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渐渐暖和起来了,如那日一般骇人的大雨已许久没有出现过,河岸边的柳枝儿都抽了条,孩童们也不惧靠近,在水塘边玩儿得肆意。
几个浣衣的妇女含笑看着孩子们,口中不觉哼唱起新学的江南小曲儿。
“天光云影,野渡横舟,西陵下宿命伫望,且醉作一砚梅香淡墨,一半凝魄,一半氲散~”
这是顺宁元年的季春,皇室元气大伤,先后失去了六公主、三公主、雍王府、还有先帝仁乐皇帝。
距陈颂禾上次进宫与顺宁女帝单独会面已一月有余,不知她使了什么法子稳住北狄,竟整整一月未有战乱、也未再有人逼迫陈颂禾和亲。
陈颂禾无事可做,在府里闷得慌,闲来无聊也与慕海月和陆银珠出游过几回。她本就是一把临时上刃的尖刀,眼下没了用处,自然开始蒙尘。
陆银珠时时朝她邀功,说是幸好陈颂禾遇上了她,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陈颂禾听罢,每每都笑着应“是”。
只是安宁祥和的日子里,总归觉得还有什么事儿没完成似的。
那日回府后,她又忽然忆起荼磨的那把红宝石弯刀似乎还在司马佑安手中,腆着脸向司马府递了几回帖子要刀竟都被回拒了。
拒帖美其名曰:“择良辰吉日自会归还”。
良辰吉日良辰吉日,次数多了,陈颂禾都气笑了,正偷摸考虑着自行去司马府“拿回”的可能性,那边恰好就派人递了帖子进来。
陈颂禾带着归桃出门采买去了,帖子落到了梁玉涵手中。
当她踏进陈府的正厅瞅见自家阿母的满面红光时,就知道她误解了。
“说说吧,阿颂。”梁玉涵笑得合不拢嘴:“你与司马家的郎君,是何时开始的?”
陈颂禾微微一笑,尽量语气平和:“娘怕是误会了,不过是有一物件暂寄在司马公子处,现下寻个时候取回罢了。”
梁玉涵笑得含蓄,满眼揶揄:“跟娘亲还不说实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更何况是司马佑安这么优秀的女婿,娘放心得很哪!”
说罢,她抬袖掩着唇“咯吱咯吱”地笑起来,好似真的难掩激动。
陈颂禾没反驳,朝身后的归桃无奈地摊摊手,返身回了清风居。
梁玉涵也没拦她,坐在原处第十九次抽开帖子,轻轻念着上头的文字:
“美人依约,月上柳梢。恰逢灯会,余香暗绕。明日卯时,摘星揽月射日楼,不见不散。”
她反复念了几轮,忽又瞥见另一边自帖子中掉落的花筏,上头印着盛放的雏菊,早已干透的墨印明明白白地写着“陈颂禾”三字。
“这孩子,还说不是。”她摩挲着花筏轻笑。
这边陈颂禾刚进清风居,正厅就传来刘德全的声音:“夫人,陈小将军可在?”
梁玉涵忙迎礼:“在在在,可是女帝宣召?”
刘德全点点头:“陛下召小将军立刻进宫。”
陈颂禾得了令,也没耽搁,翻身跨上一匹马就往宫门赶去。
进了宣政殿,她才发现,女帝不止召了她一人。
司马佑安、苏沉舟、陈筹,还有新任宰相莫问西。
见司马佑安也在,陈颂禾忍不住悄悄对他翻了个白眼,没想到被对方抓了个正着。
司马佑安只回以一笑。
华鸢见了陈颂禾,朝众人道:“人齐了,朕有要事与各位相商。”
莫问西在苏文伯在世时还只是正二品的左都御史,他年纪较苏文伯尚轻,较司马佑安等又尚且年长,不是世家出身,年轻时摘得科举桂冠,以一己之力破了多年来世家大族垄断朝政的现状,深得朔帝器重,甚至让他尚长公主。
他幼时家贫,寒窗十年,年及弱冠才勉强凑了钱财来上京参加科考,从此走上仕途。可他一介平民,若不是得长公主和先帝赏识,仅仅是空有学识而无背景,早被官场的豺狼虎豹吃干抹净了。
苏文伯和三公主死的蹊跷,他并不觉得他们会服毒自尽,可确实没有找到第三者介入的证据。况且他一介左都御史,并不能插手刑部和大理寺,便只能就此作罢。
眼见陈颂禾进了宣政殿,莫问西微微蹙眉:“陛下,既是十分重要之事,还是多寻些能派上用场之人为好。”
陈颂禾婉言:“莫丞相这话是对下官说的?”
