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朔病倒了,身子高热不止,直到几副汤药灌下,才退了烧。可身子仍旧虚弱无力,终日只能卧在床榻间,由玖如伺候饮食汤药。
就在云朔卧床养病的这些日子,刘继元再开杀戒,他接连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世祖诸子,一时间,刘氏宗亲几乎被他屠戮殆尽,引得朝堂上怨声载道,人人自危。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少风言风语从朝堂飘到后宫,又飘入到云朔耳中。
云朔虽拥着被褥,可身子仍旧止不住地瑟瑟发抖。
魔鬼,这个人,才是真正的魔鬼!
她要离开,她不能再留在这里!
她必须离开!
.
“离开?”刘继元搁下笔,笑看着立在堂下的云朔。
“你病了的这些日子,宇哥儿可是日日念叨着你,你若离开,只怕他该难过了。”
云朔强忍住心中的寒意,垂首道:“宇哥儿还是个孩子,今儿喜欢玩这个,明儿喜欢玩那个,哪里有什么离不了的玩伴呢?如今宫里能陪他玩耍的宫人众多,想来没多久他便会忘记我这个云姐姐。”
“那便等他忘记你这个云姐姐之时,你再离开吧。”刘继元轻描淡写地说着,就此给这件事下了决断。
云朔不可置信地抬起头,忍不住浑身发抖。
几番启唇,她终究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口,“为什么……”
刘继元从公文间抬起头,眉目温和,语调平缓,“我记得,当初是云娘子主动接近宇哥儿的?有利则用之,无利则弃之,这便是娘子的待人之道吗?”
云朔几番启唇,良久,她垂下头,苦笑一声,“民女明白了……民女告退。”
云朔缓缓退出了勤政阁。
玖如见她出来,迎了过来,关切道:“娘子,你身子还没好利索,咱们回去歇息吧。”
云朔咽下唇齿间的苦涩,颓然地点了点头。
接近宇哥儿、混进刘继元府邸,一切都是她起的头,到如今,却由不得她想结束便结束了……
“娘子……”二人行至半路,玖如见左右无人,方才轻声唤道。
云朔扭头,瞧着她。
玖如抿了抿唇,似在挣扎什么。云朔也不催促,只默默看着她。
“娘子若想出宫,我倒是有一个门路……”犹豫了许久,玖如才迟疑地开了口。
玖如与云朔朝夕相伴,如何会不知云朔想要离开皇宫?又瞧着云朔此番光景,心中了然定是陛下未同意她的出宫请求。她不忍见云朔这般颓丧,忍不住开了口。
云朔先是有些惊愕,待明白玖如话语间的意思,一股暖流不禁从心底划过——在这皇宫,人人自顾不暇,却有一人甘愿为自己冒险,终归是让人动容的。
云朔小猫似的靠在玖如怀里,笑得眉眼儿弯弯,“姐姐,我起初是想出宫的,毕竟我的家不在这儿。可现在,我也想明白了……既然有人愿意留我在这宫里白吃白喝,何乐而不为呢?”
玖如低头瞧着云朔,一时分不清这话是真还是假。
她想起第一次见到这个女孩的时候,那时女孩刚入宫,那一点点小心思全写在了一颦一笑一蹙眉一垂首间,而今不过短短几个月,她已经窥不透这个女孩的心思了……
玖如叹息了一声——也罢,偷偷出宫终归有风险,若是不慎被陛下发现,后果不堪设想。若是这孩子真能想明白,踏踏实实留在宫里做朵富贵花,也是再好不过的。
.
