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连翎恢复了朝中供职后,王府中的一切也归于平常,谢簌黎的铺子也提上议程,只等着一应物什齐全后坐诊开张。
这日恰逢休沐日,谢簌黎同往常一样练过一套剑法后去沐浴更衣,现在天气渐热,每次练完剑后都是一身的汗,她不喜欢身上黏糊糊的感觉,沐浴就成了晨间必备的事。
待到她换了衣衫正擦着发上残存的水珠时,连翎走了来,轻车熟路的接过了帕子替她擦着长发。
连翎换了一身圆领常服,臂上系了护腕勒起了宽大的袖子,这是他在家中惯用的打扮,昨日公干归家晚些,今日也就未同谢簌黎一道晨起练剑。虽然回京近一年他的功夫也并未落下,除了同府中这几位高手过招外,他也同京郊大营的将士们比较过剑招。
“都安排好了吗?”谢簌黎将长发束好,从柜中取了件带兜帽的外袍。
连翎点了点头:“咱们用过早膳后就过去。”
京城中熙攘如旧,叫卖声层叠不休,无人注意高处屋檐上快速略过两道人影,两人皆是黑袍,身如轻燕迅若游龙,连男女也难以分别。
同时两辆马车分别从齐府与方府出发,一前一后到了同一座院落。别院修的雅致,亭台花草,流水曲觞,无一不透露文人的雅致,这里就是致仕闲居的陈阁老的府邸。
谢簌黎的目的地也是这里,两人避开人从后院角门而入,陈右安早已在那里等后候,两人摘下兜帽,分别上前见礼。
“兄长。”连翎推手见礼。
“见过陈师兄。”谢簌黎站在连翎的侧后方,行的是同门弟子间的礼。
陈家父子并不知晓他两人间的关系,之前到访陈府,谢簌黎也是以谦逊的态度称呼连翎为“师兄”。她在与医圣同行之时总会退后一步,这是她对于长者的敬畏,是永远不可逾越的,而此时的退后却是因礼教尊卑,明面上做为谦恭的臣服者,她不得不奉连翎为主君。
“殿下、谢师妹,”陈右安一一回了礼,对连翎说,“又劳动你跑一趟。”
连翎温声道:“叨扰恩师和兄长的清净,该是翎赔不是才对,再者说麻烦的是师妹,我只是个陪同而来的闲人罢了。”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向里面走去,陈右安在前头引路之时,连翎不动声色的回头看了谢簌黎一眼,见她神色无异才稍缓下心境来。
前头几回相见陈家父子,二人都是对连翎热络,对她虽然也是亲近可总带着若近若离的疏远,对此谢簌黎倒是不以为然。原本她在陈缘之门下的时间就不长,那时少年化名顾行还能与陈右安玩闹,如今她已成年,男女有别自当把握住分寸。
自数年前那一别到今朝入京,相隔数年间谢簌黎从未到过京城,自然也没见过陈缘之几面,正月末连翎带她初到陈府之时,陈缘之险些没有认出来她。年少时的很多情景已然模糊,她说不上来那时的陈缘之与现在的他对自己有何不同,可近来医圣的提醒却犹在她耳边,她始终不知师父就是为何会与陈老不欢而散。
她的思量并没有持续太久,就已然到了主厅前,侍女撩起帘子请他们入内。
焚香已熄灭,窗户被支起散着屋中的味道,主座之上一人是陈缘之,客位坐着是是个武人装扮的中年人,想来就是齐闻,下手坐的是青衫素衣的文人,不知身份,见三人入内皆站了起来。
连翎似乎也觉意外来不及向上首两人行礼,先一步跪在了青衫文人的面前,他的声音带着欢愉含着时隔多年的相逢:“先生。”
连翎曾为“帝星”深的先帝欢心,长乐帝疼爱幼子恨不得拦尽天下人才为子传道授业,教导他的大儒无数,可他今生却也只唤一人“先生”。这青衫文人就是当年翰林院大学士方亦,也是当年的三元案首,皇帝钦点的状元郎。当年方亦剥夺官身被贬为庶民,直至连翎重查李氏之案才得以恢复名誉,可却再也未得重用只能为一方教谕,就算连翎回京也是天各一方难以相见。
方亦也是临近知天命的年纪早已不负当年那般意气风发,此番再见弟子早已忍不住泪水,不等连翎叩首他就已然蹲下扶了他:“殿下使不得啊。”
“在您这里我永远都是弟子,”连翎同样含泪道,“经年一别先生还好吗?弟子虽回到这京城之中,可却未能去拜见先生,是弟子不孝。”
方亦看着眼前比他还高的青年,不由连连感概:“你长大了也长高了,我都快忍不出你来了,别说那些酸话,今生能再相见就是你我师徒缘分未尽。”
“老方,你这一来殿下眼中都没有我们了,看来还是和你最亲啊。”齐闻是武将自然是爽朗的性格,看着相拥而泣的师徒两人,笑着说道。
方亦闻之破涕为笑,毫不客气的还嘴道:“我与弟子许久没见亲近亲近怎么了,倒不是你上来就和人家比剑,你是早见过徒弟了,净在这看我的笑话。”
