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雍关地属中川不是他们想去就去的地方,就算急报朝廷再等内阁文书下来也要十来天的功夫,左右不急在这一两天出发,谢簌黎寻了个日子往廖蓬那走了一趟。
清安堂中还是一如往常,看病抓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碰上一二囊中羞涩的贫苦人家,伙计也不需报廖蓬知晓,直接给抹了账目银钱。
在听闻谢簌黎又要往临雍关走一遭的消息后,廖蓬险些从椅子上跌落下去,他瞪大了眼睛伸出手在谢簌黎眼前晃了晃,试探着问道:“主子你没昏头吧。”
这话当然是玩笑,见谢簌黎信念坚定俨然是板上钉钉,他扶正了椅子哀叹道:“听闻主子跟着王爷去南境后老爹就把我骂了一顿,好嘛您这回来没几天又要往临雍关去,我估计这回老爹该抄家伙了。”
谢簌黎抖扇轻笑,调侃道:“老掌柜老当益壮是好事,你且放宽心,此去临雍关的又不是只有我一个,再说我境界亦有突破自保不是什么难事。”
“我是知道宫主的能力,也知道三军之中取主将人头对你来说易如反掌,可我听任小掌柜所说主子在南境的遭遇,又听段大侠说了你在麟州受的委屈着实替你后怕。”廖蓬絮絮道。
麟州之事谢簌黎本想瞒下来,可谁承想那岳阳楼的东家曾欠了段苍舟个人情,便将楼中消息一五一十的全都告诉了他,其中自然还少不了秦玖娘在背后推波助澜,想遮都遮不住。
谢簌黎转着茶盏,心中五味杂陈一时不知如何开口,她不日前收到了陆成岚的书信,陆大人在信中表达了自己的歉意,查明之后的确是自己误会了她,可涂文衍一死到底是失了秦王府与倒卖药材案的直接关联。那沈不识是沈家暗行的掌柜,本就不在名册之中,涂家不知是不是得了秦王府的授意,咬死了是官府的人逼死了涂文衍,嚷着要一个说法。
倒卖药材的案子到底是到了户部一层便草草了结,背后坐收渔翁之利的推手潜入了更深的黑暗之中。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可有沈不识在,还有涂文衍的口供作证,也算是间接性证明了封炎使团到嵘国走的是大越商道,沈家乃至秦王府都脱不了干系。
如今西北边防战火一触即发,南境看似平静的苍穹之下藏着不为人知的毒虫,国本一体东郡、中川、京畿又何能幸免?
有的人心怀天下做的事必然是为千万人,有的人只愿身在一隅能温饱能随手帮扶一二便已足矣,廖蓬自知自己是后者庸辈,不敢妄求安天下平民。
他虽为商贾却知国破家亡的道理,他盯着茶盏里浮动的浅绿看了颇久,缓声道:“我知主子心中所念,是要做大事的人,只是主子身为女儿却要劳苦奔波饱受风霜,未免也太苦了些,我是想主子为何不愿安安稳稳的呢?”
谢簌黎按住了茶盏,缓慢起身道:“女子并非生来就该是安逸享乐的,我不需要生活在别人的庇护之下,可能几年前廖大哥也不会想到是我这个小小女子接受了宫主之位吧。”
她款步走出柜台,廖蓬紧随在她的身后,她继续说着:“不过我想总有一天会有我想的那般男女平等,女子也可以为一家之兴,也可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不必只为附庸品一样随意摆布,或许我这个想法太天真了吧。”
“老爹说阿娘年轻的时候也是雷厉风行的店铺掌门人,嫁给老爹后才回归了内院相夫教子,我总觉得我阿娘不该委身后院束缚拳脚,我也很想见宫主所愿的盛世,无论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廖蓬坚定的说道。
“廖大哥,”谢簌黎停下了前进的脚步,转身郑重其事道,“谢谢你。”
月辉不似骄阳,可总有星辰为伴,长夜不孤,践行者不落。
她早就不再是只身一人。
自那次和吴振、唐易相谈过后,谢簌黎便不在把自己拘在院中闷头练剑,除了来清安堂中义诊,还到落霞关中行医布药。廖蓬替她诊过脉后并未察觉有何不妥,一忙起来谢簌黎也就把写信给医圣的事搁置了下去。
她一连几天忙得脚不沾地,却反倒精神头好了起来,不知是不是廖蓬准备的菜肴合她的口味,连用饭都觉得心悦的不少,有时还会期待着下一顿吃什么。
她一早一晚还是会练剑习武,不似不成日里练剑反而觉得顺当了不少,稳下心境后倒也觉得无妨,习武本就是件需要循序渐进的事。
将军府的小院中都是自己人,也就只有在此处两人才难得有机会能亲近些,连翎恪守君子之礼大多时候都只是点到为止,分寸保持的极好,可这一切不免还是落入了旁人眼中。
一日谢簌黎从清安堂归来,才入廊下就看见了孟鸣风站在那出身,盔甲未卸也没有随从,想来是才巡营归来,谢簌黎上前与他打了招呼。
“谢姑娘许久不见。”孟鸣风推手回礼,只是神色有些严肃。
谢簌黎心中想着旁事,并未留心,原本只是路过打声招呼,却不想孟鸣风拦住了她,又道:“姑娘请留步。”
“孟大哥是有什么事吗?”
