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前,北狄晨曦宫,偏殿。
宋伯遣退侍从,屈膝坐在棋盘前,他捏了一把胡子,淡淡道:“人都走了,出来吧。”
暗处一人黑衣斗笠,面目全遮,听了这话便走出来,在宋伯对面镶着金丝线边的榻子上落座,顺手执了一枚黑棋款款落下。
“哦?兵贵神速,抢先入局。”
殿中龙涎香缭绕,两人的面容都有些模糊。那人在面罩下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他的动作连贯而优雅,犹如一壶浓茶自壶口倾泻而下,散着一抹余香。
“我已诛杀和亲公主,局势已扰。届时若王上虚怀若谷,不在一怒之下下令拿下朔国,反而递上休战书,再择一女和亲,依朔帝懦弱的性子,必会感激涕零。”
宋伯顿了顿,随即跟上一子,淡声道:“大人继续。”
“在下知王上之心,”黑衣人将目光投向殿中端正挂着的诸国城防图,图上赫然清晰标注着朔国境内的十二城池。他收回目光缓缓续道:“这些地界说是朔国的命脉也不为过,王上想要夺取怕是极为不易。朔国如今虽大不如前,可也不乏骁勇善战的能人异士。若是硬要发战,两败俱伤不说,这几处要塞也定会损毁,倒不如和谈来得实在。”
见宋伯不作反应,黑衣人又是一声轻笑:“据我所知,北狄虽表面上应对自如,实则也折损了不少大将吧?”
“不错。”宋伯应声。
黑衣人一喜,勾唇续道:“我助王上促成此事,先是入局,后是和谈,必能说动朔帝奉上王上想要的。”
“那大人,想要什么呢?”
黑衣人默了默,低头拱手:“望北狄出兵助我筹谋布局,荣登大宝。”
宋伯一顿,缓缓对上黑衣人满是野心的眼睛,冷声开口:“朔帝不会同意和谈条件,你可知为何?”
“为何?”
“因为这些割划地界,正包括现今朔国的都城——上京。”
黑衣人一惊,转而陷入沉默。
宋伯语罢,并未瞧黑衣人的脸色,不咸不淡道:“大人还是请回吧,这桩买卖谈不拢,我们就当从未见过。”
他撑着拐杖起身,不欲再与他多言。
“且慢!”黑衣人咬牙,像是下了极大的决心,弯腰施以一揖:“上京何妨?只要是王上想要的,给了便给了。”
“哦?”宋伯一时怔住,微一扬眉。与此人打了许久的交道,果然是果断心狠,菩萨面恶鬼心。
“大人预备如何?”
黑衣人道:“若是王上许我一诺,与我里应外合,夺下朔国江山,届时便将上京归予王上,再举国迁都便是。”
空气中泛着森然的冷冽,宋伯沉默片刻,缓缓拉开身后厚重的黑色珠帘,其后正襟危坐的,正是从未与黑衣人打过照面的北狄王。
……
“王上,此人可信?”
黑衣人走后,宋伯缓声问道。
“不可信,倒是可以利用。”北狄王面无表情:“卖国之人、不敢以真面目示人之人,岂有信誉可言。”
未几,他又凛然冷哼道:“助他一把又如何,能不能成事暂且不论,即便是真的登了位,也是无用,这皇权终归是落不到他的头上。多行不义必自毙,他定不得好下场。”
宋伯点头称是,想了想还是低声问出口:“这……陈氏女究竟是何来历?能接连得到荼磨殿下和那位的看中。”
北狄王饮一口茶,反问道:“你以为如何?”
宋伯一时默然,循着记忆一番思索,斟酌道:“老奴以为,那位陈将军虽为女子,倒是足智多谋,堪当大用。武艺如何尚且不得而知,不过应当不差。”
“哦?”北狄王略有些诧异,他锐利的目光缓缓移向宋伯:“能得你如此称赞,倒不容易。”
他又道:“阿荼贪玩儿惯了,见着什么新鲜的物件都要去瞧瞧,和亲不过一时起意罢了,算不得数。更何况如今朔国这四分五裂的局面,那陈氏女能不能活着来北狄还是个未知。”
话虽如此,可自己的儿子什么心思做老子的能不知道?
