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婉璃看着周寅这副恼羞成怒的样子,浅浅一笑,道:“舅舅想讨母亲欢心,我怎敢抢舅舅的风头。”
“你……”周寅指着她你了半天,说不出其他的话。
崔婉璃又道:“我和夫君的婚事由官家所赐,是崔家的荣耀,父亲母亲理应欢喜,就算思念于我,也不应显露人前,舅舅如此将此事置于大庭广众之下,就算母亲念在手足之情不予责怪,不知父亲会怎么想?”
铺子里的客人看了这半晌,大概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纷纷仗义执言。
“这人自己做好人,却找外甥女付钱。”
“此人的衣着看起来颇为华贵,却一副小人做派,真是上不得台面。”
“遇到这种人,崔老板态度太好了,要是我,一定得骂他几句。”
这下周寅彻底不说话了,面色难看地瘫坐在椅子上。
崔婉璃不再理他,让伙计将客人们引到其他地方,安排人把被推倒的柜子扶起来,里面摆着的糕点都换成新的。
周寅看无人理他,恨恨地嘟囔几句,带着人走了。
崔婉璃不怕得罪他,左不过他又去崔府告上一状,母亲帮扶娘家已久,父亲碍于贤妃娘娘的脸面一直忍耐,但周寅作风愈加过分,忍耐总是有限度的,上次周寅被打时,父亲的神色已有些不耐烦,这次她想赌一把,放任周寅去告状,看到时是谁找不痛快。
*
郁府东院,尚书夫人面带怒意地看着台下的管家茂叔,说:“你可看清楚了?”
茂叔答道:“小人不敢胡说,底下小厮来报时,小人不敢尽信,每天亲自跟着二公子出门,果然见他去了甜水巷,进了一户人家后,过了好半晌才出来。小人特意去打听过,这巷子里住的大多是商妓。”
尚书夫人还是有些不信,“二郎若真喜好烟花柳巷之地,为何不去找正经的官妓,甜水巷这等地方住的商妓有什么好?”
茂叔回道:“二公子自战场上回来后,一直不近女色,夫人先前还担心二公子……现在也好,二公子肯定没问题。”
尚书夫人脸上的表情变了几变,不知是喜是忧,郁文绍刚从战场上回来时,身上的伤还没好全,为这事儿她自责了很久,等他伤好后,主动为他张罗婚事,可他对这事一直很排斥,她担心儿子身体有损,却不敢多问,一直到前些日子官家赐婚,二郎虽然依旧淡淡的,但总归是答应了,她这颗心才稍稍放下点。
不过婚后二郎看起来并未对婉娘多上心,她的心又提了起来,这下听说二郎出去寻欢作乐,这滋味儿真是喜忧参半。
茂叔继续道:“这些日子跟着崔娘子的女使来报,崔娘子这几日都是入夜了才回府,天还不亮就出门,哪有时间和二公子相处,而且……二公子独住在瑶华堂,崔娘子搬去了邀月阁。”说到最后茂叔偷偷看了尚书夫人一眼,他太清楚夫人多看重这门亲事,她只得一子一女,儿子小时候没有养在自己身边,还经历了那样的事,好不容易长大,却险些死在战场上,怎么留下后代是她,乃至郁府现在最关心的事情。
尚书夫人沉默片刻后,让茂叔去寻二郎来,哪怕知道二郎不愿,有些话她也必须得说了。
*
这几日铺子刚开业,崔婉璃每天回郁府的时辰都很晚,这日直到亥时她才关门,带着彩兰刚出铺子门,就看到南岭守在马车旁边,往日等在那儿的车夫想来是被他支走了。
南岭看到她出来,迎上来道:“娘子终于出来了,公子一直等着娘子呢。”
崔婉璃想许是太久没有体会过这种被人等待的感觉,她心里竟然觉得很是熨贴,但嘴上并没有表现出来,说:“这几日一直是车夫送我回家,不劳公子亲自来接。”
南岭答:“这是夫人的吩咐,二公子等了快两个时辰,我想去里面通报一声,公子还拦下了,说不许打扰娘子做事。”
崔婉璃心里泛起的那点涟漪很快消了下去,扶着彩兰上了马车,一进去就看到郁文绍靠在车厢一边,眼睛闭着,不知是睡着了还是假寐,她突然想起第一次见这人就是在马车上,不过那次的经历并不愉快,事后几天她都拉着彩兰一起上车,就怕再遇到不速之客。
她坐稳后,让南岭驾车回家,车刚起步有些轻微的晃动,崔婉璃看到郁文绍倏地睁开眼睛,看向她的目光和第一次见面时一般无二。
崔婉璃觉得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紧盯着郁文绍不放,不过这种眼神一闪而过,换来的是平静无波的眼底。
铺子开业第一天的时候,当着严坊正的面,崔婉璃看郁文绍装作和她不认识的样子,她以为对方不想让别人知道她们的关系,不知这人今天来所为何事。
崔婉璃等了半晌,看这人四平八稳地靠在马车上,并无开口说话的意思,无奈问道:“不知二公子找我何事?”
