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遥正襟危坐,一动未动,桌下却紧紧攥着拳,指甲快要刺进肉里。
有那么一瞬,她觉得自己的灵魂似乎升至上空,俯视着地上发生的一切,麻木地瞧着每一个人的嘴脸。
“皇后娘娘说的是,都是一家人,臣与夭夭应当鼎力相助。”段淮温热的手指不由分说地掰开她的拳头,硬强地与她十指相扣:
“只是那虞大夫多年不治难症,恐帮不上忙……”他顿了顿,“对于医治离魂之症,臣有个更为合适的人选。”
杨皇后抬起眼皮:“你且说来听听。”
“三年前,我手下一副将因落马摔了脑袋,人虽还能喘气,却昏迷不醒。军中有位军医为其行针半月,那副将便有了反应,拢共三月,人就恢复了神智,如今身子骨一如从前硬朗。”
“早些日子,曾听说西平侯寻花问柳时,为仇家所伤,也是外力所致昏迷,与我那位副将症状如出一辙,若能得那位军医救治,想必几月之内,亦能恢复如初。”
段淮说得情真意切,元媛都不由得动了心思。
“北境那苦寒之地竟有这等神医,真叫本宫意外,”杨皇后重新拨起佛珠,斜睨着元遥:
“阿遥以为如何?”
元遥懒得揣测杨皇后发问于她的动机,她只在乎段淮的意图。
后者似是明白她的顾虑,手上用了些力气,像是在让她安心。
“听您吩咐。”元遥道。
杨皇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不再为难她,而是问段淮的安排。
“臣已不在军中任职,不好僭越,还请劳烦东王殿下下令召吴大夫入京。”
此话一出,大殿顿时陷入寂静。
元遥不解,侧头看他,段淮只对她眨了眨眼。
隔了一会儿,才听杨皇后的声音响起:“……你有所不知,镇北军权已经移交给了太子。”
“……”段淮先是一副出乎意料的模样,随后露出抱歉的神情,像是纠结几许,终站起身,对元长岭拱手:“臣确实不知,望殿下莫要怪罪。”
元长岭被架在上头,只得绿着张脸,让他不用放在心上
“那就由太子下达召令,命那军医赴京。”杨皇后抬手压了压眉骨,元歆月见状,起身为她按头。
这场闹剧终是平静下来。
元遥忧心忡忡盯着坐回来的段淮,不等她开口,段淮先笑开来:
“眉心能夹死只虫子。”
不管他的插科打诨,元遥仍是一脸严肃,张了张口,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她怎么能猜不出他的意图,她只是不想将他牵扯进这件腌臜事。
刹那之间,烛灯尽数熄灭,大殿一片漆黑。
“啊——”与此同时,对面几个嫔妃的尖叫声此起彼伏,殿内陷入慌乱。
灯灭的一瞬间,元遥就被段淮拉进了怀里。
“怎么回事!来,来人!”
“人呢,人怎么还不来!”
原先守在门外的禁卫消失了一般,任里头人怎么唤也毫无动静。
“母后别怕,儿臣出去看看。”元策阳道。
殿里声音嘈杂,元策阳的脚步声不甚明显,兴许是摸黑的缘故,他走得并不快。
“门锁上了。”元策阳惊呼,他又用力推了几下,仍是无济于事。
殿内再次陷入慌乱,吵闹中,元遥只听得一阵突兀的脚步声。
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
她刚开始以为是元策阳回来的脚步,可往后又觉得不对劲,这声音碎了许多,不像男子的阔步。
随即脚步声路过元遥与段淮的位置,逐渐往里头靠近。
“怕不是宫里有了刺客,太子,你速速想法子开门,本宫担心你父皇有危险!”杨皇后对坐回她身旁的元策阳道。
后者久久没有回音,她不由得提高了音量:“太子,你可听到本宫的话?”
众人稍稍安静了些许,元策阳的声音却在门口处响起:
“母后,您说了什么?”