这话倒是真,当日连翎来陈府见齐闻也是从后院而入,想不到“老”当益壮的前禁卫军统帅就躲在院中,只带连翎步履匆匆的靠近,即刻拔刀而出先试了试连翎的功夫。
连翎那日恰好带了惊风剑,在闻身后有兵刃破空之声而来时,他下意识抽剑格挡,却不想来者无论是力量还是速度都是上成,将他生生逼退数步,随后在讯若雷霆的缠斗之中,连翎才发觉对手竟然是师父齐闻。
和连翎做对手绝不是一个好选择,这一点就连谢簌黎也不否认,单以功夫连翎不在高手之列,可他有清醒的头脑和准确的判断,还有久经沙场磨砺出的搏命的果决。就像当初他与绍王一战,他的状态本不算上佳,可他却能赢得此战,只因他是久用刀剑之人比绍王更懂得如何取得胜利。
陈缘之附声道:“先坐下吧,慢慢说。”
连翎这才擦干了眼角的泪水,又冲陈缘之和齐闻行了礼,随后引荐道:“这位就是谢簌黎谢姑娘。”
不欲打扰师徒相见,一直充当背景板的谢簌黎忽然被提到名字,她上前见礼道:“谢簌黎见过老师,见过二位前辈。”
清水出芙蓉般的姿容,散着皎如月光的清雅,举手投足间都似不落尘俗的仙子般。
“都坐吧,”陈缘之道,“你们可别小看这丫头,她师父可是大名鼎鼎的医圣。”
医圣之名人人敬畏,远不是谢簌黎在江湖上打一两场论剑会搏出来的名声可以比拟。医圣虽常在江湖走动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能得他妙手回春医治的,除了他行医途中遇到的病人,就是老友能请的动他。当初他肯到京城来为陈缘之诊病,还是因谢簌黎相求,否则他绝不会千里迢迢跑到这无亲无景的京城中来。
世人难寻踪迹医圣踪迹不假,可更难得一见的是他的弟子,听闻他早年间就收了关门弟子,只是这弟子比他老人家还低调,全然查不出名姓。
如今医圣传人就在面前,没有想象中的道风仙骨,也不是闲云野鹤的居士,卸下黑袍的谢簌黎一身宫装略施粉黛,并不比京中闺秀素净多少。
“老师抬爱了,簌黎医术不精,只是承蒙殿下不弃,斗胆为前辈诊治。”谢簌黎将温和谦逊演绎了个十成十,努力展现出自己只是连翎的门下客,与之并无瓜葛。
努力憋笑的连翎也不得不出开口原这个场子,他说:“师妹也太自谦,若你都不治于学那我们岂不都不学无术了。”
说谁不学无术都不可能是连翎,上回来陈府时陈缘之还谈及了当年谢簌黎在府中读书时的情景,上蹿下跳的小顾行天不怕地不怕,甚至敢在陈缘之书房中撒野。偶然间寻见过一篇文章,未有署名却被陈缘之收集在册,她举着文稿问过陈缘之,却只得来老人家连连摇头。
直至今昔谢簌黎才知,老师眼睛中久难释怀的东西是感伤,是珠玉蒙尘后的遗憾。
如今双壁聚合,陈缘之脸上并未露出欣慰之色,反倒又愁云飘然。
为了方便看诊齐闻换到了下首的位置,谢簌黎把了两侧的脉,又问了她一些症状,这才提笔开了好方子:“前辈练武时需注意力道,切不可用力过渡,这几副药下去应该能缓解不少,届时我再为前辈开下一份药方,应急用的药丸我会配好送再送给您。”
齐闻将药方收好说:“多谢了。”
“前辈若觉得难忍疼痛,我可以现在为您施针以做压制,但也只是稍作缓解,若要治疗还需按时用药。”
“尚可忍耐,不必劳烦了。”
原本以为就此结束,却不想谢簌黎又转向了方亦说:“我看前辈面色不是很好,可否也容我切一切脉。”
方亦端茶的手顿了一下,缓缓道:“只是偶尔夜间胸口堵闷,不妨事的。”
“还是看一下吧,”陈缘之劝道,“你也岁数不小了,簌黎又不是外人,不然你上哪找个这么好的大夫。”
诊完脉后谢簌黎才知,方亦并不只是自己轻描淡写的那般,有志之士数年怀才不遇,除了郁结于心的堵闷,还就偏壤穷乡熬出来的沉疴,肺部早已被咳症侵扰,只是现在入夏犯的次数也少些了。
她知方亦大抵是不愿让人知晓,她未所说只是将方子开出交给了他,并叮嘱他少饮烈酒莫贪食辛辣之物。
随后她又问过了陈缘之最近的身体,顺带调整了一下入夏后用的药方,她说:“如今天也暖和了,老师可以多去院子里转转。”
他们并未多做逗留,短暂说了几句话后就离开了陈府,方亦如今暂住在自家侄儿府上,自然也有再见的机会。
方亦与齐闻并不着急走,老友难得相聚少不了闲谈一二,方亦取出药方细端,他杂学颇多对药理也略有涉及,兴致勃勃的点评道:“你这学生年纪不大倒是真有本事,说起来你什么时候收的女徒弟?这字……的确是医家的手笔。”
谢簌黎是在字上下了功夫,可书法并非一朝一夕可以练成,更何况在方亦这位状元郎手中,更是小巫见大巫了。
陈缘之不紧不慢地说:“你那时候已经出京了自然不认识,还记得天启司的谢清吗?”
