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看守犯人的璨卒正在踱步取暖,“嗒”的一声,他们好像听到了石子落地的声音。几人互看一样,漫不经心的走过去查看,却被突如其来匕首划破咽喉,然后很快的,他们的尸体被绑在一根木棍上,木棍插入地中,又被他们的腿挡住,若非近距离看,黑灯瞎火的情况下根本难以察觉。同样的事也发生在戎卒看守的身上。
解决完看守,秦军士卒以最快的速度救出赵士斌和萧臻,又把早就准备好的假人绑了上去。
秦卒将两人抬出营地,在那里,秦军们早已整装待发。见他们回来,将领们赶紧围上来询问情况,听秦卒说一切顺利,无人察觉之后,又问赵士斌和萧臻的情况。两人虽已被冻的说不出话来,却没有大碍。葛云和万乐对视一眼,将他们安排进了马车。
时间仓促,他们来不及准备多的马车,只有一辆,顾婉兮也在里面,见到两人,她赶紧拿出毯子盖在他们身上。两人尴尬不已,就要下车,顾婉兮叫住他们道:“此去河西,千里迢迢,你们的身体可不能夸。”
萧臻嗫嚅道:“可是……”
顾婉兮紧了紧他身上的毯子,说道:“这时候了还讲男女之防,你是觉得大家不信任我,还是不信任你们?”
萧臻和赵士斌笑了笑,没再说话。
马车辚辚,顾婉兮不知不觉间睡了过去,等再醒来时,天已大亮,萧臻和赵士斌也不在车内。她掀开车帘,看见萧臻正骑马走在车旁,赵士斌不知去了何处,大概是与万乐在一起吧。
萧臻见顾婉兮醒来,递进一只烤兔,顾婉兮接过,惊奇地说道:“它还是热的,你从哪儿得来的?”
萧臻笑道:“刚才路过一个村子,村民们正好打了猎在烤炙,就顺手买了。”
顾婉兮咬了一口,笑眯眯道:“嗯,外焦里嫩,好吃!”
萧臻道:“好吃就多吃点,我瞧少将军把他那份偷偷藏起来了,没吃呢,估计是留给你的。”
“真的?”顾婉兮先是一笑,随后反应过来道,“你叫他什么?少将军?”
萧臻点头道:“葛云不能随我们一同离开,否则在戎国看来,这一切就是陛下为阻止戎国得到河西而设下的计策,啊,虽然事实也相差不远就是了。少将军已经摘下面具,以真面目示人,至于葛云,嘿,路途遥远,总能碰到一两具尸体,或者奸恶之人,到时候把面具往他头上一戴,就是葛云半途被我们杀人抛尸,魂归天地了。”
顾婉兮拍手道:“好计策。不过秦军大部分都见过他的脸,对于他的事,难道不会起疑吗?”
萧臻道:“放心吧,他自有说服众人的能力和理由。”
顾婉兮笑道:“也是。”
萧臻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还有,我们在那个村子里发现了伪帝的线索。”
顾婉兮脸色一滞,猛地抬头看向萧臻,萧臻继续说道:“但是要赶路,没办法花更多的时间去找他,少将军只能将消息传回延城,相信陛下自有处置之法。”
顾婉兮明眸微黯,随即又摇了摇头,抬眼着看向天边。苍穹之下,一只雄鹰划过天际,划过了行军中的队伍,也划过了无数的山山水水。顾婉兮不会知道,在苍鹰途径的一片土地上,此时正发生着一场骚乱。
天明时,两军看守的尸体被发现,木架和囚笼里的假人也被发现,与此同时,秦军的营地空了。此时此刻,再傻的人也明白过来,万乐救了人,然后带着军队跑了。
巴朗气急败坏,指着璨军说是他们放走了罪人和秦军。宁仇挺身而出,指着地上璨卒的尸体反驳道:“若当真是我们放人,他们还会死吗?!”
巴朗吼道:“这是你们的障眼法!”
宁仇满脸愤恨,回对巴朗道:“你这是污蔑!”