“接你回家。”真是惜字如金啊。
崔婉璃笑笑,说:“不劳烦二公子,这些时日都是车夫送我回去。”言下之意就是大可不必。
“母亲要求的。”很好,就是不能一次性说完。
崔婉璃不知道这母子两个是什么回事,也无意多管闲事,这些天她实在太累,经常在马车上浅眯一会儿,今天碍着郁文绍在场,没有真的睡过去,只是闭目养神。
马车外很是安静,夜色太晚,大部分人早已入睡,偶尔传来一阵打更的声音。
回到汀兰轩后,崔婉璃本想照例去邀月阁,没想到一抬头正好看到她的婆母坐在正堂喝茶,这么晚了,这母子俩到底想干嘛。
尚书夫人此时也看到了他俩,脸上立马浮现出笑容,说:“二郎和婉娘回来啦,宵夜我已经让人备好了,你们快用吧。”随即使了个眼色,让身边的婆子把宵夜端过来。
崔婉璃嫁到府里这段时间内,从来没有过这么好的待遇,一脸假笑道:“多谢母亲,只是这么晚了,母亲所为何事?”
尚书夫人依旧端着笑脸,“婉娘近日辛苦,以后不要这么晚回来了,让二郎早点接你回家。”
崔婉璃嘴角抽动两下,不知怎么回应,正为难的时候,郁文绍开口了,“母亲,我答应您的事情会做到的,这么晚了,您快回去歇息吧。”
尚书夫人脸上的笑容更大了,连说几个好好好,满心欢喜地带着人走了。
送走尚书夫人后,崔婉璃看着满桌的菜和点心,真的有些饿了,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她坐下一边吃一边招呼道:“二公子,你也饿了吧,快来吃。”
崔婉璃吃饱喝足后,接过彩兰泡好的茶,饮了一口后,发现郁文绍依旧坐得四平八稳,并无开口解释的意思,只得问道:“二公子,现在可以告诉我,你们母子两个到底在做什么打算了吧?”
“母亲想让你尽快生个孩子。”郁文绍语出惊人。
崔婉璃一口茶差点喷出来,无比艰难地咽下去后,道:“二公子答应了?”
“是。”
没想到竟是这件事,成婚当日郁文绍整夜未归,直到她回门的时候也不见人影,再加上严坊正看起来和他颇为熟识,但并不知道她二人的关系,是以她一直以为郁文绍不喜欢这门婚事,正打算寻个机会提出和离之事,突然来这么一出,她得把事情都问清楚。
“成婚当日,二公子为何不告而别?”
郁文绍被她问得有些懵,从小到大他做事从来没有告诉别人的习惯,小时候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后习惯独来独往,得益于殿前司的威名,他做什么事从未有人置喙,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当面这么直白地质问他,“那日衙门里正好有公务。”
“那为什么直到我回门那日,二公子也没回来,也是公务在身?”
“不,是因为我受伤了,不方便回府。”
“母亲为何突然催着我们要孩子?”
这个问题郁文绍答复地没那么快,思索片刻后,给了个模糊的回答,“母亲只是想早点抱孙子,你不必多想。”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这些事二公子为什么从来不告诉我,如果我今天不问,你打算什么时候说?”
