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个同伴被带走了。
他看着大人们将那不知道名字的小孩儿拖出去,像拖一个破布袋子,艰难地咽下了口中的麸头。
这是麦粉筛出来的麦麸做的,里面大多数是麸子皮,还有些没筛干净的麦壳,只有少部分是麦粉,很顶饿,就是吃起来有些喇嗓子。
他不在乎那些,相比于前几天只能喝水啃草,现在这些对于他来说就是一顿好饭了。
他就着水,囫囵两口就下了肚子,吃得慢会被人抢走。
“哎!小不点!过来搬一下这个!”
班主过来指指他,他忙站起身往过走,顺便捏起掉在前胸上的碎末抖进嘴里。
这里是一个流动的杂耍班子,他们全部的家当就是两个板车和上面的箱子,走到哪儿就卖艺到哪儿。
但这年头干旱□□,很少人有钱还能看杂耍,他们就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现在他们是在往南面走,听说南边儿特别好,湖里水很多,种地不怕干旱,不想种地还可以打渔。
这个班子都是想到南方闯一闯的人。
他没有名字,班子里的人也不在乎,都是喂喂喂或者小不点的叫。
他,刚刚被拖出去的那个,还有另一个小孩儿,是这杂耍班子里的最底层。
那小孩儿是有名字的,叫小豆子,是他母亲两个铜板卖给戏班子的。
之前还有一个,叫小石头,因为饿晕在石头旁被班子捡到的。
本来班主是要不带的,是班子里的台柱子黍子叔说要一个跑腿的,就留下了。
但那小石头饿坏了,身体很不结实,喝了顿凉水就开始拉肚子,很快就气息奄奄了。
小石头既然不能干活,就不能吃干饭,饿得快死了,班主就让丢出去,不要死在车上了晦气。
他去求黍子叔,黍子叔摸摸他的头,摸出杆儿旱烟抽了几口,咳嗽了几声才沙哑道:“你倒是个有善心的,但善心能吃饱吗?要是干不了活儿,连我也得走。这年头,家家如此。这都是命啊!命里如此,下辈子投胎个好人家吧。”
他把头低下,余光看见小石头被丢下了车,力气小得都哭不出来了。
小石头饿得肋巴骨一根根凸出来,全身上下就一块儿破布,几乎挂不住干瘦的屁股。
他眼角余光看过去,小石头又大又黑的眼珠子在干枯的脸上近乎恐怖,直勾勾地盯着这边。
他感觉有点冷,转过了脸,搓了搓自己干硬的胳膊。
他全身上下也就一个屁兜,还缝了两个补丁。好在已经是四月,天气马上就可以暖起来。
又到了一个小镇,他们把车停在路中间,就搬下来东西搭台子要表演了。
先得拿一个破锣沿街敲敲,说好听话,告诉大家来了个班子,就在桥下,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接着就是表演一些杂技。
黍子叔会得很多,铁头功、吞剑、吃火烛到肚子里拿出来还能不灭,用鼻子和耳朵抽烟……
他刚来戏班子,就学了一个铁砂掌,还没学好。
没学成的是不让上场的,怕砸了招牌,客人不喜欢。他做的事情就是拿着一个铜盆,挨个讨要赏钱。
要让客人自愿花钱,除了功夫要好架子要花,还要会说漂亮话。他背得滚瓜烂熟,尤其是对着体面的姑娘太太们,一叠声地夸她们有福气,就容易讨得多些。
有些人多是看了不给的,他就提前说谢老爷赏赐,老爷福泽绵延,子孙和乐,大富大贵之类的,对方有时候也愿意掏一点儿钱。
他跟小豆子都是收钱的,小豆子腿脚更利索些,挂着笑容在人群中穿梭。
也许今天赏钱多些,看着能吃点好的,小豆子格外开心,一个不注意踩到了一个客人鞋上。
“啪!”
