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汉天会十三年,春二月,大宋皇帝赵匡胤下令,命曹彬、党进、李继勋、赵赞等率先锋部队先行奔赴太原,又命皇弟光义留守开封,而他本人将御驾亲征,亲率大宋主力压境,兵伐北汉。
很快,大宋的先锋部队便攻入北汉境内,又一路长驱直入,直冲到太原城外的团栢谷。
此时,北汉刘继业、冯进珂正屯兵于此。要说刘继业此人,本姓杨,乃是北汉的一员猛将,被人冠以“无敌将军”的称号,受北汉世祖喜爱,特赐国姓刘,赐名刘继业。可无敌将军也架不住敌众我寡,他见敌我兵力悬殊,若是硬碰硬,着实讨不着好,还不如回城坚守以待。于是,刘继业与冯进珂当机立断,不与宋军多做周旋,径直率兵退回太原。
宋军一看北汉军这还没开打就怂了的小样儿,朗声大笑着乘胜追击。刘继业的部队刚冲进了城,大宋的先锋部队也一鼓作气冲到了太原城下。
“混账!”
刘继元一脚踹翻了桌案,笔墨文书滚落一地。他浑身颤抖地指着下方跪着二人,额上青筋暴起,再无半分平日里的温润儒雅,“我让你们领兵镇守团栢谷,你们倒好,遇上宋兵不战而退,致使宋军长驱直入,直逼我太原城下!好好好,好一个无敌将军,好一个无敌将军!”
堂下跪着的这二人,正是率兵从团栢谷退回太原的刘继业、冯进珂二人。
冯进珂见皇帝盛怒,忍不住解释道:“陛下,并非我与刘将军贪生怕死,而是寡不敌众,我们不能带着将士们白白送死啊!”
眼看着皇帝的怒气不减反增,刘继业大掌按了按冯进珂的肩,几不可闻地摇了摇头,而后挺胸抱拳告罪,“我等未能拒敌于城外,愿凭陛下责罚!然而,要解太原之危,不在于野外拼杀,在于据城死守!请陛下再给我二人一次机会,我们必将死守城门,绝不让宋军靠近太原城一步!”
刘继元气急反倒冷笑出声,“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你们真当我汉国无人了吗?即日起,刘继业冯进珂二人停职查办,兵权移交郭守斌!”
刘继业几番欲言又止,终还是垂首领了罚,与冯进珂二人默默退出殿外。
空旷的大殿,刘继元面色阴沉地坐在杂乱的地上,默默盘算着战局。
“陛下,”一道急切又带着喜色的声音在殿外响起。刘继元蹙眉抬首,只见宦官卫德贵急趋入殿,边走边道:“城外传来消息,契丹使臣不日便至。”
契丹!
刘继元呼吸有些急促,他豁然起身,眼底是掩不住的喜色。
契丹使臣到了,契丹援军还会远么?
只要有契丹援军在,区区宋军,区区赵匡胤,何惧之有!
刘继元深吸了一口气,又浅浅吐出一口浊气,他微微勾唇一笑,轻声呢喃道:“天不亡我大汉啊……”
或许真的是天不亡北汉,就在大宋先锋部队一路长驱直入直奔到北汉都城太原城外时,大宋官家赵匡胤亲率的宋军主力及辎重军需行至潞州,便天降大雨,大军举步维艰,被迫原地驻留。
潞州的这场连绵大雨,将大宋最精锐的军队围困了整整十八日,也给了北汉些许喘息之机。
刘继元立在太原城楼上,望着城外的宋军,一个大胆的念头浮上心头——宋军主力久未至,而城外的这支军队孤军深入,若是自己能趁后援大军到来之前先将其歼灭,既可解太原之危,又可威慑宋军,看那赵匡胤还敢不敢来……
刘继元想到做到,立刻下令,整军突袭!
很快,北汉精锐集结完毕,趁着宋军不备,冲出城外,意图杀宋军个出其不意。
然而,刘继元终归是低估了这支先锋部队的战斗力。
城外的宋军将领李继勋一瞧见从太原城内乌泱泱涌出来的兵马,大笑一声,“弟兄们,送死的来了,列阵!杀敌!”
“杀——!”
一场血腥的杀戮在太原城外蔓延,刘继元盯着城下的尸横遍野,双目赤红。眼看着汉军四处溃散,他终于不甘心地下令收兵。
此一战,宋军大败汉军于太原城下,杀汉兵一千余众,俘获战马六百匹。
.