提起荼磨,宋伯满是褶子的脸上不觉浮现出笑意:“殿下孩子心性,是真性情。”他续道:“和亲一事可大可小,殿下也定是有自己的考量。”
北狄王笑着摇摇头,神情却慢慢柔了下来。他这个儿子,自小最是心善,虽然总是一副顽劣不堪、吊儿郎当的样子,可心里头软着呢。提出和亲,是真的喜欢陈家嫡女还是想要缓和两国关系、平息争端,他看哪,还真说不准。
只是,这北狄终究还是自己说了算的。若有朝一日退位让贤,再另作他论。
……
陈氏父女归上京翌日。
今日晨光不显,天色微凉,宫里早早便派了马车来接。
陈颂禾昨夜晚归,悄悄钻了狗洞回的清风居,一进屋便见归桃急得直打转,见她回来差点激动地跪下。
她抽抽嗒嗒地诉说自己是如何如何骗过了流觞熬到现在,若是陈颂禾再不回来,她便要去禀报陈筹了。
陈颂禾好笑地摸着她的脑袋,催着她回房睡觉。
今日早起,她瞪着乌黑的眼窝洗漱,吓得归桃又手忙脚乱替她扑粉遮掩。
刘德全见陈筹和陈颂禾出了府门,堆着笑迎上前:“两位将军,请吧。”
两人对视一眼,朝刘德全点点头,先后上了马车。
陈颂禾心里很忐忑,其一为她终于要见到朔帝,这个她真正的父;其二为现下以陈颂禾的身份面圣,保管要因败仗受到责罚。
她并不怕降罪于己,只是唯恐连累陈府一同遭殃。只是刘德全的态度让她琢磨不透,心下不由又多了几分顾虑。
马车行进在官路上,颂禾闭目养神,脑中正思考对策,却听车外吵吵闹闹地围了多名百姓,似乎正朝着某个方向行动。
“刘公公,车外何事?”陈筹也听见了。
“无事无事。”刘公公擦了把额上的细汗,顾左右而言他:“就要进午门了,二位将军勿急。”
被刘德全打着哈哈转过去,陈颂禾也便没有继续留心。
很快马车便进了午门,二人随刘德全下了车,一路直行至宣政殿。
“禀陛下,镇西将军到——息风将军到——”
“咳咳……传!”带着咳声和微微喘息的低音自殿前传来,中气十足,可见主人勉强还算康健。
二人在大殿中央站定,颂禾垂着脑袋,却忍不住偷偷斜眼瞄向殿上。
可大殿的正上方,正隔着一层薄纱,陈颂禾与朔帝相隔两端,互相都瞧不清真容。
她心中泛过一阵涓涓细流般的失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心头宛转缠绕,喉头也哽咽难当,她缓缓神,呼出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
“二位将军,舟车劳顿一路辛苦,可还稳当?咳咳……”
“多谢陛下挂心,一路平安。”陈筹稳声应道,只字不提半路遇刺杀一事。
“嗯,那便,咳咳,那便好。”
“陛下可是龙体不适?”陈颂禾没忍住开了口。
平心而论,说心中不怪是假,可哪有儿女会真正恨着父母,这天下只有不爱子女的父母,断没有不爱父母的子女。她的心中空缺了十六年的亲情,只有那个人能填满。
帘后沉默了半晌,尔后传来一道女声:“劳小将军挂念,陛下是有些风寒,不日便能痊愈。”
她一手撩开那薄纱,款款一笑。阶边的婢女恭敬地接过她戴着长甲的左手,小心翼翼抚着她下了阶。
陈筹见了女子,忙道:“皇后娘娘万安,小女多嘴了。”
洛皇后亲切地搀过陈颂禾的手,嗔怪地瞧了眼陈筹:“镇西将军这是怎的?本宫还能吃了你女儿不成?”
