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姑给看过之后,杨勇第二天就生龙活虎的了。
他立即就要起来执勤,被众人联手按住了,要他在床上好好休息。
为避免刺激他的肠胃,秀姑特意做了些清淡的饮食。
虽如此,众人还是不太放心,打算到医馆里让医师给杨勇好好瞧瞧,别留下什么隐疾。
因此,镖船还是以飞快的速度在江面上疾驰。船家紧赶慢赶,在日落之前,到达了京南港口。
这也是她们旅途上,最后一段儿能行船的水路了。
到朔北那边,也有条大河可通航。但近年战火四起,河流已被军队全面把握,用以军粮漕运。
大周建国时定都朔北,是为北都,天子守国门,君王安社稷。后来局势稳定,新君搬到了经济富庶的江南一带,有了南都。
南都离江曲和宁城不远,很是繁华。
近年来,随着与北方关系交恶,为了震慑宵小,圣人又把国都搬迁到了地图中央的洛安,称为中都。
洛安地势四水三山环抱,处于一个盆地之中,易守难攻。因此,接近洛安的河流水势湍急,不适合行船。
除非官府有紧急任务,否则很少有人走水路。
京师周围大道通阔,四通八达,从山谷里延伸出去,到达全大周各个地方。
从外头到洛安,则要经过重重关卡。
镖船靠近洛安,自然也是不能喊镖的。唯一一次例外,是太后大寿,请了三大镖局表演,众人齐齐喊镖贺寿,声震京师。
很多镖局都设在此处,就算没有总部也有分部。义丰镖局也在此处设了一个分舵。
大周最大的三个镖局,有两个都在京师。只有义丰特殊一点儿,义丰镖局总部先前在缙南,后来搬到了江曲。
因为义丰镖局的后台,前军机大臣周麟游,后来退居江曲。陆仁山承其恩情,就搬了过去,专门给他负责守备。
剩下的两大镖局,背后也大抵是权臣或者王公贵族。这些贵人们办事,甚至官府押送岁银,有时都得借镖局办事。
当然,镖局要是遇到了麻烦,官府也不能坐视不理。
镖船无法直接进到京师,而是先到离京师最近的港口卸货。
京城最南的一个镇,就叫京南,专门负责吞吐来往京师的船只。后来渐渐有商人在此汇聚,这个镇也有了县城大小。
靠近京师,防卫森严。镖船还没靠岸,就有好几波人上船来检查。
义丰的镖旗竖在那里,那些人也不敢太嚣张,但该走的流程,也是一个不差。
文辞送走又一波检查的人,赞道:“不愧是京师,守卫就是森严。”
陆仁山来过这里多次,却是叹气:“只怕守卫森严,正是治安不好啊。”
京师平日里也没有这么严肃。
“怎么会?”文辞错愕。
林千星也有些不解,他快人快语,直接问了出来,“京师乃圣人所居之处,王公贵族盘踞,为了他们的安全,也需保证治安吧?”
方景看了眼远处隐隐看得到轮廓的森严宫墙,解释道:“现在酷夏,只怕那位出去避暑了……”
额,这也确实。
圣人去避暑,只怕带走了很多护卫。
但是——难道圣人不在,这些守卫就偷工减料,不认真负责了吗?城里的那些世家大族也没跑光啊!
码头上人忙忙碌碌,商队运送货物,旅人拿着行李。有力士在旁边卸货,扛着大包走来走去。
他们勤勤恳恳地搬运东西,像是忙碌的蚁群。
大多数力夫都是光着膀子,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吸汗,全身皮肤都晒成古铜色。
这些人里,有的衣衫破烂,手脚都是血泡,身材高大,高鼻深目,不太像这边本地人。
只有离他们较近的一个大个子青年,全身衣服整整齐齐,皮肉也均匀白皙,正扛着两倍于那些力士的大包,哼哧哼哧地往返于船上与岸边。
文辞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了什么。
“是灾情!”
陆仁山叹气,“我们来的路上其实就碰到过,就在山林里的小路上,当时你们可能没注意到。他们很多人,是雇不起船的。”
他们在水路上没看到太多难民,因为难民们很多都走土路。
文辞一路看书,偶尔有闲暇歇歇眼,也是看两岸风景,还真没注意过。
林千星倒是想起来了什么。习武之人耳聪目明,他虽忙着游山玩水,可也注意过一些拖家带口的人行路。
远处山林间,还能看到一个个土包,那是一座座孤坟。
他以为那都是很久以前的,现在想来,若是时间长,那些土丘怕早被风刮平了。
那些都是新坟。
还有更多的,连坟都没有,化为路两旁的森森白骨。
“之前在邸店听人说过,苪河受到了蝗灾。路上看到的难民,确实是从东南那边过来的。”方景补充道。
他是真眼看六路耳听八方,在邸店里也会留意那些食客的话。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帮文辞留意朔北那边的消息。
京师东南方向的苪河受蝗灾,地里颗粒无收,百姓受了饥荒,自然成群结队出来逃难。
往哪儿逃?