一个巴掌扇过去,小豆子直接飞了出去,鼻口流血,重重倒在地上。
那熊一样的客人怒道:“你这小畜生长没长眼睛!你们班子怎么教育的!我刚穿的新鞋,锦锻的,踩脏了你们赔得起吗?晦气!”
他一边说着,犹嫌不解气,又上去踹了两脚。
班主看到了,忙上前拎起小豆子,又重重给了他两耳光,“老爷您别生气,这贱皮子不打就不老实,我帮您教训,保准您满意!”
小豆子被扇得又倒在地上,班主五指叉进他干枯焦黄的发丝里,揪着他的头皮将他的头往地上撞。
“给老爷磕头认错,你错了没?错了没?”
小豆子鼻口的血不间断的滴下来,染红了大片的泥。
班里又有其他人上前赔罪,一叠声地讨饶。
“给老爷赔罪磕头!快!”
小豆子眼睛都睁不开了,已经说不出来话。
“行了行了,别闹出人命了。”那老爷拍了拍自己的鞋面儿,从那铜盘里拿了几个子儿走了。
班主脸顿时黑了。
小豆子晚上当然是没饭吃。
他把自己的粥剩了两口给小豆子,小豆子喝了一口,剧烈地咳嗽起来,吐出一大滩血和两瓣儿碎牙。
眼见着出气比进气少,小豆子晚上就没了。
班子里没人在乎,他坐在小豆子旁边,拉着他伤痕累累的手,感觉着他的体温一点点变凉。
先是很软乎的,像是没有骨头,接着就慢慢硬了,有些掰不动。
他屁股坐麻了的时候,想要把自己的手拿出来,费了很大的劲儿。
是黍子叔第二天发现的。
“你这孩子咋也不说哟,都硬了。请出去吧,天气热了容易臭。”
方景给他搭了把手。
班里就剩自己一个小的,也许自己哪天也会这样吧。
他想着,黍子叔伸手帮小豆子扣去了眼角的血痂,说不要挡住来生看路。
这世道就是这样,每天都有很多人死,也有很多人出生。他们出生不好的,就死的快些,出生好的,也未必死得慢些。
今天能活下来就挺好。
他听说南边很好,比北面好的多,他想去看看。
要是能看见,死了也不遗憾。
日子一天天热起来,班子继续往南走。车子时不时坏掉,或者陷在泥里,他就要下去推车。
班里的人有时候少两个,经过几个地方也许就多两个,总数也没怎么变。
他已经学会铁砂掌不烫手的窍门了,以后也有了自己卖艺的本事。
但有本事也不管什么用,都是低三下四讨生活的。
他是,黍子叔也是。
路途无聊,黍子叔跟他有一搭没一搭聊着:“你是哪个村的?”
“我不知道。”
他不知道自己是哪儿来的,从他有记忆起他就在流浪,也许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吧。
黍子叔笑他,说每个人都是爹娘生的,猪是猪他娘生的,狗是狗他娘生的,他们这种猪狗不如的,也是从猪狗不如的肚子里钻出来的。
“哦。”他不是很想说话,说话费力气,他有些饿了。
黍子叔很想跟他说话,他最近话尤其多。他知道原因,黍子叔一只手烂了。
他的脚本来就烂了,现在他的手也烂了,车上能闻到烂肉腐败的味道,有时候还有苍蝇。
烂了脚还能拖着走,烂了手的人,就表演不了了。
黍子叔喝了口水,跟他说:“我是骆驼村的,我们村以前有骆驼。我叫黍子,你知道为啥叫黍子吗?我娘在黍子地里生的我,她生下我,自己咬断脐带,还锄了二亩地。后来我就叫黍子。”
“我是我们家的福星,我出生那年,家里丰收,多打了很多担粮食。后来,把我卖了,家里还得了一碗米。”黍子叔的手指干枯漆黑,像是黍子杆上的霉霉。
黍子地,打霉霉,一吃一个黑嘴嘴。
霉霉是黍子杆儿上可以吃的东西,外面是白色,里面是黑色,一吃满嘴香,但也满嘴黑。
黍子是个好名字,黍子可以磨黄米面,霉霉也能吃。
黍子叔的伤口翻出嫩肉,边缘结了黄色的痂。他觉得黍子叔现在就是一根儿黍子,但他好像要倒下了。
“黍子是个好名字。”他突然说。
“我也觉得。”黍子叔笑出了一口黄牙。
“我也想要个名字。”他说。
他不记得自己的父母,但他有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坐在井口边儿上,旁边有个很温柔的女人身影,和一个高大的男人,还有别的孩子在玩。
他对那口井很有印象,因为他见过的别的井都是圆的,但那是一口方的井。
那是他的村子吗?那是他的父母亲人吗?
