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儿时听过一则灵异传说,说是有一书生进京求学时路过一乡野,正值入冬时节,恐入夜前难行至城中,遂打算歇在方圆几里唯一的一家客栈里。
客栈虽开在乡野,地处三县交界,住店的客人络绎不绝。
书生来时,已经没了空房。他正打算离开,恰逢有一人退房,这才得了住处。
因着两人前后脚住店,店家没过多打扫,好在书生也不拘小节,背着行囊就住了进去。
他进屋后,瞧见床底下有一双桃红底的绣花鞋,他只当是旁人落下的东西,想着原也住不了多久,便没当回事。
直到后半夜,他迷迷糊糊醒了过来,见那双鞋莫名跑到了桌子下头。书生虽疑惑万分,记得自己并未动那双鞋,可屋里没别人,他想着许是睡前不小心踢了过去,于是没放在心上。
结果第二日,他发现那双鞋又变了位置。
书生心生恐惧,以为进了贼,马不停蹄要去退房,谁料,夜里下了大雪,没有停歇的意思,只得再住下去,等雪停了再动身。
这一晚,书生将门窗用桌案挡死才敢合眼。翌日,门窗未曾有人动过,而那双绣花鞋虽然还在床下,可那鞋尖竟是对着床榻,就像是有人穿着这双鞋站到了他床前。
第三日夜里,书生不敢再闭眼,躺在床上,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绣花鞋的位置。
谁知那双鞋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兀自走动起来。
门、衣架、条案,还有床榻跟前走了个遍。
就好像……在找什么东西。
最后,正正好好停在了衣柜前头。
书生死死盯着那两人宽的红木衣柜,不知何处来的胆子,竟鬼使神差过去打开了柜门——
里头站着一具光脚的女尸。
想到这儿,元遥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馨儿被她的话吓得直接松开手,两只鞋砸在地上,“砰”一声,震得人心尖发颤。
元遥下意识往段淮那侧靠了靠,险些扎进他怀里,后者身子一僵,随即拍了拍她的背脊:
“别怕,我出去看看。”
段淮才到门外,就迎面撞上来通传的宫人:
“段大人,陛下请您二位过去。”
——
谁人能想到,子时的皇宫,最热闹的地方,竟是宣和殿。
元遥二人到时,里头已有许多人。
元策阳、元长岭夫妇,惠贵妃、乔充媛为首的三四个嫔妃,还有独自一人的元媛。
最先发现二人的是元长岭,他带着一如既往的笑面虎模样,迎着二人与他夫妇同坐。
“阿遥脸色怎么这么苍白,可是身子欠佳?”
元遥由段淮扶着坐下,接过东王妃递来的热茶:
“多谢二嫂。”
又转头对元长岭道:“许是这几日天凉,身子骨有些发虚。”
段淮扶着她坐舒服后,从随身带着布包里头拿出汤婆子塞到元遥怀里头,随后将她因盘坐而散开的披风下摆拢好。
东王妃见状眼眸一亮,拉了拉元遥,小心道:
“这是有身孕了?”
她声音不大,仅能离得近的几人听见。元遥明显感觉身旁的段淮气息滞了滞,在他开口前赶忙道:
“二嫂莫要声张,”元遥故作羞赧,作势拿帕子挡对方的嘴:“只让府医诊过,等过些日子稳当些了,再告知大家。”
她说完不着痕迹瞄了元策阳一眼。
元策阳的性子不同于元长岭,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主,她判断不出他的想法,但她知道,他定是听见了。
“我那时也是过了三月才敢对外说,这事儿小心些好。”东王妃轻笑着拍拍她的手。
元长岭回到王妃身侧,“你嫂子月份小那段时日,吐得是昏天黑地,被折腾得不行。”
他眼底含笑:“这小子生下来也不让人消停,顽皮好动,这还不会走,已经要将床板爬塌了。”
元遥借机多问了几句孕中的事,回过头来,才顾上身侧的段淮。
她是临时起意编的谎,没同他商量,自知理亏,便凑到他身边,拉拉他的衣袖,让他低一些。
段淮虽仍然板着一张脸,却听话地低头凑近她。
元遥看他的样子,起了别的心思,故意问他:
“怎么了,这么不欣喜?”