莫问西一声冷哼。
陈颂禾有些头疼,能考取状元之人都恃才傲物,她倒是可以理解,只是这殿上这么多人,偏偏只瞧不起她,让她略有些尴尬,虽不愿承认,可在场几名武将中,她确实官职最低,武艺最弱。
她于是嘴硬道:“陛下叫了下官来,自然有陛下的道理,丞相大人是在质疑陛下?”
“咳咳。”陈筹猛咳了一声示意陈颂禾住嘴,人家可是夫妻,怎轮的上他人说三道四,听着像挑拨离间似的。他打断两人对话,摸着脑袋朝莫问西道:“莫丞相大人有大量,小女别的本事没有,就一张嘴厉害,哈哈您别跟晚辈一般见识。”
陈颂禾一噎。
“好了诸位。”华鸢开口道:“问西,沙场上的事儿,本不欲唤你一介文官前来,可事出紧急,朕也得找人把把关才是。”
她自阶上缓步而下,来到众人面前,目光中带了些严肃。明皇色的宫装很衬她,整个人散发强势威严的气场。
“刘德全。”她开口唤道。
刘德全应了一声,悄然退出殿外把门。
“自正月开始,先是小六和亲途中遭难,再是华郁伙同苏家和雍王意谋反,谋反不成,牢中毒发,后又是先帝薨逝,朕即位。”
华鸢叹着气:“这一切都发生得太快太急,像是有人在背后做了推手,置朔国于险境一般。”
殿上几人面面相觑,司马佑安微微凝目:“陛下,您的意思是,这是个局,且幕后有人?”
华鸢沉默片刻,缓缓道:“这只是朕的直觉,尚且并无证据。”
陈颂禾没有说话,但是她与女帝有同样的直觉。
苏沉舟沉吟片刻道:“若那幕后之人现下就殿中,陛下该当如何?”
此言一出,宣政殿内的气氛瞬间低至冰点,犹如身处寒风瑟瑟,白雪茫茫中望不到前路。几人都互相打量着,谁也没出声。
华鸢勾了勾唇,轻声解释:“各位在华郁逼宫谋反时的所作所为足以让朕确信你们的清白,若她能拉拢武将,必不会冒险去碰先帝的金吾卫。”
她看了眼陈筹和陈颂禾,又道:“据朕所知,华郁在谋反前,也曾在两位陈将军回京中途下过手,不过失败了。”
陈家父女两人点了点头。
陈颂禾默了默,忽然问:“陛下需要我等做什么?”
她问出了重点,华鸢也不再迟疑,向着司马佑安道:“司马佑安,朕现复你荣牧大将军之职,你可愿意?”
司马佑安神色一凝,并未有欣喜之色,而是斟酌着反问:“陛下……预备与北狄死战?”
他生来就是将军,自该在沙场上有一番作为,可是,隔着家族和荼磨的干系,他半点儿也不愿让两国落得如此局面。
华鸢听罢,心里知晓他所想,当下便仰面大笑起来:“好你个司马佑安,若朕说是,你便要抗旨?”
“微臣不敢。”
华鸢抬手,示意他不必再说,沉声道:“朕都知道,以朔国眼下的实力,无论与四国中哪一国硬碰硬都没有绝对的胜算,朕不想强攻。”
“诸位恐怕不知,正月里败于北狄之后,北狄曾遣来使递上两份休战文书供朔国抉择。其一,朔国双手奉送包括上京在内的十二城;其二……”
华鸢话音未落,莫问西便着急打断:“岂有此理!北狄欺人太甚!”