她面容尚还算年轻,平日里也做些保养,倒看不出岁月的痕迹,一双美目生得与洛云止极像。金丝凤纹绣的裙摆拖地,脚步轻盈,嗓音温润,望向陈颂禾的眸子尽显亲昵。
陈颂禾恍然大悟他们的关系,似乎按照辈分算起来,阿止该叫洛皇后一声“姑姑”。
“今日叫你们来,是有事相商。”洛皇后盈盈一笑,解释道:“后宫本不得干政,恰巧陛下生了风寒,浑身无力,本宫也不得已代为参政。说来也巧,此事与后宫倒也不是没有关系,这不,本宫便自作主张揽了。”
陈筹与陈颂禾对视一眼,他对洛皇后点了点头:“娘娘请说。”
“哎,”洛皇后叹了口气:“前几日与北狄的战报你们也都知晓,仍是败了。”
陈颂禾呼吸一窒,果然还是来了。
洛皇后瞧着两人的脸色,忙宽慰道:“将军不必灰心,叫二位前来不是降罪,可是喜事儿呀。”
喜事?
陈颂禾不解,打了败仗能有什么喜事?
洛皇后回身朝朔帝行了一礼,朝下首唤道:“刘公公,呈上来。”
“是。”刘德全应声呈上两份文书。
洛皇后拿起其中一份递给陈筹:“将军过目。”
陈筹恭敬接过展开,还未细读,却见卷首赫然写着:休战协议。
他心中一惊,猛然抬头,对上洛皇后含笑的眸子,他才又皱着眉继续读了下去。陈颂禾偏头瞧了他一眼,不知文书上究竟写了何种内容,竟让爹露出这样的表情。
陈筹越看越郁闷,照协议的意思,北狄提出与朔国休战和谈,条件是划走朔国境内寸土寸金的十二城池。
“新凉、宿罗、洛城、临水……上京。”
看到最后二字,他的额上不觉冒出一滴冷汗。
“娘娘……”陈筹斟酌着话头:“难不成陛下的意思是,同意了这条约?”
洛皇后不置可否,聪明地反问:“镇西将军意下如何?”
“万万不可!”
陈筹低首急道:“上京城乃我朝都城,正是因为其地处中央,连接东西南北,河道宽阔,土壤潮湿,无尽繁华非别处可比,这才成了枢纽,发展至今已然稳固,岂能说划便划?”
洛皇后听罢,缓缓长叹一声。
“将军所言极是。”她纤细的两指又捡起另一份文书,像是极犹豫似的,目光柔柔地投射在陈颂禾身上,而后朝刘德全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将纸卷摊开,展在陈氏父女二人面前。
“北狄宵小鼠辈,恐怕是早料到我们不会同意此法,特提出第二种和解之法,那便是……”她顿了顿,没再说下去。
不过两人已经懂了,因为书卷上清清楚楚写着:
“嘉礼初成,缔结良缘,永结两国之好。
北狄皇子荼磨与朔国陈氏陈颂禾,同心同德,共赴海誓山盟。”
陈筹见了,目眦欲裂,他一把从刘德全手中夺过文书,两只大手紧紧攥着,那力道之大,好似就快要将那一纸文书捏碎。
他半晌没吭声。
他没吭声,不代表他没怨气,原来说了半天,是为这一出啊!陈筹在心中一阵冷笑,怎么,若是不同意割划十二城池,便要他卖了女儿去抵债吗?
他的脑中又猛然想起那客死异乡的可怜六公主,虽说他知晓阿颂没有那么柔弱,可要他看着好好一个女儿分隔两地,或许此生永远也回不了故土……他办不到!
陈颂禾心下震撼,偏头去瞧自己的父亲,见他冷眼沉默,也算是知晓了他的态度,不由心下一暖。
先斩后奏。
皇后此举,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她,这和亲,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她被洛皇后静静凝视着,却没有急着回话,心下出奇的冷静,可胸腔却在剧烈震动。
和亲,和亲,又是和亲!为何她不做公主了却依然摆脱不了这命运!
