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辞提气跑到后舱,人还没到就先扯着嗓子大声呼喊起来。
“秀姨,秀姨,你快来看看!”
秀姑闻声掀开帘子,从后舱里出来。
她醒得很早,早就洗漱好了。船上没太多可干的事,但她一般没事不会到甲板上溜达。
面对那么多男人,秀姑会不自在。
秀姑是典型的农村妇女,贤惠、勤劳、温柔、善良。面对很多人时,她会羞涩、放不开。
农村的女子很多都没有姓,名也是随便起的。
窈娘、秀姑、小丫,每个村几乎都有叫这些名字的女人。
是的,她的名字就叫秀姑,而不是给别人当姑姑。
因此文辞她们才都叫她秀姨。
这个温柔的女人早就听到了前面的响动,也有点想去看看。
但她怕自己去会碍事,就一直没敢出去,只让自己的丈夫出去看了眼。
刚刚管家刘江是站在旁边想帮忙的,不过周围已经围了很多人,也就没搭上手,只在那里看情况。
“秀姨,”文辞见她出来,忙上前抓住她的手,“前头有个镖师病了,肚子一阵一阵疼,手脚冰凉。我怕是翻症,你能不能帮看看?”
“翻症?”秀姑吓了一跳,“这病可不常见,一般都是小孩儿得的多吧。疼多久了?”
文辞跟着她往出走,“刚发作,也就一炷香的时间吧。秀姨您快帮看看是不是。”
*****
杨勇其实已是腹中空空,等到再出来,更是接近虚脱,手脚无力了。
方景和阮信扶着他到床上,给他换了水囊里的热水暖肚子。
文辞把秀姑领进来,“我家姨姨曾经见过类似这样的病,让她帮忙看下吧。”
众人其实是不太信任她的。
文辞的这位姨姨,不过是她家下人,也从没听说有什么医术。
不过此时大家都束手无策,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也有些女子,会巫医的知识。巫医给人土方子看病,有时候就好了。
这谁说得准呢?
众人给秀姑让出一条路来。
秀姑内心有些紧张,生怕不是自己熟知的那种病。
但一看杨勇的脸,又问了他的症状,掀开他的衣服,胸口还有红色的点点,秀姑心中就定了大半。
“这症状,定是翻症!他发病急,你们架起他去茅房看看,下面乃至肠子里怕都起了黑色的血泡。”
众人之前没注意,这才看见胸口的红点。见她一下子找到了病灶,镖师们眼中升起了希望。
一听她说得凶险,陆仁山着急道:“那怎么办?”
说到自己有把握的事情,秀姑倒是多了些自信,也没有刚才那么不自在了。
秀姑走到床边,朝后伸手,“你们谁有铜钱?把他裤腿撩上去,我给他刮刮腿弯。”
郝丰收刚刚给杨勇刮痧完,下意识地想把用过的铜钱递过去。
下一秒,他反应过来,起身走过去,“我来吧,我也会刮痧。之前就是给他刮了刮后背,但不怎么管用。”
人家丈夫还在呢,怎么也不好让这个妹子给个小伙子刮痧。
一般刮痧,大家都是刮后背和胳膊弯居多。也听说有刮前胸的,但郝丰收还是第一次听说,刮痧要刮腿弯的。
此时杨勇已经开始又一阵阵痛了,趴在船上有气无力地哀嚎□□着。
试试嘛,反正郝丰收自己已经没办法了。
敛了神色的郝丰收按住杨勇的腿,从旁边的盆子里沾了点儿水,不轻不重地刮了一道子下去。
腿弯的皮肤立马就红了。
看来是对症了啊!围观的众人有些激动。
秀姑吩咐道:“用些力,道子拉得长点儿。你多沾点儿水,别怕弄疼他。”
刘江上前来,掏出一个大银币,“用这个吧!”
这枚银币很厚实,是文老爷有一年过节给他们发的,因为寓意好,他一直带在身上。
这银币比常用的铜币大了一圈儿,刘江直接拿银币沾了水,在自己胳膊上试验了下。
用力刮下去,一道子红痕渐渐浮现起来,但没有杨勇那么红。
杨勇那道子刮痧的痕迹,红到发紫,紫到发黑。明明只是轻轻刮了一下,却有很大的反应。
众人却也明白,这是起效了,因此并不害怕,反而欣喜。
“没事儿叔,你刮吧,我一点儿不疼。”杨勇趴在床上,哑声道。
这是真话,也不知道是不是肚子太痛了,他一点儿疼都没感觉到,就只能听到铜钱和肉之间的摩擦声。
郝丰收不再犹豫,手上使了点儿劲儿,像按小猪一样的把杨勇按住,不管不顾地唰唰刮痧起来。
杨勇愣是动都没动。
几道子下去,杨勇腿弯浮起一道道红痕。几乎是立时,那些红紫的痕迹上泛起了密密麻麻的紫黑色圆点。
“起泡了!这密密麻麻全是!”郝丰收倒吸了一口凉气。
之前有人中暑,他也常帮人刮痧什么的,哪里会有这么明显?