云朔回到寝宫后,取出早已打包好的行囊,解开了来放在床榻上,又将行囊里的一应什物重新放归原处。她还央着玖如帮她寻来几本书,似乎真打算在这汉宫里安心待下去了。
此后的时光里,她不再关心外头的纷纷扰扰,一心只关起门来过着自己的小日子——看书,习字,煎一盏清茶,弹一支新曲,和玖如一起做点心,和刘小郎君一起玩乐,倒是悠然自在。
当云朔这般做派传到刘继元耳中时,这位年轻的北汉皇帝握着狼毫,手上未停,面上却忍不住摇头一笑。
此时,宦官卫德贵走了进来,躬身道:“陛下,云娘子派人来问……”
卫德贵迟疑了一瞬,觑着帝王面色,缓缓道:“云娘子问,她能否向陛下请一道旨,去藏书阁瞧瞧……”
刘继元抬起头,眉目微挑。
……
刘继元同意了云朔之请,并派出了一队侍卫随行,美曰其名保护云朔。
云朔未置可否。
藏书阁位处宫城外东南角,其间藏书众多,且多为民间重金难求的孤本。云朔得此机缘,几乎隔三差五便会来此待上几个时辰。
她坐在窗边,手捧着泛黄书卷,恍惚不绝冬去春来,白驹苍狗。
白晃晃的光从窗外透入,有些刺目。
云朔推开了窗,飘摇的雪花和在风里劈头盖脸地砸了过来。
又下雪了。
太原的雪,下得似乎比别处都要久些,从十一月份的第一场雪开始,竟断断续续地下到了来年二月里。
北风呼啸,刀割似的扑面而来,裹挟着连天的春雪洋洋洒洒。
远山如云似雾,山脚下的汾河之水冰封千里,蜿蜒横卧,遍布左右的屋舍城郭掩在雪里,山水天地,皆是银白一色。
云朔隔窗而望,漫天飘雪间,天地似乎都变得模糊了,那些俗世间的喧嚣、纷争,似乎也被飞雪荡涤一空,只余白茫茫的一片。
直到身后一道清冷的男声,比春日的雪还要冷,“姑娘,该回宫了。”
云朔从飘忽间被拉回现实,她扭头看向说话之人——是刘继元派来跟随她左右的侍卫之一。
云朔合下书,关上窗,隔绝掉窗外飞雪,起身离去。
云朔回到宫中,已近酉时,算算时辰,刘小郎君约莫已经温习完书,该来寻她玩耍了。
果不其然,玖如才帮着云朔褪下披风,浮去发间飘雪,刘小郎君清脆的欢笑声已随风雪飘入室内。
刘小郎君推门而入,跑到云朔面前,仰着一张红扑扑的小圆脸,眼底泛光地伸出了手。
云朔露齿一笑,神秘兮兮地转了个圈儿,而后变戏法儿似的变出了一个老虎灯笼。
“给。”
刘小郎君惊喜地双手接过,瞪着眼瞧着灯笼上画得惟妙惟肖的小老虎,嘴角咧得老高了。
到了夜里,雪也停歇了,刘小郎君在云朔处用过饭,便一手拉着云朔,一手提着老虎灯笼,跑到殿外玩耍,虎头鞋在雪地里留下一串串的小脚印。
跑到累了,他便朝云朔张开双手,圆溜溜的眼睛眨巴个不停,带着乞求之意。
云朔如何不知这小家伙的心思,她无奈地蹲下身。刘小郎君便麻溜儿地跳到云朔背上,双手紧紧环住云朔脖颈。
“飞啰,飞啰!”
雪地里,一团红色的影子随风小跑,一盏孤灯如影随形,顽童的欢呼声响彻在夜空下。
云朔笑个不停,扭头间,不期然瞧见一个人影立在不远处。广袤苍穹下,那一身明黄在雪地里投下清冷的光。
“爹爹!”
刘小郎君趴在云朔背上,欢喜地大喊了一声,还高高举起了手中的大红老虎灯笼。
“看,云姐姐送给我的。”
刘继元望向那片光亮之处。
那里,女孩裹着一身红色披风,背后稚子手中的老虎灯笼被高高举起,恰巧照在女孩的脸上,将一张小脸儿照得红彤彤、亮晃晃的。
那张小脸儿,原本笑靥如花,却在看见自己时,笑容消散,昏黄的光下一片暗沉。
刘继元轻声道:“你们玩儿吧。”说罢,背手朝屋内走去。
云朔已习惯了刘继元在这个时辰来此看儿子,也知道在儿子面前,这位北汉皇帝向来是不会摆什么皇帝架子的,也自然不会在意自己这无知小民的一些失礼之处——毕竟自己正忙着陪他儿子玩呢,陪儿子更重要,不是吗?