段淮知她有意耍坏,舌尖顶了下腮,上手捏住她的脸颊,略一用力:
“我怎么不知,光靠嘴碰嘴就能弄出孩子?”
元遥听到这样的糙话从他口中说出,下意识揉着脸颊,明明不疼,却照样烫得不行。
段淮不再言语,转身从手边的包里摸出皮壶,将里头的汤药倒进杯里,推到她面前。
外头天寒地冻,一路过来,药也温了许多,正合适入口。
望着他的模样,像是当真生气了,元遥心里懊恼起来,做什么非要逗他。
她想向他解释,又怕被旁人听了去,盯着桌上的瓷杯思虑了须臾,干脆拉过他的手掌。
段淮不知她的意图,一开始并不那么顺从,直到元遥的指尖在他手心滑动,才老实下来。
元青弘既有意让段淮回北境带兵,不如让他更放心些。此时元遥若有了身孕,她和孩子就是要挟控制段淮最好的筹码。这样一来,表面上牵制了段淮,实际能够保他几分安稳。
她怕元青弘用人时装做圣人君主,用完人过河拆桥,防不胜防。
元遥不担心段淮看不懂她的意思,毕竟多年前,她失声那些时日,就是这般给他传达话语的。
只是他明明看懂了,却没有什么反应,元遥有些着急,不自觉攥住他的手,极小声道:
“没有瞒着你,是突然起意。”
两人离得近,元遥明显能觉到,段淮的气息声越来越重。
不一会,他微微挣开她的桎梏,将她的手也放回了她自己腿上:
“知道了,回去再说,先喝药。”
从元遥二人进来开始,已经过去了一炷香的时候,元青弘仍未出现。
在场的几个嫔妃逐渐坐不住了,凑在一处窃窃私语。
比起她们,这边的元长岭跟元策阳两人,显然是各怀鬼胎,即使偶尔交流几句,也避重就轻,只说些不咸不淡的东西,生怕落下任何一个话柄。
又过了片刻,杨皇后带着元歆月来到此处。
元遥还以为她是来替元青弘主持局面,谁知她们母女竟也是被传唤而来。
她朝段淮挪近些,低声问:
“你可有思路?”
段淮抱胸靠着柱子,不动声色在对面的几个嫔妃身上巡视一圈,贴着她耳侧道:
“惠贵妃、还有她边上那两人的寝宫门前也被人放了绣花鞋。”
“你如何得知?”元遥眼底掠过一丝惊诧。
二人同那几人离得不近,很难听见对方在说些什么。
段淮语气平静,答道:
“看口型。”
“这么说来……”
今日这一出怕不是郭蓁暴毙之事有关。
只是郭蓁这事是闫牧舟在查,倘若有了进展,元遥今晚同他见面时,他没理由不告知她。
除非是他们二人的分开后发生的变故。
“皇后娘娘!”
元媛突然跪到大殿中央,屋内的话语声随之停止。
“媛儿,求皇后娘娘救救媛儿的夫君!”
杨皇后本阖着双目,闻言,拨动佛珠的手滞住,眼皮微微抬起,冷声道:
“本宫又不是太医,如何救的了西平侯?”
元媛双目含泪,背脊微颤着,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皇后娘娘有所不知,我夫君是头部受重创导致的昏迷不醒,太医都已无能为力,现如今,唯一能救我夫君的,就是阿遥府中的府医。”
杨皇后不禁皱了下眉:
“堂堂太医院,竟比不过一介小小府医?”