巴朗道:“我要见公主,我要将你们的事情都告诉公主和王上,让你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宁仇同样道:“我也要将此事告知陛下,看看究竟是谁在捣乱!”
巴郎气急:“你说什么!”
宁仇不再理他,骑上马就往城内驰去。巴朗大叫一声,也骑上马跟上。
两人来到皇宫,见到陆云铮和禄心,你一言我一语的将事情说了一遍,期间还掺杂着争吵和控诉。陆云铮被吵的心烦,捏了捏眉心,陶姜见状大喊好几声,终于让那两人安静了下来。禄心看向宁仇,只问了一个问题:“葛云呢,他在哪里?”
因为吵架,宁仇的脸还一阵通红。他压着怒火,尽量以平静的语气说道:“不知道,一直没找到他。”
巴朗插嘴道:“肯定是跟着秦军跑了!他就是个满脑子鬼主意的人,救人肯定是他的主意!”
宁仇反驳道:“葛先生是陛下的谋士,他绝不会做对不起陛下的事!”
巴朗骂道:“那就是你们陛……”
“巴朗将军!”禄心喝住气得失去理智的巴朗,然后转头看向陆云铮。陆云铮回看禄心,一字一句道:“朕不知情。”
禄心则道:“一句话,不能证明你的语言,木矣扎将军的冤屈,也不能就此湮灭。”
陆云铮稍作沉默,随后说道:“朕会派黑旗军追击秦军,若遇萧臻和赵士斌、万乐,格杀勿论,葛云若是与他们是一伙的,同样就地处决。从即刻起,秦军为璨朝叛军,人人得而诛之。”
禄心继续说道:“秦军势力不弱,葛云更是诡计多端,我怕黑旗军应付不来,戎军愿意帮忙。”
陆云铮道:“好,朝廷会负责戎军的所有军费物资。但戎军也得保证,沿途不会烧杀抢掠,更不能随意更改行军路线。”
禄心道:“好。”
陆云铮有些疲惫地闭上眼,挥手道:“事不宜迟,要追敌,现在就出发吧。朕累了。”
禄心却又问道:“还有一件事,我必须要知道。”
陆云铮睁开眼道:“什么事?”
禄心道:“南宫志呢,他去哪儿了?”
陆云铮盯着禄心沉默几息,随后说道:“典礼的当日,他就赶回西境边城了。”
禄心同样盯着陆云铮,眼中既无愤怒也无惊讶,只是一片冰冷。然后,她既不施礼,也无话语,直接转身出了大殿。宁仇和巴朗顿觉尴尬,施礼后也急忙退了出去。
等他们离开,大殿里只剩下陆云铮和陶姜,陆云铮忽然说道:“陶公,我收到他的消息了。”
自从回到皇宫,陶姜许久没有听到陆云铮如此称呼他了,他有些惊讶地看着眼前的少年皇帝,疑惑道:“陛下说的是谁?”
