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饭饱,白疏月和曲玉先行离开,剩下的人溜溜达达地回到了孤女院。
午后飘过来几片云彩,有了云层遮掩,日头没有那么烈。老师们还支起了几个凉棚,给大家歇脚避暑。
凉棚里中间摆了小桌,上面放了绿豆汤和金银花水,任观众自取。
下午第一场的节目,须得激起观众的兴趣,否则大家都昏昏欲睡了。
负责司仪的老师很有经验,她之前是走街串巷卖艺的,口才相当好。上台时,她先讲了两个笑话,成功带动起了现场气氛。
趁着观众反响热切,她宣布了个好消息,“南来的北往的,宁城的佛港的,各路来宾各行好友,就在刚刚,丹青书行的米老板找到了我们,表示愿意为启明孤女院捐赠两百本书!”
司仪深吸了一口气,表情激动,“并且,米老板是爱好风雅之人。他请人来出十道题,在场若是有人能回答上来,每道题,他再捐三十两银子!”
这下,台下观众都被勾起了兴致。
“什么问题?”
“怎么答?”
“我能参加吗?”
司仪姑娘笑了笑,伸手有请客人上场,“大家别急,接下来,让米老板给大家讲两句。”
台下观众显然很多人都认识米老板,此时都热情地鼓起掌来。
身材短小却富态的中年男子一撩袍子,费劲地迈上台子,满脸笑意,和台下打招呼。
“各位善心人士,各位乡亲父老,来我们丹青书行买过书的,应该见过我,我是米糊!”
他一开口,台下就笑倒一片。
丹青书行的名字很文雅,米老板自己的名字却很接地气。
米老板拱手作揖,洪声道:“能给各位带来快乐,也是我米某的荣幸。我奶奶想必也很高兴!”
谈起这位长辈,米糊神情柔软,“咱们穷人家的孩子,有个名字就不错了。我前面有五个哥哥,父母生下我时,养不起,就想把我丢掉。是我奶奶悄悄把我藏起来,天天给我喝点儿米糊,把我养大的。”
“所以我叫米糊。”
米老板用一副拉家常的口吻,说起了自己名字的来历。
台下观众却渐渐收敛笑容,正色起来。
米老板却不为了煽情,拍了拍自己的胸脯,玩笑道:“而且米糊养人啊,看我现在长得多么壮实!”
台下又响起了几声笑,不过都是善意的。
米老板身高只五尺,想必也跟小时候经常受饿有关。但他自己现在说起,一片云淡风轻,还能与人玩笑。
“我自己就是差点活不了的,对于这些孩子,总有些同病相怜。这些年想必大家也知道,咱们惠州溺婴成风,屡禁不止啊!不仅女婴溺,男婴也溺,不仅穷人溺,富人也溺。
在场各位,谁非人子,谁无父母,谁不是从孩子长这么大的?
要是在幼时就被溺死,哪能站在今天这场园艺会的台上台下?”
米老板说得很质朴直白,却戳中了每个人的心。
台下数千人寂静无声,只有蝉鸣聒噪,似乎在附和着“知了知了”。
米老板在台上悠悠踱步,从台这边走到台那边,“我自己开书店,常爱附庸风雅,实际上腹中空空。想读些诗书,年纪大了,又总是力不从心。那天苏院长找到我,看到这些孩子们,我心里头就有个想法。
她们才是该读书的年纪!
无论男女老少,多读书总是长见识的。就说咱们州牧,不就发动家中女眷一起读书嘛!
今天表演的这些孩子们,她们都是死里逃生回来的。孤女院的老师们,把她们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
我力量微薄,只能援助他们一些书。”
台子旁边停着两辆板车,堆的鼓鼓囊囊的,盖着油布。众人之前还好奇是做什么用的。
米老板话音一落,司仪配合地扯开了上面盖着的布,露出了一箱箱崭新翻着油墨清香的书。
台下立时响起了欢呼和掌声。
米老板笑着朝大家鞠躬,“在场各位,有捐物的,有捐钱的,有出力的。我相信,这些孩子都铭记在心,她们长大以后,就可以帮助更多的孩子。
一个帮助一个,我相信,咱们惠州,终有一天会像桃花源一样,安居乐业,白发垂髫,怡然自乐!”
米老板声音铿锵,加上肢体动作,众人都被他感染,热烈地鼓起掌来,掌声经久不息。
台前一个青衣书生站起来,激动道:“米老板真乃大义之人!我之前只想着捐钱捐衣,没想到还可以捐书。我虽没有新书,家里看过的三百千千等蒙书,现在正好用不上。要是不嫌弃,我也捐给启明!”
