沉下心看进去了,失眠的时候看偶尔还能起到催眠的作用。
今天赶了一天路,沾枕头困意上涌,书还没翻过两页,人已经歪下去睡着了,半夜的时候被走廊上的动静吵醒,醉酒的男女踉踉跄跄的撞上不厚的隔断墙、嘻嘻哈哈的吵嚷,他内心平静的看着灰白的天花板,等着他们安静下来才重新入睡。
本以为自己会紧张忐忑的睡不着,但这一觉其实还不错,早上被雨声吵醒的时候,外面早已天色大亮,雨落在窗外的彩钢板上,滴滴答答,人睡的太沉,大脑一时有点蒙,不知自己身处何地。
他洗漱完退了房,在楼下早点摊吃了一碗豆花加一屉小笼包,掏出衣服内袋里塞着的信,又看了一眼上面的地址,决定打车去。
昨晚被困意赶走的忐忑期待,此刻全涌了上来,隔着十几年离散的岁月,他终于想好了见面要说的第一句话。
专业老师每年都会有相关的推荐,告诉他们看什么、学什么,开学的时候交考察报告,课上以组为单位进行分享,不计入考核成绩。
学校尽力避免这项课外实践变成学生之间的攀比,而把重点放在专业实践和学术讨论上,但大学毕竟已经是成年人的世界,贫富、优劣、高低都很显眼,攀比炫耀都在不经意之间,有人欧洲八国游,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侃侃而谈;有人去日本,研究现代工业风和传统唐风的差异与融合;有的人穿越大西北,在黄沙中寻找失落的古城,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对建筑风格的影响;神秘的拉美,印第安文化,印刻着宗教遗迹的马丘比丘,看过的世界都浓缩在几页PPT里。
尽管PPT的格式是由老师统一发送的,但谁都能看出其中的不同,欧洲游学团、日韩订制游、名校研学营,眼界开阔导致认知差异,再隐射出不同的社会背景。
这项实践课程,莫子桉从来没得到过奖励,他去的地方都很偏,如今回想,他都想不起当初是怎么找到那些地方的了:贵州偏远山村里的一幢老房子、广东乡下的旧乡祠、浙江沿海的石头村,真正意义上的跋山涉水,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人挤人的长途大巴、鸡鸭同笼的乡村巴士,只能步行的山道,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路上,没有人指导讲解,很多东西看到了也只是一知半解,谈不上什么有见地的观点。
有一次在贵州,进村的山路上,碰到一群放学回家的小孩,大概是同村的孩子结伴回家,跑着跳着,都像猴子似的精力旺盛,崎岖不平的山路如履平地,身上的衣服鞋子都不太合身,也不妨碍他们嬉笑打闹,连喊带叫,丝毫不怕几步外深不见底的山崖。
这群孩子有大有小,大的腿长走的快,勾肩搭背的说些男生间的小话,女孩子挽着手时不时的捂嘴笑,更小的萝卜头走在中间,专心啃自己的手,也不知道往前看,走两步就绊一下,摔倒弄一脸灰,哭两声再爬起来跟着走,莫子桉跟在他们后面,想着这些父母也真是心大,这么远的山路让孩子自己走,也不怕出什么意外。
他正想的出神,突然听见吭哧吭哧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一个背着大书包的小丫头,头发蓬乱,抿着嘴一声不吭的往前跑,但脚上那双过大的胶鞋限制了她的步伐,大书包也好像有千斤重,坠的她脚步艰难。
身上那件不合身的花衬衫,款式老旧,一看就是大人的衣服改的,前面的那群小孩儿也算不上衣着整齐,但至少没像她那样局促到行动受限,那双胶鞋还开了线,一抬脚就能看见脚指头。