当年谢清暗中相助,救出连翎,这事齐闻是亲历者,而方亦则是在之后听了齐闻的转述,就算他们与谢清并不相熟,对这个名字却也是印象颇深。
“那时候谢清来京城时带了个小丫头,他要联络救阿翎的事,就让我代为管教她,她就改扮男装化名顾行在我门下念书,”陈缘之徐徐道,“你应该还记得谢簌远吧,她不只是医圣的关门弟子,她同谢簌远兄妹相称谢清更是对她视若己出。”
“是这样啊……那真是可惜了。”方亦面色沉郁,这句可惜不知是在感叹谢簌黎的出身,还是惋惜英年早逝的谢簌远,当年他还是翰林院大学士,与在陈缘之门下的谢簌远有过几面之缘,他对这个出身不高的少年印象颇深。
只是不久后他就远走嵘国,数年前又传来了他身死的消息。
以身证道,殉死为国。
方亦缓了缓神色问道:“那她怎么会和殿下认识?当年的事她应该不知道吧。”
陈缘之说:“嵘国布下玄门奇阵,兵家之术不可解之,九龙关兵败后,我传讯与她希望她能相助三关。一开始我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她会答应,更没想到她居然能解那玄乎的阵法,之后她在阵前救了阿翎又助他破了阵,又在三关待了几年。今年正月末她来拜访我,暂住在了阿翎府上。”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兄妹二人倒都是赤胆忠心。”方亦听完后说。
陈缘之听后捻着胡须笑道:“十来岁就能说出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人自然不是俗辈,只可惜她出身不好又是个女儿家,不然必有一番建树。”
怜惜人才是传道授业者的本心,方亦自然点头,可他见一直凝眉苦思始终未置一言的齐闻,问道:“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怎么一句话都没有了?”
一直未开口的齐闻缓缓抬头,握拳的手松开又捏住,他长舒了一口气:“你们不觉得她很像顾候夫人吗?”
此话一出连心思剔透的方亦都没想出来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什么顾候夫人?”
“已故的炽平候顾齐光的夫人,安国郡主,”齐闻说出这两个名字时不由哀伤,“她的样貌与郡主年轻太像了。”
安国郡主是端国公姚勰的独女,成年前一直长在南疆,之后又嫁给了镇守北境的顾齐光,因此京城中熟悉她的人甚少。可齐闻在任禁卫军统帅前曾在军中任职,与年少时的顾齐光是旧友,也与安国郡主有过数面之缘。
陈缘之与方亦都是文人,与炽平候府更搭不上什么关系,更别提郡主这样有尊贵在身的女眷。
对齐闻说出来的话,方亦深表怀疑:“怎么可能,当年炽平候府被污蔑谋反后顾府嫡系全部入狱,且不说这个,候府子嗣必有宗族玉碟,她若真是安国郡主的女儿必然在册怎会流落民间?”
“的确是这个道理,”陈缘之同样带着怀疑说,“当年炽平候被先帝猜忌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他极力反对帝星之说,多次进言陛下不可立幼子为储,而谢清是天启司的人,就算顾候临位托孤怎会交给个与自己水火不容的人。”
齐闻辩驳道:“若不是亲生母女怎会容貌如此肖像。”
“怎不可能,天下之大容貌肖似者多了去了。”方亦呛道。
听着这愈演愈烈的争辩,陈缘之只能示意两人都冷静,他说:“据我所出她与小侯爷是同年生人。”
同年所生意味着不可能是小侯爷的姊妹,且听闻安国郡主当年生产之时并不顺利,想来不会不加调养就再次诞孕子嗣。
陈缘之说:“我也觉得应该不可能,若真有这么个沧海遗珠寒城的姚老国公会放任不管吗?江湖自古风波恶,不寒宫私下里做的可是见不得光的营生,可不是个好归处。”
“的确是。”齐闻面色沉重,倚靠在椅背上,似乎不愿接受这刚燃起的火光黯然消灭。
见到此状,方亦心头也涌荡起无端的哀痛,英雄末路草木衰零。
他说:“你也别太难过了……人各有命。”
话到嘴边也只能用这一句“人各有命”来聊以慰藉,如今炽平候犹存,风骨却早已不在,继承爵位的小侯爷顾璆鸣年将加冠,却是个文不成武不就的纨绔子弟,京中谁见不唏嘘一句。
方亦缓了缓神色,回想起适才陈缘之的话,问:“你刚才说那姑娘家做的营生见不得光?我瞧着她倒像是光风霁月、潇洒自如。”
“未必如此,你不习武看不出来,她左腕有伤,伤得还不轻。”诊脉之时齐闻见谢簌黎露出的左腕上系了一条紧绷的带子,平常女子可不会如此,只有习武之人在腕臂有损时才会这么做。
齐闻说:“她武功不差,我不敢轻易探查,听阿翎说她曾焦慕大世子比试过,不容小觑啊。”
