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帝在位的第二十年,上京风云惊变。
前一日的春光别样的明媚,春阳灼烧着朔国大地 ,第二日的清晨却暴雨如雷,好像老天都在为这位可怜的帝王哀嚎。他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宵衣旰食、夙兴夜寐,最终还是没能长久。
整整二十年,他未敢建立国号,因为他只是个彻头彻尾的窃国者,是他做了二十多年的逍遥王爷后,从他那太子哥哥手中“窃”来的皇权。
为皇非他本意,这皇位他坐得痛苦。
当丧事传到后宫时,洛皇后只是瞪大了眼,半晌后斥道:“胡说!”她颤抖着手抚着眉形,大声道:“滚出去!都给本宫滚出去!”
素儿担忧地退至殿外,良久才听见凤合宫内传出洛皇后痛不欲生的哭号,她发疯一般地砸着殿中的瓷器、花瓶,发丝凌乱、满眸猩红,口中喃喃:“为什么……为什么要丢下我……臣妾错了……臣妾错了……”
……
陈颂禾身着缟素跪在宣政殿外,周围是片片泣音,混杂着雨声,淋了她满头。她漠然地盯着不远处殿中盖着白布的朔帝,心中烦乱如麻。
回想上一次面见朔帝,还是自朔北边境回来的第二日。他与她隔着薄薄的纱帘对望,她瞧不清他的面容,只记得他缓慢而深沉的话音,带着连绵的慈爱与柔和。
她不忍再回忆,咬着唇死命压抑心下无边无际的难过与哽咽,说到底,他们父女俩还是缘分浅薄,竟连见上一面都是奢望,就这样天各一方。
四公主华珉已经哭晕过去了,由下人带着送去了偏殿中,一帮大臣也擦泪的擦泪,叩首的叩首,只是不知道,其中到底有多少真心。
华鸢的面色倒是沉静如水,可只有刘德全知道,当他跌跌撞撞地叫来华鸢时,她的脸色,真真苍白如死人。现下还能冷静地主持大局,恐怕是在强撑。
朔帝猝然薨逝,按照他留下的诏书,长公主华鸢即刻即位为女帝。
此刻她沉默地看着刘德全为闭眼长眠的朔帝加着寿衣,看着他入了棺,这才转身朝向殿内殿外乌泱泱跪着的众人。
她单手接过刘德全奉上的诏书,举起来朝文武百官示意道:
“父皇病逝突然,本公主顺应天命即位为帝,必将夙夜兢兢、懋隆国本、附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望诸位悉心辅佐,佑我大朔!”
众人听罢,忙俯身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颂禾随众臣一同匍匐在地,眼眶干涩无比,她微微闭了眼跪在殿外,虽有随侍在一旁撑伞,她还是湿透了大半。
停殡事毕,朝臣散去。
陈颂禾没有等陈筹,径自离开了宣政殿。
她撑着一把油伞在宫墙边徘徊,目光有些呆滞,丝毫没注意到前方有个人正迎面而来。
“陈娘子……”
那人温和地出声。
被雨中这一抹清润的嗓音唤醒,陈颂禾这才抬起伞面,恰与司马佑安隔着雨帘子相望。
“陛下他……”司马佑安低沉着起了个话头,想了想又勉强笑道:“娘子近日可还安好?”
陈颂禾微微一愣,这司马佑安打什么哑谜呢,明明昨日才刚见过。
她半晌没有回话,心里想,这人怎如此奇怪,初见时如芝兰玉树,昨日再见却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而今日呢,又好像变成了谦谦公子。
想起他昨日的话,心中还耿耿于怀,陈颂禾没好气道:“本小姐好的很啊。”她不甘示弱地呛道:“倒是司马大人,昨日回府,身子可有不适?”