崔婉璃说完后,其实自己心里也打鼓,殿前司的威名谁人不知,能在短短几年内升到副都指挥使的位置,绝不是好相与的,但这段时间郁文绍对她虽然冷淡了些,却从未干涉过她的决定,她下意识觉得对方是可以沟通的。
郁文绍沉默的时间更长了,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从来没有人教过他怎么与人相处,更遑论处理更复杂的夫妻关系。
“我不是有意要瞒着你,殿前司有外事规定,我身为副都指挥使更要以身作则。”
崔婉璃立刻反问:“出去办事可以不告诉我,你受伤的事情总能跟我说吧?毕竟我们是夫妻,你若是想让母亲放心,以后有什么事一定要告诉我,不然母亲问起来,我岂不是对你一无所知?”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郁文绍通快应了。
“好,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以后我尽量早些回府,你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告诉我,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郁文绍想了想道:“母亲觉得你我不太亲近,以后在家里人面前,我们尽量表现得亲密一些。”
崔婉璃本来认为装装样子就好,没想到她刚出正堂,就看到一个婆子在门外等着,细细一看,发现正是尚书夫人身边的马婆婆。
马婆婆笑着福了福身,道:“老婆子奉夫人之命伺候二公子和娘子安寝。”
有人看着,崔婉璃不好再去邀月阁,只好跟郁文绍一起回瑶华堂,一进去就发现她的东西都已经摆好了。
马婆婆笑眯眯道:“奉夫人之命,已经把娘子的东西搬回了瑶华堂,娘子若是哪里住得不舒服,跟老婆子说就好。”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马婆婆一口一个夫人,崔婉璃虽然对他人擅动自己的东西不快,但也不好表现得太过明显,“婆婆辛苦了,母亲都安排好了,我自是没有意见。”
把马婆婆打发走后,二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郁文绍先开口,“我睡旁边的塌上,我们本就没甚感情,我不会勉强你的。”
他肯让步,崔婉璃自是高兴,但考虑到对方公务繁忙,又在马车上等了她那么久,她哪好意思独占大床。
崔婉璃把自己的寝衣拿到塌上,道:“二公子辛苦了一天,还是睡在床上吧。”
说完不等对方说什么,顾自睡了。
次日卯时崔婉璃准时醒了,看床上没什么动静,她放轻脚步,转过屏风去了外间,活动活动身体后,打开房门,突然发现门外站着一队人。
原来是马婆婆领着人伺候晨起,听到里面有动静时并没有贸然闯入,只等着里面叫人。
崔婉璃打手势让她们噤声,轻轻道:“二公子还没醒,我现下去小书房办点事,你们先去准备朝食,二公子醒了叫我。”
崔婉璃在小书房写铺子日后的章程,试营业这几天进项不错,日后她准备隔一段时间就推出一批新品,保持新鲜感。
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彩兰来报,说崔府来人了,崔婉璃吩咐把人带进来。
果不其然,是郡夫人派来的,说府里有要事,请三姑娘回去。
崔婉璃早料到有这么一遭,想着昨日刚和郁文绍说开,遂让彩兰通知南岭一声,就说她有事回崔府一趟,朝食不必等她了。
“你……”周寅指着她你了半天,说不出其他的话。
崔婉璃又道:“我和夫君的婚事由官家所赐,是崔家的荣耀,父亲母亲理应欢喜,就算思念于我,也不应显露人前,舅舅如此将此事置于大庭广众之下,就算母亲念在手足之情不予责怪,不知父亲会怎么想?”
铺子里的客人看了这半晌,大概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纷纷仗义执言。
“这人自己做好人,却找外甥女付钱。”
“此人的衣着看起来颇为华贵,却一副小人做派,真是上不得台面。”
“遇到这种人,崔老板态度太好了,要是我,一定得骂他几句。”
这下周寅彻底不说话了,面色难看地瘫坐在椅子上。
崔婉璃不再理他,让伙计将客人们引到其他地方,安排人把被推倒的柜子扶起来,里面摆着的糕点都换成新的。
周寅看无人理他,恨恨地嘟囔几句,带着人走了。
崔婉璃不怕得罪他,左不过他又去崔府告上一状,母亲帮扶娘家已久,父亲碍于贤妃娘娘的脸面一直忍耐,但周寅作风愈加过分,忍耐总是有限度的,上次周寅被打时,父亲的神色已有些不耐烦,这次她想赌一把,放任周寅去告状,看到时是谁找不痛快。
*
郁府东院,尚书夫人面带怒意地看着台下的管家茂叔,说:“你可看清楚了?”
茂叔答道:“小人不敢胡说,底下小厮来报时,小人不敢尽信,每天亲自跟着二公子出门,果然见他去了甜水巷,进了一户人家后,过了好半晌才出来。小人特意去打听过,这巷子里住的大多是商妓。”
尚书夫人还是有些不信,“二郎若真喜好烟花柳巷之地,为何不去找正经的官妓,甜水巷这等地方住的商妓有什么好?”