陆云铮道:“沈庭燎。”
陶姜大震,立即接话道:“老奴现在就派人去找他。”
陆云铮却摇头道:“不,我要亲自去。”
陶姜道:“陛下不可,陛下乃……”
“陶公,让我去吧。”陆云铮打断陶姜道,“这是我为人子、为普通人的最后一件事,就让我单纯地以陆云铮的身份去解决它吧。”
陶姜静静地看着陆云铮,一瞬间,仿佛眼前这个人不再是皇帝,甚至不再是顶天立地的壮儿郎,而是那个十几年前,拉着他的手,学写字,学武功,嘻嘻哈哈满脸欢笑的孩童。
陶姜顿了顿,最终还是说道:“陛下乃万金之躯,身系天下,不能一个人去,总得带些侍卫。”
陆云铮嘴角扬起笑容,点头道:“我知道,我会尽快回来,在此期间,就有劳阿公替我在朝堂上打掩护了。”说完俏皮地一笑,那一瞬间,陶姜又神回过往,无限欣慰又无限感慨。
是夜,在无人注意角落,一群黑衣人骑马离开了皇宫,也离开了延城。他们一路疾驰,马不停蹄,终于在第二日晌午时赶到了消息中的地点。
他们找了片林子,换了衣,栓好马,走进村子,打听出新来者的居住地点,又急忙赶了过去。
那是在距离村子三公里外的一处山坳里,当他们赶到时,看到的是一个简易的木屋,木屋外有一张简易的竹桌,桌边坐着沈庭燎,穆云慈和孙季站在他身边,正躬身听着什么。说着说着,沈庭燎突然顿了一下,又继续不动声色地说道:“除了我说的那些,劳烦你们再去镇里买些大蓟、黄连、大黄和黄芩回来。”
穆云慈默默记诵这四味药材,孙季则说道:“陛下言重了,什么劳烦不劳烦的,为陛下效力是奴才的本分。”
沈庭燎笑道:“已经不是陛下了。”
孙季脸色严肃道:“谁说的?陛下只是暂时失势而已。等陛下伤势好了,定能东山再起的。”
沈庭燎笑着摇头,挥手道:“快去吧。”
孙季道:“诶。”
穆云慈道:“要不我还是留下吧,总得有人照顾你呀。”
沈庭燎道:“孙季年纪大了,怕记不住那么多事,你跟着一起,我放心。”
穆云慈微显失落,却还是同意了,但在与孙季转身欲走时,沈庭燎却又叫住了她。她疑惑地回过头,只听沈庭燎说道:“咱们这么多年了,我还从来没听你叫过我的名字。”
穆云慈羞赧低头,嗫嚅道:“陛下说什么呢,妾怎么敢。”
沈庭燎道:“叫一下吧,我已经许久没听别人唤我的名字了。”
穆云慈抬头看向沈庭燎,眉眼微醺,面色微红,嗫嚅着叫了一声“庭燎。”沈庭燎听后微笑点头,再次挥手让他们离开。
等两人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沈庭燎缓缓说道:“出来吧。”
陆云铮让侍卫们都留在原地,自己走到沈庭燎身旁。
他受了伤,而且不轻,要完全养好估计得花一两年时间,见陆云铮来,他也不惊讶,只是轻声问道:“恭喜你了。”
陆云铮道:“是,但你也败的不屈。”
沈庭燎笑道:“我听说你将河西许诺给了戎国。这样不好,且不论地势,那里的百姓是无辜的。”
陆云铮道:“放心,南宫朔已经去了河西,他会守住的。”
沈庭燎有些惊讶地看向陆云铮,但是什么也没问,只是点点头,平静地说道:“这样也好。”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陆云铮问。
沈庭燎从怀中拿出一封信放在桌上,怕被风吹走,又弯腰捡起一块石子压住。陆云铮目光看去,信封上写着“辞别”二字。
沈庭燎起身,看向陆云铮道:“去远一点的地方吧,别让他们找到。”
陆云铮点头,示意侍卫搀扶沈庭燎离开。
他们又骑马奔出近五十里,最后在一个荒无人烟密林里停下。
密林是在一座小山丘的半山腰,不远处还有潺潺的流水,偶有鸟叫虫鸣,空气清新,生意盎然。沈庭燎指着密林的边缘说道:“在那里好吗?我想看看太阳。”
陆云铮又把他带到林边,他靠着一棵树坐下,看了眼天边的白云,缓声说道:“我能有一个请求吗?”