往往最多都是痕迹黑紫,间或有几个血泡,哪见过这么夸张?
众人都得是刮过痧的,也没出过这么多血泡。
按说郝叔使的劲儿很大,杨勇却肌肉都没绷紧。不仅如此,他痛呼的声音还小了。
“就是翻症,”秀姑看着刮痧印子点头,“这就是都刮出来了。看看,多少病气啊!他胸口的,其实也都是血泡。这病厉害,很快就生发出来了。”
杨勇脸埋在枕头上,这下直接把脸转过来,有些难以置信:“我好像真没那么疼了!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肯定不是,杨师兄你现在眼睛都有神了!”方景就在他床旁边,拿毛巾给他擦了擦头上的细汗。
杨勇刚才还疼得满地打滚呢,现在都能好好的说话了,也不疼得抽气了,看来是对症了!
镖师们皆是感激地看着秀姑。
这些人都是直肠子,但也最是讲义气,是真为兄弟着急的。秀姑救了杨勇,之后也肯定会被镖队奉为座上宾了。
秀姑不好意思地低了点头,道:“刮腿弯就是止疼的。”
看到杨勇还有一只腿在那里横着,秀姑嘱咐,“那条腿腿弯也刮一刮,然后可以刮刮脖子,是止恶心的。大臂也可以刮一刮。”
因着郝丰收熟悉筋脉,这个任务就交给他了。
等两腿弯都刮完,杨勇不可思议地扭着脖子,“天,我一点儿都不疼了。”
要知道,只是刮了几下啊!
他本来都觉得自己快死了,这一下子都感觉像没事人了。
肚子的疼痛完全消失了,除了还稍微有些恶心。
等到郝丰收给他把后颈、大臂刮完,他更是连恶心的感觉都没有了。
明明什么药都没吃,也就刮了几下,居然就好了!
围观的众人也有点回不过神来,本来他们都害怕杨师兄没救了。
“姨,这就没事了?”杨勇趴在那里眼巴巴地问。
秀姑回头嘱咐自己丈夫,“厨房小灶旁边有个小罐,放的是花椒面。你闻一下,不要拿错了,记得是纯花椒面。”
刘江得了嘱咐,急忙迈开脚步跑了出去。林千星不放心,也跟了上去。
“翻症下面也起水泡,你们有没有针?放在火上烤一下,然后给他把水泡都挑破,这样好得快一些。然后让他自己用手指,往里塞些花椒面。”
“滚肠杀”又叫下翻,是翻症的一种,肠子末端会发血泡。
如果长时间不治,会一直烂到肠子里,就药石无医了。
文辞把自己在古书上见过的东西讲给他们。听完文辞的科普,众人都是后怕不已。
幸亏秀姑会治啊!
“塞花椒面?”
杨勇想想就觉得扎得疼。
虽然不解,但刚刚见识了秀姑只凭口述就能止疼的本事,此时就是秀姑让他生吞一罐花椒,他也愿意。
秀姑点头,“对,洗干净手,多塞点儿,塞深一点儿。”
郝叔正好带了银针,银针比普通针细,倒是可以减轻些杨勇的痛苦。
“花椒是发热的!”郝叔此时已经想通了其中关窍。
秀姑摸了摸鼻子,“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花椒是热性的,人们常在墙壁里加花椒用以保暖。上几朝,还得是贵人们才能用花椒涂墙。
甚至圣人给宠妃建屋子,也特地用花椒,称为椒房之宠。
秀姑问起发病缘由,“他早上吃了什么冷的东西吗?”
陆仁山回答:“就是正常地吃饭,喝了一口肉粥突然犯病了。”
要不是这样,他也不会觉得杨勇浪费,还说了他两句。幸好杨勇没事,要不然余生他每次想起这件事,就要受到良心的谴责。
杨勇低声道:“昨晚上淋了些雨,后来又灌了几口热水。其实当时就有点肚子疼,我以为是烫的。”
“什么水能烫到肚子里啊,铁水吗?”陆仁山瞪他。
他还以为这小子喝了肉粥才突然犯病,没想到早就疼了,是那时候忍不住了。
秀姑温和道:“这翻症就是一冷一热激出来的,以后可要多保重身体。荤腥也先别吃了。”
杨勇连连保证:“知道了。”
他这回可要注意身体了。
他媳妇可等着他回家呢,他可不能死在半路上!