于是,她便背着刘小郎君,直挺挺地立在雪里,也不行礼,也不请安,只目视着那北汉皇帝步入屋内。而后,她将头一扭,继续玩儿去了。
刘小郎君年岁虽小,可半大的孩子也有不少重量,片刻过后,云朔已是气喘吁吁。刘小郎君颇为乖巧地从云朔背上滑了下来,仰起一张人畜无害的脸,眯眼笑着,“云姐姐,我们回屋吧,咱们去叫爹爹陪我们玩儿。”
说完,便拉起云朔兴冲冲地冲进了屋子,而后直扑进了正在案前看书的刘继元的怀里。
忽的,他一双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案上的砚台,然后贼兮兮地笑了。
他从刘继元身上爬了下来,手在砚台间摸了一把,而后背着那双染了墨的手咯咯笑着跑到云朔面前。
云朔歪在榻上歇息,一时不察,那双染了墨的爪子已朝自己脸上扑来,云朔躲闪不及,竟被抹了个大花脸。
云朔跳了起来,手在脸上擦了擦,而后伸着一双黑乎乎的手朝刘小郎君袭去。
刘小郎君灵巧地躲开了,还朝云朔伸长了舌头“略略略”地耀武扬威。
云朔气鼓鼓地追着刘小郎君跑,一时间屋内鸡飞狗跳。
刘继元握着书,目光却望着满屋乱窜的一大一小,眼底不由浮起了笑。
不期然间,那方才还满屋跑的小娃忽然窜到自己怀里,在那明黄的袍子上印上了几个黑乎乎的手印。云朔紧随其后直冲过来,一双张牙舞爪的手在险些要触碰倒刘继元衣角时急急收回,一个重心不稳,整个人跌坐在地。
刘小郎君窝在刘继元怀里,偷瞄着云朔,抖着小肩膀咯咯笑个不停。
刘继元瞧瞧躺在怀里的这个小的,再看看面前坐在地上的那个大的,两人皆顶着一张花猫似的脸,模样儿颇为滑稽。
刘继元拘着怀里那双乱抓乱蹭的脏爪子,无奈地说:“好了,玩也玩够了,去洗把脸吧。”
刘小郎君有亲爹宠着,无法无天惯了,云朔可不敢在刘继元面前太过放肆,见刘继元发话了,立刻起身,便要回内室梳洗。
转身间,只见宦官卫德贵从屋外急趋而来,朝刘继元低声禀告着什么。
云朔恍惚听见几个字眼,什么“军情”、“急报”、“边关”……
她忍不住回头,悄悄瞄了一眼。
只见方才还一副慈父模样的北汉皇帝,瞬间变了面色,眼底隐有戾气闪动。
刘继元将刘小郎君丢给云朔,便领着卫德贵匆匆离去。
那一晚,勤政阁的灯火亮了一整夜。
过了好些日子,直到积雪消融,枝桠间隐隐露出嫩芽儿了,云朔才听说——大宋又向北汉发兵了。
而这一次,大宋皇帝赵匡胤甚至下诏,他将御驾亲征,刀锋直指北汉。
无论是北汉,还是大宋,一时间,举国哗然。
就在云朔卧床养病的这些日子,刘继元再开杀戒,他接连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世祖诸子,一时间,刘氏宗亲几乎被他屠戮殆尽,引得朝堂上怨声载道,人人自危。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少风言风语从朝堂飘到后宫,又飘入到云朔耳中。
云朔虽拥着被褥,可身子仍旧止不住地瑟瑟发抖。
魔鬼,这个人,才是真正的魔鬼!
她要离开,她不能再留在这里!
她必须离开!
.
“离开?”刘继元搁下笔,笑看着立在堂下的云朔。
“你病了的这些日子,宇哥儿可是日日念叨着你,你若离开,只怕他该难过了。”
云朔强忍住心中的寒意,垂首道:“宇哥儿还是个孩子,今儿喜欢玩这个,明儿喜欢玩那个,哪里有什么离不了的玩伴呢?如今宫里能陪他玩耍的宫人众多,想来没多久他便会忘记我这个云姐姐。”
“那便等他忘记你这个云姐姐之时,你再离开吧。”刘继元轻描淡写地说着,就此给这件事下了决断。
云朔不可置信地抬起头,忍不住浑身发抖。
几番启唇,她终究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口,“为什么……”
刘继元从公文间抬起头,眉目温和,语调平缓,“我记得,当初是云娘子主动接近宇哥儿的?有利则用之,无利则弃之,这便是娘子的待人之道吗?”
云朔几番启唇,良久,她垂下头,苦笑一声,“民女明白了……民女告退。”
云朔缓缓退出了勤政阁。
玖如见她出来,迎了过来,关切道:“娘子,你身子还没好利索,咱们回去歇息吧。”
云朔咽下唇齿间的苦涩,颓然地点了点头。
接近宇哥儿、混进刘继元府邸,一切都是她起的头,到如今,却由不得她想结束便结束了……
“娘子……”二人行至半路,玖如见左右无人,方才轻声唤道。
云朔扭头,瞧着她。
玖如抿了抿唇,似在挣扎什么。云朔也不催促,只默默看着她。
“娘子若想出宫,我倒是有一个门路……”犹豫了许久,玖如才迟疑地开了口。
玖如与云朔朝夕相伴,如何会不知云朔想要离开皇宫?又瞧着云朔此番光景,心中了然定是陛下未同意她的出宫请求。她不忍见云朔这般颓丧,忍不住开了口。
云朔先是有些惊愕,待明白玖如话语间的意思,一股暖流不禁从心底划过——在这皇宫,人人自顾不暇,却有一人甘愿为自己冒险,终归是让人动容的。
云朔小猫似的靠在玖如怀里,笑得眉眼儿弯弯,“姐姐,我起初是想出宫的,毕竟我的家不在这儿。可现在,我也想明白了……既然有人愿意留我在这宫里白吃白喝,何乐而不为呢?”