陆云铮道:“说吧。”
沈庭燎闭眼道:“所有杀戮,自我而止吧。”
陆云铮单膝蹲下,拿出匕首放在沈庭燎脖前,在划破他脖颈的瞬间说了一个“好”字。
听到陆云铮的回答,沈庭燎笑了。他强撑着疲倦的眼睛,努力让自己看清已经逐渐模糊的蓝天云海,闻着空气里微弱的香甜,他忽然回忆起了往事,好的,坏的,有关母亲的,也有关父亲的,恍然间,他发现自己一直被困在过去的束缚里,虽然脚踏天地,心却如囚牢笼。
他渴望爱,却不知道什么是爱,更害怕接受爱,只有在追求别人的路上,才能感觉到自身上的那点所存无几的爱意;
他一辈子被困在权利的深宫里,直到彻底失败,身无所累,才发现天无限宽,地无限广,他的世界本可以无限辽阔。只可惜已经晚了,彻底晚了。
滚烫的血液逐渐冰凉,他也缓缓闭上了眼睛。
……
看着已经逝去的沈庭燎,陆云铮并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感,也没有再无后顾之忧的轻松,相反,他的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沉重。
他解下披风,盖在沈庭燎的身上,遮住他的伤口,拍着他已无生机的肩膀,盯着前方的郁郁青葱道:“这是个好地方,下辈子,希望我们都不要再被命运所累了。”
说完,他起身,随侍从离开了密林。
回到皇宫后,他没有向任何人提及发生的事,除了陶姜隐约猜出事情的结局,任何人都不知道沈庭燎已经归西。
戎国还在派人秘寻前朝皇帝,
朝中大臣还在上书请求派兵搜索逆贼,
穆云慈的母亲夜闯皇宫,想要得知女儿的生死,
无数人都希望事情有一个完整的结果,但陆云铮却选择视而不见,仿佛他也没有找到过沈庭燎,仿佛沈庭燎就化成了天地间的雨露尘埃,消失不见,却又无处不见。现在烦恼他的是河西的战事。
在秦军离开延城半个月后,戎军和黑旗军终于追上了他们,然而挡在他们之间的,除了半个月的时间,还有河西第一城,武威城的城墙。
对戎军而言,河西早就是他们的囊中之物,现在被别人占取,自是不能罢休,于是他们飞书国主,得到回应,就地攻打武威。而黑旗军作为璨国的代表,为表达未能及时将河西交给戎国的歉意,也参加战斗,帮助戎军攻打河西。只是他们都没想到,新来的武威将领用兵如神,严防死守,无论他们如何进攻,始终无法攻破这第一城。
看着一份又一份从战地传回来的消息,沈庭燎心中既得意,又懊恼。他得意于兄长的坚毅,又懊恼自己无法出手相助。在南宫朔承诺的十年间,他帮不了什么忙,唯一能做的,就是施行仁政,休养生民,尽最大的努力恢复国力。只有一年,他出手了。
那一年,戎国见武威久攻不下,绕了一大圈路,终于联系上北狄,希望他们从北面进攻,共得利益。北狄答应了,陆云铮同样也得知了消息。
三面受敌,饶是南宫朔也吃不消。于是陆云铮让人故意在北境挑事,引北狄边防进攻北境,北境兵出,一路打至北狄腹地,逼迫北狄回师救国,而在两军大军即将碰面之前,北境兵以粮草不足为由撤了回来。
这一战,灭了北狄的嚣张气焰,为北部边境赢来了至少五年的和平时期。百姓们拍手叫好,却也有人指责皇帝怯弱无能,不肯输送粮草,让北境大军功亏一篑。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仗,又把陆云铮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国力给打出去了。陆云铮每每盯着即将空虚的国库奏表,都只能无奈地摇头苦笑。
可是这又怎样呢?