他有记忆以来就在逃荒,跟着大部队,直到黍子叔捡到了他。
他也许也是被自己的父母卖掉的,也许,他的父母早死了。
“我知道我要叫什么名字了。”
“什么?”黍子叔精神头已经很不好了,强撑着跟他说话。
“方井。”
“嚯,还有名有姓的,挺好挺好。”
黍子叔说着,突然流了眼泪。
“方井,你是个好运气的,你命好。”
命好还能在这里逃荒?
他不置可否。
黍子叔说:“我没教你什么,我的看家本领,要吃饭的活儿,不能轻易教人的。”
他知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嘛。
“小石头和小豆子死的时候,你怨不怨我?”黍子叔突然问。
他说:“不是你,我们早就死了。”
黍子叔笑了:“好好好,总还算做了一点儿好事,到阎王殿,也能少受点罪。”
黍子叔也去了。
他觉得自己可能确实命好,至少命硬。
所以当他被打得动不了,丢在街角的时候,感受着血从四面出去,身体慢慢变冷的时候,他还在想。
至少死在了南边,了无遗憾。
他看着大人们将那不知道名字的小孩儿拖出去,像拖一个破布袋子,艰难地咽下了口中的麸头。
这是麦粉筛出来的麦麸做的,里面大多数是麸子皮,还有些没筛干净的麦壳,只有少部分是麦粉,很顶饿,就是吃起来有些喇嗓子。
他不在乎那些,相比于前几天只能喝水啃草,现在这些对于他来说就是一顿好饭了。
他就着水,囫囵两口就下了肚子,吃得慢会被人抢走。
“哎!小不点!过来搬一下这个!”
班主过来指指他,他忙站起身往过走,顺便捏起掉在前胸上的碎末抖进嘴里。
这里是一个流动的杂耍班子,他们全部的家当就是两个板车和上面的箱子,走到哪儿就卖艺到哪儿。
但这年头干旱□□,很少人有钱还能看杂耍,他们就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现在他们是在往南面走,听说南边儿特别好,湖里水很多,种地不怕干旱,不想种地还可以打渔。
这个班子都是想到南方闯一闯的人。
他没有名字,班子里的人也不在乎,都是喂喂喂或者小不点的叫。
他,刚刚被拖出去的那个,还有另一个小孩儿,是这杂耍班子里的最底层。
那小孩儿是有名字的,叫小豆子,是他母亲两个铜板卖给戏班子的。
之前还有一个,叫小石头,因为饿晕在石头旁被班子捡到的。
本来班主是要不带的,是班子里的台柱子黍子叔说要一个跑腿的,就留下了。
但那小石头饿坏了,身体很不结实,喝了顿凉水就开始拉肚子,很快就气息奄奄了。
小石头既然不能干活,就不能吃干饭,饿得快死了,班主就让丢出去,不要死在车上了晦气。
他去求黍子叔,黍子叔摸摸他的头,摸出杆儿旱烟抽了几口,咳嗽了几声才沙哑道:“你倒是个有善心的,但善心能吃饱吗?要是干不了活儿,连我也得走。这年头,家家如此。这都是命啊!命里如此,下辈子投胎个好人家吧。”
他把头低下,余光看见小石头被丢下了车,力气小得都哭不出来了。
小石头饿得肋巴骨一根根凸出来,全身上下就一块儿破布,几乎挂不住干瘦的屁股。
他眼角余光看过去,小石头又大又黑的眼珠子在干枯的脸上近乎恐怖,直勾勾地盯着这边。
他感觉有点冷,转过了脸,搓了搓自己干硬的胳膊。
他全身上下也就一个屁兜,还缝了两个补丁。好在已经是四月,天气马上就可以暖起来。