茂叔回道:“二公子自战场上回来后,一直不近女色,夫人先前还担心二公子……现在也好,二公子肯定没问题。”
尚书夫人脸上的表情变了几变,不知是喜是忧,郁文绍刚从战场上回来时,身上的伤还没好全,为这事儿她自责了很久,等他伤好后,主动为他张罗婚事,可他对这事一直很排斥,她担心儿子身体有损,却不敢多问,一直到前些日子官家赐婚,二郎虽然依旧淡淡的,但总归是答应了,她这颗心才稍稍放下点。
不过婚后二郎看起来并未对婉娘多上心,她的心又提了起来,这下听说二郎出去寻欢作乐,这滋味儿真是喜忧参半。
茂叔继续道:“这些日子跟着崔娘子的女使来报,崔娘子这几日都是入夜了才回府,天还不亮就出门,哪有时间和二公子相处,而且……二公子独住在瑶华堂,崔娘子搬去了邀月阁。”说到最后茂叔偷偷看了尚书夫人一眼,他太清楚夫人多看重这门亲事,她只得一子一女,儿子小时候没有养在自己身边,还经历了那样的事,好不容易长大,却险些死在战场上,怎么留下后代是她,乃至郁府现在最关心的事情。
尚书夫人沉默片刻后,让茂叔去寻二郎来,哪怕知道二郎不愿,有些话她也必须得说了。
*
这几日铺子刚开业,崔婉璃每天回郁府的时辰都很晚,这日直到亥时她才关门,带着彩兰刚出铺子门,就看到南岭守在马车旁边,往日等在那儿的车夫想来是被他支走了。
南岭看到她出来,迎上来道:“娘子终于出来了,公子一直等着娘子呢。”
崔婉璃想许是太久没有体会过这种被人等待的感觉,她心里竟然觉得很是熨贴,但嘴上并没有表现出来,说:“这几日一直是车夫送我回家,不劳公子亲自来接。”
南岭答:“这是夫人的吩咐,二公子等了快两个时辰,我想去里面通报一声,公子还拦下了,说不许打扰娘子做事。”
崔婉璃心里泛起的那点涟漪很快消了下去,扶着彩兰上了马车,一进去就看到郁文绍靠在车厢一边,眼睛闭着,不知是睡着了还是假寐,她突然想起第一次见这人就是在马车上,不过那次的经历并不愉快,事后几天她都拉着彩兰一起上车,就怕再遇到不速之客。
她坐稳后,让南岭驾车回家,车刚起步有些轻微的晃动,崔婉璃看到郁文绍倏地睁开眼睛,看向她的目光和第一次见面时一般无二。
崔婉璃觉得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紧盯着郁文绍不放,不过这种眼神一闪而过,换来的是平静无波的眼底。
铺子开业第一天的时候,当着严坊正的面,崔婉璃看郁文绍装作和她不认识的样子,她以为对方不想让别人知道她们的关系,不知这人今天来所为何事。
崔婉璃等了半晌,看这人四平八稳地靠在马车上,并无开口说话的意思,无奈问道:“不知二公子找我何事?”
“接你回家。”真是惜字如金啊。
崔婉璃笑笑,说:“不劳烦二公子,这些时日都是车夫送我回去。”言下之意就是大可不必。
“母亲要求的。”很好,就是不能一次性说完。
崔婉璃不知道这母子两个是什么回事,也无意多管闲事,这些天她实在太累,经常在马车上浅眯一会儿,今天碍着郁文绍在场,没有真的睡过去,只是闭目养神。
马车外很是安静,夜色太晚,大部分人早已入睡,偶尔传来一阵打更的声音。
回到汀兰轩后,崔婉璃本想照例去邀月阁,没想到一抬头正好看到她的婆母坐在正堂喝茶,这么晚了,这母子俩到底想干嘛。
尚书夫人此时也看到了他俩,脸上立马浮现出笑容,说:“二郎和婉娘回来啦,宵夜我已经让人备好了,你们快用吧。”随即使了个眼色,让身边的婆子把宵夜端过来。
崔婉璃嫁到府里这段时间内,从来没有过这么好的待遇,一脸假笑道:“多谢母亲,只是这么晚了,母亲所为何事?”
尚书夫人依旧端着笑脸,“婉娘近日辛苦,以后不要这么晚回来了,让二郎早点接你回家。”
崔婉璃嘴角抽动两下,不知怎么回应,正为难的时候,郁文绍开口了,“母亲,我答应您的事情会做到的,这么晚了,您快回去歇息吧。”
尚书夫人脸上的笑容更大了,连说几个好好好,满心欢喜地带着人走了。
送走尚书夫人后,崔婉璃看着满桌的菜和点心,真的有些饿了,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她坐下一边吃一边招呼道:“二公子,你也饿了吧,快来吃。”
崔婉璃吃饱喝足后,接过彩兰泡好的茶,饮了一口后,发现郁文绍依旧坐得四平八稳,并无开口解释的意思,只得问道:“二公子,现在可以告诉我,你们母子两个到底在做什么打算了吧?”