其他人尚未弄清状况,杨皇后已经僵在原地,她身旁明明坐了人——
这时,女子轻灵的笑声如鬼魅般在她耳畔响起,不多时萦绕整个大殿,笑声由弱渐强,逐而猖狂疯癫,又演变为激烈的哭喊。
“装神弄鬼,滚出来!”元歆月欲图追逐那笑声的踪迹,无奈因伸手不见五指,无济于事。
元遥心中有了猜测,她蜷着手拍了拍段淮的肩膀,示意他松开自己。
对方仅松了力气,手臂仍然揽着她大半身子,元遥只好就着他的姿势跟他说话,没成想黑暗里看不真切,她径直撞上了他的下巴。
额头上的刺痛令元遥愣了愣,她这才反应过来,段淮不知何时冒出了胡茬。
新安镇那几日,她不是没见过他剃须,只是亲身碰到这一刻,她仍然心绪有些复杂。
段淮见状揉了揉她的额头:“撞疼了?”
元遥摇头,诚实道:“……有点扎。”
两人说话这一会儿,对面已然乱成了一锅粥,不知是哪个嫔妃发出惨叫:“谁……别碰我……我从没做过亏心事,别来找我,别来找我……”
惨叫的嫔妃没了动静,紧接着咚得一声,便见一个人型砸倒在地。
或许是适应了黑暗的缘故,元遥隐约能瞧见作乱的“女子”身穿红衣扑到大殿中央,正如一只索命的厉鬼,不知谁会是她下一个目标。
元遥呼吸乱了许多,不由自主又抱紧了段淮,就差把整个人都塞进他怀里。
无论真假,眼下这场面的确骇人,若非有段淮在身边,她未必能这么镇静。
静寂须臾,乔充媛忽地瘫坐在地:“……死,死人了……死人了!”
“郭蓁!是郭蓁回来了……她回来索命了,”乔充媛魂不守舍地重复了许多遍,而后不知对着何处磕头:
“不是我害的你,不是我,我是受人指使,是皇后——”
刀剑刺入血肉的声音传来,乔充媛的喊叫戛然而止,随着她身子倒地,靠近内殿的几盏烛灯瞬间燃起。
只见元青弘携数人从内殿走出。
元遥隔着几人望向元青弘身后的闫牧舟,两人对视良久,她终于能坐实心中的猜测。
看来今天这场戏的幕后主使果真是元青弘。
借着烛灯,众人才看清殿上的情形,两个女人躺倒在血泊之中,而罪魁祸首早已不见身影。
“……陛下,这是怎么一回事?”杨皇后被元歆月搀扶着,早已不似先前那般泰然自若。
元青弘置若罔闻,信步行至上位落座,待余下众人叩首行过礼,从始至终未施舍给杨皇后一个眼神。
“今日叫你们过来,是为了郭昭仪一案。”
他随意扫视了地上乔充媛的尸身一眼,又摆了摆手让人将另一昏死的嫔妃带下去,轻描淡写道:
“乔氏阴狠善妒、毒害宫妃,又欲图构陷皇后,朕命人当场斩杀,传旨,其父乔统贬为庶人,乔氏本家男子发配边疆,女子没为官奴。”
三言两语间,百十号人的命运已定。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惠贵妃离乔充媛的尸身最近,裙摆也沾染了血迹,若没有一旁的人扶着,她恐怕已经站不脚,“……怎会是她杀的?”