等到他们上好花椒,从茅房里回来,秀姑给杨勇压实被子,嘱咐道:“好好睡一觉,别翻身,睡醒出一身汗就好了。这几天忌生冷辛辣和猪油。”
杨勇这个年纪,在她看来就是个弟弟,此时也是慈爱之心发作。
杨勇不敢乱动,眼神示意,“好的好的,多谢秀姨。”
这边看起来无碍了,众人也就回去了做自己的事,留下方景在这里照顾。
文辞也还没走。
方景看着那道倩影,眼神温暖,“刚刚是你先看出来的吧,多谢。”
两人气氛怪异了一天,此时倒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又回到了以前的相处模式。
就是不知道,那些朦胧心事,是否消散掉了。
文辞抱臂,“跟我还说什么谢,你们一路帮我这么多。”
方景不自觉笑起来,嘱咐她,“这儿臭烘烘的,你出去吧。”
杨勇刚刚多次出入茅房,还在屋里呕吐过,气味着实有些不好闻。
方景自己是不嫌弃的,但文辞穿得漂漂亮亮的,沾染上就不好了。
“行,你别太累了。”文辞也没多推辞。
反正杨勇已经好了,她没兴趣在一个男人的房间里多待。
现在有余力注意到别的事情,她余光也能看到到处乱丢的衣服袜子。
杨勇谨记着秀姑的话,不敢翻身,努力睡觉。
但他躺太久了,睡不着,开始跟方景没话找话了。
“师弟,我胳膊有些麻了。”
方景走过去,“我帮你翻个身?”
杨勇连连拒绝,“不了不了,秀姨嘱咐我不能翻身。”
过来一会儿,杨勇又道:“秀姨说我睡一觉就好了,我现在没睡着,会不会好不了了?”
方景无奈,“不可能,她只是让你不要乱动,发发汗。”
杨勇哼哼,“这样啊。”
“方景你说……”
……
平日里没见杨勇话这么多,但方景也没有不耐烦。
他见惯了生离死别,但果然还是——
活着真好啊!
“秀姨,秀姨,你快来看看!”
秀姑闻声掀开帘子,从后舱里出来。
她醒得很早,早就洗漱好了。船上没太多可干的事,但她一般没事不会到甲板上溜达。
面对那么多男人,秀姑会不自在。
秀姑是典型的农村妇女,贤惠、勤劳、温柔、善良。面对很多人时,她会羞涩、放不开。
农村的女子很多都没有姓,名也是随便起的。
窈娘、秀姑、小丫,每个村几乎都有叫这些名字的女人。
是的,她的名字就叫秀姑,而不是给别人当姑姑。
因此文辞她们才都叫她秀姨。
这个温柔的女人早就听到了前面的响动,也有点想去看看。
但她怕自己去会碍事,就一直没敢出去,只让自己的丈夫出去看了眼。
刚刚管家刘江是站在旁边想帮忙的,不过周围已经围了很多人,也就没搭上手,只在那里看情况。
“秀姨,”文辞见她出来,忙上前抓住她的手,“前头有个镖师病了,肚子一阵一阵疼,手脚冰凉。我怕是翻症,你能不能帮看看?”
“翻症?”秀姑吓了一跳,“这病可不常见,一般都是小孩儿得的多吧。疼多久了?”
文辞跟着她往出走,“刚发作,也就一炷香的时间吧。秀姨您快帮看看是不是。”
*****
杨勇其实已是腹中空空,等到再出来,更是接近虚脱,手脚无力了。
方景和阮信扶着他到床上,给他换了水囊里的热水暖肚子。
文辞把秀姑领进来,“我家姨姨曾经见过类似这样的病,让她帮忙看下吧。”
众人其实是不太信任她的。
文辞的这位姨姨,不过是她家下人,也从没听说有什么医术。
不过此时大家都束手无策,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也有些女子,会巫医的知识。巫医给人土方子看病,有时候就好了。
这谁说得准呢?
众人给秀姑让出一条路来。
秀姑内心有些紧张,生怕不是自己熟知的那种病。
但一看杨勇的脸,又问了他的症状,掀开他的衣服,胸口还有红色的点点,秀姑心中就定了大半。
“这症状,定是翻症!他发病急,你们架起他去茅房看看,下面乃至肠子里怕都起了黑色的血泡。”
众人之前没注意,这才看见胸口的红点。见她一下子找到了病灶,镖师们眼中升起了希望。
一听她说得凶险,陆仁山着急道:“那怎么办?”
