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夫人在童子的一通呛声下,讷讷不敢开口。
清玥适时开口:“今日宴会已毕,各位夫人安心回家吧。”
这个不明不白开始的宴会,也不明不白地结束了。
只是国师在这宴会上的一举一动,却被有些人放在心中反复思量分析——他到底算出了什么?
罗宛秋也有些好奇,但是朝政国运之事离她还很遥远,她只像看戏一样猜测一会儿就算了。
她如今更好奇的,是她娘留下来的那张药方,那张或许是用来解毒的药方。如今仅能知道,这方子或许是用在了皇帝身上。
她没见过皇帝的症状,因此不好判断方子的优劣。但原方上是江丽云的字迹,她对江丽云的医术很是了解,但凡她医治过的病例,向来都医治得彻底。为何皇帝还会旧疾难愈?为何江丽云又要特意将这张方子藏起来?为何罗煦风对这份方子那样忌惮?
罗宛秋想不出缘由,也不为难自己。
只需留下一个引子就行了。她相信,真相会找上门的。
国师发话后,不少夫人拜别了国师,开始动身回府。
何氏拉着罗宛春的手看了又看,深怕她在方才的动乱中磕了碰了,确认她是真的无虞才放心。
关心完嫡亲的女儿,她才转过身看罗宛秋和罗宛夏二人询问她们的情况。
二人自是答无事。
于是何氏也带着二人去拜别清玥,又是一番客套话不提。
清玥自然不会理会,都是他身边的童子替他回应。童子不仅负责伺候国师,也会管这些迎来送往的琐事。
罗宛秋有些佩服这位童子,不仅武力值高,应对这些夫人时也游刃有余,这都是她做不到的事情。
何氏拜别完后,带着二人往殿门口走。
殿内还有些受了惊的女眷,太医院过来的两位太医还在为她们薰艾定神,带来的药箱敞开着,随意地放在了桌上。
罗宛秋经过桌边时,宽大的衣袖无意间扫过药箱。
无人注意到,一张纸条顺着袖子滑了进去。
等诸位夫人小姐走完后,太医这才开始收拾药箱,将未薰完的艾草装进去 。
其中一位刚准备装,却发现药箱里不知何时多了一张叠好的纸条。
太医打开纸条,发现是一张方子。出于大夫的习性,他认真看了起来,却越看越熟悉,越看越惊讶。
他想将方子呈给清玥:“大人,您看看这张药方,是不是……”
清玥接过去一看,神色渐渐严肃起来。
他等的变数,出现了。
童子叫他被这副药方吸引住了心神,适时提醒道:“侍卫长还在外面等您呢。”
那些刺客原本应依法交与刑部,只是清玥交代侍卫长先留着这些人,他要问话。
此刻,清玥只道:“我不问了。你让他直接将人送去刑部吧。”
他已得到启示,不必在这些刺客身上浪费功夫。
童子点点头,出去告知侍卫长去了。回来时,他身后多了一个面白无须的太监。
“大人,刘公公过来了。”
刘公公是御前总管,圣上身边贴身伺候的人,但面对清玥时,却姿态卑微,语气恭敬。
“国师大人,圣上请您去一趟福宁殿。”
清玥闻言,倒不意外,这边动静这样大,圣上总该问几句。
他将方子交给两位太医,吩咐他们带回太医院召集众人好生研读,然后跟着刘公公出了大殿。
*
罗府——
今日宴会上突逢刺客,受了不小惊吓,罗宛夏与何氏都各怀心思地回了院子,罗宛秋心情还算尚可。
回到卧房时,珈蓝正倚在榻上,聚精会神地看着手中的书。
“你在看什么?”
罗宛秋坐下来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随口问道。
许是看得认真,直到出声珈蓝才发现她。
“话本。”
他假装不经意实则迅速将书收好,转移话题问道:“今日去宫中如何?”
罗宛秋同珈蓝说起今日宴会上发生的事情,评价清玥是“不知世事、只知点头算卦、神叨叨的呆子一个”,并歆羡他有那样一个得力的童子伺候。
珈蓝听到她对国师看法,当场笑出声来:“阿秋真是伶牙俐齿。”笑够了,他又道:“这话放在他身上,倒是十分精辟合理。”
罗宛秋听他语气中的熟稔,问道:“你和他认识吗?”
珈蓝道:“他是渡恶的徒弟,我自然认识。”
“两人居然还有这层关系。”
渡恶的身份在世家贵族中不是秘密,罗宛秋虽拿了他的花,但是对本人不感兴趣,因此也不曾特意去打听过。
“渡恶那样的老顽固,教出这么一个小呆子,也是合理。他们师徒一定很有共同语言。”
珈蓝摇头:“非也,这两人关系其实算不上好,已许多年未曾说过话了。”
罗宛秋惊讶问道:“为何?”