他虽费了几年的国力,却保住了河西,也保住了在河西的兄长和心爱的女人。
同一年,他的嫡子降生,却不幸夭折。也在同一年,亦采章诞下孩儿,只可惜是个女儿。
他的战斗在宫内宫外,永无停止,而他的战斗,在城头之上,是十年之约。
城墙外,戎军和璨军再次发动进攻。没了北狄的威胁,南宫朔对付起这两军来可谓熟能生巧、游刃有余。可不管怎样,战场乃死生之地,谁都不敢掉以轻心。他凝神战局,傲然如山,一瞬间狂风大起,旌旗猎猎,更衬的他坚韧不屈,凛凛威风。城内的孩子瞧见他翻飞的红绒披风,激动得满城宣扬。而在他们路过的一处学堂里,顾婉兮正持书给诸家送来的女儿们授课。她寻着孩子的目光看向城墙,只见城墙上守军虽多,纛旗翻卷,她却总能在人群中看见最想看的那个人。
他在,既心安。
顾婉兮扬起如三月春风般的笑容,收回目光,开始朗诵书本上的内容。
朔风起,战声扬,有的人死在了一场又一场战事中,而有的人,他们的故事却将在岁月的长河中永垂不朽。
解决完看守,秦军士卒以最快的速度救出赵士斌和萧臻,又把早就准备好的假人绑了上去。
秦卒将两人抬出营地,在那里,秦军们早已整装待发。见他们回来,将领们赶紧围上来询问情况,听秦卒说一切顺利,无人察觉之后,又问赵士斌和萧臻的情况。两人虽已被冻的说不出话来,却没有大碍。葛云和万乐对视一眼,将他们安排进了马车。
时间仓促,他们来不及准备多的马车,只有一辆,顾婉兮也在里面,见到两人,她赶紧拿出毯子盖在他们身上。两人尴尬不已,就要下车,顾婉兮叫住他们道:“此去河西,千里迢迢,你们的身体可不能夸。”
萧臻嗫嚅道:“可是……”
顾婉兮紧了紧他身上的毯子,说道:“这时候了还讲男女之防,你是觉得大家不信任我,还是不信任你们?”
萧臻和赵士斌笑了笑,没再说话。
马车辚辚,顾婉兮不知不觉间睡了过去,等再醒来时,天已大亮,萧臻和赵士斌也不在车内。她掀开车帘,看见萧臻正骑马走在车旁,赵士斌不知去了何处,大概是与万乐在一起吧。
萧臻见顾婉兮醒来,递进一只烤兔,顾婉兮接过,惊奇地说道:“它还是热的,你从哪儿得来的?”
萧臻笑道:“刚才路过一个村子,村民们正好打了猎在烤炙,就顺手买了。”
顾婉兮咬了一口,笑眯眯道:“嗯,外焦里嫩,好吃!”
萧臻道:“好吃就多吃点,我瞧少将军把他那份偷偷藏起来了,没吃呢,估计是留给你的。”
“真的?”顾婉兮先是一笑,随后反应过来道,“你叫他什么?少将军?”
萧臻点头道:“葛云不能随我们一同离开,否则在戎国看来,这一切就是陛下为阻止戎国得到河西而设下的计策,啊,虽然事实也相差不远就是了。少将军已经摘下面具,以真面目示人,至于葛云,嘿,路途遥远,总能碰到一两具尸体,或者奸恶之人,到时候把面具往他头上一戴,就是葛云半途被我们杀人抛尸,魂归天地了。”
顾婉兮拍手道:“好计策。不过秦军大部分都见过他的脸,对于他的事,难道不会起疑吗?”
萧臻道:“放心吧,他自有说服众人的能力和理由。”
顾婉兮笑道:“也是。”
萧臻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还有,我们在那个村子里发现了伪帝的线索。”
顾婉兮脸色一滞,猛地抬头看向萧臻,萧臻继续说道:“但是要赶路,没办法花更多的时间去找他,少将军只能将消息传回延城,相信陛下自有处置之法。”
顾婉兮明眸微黯,随即又摇了摇头,抬眼着看向天边。苍穹之下,一只雄鹰划过天际,划过了行军中的队伍,也划过了无数的山山水水。顾婉兮不会知道,在苍鹰途径的一片土地上,此时正发生着一场骚乱。
天明时,两军看守的尸体被发现,木架和囚笼里的假人也被发现,与此同时,秦军的营地空了。此时此刻,再傻的人也明白过来,万乐救了人,然后带着军队跑了。
巴朗气急败坏,指着璨军说是他们放走了罪人和秦军。宁仇挺身而出,指着地上璨卒的尸体反驳道:“若当真是我们放人,他们还会死吗?!”
巴朗吼道:“这是你们的障眼法!”
宁仇满脸愤恨,回对巴朗道:“你这是污蔑!”
巴朗道:“我要见公主,我要将你们的事情都告诉公主和王上,让你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宁仇同样道:“我也要将此事告知陛下,看看究竟是谁在捣乱!”
巴郎气急:“你说什么!”