苏沉舟淡淡道:“莫丞相,还是听陛下把话说完吧。”
莫问西也意识到不妥,忙道:“陛下恕罪,这其二为……”
华鸢蹙眉叹气:“其二,着朔国陈氏嫡女,息风将军陈颂禾和亲北狄,以平两国争端。”
话音落下,宣政殿中的几人皆齐刷刷将目光投向陈颂禾,一时间竟都有些沉默。
牺牲一个陈颂禾,保住朔国十二城,这买卖无论谁来看都十分划算。
可一个陈颂禾的战力,对于将源本就匮乏的朔国来说,亦不容小觑。
谁都没有再开口,等待着华鸢的下文。
“朕就明说了。”
她有些烦躁地来回踱步道:“先帝薨逝前曾下明言,不欲朔女再和亲。”
陈颂禾一愣,那日顺宁女帝确是告诉她不必和亲,但她没想到是先帝的意思。
华鸢身着明黄色龙袍,走至龙椅前坐下,她一手托着茶盏一面低声道:“你们可知,上京有什么?”
众人微微一愣,不懂此言何意,司马佑安蹙眉,想了想率先道:“上京……自然是有土地、有水源、有山河美景。”
话音未落又自我反驳:“不,不对,若只是这些,还不足以让北狄惦记。”
陈颂禾点点头,她也想到了此处,解题的关键在上京,到底是何物?
它一定无法轻易移动,深耕于上京某处,甚至勇猛如北狄大军也无法强行夺取,否则北狄大可以强兵压境,一举攻破层层关隘,直捣上京。
它一定不被常人熟知,极为隐秘,价值连城,恐怕在朔国也只有历代皇帝知晓。
陈颂禾的思绪在各路方向上转了好几个弯,忽地豁然开朗道:“是金矿!”
她说的肯定而非疑问,华鸢有些惊讶,虽说已没再打算继续保守这个秘密,不过她倒是没有料到真有人能猜到。当下便颇为欣赏地瞧了身旁看似娇小低调实则强大聪慧的女子一眼。
“没错,确是金矿。”
此言一出,殿上泛起陈筹和莫问西的抽气声,他们在朝快二十年,从未听说过上京城内竟有此等泼天的富贵!
“陛下,为何告知臣等?”苏沉舟皱眉。
华鸢说罢,已松了一大口气,她看着还算淡定的几人,露出笑意:“朕不仅要告诉你们,还要在六月里的五国大朝会上向诸国宣布这个消息。”
众人张着嘴,相对无言,殿上顿时静得连掉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
几个浣衣的妇女含笑看着孩子们,口中不觉哼唱起新学的江南小曲儿。
“天光云影,野渡横舟,西陵下宿命伫望,且醉作一砚梅香淡墨,一半凝魄,一半氲散~”
这是顺宁元年的季春,皇室元气大伤,先后失去了六公主、三公主、雍王府、还有先帝仁乐皇帝。
距陈颂禾上次进宫与顺宁女帝单独会面已一月有余,不知她使了什么法子稳住北狄,竟整整一月未有战乱、也未再有人逼迫陈颂禾和亲。
陈颂禾无事可做,在府里闷得慌,闲来无聊也与慕海月和陆银珠出游过几回。她本就是一把临时上刃的尖刀,眼下没了用处,自然开始蒙尘。
陆银珠时时朝她邀功,说是幸好陈颂禾遇上了她,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陈颂禾听罢,每每都笑着应“是”。
只是安宁祥和的日子里,总归觉得还有什么事儿没完成似的。
那日回府后,她又忽然忆起荼磨的那把红宝石弯刀似乎还在司马佑安手中,腆着脸向司马府递了几回帖子要刀竟都被回拒了。
拒帖美其名曰:“择良辰吉日自会归还”。
良辰吉日良辰吉日,次数多了,陈颂禾都气笑了,正偷摸考虑着自行去司马府“拿回”的可能性,那边恰好就派人递了帖子进来。
陈颂禾带着归桃出门采买去了,帖子落到了梁玉涵手中。
当她踏进陈府的正厅瞅见自家阿母的满面红光时,就知道她误解了。
“说说吧,阿颂。”梁玉涵笑得合不拢嘴:“你与司马家的郎君,是何时开始的?”
陈颂禾微微一笑,尽量语气平和:“娘怕是误会了,不过是有一物件暂寄在司马公子处,现下寻个时候取回罢了。”
梁玉涵笑得含蓄,满眼揶揄:“跟娘亲还不说实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更何况是司马佑安这么优秀的女婿,娘放心得很哪!”