其他人纷纷应和。
“我之前没有想到,用过的书也能捐。我那儿也有,我小弟刚刚用过!”
“我那儿也闲着几本!”
“我妹妹们学过的《女则》《女训》,我也带几本过来!”
孤女院学生有几百个,虽说课程进度不同,可以换着看,书籍需求量也很大。
不说偏门的书,就是常见的经书史书,都是几个孩子拼着用。有些孩子会借老师的书抄书,老师的书借给学生了,自己上课则直接背诵。
“各位都是仁义之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米某在此替孤女院谢过诸位!”
米老板看着台下这幕,满脸堆笑,脸色红润。
“接下来,米某拿出三百两银子,请人出十个对子,各位观众,甚至老师们都可以踊跃尝试。谁要是能答上来,就能从我这里拿走三十两银子,捐给孤女院。”
米老板朝台下招招手,他家书铺的长工直接端了个盖着红布的托盘上来。打开一看,上面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银锭。
阳光打在上面,晃得人眼花。三百两只是个数字,真的堆在这里,才让人感觉到呼吸加速,口干舌燥。
那可是三百两现银啊!
米老板扫视一圈,抓了一个台下还在冥思苦想吟诵诗词的秀才,请他来台上出上联。
那书生却没多给大家思考的时间,脱口而出,“三光日月星。”
看似胸有成竹早有准备,其实,这个秀才刚刚在神游。
他正在思索之前古书上看到的一个对子。米老板认识他,请他出对子,他下意识地就说了出来。
但这话一出,他却是神色大变。
秀才突然意识到,米老板其实是愿意给孤女院捐钱的。题不必出太难,太难就没人能答上来了。
他怎么刚刚没过脑子?
那古书上的对子,可是至今没人对上啊!他冥思苦想半月,还是没能对上。
话已出口,这下怎么办?
心知闯了祸的秀才求助似的看向米老板。米老板却没能理解他的眼神,还在跟他点头呢。
米老板生意做大,一半靠他的账房先生,也就是现在书行的二老板,那人十分有眼光。但米老板自己学识修养不太足。
台上话音落,台下诸人都是皱眉思索。
三光日月星,都是常用字,看似简单,实际一点儿也不容易啊!
开头数字,倒是好对。
但后面,日月星三种光芒,他都列了出来。你要是用别的数字,也要列出来,岂不是不够或者超了五个字数?
众人苦苦琢磨着,台下一时气氛焦灼。
甚至有人在心里想,这秀才什么意思,一上来就这么难,这钱还想不想捐了?
总不能是米老板自己不想捐,找的托吧!
一段时间过去,台下嗡嗡作响。众人念念有词激烈讨论,就是迟迟没人作答。
米老板也意识到了不对,跟苦笑着的秀才使眼色:咋回事啊?为啥没人说话?
秀才冷汗都快出来了,正想说要不换一个吧。
突然,有两个女子同时站了起来。
台下嘈杂,直接说怕是听不见,她们就直接站了起来。
两人心理是一样的:之前不打算答,见没人回答才想着作答,为孤女院赢下这三十两。
没想到正好撞上了。
文辞朝对面拱手,“想必余老师已有佳句,姐姐请。”
余怀琬福身,“还是文家主先请。”
台上的米老板见有人能答上来,一拍手,“你们不如一同作答!若都能答对,一人算三十两。”
有观众在下面抱臂皱眉,区区女子能有什么好对,还两个一起,不是来招笑的吧?
二女对视一眼,同时开口。
“四诗风雅颂。”
内容惊人的一致!
话音落,两人不由都笑起来。
这就是心有灵犀吧。
台下众人细细品味这个对子,有人心里不屑,念过几遍,却不得不承认,这两位女子对的确实好!
他们想反驳都不知道怎么挑毛病!
风雅颂虽是三个部分,但雅分为大雅小雅,叫四诗也对啊!
《诗经》不是人人都会嘛,他们怎么没想到?
观众纷纷跟旁边的人探听两位女子身份来历。
一个是孤女院的老师,江南四大才女之一的余怀琬。另一个没见过,但看衣着站位,好像也是今天要表演的。
这两位女子,怎么就能对这么工整,还答案一致?
台下立马有人出声质疑,“两个同时对上,还是女子?不会是你们提前背好答案了吧!”