“不寒宫立身江湖不依外力,只是大越令发悬于颈上,不寒宫自然举步维艰,她那身功夫除了谢清教的大多都是在江湖上与人搏杀出来的。”陈缘之冷冷道,似乎对此颇为不满。
“那就要提醒阿翎小心了,”方亦勾了勾嘴角,对上了两双疑惑的眼睛,“旁的我没瞧出来,郎情妾意确是有的。”
不做声色回到王府的两人自然不知道他们谈论了什么,他们直接钻回山月居中掩上房门自言自话。
谢簌黎一进屋就坐在了椅子上,也不顾什么礼仪端庄直接靠在松软的枕头上,连翎端了茶水过来后任劳任怨的替她捏起了肩膀。
他说:“辛苦啦师妹。”
他特意把“师妹”二字咬得清晰,似乎还在回味适才的装弄,或多或少有点打趣的意味。
“你那三位师父一个个慧眼如炬,在待下去怕是什么都被看穿了。”谢簌黎演的筋疲力尽,她本不是谦恭低顺的性子,回到自己的地盘自然将脾气舒展开来,好在连翎对她无限包容。
“没事的,咱们去见了陈老那么多次,他老人家不也没多说什么嘛,”连翎宽慰道,“再者说,就算知道了也无妨,你我又没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谢簌黎懒洋洋的端起茶,喝了一口说:“咱们是没干什么,可你我身份悬若云泥,相交甚好已然为人嗤,若再让人看出有私情来怕才是真的大逆不道了。”
“咱们自己关起门来过日子,舒坦就行了,管外人干什么,”连翎盯着谢簌黎松开衣领处的脖颈,系着的一串珠链衬得她的肤色格外白皙,接着他蹲了下去替谢簌黎揉了揉腿问,“累不累要不要去趟会?”
她撇了撇嘴说:“哪有这么娇气,你快也歇会吧,我没事的。”
应辞剑就放在左手侧,她伸手握住剑柄向外抽了两寸,又很快退了回去,动作之下露出小臂上束的腕带,将半个手臂紧紧系住,近来她在恢复臂力又辅以针灸治疗,若不这般系住手只怕会抖的厉害。
连翎见了不由心疼,说:“要不要松一点?在家里没事的。”
放在以往谢簌黎指定会不露痕迹,婉拒一切好意,她宁愿时刻紧绷的精神也不愿在人前显露半分脆弱。可现在一切都与以往不同了,她乐意对连翎敞开心扉,也愿意将自己的柔软的一面袒露出来,就像猫儿会在阳光下冲着主人袒露出自己的肚皮一样。
“好。”谢簌黎点了点头,任由连翎为她松开了束缚,缎带之下的疤痕仍然刺眼,一松开束缚手臂止不住颤抖了起来,这是卸力后留下的遗症,为了能早日重新拿起应辞剑。
连翎不愿让谢簌黎难过,将她的左手攥着手中,安抚道:“别担心,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我知道,阿翎一直在,”谢簌黎浅笑着,将右手搭在了连翎手上,拉着他贴近自己的心口,“我这里只有你,再也装不下任何人了。”
铺子并没有大张旗鼓的铺面开张,只等着铺子重整了个七八成谢簌黎就已然坐堂看诊起来,新开的铺子总是问津者甚少,又眼见坐堂大夫是个年岁不大的姑娘更是少有人烟,铺子从早开到晚也客人还不及店里上货的伙计多。
只是有商贾营业自然也会有买卖上门,她看诊不收银钱,遇见褴褛破衫的贫寒人家甚至还会直接赠药相助,更何况她有真才实学在身,铺子不需多加宣传就已然铺开生意。
虽然大越民风是比前朝开放,朝堂之上也准许女子为官,各户商铺也有过女子独立主持生意,可那些自诩清流的人家到底是不需女儿抛头露面的,说什么有违背人伦纲常。
铺子开了大半个月后的确有些不好的话出现,说谢簌黎既然都不顾贞洁还偏要义诊立什么清高的牌坊,对这种话谢簌黎自然是充耳不闻,只是被凌青回报到连翎那后气得他够呛。谢簌黎一面掩笑一面安抚,说连翎活脱想听别人闲话说女儿丑陋的老父亲,最后还是少不了谢姑娘亲自哄明日还是上朝的连大公子去睡了觉。
到了第二日,谢簌黎不在坐诊反而在柜台前抱着账簿打起了算盘,不出所料她一抬眼,那伙人又混迹在等候看诊的病人中,不时往她这边打量。这伙人是何来历谢簌黎早就心里有数,无外乎临近的铺子见被她分走了营生,又见她是个女子才上门准备挑逗,谁知谢簌黎居然充耳不闻,反倒生意越做越大。
或者是瞅着今日天和日朗,蓄意已久的歹徒居然粗暴的推开看病的人,将铺子大门守住不许任何人出入,谢簌黎闻之不动,只是照旧拨弄着算盘。
凌青持剑挡在了谢簌黎面前,面对着持着木棍凶器的恶徒,伙计、大夫无一不停止了手中的活计看着这焦灼的场面,却在那伙人的呵斥下无一敢稍动。
粗鄙的话从丑恶的口中说出,凌青怒上眉头将剑拔出几寸,身后却传来谢簌黎平和冷静的声音:“凌青让开吧。”
凌青瞪着他们收了剑,重新退回了一旁,只剩下独坐柜前的谢簌黎和一群人对峙。
她依旧是不紧不慢的态度,并未停下手中的动作,似乎对面前的情况全然不见心焦:“诸位有事吗?挡着我的光了。”
“你装什么清高孤傲,不过是个下流坯子!”