宁仇不再理他,骑上马就往城内驰去。巴朗大叫一声,也骑上马跟上。
两人来到皇宫,见到陆云铮和禄心,你一言我一语的将事情说了一遍,期间还掺杂着争吵和控诉。陆云铮被吵的心烦,捏了捏眉心,陶姜见状大喊好几声,终于让那两人安静了下来。禄心看向宁仇,只问了一个问题:“葛云呢,他在哪里?”
因为吵架,宁仇的脸还一阵通红。他压着怒火,尽量以平静的语气说道:“不知道,一直没找到他。”
巴朗插嘴道:“肯定是跟着秦军跑了!他就是个满脑子鬼主意的人,救人肯定是他的主意!”
宁仇反驳道:“葛先生是陛下的谋士,他绝不会做对不起陛下的事!”
巴朗骂道:“那就是你们陛……”
“巴朗将军!”禄心喝住气得失去理智的巴朗,然后转头看向陆云铮。陆云铮回看禄心,一字一句道:“朕不知情。”
禄心则道:“一句话,不能证明你的语言,木矣扎将军的冤屈,也不能就此湮灭。”
陆云铮稍作沉默,随后说道:“朕会派黑旗军追击秦军,若遇萧臻和赵士斌、万乐,格杀勿论,葛云若是与他们是一伙的,同样就地处决。从即刻起,秦军为璨朝叛军,人人得而诛之。”
禄心继续说道:“秦军势力不弱,葛云更是诡计多端,我怕黑旗军应付不来,戎军愿意帮忙。”
陆云铮道:“好,朝廷会负责戎军的所有军费物资。但戎军也得保证,沿途不会烧杀抢掠,更不能随意更改行军路线。”
禄心道:“好。”
陆云铮有些疲惫地闭上眼,挥手道:“事不宜迟,要追敌,现在就出发吧。朕累了。”
禄心却又问道:“还有一件事,我必须要知道。”
陆云铮睁开眼道:“什么事?”
禄心道:“南宫志呢,他去哪儿了?”
陆云铮盯着禄心沉默几息,随后说道:“典礼的当日,他就赶回西境边城了。”
禄心同样盯着陆云铮,眼中既无愤怒也无惊讶,只是一片冰冷。然后,她既不施礼,也无话语,直接转身出了大殿。宁仇和巴朗顿觉尴尬,施礼后也急忙退了出去。
等他们离开,大殿里只剩下陆云铮和陶姜,陆云铮忽然说道:“陶公,我收到他的消息了。”
自从回到皇宫,陶姜许久没有听到陆云铮如此称呼他了,他有些惊讶地看着眼前的少年皇帝,疑惑道:“陛下说的是谁?”
陆云铮道:“沈庭燎。”
陶姜大震,立即接话道:“老奴现在就派人去找他。”
陆云铮却摇头道:“不,我要亲自去。”
陶姜道:“陛下不可,陛下乃……”
“陶公,让我去吧。”陆云铮打断陶姜道,“这是我为人子、为普通人的最后一件事,就让我单纯地以陆云铮的身份去解决它吧。”
陶姜静静地看着陆云铮,一瞬间,仿佛眼前这个人不再是皇帝,甚至不再是顶天立地的壮儿郎,而是那个十几年前,拉着他的手,学写字,学武功,嘻嘻哈哈满脸欢笑的孩童。
陶姜顿了顿,最终还是说道:“陛下乃万金之躯,身系天下,不能一个人去,总得带些侍卫。”
陆云铮嘴角扬起笑容,点头道:“我知道,我会尽快回来,在此期间,就有劳阿公替我在朝堂上打掩护了。”说完俏皮地一笑,那一瞬间,陶姜又神回过往,无限欣慰又无限感慨。