二女哭笑不得,同时答出来确实很巧,但真是巧合,想到一处去罢了。
文辞遥遥看向余怀琬,两人点头致意。
二女还没说什么,台上的秀才先不让了。他平日声音不高,此时倒像他自身被冤枉了,走到台边挥舞手臂大声辩白。
“这可是我前些日子翻古籍《砚斋集》翻出来的绝对!前朝都没有人对上,怎么提前背好答案?我就问你,这对你能对这么工整这么绝妙吗?”
那当然是对不上,不然刚才就是他先抢答了。
那人悻悻闭嘴,本来有所怀疑的人也熄了想法。
想来真是那两个女子有巧思。
米老板此时也听出了这个上联不一般,此时眯缝起眼,做出一副“凶恶”表情。
“老李,你给我解释一下。我让你自己想对子,你怎么出了个古籍上的绝对?你要给我省钱啊?”
李秀才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刚刚在想这个对,一时顺口说出来了。”
米老板摇了摇头。这老李是个实心眼的,遇到个什么事情就冥思苦想不懂变通,所以考了这么多年还是个秀才。
他平日在自己书铺抄书补贴家用,倒是一个字也绝对不会错。
就是这次,险些出了问题。好在有两个姑娘对了出来。
米老板是个生意人,生意场上一些姑娘比男子还要敏锐大胆,所以他向来不会看不起女子。
他朝台下朗声道:“这对虽然有些曲折,但还是对上了。”他说到做到,让下人拿了六十两银子给苏晓梦。
两位姑娘已经坐下了,米老板感慨万千,“没想到台下坐了这么多才子,最后竟是两位才女对上的。余老师我是认识的,不知另一位是哪位才女,可否上台一见?”
文辞起身抱拳,利落道:“上台就不必了,待会儿我也会上台演出。在下宁城文辞,文今古。”
米老板赞道:“文通今古,好名字,果然大才!”
接下来的对子,李秀才就不敢出那么难了。
台下众人也是抢着回答,银子一批一批地送到苏晓梦手里。
一直到第十个,众人才又微微为难住了。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这次,又是文辞答了上来。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工整雅致,就算第一次众人有些怀疑,此时也是叹服了。
三百两白银,顺利进了孤女院库房。
文辞也在众人面前露了个脸熟,不少人对这个新冒出来的才女很是好奇。又听说她能文能武,对她待会儿的节目很是好奇。
等到几人上台之前,台下坐满了观众。
林千星深吸一口气。
“师父!”
“你可太牛了!”
这就是才女的号召力吗?
午后飘过来几片云彩,有了云层遮掩,日头没有那么烈。老师们还支起了几个凉棚,给大家歇脚避暑。
凉棚里中间摆了小桌,上面放了绿豆汤和金银花水,任观众自取。
下午第一场的节目,须得激起观众的兴趣,否则大家都昏昏欲睡了。
负责司仪的老师很有经验,她之前是走街串巷卖艺的,口才相当好。上台时,她先讲了两个笑话,成功带动起了现场气氛。
趁着观众反响热切,她宣布了个好消息,“南来的北往的,宁城的佛港的,各路来宾各行好友,就在刚刚,丹青书行的米老板找到了我们,表示愿意为启明孤女院捐赠两百本书!”
司仪深吸了一口气,表情激动,“并且,米老板是爱好风雅之人。他请人来出十道题,在场若是有人能回答上来,每道题,他再捐三十两银子!”
这下,台下观众都被勾起了兴致。
“什么问题?”
“怎么答?”
“我能参加吗?”
司仪姑娘笑了笑,伸手有请客人上场,“大家别急,接下来,让米老板给大家讲两句。”
台下观众显然很多人都认识米老板,此时都热情地鼓起掌来。
身材短小却富态的中年男子一撩袍子,费劲地迈上台子,满脸笑意,和台下打招呼。
“各位善心人士,各位乡亲父老,来我们丹青书行买过书的,应该见过我,我是米糊!”
他一开口,台下就笑倒一片。
丹青书行的名字很文雅,米老板自己的名字却很接地气。
米老板拱手作揖,洪声道:“能给各位带来快乐,也是我米某的荣幸。我奶奶想必也很高兴!”
谈起这位长辈,米糊神情柔软,“咱们穷人家的孩子,有个名字就不错了。我前面有五个哥哥,父母生下我时,养不起,就想把我丢掉。是我奶奶悄悄把我藏起来,天天给我喝点儿米糊,把我养大的。”
“所以我叫米糊。”
米老板用一副拉家常的口吻,说起了自己名字的来历。
台下观众却渐渐收敛笑容,正色起来。
米老板却不为了煽情,拍了拍自己的胸脯,玩笑道:“而且米糊养人啊,看我现在长得多么壮实!”
