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上孙安国就拿出自己很久没穿过的藏蓝色工服穿上,又往左口袋上别上自己的工牌,如果不是知道今天是去开厂子破产的会议,汤美蓉还以为和曾经千千万万个早晨一样,丈夫只是去上班。

    孙安国看着围着他的妻儿,“我去了。”

    汤美蓉上前帮丈夫把领口抚平,“不管发生什么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就行。”

    丈夫虽然一直没说什么,但她知道昨晚上他一夜没睡。

    孙安国知道瞒不过妻子,他握着起子的手说道:“你说得对,万事我都会三思而后行。”

    孙敏婧上前拥抱了这个自从她来了之后就给她满满安全感的男人:“爸爸,相信你自己,你就是我心里最厉害的。”

    孙敏清年纪小,他还不懂发生了什么,但他下意识的抱着爸爸的腿仰着头:“爸爸,我乖。”

    孙安国摸着儿子的头,拦着妻子女儿,只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等我回来。”

    看着丈夫的背影,汤美蓉想到了年轻时第一次见到丈夫,那时她站在公园里,看着一个高大的身影向自己慢慢走来,然后他成了自己的丈夫,他们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

    一路上,不少和孙安国一样参加会议的工人们不约而同的穿上了代表他们纺织厂的工服,当年他们以身上的工服为傲,如今让他们最后一次用这身衣服送走她。

    孙安国到达会议室的时候才七点半,但凳子上已经坐了大半的人,各个都拿着本子准备等会儿记录会议内容。

    找了个空位置坐下,孙安国刚放好自己的记录本,旁边的人问他:“小孙,你等会儿准备发言吗?”

    说话的是吴青松师傅的朋友厂里的退休老职工王师傅,他手里没拿记录本,倒是带着一份报纸,他没回答,只是说:“我还不知道,等会儿看情况。”

    王师傅是摊开手里的报纸,指着上面的一条新闻说:“咱们厂也不是第一个破产的国企了,啥事都按照流程来就行,你看人家,就办的很好。”

    孙安国接过报纸仔细看了看,这则新闻是京市那边一个罐头厂破产的新闻,京市罐头厂因为效益问题,厂里欠款高达四百多万,最后买不起原料只能破产。新闻上详细写了京市罐头厂破产之后由京市领导组织引入私人投资,最后公私合并,厂子也救活了虽然卖掉了一半,现在京市罐头厂的工人还有一半留在厂里继续工作。

    确实是个好办法,孙安国把报纸还给王师傅:“您说的这个新闻职工们也讨论过,但厂里的领导说不同的厂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领导们算个屁,要不是他们,厂子咋会倒闭,我听说现在仓库里还堆着一万多吨的布是不是真的?”

    王师傅从来没想过厂里的东西居然有一天卖不出去,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果把那些卖了给厂里的人发工资肯定是够的,你说我们就不能自己找人去卖吗?咱们以前一直求着供销社来售货,但是现在供销社不行了不是还有百货商场这些,听说生意好的很,怎么没去试试。”

    孙安国不知道怎么和王师傅说,他叹气道:“厂里试过,对方要求我们降价销售,最后没谈拢。”

    王师傅不知道还有这回事,死死的皱着眉头:“厂里那些领导干什么吃的,屎都到屁股眼了还不拉,非要憋死。降价就降价,只要货物流动起来,哪里能到这个地步。”

    看王师傅这么生气,孙安国没敢说这个决定正是副厂长贾高廉下的,怕他等会儿当场砸人。

    这些老师傅脾气躁辈分高,哪个在厂里没有几十个徒弟,所以他们说的话很有分量,加上本身就退休了,压根不怕得罪领导们。

    其实当时厂里也有人抗议了,认为应该先降价卖一部分的货,等到资金回笼了再去找其他的销售渠道,但是被白伟大给闹回去了,对方坚持称提议的人不怀好意,肯定和百货商场有勾结,最后调查提议的人确实和百货商场的老板有来往,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提这个意见的人也停薪留职下海创业去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之前孙安国遇见的千达海,谁也没想到既不是厂里食堂的员工从来也没听说过他会做菜,人家下海之后开了个小餐馆,不少厂里人去捧场,回来都说好吃,很快不到三年,小餐馆就变成了大饭店。