那衣料上残留的蓑子粉,配司马佑安正好,她是能忍,但她不信司马佑安一个身娇肉贵的公子哥也能忍。
正想着看笑话,哪知对方浅笑道:“多谢娘子挂心,佑安一切都好。”
她想听的可不是这个……
陈颂禾听罢,皱皱眉也没追问,点了点头就要错过身子离开。她心情正差,也懒得与他多言,只想快快回府。
局势扑朔迷离,明明只过了两日,她却觉得像过了两年般漫长,三公主逼宫、朔帝薨逝、长公主即位,一切都进行得过于顺畅和迅速,令她心上蒙起一层不安。
那虎玉凶手还没有找到,和亲的一月之期也过了快一半,她舒了口气,握紧伞柄,步子不自觉加快。脚边溅起的水花也沾湿了裙角,素衣下摆登时染成了灰黑色,她目光沉沉,干脆一把撩起裙边,小跑起来。
雨渐渐小了些,却仍是默默地下,司马佑安走了一段路,蓦然想起昨日荼磨伤患处的布料和他蹙眉忍耐蓑子粉的样子,这才明白陈颂禾问话的用意。
两个幼稚鬼,他摇摇头。
……
宣政殿。
华鸢倚在龙椅上,头痛欲裂地按着眉心,她吩咐刘德全:“绝对不可走漏风声,环儿安排好了吗?”
“回女帝。”刘德全忙道:“已经给了她一笔银子,放她回乡了,要她一辈子死守此秘密。”
“嗯。”华鸢应了一声。
父皇不是病重而亡,而是自缢而死,这桩秘闻,除了她、刘德全、宫女环儿以及太医院慕院使,必不能再被第五个人知晓!
暴雨时分,电闪雷鸣之间,守夜宫女环儿第一个发现了绞死的朔帝,生生压下脱口而出的尖叫,满面惊恐地叫来了刘德全。
刘德全心跳如鼓,连跌了数跤,又叫了在偏殿歇息的华鸢。
三人咬着唇合力将朔帝从梁上放下,胸口在暴风雨中剧烈地起伏。
“是谁!”
华鸢探着朔帝早已失去气息的鼻翼,厉声嘶哑道:“是谁害了父皇!”
她红着眼,喘着粗气,心中已容不下片刻的理智,她一把抓住环儿怒道:“是谁,是谁!是不是你干的?”
环儿恐惧地摇着头,浑身颤抖地解释道:“不!殿下!不是奴婢做的,奴婢什么都不知道!”她面色惨白,扑通一声跪下,连连磕头:“奴婢一直在殿外守夜,一步也没有踏进房内,求公主明察呜呜呜……”
“也没见人进来?”刘德全痛苦地问。
环儿没说话,只是哭着摇头。
外头的雷停息下来,如瀑布洪流一般的雨丝哗啦啦下着,殿内安静了一瞬,只有环儿磕头的声音声声清脆。
无人进殿,那只能是……自缢……?
一道亮如白昼的闪电照得殿中一览无余,华鸢极缓慢地转过头,呆滞无神的目光落在朔帝早已失去生息的面上,静了一刹那,蓦然借着雨声嚎啕大哭起来。
“父皇——”她的哭声夹杂在雨幕中无法分辨,只有她自己知道,心中快要窒息的痛感有多么强烈。
大约一两个时辰以前,朔帝还仰面躺在榻上,温声细语地对她嘱托了许多,原来,竟都是离别之言吗?
刘德全还不死心,一遍又一遍地唤着“陛下”,一遍又一遍地伸手去探他的鼻息,直到手指碰到那完全冰冷的肌肤,才如梦初醒地歪倒在地,失了魂般呓语:“天爷啊……”
皇室自戕是罪大恶极,若是被外人知道,朔帝必不得安息。华鸢最先冷静下来,她擦擦眼泪站起身,拿出令牌朝环儿道:“你快快出宫一趟,叫慕院使来!”