离得很近,又富庶的京师当然是逃难首选。
无数难民涌入,京城治安当然堪忧。再加上圣上出去避暑,只怕京师的守卫还正是薄弱的时候呢。
又要分出人手去看管灾民,又要维护京师治安,那些守城军怕也一个头两个大了。
“我们也得小心了,”陆仁山嘱咐道,又问文辞,“这些镖物里,哪个最重要?”
若是镖队遇到危险,他们会优先保住最重要的东西。
几人此时正在内舱,清点镖物数量,准备靠岸后搬运。
文辞是打算到舅舅家长住的,衣物、书籍、细软银钱能带的都带了不少。
但要说最重要的嘛——
“这两箱务必优先保护好。”
那是父母留给文辞的珍贵古籍和功法,有价无市,还有金银细软。有这两个,去哪里都能再置办其他的。
镖师们都记住了箱子的模样。
押镖路上,镖师是不能问主家里面是什么的,他们不好探听隐私。但要是知道哪个最重要,到时候就可以重点保护了。
陆仁山叮嘱道:“京师尚且如此,离了洛安更是危机重重了。大家务必打起十二万分的警惕。”
众人都是整肃精神,静待靠岸了。
镖船还在排队,等到进城怕不是天要黑了。沿路路过很多眼熟的船只,陆仁山带着镖师们出去打招呼。
难得交游遍布四海的方景,没出去与江湖弟兄联络感情,林千星啧啧称奇,“你怎么不去?”
“关你什么事,小爷乐意待在这里,”方景拿刀鞘把他往出拨了一下,“你想出去你出去呗。”
林千星夸张地哎呀哎呦叫着,被推了出去,船舱就剩下方景和文辞两个人。
门一关上,室内都有些昏暗起来。
文辞看着面容严肃的方景,好笑道:“你这么严阵以待的干什么?”
对方正守着她说重要的两个箱子,一步不挪地呢。
方景抿住了唇。
他其实有些紧张。这边再往北他都不熟悉,要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怕自己不能及时反应,保护不好文辞。
但这种灭自己志气的事情是不能说的。他虽不熟这条线,陆仁山他们可是走了很久了。
他要是表现得太紧张,显得不够信任自己的师父和师兄弟们。
文辞靠着箱子坐下,随意问道:“你上次是不是就走到这里?”
方景纠正道:“哪有!我是走到了京北枸杞林的破庙那里!”
多一里也算一里地,那破庙可是离了二十里呢!
方景可是很严谨的!
“双双。”文辞叫他。
在两人独处时,她总喜欢叫他之前的昵称。
“嗯?”方景看向她,神情专注。
文辞笑起来,手在箱子上拍了拍,语气轻松,仿佛只是谈论天气,“就送到这里吧。”
方景愣了一下,有些没反应过来。
文辞一字一字清晰地重复道:“我是说,你到这里就回去吧。回去正好赶上慕容宫主的生日宴。”
什么劳什子的生日宴,怎么现在又提起来了!他只是随口一说想去见识一下,哪里比得上送她重要!
好像被踩了尾巴的小狗,方景连头发都要竖起来了,眼神却透露着一丝委屈。
“做什么?你撵我走?”
文辞看着他的眼神,想到了小寒那只叫避河的狗,“之后一路都是土路了,陆叔也说了,路上又脏又累,你又不是镖队正式成员,何必非走全程呢?”
方景扭过头看着门口,“那你怎么不撵林千星?”
文辞疑惑,“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方景近乎委屈巴巴地质问道:“你怎么不说他不是镖队正式人员,吃不吃得了苦?”
不让他跟着,却不撵林千星。
跟了一路,林千星就比他更靠谱了吗?
文辞好笑,“我不担心他,我担心你啊!”
“我有……”方景立时就要反驳,我有什么值得担心的?
他想这么问一句,声音却渐渐低了下去,不知为何心跳有些快,还有些脸热。
文辞担心他哎!
虽然……这是正常的嘛,毕竟他们这么多年,那个,好友了嘛。
但是他内心还是暗暗雀跃起来。
不是嫌他碍事或者没用,而是只为他考虑,担心他。
上次在破庙是因为跳蚤折返的。
方景想起,之前自己和她说过自己梦了好多天虫子。虽是玩笑一提,她却真的放在了心中。
方景走近女子,俯身看着她的眼睛,低声道:“文辞。”
“我担心你的心情,和你是一样的。”
“官道多匪,杀人如麻,有的连镖队面子都不给,我难道不担心你吗?”