沙场征伐数年的孟鸣风素来心直口快,此时也无多遮掩直截了当道:“敢问姑娘与殿下可是已许诺终生?”
月下明言之事虽未与旁人详说,可两人心意如何亲近之人皆知,就连卫瑾如都时不时帮他们打圆场,孟鸣风又岂会不知。
一瞬间谢簌黎就明白了过来,她忙将随性慵懒收了起来,端庄道:“将军有话不妨直说。”
“姑娘出身江湖不受世俗束缚,这本是桩好事,可殿下出身皇族身份尊贵,”孟鸣风略停顿了一下,不知是否在斟酌词调,“恕在下唐突,谢宫主与殿下无论是家世还是未来的身份地位都相去甚远,如果姑娘有所图谋我劝你还是尽早收手吧。”
一个亲王显贵一个江湖草莽,无论是何人看来都是谢簌黎高攀,可若说她有所图谋着实是令人发笑,是什么能让她不惜自身安危远赴边境?
谢簌黎不在乎旁人的眼光,可孟鸣风毕竟是连翎的结义兄弟,她不想因此让人生了误会,于是耐下性子说:“我之所求不过是一个爱字,孟将军应该知道江湖逍遥自在,远胜朝堂云波诡谲千倍,如果这个人不是连翎,换做任何一位亲王显贵无论用何手段我都不会顺从。”
她见孟鸣风眼中还有怀疑,报之一笑道:“孟大哥若还有怀疑不妨将这些据实告知连翎,若他觉得不妥自会与我恩断义绝。”
说罢她抽身离开,不再多言。
出发去临雍关两日连翎终于得来了一个休沐,前一晚两人秉烛夜谈了半宿,小酌两杯后到廊下观月,一时间神往天际。
旦日天朗风和,两人相约到城中集市一游,两人换了常服,谢簌黎也梳妆了一番,还带上了简单的钗环首饰。施了粉黛红妆的谢宫主姿色犹美,轻纱薄衫下可见玲珑的锁骨,项链上的红玉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与唇上的朱砂色正相般配。
这红玉虽不是值钱的物什,却是连翎从京城带过来的为数不多的精巧物件之一,这是他年幼时先帝送于他玩耍的玉石,偶然一次意外摔碎后便再也修复不起来了。
连翎花了数日把其中一块还算完整的重新打磨了一番,送给了谢簌黎,不过连翎也的确穷到买不起条像样的素链,眼下这条是谢簌黎妆盒中的。
见过不寒宫中谢簌黎的妆台后,连翎就知她不缺首饰衣衫,只是她人在三关不注重妆点,他本以为自己送的这小物件不能入她的眼,却不想这就带上了。
谢簌黎见连翎盯着自己看了半晌,她回到镜前瞅了瞅,觉得并无不妥才又偏头看向连翎:“有什么地方不对吗?”