“那人并非寻常府医,而是曾经的虞太医之子,最擅治脑疾,娘娘,媛儿这些日子寻遍名医,属实没有办法了,”元媛哭得情真意切,在场女眷不免都有所动容,“求皇后娘娘帮我劝劝阿遥,让她帮帮我们夫妻吧……”
“本宫倒是记得虞太医,没想到其子如今竟在遥儿府中,”杨皇后轻描淡写道,“又不是多麻烦的事,让他诊治就是,你何苦这么大阵仗。”
“娘娘您说的是,”元媛身子晃动,似是悲难自抑,“可……可……阿遥妹妹还记恨多年前的往事,不肯相救啊……”
殿中沉寂了几许,只剩元媛的抽泣声。
元遥面无表情,宛若一个局外人,静静看着这场闹剧。
“人命当前,怎能如此心胸狭隘!”说这话的是乔充媛,她义愤填膺地剜了元遥一眼,说完便起身去搀扶元媛。
元媛哭得几乎跪不稳,却也不倚靠乔充媛的搀扶,而是偏要死命撑着身子,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
“阿遥,二哥以为当大局为重,救人为先……”元长岭忽地站了出来,话未落地,被东王妃拉了一把,他置若罔闻,继续道:
“宗室本为一体,一人有难,其他人都当竭力相助。”
他话音才落地,只听得殿上一声嗤笑:
“二哥这般心系宗亲,媛姐夫受伤这么长时日,也没瞧你去看望。”元歆月靠着椅背,不冷不热道:
“一个府医能治好太医院都无计可施的毛病?漂亮话谁不会说,真那么关心,不如省下些嘴上力气,去各地搜罗搜罗名医,兴许还有得治。”
元长岭被这么一噎,有些恼羞成怒,却也不好发作:
“西平侯昏迷日久,媛妹妹也是着急了,就当多个希冀,让那虞氏子瞧瞧又有何妨?”
元歆月没再与他争论,只冷笑几声,丝毫不掩饰眼神中的嘲弄与讽刺。
眼瞅着元长岭又要被激起来,杨皇后将佛珠用力拍在桌上,斥道:
“行了,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遑论都是一家人。”她望向元遥:
“今日本宫做个主,遥儿,你就帮帮你姐姐。”
客栈虽开在乡野,地处三县交界,住店的客人络绎不绝。
书生来时,已经没了空房。他正打算离开,恰逢有一人退房,这才得了住处。
因着两人前后脚住店,店家没过多打扫,好在书生也不拘小节,背着行囊就住了进去。
他进屋后,瞧见床底下有一双桃红底的绣花鞋,他只当是旁人落下的东西,想着原也住不了多久,便没当回事。
直到后半夜,他迷迷糊糊醒了过来,见那双鞋莫名跑到了桌子下头。书生虽疑惑万分,记得自己并未动那双鞋,可屋里没别人,他想着许是睡前不小心踢了过去,于是没放在心上。
结果第二日,他发现那双鞋又变了位置。
书生心生恐惧,以为进了贼,马不停蹄要去退房,谁料,夜里下了大雪,没有停歇的意思,只得再住下去,等雪停了再动身。
这一晚,书生将门窗用桌案挡死才敢合眼。翌日,门窗未曾有人动过,而那双绣花鞋虽然还在床下,可那鞋尖竟是对着床榻,就像是有人穿着这双鞋站到了他床前。
第三日夜里,书生不敢再闭眼,躺在床上,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绣花鞋的位置。
谁知那双鞋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兀自走动起来。
门、衣架、条案,还有床榻跟前走了个遍。
就好像……在找什么东西。
最后,正正好好停在了衣柜前头。
书生死死盯着那两人宽的红木衣柜,不知何处来的胆子,竟鬼使神差过去打开了柜门——
里头站着一具光脚的女尸。
想到这儿,元遥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馨儿被她的话吓得直接松开手,两只鞋砸在地上,“砰”一声,震得人心尖发颤。
元遥下意识往段淮那侧靠了靠,险些扎进他怀里,后者身子一僵,随即拍了拍她的背脊:
“别怕,我出去看看。”
段淮才到门外,就迎面撞上来通传的宫人:
“段大人,陛下请您二位过去。”
——
谁人能想到,子时的皇宫,最热闹的地方,竟是宣和殿。
元遥二人到时,里头已有许多人。
元策阳、元长岭夫妇,惠贵妃、乔充媛为首的三四个嫔妃,还有独自一人的元媛。
最先发现二人的是元长岭,他带着一如既往的笑面虎模样,迎着二人与他夫妇同坐。
“阿遥脸色怎么这么苍白,可是身子欠佳?”