环儿的额上磕出了一整块红印,她颤巍巍地接过令牌,强打起精神奔进了大雨中,她是个机灵的,一边跑一边糊着脸上的雨水,即使跌倒了也立刻爬起来。
或暗或明的天色中,华鸢联合慕笙,将朔帝之死伪装成重病。安排好一切后,才又装作若无其事般离开。
直到寅时过,天将明,她才抖着唇在小路子惊慌失措的禀报声中迈向正德宫。
……
已是午时,华鸢仍靠在榻上,她多想长睡不醒,可她一闭上眼就是朔帝如水的目光下沉静的期待与希冀,而后是母后时而疯癫时而温柔的话音,紧接着又变成丈夫和儿子含笑的呼唤和朝臣们逼近的奏折……
她猛然睁开了眼。
刘德全见她似是清醒了些,连忙传膳。
“刘德全,叫陈颂禾来。”华鸢突然道。
刘德全一愣:“陛下先用膳吧,有什么事找陈小将军,过了午时再说。”
这一声“陛下”叫得华鸢一阵恍惚,她稳了稳心神,还欲说些什么,抬眼却瞧见刘德全满是血丝的眼睛和憔悴不堪的面容,她心下一软,适时闭上了嘴。
她拿着筷子的手顿了顿,没再要他叫人,而是挥挥手让他下去歇息。从昨夜一直忙乱到此时,身体都该垮了。
刘德全也确实累了,他看着午膳端上了桌,才恭敬地退了下去。
从前朝到后宫,所有的一切都仍是有条不紊,只是这偌大的宫殿里,再也没有了那个宽仁温和的皇帝……
帝王薨逝,按照仪制先是停殡,而后在正德宫中摆灵七日后出小殡送梓宫,整整半年之后才是大殡,送进皇陵。
也许人一忙乱起来确实是容易忘记悲痛,华鸢甫一即位,就定了国号为顺宁,追尊朔帝为仁乐帝,谥号文穆。
至于当日,华鸢还是着身边的一等女使青萍叫了陈颂禾进殿。两日谈了一个多时辰,陈颂禾才从宣政殿退了出去。
“先前,先帝命你和亲,你可怨?”
陈颂禾一愣,很快回:“身为先帝的臣子和朔国的子民,本该为仁乐陛下分忧。”
华鸢“嗯”了一声,不置可否,缓缓又道:“那朕若是说,不要你和亲了呢?”
檐下潇潇雨歇,陈颂禾看着华鸢的唇一开一合,微微缩了缩瞳孔。
前一日的春光别样的明媚,春阳灼烧着朔国大地 ,第二日的清晨却暴雨如雷,好像老天都在为这位可怜的帝王哀嚎。他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宵衣旰食、夙兴夜寐,最终还是没能长久。
整整二十年,他未敢建立国号,因为他只是个彻头彻尾的窃国者,是他做了二十多年的逍遥王爷后,从他那太子哥哥手中“窃”来的皇权。
为皇非他本意,这皇位他坐得痛苦。
当丧事传到后宫时,洛皇后只是瞪大了眼,半晌后斥道:“胡说!”她颤抖着手抚着眉形,大声道:“滚出去!都给本宫滚出去!”
素儿担忧地退至殿外,良久才听见凤合宫内传出洛皇后痛不欲生的哭号,她发疯一般地砸着殿中的瓷器、花瓶,发丝凌乱、满眸猩红,口中喃喃:“为什么……为什么要丢下我……臣妾错了……臣妾错了……”
……
陈颂禾身着缟素跪在宣政殿外,周围是片片泣音,混杂着雨声,淋了她满头。她漠然地盯着不远处殿中盖着白布的朔帝,心中烦乱如麻。
回想上一次面见朔帝,还是自朔北边境回来的第二日。他与她隔着薄薄的纱帘对望,她瞧不清他的面容,只记得他缓慢而深沉的话音,带着连绵的慈爱与柔和。
她不忍再回忆,咬着唇死命压抑心下无边无际的难过与哽咽,说到底,他们父女俩还是缘分浅薄,竟连见上一面都是奢望,就这样天各一方。
四公主华珉已经哭晕过去了,由下人带着送去了偏殿中,一帮大臣也擦泪的擦泪,叩首的叩首,只是不知道,其中到底有多少真心。
华鸢的面色倒是沉静如水,可只有刘德全知道,当他跌跌撞撞地叫来华鸢时,她的脸色,真真苍白如死人。现下还能冷静地主持大局,恐怕是在强撑。
朔帝猝然薨逝,按照他留下的诏书,长公主华鸢即刻即位为女帝。
此刻她沉默地看着刘德全为闭眼长眠的朔帝加着寿衣,看着他入了棺,这才转身朝向殿内殿外乌泱泱跪着的众人。
她单手接过刘德全奉上的诏书,举起来朝文武百官示意道:
“父皇病逝突然,本公主顺应天命即位为帝,必将夙夜兢兢、懋隆国本、附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望诸位悉心辅佐,佑我大朔!”