台下又响起了几声笑,不过都是善意的。
米老板身高只五尺,想必也跟小时候经常受饿有关。但他自己现在说起,一片云淡风轻,还能与人玩笑。
“我自己就是差点活不了的,对于这些孩子,总有些同病相怜。这些年想必大家也知道,咱们惠州溺婴成风,屡禁不止啊!不仅女婴溺,男婴也溺,不仅穷人溺,富人也溺。
在场各位,谁非人子,谁无父母,谁不是从孩子长这么大的?
要是在幼时就被溺死,哪能站在今天这场园艺会的台上台下?”
米老板说得很质朴直白,却戳中了每个人的心。
台下数千人寂静无声,只有蝉鸣聒噪,似乎在附和着“知了知了”。
米老板在台上悠悠踱步,从台这边走到台那边,“我自己开书店,常爱附庸风雅,实际上腹中空空。想读些诗书,年纪大了,又总是力不从心。那天苏院长找到我,看到这些孩子们,我心里头就有个想法。
她们才是该读书的年纪!
无论男女老少,多读书总是长见识的。就说咱们州牧,不就发动家中女眷一起读书嘛!
今天表演的这些孩子们,她们都是死里逃生回来的。孤女院的老师们,把她们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
我力量微薄,只能援助他们一些书。”
台子旁边停着两辆板车,堆的鼓鼓囊囊的,盖着油布。众人之前还好奇是做什么用的。
米老板话音一落,司仪配合地扯开了上面盖着的布,露出了一箱箱崭新翻着油墨清香的书。
台下立时响起了欢呼和掌声。
米老板笑着朝大家鞠躬,“在场各位,有捐物的,有捐钱的,有出力的。我相信,这些孩子都铭记在心,她们长大以后,就可以帮助更多的孩子。
一个帮助一个,我相信,咱们惠州,终有一天会像桃花源一样,安居乐业,白发垂髫,怡然自乐!”
米老板声音铿锵,加上肢体动作,众人都被他感染,热烈地鼓起掌来,掌声经久不息。
台前一个青衣书生站起来,激动道:“米老板真乃大义之人!我之前只想着捐钱捐衣,没想到还可以捐书。我虽没有新书,家里看过的三百千千等蒙书,现在正好用不上。要是不嫌弃,我也捐给启明!”
其他人纷纷应和。
“我之前没有想到,用过的书也能捐。我那儿也有,我小弟刚刚用过!”
“我那儿也闲着几本!”
“我妹妹们学过的《女则》《女训》,我也带几本过来!”
孤女院学生有几百个,虽说课程进度不同,可以换着看,书籍需求量也很大。
不说偏门的书,就是常见的经书史书,都是几个孩子拼着用。有些孩子会借老师的书抄书,老师的书借给学生了,自己上课则直接背诵。
“各位都是仁义之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米某在此替孤女院谢过诸位!”
米老板看着台下这幕,满脸堆笑,脸色红润。
“接下来,米某拿出三百两银子,请人出十个对子,各位观众,甚至老师们都可以踊跃尝试。谁要是能答上来,就能从我这里拿走三十两银子,捐给孤女院。”
米老板朝台下招招手,他家书铺的长工直接端了个盖着红布的托盘上来。打开一看,上面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银锭。
阳光打在上面,晃得人眼花。三百两只是个数字,真的堆在这里,才让人感觉到呼吸加速,口干舌燥。
那可是三百两现银啊!
米老板扫视一圈,抓了一个台下还在冥思苦想吟诵诗词的秀才,请他来台上出上联。
那书生却没多给大家思考的时间,脱口而出,“三光日月星。”
看似胸有成竹早有准备,其实,这个秀才刚刚在神游。
他正在思索之前古书上看到的一个对子。米老板认识他,请他出对子,他下意识地就说了出来。
但这话一出,他却是神色大变。
秀才突然意识到,米老板其实是愿意给孤女院捐钱的。题不必出太难,太难就没人能答上来了。
他怎么刚刚没过脑子?
那古书上的对子,可是至今没人对上啊!他冥思苦想半月,还是没能对上。
话已出口,这下怎么办?
心知闯了祸的秀才求助似的看向米老板。米老板却没能理解他的眼神,还在跟他点头呢。
米老板生意做大,一半靠他的账房先生,也就是现在书行的二老板,那人十分有眼光。但米老板自己学识修养不太足。
台上话音落,台下诸人都是皱眉思索。
三光日月星,都是常用字,看似简单,实际一点儿也不容易啊!