是夜,在无人注意角落,一群黑衣人骑马离开了皇宫,也离开了延城。他们一路疾驰,马不停蹄,终于在第二日晌午时赶到了消息中的地点。
他们找了片林子,换了衣,栓好马,走进村子,打听出新来者的居住地点,又急忙赶了过去。
那是在距离村子三公里外的一处山坳里,当他们赶到时,看到的是一个简易的木屋,木屋外有一张简易的竹桌,桌边坐着沈庭燎,穆云慈和孙季站在他身边,正躬身听着什么。说着说着,沈庭燎突然顿了一下,又继续不动声色地说道:“除了我说的那些,劳烦你们再去镇里买些大蓟、黄连、大黄和黄芩回来。”
穆云慈默默记诵这四味药材,孙季则说道:“陛下言重了,什么劳烦不劳烦的,为陛下效力是奴才的本分。”
沈庭燎笑道:“已经不是陛下了。”
孙季脸色严肃道:“谁说的?陛下只是暂时失势而已。等陛下伤势好了,定能东山再起的。”
沈庭燎笑着摇头,挥手道:“快去吧。”
孙季道:“诶。”
穆云慈道:“要不我还是留下吧,总得有人照顾你呀。”
沈庭燎道:“孙季年纪大了,怕记不住那么多事,你跟着一起,我放心。”
穆云慈微显失落,却还是同意了,但在与孙季转身欲走时,沈庭燎却又叫住了她。她疑惑地回过头,只听沈庭燎说道:“咱们这么多年了,我还从来没听你叫过我的名字。”
穆云慈羞赧低头,嗫嚅道:“陛下说什么呢,妾怎么敢。”
沈庭燎道:“叫一下吧,我已经许久没听别人唤我的名字了。”
穆云慈抬头看向沈庭燎,眉眼微醺,面色微红,嗫嚅着叫了一声“庭燎。”沈庭燎听后微笑点头,再次挥手让他们离开。
等两人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沈庭燎缓缓说道:“出来吧。”
陆云铮让侍卫们都留在原地,自己走到沈庭燎身旁。
他受了伤,而且不轻,要完全养好估计得花一两年时间,见陆云铮来,他也不惊讶,只是轻声问道:“恭喜你了。”
陆云铮道:“是,但你也败的不屈。”
沈庭燎笑道:“我听说你将河西许诺给了戎国。这样不好,且不论地势,那里的百姓是无辜的。”
陆云铮道:“放心,南宫朔已经去了河西,他会守住的。”
沈庭燎有些惊讶地看向陆云铮,但是什么也没问,只是点点头,平静地说道:“这样也好。”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陆云铮问。
沈庭燎从怀中拿出一封信放在桌上,怕被风吹走,又弯腰捡起一块石子压住。陆云铮目光看去,信封上写着“辞别”二字。
沈庭燎起身,看向陆云铮道:“去远一点的地方吧,别让他们找到。”
陆云铮点头,示意侍卫搀扶沈庭燎离开。
他们又骑马奔出近五十里,最后在一个荒无人烟密林里停下。
密林是在一座小山丘的半山腰,不远处还有潺潺的流水,偶有鸟叫虫鸣,空气清新,生意盎然。沈庭燎指着密林的边缘说道:“在那里好吗?我想看看太阳。”
陆云铮又把他带到林边,他靠着一棵树坐下,看了眼天边的白云,缓声说道:“我能有一个请求吗?”