这样她是跑不快的,要是前面的伙伴不等她,她永远都不可能追得上他们。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他心里那些刚刚冒头的感慨怜悯瞬间转化成自我审视,他跟她是一样的,穿着不合脚的破鞋和旧衣服,笨拙又执着的跟在伙伴后面,拼劲全力的追赶,却永远只能看见同伴的背影,听他们谈论十字教堂、巴特罗之家、流水别墅、香榭丽舍花园,野心勃勃的追逐成为建筑大师的理想。
入目全是苍翠的山,不见村落人烟,只有前面的那群小孩,原本在后头追着的小丫头被一个穿着绿短袖的高个子男孩拎起来扔进前面的萝卜头堆,不成型的队伍继续散漫又有序的往前走。
他回头看向走过的路,深深浅浅的泥泞、大雨过后洗刷干净的树丛、山脚边裸露的土石、还有开成片的不知名野花,突然觉得茫然,这种茫然不止从何而起,却一下子抽干了他全身的力气,从内到外的疲惫感让他双腿再也支撑不住,瘫在山道上。
他背上是一只很大的黑色背包,里头装着他所有的家当,换洗衣服、笔记本、还有一部二手相机,他倒下去的时候,还记得往边上歪了一下,半边身子着地,免得磕到相机。
躺下去的瞬间背磕到一块石头,疼了一下但很快就散了,有点头晕,但闭上眼就没事,他赶了一天路,这会儿背挨上柔软茂盛的野草,痒盖过疼,还挺舒服。
那群小孩呼啦啦的跑过来,哇啦哇啦的喊,方言味太重,他没怎么听懂,睁眼就是一圈大大小小的脸好奇的围着他看,有个小孩的鼻涕眼看就要滴到他脸上,方才那个落后的小丫头伸出一只脏兮兮的手,跃跃欲试的想戳他的脸。
他懒得躲,只轻咳了两声,示意自己还活着,小孩们终于选出了一个普通话相对合格的代表,也就是那个单手拎小丫头的绿衣男孩,他个头最高,一张国字脸看起来十分可靠。
“你是谁?要去哪?要不要帮忙?”绿衣男孩说话方式跟他的小平头一样酷。
叽叽喳喳的小猴子们安静了一会儿,很快又哇啦哇啦的喊起来,这次好像是在吵什么,两个小男孩你捅我我捅你,各自喊的脸红脖子粗,被绿衣男孩压着嗓子吼了两句才闭了嘴。
莫子桉在地上躺了一会儿,终于觉得背上石头硌的难受、野草刺痒也越来越明显,叹了口气坐起身来,摆了摆手:“没事,接着走吧!天不早了,你们得快点回家。”
“这路尽头就是我们村,你是谁家亲戚?”绿衣男孩往山中某处指了指,“那!翻过这个山头。”
这会儿太阳还吊在西方天空,夏天日落晚这会儿已经快六点多,天还很亮,莫子桉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一片毫无特色的山,虽然躺着确实舒服,他很想再躺一会儿,但他知道山里一旦天黑就毫无余地,万一到时候他没到地方就会被困在山里,树高林密,人生地不熟,遇到危险的几率很大。
于是他只能强压下心里涌起来的疲惫,晃了晃脑袋站起身,顺手揩去了小男孩吊在半空差点伸舌头去舔的鼻涕:“走吧!我跟你们走!”
那段路又走了很久,孩子们带着他钻进林子里抄近道,暮色四合时才到达那个隐藏在群山之中的古村落,山下夏日炎炎,谷中山风清凉,木屋尖顶炊烟袅袅,门前亮灯,等待晚归的人。
抬头是漫天繁星、像发光的宝石,孩子们扯着嗓子呼喊,像一群出圈的羊,朝着各个方向散开去,他去处可去,一时愣怔,被绿衣男孩扯着往前踉跄了一下:“走,去我家!”
他调整步伐跟上,正要开口,却一脚踩空,头顶的星空变成密集的鼓点,嘈杂纷乱的向他压过来。
“小伙子,车到站了!小伙子?下车啦!”