众人听罢,忙俯身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颂禾随众臣一同匍匐在地,眼眶干涩无比,她微微闭了眼跪在殿外,虽有随侍在一旁撑伞,她还是湿透了大半。
停殡事毕,朝臣散去。
陈颂禾没有等陈筹,径自离开了宣政殿。
她撑着一把油伞在宫墙边徘徊,目光有些呆滞,丝毫没注意到前方有个人正迎面而来。
“陈娘子……”
那人温和地出声。
被雨中这一抹清润的嗓音唤醒,陈颂禾这才抬起伞面,恰与司马佑安隔着雨帘子相望。
“陛下他……”司马佑安低沉着起了个话头,想了想又勉强笑道:“娘子近日可还安好?”
陈颂禾微微一愣,这司马佑安打什么哑谜呢,明明昨日才刚见过。
她半晌没有回话,心里想,这人怎如此奇怪,初见时如芝兰玉树,昨日再见却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而今日呢,又好像变成了谦谦公子。
想起他昨日的话,心中还耿耿于怀,陈颂禾没好气道:“本小姐好的很啊。”她不甘示弱地呛道:“倒是司马大人,昨日回府,身子可有不适?”
那衣料上残留的蓑子粉,配司马佑安正好,她是能忍,但她不信司马佑安一个身娇肉贵的公子哥也能忍。
正想着看笑话,哪知对方浅笑道:“多谢娘子挂心,佑安一切都好。”
她想听的可不是这个……
陈颂禾听罢,皱皱眉也没追问,点了点头就要错过身子离开。她心情正差,也懒得与他多言,只想快快回府。
局势扑朔迷离,明明只过了两日,她却觉得像过了两年般漫长,三公主逼宫、朔帝薨逝、长公主即位,一切都进行得过于顺畅和迅速,令她心上蒙起一层不安。
那虎玉凶手还没有找到,和亲的一月之期也过了快一半,她舒了口气,握紧伞柄,步子不自觉加快。脚边溅起的水花也沾湿了裙角,素衣下摆登时染成了灰黑色,她目光沉沉,干脆一把撩起裙边,小跑起来。
雨渐渐小了些,却仍是默默地下,司马佑安走了一段路,蓦然想起昨日荼磨伤患处的布料和他蹙眉忍耐蓑子粉的样子,这才明白陈颂禾问话的用意。
两个幼稚鬼,他摇摇头。
……
宣政殿。
华鸢倚在龙椅上,头痛欲裂地按着眉心,她吩咐刘德全:“绝对不可走漏风声,环儿安排好了吗?”
“回女帝。”刘德全忙道:“已经给了她一笔银子,放她回乡了,要她一辈子死守此秘密。”
“嗯。”华鸢应了一声。
父皇不是病重而亡,而是自缢而死,这桩秘闻,除了她、刘德全、宫女环儿以及太医院慕院使,必不能再被第五个人知晓!
暴雨时分,电闪雷鸣之间,守夜宫女环儿第一个发现了绞死的朔帝,生生压下脱口而出的尖叫,满面惊恐地叫来了刘德全。
刘德全心跳如鼓,连跌了数跤,又叫了在偏殿歇息的华鸢。
三人咬着唇合力将朔帝从梁上放下,胸口在暴风雨中剧烈地起伏。
“是谁!”
华鸢探着朔帝早已失去气息的鼻翼,厉声嘶哑道:“是谁害了父皇!”
她红着眼,喘着粗气,心中已容不下片刻的理智,她一把抓住环儿怒道:“是谁,是谁!是不是你干的?”