闫牧舟得元青弘允许,上前向众人宣告真相:
“郭昭仪并非无缘猝死,而是被人下了慢性剧毒。”
他接过周双山递来的瓷罐:“这是在郭昭仪常用的胭脂,经太医署鉴别,里头掺杂着几种药材,分别无毒,可若同磨成粉便是剧毒,堵塞心脉,长期吸入,可使人心梗而亡。”
“询问郭昭仪侍女得知,这胭脂乃是乔充媛所赠。”
“可是她为何……”惠贵妃话还没问完,被元青弘不耐烦地打断:
“行了,事情已定,都回去吧。”元青弘又道:“太子、寻川,你二人随朕前来。”
段淮闻言并没有太多的波澜,只交代周双山护送元遥回去。
元遥拉住他的衣袖,眼中尽是担心:“我等你一起回去。”
段淮为她紧了紧披风绑带:
“夜里越来越冷,听话,回去等我。”
见元遥点了头,他才站直身子,又对周双山嘱咐了几句,总算放心离开。
远离中路,冷宫的方向仍是冷寂萧索,周双山详尽将今日的事告知给元遥。
今日夜里,太医署联合刑部上报,验明那罐胭脂中的毒物正是致使郭蓁心脉梗死的罪魁祸首,而闫牧舟也早便查清郭蓁常用物件的来源,当即禀告了元青弘乔氏的嫌疑。
而后这一出戏,则是元青弘安排的。
听他讲述,元遥仍有许多想不明白的地方,便没顾得上回应。
几次三番过后,周双山叹了声长气:
“你是不是同段淮那厮待得太久了,变得同他一样不苟言笑、惜字如金。”
听得他的抱怨,元遥刚要搭腔,余光瞥见墙根有个小黑球,仔细一看,是段淮除夕那日喂的小狗。
那小黑狗缩在砖缝里头,看起来冷得不行,元遥蹲下身,把其抱在怀里,轻声道:“叫你那日偏不留下,瞧冻成什么样了。”
周双山蹲到她旁边,捏起小狗的后颈,左右瞧了瞧:“还真是段淮上回喂的那只。”
小狗突然挣扎着扑回元遥怀里,哼哼唧唧地往她身上蹭,扭着身子不看周双山。
元遥不禁弯了弯嘴角:“你觉不觉得它有些像段淮。”
小受气宝似的。
周双山瞪大眼睛,一脸的不可置信,他甚至笑了出来:“我头一回瞧见成亲把眼珠子成花的,段淮壮得像头牛,挥挥拳能把我跟狗一起打死,究竟是哪像了?”
这要是放在儿时,元遥怕是得跟他争上一争,弄不好还得吵上一架,毕竟从小到大,就属他二人吵架最多,吵不明白便拉段淮评理,若是再热闹些,干脆闹到元听夏面前,不过一般到这个时候,周双山就偃旗息鼓了,他最畏元听夏。
“你方才说得那些,我大抵听懂了,但有地方想不通。”元遥缓缓起身,有一下没一下地摸着小狗的背脊:
“如若假扮鬼神是为了刺激乔充媛道出真相,那为何要在不相干的人门前放郭蓁的绣花鞋?”
听见她的疑问,周双山顿了顿脚步,月光之下,他的脸上流露出明显的茫然:
“什么绣花鞋?”
有那么一瞬,她觉得自己的灵魂似乎升至上空,俯视着地上发生的一切,麻木地瞧着每一个人的嘴脸。
“皇后娘娘说的是,都是一家人,臣与夭夭应当鼎力相助。”段淮温热的手指不由分说地掰开她的拳头,硬强地与她十指相扣:
“只是那虞大夫多年不治难症,恐帮不上忙……”他顿了顿,“对于医治离魂之症,臣有个更为合适的人选。”
杨皇后抬起眼皮:“你且说来听听。”
“三年前,我手下一副将因落马摔了脑袋,人虽还能喘气,却昏迷不醒。军中有位军医为其行针半月,那副将便有了反应,拢共三月,人就恢复了神智,如今身子骨一如从前硬朗。”
“早些日子,曾听说西平侯寻花问柳时,为仇家所伤,也是外力所致昏迷,与我那位副将症状如出一辙,若能得那位军医救治,想必几月之内,亦能恢复如初。”
段淮说得情真意切,元媛都不由得动了心思。
“北境那苦寒之地竟有这等神医,真叫本宫意外,”杨皇后重新拨起佛珠,斜睨着元遥:
“阿遥以为如何?”
元遥懒得揣测杨皇后发问于她的动机,她只在乎段淮的意图。
后者似是明白她的顾虑,手上用了些力气,像是在让她安心。
“听您吩咐。”元遥道。
杨皇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不再为难她,而是问段淮的安排。
“臣已不在军中任职,不好僭越,还请劳烦东王殿下下令召吴大夫入京。”
此话一出,大殿顿时陷入寂静。
元遥不解,侧头看他,段淮只对她眨了眨眼。
隔了一会儿,才听杨皇后的声音响起:“……你有所不知,镇北军权已经移交给了太子。”
“……”段淮先是一副出乎意料的模样,随后露出抱歉的神情,像是纠结几许,终站起身,对元长岭拱手:“臣确实不知,望殿下莫要怪罪。”
元长岭被架在上头,只得绿着张脸,让他不用放在心上
“那就由太子下达召令,命那军医赴京。”杨皇后抬手压了压眉骨,元歆月见状,起身为她按头。
这场闹剧终是平静下来。
元遥忧心忡忡盯着坐回来的段淮,不等她开口,段淮先笑开来:
“眉心能夹死只虫子。”
不管他的插科打诨,元遥仍是一脸严肃,张了张口,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她怎么能猜不出他的意图,她只是不想将他牵扯进这件腌臜事。
刹那之间,烛灯尽数熄灭,大殿一片漆黑。
“啊——”与此同时,对面几个嫔妃的尖叫声此起彼伏,殿内陷入慌乱。
灯灭的一瞬间,元遥就被段淮拉进了怀里。
“怎么回事!来,来人!”