“让我陪着你,保护你吧。”
因爱忧且怖,此心与卿同。
他立即就要起来执勤,被众人联手按住了,要他在床上好好休息。
为避免刺激他的肠胃,秀姑特意做了些清淡的饮食。
虽如此,众人还是不太放心,打算到医馆里让医师给杨勇好好瞧瞧,别留下什么隐疾。
因此,镖船还是以飞快的速度在江面上疾驰。船家紧赶慢赶,在日落之前,到达了京南港口。
这也是她们旅途上,最后一段儿能行船的水路了。
到朔北那边,也有条大河可通航。但近年战火四起,河流已被军队全面把握,用以军粮漕运。
大周建国时定都朔北,是为北都,天子守国门,君王安社稷。后来局势稳定,新君搬到了经济富庶的江南一带,有了南都。
南都离江曲和宁城不远,很是繁华。
近年来,随着与北方关系交恶,为了震慑宵小,圣人又把国都搬迁到了地图中央的洛安,称为中都。
洛安地势四水三山环抱,处于一个盆地之中,易守难攻。因此,接近洛安的河流水势湍急,不适合行船。
除非官府有紧急任务,否则很少有人走水路。
京师周围大道通阔,四通八达,从山谷里延伸出去,到达全大周各个地方。
从外头到洛安,则要经过重重关卡。
镖船靠近洛安,自然也是不能喊镖的。唯一一次例外,是太后大寿,请了三大镖局表演,众人齐齐喊镖贺寿,声震京师。
很多镖局都设在此处,就算没有总部也有分部。义丰镖局也在此处设了一个分舵。
大周最大的三个镖局,有两个都在京师。只有义丰特殊一点儿,义丰镖局总部先前在缙南,后来搬到了江曲。
因为义丰镖局的后台,前军机大臣周麟游,后来退居江曲。陆仁山承其恩情,就搬了过去,专门给他负责守备。
剩下的两大镖局,背后也大抵是权臣或者王公贵族。这些贵人们办事,甚至官府押送岁银,有时都得借镖局办事。
当然,镖局要是遇到了麻烦,官府也不能坐视不理。
镖船无法直接进到京师,而是先到离京师最近的港口卸货。
京城最南的一个镇,就叫京南,专门负责吞吐来往京师的船只。后来渐渐有商人在此汇聚,这个镇也有了县城大小。
靠近京师,防卫森严。镖船还没靠岸,就有好几波人上船来检查。
义丰的镖旗竖在那里,那些人也不敢太嚣张,但该走的流程,也是一个不差。
文辞送走又一波检查的人,赞道:“不愧是京师,守卫就是森严。”
陆仁山来过这里多次,却是叹气:“只怕守卫森严,正是治安不好啊。”
京师平日里也没有这么严肃。
“怎么会?”文辞错愕。
林千星也有些不解,他快人快语,直接问了出来,“京师乃圣人所居之处,王公贵族盘踞,为了他们的安全,也需保证治安吧?”
方景看了眼远处隐隐看得到轮廓的森严宫墙,解释道:“现在酷夏,只怕那位出去避暑了……”
额,这也确实。
圣人去避暑,只怕带走了很多护卫。
但是——难道圣人不在,这些守卫就偷工减料,不认真负责了吗?城里的那些世家大族也没跑光啊!
码头上人忙忙碌碌,商队运送货物,旅人拿着行李。有力士在旁边卸货,扛着大包走来走去。
他们勤勤恳恳地搬运东西,像是忙碌的蚁群。
大多数力夫都是光着膀子,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吸汗,全身皮肤都晒成古铜色。
这些人里,有的衣衫破烂,手脚都是血泡,身材高大,高鼻深目,不太像这边本地人。
只有离他们较近的一个大个子青年,全身衣服整整齐齐,皮肉也均匀白皙,正扛着两倍于那些力士的大包,哼哧哼哧地往返于船上与岸边。
文辞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了什么。
“是灾情!”
陆仁山叹气,“我们来的路上其实就碰到过,就在山林里的小路上,当时你们可能没注意到。他们很多人,是雇不起船的。”
他们在水路上没看到太多难民,因为难民们很多都走土路。
文辞一路看书,偶尔有闲暇歇歇眼,也是看两岸风景,还真没注意过。
林千星倒是想起来了什么。习武之人耳聪目明,他虽忙着游山玩水,可也注意过一些拖家带口的人行路。
远处山林间,还能看到一个个土包,那是一座座孤坟。
他以为那都是很久以前的,现在想来,若是时间长,那些土丘怕早被风刮平了。
那些都是新坟。
还有更多的,连坟都没有,化为路两旁的森森白骨。
“之前在邸店听人说过,苪河受到了蝗灾。路上看到的难民,确实是从东南那边过来的。”方景补充道。
他是真眼看六路耳听八方,在邸店里也会留意那些食客的话。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帮文辞留意朔北那边的消息。
京师东南方向的苪河受蝗灾,地里颗粒无收,百姓受了饥荒,自然成群结队出来逃难。
往哪儿逃?