“理念不同吧。清玥他……”珈蓝想了想,形容道:“是个好人,有理想的好人。”
“哦。”
罗宛秋对清玥是个什么样的人也不是很感兴趣,只新奇地看着他,“看起来你对清玥的印象不错,不像对渡恶那样讨厌?”
珈蓝点点头:“这倒没错,在我眼里他还是比渡恶讨喜许多。”
罗宛秋疑惑问道:“那你先前怎么不说你和他是旧识?这样今日也能让你进宫见见。”
珈蓝道:“那还是算了。我对清玥印象不错,清玥却不是。他没见过我人身,谈不上什么情谊,而且他十分讨厌妖怪,我和他见面,怕是会惹出许多是非。”
罗宛秋当即就不喜:“这些修道之人对妖怪是不是都有偏见。渡恶如此,他徒弟也是如此。明明我瞧着你就很好。”
在她眼里,吞了几个人都是小事。
这句“很好”让珈蓝心情愉悦,托腮看她:“这就是阿秋你与别人的不同了。寻常人若得知我是妖怪,不是惊惧就是害怕,巴不得让和尚道士来收了我。你当时却面色镇定,还有闲心与我周旋。”
“因为我胆子大吧。”罗宛秋懒懒地舒展了手臂,开玩笑般同他提起,“不过,若不是你愿意与我结契保证不伤害我,我也不敢留你在身边的。”
珈蓝也道:“若不是你提出结契来,我也不会留在你身边的。”
两人相视一笑,竟有种莫名的默契。
玩笑话说完,罗宛秋倒是想起先前的疑惑:“珈蓝,清玥的占卜之术,真的有传闻中那样高明吗?”
珈蓝想了想,道:“反正比他师父厉害。渡恶的天赋已算不错,清玥的却比渡恶还要出众。他应该是那一脉最有天赋的人。”
“所以他今日算到了什么?”
不知想到了什么,罗宛秋一笑,“难不成真算出了真龙之子?不对,当时宴上只有女眷,难不成是真命凤女?”
话本上不都是这样写的吗?真命凤女一出,得凤女者得天下,然后就会有各路皇子为凤女打得不可开交,最后读者呼声最大那个抱得美人归。
不过当今皇帝没有皇子,换成金陵王世子应该也不错。
珈蓝这几日阅了许多话本,此刻也听懂了,不由笑出声来。
“占卜之术没有这样简单。所谓天机不可泄露,像话本里那样,能直接算出影响国运的人,还敢公然宣之于口,一看就是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
罗宛秋道:“你也懂占卜之术?”
“我只知道一些皮毛,清玥才是那个精通之人。不过……”珈蓝难得叹了一口气,道,“窥探天机太过,凡人之身可承担不起天道的反噬。
罗宛秋想起清玥那一头白发,倒没有质疑珈蓝的说法。
*
福宁殿内——
明明不是多冷的天气,殿中央却已燃上了烘炉。烘炉的热气,驱散了门帘打开时带来的清凉微风。
伺候的人被遣了下去,只余榻上的人一身明黄寝衣,半靠在枕头上,看着三尺之外那个白发青年。
明明不过二十岁的年纪,白发青年却沉稳得如同高山一般,让人不自觉地敬仰和信服。
他拍了拍榻沿,唤道:“清玥,你坐过来。”
“圣上。”清玥先是行了一礼,然后依言坐下。
皇帝语气温和:“听说方才出现了刺客,可有伤到你?”
清玥摇了摇头,语气平淡:“未曾。能伤到我的人还没出生。”
皇帝无奈摇了摇头,道:“知道你厉害,但也要注意你的身体。听慧印说,你今日在占星台上,又吐血了?”
慧印便是清玥身边伺候的童子。
清玥想否认,对上皇帝深邃的目光,终究没有撒谎。
眼前的这个人是帝王,天下皆是他的囊中之物,清玥也无法欺骗他。
“不是多严重的事情,我心中有数。您知道的,我身子向来如此。”
皇帝沉沉叹了一口气,道:“清玥,朕和朝廷,亏欠你良多啊。”
清玥道:“不亏欠,一切皆是我之所愿。”
皇帝心中触动,又唤了一声“清玥”,却无话可说。
他终究是一个帝王,不可能被愧疚压垮,又问道:“听说宴上有人打听你卜算的结果,可知是哪位重臣的夫人?”
清玥想了一会儿,才道:“户部尚书的。”
“陈穆,又是他。”皇帝眉目沉沉,“金陵王世子啊……心计才学倒不错,可惜没有仁心……朕在一日,便不可能将国家交给这种人!”