“人呢,人怎么还不来!”
原先守在门外的禁卫消失了一般,任里头人怎么唤也毫无动静。
“母后别怕,儿臣出去看看。”元策阳道。
殿里声音嘈杂,元策阳的脚步声不甚明显,兴许是摸黑的缘故,他走得并不快。
“门锁上了。”元策阳惊呼,他又用力推了几下,仍是无济于事。
殿内再次陷入慌乱,吵闹中,元遥只听得一阵突兀的脚步声。
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
她刚开始以为是元策阳回来的脚步,可往后又觉得不对劲,这声音碎了许多,不像男子的阔步。
随即脚步声路过元遥与段淮的位置,逐渐往里头靠近。
“怕不是宫里有了刺客,太子,你速速想法子开门,本宫担心你父皇有危险!”杨皇后对坐回她身旁的元策阳道。
后者久久没有回音,她不由得提高了音量:“太子,你可听到本宫的话?”
众人稍稍安静了些许,元策阳的声音却在门口处响起:
“母后,您说了什么?”
其他人尚未弄清状况,杨皇后已经僵在原地,她身旁明明坐了人——
这时,女子轻灵的笑声如鬼魅般在她耳畔响起,不多时萦绕整个大殿,笑声由弱渐强,逐而猖狂疯癫,又演变为激烈的哭喊。
“装神弄鬼,滚出来!”元歆月欲图追逐那笑声的踪迹,无奈因伸手不见五指,无济于事。
元遥心中有了猜测,她蜷着手拍了拍段淮的肩膀,示意他松开自己。
对方仅松了力气,手臂仍然揽着她大半身子,元遥只好就着他的姿势跟他说话,没成想黑暗里看不真切,她径直撞上了他的下巴。
额头上的刺痛令元遥愣了愣,她这才反应过来,段淮不知何时冒出了胡茬。
新安镇那几日,她不是没见过他剃须,只是亲身碰到这一刻,她仍然心绪有些复杂。
段淮见状揉了揉她的额头:“撞疼了?”
元遥摇头,诚实道:“……有点扎。”
两人说话这一会儿,对面已然乱成了一锅粥,不知是哪个嫔妃发出惨叫:“谁……别碰我……我从没做过亏心事,别来找我,别来找我……”
惨叫的嫔妃没了动静,紧接着咚得一声,便见一个人型砸倒在地。
或许是适应了黑暗的缘故,元遥隐约能瞧见作乱的“女子”身穿红衣扑到大殿中央,正如一只索命的厉鬼,不知谁会是她下一个目标。
元遥呼吸乱了许多,不由自主又抱紧了段淮,就差把整个人都塞进他怀里。
无论真假,眼下这场面的确骇人,若非有段淮在身边,她未必能这么镇静。
静寂须臾,乔充媛忽地瘫坐在地:“……死,死人了……死人了!”