陆云铮道:“说吧。”
沈庭燎闭眼道:“所有杀戮,自我而止吧。”
陆云铮单膝蹲下,拿出匕首放在沈庭燎脖前,在划破他脖颈的瞬间说了一个“好”字。
听到陆云铮的回答,沈庭燎笑了。他强撑着疲倦的眼睛,努力让自己看清已经逐渐模糊的蓝天云海,闻着空气里微弱的香甜,他忽然回忆起了往事,好的,坏的,有关母亲的,也有关父亲的,恍然间,他发现自己一直被困在过去的束缚里,虽然脚踏天地,心却如囚牢笼。
他渴望爱,却不知道什么是爱,更害怕接受爱,只有在追求别人的路上,才能感觉到自身上的那点所存无几的爱意;
他一辈子被困在权利的深宫里,直到彻底失败,身无所累,才发现天无限宽,地无限广,他的世界本可以无限辽阔。只可惜已经晚了,彻底晚了。
滚烫的血液逐渐冰凉,他也缓缓闭上了眼睛。
……
看着已经逝去的沈庭燎,陆云铮并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感,也没有再无后顾之忧的轻松,相反,他的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沉重。
他解下披风,盖在沈庭燎的身上,遮住他的伤口,拍着他已无生机的肩膀,盯着前方的郁郁青葱道:“这是个好地方,下辈子,希望我们都不要再被命运所累了。”
说完,他起身,随侍从离开了密林。
回到皇宫后,他没有向任何人提及发生的事,除了陶姜隐约猜出事情的结局,任何人都不知道沈庭燎已经归西。
戎国还在派人秘寻前朝皇帝,
朝中大臣还在上书请求派兵搜索逆贼,
穆云慈的母亲夜闯皇宫,想要得知女儿的生死,
无数人都希望事情有一个完整的结果,但陆云铮却选择视而不见,仿佛他也没有找到过沈庭燎,仿佛沈庭燎就化成了天地间的雨露尘埃,消失不见,却又无处不见。现在烦恼他的是河西的战事。
在秦军离开延城半个月后,戎军和黑旗军终于追上了他们,然而挡在他们之间的,除了半个月的时间,还有河西第一城,武威城的城墙。
对戎军而言,河西早就是他们的囊中之物,现在被别人占取,自是不能罢休,于是他们飞书国主,得到回应,就地攻打武威。而黑旗军作为璨国的代表,为表达未能及时将河西交给戎国的歉意,也参加战斗,帮助戎军攻打河西。只是他们都没想到,新来的武威将领用兵如神,严防死守,无论他们如何进攻,始终无法攻破这第一城。
看着一份又一份从战地传回来的消息,沈庭燎心中既得意,又懊恼。他得意于兄长的坚毅,又懊恼自己无法出手相助。在南宫朔承诺的十年间,他帮不了什么忙,唯一能做的,就是施行仁政,休养生民,尽最大的努力恢复国力。只有一年,他出手了。
那一年,戎国见武威久攻不下,绕了一大圈路,终于联系上北狄,希望他们从北面进攻,共得利益。北狄答应了,陆云铮同样也得知了消息。
三面受敌,饶是南宫朔也吃不消。于是陆云铮让人故意在北境挑事,引北狄边防进攻北境,北境兵出,一路打至北狄腹地,逼迫北狄回师救国,而在两军大军即将碰面之前,北境兵以粮草不足为由撤了回来。
这一战,灭了北狄的嚣张气焰,为北部边境赢来了至少五年的和平时期。百姓们拍手叫好,却也有人指责皇帝怯弱无能,不肯输送粮草,让北境大军功亏一篑。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仗,又把陆云铮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国力给打出去了。陆云铮每每盯着即将空虚的国库奏表,都只能无奈地摇头苦笑。
可是这又怎样呢?
他虽费了几年的国力,却保住了河西,也保住了在河西的兄长和心爱的女人。
同一年,他的嫡子降生,却不幸夭折。也在同一年,亦采章诞下孩儿,只可惜是个女儿。
他的战斗在宫内宫外,永无停止,而他的战斗,在城头之上,是十年之约。
城墙外,戎军和璨军再次发动进攻。没了北狄的威胁,南宫朔对付起这两军来可谓熟能生巧、游刃有余。可不管怎样,战场乃死生之地,谁都不敢掉以轻心。他凝神战局,傲然如山,一瞬间狂风大起,旌旗猎猎,更衬的他坚韧不屈,凛凛威风。城内的孩子瞧见他翻飞的红绒披风,激动得满城宣扬。而在他们路过的一处学堂里,顾婉兮正持书给诸家送来的女儿们授课。她寻着孩子的目光看向城墙,只见城墙上守军虽多,纛旗翻卷,她却总能在人群中看见最想看的那个人。
他在,既心安。
顾婉兮扬起如三月春风般的笑容,收回目光,开始朗诵书本上的内容。
朔风起,战声扬,有的人死在了一场又一场战事中,而有的人,他们的故事却将在岁月的长河中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