元遥由段淮扶着坐下,接过东王妃递来的热茶:
“多谢二嫂。”
又转头对元长岭道:“许是这几日天凉,身子骨有些发虚。”
段淮扶着她坐舒服后,从随身带着布包里头拿出汤婆子塞到元遥怀里头,随后将她因盘坐而散开的披风下摆拢好。
东王妃见状眼眸一亮,拉了拉元遥,小心道:
“这是有身孕了?”
她声音不大,仅能离得近的几人听见。元遥明显感觉身旁的段淮气息滞了滞,在他开口前赶忙道:
“二嫂莫要声张,”元遥故作羞赧,作势拿帕子挡对方的嘴:“只让府医诊过,等过些日子稳当些了,再告知大家。”
她说完不着痕迹瞄了元策阳一眼。
元策阳的性子不同于元长岭,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主,她判断不出他的想法,但她知道,他定是听见了。
“我那时也是过了三月才敢对外说,这事儿小心些好。”东王妃轻笑着拍拍她的手。
元长岭回到王妃身侧,“你嫂子月份小那段时日,吐得是昏天黑地,被折腾得不行。”
他眼底含笑:“这小子生下来也不让人消停,顽皮好动,这还不会走,已经要将床板爬塌了。”
元遥借机多问了几句孕中的事,回过头来,才顾上身侧的段淮。
她是临时起意编的谎,没同他商量,自知理亏,便凑到他身边,拉拉他的衣袖,让他低一些。
段淮虽仍然板着一张脸,却听话地低头凑近她。
元遥看他的样子,起了别的心思,故意问他:
“怎么了,这么不欣喜?”
段淮知她有意耍坏,舌尖顶了下腮,上手捏住她的脸颊,略一用力:
“我怎么不知,光靠嘴碰嘴就能弄出孩子?”
元遥听到这样的糙话从他口中说出,下意识揉着脸颊,明明不疼,却照样烫得不行。
段淮不再言语,转身从手边的包里摸出皮壶,将里头的汤药倒进杯里,推到她面前。
外头天寒地冻,一路过来,药也温了许多,正合适入口。
望着他的模样,像是当真生气了,元遥心里懊恼起来,做什么非要逗他。
她想向他解释,又怕被旁人听了去,盯着桌上的瓷杯思虑了须臾,干脆拉过他的手掌。
段淮不知她的意图,一开始并不那么顺从,直到元遥的指尖在他手心滑动,才老实下来。
元青弘既有意让段淮回北境带兵,不如让他更放心些。此时元遥若有了身孕,她和孩子就是要挟控制段淮最好的筹码。这样一来,表面上牵制了段淮,实际能够保他几分安稳。
她怕元青弘用人时装做圣人君主,用完人过河拆桥,防不胜防。
元遥不担心段淮看不懂她的意思,毕竟多年前,她失声那些时日,就是这般给他传达话语的。
只是他明明看懂了,却没有什么反应,元遥有些着急,不自觉攥住他的手,极小声道:
“没有瞒着你,是突然起意。”
两人离得近,元遥明显能觉到,段淮的气息声越来越重。
不一会,他微微挣开她的桎梏,将她的手也放回了她自己腿上:
“知道了,回去再说,先喝药。”
从元遥二人进来开始,已经过去了一炷香的时候,元青弘仍未出现。
在场的几个嫔妃逐渐坐不住了,凑在一处窃窃私语。
比起她们,这边的元长岭跟元策阳两人,显然是各怀鬼胎,即使偶尔交流几句,也避重就轻,只说些不咸不淡的东西,生怕落下任何一个话柄。
又过了片刻,杨皇后带着元歆月来到此处。
元遥还以为她是来替元青弘主持局面,谁知她们母女竟也是被传唤而来。
她朝段淮挪近些,低声问:
“你可有思路?”