玖如低头瞧着云朔,一时分不清这话是真还是假。
她想起第一次见到这个女孩的时候,那时女孩刚入宫,那一点点小心思全写在了一颦一笑一蹙眉一垂首间,而今不过短短几个月,她已经窥不透这个女孩的心思了……
玖如叹息了一声——也罢,偷偷出宫终归有风险,若是不慎被陛下发现,后果不堪设想。若是这孩子真能想明白,踏踏实实留在宫里做朵富贵花,也是再好不过的。
.
云朔回到寝宫后,取出早已打包好的行囊,解开了来放在床榻上,又将行囊里的一应什物重新放归原处。她还央着玖如帮她寻来几本书,似乎真打算在这汉宫里安心待下去了。
此后的时光里,她不再关心外头的纷纷扰扰,一心只关起门来过着自己的小日子——看书,习字,煎一盏清茶,弹一支新曲,和玖如一起做点心,和刘小郎君一起玩乐,倒是悠然自在。
当云朔这般做派传到刘继元耳中时,这位年轻的北汉皇帝握着狼毫,手上未停,面上却忍不住摇头一笑。
此时,宦官卫德贵走了进来,躬身道:“陛下,云娘子派人来问……”
卫德贵迟疑了一瞬,觑着帝王面色,缓缓道:“云娘子问,她能否向陛下请一道旨,去藏书阁瞧瞧……”
刘继元抬起头,眉目微挑。
……
刘继元同意了云朔之请,并派出了一队侍卫随行,美曰其名保护云朔。
云朔未置可否。
藏书阁位处宫城外东南角,其间藏书众多,且多为民间重金难求的孤本。云朔得此机缘,几乎隔三差五便会来此待上几个时辰。
她坐在窗边,手捧着泛黄书卷,恍惚不绝冬去春来,白驹苍狗。
白晃晃的光从窗外透入,有些刺目。
云朔推开了窗,飘摇的雪花和在风里劈头盖脸地砸了过来。
又下雪了。
太原的雪,下得似乎比别处都要久些,从十一月份的第一场雪开始,竟断断续续地下到了来年二月里。
北风呼啸,刀割似的扑面而来,裹挟着连天的春雪洋洋洒洒。
远山如云似雾,山脚下的汾河之水冰封千里,蜿蜒横卧,遍布左右的屋舍城郭掩在雪里,山水天地,皆是银白一色。
云朔隔窗而望,漫天飘雪间,天地似乎都变得模糊了,那些俗世间的喧嚣、纷争,似乎也被飞雪荡涤一空,只余白茫茫的一片。
直到身后一道清冷的男声,比春日的雪还要冷,“姑娘,该回宫了。”
云朔从飘忽间被拉回现实,她扭头看向说话之人——是刘继元派来跟随她左右的侍卫之一。
云朔合下书,关上窗,隔绝掉窗外飞雪,起身离去。
云朔回到宫中,已近酉时,算算时辰,刘小郎君约莫已经温习完书,该来寻她玩耍了。
果不其然,玖如才帮着云朔褪下披风,浮去发间飘雪,刘小郎君清脆的欢笑声已随风雪飘入室内。
刘小郎君推门而入,跑到云朔面前,仰着一张红扑扑的小圆脸,眼底泛光地伸出了手。
云朔露齿一笑,神秘兮兮地转了个圈儿,而后变戏法儿似的变出了一个老虎灯笼。
“给。”
刘小郎君惊喜地双手接过,瞪着眼瞧着灯笼上画得惟妙惟肖的小老虎,嘴角咧得老高了。
到了夜里,雪也停歇了,刘小郎君在云朔处用过饭,便一手拉着云朔,一手提着老虎灯笼,跑到殿外玩耍,虎头鞋在雪地里留下一串串的小脚印。
跑到累了,他便朝云朔张开双手,圆溜溜的眼睛眨巴个不停,带着乞求之意。
云朔如何不知这小家伙的心思,她无奈地蹲下身。刘小郎君便麻溜儿地跳到云朔背上,双手紧紧环住云朔脖颈。
“飞啰,飞啰!”