说着,竟狠狠咳了起来。
清玥忙拍着他的背,替他抚顺这口气。
皇帝扶住清玥的手,苦笑道:“瞧朕这身子,竟是这般不如意了……如今这模样,不知遂了多少人的心。”
清玥适时开口:“今日宴会已毕,各位夫人安心回家吧。”
这个不明不白开始的宴会,也不明不白地结束了。
只是国师在这宴会上的一举一动,却被有些人放在心中反复思量分析——他到底算出了什么?
罗宛秋也有些好奇,但是朝政国运之事离她还很遥远,她只像看戏一样猜测一会儿就算了。
她如今更好奇的,是她娘留下来的那张药方,那张或许是用来解毒的药方。如今仅能知道,这方子或许是用在了皇帝身上。
她没见过皇帝的症状,因此不好判断方子的优劣。但原方上是江丽云的字迹,她对江丽云的医术很是了解,但凡她医治过的病例,向来都医治得彻底。为何皇帝还会旧疾难愈?为何江丽云又要特意将这张方子藏起来?为何罗煦风对这份方子那样忌惮?
罗宛秋想不出缘由,也不为难自己。
只需留下一个引子就行了。她相信,真相会找上门的。
国师发话后,不少夫人拜别了国师,开始动身回府。
何氏拉着罗宛春的手看了又看,深怕她在方才的动乱中磕了碰了,确认她是真的无虞才放心。
关心完嫡亲的女儿,她才转过身看罗宛秋和罗宛夏二人询问她们的情况。
二人自是答无事。
于是何氏也带着二人去拜别清玥,又是一番客套话不提。
清玥自然不会理会,都是他身边的童子替他回应。童子不仅负责伺候国师,也会管这些迎来送往的琐事。
罗宛秋有些佩服这位童子,不仅武力值高,应对这些夫人时也游刃有余,这都是她做不到的事情。
何氏拜别完后,带着二人往殿门口走。
殿内还有些受了惊的女眷,太医院过来的两位太医还在为她们薰艾定神,带来的药箱敞开着,随意地放在了桌上。
罗宛秋经过桌边时,宽大的衣袖无意间扫过药箱。
无人注意到,一张纸条顺着袖子滑了进去。
等诸位夫人小姐走完后,太医这才开始收拾药箱,将未薰完的艾草装进去 。
其中一位刚准备装,却发现药箱里不知何时多了一张叠好的纸条。
太医打开纸条,发现是一张方子。出于大夫的习性,他认真看了起来,却越看越熟悉,越看越惊讶。
他想将方子呈给清玥:“大人,您看看这张药方,是不是……”
清玥接过去一看,神色渐渐严肃起来。
他等的变数,出现了。
童子叫他被这副药方吸引住了心神,适时提醒道:“侍卫长还在外面等您呢。”
那些刺客原本应依法交与刑部,只是清玥交代侍卫长先留着这些人,他要问话。
此刻,清玥只道:“我不问了。你让他直接将人送去刑部吧。”
他已得到启示,不必在这些刺客身上浪费功夫。
童子点点头,出去告知侍卫长去了。回来时,他身后多了一个面白无须的太监。
“大人,刘公公过来了。”
刘公公是御前总管,圣上身边贴身伺候的人,但面对清玥时,却姿态卑微,语气恭敬。
“国师大人,圣上请您去一趟福宁殿。”
清玥闻言,倒不意外,这边动静这样大,圣上总该问几句。
他将方子交给两位太医,吩咐他们带回太医院召集众人好生研读,然后跟着刘公公出了大殿。
*
罗府——
今日宴会上突逢刺客,受了不小惊吓,罗宛夏与何氏都各怀心思地回了院子,罗宛秋心情还算尚可。
回到卧房时,珈蓝正倚在榻上,聚精会神地看着手中的书。
“你在看什么?”
罗宛秋坐下来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随口问道。
许是看得认真,直到出声珈蓝才发现她。
“话本。”
他假装不经意实则迅速将书收好,转移话题问道:“今日去宫中如何?”
罗宛秋同珈蓝说起今日宴会上发生的事情,评价清玥是“不知世事、只知点头算卦、神叨叨的呆子一个”,并歆羡他有那样一个得力的童子伺候。
珈蓝听到她对国师看法,当场笑出声来:“阿秋真是伶牙俐齿。”笑够了,他又道:“这话放在他身上,倒是十分精辟合理。”
罗宛秋听他语气中的熟稔,问道:“你和他认识吗?”
珈蓝道:“他是渡恶的徒弟,我自然认识。”
“两人居然还有这层关系。”
渡恶的身份在世家贵族中不是秘密,罗宛秋虽拿了他的花,但是对本人不感兴趣,因此也不曾特意去打听过。
“渡恶那样的老顽固,教出这么一个小呆子,也是合理。他们师徒一定很有共同语言。”
珈蓝摇头:“非也,这两人关系其实算不上好,已许多年未曾说过话了。”
罗宛秋惊讶问道:“为何?”