谢簌黎一扬眉,丹纯轻启道:“好狗不挡道,你算什么东西呢?”
这话这次激怒了那伙人,暴呵一声后持着凶器向谢簌黎袭去,就在众人心忧之际,血溅三尺的场面并没有出现,他们甚至来不及闭眼,就见那群人的凶器齐刷刷掉在了地下,只剩一个个捂着手腕哀嚎的歹徒。
“妖……妖女。”那伙人惊叫道。
可见谢簌黎缓缓摊开了手掌,里面攥着的是几颗算盘上的主子,众人再往地上一看,打落武器的正是这些。
这般动作自然吓不走歹人,为首者恶狠狠的盯着谢簌黎,道:“都愣着干什么!上!”
帮凶徒然起身向谢簌黎袭取,只见她劈手一夺长刀已转到她的手中,长袖随着她的动作扬起,横架在为首者的脖颈上。
两军交锋之际擒贼擒王是常有之事,如今用在这伙人身上,虽是大材小用却也不失为一种良策,有胆识者方能有次作为。
谢簌黎暗中比了个手势,凌青自然意会,他提剑大步走到中央说:“请诸位大夫和客人到后堂看诊,前头的事由我们来处理。”
为首者才要何止,可刀刃贴近其颈眼见就要见血,他也不敢再稍动,只是抻着脖子道:“喂!你小心点,这可是要命的。”
听了这低三下四的话谢簌黎轻蔑一笑道:“我要不是怕招惹官司,早就要了你这狗贼的性命了,回去给你主子带个话,我管他是背靠皇商,还是富甲一方,别搞这些下作的手段。本姑娘愿意义诊还是想沽名钓誉都是我自己的事,他若想钓这个名誉就也多行善事,多行不义必自毙,若他想玩阴的本姑娘奉陪到底。”
说吧将刀收回,反手推入了原主的刀鞘中,分毫不差只要人瞠目咋舌。
“滚吧,我想让我家主子送你不成。”凌青道。
待到这伙人走后,铺子又恢复了原本的秩序,在诸人赞贺谢簌黎有胆识之际,凌青低语道:“姑娘算的真准。”
谢簌黎点了点头,继续回去算她的账:“戏演的不错,回去让你家王爷给你加俸禄。”
“好嘞。”
这日恰逢休沐日,谢簌黎同往常一样练过一套剑法后去沐浴更衣,现在天气渐热,每次练完剑后都是一身的汗,她不喜欢身上黏糊糊的感觉,沐浴就成了晨间必备的事。
待到她换了衣衫正擦着发上残存的水珠时,连翎走了来,轻车熟路的接过了帕子替她擦着长发。
连翎换了一身圆领常服,臂上系了护腕勒起了宽大的袖子,这是他在家中惯用的打扮,昨日公干归家晚些,今日也就未同谢簌黎一道晨起练剑。虽然回京近一年他的功夫也并未落下,除了同府中这几位高手过招外,他也同京郊大营的将士们比较过剑招。
“都安排好了吗?”谢簌黎将长发束好,从柜中取了件带兜帽的外袍。
连翎点了点头:“咱们用过早膳后就过去。”
京城中熙攘如旧,叫卖声层叠不休,无人注意高处屋檐上快速略过两道人影,两人皆是黑袍,身如轻燕迅若游龙,连男女也难以分别。
同时两辆马车分别从齐府与方府出发,一前一后到了同一座院落。别院修的雅致,亭台花草,流水曲觞,无一不透露文人的雅致,这里就是致仕闲居的陈阁老的府邸。
谢簌黎的目的地也是这里,两人避开人从后院角门而入,陈右安早已在那里等后候,两人摘下兜帽,分别上前见礼。
“兄长。”连翎推手见礼。
“见过陈师兄。”谢簌黎站在连翎的侧后方,行的是同门弟子间的礼。
陈家父子并不知晓他两人间的关系,之前到访陈府,谢簌黎也是以谦逊的态度称呼连翎为“师兄”。她在与医圣同行之时总会退后一步,这是她对于长者的敬畏,是永远不可逾越的,而此时的退后却是因礼教尊卑,明面上做为谦恭的臣服者,她不得不奉连翎为主君。
“殿下、谢师妹,”陈右安一一回了礼,对连翎说,“又劳动你跑一趟。”
连翎温声道:“叨扰恩师和兄长的清净,该是翎赔不是才对,再者说麻烦的是师妹,我只是个陪同而来的闲人罢了。”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向里面走去,陈右安在前头引路之时,连翎不动声色的回头看了谢簌黎一眼,见她神色无异才稍缓下心境来。
前头几回相见陈家父子,二人都是对连翎热络,对她虽然也是亲近可总带着若近若离的疏远,对此谢簌黎倒是不以为然。原本她在陈缘之门下的时间就不长,那时少年化名顾行还能与陈右安玩闹,如今她已成年,男女有别自当把握住分寸。