雪地里,一团红色的影子随风小跑,一盏孤灯如影随形,顽童的欢呼声响彻在夜空下。
云朔笑个不停,扭头间,不期然瞧见一个人影立在不远处。广袤苍穹下,那一身明黄在雪地里投下清冷的光。
“爹爹!”
刘小郎君趴在云朔背上,欢喜地大喊了一声,还高高举起了手中的大红老虎灯笼。
“看,云姐姐送给我的。”
刘继元望向那片光亮之处。
那里,女孩裹着一身红色披风,背后稚子手中的老虎灯笼被高高举起,恰巧照在女孩的脸上,将一张小脸儿照得红彤彤、亮晃晃的。
那张小脸儿,原本笑靥如花,却在看见自己时,笑容消散,昏黄的光下一片暗沉。
刘继元轻声道:“你们玩儿吧。”说罢,背手朝屋内走去。
云朔已习惯了刘继元在这个时辰来此看儿子,也知道在儿子面前,这位北汉皇帝向来是不会摆什么皇帝架子的,也自然不会在意自己这无知小民的一些失礼之处——毕竟自己正忙着陪他儿子玩呢,陪儿子更重要,不是吗?
于是,她便背着刘小郎君,直挺挺地立在雪里,也不行礼,也不请安,只目视着那北汉皇帝步入屋内。而后,她将头一扭,继续玩儿去了。
刘小郎君年岁虽小,可半大的孩子也有不少重量,片刻过后,云朔已是气喘吁吁。刘小郎君颇为乖巧地从云朔背上滑了下来,仰起一张人畜无害的脸,眯眼笑着,“云姐姐,我们回屋吧,咱们去叫爹爹陪我们玩儿。”
说完,便拉起云朔兴冲冲地冲进了屋子,而后直扑进了正在案前看书的刘继元的怀里。
忽的,他一双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案上的砚台,然后贼兮兮地笑了。
他从刘继元身上爬了下来,手在砚台间摸了一把,而后背着那双染了墨的手咯咯笑着跑到云朔面前。
云朔歪在榻上歇息,一时不察,那双染了墨的爪子已朝自己脸上扑来,云朔躲闪不及,竟被抹了个大花脸。
云朔跳了起来,手在脸上擦了擦,而后伸着一双黑乎乎的手朝刘小郎君袭去。
刘小郎君灵巧地躲开了,还朝云朔伸长了舌头“略略略”地耀武扬威。
云朔气鼓鼓地追着刘小郎君跑,一时间屋内鸡飞狗跳。
刘继元握着书,目光却望着满屋乱窜的一大一小,眼底不由浮起了笑。
不期然间,那方才还满屋跑的小娃忽然窜到自己怀里,在那明黄的袍子上印上了几个黑乎乎的手印。云朔紧随其后直冲过来,一双张牙舞爪的手在险些要触碰倒刘继元衣角时急急收回,一个重心不稳,整个人跌坐在地。
刘小郎君窝在刘继元怀里,偷瞄着云朔,抖着小肩膀咯咯笑个不停。
刘继元瞧瞧躺在怀里的这个小的,再看看面前坐在地上的那个大的,两人皆顶着一张花猫似的脸,模样儿颇为滑稽。
刘继元拘着怀里那双乱抓乱蹭的脏爪子,无奈地说:“好了,玩也玩够了,去洗把脸吧。”
刘小郎君有亲爹宠着,无法无天惯了,云朔可不敢在刘继元面前太过放肆,见刘继元发话了,立刻起身,便要回内室梳洗。
转身间,只见宦官卫德贵从屋外急趋而来,朝刘继元低声禀告着什么。
云朔恍惚听见几个字眼,什么“军情”、“急报”、“边关”……
她忍不住回头,悄悄瞄了一眼。
只见方才还一副慈父模样的北汉皇帝,瞬间变了面色,眼底隐有戾气闪动。
刘继元将刘小郎君丢给云朔,便领着卫德贵匆匆离去。
那一晚,勤政阁的灯火亮了一整夜。
过了好些日子,直到积雪消融,枝桠间隐隐露出嫩芽儿了,云朔才听说——大宋又向北汉发兵了。
而这一次,大宋皇帝赵匡胤甚至下诏,他将御驾亲征,刀锋直指北汉。
无论是北汉,还是大宋,一时间,举国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