段淮抱胸靠着柱子,不动声色在对面的几个嫔妃身上巡视一圈,贴着她耳侧道:
“惠贵妃、还有她边上那两人的寝宫门前也被人放了绣花鞋。”
“你如何得知?”元遥眼底掠过一丝惊诧。
二人同那几人离得不近,很难听见对方在说些什么。
段淮语气平静,答道:
“看口型。”
“这么说来……”
今日这一出怕不是郭蓁暴毙之事有关。
只是郭蓁这事是闫牧舟在查,倘若有了进展,元遥今晚同他见面时,他没理由不告知她。
除非是他们二人的分开后发生的变故。
“皇后娘娘!”
元媛突然跪到大殿中央,屋内的话语声随之停止。
“媛儿,求皇后娘娘救救媛儿的夫君!”
杨皇后本阖着双目,闻言,拨动佛珠的手滞住,眼皮微微抬起,冷声道:
“本宫又不是太医,如何救的了西平侯?”
元媛双目含泪,背脊微颤着,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皇后娘娘有所不知,我夫君是头部受重创导致的昏迷不醒,太医都已无能为力,现如今,唯一能救我夫君的,就是阿遥府中的府医。”
杨皇后不禁皱了下眉:
“堂堂太医院,竟比不过一介小小府医?”
“那人并非寻常府医,而是曾经的虞太医之子,最擅治脑疾,娘娘,媛儿这些日子寻遍名医,属实没有办法了,”元媛哭得情真意切,在场女眷不免都有所动容,“求皇后娘娘帮我劝劝阿遥,让她帮帮我们夫妻吧……”
“本宫倒是记得虞太医,没想到其子如今竟在遥儿府中,”杨皇后轻描淡写道,“又不是多麻烦的事,让他诊治就是,你何苦这么大阵仗。”
“娘娘您说的是,”元媛身子晃动,似是悲难自抑,“可……可……阿遥妹妹还记恨多年前的往事,不肯相救啊……”
殿中沉寂了几许,只剩元媛的抽泣声。
元遥面无表情,宛若一个局外人,静静看着这场闹剧。
“人命当前,怎能如此心胸狭隘!”说这话的是乔充媛,她义愤填膺地剜了元遥一眼,说完便起身去搀扶元媛。
元媛哭得几乎跪不稳,却也不倚靠乔充媛的搀扶,而是偏要死命撑着身子,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
“阿遥,二哥以为当大局为重,救人为先……”元长岭忽地站了出来,话未落地,被东王妃拉了一把,他置若罔闻,继续道:
“宗室本为一体,一人有难,其他人都当竭力相助。”
他话音才落地,只听得殿上一声嗤笑:
“二哥这般心系宗亲,媛姐夫受伤这么长时日,也没瞧你去看望。”元歆月靠着椅背,不冷不热道:
“一个府医能治好太医院都无计可施的毛病?漂亮话谁不会说,真那么关心,不如省下些嘴上力气,去各地搜罗搜罗名医,兴许还有得治。”
元长岭被这么一噎,有些恼羞成怒,却也不好发作:
“西平侯昏迷日久,媛妹妹也是着急了,就当多个希冀,让那虞氏子瞧瞧又有何妨?”
元歆月没再与他争论,只冷笑几声,丝毫不掩饰眼神中的嘲弄与讽刺。
眼瞅着元长岭又要被激起来,杨皇后将佛珠用力拍在桌上,斥道:
“行了,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遑论都是一家人。”她望向元遥:
“今日本宫做个主,遥儿,你就帮帮你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