“没有没有…”连翎连忙说道,“你今天真好看。”
他看着谢簌黎的眼中含着暖意,一说话嘴角忍不住上扬。
谢簌黎听了他的夸赞,摸了摸红玉说:“谢谢你的礼物,我很喜欢。”
她知道连翎最近的忙碌,打磨这样的小物件破费功夫,而这般触摸下却连一丝一毫的模棱都没有,可见连翎的用心,想来他是夜晚归院后挑灯打磨了数日,才得来的。
连翎对谢簌黎是怀着些许愧疚的,虽说两人相约相伴一生,可他不愿让谢簌黎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麟州一事让他耿耿于怀,两人视若无物的阶级,在别人眼中是跨越不过的鸿沟,正如才貌双全的世家公子配上无颜女,必然不为人看好,女子势必一生受人指点。
如今更何况这位世家公子是天子胞弟,大越国最尊贵的亲王殿下,还是如今街头巷尾人人称赞的连将军,大越安宁的守护者。而与她相伴的女子非世家嫡女,非名门贵胄,而是一介漂泊无依江湖野游之客,不仅籍籍无名而且出身微寒,甚至为朝廷法度所不容
悉知他两人关系者虽未直接说出这些话,可无一不曾说过,她与你并不门当户对。
往昔枕夜达旦之际,连翎曾与徐映絮絮过心中事,他与徐映说,是他配不上谢簌黎,不敢与她比拟分毫,甚至就连这一二赏玩之物都拿不出手。
他并未抱着多大的期许,却不想谢簌黎昨夜满心欢喜的接下,今日就配上了罗裙锦衫。
连翎喉咙紧涩,总觉得委屈了眼前的心爱人:“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件。”
谢宫主心似玲珑又岂会不知连翎心中所想,她轻步上前抱住了连翎,言语中带着欢喜:“可我觉得如和氏之璧,价值千金呢,若不是精致装点一番我都舍不得带呢。”
言下之意她今日的穿着恰是为了与连翎所送的红玉相配,这是她示若珍宝的礼物。
正处妙龄的姑娘腰肢纤细,谢簌黎常年习武,腰腹间更是没有分毫赘肉,连翎用单只手臂几乎就可以把她圈入怀中。
连翎说:“你又瘦了,是我不好最近都没顾得上你。”
“我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子,不用你日日看顾的,”谢簌黎仰头笑了笑,松开了抱住连翎的手,“前几日心烦意乱才瘦了些,眼下你不是正要请我去吃饭吗?”
女儿家出门繁琐,再加之两人说笑打闹了半晌,等到谢簌黎换好绫鞋带好荷包后,眼见着就要到了用午膳的时分,两人便更改了计划,先去吃饭再逛街闲游,就当饭后消遣。
吃饭的地方还是昶扬舅父舅母开的铺子那,虽说与将军府都在城西,可也隔着几条主街,不骑马的话走过去也要一会。
上回连翎打马入城,两人还只是互引以为知己,经年一别已是大有不同了。
吴家夫妇看着谢簌黎拿出帕子递给浣过手后连翎,连翎又从容得为谢簌黎夹菜斟茶,这副亲密无间的样子俨然是早已习惯,一时间懂了什么。
吴家婶婶性情爽利,趁着上菜的功夫和两人闲谈了几句:“将军与姑娘甚是般配,你叔婶这没什么好东西,这顿饭就让我们请了。”
连翎自然推辞不受:“叔叔婶婶的心意我和簌黎领了,这钱一定要收的,你们小本生意不容易,我们兄弟几个跟着昶扬来你不要钱就算了,我带簌黎来吃是一定要给的。”
“婶婶就收下吧,您若是不收下他会愧疚很久呢。”谢簌黎附和道。
推诿再三还是让吴家夫妇收下了银两,吴叔炒完菜后也来与两人闲话:“昶扬没给你们添麻烦吧。”
“吴叔快坐,”连翎说着拉过了旁边空桌的椅子,“昶扬很出色,我不在三关的这段时间多亏了有他在,只是职务一升也就忙了起来,叔叔婶婶不必忧心,他也时常记挂你们,等休沐得了空定会来的。”
吴叔手撑在膝上说:“他捎信与我们说了,近来得了你与大帅的提携,只是我们这小门小户从未出过什么大人物,昶扬小小年纪能担得起这份责任吗?”