开头数字,倒是好对。
但后面,日月星三种光芒,他都列了出来。你要是用别的数字,也要列出来,岂不是不够或者超了五个字数?
众人苦苦琢磨着,台下一时气氛焦灼。
甚至有人在心里想,这秀才什么意思,一上来就这么难,这钱还想不想捐了?
总不能是米老板自己不想捐,找的托吧!
一段时间过去,台下嗡嗡作响。众人念念有词激烈讨论,就是迟迟没人作答。
米老板也意识到了不对,跟苦笑着的秀才使眼色:咋回事啊?为啥没人说话?
秀才冷汗都快出来了,正想说要不换一个吧。
突然,有两个女子同时站了起来。
台下嘈杂,直接说怕是听不见,她们就直接站了起来。
两人心理是一样的:之前不打算答,见没人回答才想着作答,为孤女院赢下这三十两。
没想到正好撞上了。
文辞朝对面拱手,“想必余老师已有佳句,姐姐请。”
余怀琬福身,“还是文家主先请。”
台上的米老板见有人能答上来,一拍手,“你们不如一同作答!若都能答对,一人算三十两。”
有观众在下面抱臂皱眉,区区女子能有什么好对,还两个一起,不是来招笑的吧?
二女对视一眼,同时开口。
“四诗风雅颂。”
内容惊人的一致!
话音落,两人不由都笑起来。
这就是心有灵犀吧。
台下众人细细品味这个对子,有人心里不屑,念过几遍,却不得不承认,这两位女子对的确实好!
他们想反驳都不知道怎么挑毛病!
风雅颂虽是三个部分,但雅分为大雅小雅,叫四诗也对啊!
《诗经》不是人人都会嘛,他们怎么没想到?
观众纷纷跟旁边的人探听两位女子身份来历。
一个是孤女院的老师,江南四大才女之一的余怀琬。另一个没见过,但看衣着站位,好像也是今天要表演的。
这两位女子,怎么就能对这么工整,还答案一致?
台下立马有人出声质疑,“两个同时对上,还是女子?不会是你们提前背好答案了吧!”
二女哭笑不得,同时答出来确实很巧,但真是巧合,想到一处去罢了。
文辞遥遥看向余怀琬,两人点头致意。
二女还没说什么,台上的秀才先不让了。他平日声音不高,此时倒像他自身被冤枉了,走到台边挥舞手臂大声辩白。
“这可是我前些日子翻古籍《砚斋集》翻出来的绝对!前朝都没有人对上,怎么提前背好答案?我就问你,这对你能对这么工整这么绝妙吗?”
那当然是对不上,不然刚才就是他先抢答了。
那人悻悻闭嘴,本来有所怀疑的人也熄了想法。
想来真是那两个女子有巧思。
米老板此时也听出了这个上联不一般,此时眯缝起眼,做出一副“凶恶”表情。
“老李,你给我解释一下。我让你自己想对子,你怎么出了个古籍上的绝对?你要给我省钱啊?”
李秀才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刚刚在想这个对,一时顺口说出来了。”
米老板摇了摇头。这老李是个实心眼的,遇到个什么事情就冥思苦想不懂变通,所以考了这么多年还是个秀才。
他平日在自己书铺抄书补贴家用,倒是一个字也绝对不会错。
就是这次,险些出了问题。好在有两个姑娘对了出来。
米老板是个生意人,生意场上一些姑娘比男子还要敏锐大胆,所以他向来不会看不起女子。
他朝台下朗声道:“这对虽然有些曲折,但还是对上了。”他说到做到,让下人拿了六十两银子给苏晓梦。
两位姑娘已经坐下了,米老板感慨万千,“没想到台下坐了这么多才子,最后竟是两位才女对上的。余老师我是认识的,不知另一位是哪位才女,可否上台一见?”
文辞起身抱拳,利落道:“上台就不必了,待会儿我也会上台演出。在下宁城文辞,文今古。”
米老板赞道:“文通今古,好名字,果然大才!”
接下来的对子,李秀才就不敢出那么难了。
台下众人也是抢着回答,银子一批一批地送到苏晓梦手里。
一直到第十个,众人才又微微为难住了。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这次,又是文辞答了上来。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工整雅致,就算第一次众人有些怀疑,此时也是叹服了。
三百两白银,顺利进了孤女院库房。
文辞也在众人面前露了个脸熟,不少人对这个新冒出来的才女很是好奇。又听说她能文能武,对她待会儿的节目很是好奇。
等到几人上台之前,台下坐满了观众。
林千星深吸一口气。
“师父!”
“你可太牛了!”
这就是才女的号召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