“咳咳咳……”
大殿之中,霍然回响起朔帝的咳声,他咳得惊天动地,面前的薄纱都被他的气息掀起。
洛皇后忙上了阶,安抚地拍着朔帝的背。
“皇后,”朔帝沙哑着声音道:“北狄许一月为期,也许还有更好的办法……”
宋伯遣退侍从,屈膝坐在棋盘前,他捏了一把胡子,淡淡道:“人都走了,出来吧。”
暗处一人黑衣斗笠,面目全遮,听了这话便走出来,在宋伯对面镶着金丝线边的榻子上落座,顺手执了一枚黑棋款款落下。
“哦?兵贵神速,抢先入局。”
殿中龙涎香缭绕,两人的面容都有些模糊。那人在面罩下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他的动作连贯而优雅,犹如一壶浓茶自壶口倾泻而下,散着一抹余香。
“我已诛杀和亲公主,局势已扰。届时若王上虚怀若谷,不在一怒之下下令拿下朔国,反而递上休战书,再择一女和亲,依朔帝懦弱的性子,必会感激涕零。”
宋伯顿了顿,随即跟上一子,淡声道:“大人继续。”
“在下知王上之心,”黑衣人将目光投向殿中端正挂着的诸国城防图,图上赫然清晰标注着朔国境内的十二城池。他收回目光缓缓续道:“这些地界说是朔国的命脉也不为过,王上想要夺取怕是极为不易。朔国如今虽大不如前,可也不乏骁勇善战的能人异士。若是硬要发战,两败俱伤不说,这几处要塞也定会损毁,倒不如和谈来得实在。”
见宋伯不作反应,黑衣人又是一声轻笑:“据我所知,北狄虽表面上应对自如,实则也折损了不少大将吧?”
“不错。”宋伯应声。
黑衣人一喜,勾唇续道:“我助王上促成此事,先是入局,后是和谈,必能说动朔帝奉上王上想要的。”
“那大人,想要什么呢?”
黑衣人默了默,低头拱手:“望北狄出兵助我筹谋布局,荣登大宝。”
宋伯一顿,缓缓对上黑衣人满是野心的眼睛,冷声开口:“朔帝不会同意和谈条件,你可知为何?”
“为何?”
“因为这些割划地界,正包括现今朔国的都城——上京。”
黑衣人一惊,转而陷入沉默。
宋伯语罢,并未瞧黑衣人的脸色,不咸不淡道:“大人还是请回吧,这桩买卖谈不拢,我们就当从未见过。”
他撑着拐杖起身,不欲再与他多言。
“且慢!”黑衣人咬牙,像是下了极大的决心,弯腰施以一揖:“上京何妨?只要是王上想要的,给了便给了。”
“哦?”宋伯一时怔住,微一扬眉。与此人打了许久的交道,果然是果断心狠,菩萨面恶鬼心。
“大人预备如何?”
黑衣人道:“若是王上许我一诺,与我里应外合,夺下朔国江山,届时便将上京归予王上,再举国迁都便是。”
空气中泛着森然的冷冽,宋伯沉默片刻,缓缓拉开身后厚重的黑色珠帘,其后正襟危坐的,正是从未与黑衣人打过照面的北狄王。
……
“王上,此人可信?”
黑衣人走后,宋伯缓声问道。
“不可信,倒是可以利用。”北狄王面无表情:“卖国之人、不敢以真面目示人之人,岂有信誉可言。”
未几,他又凛然冷哼道:“助他一把又如何,能不能成事暂且不论,即便是真的登了位,也是无用,这皇权终归是落不到他的头上。多行不义必自毙,他定不得好下场。”
宋伯点头称是,想了想还是低声问出口:“这……陈氏女究竟是何来历?能接连得到荼磨殿下和那位的看中。”
北狄王饮一口茶,反问道:“你以为如何?”
宋伯一时默然,循着记忆一番思索,斟酌道:“老奴以为,那位陈将军虽为女子,倒是足智多谋,堪当大用。武艺如何尚且不得而知,不过应当不差。”
“哦?”北狄王略有些诧异,他锐利的目光缓缓移向宋伯:“能得你如此称赞,倒不容易。”
他又道:“阿荼贪玩儿惯了,见着什么新鲜的物件都要去瞧瞧,和亲不过一时起意罢了,算不得数。更何况如今朔国这四分五裂的局面,那陈氏女能不能活着来北狄还是个未知。”
话虽如此,可自己的儿子什么心思做老子的能不知道?