“母亲想让你尽快生个孩子。”郁文绍语出惊人。
崔婉璃一口茶差点喷出来,无比艰难地咽下去后,道:“二公子答应了?”
“是。”
没想到竟是这件事,成婚当日郁文绍整夜未归,直到她回门的时候也不见人影,再加上严坊正看起来和他颇为熟识,但并不知道她二人的关系,是以她一直以为郁文绍不喜欢这门婚事,正打算寻个机会提出和离之事,突然来这么一出,她得把事情都问清楚。
“成婚当日,二公子为何不告而别?”
郁文绍被她问得有些懵,从小到大他做事从来没有告诉别人的习惯,小时候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后习惯独来独往,得益于殿前司的威名,他做什么事从未有人置喙,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当面这么直白地质问他,“那日衙门里正好有公务。”
“那为什么直到我回门那日,二公子也没回来,也是公务在身?”
“不,是因为我受伤了,不方便回府。”
“母亲为何突然催着我们要孩子?”
这个问题郁文绍答复地没那么快,思索片刻后,给了个模糊的回答,“母亲只是想早点抱孙子,你不必多想。”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这些事二公子为什么从来不告诉我,如果我今天不问,你打算什么时候说?”
崔婉璃说完后,其实自己心里也打鼓,殿前司的威名谁人不知,能在短短几年内升到副都指挥使的位置,绝不是好相与的,但这段时间郁文绍对她虽然冷淡了些,却从未干涉过她的决定,她下意识觉得对方是可以沟通的。
郁文绍沉默的时间更长了,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从来没有人教过他怎么与人相处,更遑论处理更复杂的夫妻关系。
“我不是有意要瞒着你,殿前司有外事规定,我身为副都指挥使更要以身作则。”
崔婉璃立刻反问:“出去办事可以不告诉我,你受伤的事情总能跟我说吧?毕竟我们是夫妻,你若是想让母亲放心,以后有什么事一定要告诉我,不然母亲问起来,我岂不是对你一无所知?”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郁文绍通快应了。
“好,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以后我尽量早些回府,你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告诉我,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郁文绍想了想道:“母亲觉得你我不太亲近,以后在家里人面前,我们尽量表现得亲密一些。”
崔婉璃本来认为装装样子就好,没想到她刚出正堂,就看到一个婆子在门外等着,细细一看,发现正是尚书夫人身边的马婆婆。
马婆婆笑着福了福身,道:“老婆子奉夫人之命伺候二公子和娘子安寝。”
有人看着,崔婉璃不好再去邀月阁,只好跟郁文绍一起回瑶华堂,一进去就发现她的东西都已经摆好了。
马婆婆笑眯眯道:“奉夫人之命,已经把娘子的东西搬回了瑶华堂,娘子若是哪里住得不舒服,跟老婆子说就好。”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马婆婆一口一个夫人,崔婉璃虽然对他人擅动自己的东西不快,但也不好表现得太过明显,“婆婆辛苦了,母亲都安排好了,我自是没有意见。”
把马婆婆打发走后,二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郁文绍先开口,“我睡旁边的塌上,我们本就没甚感情,我不会勉强你的。”
他肯让步,崔婉璃自是高兴,但考虑到对方公务繁忙,又在马车上等了她那么久,她哪好意思独占大床。
崔婉璃把自己的寝衣拿到塌上,道:“二公子辛苦了一天,还是睡在床上吧。”
说完不等对方说什么,顾自睡了。
次日卯时崔婉璃准时醒了,看床上没什么动静,她放轻脚步,转过屏风去了外间,活动活动身体后,打开房门,突然发现门外站着一队人。
原来是马婆婆领着人伺候晨起,听到里面有动静时并没有贸然闯入,只等着里面叫人。
崔婉璃打手势让她们噤声,轻轻道:“二公子还没醒,我现下去小书房办点事,你们先去准备朝食,二公子醒了叫我。”
崔婉璃在小书房写铺子日后的章程,试营业这几天进项不错,日后她准备隔一段时间就推出一批新品,保持新鲜感。
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彩兰来报,说崔府来人了,崔婉璃吩咐把人带进来。
果不其然,是郡夫人派来的,说府里有要事,请三姑娘回去。
崔婉璃早料到有这么一遭,想着昨日刚和郁文绍说开,遂让彩兰通知南岭一声,就说她有事回崔府一趟,朝食不必等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