当刘继元面沉如水地出现在云朔面前时,月华渐浓,暮色已深。
“宇哥儿呢?”刘继元问。
“夜深了,宇哥儿已回去歇下了。”
刘继元默然片刻,信步走入屋内。
见刘继元没有离开的意思,云朔放下抱在手中的书卷,望向他。
刘继元似乎极为疲惫,一进屋就歪在靠窗的软榻上,敛目揉着眉心。
云朔瞧着刘继元甚是疲乏的模样,移步到小案几旁,燃起了一炉香,袅袅熏香静谧无声地在屋内流淌。
“我记得你也是宋人。”
云朔添香的手微微一滞,回首间,只见年轻的北汉帝王仍旧凝目垂首斜卧于塌间,仿佛一切只是她的幻听。
“你是不是也希望,你那大宋皇帝能攻下太原?”
云朔对着香炉沉默良久,转身缓缓走到刘继元面前,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停住,低声道:“两军对垒,受苦的终是军民百姓,我只愿世间从无战火。”
至于如何方可从无战火,云朔不知,她蓦地想起一个词,是李继隆曾说过的,叫以战止战。
李继隆还说过,这一切都是暂时的,这个世道会好起来的。
会好起来吗?
云朔凝了凝眉,“若战争果真无可避免,只愿能少些杀戮。”
刘继元睁开了眼,凛冽的眸光落在女孩身上。瞧着女孩那悲悯中又带着几丝困惑的神色,倒不似在拿话搪塞他。他忽的一笑,真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女娃,说出的话都这般可笑。
“坐吧。”刘继元道。
云朔这才躬身坐下。
“你见到郭无为了?”
云朔的裙裾尚未沾上凳子,便被这话惊得瞬间站定,背脊发凉。无数个念头在脑海中窜起又消散,最后,云朔终于泄气地垂下头,苦笑了一声,“真是什么也瞒不过陛下。”
刘继元轻笑一声,笑容却未达眼底。
“傻站着干嘛,坐吧。”
云朔一颗心七上八下的,终于还是躬身坐定,然而背脊仍旧绷得直直的。
刘继元说得没错,云朔见到了郭无为——那位北汉的宰相大人,就在今日。
今晨,云朔如常去往藏书阁。如今战事吃紧,太原城门紧闭,全城戒严,然而刘继元并未限制云朔行踪,她仍会隔三差五地出宫去往藏书阁,只不过每次都被一队侍卫跟随左右,既是护卫,也是监视。
藏书阁内,她被一洒扫庭院的老仆弄脏鞋袜,独自入室内处理污渍时,却遇见了一位不速之客——宰相郭无为。
“他与你说什么了?”刘继元缓缓坐正,声音冷冽,辨不出情绪。
“他托我将一件东西带给陛下。”云朔沉默半晌,竟似破釜沉舟似的,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书,递给了刘继元。
刘继元只手接过,缓缓展开。
云朔紧张地盯着他。
这份文书,正是大宋皇帝赵匡胤的劝降及册封诏书——只要刘继元归降大宋,便授予他为平卢节度使。
“呵,平卢节度使,还真是让人心动呢。”刘继元笑睨了眼云朔,“你可曾想过,为何郭无为不自己面呈,而是找到了你?”
云朔如何没有想过,此诏来历成谜,又是在劝降,若是惹得刘继元不快,只怕呈上此诏的人处境堪忧。那位郭宰相把她这小小宋女推到刘继元面前,自己隐身幕后,却没想到还是被刘继元察觉,倒是可惜了他这一番算计。
说到底,郭无为无非是借着云朔的宋人身份拿她当盾使,可……
若是这一纸诏书能换来两国止战,能让太原百姓还有城里城外的士兵再不受战火与杀戮,那她便被人当一回盾使,又有何妨?
思及此,云朔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可笑,自己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竟还妄想干预两国战事,可当那份轻飘飘又沉甸甸的诏书出现在面前时,云朔终是无法拒绝。
只是……
云朔觑着刘继元,只见他攥着那份劝降诏书,眸色深沉,云朔一时摸不准他在想什么。
云朔在太原待了大半年,也瞧出来了,北汉夹在大宋和契丹之间,守着这片弹丸之地,又要防备大宋的侵扰,又要应对契丹的盘剥,这北汉皇帝的名号,听上去威风,实则也憋屈得紧。若是归降,从此晋阳之地归入大宋,这一方百姓再也不用忍受战乱之苦,也不必继续供养北边的契丹人。至于刘继元,虽说归降后没了皇帝的尊荣,却可永保富贵荣华,难道不比在这北汉国给契丹皇帝当儿做孙来得舒坦吗?
对上云朔犹疑的目光,刘继元回了她一声冷笑。
“谁说强者征伐四方,弱者便只能予取予求?”
他站起身,徒手揉碎了大宋的招降书。
“祖宗基业,绝不可葬送在我的手上!”