环儿恐惧地摇着头,浑身颤抖地解释道:“不!殿下!不是奴婢做的,奴婢什么都不知道!”她面色惨白,扑通一声跪下,连连磕头:“奴婢一直在殿外守夜,一步也没有踏进房内,求公主明察呜呜呜……”
“也没见人进来?”刘德全痛苦地问。
环儿没说话,只是哭着摇头。
外头的雷停息下来,如瀑布洪流一般的雨丝哗啦啦下着,殿内安静了一瞬,只有环儿磕头的声音声声清脆。
无人进殿,那只能是……自缢……?
一道亮如白昼的闪电照得殿中一览无余,华鸢极缓慢地转过头,呆滞无神的目光落在朔帝早已失去生息的面上,静了一刹那,蓦然借着雨声嚎啕大哭起来。
“父皇——”她的哭声夹杂在雨幕中无法分辨,只有她自己知道,心中快要窒息的痛感有多么强烈。
大约一两个时辰以前,朔帝还仰面躺在榻上,温声细语地对她嘱托了许多,原来,竟都是离别之言吗?
刘德全还不死心,一遍又一遍地唤着“陛下”,一遍又一遍地伸手去探他的鼻息,直到手指碰到那完全冰冷的肌肤,才如梦初醒地歪倒在地,失了魂般呓语:“天爷啊……”
皇室自戕是罪大恶极,若是被外人知道,朔帝必不得安息。华鸢最先冷静下来,她擦擦眼泪站起身,拿出令牌朝环儿道:“你快快出宫一趟,叫慕院使来!”
环儿的额上磕出了一整块红印,她颤巍巍地接过令牌,强打起精神奔进了大雨中,她是个机灵的,一边跑一边糊着脸上的雨水,即使跌倒了也立刻爬起来。
或暗或明的天色中,华鸢联合慕笙,将朔帝之死伪装成重病。安排好一切后,才又装作若无其事般离开。
直到寅时过,天将明,她才抖着唇在小路子惊慌失措的禀报声中迈向正德宫。
……
已是午时,华鸢仍靠在榻上,她多想长睡不醒,可她一闭上眼就是朔帝如水的目光下沉静的期待与希冀,而后是母后时而疯癫时而温柔的话音,紧接着又变成丈夫和儿子含笑的呼唤和朝臣们逼近的奏折……
她猛然睁开了眼。
刘德全见她似是清醒了些,连忙传膳。
“刘德全,叫陈颂禾来。”华鸢突然道。
刘德全一愣:“陛下先用膳吧,有什么事找陈小将军,过了午时再说。”
这一声“陛下”叫得华鸢一阵恍惚,她稳了稳心神,还欲说些什么,抬眼却瞧见刘德全满是血丝的眼睛和憔悴不堪的面容,她心下一软,适时闭上了嘴。
她拿着筷子的手顿了顿,没再要他叫人,而是挥挥手让他下去歇息。从昨夜一直忙乱到此时,身体都该垮了。
刘德全也确实累了,他看着午膳端上了桌,才恭敬地退了下去。
从前朝到后宫,所有的一切都仍是有条不紊,只是这偌大的宫殿里,再也没有了那个宽仁温和的皇帝……
帝王薨逝,按照仪制先是停殡,而后在正德宫中摆灵七日后出小殡送梓宫,整整半年之后才是大殡,送进皇陵。
也许人一忙乱起来确实是容易忘记悲痛,华鸢甫一即位,就定了国号为顺宁,追尊朔帝为仁乐帝,谥号文穆。
至于当日,华鸢还是着身边的一等女使青萍叫了陈颂禾进殿。两日谈了一个多时辰,陈颂禾才从宣政殿退了出去。
“先前,先帝命你和亲,你可怨?”
陈颂禾一愣,很快回:“身为先帝的臣子和朔国的子民,本该为仁乐陛下分忧。”
华鸢“嗯”了一声,不置可否,缓缓又道:“那朕若是说,不要你和亲了呢?”
檐下潇潇雨歇,陈颂禾看着华鸢的唇一开一合,微微缩了缩瞳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