说罢,她抬袖掩着唇“咯吱咯吱”地笑起来,好似真的难掩激动。
陈颂禾没反驳,朝身后的归桃无奈地摊摊手,返身回了清风居。
梁玉涵也没拦她,坐在原处第十九次抽开帖子,轻轻念着上头的文字:
“美人依约,月上柳梢。恰逢灯会,余香暗绕。明日卯时,摘星揽月射日楼,不见不散。”
她反复念了几轮,忽又瞥见另一边自帖子中掉落的花筏,上头印着盛放的雏菊,早已干透的墨印明明白白地写着“陈颂禾”三字。
“这孩子,还说不是。”她摩挲着花筏轻笑。
这边陈颂禾刚进清风居,正厅就传来刘德全的声音:“夫人,陈小将军可在?”
梁玉涵忙迎礼:“在在在,可是女帝宣召?”
刘德全点点头:“陛下召小将军立刻进宫。”
陈颂禾得了令,也没耽搁,翻身跨上一匹马就往宫门赶去。
进了宣政殿,她才发现,女帝不止召了她一人。
司马佑安、苏沉舟、陈筹,还有新任宰相莫问西。
见司马佑安也在,陈颂禾忍不住悄悄对他翻了个白眼,没想到被对方抓了个正着。
司马佑安只回以一笑。
华鸢见了陈颂禾,朝众人道:“人齐了,朕有要事与各位相商。”
莫问西在苏文伯在世时还只是正二品的左都御史,他年纪较苏文伯尚轻,较司马佑安等又尚且年长,不是世家出身,年轻时摘得科举桂冠,以一己之力破了多年来世家大族垄断朝政的现状,深得朔帝器重,甚至让他尚长公主。
他幼时家贫,寒窗十年,年及弱冠才勉强凑了钱财来上京参加科考,从此走上仕途。可他一介平民,若不是得长公主和先帝赏识,仅仅是空有学识而无背景,早被官场的豺狼虎豹吃干抹净了。
苏文伯和三公主死的蹊跷,他并不觉得他们会服毒自尽,可确实没有找到第三者介入的证据。况且他一介左都御史,并不能插手刑部和大理寺,便只能就此作罢。
眼见陈颂禾进了宣政殿,莫问西微微蹙眉:“陛下,既是十分重要之事,还是多寻些能派上用场之人为好。”
陈颂禾婉言:“莫丞相这话是对下官说的?”
莫问西一声冷哼。
陈颂禾有些头疼,能考取状元之人都恃才傲物,她倒是可以理解,只是这殿上这么多人,偏偏只瞧不起她,让她略有些尴尬,虽不愿承认,可在场几名武将中,她确实官职最低,武艺最弱。
她于是嘴硬道:“陛下叫了下官来,自然有陛下的道理,丞相大人是在质疑陛下?”
“咳咳。”陈筹猛咳了一声示意陈颂禾住嘴,人家可是夫妻,怎轮的上他人说三道四,听着像挑拨离间似的。他打断两人对话,摸着脑袋朝莫问西道:“莫丞相大人有大量,小女别的本事没有,就一张嘴厉害,哈哈您别跟晚辈一般见识。”
陈颂禾一噎。
“好了诸位。”华鸢开口道:“问西,沙场上的事儿,本不欲唤你一介文官前来,可事出紧急,朕也得找人把把关才是。”
她自阶上缓步而下,来到众人面前,目光中带了些严肃。明皇色的宫装很衬她,整个人散发强势威严的气场。
“刘德全。”她开口唤道。
刘德全应了一声,悄然退出殿外把门。
“自正月开始,先是小六和亲途中遭难,再是华郁伙同苏家和雍王意谋反,谋反不成,牢中毒发,后又是先帝薨逝,朕即位。”
华鸢叹着气:“这一切都发生得太快太急,像是有人在背后做了推手,置朔国于险境一般。”
殿上几人面面相觑,司马佑安微微凝目:“陛下,您的意思是,这是个局,且幕后有人?”
华鸢沉默片刻,缓缓道:“这只是朕的直觉,尚且并无证据。”
陈颂禾没有说话,但是她与女帝有同样的直觉。
苏沉舟沉吟片刻道:“若那幕后之人现下就殿中,陛下该当如何?”