“我刘继元,不降!”
刘继元大步走出屋外。
有风轻浅地涌上云朔眉目间,她不禁眯了眯眼。
很快,大宋的先锋部队便攻入北汉境内,又一路长驱直入,直冲到太原城外的团栢谷。
此时,北汉刘继业、冯进珂正屯兵于此。要说刘继业此人,本姓杨,乃是北汉的一员猛将,被人冠以“无敌将军”的称号,受北汉世祖喜爱,特赐国姓刘,赐名刘继业。可无敌将军也架不住敌众我寡,他见敌我兵力悬殊,若是硬碰硬,着实讨不着好,还不如回城坚守以待。于是,刘继业与冯进珂当机立断,不与宋军多做周旋,径直率兵退回太原。
宋军一看北汉军这还没开打就怂了的小样儿,朗声大笑着乘胜追击。刘继业的部队刚冲进了城,大宋的先锋部队也一鼓作气冲到了太原城下。
“混账!”
刘继元一脚踹翻了桌案,笔墨文书滚落一地。他浑身颤抖地指着下方跪着二人,额上青筋暴起,再无半分平日里的温润儒雅,“我让你们领兵镇守团栢谷,你们倒好,遇上宋兵不战而退,致使宋军长驱直入,直逼我太原城下!好好好,好一个无敌将军,好一个无敌将军!”
堂下跪着的这二人,正是率兵从团栢谷退回太原的刘继业、冯进珂二人。
冯进珂见皇帝盛怒,忍不住解释道:“陛下,并非我与刘将军贪生怕死,而是寡不敌众,我们不能带着将士们白白送死啊!”
眼看着皇帝的怒气不减反增,刘继业大掌按了按冯进珂的肩,几不可闻地摇了摇头,而后挺胸抱拳告罪,“我等未能拒敌于城外,愿凭陛下责罚!然而,要解太原之危,不在于野外拼杀,在于据城死守!请陛下再给我二人一次机会,我们必将死守城门,绝不让宋军靠近太原城一步!”
刘继元气急反倒冷笑出声,“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你们真当我汉国无人了吗?即日起,刘继业冯进珂二人停职查办,兵权移交郭守斌!”
刘继业几番欲言又止,终还是垂首领了罚,与冯进珂二人默默退出殿外。
空旷的大殿,刘继元面色阴沉地坐在杂乱的地上,默默盘算着战局。
“陛下,”一道急切又带着喜色的声音在殿外响起。刘继元蹙眉抬首,只见宦官卫德贵急趋入殿,边走边道:“城外传来消息,契丹使臣不日便至。”
契丹!
刘继元呼吸有些急促,他豁然起身,眼底是掩不住的喜色。
契丹使臣到了,契丹援军还会远么?
只要有契丹援军在,区区宋军,区区赵匡胤,何惧之有!
刘继元深吸了一口气,又浅浅吐出一口浊气,他微微勾唇一笑,轻声呢喃道:“天不亡我大汉啊……”
或许真的是天不亡北汉,就在大宋先锋部队一路长驱直入直奔到北汉都城太原城外时,大宋官家赵匡胤亲率的宋军主力及辎重军需行至潞州,便天降大雨,大军举步维艰,被迫原地驻留。
潞州的这场连绵大雨,将大宋最精锐的军队围困了整整十八日,也给了北汉些许喘息之机。
刘继元立在太原城楼上,望着城外的宋军,一个大胆的念头浮上心头——宋军主力久未至,而城外的这支军队孤军深入,若是自己能趁后援大军到来之前先将其歼灭,既可解太原之危,又可威慑宋军,看那赵匡胤还敢不敢来……
刘继元想到做到,立刻下令,整军突袭!
很快,北汉精锐集结完毕,趁着宋军不备,冲出城外,意图杀宋军个出其不意。
然而,刘继元终归是低估了这支先锋部队的战斗力。
城外的宋军将领李继勋一瞧见从太原城内乌泱泱涌出来的兵马,大笑一声,“弟兄们,送死的来了,列阵!杀敌!”
“杀——!”
一场血腥的杀戮在太原城外蔓延,刘继元盯着城下的尸横遍野,双目赤红。眼看着汉军四处溃散,他终于不甘心地下令收兵。
此一战,宋军大败汉军于太原城下,杀汉兵一千余众,俘获战马六百匹。
.