自数年前那一别到今朝入京,相隔数年间谢簌黎从未到过京城,自然也没见过陈缘之几面,正月末连翎带她初到陈府之时,陈缘之险些没有认出来她。年少时的很多情景已然模糊,她说不上来那时的陈缘之与现在的他对自己有何不同,可近来医圣的提醒却犹在她耳边,她始终不知师父就是为何会与陈老不欢而散。
她的思量并没有持续太久,就已然到了主厅前,侍女撩起帘子请他们入内。
焚香已熄灭,窗户被支起散着屋中的味道,主座之上一人是陈缘之,客位坐着是是个武人装扮的中年人,想来就是齐闻,下手坐的是青衫素衣的文人,不知身份,见三人入内皆站了起来。
连翎似乎也觉意外来不及向上首两人行礼,先一步跪在了青衫文人的面前,他的声音带着欢愉含着时隔多年的相逢:“先生。”
连翎曾为“帝星”深的先帝欢心,长乐帝疼爱幼子恨不得拦尽天下人才为子传道授业,教导他的大儒无数,可他今生却也只唤一人“先生”。这青衫文人就是当年翰林院大学士方亦,也是当年的三元案首,皇帝钦点的状元郎。当年方亦剥夺官身被贬为庶民,直至连翎重查李氏之案才得以恢复名誉,可却再也未得重用只能为一方教谕,就算连翎回京也是天各一方难以相见。
方亦也是临近知天命的年纪早已不负当年那般意气风发,此番再见弟子早已忍不住泪水,不等连翎叩首他就已然蹲下扶了他:“殿下使不得啊。”
“在您这里我永远都是弟子,”连翎同样含泪道,“经年一别先生还好吗?弟子虽回到这京城之中,可却未能去拜见先生,是弟子不孝。”
方亦看着眼前比他还高的青年,不由连连感概:“你长大了也长高了,我都快忍不出你来了,别说那些酸话,今生能再相见就是你我师徒缘分未尽。”
“老方,你这一来殿下眼中都没有我们了,看来还是和你最亲啊。”齐闻是武将自然是爽朗的性格,看着相拥而泣的师徒两人,笑着说道。
方亦闻之破涕为笑,毫不客气的还嘴道:“我与弟子许久没见亲近亲近怎么了,倒不是你上来就和人家比剑,你是早见过徒弟了,净在这看我的笑话。”
这话倒是真,当日连翎来陈府见齐闻也是从后院而入,想不到“老”当益壮的前禁卫军统帅就躲在院中,只带连翎步履匆匆的靠近,即刻拔刀而出先试了试连翎的功夫。
连翎那日恰好带了惊风剑,在闻身后有兵刃破空之声而来时,他下意识抽剑格挡,却不想来者无论是力量还是速度都是上成,将他生生逼退数步,随后在讯若雷霆的缠斗之中,连翎才发觉对手竟然是师父齐闻。
和连翎做对手绝不是一个好选择,这一点就连谢簌黎也不否认,单以功夫连翎不在高手之列,可他有清醒的头脑和准确的判断,还有久经沙场磨砺出的搏命的果决。就像当初他与绍王一战,他的状态本不算上佳,可他却能赢得此战,只因他是久用刀剑之人比绍王更懂得如何取得胜利。
陈缘之附声道:“先坐下吧,慢慢说。”
连翎这才擦干了眼角的泪水,又冲陈缘之和齐闻行了礼,随后引荐道:“这位就是谢簌黎谢姑娘。”
不欲打扰师徒相见,一直充当背景板的谢簌黎忽然被提到名字,她上前见礼道:“谢簌黎见过老师,见过二位前辈。”
清水出芙蓉般的姿容,散着皎如月光的清雅,举手投足间都似不落尘俗的仙子般。
“都坐吧,”陈缘之道,“你们可别小看这丫头,她师父可是大名鼎鼎的医圣。”
医圣之名人人敬畏,远不是谢簌黎在江湖上打一两场论剑会搏出来的名声可以比拟。医圣虽常在江湖走动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能得他妙手回春医治的,除了他行医途中遇到的病人,就是老友能请的动他。当初他肯到京城来为陈缘之诊病,还是因谢簌黎相求,否则他绝不会千里迢迢跑到这无亲无景的京城中来。
世人难寻踪迹医圣踪迹不假,可更难得一见的是他的弟子,听闻他早年间就收了关门弟子,只是这弟子比他老人家还低调,全然查不出名姓。
如今医圣传人就在面前,没有想象中的道风仙骨,也不是闲云野鹤的居士,卸下黑袍的谢簌黎一身宫装略施粉黛,并不比京中闺秀素净多少。
“老师抬爱了,簌黎医术不精,只是承蒙殿下不弃,斗胆为前辈诊治。”谢簌黎将温和谦逊演绎了个十成十,努力展现出自己只是连翎的门下客,与之并无瓜葛。
努力憋笑的连翎也不得不出开口原这个场子,他说:“师妹也太自谦,若你都不治于学那我们岂不都不学无术了。”