“英雄不问出处,昶扬是有真才实学在身的,不然也不可能入大帅的眼,吴叔大可放心。”谢簌黎劝慰道。
虽听了两人的话,可为人父母者总是关切子女胜过自己,吴家祖辈上都是布衣平民,昶扬父母过世的早,吴叔便把这个外甥自小养在身边,他寡言缄默对家人却是极好。
吴家婶婶同丈夫操持着铺面,虽说不上去多么富裕,好在一家家人和睦幸福,早年间她多年无子,也并未得丈夫嗔怪反而待她一如往常,几年前也不知是不是富运到来才有了现在的团圆。
她未养育过女儿,虽与谢簌黎只有几面之缘却是颇为喜欢,见她在城中为百姓们看诊施药,又与连翎一行人相交甚笃,打听之下才知她并非名门世家女。
昶扬年岁与她相配,吴婶并非未动过牵线搭桥的心思,可见连翎待她极为不同,又几次同行同出,便知连翎属意于她。
不过吴婶也想的开,让人家姑娘家成了自己的甥媳反倒是委屈,她一见谢簌黎就有说不完的话,此时拉着谢簌黎的手说:“边境不比关内,你自己只身在外可要多加注意。”
她见过谢簌黎放倒过来闹事的恶霸的场面,本以为她只是会些拳脚功夫,可并不知道她也是世间难见的高手。
谢簌黎点头说:“我自己会小心的,婶婶也要留心身体,倘若有什么难处昶扬不在近前,婶婶去清安堂寻廖掌柜便可,不用与我客气的。”
“好好好,”吴婶的笑意堆在眼角,“多好的姑娘呀,你爹娘一定很疼你,平日里无事也与他们去几封信,他们在家里一定很记挂你。”
闻此言谢簌黎面色并未改变,只是避开了几人的目光:“我未见过生父母的面,都说父母在不远游,我孑然一身也算是轻松自在。”
谈及这些她并没有神伤,虽然谢清待她视若己出,谢簌远也是个称职的大哥,可谢簌黎自小就知自己并非谢清亲生。待她心智成熟也大抵明白,谢清对她与白谨歌一干被抱回来养在门中的孤儿还是不同的,她估计自己或许是师父某位故人的血脉,这位故人或许大逆不道或许冒犯天颜或与某家有着血海深仇。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自己的生父母或许也是不愿意自己一生背负什么,想将恩怨就在他们上一辈那里结束,不必牵连到她的一生。
两人漫步回将军府的路上霞云满天,三关的难见这边清朗的天气,两人驻足看了许久,直到日渐西斜天降暮色后才回了到府中。
谢簌黎虽然日日出府去清安堂,可偏偏谢宫主有个怪癖,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不爱逛铺面买东西,唯有人陪着才会给大小铺子送钱。
这不两人逛了半下午,手里的大包小包险些要拎不开……
谢宫主财大气粗光点心果子就买了五六家,回将军府交给厨娘分盘装好后给几位将军分别送去。此外还有店家送来的十几段成匹的布料,将军府中都是男人,吴振夫人远在京城无人看顾,平日里府中大事由唐易裁定,杂务就交给了管家。眼下时逢夏末,天还热着可谢簌黎看几人都穿着还是去年的旧衣,花纹样式着实一言难尽。
谢簌黎自己挑剔,眼光也好,左右她不差银子索性买了布匹叫裁缝上门量衣,两季节的衣衫都裁好。
处理完这些琐事两人才有时间回院中,连翎适才就一直想问,确迟迟没有开口,到了两人熟悉的环境,他才将声音压低道:“你想他们吗?”
虽未明指可谢簌黎知道,连翎说的是谁,她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
她拿起块细点咬了一小口接着说:“江湖上人都说不寒宫宫主情深义重有恩必报,可我师门的情景你也看到了,那伙人就差戳着脊梁骨骂我薄情寡义了。”
她说这话的时候云淡风轻,神色不改如常:“我小时候剑练得不错,人人都说我是难得一见的奇才,师门中的同辈没人能与我一较高下,我被师父宠的无法无天,那时候是个飞扬跋扈的小丫头。那时候我觉得手里的剑就是底气,谁若敢质疑我便拿剑说话。”
“有一回我与程闵计较上,两人相约偏要在演武场一较高下,那时师父不在门中,几位长老也都觉得我们只是小孩子玩闹并未在意,战前只要讲好规则,程闵放狠话说死生不论我答应了。到最后我一剑扎进了他的肩头,赢了这场比赛,事后人人都说冷血无情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可殊不知那时程闵对我也是下了杀手的,我那一剑是冒着自己受伤的危险才刺向了他的左肩,不然废的便是他的武脉,而他要的是我的命。”
听完这话连翎不由漠然,其中细节他不得知晓,可见在不寒宫中程闵容不下她的态度便也算明了,他问道:“那……后来呢?”