当刘继元面沉如水地出现在云朔面前时,月华渐浓,暮色已深。
“宇哥儿呢?”刘继元问。
“夜深了,宇哥儿已回去歇下了。”
刘继元默然片刻,信步走入屋内。
见刘继元没有离开的意思,云朔放下抱在手中的书卷,望向他。
刘继元似乎极为疲惫,一进屋就歪在靠窗的软榻上,敛目揉着眉心。
云朔瞧着刘继元甚是疲乏的模样,移步到小案几旁,燃起了一炉香,袅袅熏香静谧无声地在屋内流淌。
“我记得你也是宋人。”
云朔添香的手微微一滞,回首间,只见年轻的北汉帝王仍旧凝目垂首斜卧于塌间,仿佛一切只是她的幻听。
“你是不是也希望,你那大宋皇帝能攻下太原?”
云朔对着香炉沉默良久,转身缓缓走到刘继元面前,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停住,低声道:“两军对垒,受苦的终是军民百姓,我只愿世间从无战火。”
至于如何方可从无战火,云朔不知,她蓦地想起一个词,是李继隆曾说过的,叫以战止战。
李继隆还说过,这一切都是暂时的,这个世道会好起来的。
会好起来吗?
云朔凝了凝眉,“若战争果真无可避免,只愿能少些杀戮。”
刘继元睁开了眼,凛冽的眸光落在女孩身上。瞧着女孩那悲悯中又带着几丝困惑的神色,倒不似在拿话搪塞他。他忽的一笑,真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女娃,说出的话都这般可笑。
“坐吧。”刘继元道。
云朔这才躬身坐下。
“你见到郭无为了?”
云朔的裙裾尚未沾上凳子,便被这话惊得瞬间站定,背脊发凉。无数个念头在脑海中窜起又消散,最后,云朔终于泄气地垂下头,苦笑了一声,“真是什么也瞒不过陛下。”
刘继元轻笑一声,笑容却未达眼底。
“傻站着干嘛,坐吧。”
云朔一颗心七上八下的,终于还是躬身坐定,然而背脊仍旧绷得直直的。
刘继元说得没错,云朔见到了郭无为——那位北汉的宰相大人,就在今日。
今晨,云朔如常去往藏书阁。如今战事吃紧,太原城门紧闭,全城戒严,然而刘继元并未限制云朔行踪,她仍会隔三差五地出宫去往藏书阁,只不过每次都被一队侍卫跟随左右,既是护卫,也是监视。
藏书阁内,她被一洒扫庭院的老仆弄脏鞋袜,独自入室内处理污渍时,却遇见了一位不速之客——宰相郭无为。
“他与你说什么了?”刘继元缓缓坐正,声音冷冽,辨不出情绪。
“他托我将一件东西带给陛下。”云朔沉默半晌,竟似破釜沉舟似的,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书,递给了刘继元。
刘继元只手接过,缓缓展开。
云朔紧张地盯着他。
这份文书,正是大宋皇帝赵匡胤的劝降及册封诏书——只要刘继元归降大宋,便授予他为平卢节度使。
“呵,平卢节度使,还真是让人心动呢。”刘继元笑睨了眼云朔,“你可曾想过,为何郭无为不自己面呈,而是找到了你?”
云朔如何没有想过,此诏来历成谜,又是在劝降,若是惹得刘继元不快,只怕呈上此诏的人处境堪忧。那位郭宰相把她这小小宋女推到刘继元面前,自己隐身幕后,却没想到还是被刘继元察觉,倒是可惜了他这一番算计。
说到底,郭无为无非是借着云朔的宋人身份拿她当盾使,可……
若是这一纸诏书能换来两国止战,能让太原百姓还有城里城外的士兵再不受战火与杀戮,那她便被人当一回盾使,又有何妨?
思及此,云朔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可笑,自己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竟还妄想干预两国战事,可当那份轻飘飘又沉甸甸的诏书出现在面前时,云朔终是无法拒绝。
只是……
云朔觑着刘继元,只见他攥着那份劝降诏书,眸色深沉,云朔一时摸不准他在想什么。
云朔在太原待了大半年,也瞧出来了,北汉夹在大宋和契丹之间,守着这片弹丸之地,又要防备大宋的侵扰,又要应对契丹的盘剥,这北汉皇帝的名号,听上去威风,实则也憋屈得紧。若是归降,从此晋阳之地归入大宋,这一方百姓再也不用忍受战乱之苦,也不必继续供养北边的契丹人。至于刘继元,虽说归降后没了皇帝的尊荣,却可永保富贵荣华,难道不比在这北汉国给契丹皇帝当儿做孙来得舒坦吗?
对上云朔犹疑的目光,刘继元回了她一声冷笑。
“谁说强者征伐四方,弱者便只能予取予求?”
他站起身,徒手揉碎了大宋的招降书。
“祖宗基业,绝不可葬送在我的手上!”
“我刘继元,不降!”
刘继元大步走出屋外。
有风轻浅地涌上云朔眉目间,她不禁眯了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