说到自己有把握的事情,秀姑倒是多了些自信,也没有刚才那么不自在了。
秀姑走到床边,朝后伸手,“你们谁有铜钱?把他裤腿撩上去,我给他刮刮腿弯。”
郝丰收刚刚给杨勇刮痧完,下意识地想把用过的铜钱递过去。
下一秒,他反应过来,起身走过去,“我来吧,我也会刮痧。之前就是给他刮了刮后背,但不怎么管用。”
人家丈夫还在呢,怎么也不好让这个妹子给个小伙子刮痧。
一般刮痧,大家都是刮后背和胳膊弯居多。也听说有刮前胸的,但郝丰收还是第一次听说,刮痧要刮腿弯的。
此时杨勇已经开始又一阵阵痛了,趴在船上有气无力地哀嚎□□着。
试试嘛,反正郝丰收自己已经没办法了。
敛了神色的郝丰收按住杨勇的腿,从旁边的盆子里沾了点儿水,不轻不重地刮了一道子下去。
腿弯的皮肤立马就红了。
看来是对症了啊!围观的众人有些激动。
秀姑吩咐道:“用些力,道子拉得长点儿。你多沾点儿水,别怕弄疼他。”
刘江上前来,掏出一个大银币,“用这个吧!”
这枚银币很厚实,是文老爷有一年过节给他们发的,因为寓意好,他一直带在身上。
这银币比常用的铜币大了一圈儿,刘江直接拿银币沾了水,在自己胳膊上试验了下。
用力刮下去,一道子红痕渐渐浮现起来,但没有杨勇那么红。
杨勇那道子刮痧的痕迹,红到发紫,紫到发黑。明明只是轻轻刮了一下,却有很大的反应。
众人却也明白,这是起效了,因此并不害怕,反而欣喜。
“没事儿叔,你刮吧,我一点儿不疼。”杨勇趴在床上,哑声道。
这是真话,也不知道是不是肚子太痛了,他一点儿疼都没感觉到,就只能听到铜钱和肉之间的摩擦声。
郝丰收不再犹豫,手上使了点儿劲儿,像按小猪一样的把杨勇按住,不管不顾地唰唰刮痧起来。
杨勇愣是动都没动。
几道子下去,杨勇腿弯浮起一道道红痕。几乎是立时,那些红紫的痕迹上泛起了密密麻麻的紫黑色圆点。
“起泡了!这密密麻麻全是!”郝丰收倒吸了一口凉气。
之前有人中暑,他也常帮人刮痧什么的,哪里会有这么明显?
往往最多都是痕迹黑紫,间或有几个血泡,哪见过这么夸张?
众人都得是刮过痧的,也没出过这么多血泡。
按说郝叔使的劲儿很大,杨勇却肌肉都没绷紧。不仅如此,他痛呼的声音还小了。
“就是翻症,”秀姑看着刮痧印子点头,“这就是都刮出来了。看看,多少病气啊!他胸口的,其实也都是血泡。这病厉害,很快就生发出来了。”
杨勇脸埋在枕头上,这下直接把脸转过来,有些难以置信:“我好像真没那么疼了!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肯定不是,杨师兄你现在眼睛都有神了!”方景就在他床旁边,拿毛巾给他擦了擦头上的细汗。
杨勇刚才还疼得满地打滚呢,现在都能好好的说话了,也不疼得抽气了,看来是对症了!
镖师们皆是感激地看着秀姑。
这些人都是直肠子,但也最是讲义气,是真为兄弟着急的。秀姑救了杨勇,之后也肯定会被镖队奉为座上宾了。
秀姑不好意思地低了点头,道:“刮腿弯就是止疼的。”
看到杨勇还有一只腿在那里横着,秀姑嘱咐,“那条腿腿弯也刮一刮,然后可以刮刮脖子,是止恶心的。大臂也可以刮一刮。”
因着郝丰收熟悉筋脉,这个任务就交给他了。
等两腿弯都刮完,杨勇不可思议地扭着脖子,“天,我一点儿都不疼了。”
要知道,只是刮了几下啊!
他本来都觉得自己快死了,这一下子都感觉像没事人了。
肚子的疼痛完全消失了,除了还稍微有些恶心。
等到郝丰收给他把后颈、大臂刮完,他更是连恶心的感觉都没有了。
明明什么药都没吃,也就刮了几下,居然就好了!