谢簌黎说:“后来师父连夜赶回门中,拎出了在思戒堂罚跪的我,门中几位长老执意要废掉我的经脉从此不让我习剑,说我来路不明对师门百害无益,师父只是让兄长抱走了我,他怎么摆平的几位长老我并不知晓。”
“门中长辈知道你的家人?”连翎不知该不该问。
谢簌黎摇了摇头:“除了师父无人知晓,这件事后我消沉了很久,我问师父是不是我爹娘做过什么不好的事才让他们对我敌意这么大。师父说不是,我爹娘都是顶好的人,可惜天命不遂才不能照看我长大。”
说到这谢簌黎才有些哽咽,她缓了缓劲继续道:“每次提及我的父母师父都会神伤很久,我想他们大抵和师父是极为要好的朋友吧,既然师父不想让我知道我便也未追查,这么多年我也不知自己到底想不想他们。”
连翎把她拥入怀中,任由她泪水留下,连翎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小声安抚道:“对不起绾绾,我又让你伤心了。”
“不,阿翎你不需要道歉,”她环住连翎的腰,“应该是我谢你,这么多年我从未于人说过这些,谢谢你阿翎。”
“你我之间,死生与共,不必言谢。”
清安堂中还是一如往常,看病抓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碰上一二囊中羞涩的贫苦人家,伙计也不需报廖蓬知晓,直接给抹了账目银钱。
在听闻谢簌黎又要往临雍关走一遭的消息后,廖蓬险些从椅子上跌落下去,他瞪大了眼睛伸出手在谢簌黎眼前晃了晃,试探着问道:“主子你没昏头吧。”
这话当然是玩笑,见谢簌黎信念坚定俨然是板上钉钉,他扶正了椅子哀叹道:“听闻主子跟着王爷去南境后老爹就把我骂了一顿,好嘛您这回来没几天又要往临雍关去,我估计这回老爹该抄家伙了。”
谢簌黎抖扇轻笑,调侃道:“老掌柜老当益壮是好事,你且放宽心,此去临雍关的又不是只有我一个,再说我境界亦有突破自保不是什么难事。”
“我是知道宫主的能力,也知道三军之中取主将人头对你来说易如反掌,可我听任小掌柜所说主子在南境的遭遇,又听段大侠说了你在麟州受的委屈着实替你后怕。”廖蓬絮絮道。
麟州之事谢簌黎本想瞒下来,可谁承想那岳阳楼的东家曾欠了段苍舟个人情,便将楼中消息一五一十的全都告诉了他,其中自然还少不了秦玖娘在背后推波助澜,想遮都遮不住。
谢簌黎转着茶盏,心中五味杂陈一时不知如何开口,她不日前收到了陆成岚的书信,陆大人在信中表达了自己的歉意,查明之后的确是自己误会了她,可涂文衍一死到底是失了秦王府与倒卖药材案的直接关联。那沈不识是沈家暗行的掌柜,本就不在名册之中,涂家不知是不是得了秦王府的授意,咬死了是官府的人逼死了涂文衍,嚷着要一个说法。
倒卖药材的案子到底是到了户部一层便草草了结,背后坐收渔翁之利的推手潜入了更深的黑暗之中。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可有沈不识在,还有涂文衍的口供作证,也算是间接性证明了封炎使团到嵘国走的是大越商道,沈家乃至秦王府都脱不了干系。
如今西北边防战火一触即发,南境看似平静的苍穹之下藏着不为人知的毒虫,国本一体东郡、中川、京畿又何能幸免?
有的人心怀天下做的事必然是为千万人,有的人只愿身在一隅能温饱能随手帮扶一二便已足矣,廖蓬自知自己是后者庸辈,不敢妄求安天下平民。
他虽为商贾却知国破家亡的道理,他盯着茶盏里浮动的浅绿看了颇久,缓声道:“我知主子心中所念,是要做大事的人,只是主子身为女儿却要劳苦奔波饱受风霜,未免也太苦了些,我是想主子为何不愿安安稳稳的呢?”
谢簌黎按住了茶盏,缓慢起身道:“女子并非生来就该是安逸享乐的,我不需要生活在别人的庇护之下,可能几年前廖大哥也不会想到是我这个小小女子接受了宫主之位吧。”
她款步走出柜台,廖蓬紧随在她的身后,她继续说着:“不过我想总有一天会有我想的那般男女平等,女子也可以为一家之兴,也可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不必只为附庸品一样随意摆布,或许我这个想法太天真了吧。”
“老爹说阿娘年轻的时候也是雷厉风行的店铺掌门人,嫁给老爹后才回归了内院相夫教子,我总觉得我阿娘不该委身后院束缚拳脚,我也很想见宫主所愿的盛世,无论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廖蓬坚定的说道。
“廖大哥,”谢簌黎停下了前进的脚步,转身郑重其事道,“谢谢你。”
月辉不似骄阳,可总有星辰为伴,长夜不孤,践行者不落。
她早就不再是只身一人。
自那次和吴振、唐易相谈过后,谢簌黎便不在把自己拘在院中闷头练剑,除了来清安堂中义诊,还到落霞关中行医布药。廖蓬替她诊过脉后并未察觉有何不妥,一忙起来谢簌黎也就把写信给医圣的事搁置了下去。
她一连几天忙得脚不沾地,却反倒精神头好了起来,不知是不是廖蓬准备的菜肴合她的口味,连用饭都觉得心悦的不少,有时还会期待着下一顿吃什么。
她一早一晚还是会练剑习武,不似不成日里练剑反而觉得顺当了不少,稳下心境后倒也觉得无妨,习武本就是件需要循序渐进的事。
将军府的小院中都是自己人,也就只有在此处两人才难得有机会能亲近些,连翎恪守君子之礼大多时候都只是点到为止,分寸保持的极好,可这一切不免还是落入了旁人眼中。
一日谢簌黎从清安堂归来,才入廊下就看见了孟鸣风站在那出身,盔甲未卸也没有随从,想来是才巡营归来,谢簌黎上前与他打了招呼。
“谢姑娘许久不见。”孟鸣风推手回礼,只是神色有些严肃。
谢簌黎心中想着旁事,并未留心,原本只是路过打声招呼,却不想孟鸣风拦住了她,又道:“姑娘请留步。”
“孟大哥是有什么事吗?”