说谁不学无术都不可能是连翎,上回来陈府时陈缘之还谈及了当年谢簌黎在府中读书时的情景,上蹿下跳的小顾行天不怕地不怕,甚至敢在陈缘之书房中撒野。偶然间寻见过一篇文章,未有署名却被陈缘之收集在册,她举着文稿问过陈缘之,却只得来老人家连连摇头。
直至今昔谢簌黎才知,老师眼睛中久难释怀的东西是感伤,是珠玉蒙尘后的遗憾。
如今双壁聚合,陈缘之脸上并未露出欣慰之色,反倒又愁云飘然。
为了方便看诊齐闻换到了下首的位置,谢簌黎把了两侧的脉,又问了她一些症状,这才提笔开了好方子:“前辈练武时需注意力道,切不可用力过渡,这几副药下去应该能缓解不少,届时我再为前辈开下一份药方,应急用的药丸我会配好送再送给您。”
齐闻将药方收好说:“多谢了。”
“前辈若觉得难忍疼痛,我可以现在为您施针以做压制,但也只是稍作缓解,若要治疗还需按时用药。”
“尚可忍耐,不必劳烦了。”
原本以为就此结束,却不想谢簌黎又转向了方亦说:“我看前辈面色不是很好,可否也容我切一切脉。”
方亦端茶的手顿了一下,缓缓道:“只是偶尔夜间胸口堵闷,不妨事的。”
“还是看一下吧,”陈缘之劝道,“你也岁数不小了,簌黎又不是外人,不然你上哪找个这么好的大夫。”
诊完脉后谢簌黎才知,方亦并不只是自己轻描淡写的那般,有志之士数年怀才不遇,除了郁结于心的堵闷,还就偏壤穷乡熬出来的沉疴,肺部早已被咳症侵扰,只是现在入夏犯的次数也少些了。
她知方亦大抵是不愿让人知晓,她未所说只是将方子开出交给了他,并叮嘱他少饮烈酒莫贪食辛辣之物。
随后她又问过了陈缘之最近的身体,顺带调整了一下入夏后用的药方,她说:“如今天也暖和了,老师可以多去院子里转转。”
他们并未多做逗留,短暂说了几句话后就离开了陈府,方亦如今暂住在自家侄儿府上,自然也有再见的机会。
方亦与齐闻并不着急走,老友难得相聚少不了闲谈一二,方亦取出药方细端,他杂学颇多对药理也略有涉及,兴致勃勃的点评道:“你这学生年纪不大倒是真有本事,说起来你什么时候收的女徒弟?这字……的确是医家的手笔。”
谢簌黎是在字上下了功夫,可书法并非一朝一夕可以练成,更何况在方亦这位状元郎手中,更是小巫见大巫了。
陈缘之不紧不慢地说:“你那时候已经出京了自然不认识,还记得天启司的谢清吗?”
当年谢清暗中相助,救出连翎,这事齐闻是亲历者,而方亦则是在之后听了齐闻的转述,就算他们与谢清并不相熟,对这个名字却也是印象颇深。
“那时候谢清来京城时带了个小丫头,他要联络救阿翎的事,就让我代为管教她,她就改扮男装化名顾行在我门下念书,”陈缘之徐徐道,“你应该还记得谢簌远吧,她不只是医圣的关门弟子,她同谢簌远兄妹相称谢清更是对她视若己出。”
“是这样啊……那真是可惜了。”方亦面色沉郁,这句可惜不知是在感叹谢簌黎的出身,还是惋惜英年早逝的谢簌远,当年他还是翰林院大学士,与在陈缘之门下的谢簌远有过几面之缘,他对这个出身不高的少年印象颇深。
只是不久后他就远走嵘国,数年前又传来了他身死的消息。
以身证道,殉死为国。
方亦缓了缓神色问道:“那她怎么会和殿下认识?当年的事她应该不知道吧。”
陈缘之说:“嵘国布下玄门奇阵,兵家之术不可解之,九龙关兵败后,我传讯与她希望她能相助三关。一开始我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她会答应,更没想到她居然能解那玄乎的阵法,之后她在阵前救了阿翎又助他破了阵,又在三关待了几年。今年正月末她来拜访我,暂住在了阿翎府上。”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兄妹二人倒都是赤胆忠心。”方亦听完后说。
陈缘之听后捻着胡须笑道:“十来岁就能说出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人自然不是俗辈,只可惜她出身不好又是个女儿家,不然必有一番建树。”
怜惜人才是传道授业者的本心,方亦自然点头,可他见一直凝眉苦思始终未置一言的齐闻,问道:“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怎么一句话都没有了?”