围观的众人也有点回不过神来,本来他们都害怕杨师兄没救了。
“姨,这就没事了?”杨勇趴在那里眼巴巴地问。
秀姑回头嘱咐自己丈夫,“厨房小灶旁边有个小罐,放的是花椒面。你闻一下,不要拿错了,记得是纯花椒面。”
刘江得了嘱咐,急忙迈开脚步跑了出去。林千星不放心,也跟了上去。
“翻症下面也起水泡,你们有没有针?放在火上烤一下,然后给他把水泡都挑破,这样好得快一些。然后让他自己用手指,往里塞些花椒面。”
“滚肠杀”又叫下翻,是翻症的一种,肠子末端会发血泡。
如果长时间不治,会一直烂到肠子里,就药石无医了。
文辞把自己在古书上见过的东西讲给他们。听完文辞的科普,众人都是后怕不已。
幸亏秀姑会治啊!
“塞花椒面?”
杨勇想想就觉得扎得疼。
虽然不解,但刚刚见识了秀姑只凭口述就能止疼的本事,此时就是秀姑让他生吞一罐花椒,他也愿意。
秀姑点头,“对,洗干净手,多塞点儿,塞深一点儿。”
郝叔正好带了银针,银针比普通针细,倒是可以减轻些杨勇的痛苦。
“花椒是发热的!”郝叔此时已经想通了其中关窍。
秀姑摸了摸鼻子,“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花椒是热性的,人们常在墙壁里加花椒用以保暖。上几朝,还得是贵人们才能用花椒涂墙。
甚至圣人给宠妃建屋子,也特地用花椒,称为椒房之宠。
秀姑问起发病缘由,“他早上吃了什么冷的东西吗?”
陆仁山回答:“就是正常地吃饭,喝了一口肉粥突然犯病了。”
要不是这样,他也不会觉得杨勇浪费,还说了他两句。幸好杨勇没事,要不然余生他每次想起这件事,就要受到良心的谴责。
杨勇低声道:“昨晚上淋了些雨,后来又灌了几口热水。其实当时就有点肚子疼,我以为是烫的。”
“什么水能烫到肚子里啊,铁水吗?”陆仁山瞪他。
他还以为这小子喝了肉粥才突然犯病,没想到早就疼了,是那时候忍不住了。
秀姑温和道:“这翻症就是一冷一热激出来的,以后可要多保重身体。荤腥也先别吃了。”
杨勇连连保证:“知道了。”
他这回可要注意身体了。
他媳妇可等着他回家呢,他可不能死在半路上!
等到他们上好花椒,从茅房里回来,秀姑给杨勇压实被子,嘱咐道:“好好睡一觉,别翻身,睡醒出一身汗就好了。这几天忌生冷辛辣和猪油。”
杨勇这个年纪,在她看来就是个弟弟,此时也是慈爱之心发作。
杨勇不敢乱动,眼神示意,“好的好的,多谢秀姨。”
这边看起来无碍了,众人也就回去了做自己的事,留下方景在这里照顾。
文辞也还没走。
方景看着那道倩影,眼神温暖,“刚刚是你先看出来的吧,多谢。”
两人气氛怪异了一天,此时倒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又回到了以前的相处模式。
就是不知道,那些朦胧心事,是否消散掉了。
文辞抱臂,“跟我还说什么谢,你们一路帮我这么多。”
方景不自觉笑起来,嘱咐她,“这儿臭烘烘的,你出去吧。”
杨勇刚刚多次出入茅房,还在屋里呕吐过,气味着实有些不好闻。
方景自己是不嫌弃的,但文辞穿得漂漂亮亮的,沾染上就不好了。
“行,你别太累了。”文辞也没多推辞。
反正杨勇已经好了,她没兴趣在一个男人的房间里多待。
现在有余力注意到别的事情,她余光也能看到到处乱丢的衣服袜子。
杨勇谨记着秀姑的话,不敢翻身,努力睡觉。
但他躺太久了,睡不着,开始跟方景没话找话了。
“师弟,我胳膊有些麻了。”
方景走过去,“我帮你翻个身?”
杨勇连连拒绝,“不了不了,秀姨嘱咐我不能翻身。”
过来一会儿,杨勇又道:“秀姨说我睡一觉就好了,我现在没睡着,会不会好不了了?”
方景无奈,“不可能,她只是让你不要乱动,发发汗。”
杨勇哼哼,“这样啊。”
“方景你说……”
……
平日里没见杨勇话这么多,但方景也没有不耐烦。
他见惯了生离死别,但果然还是——
活着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