肩膀上被拍了一记,他猛的睁眼,飞速砸向他的巨石倏忽退去,变成面前人的灰黑色胸牌:保洁员。
“咋睡得这么沉呢?”胖胖的保洁员见人醒了,自言自语了几句接着往后打扫卫生去了。
莫子桉擦了擦嘴角的口水,自己也不明白怎么能睡成这样,下车那么大动静他都没醒,而且因为一直歪着头姿势不对,这会儿还有点脖子跟缺了油似的,僵的厉害。
梦里的事还记得很清楚,但其实不太重要,最多是过往记忆在睡梦里不受控制的冲出来而已,清醒的时候,他避免想起大学时代的事情,那时候他年轻稚嫩,偶尔茫然,但对未来还是有很多希望,不像如今,只被时间推着往前走。
他伸了个懒腰,露出后腰侧一条凸出的疤痕,顺手从行李架上拿了自己的包,四下扭着脖子下了车,这趟车是高铁站发往H城的最后一班大巴车,到站天已擦黑。
五年时间,社会发展快乎寻常,智能手机、在线购物、扫码支付、动车高铁、实名购票,新鲜事物纷至沓来,雪花般飞到他面前。
人可以停下来,大脑却是不会的,从他出狱的第一天起,他就不自觉的在适应和学习外部的变化,他像蹒跚学步的婴儿,边看边学,不把心里的不安和惊讶露在面上,显得没见过世面,好像他跟其他人一样,也亲身经历了这一切。
智能手机快速扩张,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因为手机日渐密切也因此变得疏远,人的精力和感情都是有限的,拥有的外部联系越多,也意味着这些联系的浓度和密度都被稀。因为过度沉湎于虚拟世界而忽略了现实,有网瘾少年强戒、有网友奔现被骗,人一旦过度沉迷,理智就会失效。
莫子桉靠着兜里的老人机,保持了这份理智,不过确实有不方便的地方,这会儿他站在汽车站门口,左右看了几遍,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走。
他不是第一次来H城,但之前都是在火车站下车,那边是公交路线集散点,去哪都很方便,而这些年城市快速发展,H城却没通高铁,他只能先到邻市再转大巴过来。
车站小店不卖城市地图了,这是个靠手机出行的时代,电子地图能回答大部分交通提问,他的老人机没有这个功能,无奈之下,他朝与出站口相反的方向走过去,决定先找个地方住一晚。
夏天天黑的晚,但一旦夜幕降下,就泼墨似的不留缝隙,白天都不认识的地方,夜晚只会更陌生,这种心态的变化很难解释,他以前绿皮火车坐一夜,为了省钱住在破破烂烂的青旅,什么人都碰见过,却从来没有害怕过陌生和未知。
天黑就应该回家,无家可归的人也要找一处能遮风的屋檐,莫子桉站在公交站上,仰头从顶棚的反光里看见了自己的影子,瘦削苍白的一张脸,像是黑夜里不见光的鬼魅。
低头的时候天上落了雨,路灯下钢针似的往下扎,青黑的路面很快湿透,雨丝被风吹偏,很快沾湿躲雨的人,为免淋雨他毫不犹豫的上了一辆刚好到站的车。
猩红的尾灯连结车河,在雨夜里向着前方奔涌而去,夏日里雨来的急去的也快,街边连绵的房屋被霓虹灯勾勒出模糊的形状,路边行人渐多,显然已经进入城市中心区域。
亮着灯牌的名牌酒店不是他的目标,他从路边的小巷子里转进去,不出意外看到几家亮着灯牌的小旅馆,这算是他的经验,这类旅馆藏在老小区外头的平房里,便宜又方便。
房间简陋,单人床靠窗,边柜立在墙角,公用卫生间在走廊尽头,好在打扫的干净、被褥没什么异味,他放下行李,在楼下小面馆吃了碗十块钱的青菜香干面,回来去公共澡堂冲了个军训澡,之后上床睡觉。
他睡眠一直很浅,包里随身带着一本《建筑十书》,当年大学时建筑史的老师推荐过这本书,学校图书馆的藏本很快被人借空,轮到他的时候,同学们基本已经都看过,评价不一,有的说是建筑史上的里程碑、有人说全面细致、有人说太空泛看不下去,他也没看完,那些神庙、星相、罗马剧场都离他太远。
他出狱以后第一次去商场,一层中庭的书摊,打折书论斤卖,熟悉的黄色封皮唤醒了他当年死磕建筑史的记忆,于是买下来,一直放在身边,如今反而能沉下心看进去了,失眠的时候看偶尔还能起到催眠的作用。
今天赶了一天路,沾枕头困意上涌,书还没翻过两页,人已经歪下去睡着了,半夜的时候被走廊上的动静吵醒,醉酒的男女踉踉跄跄的撞上不厚的隔断墙、嘻嘻哈哈的吵嚷,他内心平静的看着灰白的天花板,等着他们安静下来才重新入睡。
本以为自己会紧张忐忑的睡不着,但这一觉其实还不错,早上被雨声吵醒的时候,外面早已天色大亮,雨落在窗外的彩钢板上,滴滴答答,人睡的太沉,大脑一时有点蒙,不知自己身处何地。
他洗漱完退了房,在楼下早点摊吃了一碗豆花加一屉小笼包,掏出衣服内袋里塞着的信,又看了一眼上面的地址,决定打车去。
昨晚被困意赶走的忐忑期待,此刻全涌了上来,隔着十几年离散的岁月,他终于想好了见面要说的第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