此言一出,宣政殿内的气氛瞬间低至冰点,犹如身处寒风瑟瑟,白雪茫茫中望不到前路。几人都互相打量着,谁也没出声。
华鸢勾了勾唇,轻声解释:“各位在华郁逼宫谋反时的所作所为足以让朕确信你们的清白,若她能拉拢武将,必不会冒险去碰先帝的金吾卫。”
她看了眼陈筹和陈颂禾,又道:“据朕所知,华郁在谋反前,也曾在两位陈将军回京中途下过手,不过失败了。”
陈家父女两人点了点头。
陈颂禾默了默,忽然问:“陛下需要我等做什么?”
她问出了重点,华鸢也不再迟疑,向着司马佑安道:“司马佑安,朕现复你荣牧大将军之职,你可愿意?”
司马佑安神色一凝,并未有欣喜之色,而是斟酌着反问:“陛下……预备与北狄死战?”
他生来就是将军,自该在沙场上有一番作为,可是,隔着家族和荼磨的干系,他半点儿也不愿让两国落得如此局面。
华鸢听罢,心里知晓他所想,当下便仰面大笑起来:“好你个司马佑安,若朕说是,你便要抗旨?”
“微臣不敢。”
华鸢抬手,示意他不必再说,沉声道:“朕都知道,以朔国眼下的实力,无论与四国中哪一国硬碰硬都没有绝对的胜算,朕不想强攻。”
“诸位恐怕不知,正月里败于北狄之后,北狄曾遣来使递上两份休战文书供朔国抉择。其一,朔国双手奉送包括上京在内的十二城;其二……”
华鸢话音未落,莫问西便着急打断:“岂有此理!北狄欺人太甚!”
苏沉舟淡淡道:“莫丞相,还是听陛下把话说完吧。”
莫问西也意识到不妥,忙道:“陛下恕罪,这其二为……”
华鸢蹙眉叹气:“其二,着朔国陈氏嫡女,息风将军陈颂禾和亲北狄,以平两国争端。”
话音落下,宣政殿中的几人皆齐刷刷将目光投向陈颂禾,一时间竟都有些沉默。
牺牲一个陈颂禾,保住朔国十二城,这买卖无论谁来看都十分划算。
可一个陈颂禾的战力,对于将源本就匮乏的朔国来说,亦不容小觑。
谁都没有再开口,等待着华鸢的下文。
“朕就明说了。”
她有些烦躁地来回踱步道:“先帝薨逝前曾下明言,不欲朔女再和亲。”
陈颂禾一愣,那日顺宁女帝确是告诉她不必和亲,但她没想到是先帝的意思。
华鸢身着明黄色龙袍,走至龙椅前坐下,她一手托着茶盏一面低声道:“你们可知,上京有什么?”
众人微微一愣,不懂此言何意,司马佑安蹙眉,想了想率先道:“上京……自然是有土地、有水源、有山河美景。”
话音未落又自我反驳:“不,不对,若只是这些,还不足以让北狄惦记。”
陈颂禾点点头,她也想到了此处,解题的关键在上京,到底是何物?
它一定无法轻易移动,深耕于上京某处,甚至勇猛如北狄大军也无法强行夺取,否则北狄大可以强兵压境,一举攻破层层关隘,直捣上京。
它一定不被常人熟知,极为隐秘,价值连城,恐怕在朔国也只有历代皇帝知晓。
陈颂禾的思绪在各路方向上转了好几个弯,忽地豁然开朗道:“是金矿!”
她说的肯定而非疑问,华鸢有些惊讶,虽说已没再打算继续保守这个秘密,不过她倒是没有料到真有人能猜到。当下便颇为欣赏地瞧了身旁看似娇小低调实则强大聪慧的女子一眼。
“没错,确是金矿。”
此言一出,殿上泛起陈筹和莫问西的抽气声,他们在朝快二十年,从未听说过上京城内竟有此等泼天的富贵!
“陛下,为何告知臣等?”苏沉舟皱眉。
华鸢说罢,已松了一大口气,她看着还算淡定的几人,露出笑意:“朕不仅要告诉你们,还要在六月里的五国大朝会上向诸国宣布这个消息。”
众人张着嘴,相对无言,殿上顿时静得连掉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