沙场征伐数年的孟鸣风素来心直口快,此时也无多遮掩直截了当道:“敢问姑娘与殿下可是已许诺终生?”
月下明言之事虽未与旁人详说,可两人心意如何亲近之人皆知,就连卫瑾如都时不时帮他们打圆场,孟鸣风又岂会不知。
一瞬间谢簌黎就明白了过来,她忙将随性慵懒收了起来,端庄道:“将军有话不妨直说。”
“姑娘出身江湖不受世俗束缚,这本是桩好事,可殿下出身皇族身份尊贵,”孟鸣风略停顿了一下,不知是否在斟酌词调,“恕在下唐突,谢宫主与殿下无论是家世还是未来的身份地位都相去甚远,如果姑娘有所图谋我劝你还是尽早收手吧。”
一个亲王显贵一个江湖草莽,无论是何人看来都是谢簌黎高攀,可若说她有所图谋着实是令人发笑,是什么能让她不惜自身安危远赴边境?
谢簌黎不在乎旁人的眼光,可孟鸣风毕竟是连翎的结义兄弟,她不想因此让人生了误会,于是耐下性子说:“我之所求不过是一个爱字,孟将军应该知道江湖逍遥自在,远胜朝堂云波诡谲千倍,如果这个人不是连翎,换做任何一位亲王显贵无论用何手段我都不会顺从。”
她见孟鸣风眼中还有怀疑,报之一笑道:“孟大哥若还有怀疑不妨将这些据实告知连翎,若他觉得不妥自会与我恩断义绝。”
说罢她抽身离开,不再多言。
出发去临雍关两日连翎终于得来了一个休沐,前一晚两人秉烛夜谈了半宿,小酌两杯后到廊下观月,一时间神往天际。
旦日天朗风和,两人相约到城中集市一游,两人换了常服,谢簌黎也梳妆了一番,还带上了简单的钗环首饰。施了粉黛红妆的谢宫主姿色犹美,轻纱薄衫下可见玲珑的锁骨,项链上的红玉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与唇上的朱砂色正相般配。
这红玉虽不是值钱的物什,却是连翎从京城带过来的为数不多的精巧物件之一,这是他年幼时先帝送于他玩耍的玉石,偶然一次意外摔碎后便再也修复不起来了。
连翎花了数日把其中一块还算完整的重新打磨了一番,送给了谢簌黎,不过连翎也的确穷到买不起条像样的素链,眼下这条是谢簌黎妆盒中的。
见过不寒宫中谢簌黎的妆台后,连翎就知她不缺首饰衣衫,只是她人在三关不注重妆点,他本以为自己送的这小物件不能入她的眼,却不想这就带上了。
谢簌黎见连翎盯着自己看了半晌,她回到镜前瞅了瞅,觉得并无不妥才又偏头看向连翎:“有什么地方不对吗?”