又到了一个小镇,他们把车停在路中间,就搬下来东西搭台子要表演了。
先得拿一个破锣沿街敲敲,说好听话,告诉大家来了个班子,就在桥下,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接着就是表演一些杂技。
黍子叔会得很多,铁头功、吞剑、吃火烛到肚子里拿出来还能不灭,用鼻子和耳朵抽烟……
他刚来戏班子,就学了一个铁砂掌,还没学好。
没学成的是不让上场的,怕砸了招牌,客人不喜欢。他做的事情就是拿着一个铜盆,挨个讨要赏钱。
要让客人自愿花钱,除了功夫要好架子要花,还要会说漂亮话。他背得滚瓜烂熟,尤其是对着体面的姑娘太太们,一叠声地夸她们有福气,就容易讨得多些。
有些人多是看了不给的,他就提前说谢老爷赏赐,老爷福泽绵延,子孙和乐,大富大贵之类的,对方有时候也愿意掏一点儿钱。
他跟小豆子都是收钱的,小豆子腿脚更利索些,挂着笑容在人群中穿梭。
也许今天赏钱多些,看着能吃点好的,小豆子格外开心,一个不注意踩到了一个客人鞋上。
“啪!”
一个巴掌扇过去,小豆子直接飞了出去,鼻口流血,重重倒在地上。
那熊一样的客人怒道:“你这小畜生长没长眼睛!你们班子怎么教育的!我刚穿的新鞋,锦锻的,踩脏了你们赔得起吗?晦气!”
他一边说着,犹嫌不解气,又上去踹了两脚。
班主看到了,忙上前拎起小豆子,又重重给了他两耳光,“老爷您别生气,这贱皮子不打就不老实,我帮您教训,保准您满意!”
小豆子被扇得又倒在地上,班主五指叉进他干枯焦黄的发丝里,揪着他的头皮将他的头往地上撞。
“给老爷磕头认错,你错了没?错了没?”
小豆子鼻口的血不间断的滴下来,染红了大片的泥。
班里又有其他人上前赔罪,一叠声地讨饶。
“给老爷赔罪磕头!快!”
小豆子眼睛都睁不开了,已经说不出来话。
“行了行了,别闹出人命了。”那老爷拍了拍自己的鞋面儿,从那铜盘里拿了几个子儿走了。
班主脸顿时黑了。
小豆子晚上当然是没饭吃。
他把自己的粥剩了两口给小豆子,小豆子喝了一口,剧烈地咳嗽起来,吐出一大滩血和两瓣儿碎牙。
眼见着出气比进气少,小豆子晚上就没了。
班子里没人在乎,他坐在小豆子旁边,拉着他伤痕累累的手,感觉着他的体温一点点变凉。
先是很软乎的,像是没有骨头,接着就慢慢硬了,有些掰不动。
他屁股坐麻了的时候,想要把自己的手拿出来,费了很大的劲儿。
是黍子叔第二天发现的。
“你这孩子咋也不说哟,都硬了。请出去吧,天气热了容易臭。”
方景给他搭了把手。
班里就剩自己一个小的,也许自己哪天也会这样吧。
他想着,黍子叔伸手帮小豆子扣去了眼角的血痂,说不要挡住来生看路。
这世道就是这样,每天都有很多人死,也有很多人出生。他们出生不好的,就死的快些,出生好的,也未必死得慢些。
今天能活下来就挺好。
他听说南边很好,比北面好的多,他想去看看。
要是能看见,死了也不遗憾。
日子一天天热起来,班子继续往南走。车子时不时坏掉,或者陷在泥里,他就要下去推车。
班里的人有时候少两个,经过几个地方也许就多两个,总数也没怎么变。
他已经学会铁砂掌不烫手的窍门了,以后也有了自己卖艺的本事。
但有本事也不管什么用,都是低三下四讨生活的。
他是,黍子叔也是。
路途无聊,黍子叔跟他有一搭没一搭聊着:“你是哪个村的?”