提起荼磨,宋伯满是褶子的脸上不觉浮现出笑意:“殿下孩子心性,是真性情。”他续道:“和亲一事可大可小,殿下也定是有自己的考量。”
北狄王笑着摇摇头,神情却慢慢柔了下来。他这个儿子,自小最是心善,虽然总是一副顽劣不堪、吊儿郎当的样子,可心里头软着呢。提出和亲,是真的喜欢陈家嫡女还是想要缓和两国关系、平息争端,他看哪,还真说不准。
只是,这北狄终究还是自己说了算的。若有朝一日退位让贤,再另作他论。
……
陈氏父女归上京翌日。
今日晨光不显,天色微凉,宫里早早便派了马车来接。
陈颂禾昨夜晚归,悄悄钻了狗洞回的清风居,一进屋便见归桃急得直打转,见她回来差点激动地跪下。
她抽抽嗒嗒地诉说自己是如何如何骗过了流觞熬到现在,若是陈颂禾再不回来,她便要去禀报陈筹了。
陈颂禾好笑地摸着她的脑袋,催着她回房睡觉。
今日早起,她瞪着乌黑的眼窝洗漱,吓得归桃又手忙脚乱替她扑粉遮掩。
刘德全见陈筹和陈颂禾出了府门,堆着笑迎上前:“两位将军,请吧。”
两人对视一眼,朝刘德全点点头,先后上了马车。
陈颂禾心里很忐忑,其一为她终于要见到朔帝,这个她真正的父;其二为现下以陈颂禾的身份面圣,保管要因败仗受到责罚。
她并不怕降罪于己,只是唯恐连累陈府一同遭殃。只是刘德全的态度让她琢磨不透,心下不由又多了几分顾虑。
马车行进在官路上,颂禾闭目养神,脑中正思考对策,却听车外吵吵闹闹地围了多名百姓,似乎正朝着某个方向行动。
“刘公公,车外何事?”陈筹也听见了。
“无事无事。”刘公公擦了把额上的细汗,顾左右而言他:“就要进午门了,二位将军勿急。”
被刘德全打着哈哈转过去,陈颂禾也便没有继续留心。
很快马车便进了午门,二人随刘德全下了车,一路直行至宣政殿。
“禀陛下,镇西将军到——息风将军到——”
“咳咳……传!”带着咳声和微微喘息的低音自殿前传来,中气十足,可见主人勉强还算康健。
二人在大殿中央站定,颂禾垂着脑袋,却忍不住偷偷斜眼瞄向殿上。
可大殿的正上方,正隔着一层薄纱,陈颂禾与朔帝相隔两端,互相都瞧不清真容。
她心中泛过一阵涓涓细流般的失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心头宛转缠绕,喉头也哽咽难当,她缓缓神,呼出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
“二位将军,舟车劳顿一路辛苦,可还稳当?咳咳……”
“多谢陛下挂心,一路平安。”陈筹稳声应道,只字不提半路遇刺杀一事。
“嗯,那便,咳咳,那便好。”
“陛下可是龙体不适?”陈颂禾没忍住开了口。
平心而论,说心中不怪是假,可哪有儿女会真正恨着父母,这天下只有不爱子女的父母,断没有不爱父母的子女。她的心中空缺了十六年的亲情,只有那个人能填满。
帘后沉默了半晌,尔后传来一道女声:“劳小将军挂念,陛下是有些风寒,不日便能痊愈。”
她一手撩开那薄纱,款款一笑。阶边的婢女恭敬地接过她戴着长甲的左手,小心翼翼抚着她下了阶。
陈筹见了女子,忙道:“皇后娘娘万安,小女多嘴了。”
洛皇后亲切地搀过陈颂禾的手,嗔怪地瞧了眼陈筹:“镇西将军这是怎的?本宫还能吃了你女儿不成?”