“没有没有…”连翎连忙说道,“你今天真好看。”
他看着谢簌黎的眼中含着暖意,一说话嘴角忍不住上扬。
谢簌黎听了他的夸赞,摸了摸红玉说:“谢谢你的礼物,我很喜欢。”
她知道连翎最近的忙碌,打磨这样的小物件破费功夫,而这般触摸下却连一丝一毫的模棱都没有,可见连翎的用心,想来他是夜晚归院后挑灯打磨了数日,才得来的。
连翎对谢簌黎是怀着些许愧疚的,虽说两人相约相伴一生,可他不愿让谢簌黎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麟州一事让他耿耿于怀,两人视若无物的阶级,在别人眼中是跨越不过的鸿沟,正如才貌双全的世家公子配上无颜女,必然不为人看好,女子势必一生受人指点。
如今更何况这位世家公子是天子胞弟,大越国最尊贵的亲王殿下,还是如今街头巷尾人人称赞的连将军,大越安宁的守护者。而与她相伴的女子非世家嫡女,非名门贵胄,而是一介漂泊无依江湖野游之客,不仅籍籍无名而且出身微寒,甚至为朝廷法度所不容
悉知他两人关系者虽未直接说出这些话,可无一不曾说过,她与你并不门当户对。
往昔枕夜达旦之际,连翎曾与徐映絮絮过心中事,他与徐映说,是他配不上谢簌黎,不敢与她比拟分毫,甚至就连这一二赏玩之物都拿不出手。
他并未抱着多大的期许,却不想谢簌黎昨夜满心欢喜的接下,今日就配上了罗裙锦衫。
连翎喉咙紧涩,总觉得委屈了眼前的心爱人:“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件。”
谢宫主心似玲珑又岂会不知连翎心中所想,她轻步上前抱住了连翎,言语中带着欢喜:“可我觉得如和氏之璧,价值千金呢,若不是精致装点一番我都舍不得带呢。”
言下之意她今日的穿着恰是为了与连翎所送的红玉相配,这是她示若珍宝的礼物。
正处妙龄的姑娘腰肢纤细,谢簌黎常年习武,腰腹间更是没有分毫赘肉,连翎用单只手臂几乎就可以把她圈入怀中。
连翎说:“你又瘦了,是我不好最近都没顾得上你。”
“我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子,不用你日日看顾的,”谢簌黎仰头笑了笑,松开了抱住连翎的手,“前几日心烦意乱才瘦了些,眼下你不是正要请我去吃饭吗?”
女儿家出门繁琐,再加之两人说笑打闹了半晌,等到谢簌黎换好绫鞋带好荷包后,眼见着就要到了用午膳的时分,两人便更改了计划,先去吃饭再逛街闲游,就当饭后消遣。
吃饭的地方还是昶扬舅父舅母开的铺子那,虽说与将军府都在城西,可也隔着几条主街,不骑马的话走过去也要一会。
上回连翎打马入城,两人还只是互引以为知己,经年一别已是大有不同了。
吴家夫妇看着谢簌黎拿出帕子递给浣过手后连翎,连翎又从容得为谢簌黎夹菜斟茶,这副亲密无间的样子俨然是早已习惯,一时间懂了什么。
吴家婶婶性情爽利,趁着上菜的功夫和两人闲谈了几句:“将军与姑娘甚是般配,你叔婶这没什么好东西,这顿饭就让我们请了。”
连翎自然推辞不受:“叔叔婶婶的心意我和簌黎领了,这钱一定要收的,你们小本生意不容易,我们兄弟几个跟着昶扬来你不要钱就算了,我带簌黎来吃是一定要给的。”
“婶婶就收下吧,您若是不收下他会愧疚很久呢。”谢簌黎附和道。
推诿再三还是让吴家夫妇收下了银两,吴叔炒完菜后也来与两人闲话:“昶扬没给你们添麻烦吧。”
“吴叔快坐,”连翎说着拉过了旁边空桌的椅子,“昶扬很出色,我不在三关的这段时间多亏了有他在,只是职务一升也就忙了起来,叔叔婶婶不必忧心,他也时常记挂你们,等休沐得了空定会来的。”
吴叔手撑在膝上说:“他捎信与我们说了,近来得了你与大帅的提携,只是我们这小门小户从未出过什么大人物,昶扬小小年纪能担得起这份责任吗?”
“英雄不问出处,昶扬是有真才实学在身的,不然也不可能入大帅的眼,吴叔大可放心。”谢簌黎劝慰道。
虽听了两人的话,可为人父母者总是关切子女胜过自己,吴家祖辈上都是布衣平民,昶扬父母过世的早,吴叔便把这个外甥自小养在身边,他寡言缄默对家人却是极好。
吴家婶婶同丈夫操持着铺面,虽说不上去多么富裕,好在一家家人和睦幸福,早年间她多年无子,也并未得丈夫嗔怪反而待她一如往常,几年前也不知是不是富运到来才有了现在的团圆。
她未养育过女儿,虽与谢簌黎只有几面之缘却是颇为喜欢,见她在城中为百姓们看诊施药,又与连翎一行人相交甚笃,打听之下才知她并非名门世家女。
昶扬年岁与她相配,吴婶并非未动过牵线搭桥的心思,可见连翎待她极为不同,又几次同行同出,便知连翎属意于她。
不过吴婶也想的开,让人家姑娘家成了自己的甥媳反倒是委屈,她一见谢簌黎就有说不完的话,此时拉着谢簌黎的手说:“边境不比关内,你自己只身在外可要多加注意。”