“我不知道。”
他不知道自己是哪儿来的,从他有记忆起他就在流浪,也许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吧。
黍子叔笑他,说每个人都是爹娘生的,猪是猪他娘生的,狗是狗他娘生的,他们这种猪狗不如的,也是从猪狗不如的肚子里钻出来的。
“哦。”他不是很想说话,说话费力气,他有些饿了。
黍子叔很想跟他说话,他最近话尤其多。他知道原因,黍子叔一只手烂了。
他的脚本来就烂了,现在他的手也烂了,车上能闻到烂肉腐败的味道,有时候还有苍蝇。
烂了脚还能拖着走,烂了手的人,就表演不了了。
黍子叔喝了口水,跟他说:“我是骆驼村的,我们村以前有骆驼。我叫黍子,你知道为啥叫黍子吗?我娘在黍子地里生的我,她生下我,自己咬断脐带,还锄了二亩地。后来我就叫黍子。”
“我是我们家的福星,我出生那年,家里丰收,多打了很多担粮食。后来,把我卖了,家里还得了一碗米。”黍子叔的手指干枯漆黑,像是黍子杆上的霉霉。
黍子地,打霉霉,一吃一个黑嘴嘴。
霉霉是黍子杆儿上可以吃的东西,外面是白色,里面是黑色,一吃满嘴香,但也满嘴黑。
黍子是个好名字,黍子可以磨黄米面,霉霉也能吃。
黍子叔的伤口翻出嫩肉,边缘结了黄色的痂。他觉得黍子叔现在就是一根儿黍子,但他好像要倒下了。
“黍子是个好名字。”他突然说。
“我也觉得。”黍子叔笑出了一口黄牙。
“我也想要个名字。”他说。
他不记得自己的父母,但他有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坐在井口边儿上,旁边有个很温柔的女人身影,和一个高大的男人,还有别的孩子在玩。
他对那口井很有印象,因为他见过的别的井都是圆的,但那是一口方的井。
那是他的村子吗?那是他的父母亲人吗?
他有记忆以来就在逃荒,跟着大部队,直到黍子叔捡到了他。
他也许也是被自己的父母卖掉的,也许,他的父母早死了。
“我知道我要叫什么名字了。”
“什么?”黍子叔精神头已经很不好了,强撑着跟他说话。
“方井。”
“嚯,还有名有姓的,挺好挺好。”
黍子叔说着,突然流了眼泪。
“方井,你是个好运气的,你命好。”
命好还能在这里逃荒?
他不置可否。
黍子叔说:“我没教你什么,我的看家本领,要吃饭的活儿,不能轻易教人的。”
他知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嘛。
“小石头和小豆子死的时候,你怨不怨我?”黍子叔突然问。
他说:“不是你,我们早就死了。”
黍子叔笑了:“好好好,总还算做了一点儿好事,到阎王殿,也能少受点罪。”
黍子叔也去了。
他觉得自己可能确实命好,至少命硬。
所以当他被打得动不了,丢在街角的时候,感受着血从四面出去,身体慢慢变冷的时候,他还在想。
至少死在了南边,了无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