“郭蓁!是郭蓁回来了……她回来索命了,”乔充媛魂不守舍地重复了许多遍,而后不知对着何处磕头:
“不是我害的你,不是我,我是受人指使,是皇后——”
刀剑刺入血肉的声音传来,乔充媛的喊叫戛然而止,随着她身子倒地,靠近内殿的几盏烛灯瞬间燃起。
只见元青弘携数人从内殿走出。
元遥隔着几人望向元青弘身后的闫牧舟,两人对视良久,她终于能坐实心中的猜测。
看来今天这场戏的幕后主使果真是元青弘。
借着烛灯,众人才看清殿上的情形,两个女人躺倒在血泊之中,而罪魁祸首早已不见身影。
“……陛下,这是怎么一回事?”杨皇后被元歆月搀扶着,早已不似先前那般泰然自若。
元青弘置若罔闻,信步行至上位落座,待余下众人叩首行过礼,从始至终未施舍给杨皇后一个眼神。
“今日叫你们过来,是为了郭昭仪一案。”
他随意扫视了地上乔充媛的尸身一眼,又摆了摆手让人将另一昏死的嫔妃带下去,轻描淡写道:
“乔氏阴狠善妒、毒害宫妃,又欲图构陷皇后,朕命人当场斩杀,传旨,其父乔统贬为庶人,乔氏本家男子发配边疆,女子没为官奴。”
三言两语间,百十号人的命运已定。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惠贵妃离乔充媛的尸身最近,裙摆也沾染了血迹,若没有一旁的人扶着,她恐怕已经站不脚,“……怎会是她杀的?”
闫牧舟得元青弘允许,上前向众人宣告真相:
“郭昭仪并非无缘猝死,而是被人下了慢性剧毒。”
他接过周双山递来的瓷罐:“这是在郭昭仪常用的胭脂,经太医署鉴别,里头掺杂着几种药材,分别无毒,可若同磨成粉便是剧毒,堵塞心脉,长期吸入,可使人心梗而亡。”
“询问郭昭仪侍女得知,这胭脂乃是乔充媛所赠。”
“可是她为何……”惠贵妃话还没问完,被元青弘不耐烦地打断:
“行了,事情已定,都回去吧。”元青弘又道:“太子、寻川,你二人随朕前来。”
段淮闻言并没有太多的波澜,只交代周双山护送元遥回去。
元遥拉住他的衣袖,眼中尽是担心:“我等你一起回去。”
段淮为她紧了紧披风绑带:
“夜里越来越冷,听话,回去等我。”
见元遥点了头,他才站直身子,又对周双山嘱咐了几句,总算放心离开。
远离中路,冷宫的方向仍是冷寂萧索,周双山详尽将今日的事告知给元遥。
今日夜里,太医署联合刑部上报,验明那罐胭脂中的毒物正是致使郭蓁心脉梗死的罪魁祸首,而闫牧舟也早便查清郭蓁常用物件的来源,当即禀告了元青弘乔氏的嫌疑。
而后这一出戏,则是元青弘安排的。
听他讲述,元遥仍有许多想不明白的地方,便没顾得上回应。
几次三番过后,周双山叹了声长气:
“你是不是同段淮那厮待得太久了,变得同他一样不苟言笑、惜字如金。”
听得他的抱怨,元遥刚要搭腔,余光瞥见墙根有个小黑球,仔细一看,是段淮除夕那日喂的小狗。
那小黑狗缩在砖缝里头,看起来冷得不行,元遥蹲下身,把其抱在怀里,轻声道:“叫你那日偏不留下,瞧冻成什么样了。”
周双山蹲到她旁边,捏起小狗的后颈,左右瞧了瞧:“还真是段淮上回喂的那只。”
小狗突然挣扎着扑回元遥怀里,哼哼唧唧地往她身上蹭,扭着身子不看周双山。
元遥不禁弯了弯嘴角:“你觉不觉得它有些像段淮。”
小受气宝似的。
周双山瞪大眼睛,一脸的不可置信,他甚至笑了出来:“我头一回瞧见成亲把眼珠子成花的,段淮壮得像头牛,挥挥拳能把我跟狗一起打死,究竟是哪像了?”
这要是放在儿时,元遥怕是得跟他争上一争,弄不好还得吵上一架,毕竟从小到大,就属他二人吵架最多,吵不明白便拉段淮评理,若是再热闹些,干脆闹到元听夏面前,不过一般到这个时候,周双山就偃旗息鼓了,他最畏元听夏。
“你方才说得那些,我大抵听懂了,但有地方想不通。”元遥缓缓起身,有一下没一下地摸着小狗的背脊:
“如若假扮鬼神是为了刺激乔充媛道出真相,那为何要在不相干的人门前放郭蓁的绣花鞋?”
听见她的疑问,周双山顿了顿脚步,月光之下,他的脸上流露出明显的茫然:
“什么绣花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