离得很近,又富庶的京师当然是逃难首选。
无数难民涌入,京城治安当然堪忧。再加上圣上出去避暑,只怕京师的守卫还正是薄弱的时候呢。
又要分出人手去看管灾民,又要维护京师治安,那些守城军怕也一个头两个大了。
“我们也得小心了,”陆仁山嘱咐道,又问文辞,“这些镖物里,哪个最重要?”
若是镖队遇到危险,他们会优先保住最重要的东西。
几人此时正在内舱,清点镖物数量,准备靠岸后搬运。
文辞是打算到舅舅家长住的,衣物、书籍、细软银钱能带的都带了不少。
但要说最重要的嘛——
“这两箱务必优先保护好。”
那是父母留给文辞的珍贵古籍和功法,有价无市,还有金银细软。有这两个,去哪里都能再置办其他的。
镖师们都记住了箱子的模样。
押镖路上,镖师是不能问主家里面是什么的,他们不好探听隐私。但要是知道哪个最重要,到时候就可以重点保护了。
陆仁山叮嘱道:“京师尚且如此,离了洛安更是危机重重了。大家务必打起十二万分的警惕。”
众人都是整肃精神,静待靠岸了。
镖船还在排队,等到进城怕不是天要黑了。沿路路过很多眼熟的船只,陆仁山带着镖师们出去打招呼。
难得交游遍布四海的方景,没出去与江湖弟兄联络感情,林千星啧啧称奇,“你怎么不去?”
“关你什么事,小爷乐意待在这里,”方景拿刀鞘把他往出拨了一下,“你想出去你出去呗。”
林千星夸张地哎呀哎呦叫着,被推了出去,船舱就剩下方景和文辞两个人。
门一关上,室内都有些昏暗起来。
文辞看着面容严肃的方景,好笑道:“你这么严阵以待的干什么?”
对方正守着她说重要的两个箱子,一步不挪地呢。
方景抿住了唇。
他其实有些紧张。这边再往北他都不熟悉,要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怕自己不能及时反应,保护不好文辞。
但这种灭自己志气的事情是不能说的。他虽不熟这条线,陆仁山他们可是走了很久了。
他要是表现得太紧张,显得不够信任自己的师父和师兄弟们。
文辞靠着箱子坐下,随意问道:“你上次是不是就走到这里?”
方景纠正道:“哪有!我是走到了京北枸杞林的破庙那里!”
多一里也算一里地,那破庙可是离了二十里呢!
方景可是很严谨的!
“双双。”文辞叫他。
在两人独处时,她总喜欢叫他之前的昵称。
“嗯?”方景看向她,神情专注。
文辞笑起来,手在箱子上拍了拍,语气轻松,仿佛只是谈论天气,“就送到这里吧。”
方景愣了一下,有些没反应过来。
文辞一字一字清晰地重复道:“我是说,你到这里就回去吧。回去正好赶上慕容宫主的生日宴。”
什么劳什子的生日宴,怎么现在又提起来了!他只是随口一说想去见识一下,哪里比得上送她重要!
好像被踩了尾巴的小狗,方景连头发都要竖起来了,眼神却透露着一丝委屈。
“做什么?你撵我走?”
文辞看着他的眼神,想到了小寒那只叫避河的狗,“之后一路都是土路了,陆叔也说了,路上又脏又累,你又不是镖队正式成员,何必非走全程呢?”
方景扭过头看着门口,“那你怎么不撵林千星?”
文辞疑惑,“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方景近乎委屈巴巴地质问道:“你怎么不说他不是镖队正式人员,吃不吃得了苦?”
不让他跟着,却不撵林千星。
跟了一路,林千星就比他更靠谱了吗?
文辞好笑,“我不担心他,我担心你啊!”
“我有……”方景立时就要反驳,我有什么值得担心的?
他想这么问一句,声音却渐渐低了下去,不知为何心跳有些快,还有些脸热。
文辞担心他哎!
虽然……这是正常的嘛,毕竟他们这么多年,那个,好友了嘛。
但是他内心还是暗暗雀跃起来。
不是嫌他碍事或者没用,而是只为他考虑,担心他。
上次在破庙是因为跳蚤折返的。
方景想起,之前自己和她说过自己梦了好多天虫子。虽是玩笑一提,她却真的放在了心中。
方景走近女子,俯身看着她的眼睛,低声道:“文辞。”
“我担心你的心情,和你是一样的。”
“官道多匪,杀人如麻,有的连镖队面子都不给,我难道不担心你吗?”
“让我陪着你,保护你吧。”
因爱忧且怖,此心与卿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