“理念不同吧。清玥他……”珈蓝想了想,形容道:“是个好人,有理想的好人。”
“哦。”
罗宛秋对清玥是个什么样的人也不是很感兴趣,只新奇地看着他,“看起来你对清玥的印象不错,不像对渡恶那样讨厌?”
珈蓝点点头:“这倒没错,在我眼里他还是比渡恶讨喜许多。”
罗宛秋疑惑问道:“那你先前怎么不说你和他是旧识?这样今日也能让你进宫见见。”
珈蓝道:“那还是算了。我对清玥印象不错,清玥却不是。他没见过我人身,谈不上什么情谊,而且他十分讨厌妖怪,我和他见面,怕是会惹出许多是非。”
罗宛秋当即就不喜:“这些修道之人对妖怪是不是都有偏见。渡恶如此,他徒弟也是如此。明明我瞧着你就很好。”
在她眼里,吞了几个人都是小事。
这句“很好”让珈蓝心情愉悦,托腮看她:“这就是阿秋你与别人的不同了。寻常人若得知我是妖怪,不是惊惧就是害怕,巴不得让和尚道士来收了我。你当时却面色镇定,还有闲心与我周旋。”
“因为我胆子大吧。”罗宛秋懒懒地舒展了手臂,开玩笑般同他提起,“不过,若不是你愿意与我结契保证不伤害我,我也不敢留你在身边的。”
珈蓝也道:“若不是你提出结契来,我也不会留在你身边的。”
两人相视一笑,竟有种莫名的默契。
玩笑话说完,罗宛秋倒是想起先前的疑惑:“珈蓝,清玥的占卜之术,真的有传闻中那样高明吗?”
珈蓝想了想,道:“反正比他师父厉害。渡恶的天赋已算不错,清玥的却比渡恶还要出众。他应该是那一脉最有天赋的人。”
“所以他今日算到了什么?”
不知想到了什么,罗宛秋一笑,“难不成真算出了真龙之子?不对,当时宴上只有女眷,难不成是真命凤女?”
话本上不都是这样写的吗?真命凤女一出,得凤女者得天下,然后就会有各路皇子为凤女打得不可开交,最后读者呼声最大那个抱得美人归。
不过当今皇帝没有皇子,换成金陵王世子应该也不错。
珈蓝这几日阅了许多话本,此刻也听懂了,不由笑出声来。
“占卜之术没有这样简单。所谓天机不可泄露,像话本里那样,能直接算出影响国运的人,还敢公然宣之于口,一看就是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
罗宛秋道:“你也懂占卜之术?”
“我只知道一些皮毛,清玥才是那个精通之人。不过……”珈蓝难得叹了一口气,道,“窥探天机太过,凡人之身可承担不起天道的反噬。
罗宛秋想起清玥那一头白发,倒没有质疑珈蓝的说法。
*
福宁殿内——
明明不是多冷的天气,殿中央却已燃上了烘炉。烘炉的热气,驱散了门帘打开时带来的清凉微风。
伺候的人被遣了下去,只余榻上的人一身明黄寝衣,半靠在枕头上,看着三尺之外那个白发青年。
明明不过二十岁的年纪,白发青年却沉稳得如同高山一般,让人不自觉地敬仰和信服。
他拍了拍榻沿,唤道:“清玥,你坐过来。”
“圣上。”清玥先是行了一礼,然后依言坐下。
皇帝语气温和:“听说方才出现了刺客,可有伤到你?”
清玥摇了摇头,语气平淡:“未曾。能伤到我的人还没出生。”
皇帝无奈摇了摇头,道:“知道你厉害,但也要注意你的身体。听慧印说,你今日在占星台上,又吐血了?”
慧印便是清玥身边伺候的童子。
清玥想否认,对上皇帝深邃的目光,终究没有撒谎。
眼前的这个人是帝王,天下皆是他的囊中之物,清玥也无法欺骗他。
“不是多严重的事情,我心中有数。您知道的,我身子向来如此。”
皇帝沉沉叹了一口气,道:“清玥,朕和朝廷,亏欠你良多啊。”
清玥道:“不亏欠,一切皆是我之所愿。”
皇帝心中触动,又唤了一声“清玥”,却无话可说。
他终究是一个帝王,不可能被愧疚压垮,又问道:“听说宴上有人打听你卜算的结果,可知是哪位重臣的夫人?”
清玥想了一会儿,才道:“户部尚书的。”
“陈穆,又是他。”皇帝眉目沉沉,“金陵王世子啊……心计才学倒不错,可惜没有仁心……朕在一日,便不可能将国家交给这种人!”
说着,竟狠狠咳了起来。
清玥忙拍着他的背,替他抚顺这口气。
皇帝扶住清玥的手,苦笑道:“瞧朕这身子,竟是这般不如意了……如今这模样,不知遂了多少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