她见过谢簌黎放倒过来闹事的恶霸的场面,本以为她只是会些拳脚功夫,可并不知道她也是世间难见的高手。
谢簌黎点头说:“我自己会小心的,婶婶也要留心身体,倘若有什么难处昶扬不在近前,婶婶去清安堂寻廖掌柜便可,不用与我客气的。”
“好好好,”吴婶的笑意堆在眼角,“多好的姑娘呀,你爹娘一定很疼你,平日里无事也与他们去几封信,他们在家里一定很记挂你。”
闻此言谢簌黎面色并未改变,只是避开了几人的目光:“我未见过生父母的面,都说父母在不远游,我孑然一身也算是轻松自在。”
谈及这些她并没有神伤,虽然谢清待她视若己出,谢簌远也是个称职的大哥,可谢簌黎自小就知自己并非谢清亲生。待她心智成熟也大抵明白,谢清对她与白谨歌一干被抱回来养在门中的孤儿还是不同的,她估计自己或许是师父某位故人的血脉,这位故人或许大逆不道或许冒犯天颜或与某家有着血海深仇。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自己的生父母或许也是不愿意自己一生背负什么,想将恩怨就在他们上一辈那里结束,不必牵连到她的一生。
两人漫步回将军府的路上霞云满天,三关的难见这边清朗的天气,两人驻足看了许久,直到日渐西斜天降暮色后才回了到府中。
谢簌黎虽然日日出府去清安堂,可偏偏谢宫主有个怪癖,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不爱逛铺面买东西,唯有人陪着才会给大小铺子送钱。
这不两人逛了半下午,手里的大包小包险些要拎不开……
谢宫主财大气粗光点心果子就买了五六家,回将军府交给厨娘分盘装好后给几位将军分别送去。此外还有店家送来的十几段成匹的布料,将军府中都是男人,吴振夫人远在京城无人看顾,平日里府中大事由唐易裁定,杂务就交给了管家。眼下时逢夏末,天还热着可谢簌黎看几人都穿着还是去年的旧衣,花纹样式着实一言难尽。
谢簌黎自己挑剔,眼光也好,左右她不差银子索性买了布匹叫裁缝上门量衣,两季节的衣衫都裁好。
处理完这些琐事两人才有时间回院中,连翎适才就一直想问,确迟迟没有开口,到了两人熟悉的环境,他才将声音压低道:“你想他们吗?”
虽未明指可谢簌黎知道,连翎说的是谁,她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
她拿起块细点咬了一小口接着说:“江湖上人都说不寒宫宫主情深义重有恩必报,可我师门的情景你也看到了,那伙人就差戳着脊梁骨骂我薄情寡义了。”
她说这话的时候云淡风轻,神色不改如常:“我小时候剑练得不错,人人都说我是难得一见的奇才,师门中的同辈没人能与我一较高下,我被师父宠的无法无天,那时候是个飞扬跋扈的小丫头。那时候我觉得手里的剑就是底气,谁若敢质疑我便拿剑说话。”
“有一回我与程闵计较上,两人相约偏要在演武场一较高下,那时师父不在门中,几位长老也都觉得我们只是小孩子玩闹并未在意,战前只要讲好规则,程闵放狠话说死生不论我答应了。到最后我一剑扎进了他的肩头,赢了这场比赛,事后人人都说冷血无情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可殊不知那时程闵对我也是下了杀手的,我那一剑是冒着自己受伤的危险才刺向了他的左肩,不然废的便是他的武脉,而他要的是我的命。”
听完这话连翎不由漠然,其中细节他不得知晓,可见在不寒宫中程闵容不下她的态度便也算明了,他问道:“那……后来呢?”
谢簌黎说:“后来师父连夜赶回门中,拎出了在思戒堂罚跪的我,门中几位长老执意要废掉我的经脉从此不让我习剑,说我来路不明对师门百害无益,师父只是让兄长抱走了我,他怎么摆平的几位长老我并不知晓。”
“门中长辈知道你的家人?”连翎不知该不该问。
谢簌黎摇了摇头:“除了师父无人知晓,这件事后我消沉了很久,我问师父是不是我爹娘做过什么不好的事才让他们对我敌意这么大。师父说不是,我爹娘都是顶好的人,可惜天命不遂才不能照看我长大。”
说到这谢簌黎才有些哽咽,她缓了缓劲继续道:“每次提及我的父母师父都会神伤很久,我想他们大抵和师父是极为要好的朋友吧,既然师父不想让我知道我便也未追查,这么多年我也不知自己到底想不想他们。”
连翎把她拥入怀中,任由她泪水留下,连翎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小声安抚道:“对不起绾绾,我又让你伤心了。”
“不,阿翎你不需要道歉,”她环住连翎的腰,“应该是我谢你,这么多年我从未于人说过这些,谢谢你阿翎。”
“你我之间,死生与共,不必言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