她面容尚还算年轻,平日里也做些保养,倒看不出岁月的痕迹,一双美目生得与洛云止极像。金丝凤纹绣的裙摆拖地,脚步轻盈,嗓音温润,望向陈颂禾的眸子尽显亲昵。
陈颂禾恍然大悟他们的关系,似乎按照辈分算起来,阿止该叫洛皇后一声“姑姑”。
“今日叫你们来,是有事相商。”洛皇后盈盈一笑,解释道:“后宫本不得干政,恰巧陛下生了风寒,浑身无力,本宫也不得已代为参政。说来也巧,此事与后宫倒也不是没有关系,这不,本宫便自作主张揽了。”
陈筹与陈颂禾对视一眼,他对洛皇后点了点头:“娘娘请说。”
“哎,”洛皇后叹了口气:“前几日与北狄的战报你们也都知晓,仍是败了。”
陈颂禾呼吸一窒,果然还是来了。
洛皇后瞧着两人的脸色,忙宽慰道:“将军不必灰心,叫二位前来不是降罪,可是喜事儿呀。”
喜事?
陈颂禾不解,打了败仗能有什么喜事?
洛皇后回身朝朔帝行了一礼,朝下首唤道:“刘公公,呈上来。”
“是。”刘德全应声呈上两份文书。
洛皇后拿起其中一份递给陈筹:“将军过目。”
陈筹恭敬接过展开,还未细读,却见卷首赫然写着:休战协议。
他心中一惊,猛然抬头,对上洛皇后含笑的眸子,他才又皱着眉继续读了下去。陈颂禾偏头瞧了他一眼,不知文书上究竟写了何种内容,竟让爹露出这样的表情。
陈筹越看越郁闷,照协议的意思,北狄提出与朔国休战和谈,条件是划走朔国境内寸土寸金的十二城池。
“新凉、宿罗、洛城、临水……上京。”
看到最后二字,他的额上不觉冒出一滴冷汗。
“娘娘……”陈筹斟酌着话头:“难不成陛下的意思是,同意了这条约?”
洛皇后不置可否,聪明地反问:“镇西将军意下如何?”
“万万不可!”
陈筹低首急道:“上京城乃我朝都城,正是因为其地处中央,连接东西南北,河道宽阔,土壤潮湿,无尽繁华非别处可比,这才成了枢纽,发展至今已然稳固,岂能说划便划?”
洛皇后听罢,缓缓长叹一声。
“将军所言极是。”她纤细的两指又捡起另一份文书,像是极犹豫似的,目光柔柔地投射在陈颂禾身上,而后朝刘德全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将纸卷摊开,展在陈氏父女二人面前。
“北狄宵小鼠辈,恐怕是早料到我们不会同意此法,特提出第二种和解之法,那便是……”她顿了顿,没再说下去。
不过两人已经懂了,因为书卷上清清楚楚写着:
“嘉礼初成,缔结良缘,永结两国之好。
北狄皇子荼磨与朔国陈氏陈颂禾,同心同德,共赴海誓山盟。”
陈筹见了,目眦欲裂,他一把从刘德全手中夺过文书,两只大手紧紧攥着,那力道之大,好似就快要将那一纸文书捏碎。
他半晌没吭声。
他没吭声,不代表他没怨气,原来说了半天,是为这一出啊!陈筹在心中一阵冷笑,怎么,若是不同意割划十二城池,便要他卖了女儿去抵债吗?
他的脑中又猛然想起那客死异乡的可怜六公主,虽说他知晓阿颂没有那么柔弱,可要他看着好好一个女儿分隔两地,或许此生永远也回不了故土……他办不到!
陈颂禾心下震撼,偏头去瞧自己的父亲,见他冷眼沉默,也算是知晓了他的态度,不由心下一暖。
先斩后奏。
皇后此举,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她,这和亲,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她被洛皇后静静凝视着,却没有急着回话,心下出奇的冷静,可胸腔却在剧烈震动。
和亲,和亲,又是和亲!为何她不做公主了却依然摆脱不了这命运!
“咳咳咳……”
大殿之中,霍然回响起朔帝的咳声,他咳得惊天动地,面前的薄纱都被他的气息掀起。
洛皇后忙上了阶,安抚地拍着朔帝的背。
“皇后,”朔帝沙哑着声音道:“北狄许一月为期,也许还有更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