    很快,会议开始,孙安国也没时间想其他的事情了。

    “下面我们正式召开关于纺织厂破产的相关事宜的商讨会议,我是这次的主会人贾高廉,欢迎副区长,区副主任,街道主任参加我们这次的商讨会。”

    “这次的会议内容,想必大家也知道,纺织厂破产了。对此,我先对全体员工表达我的歉意,没带领大家把纺织厂发展起来。我在纺织厂待了十几年,可以说纺织厂就是我的家,看到家要败了我和在座的各位一样心疼。但再心疼我们也不能给国家添乱子,所以经过市里各位领导的讨论我们纺织厂要破产,我们支持领导的决定。”

    贾高廉站在主席台上侃侃而谈,看着底下神情激动的工人们,心里有些得意。

    不过想到之前和人谈好的事情,贾高廉话锋一转,面上的表情也颇为诚恳:“大家也知道,厂里已经欠薪三个月了,因为货卖不出去,账上一分钱也没有。那么下岗职工的补贴哪里来?经过我和区里厂里领导的讨论,我们纺织厂最值钱的东西是厂里的机器和现在的厂房地皮,卖了这些东西我们就有钱给大家发欠下的薪水。”

    孙安国听完贾高廉的这番话,粗略算了一遍,厂里的资产起码值一个多亿,这可不是小数目。

    比起关心欠的薪水,大家更关心下岗的补偿问题,有人胆子大,直接问贾高廉:“副厂长,下岗补贴怎么算?是按照工龄来还是职位来?还有我爸退休了,他以后的退休工资怎么算?”

    “对啊,这怎么算,按照职位你们领导肯定分的多,我们普通工人怎么办?”

    “工龄有长短,是按照个人的工龄算还是按照厂里工作的工龄算?”

    “按照工龄算,我们这些进厂没几年的不是要自认倒霉,凭什么啊,我们也是厂里的人,现在下岗了也没有收入来源了,我们还没什么存款呢,最该补贴的就是我们!”

    各说纷纭,贾高廉站在台上面带笑容,悄悄的给人群里的白伟大使了一个眼色。

    白伟大立马站起来,大声说道:“大家都有自己的委屈,但是我觉得厂里肯定会帮我们解决的,领导们也不会亏待我们,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领导,相信厂子,区里的领导也在,他们也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这些员工吃不饱穿不暖。”

    厂里的人对纺织厂还是有感情的,白伟大这话一出,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贾高廉看场面控制住了,心里对白伟大又高看了一眼。

    这人用好了还挺顺手。

    孙安国见大家都被白伟大带着走,只好起身把话题拉回来:“领导的决定我们支持,但下岗关乎我们全厂职工下岗后的生活保障。我们都在厂里度过了大半辈子,为厂里付出我们心甘情愿,现在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上有老下有小,孩子要读书老人要赡养,下岗之后我们还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外面的社会。”

    “纺织厂是我们待了大半辈子的地方也是我们的家,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纺织厂好,市里的领导们还有厂里的领导们,咱们纺织厂不是小厂,这次下岗涉及到几万人,几千个家庭,纺织厂要破产我们支持领导的决定,但厂里不能把我们的信任当作欺骗我们的工具,无论厂里是什么决定,希望能开诚布公的和我们说,能理解的我们都会理解,大家说是不是?”

    “是!”

    “说得好,咱纺织厂可不是什么小厂子。”

    “是啊,外面一辈子为厂里工作,现在让我去外面找工作,我这个大男人都有点发怵。”

    ……

    孙安国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贾高廉看到会议台上的领导们不停的点头,心里一咯噔。

    他稳住心神,站起来道:“孙同志的话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厂里的各位领导也会按照市领导的相关指示来制定标准,大家放心,我们既然愿意开会把这件事情拿到台面上来说就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具体的补偿标准我们后面会公开告诉大家。今天的会议先到这里。”

    王师傅等到孙安国坐下来,对他比个大拇指,赞道:“说得好,越透明搞鬼的人就越少,这个贾高廉,以前看着还好啊,怎么现在变得这么油滑。”

章节目录

对照组她不拖后腿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千湖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千湖湖并收藏对照组她不拖后腿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