一直未开口的齐闻缓缓抬头,握拳的手松开又捏住,他长舒了一口气:“你们不觉得她很像顾候夫人吗?”
此话一出连心思剔透的方亦都没想出来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什么顾候夫人?”
“已故的炽平候顾齐光的夫人,安国郡主,”齐闻说出这两个名字时不由哀伤,“她的样貌与郡主年轻太像了。”
安国郡主是端国公姚勰的独女,成年前一直长在南疆,之后又嫁给了镇守北境的顾齐光,因此京城中熟悉她的人甚少。可齐闻在任禁卫军统帅前曾在军中任职,与年少时的顾齐光是旧友,也与安国郡主有过数面之缘。
陈缘之与方亦都是文人,与炽平候府更搭不上什么关系,更别提郡主这样有尊贵在身的女眷。
对齐闻说出来的话,方亦深表怀疑:“怎么可能,当年炽平候府被污蔑谋反后顾府嫡系全部入狱,且不说这个,候府子嗣必有宗族玉碟,她若真是安国郡主的女儿必然在册怎会流落民间?”
“的确是这个道理,”陈缘之同样带着怀疑说,“当年炽平候被先帝猜忌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他极力反对帝星之说,多次进言陛下不可立幼子为储,而谢清是天启司的人,就算顾候临位托孤怎会交给个与自己水火不容的人。”
齐闻辩驳道:“若不是亲生母女怎会容貌如此肖像。”
“怎不可能,天下之大容貌肖似者多了去了。”方亦呛道。
听着这愈演愈烈的争辩,陈缘之只能示意两人都冷静,他说:“据我所出她与小侯爷是同年生人。”
同年所生意味着不可能是小侯爷的姊妹,且听闻安国郡主当年生产之时并不顺利,想来不会不加调养就再次诞孕子嗣。
陈缘之说:“我也觉得应该不可能,若真有这么个沧海遗珠寒城的姚老国公会放任不管吗?江湖自古风波恶,不寒宫私下里做的可是见不得光的营生,可不是个好归处。”
“的确是。”齐闻面色沉重,倚靠在椅背上,似乎不愿接受这刚燃起的火光黯然消灭。
见到此状,方亦心头也涌荡起无端的哀痛,英雄末路草木衰零。
他说:“你也别太难过了……人各有命。”
话到嘴边也只能用这一句“人各有命”来聊以慰藉,如今炽平候犹存,风骨却早已不在,继承爵位的小侯爷顾璆鸣年将加冠,却是个文不成武不就的纨绔子弟,京中谁见不唏嘘一句。
方亦缓了缓神色,回想起适才陈缘之的话,问:“你刚才说那姑娘家做的营生见不得光?我瞧着她倒像是光风霁月、潇洒自如。”
“未必如此,你不习武看不出来,她左腕有伤,伤得还不轻。”诊脉之时齐闻见谢簌黎露出的左腕上系了一条紧绷的带子,平常女子可不会如此,只有习武之人在腕臂有损时才会这么做。
齐闻说:“她武功不差,我不敢轻易探查,听阿翎说她曾焦慕大世子比试过,不容小觑啊。”
“不寒宫立身江湖不依外力,只是大越令发悬于颈上,不寒宫自然举步维艰,她那身功夫除了谢清教的大多都是在江湖上与人搏杀出来的。”陈缘之冷冷道,似乎对此颇为不满。
“那就要提醒阿翎小心了,”方亦勾了勾嘴角,对上了两双疑惑的眼睛,“旁的我没瞧出来,郎情妾意确是有的。”
不做声色回到王府的两人自然不知道他们谈论了什么,他们直接钻回山月居中掩上房门自言自话。
谢簌黎一进屋就坐在了椅子上,也不顾什么礼仪端庄直接靠在松软的枕头上,连翎端了茶水过来后任劳任怨的替她捏起了肩膀。
他说:“辛苦啦师妹。”
他特意把“师妹”二字咬得清晰,似乎还在回味适才的装弄,或多或少有点打趣的意味。
“你那三位师父一个个慧眼如炬,在待下去怕是什么都被看穿了。”谢簌黎演的筋疲力尽,她本不是谦恭低顺的性子,回到自己的地盘自然将脾气舒展开来,好在连翎对她无限包容。
“没事的,咱们去见了陈老那么多次,他老人家不也没多说什么嘛,”连翎宽慰道,“再者说,就算知道了也无妨,你我又没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谢簌黎懒洋洋的端起茶,喝了一口说:“咱们是没干什么,可你我身份悬若云泥,相交甚好已然为人嗤,若再让人看出有私情来怕才是真的大逆不道了。”
“咱们自己关起门来过日子,舒坦就行了,管外人干什么,”连翎盯着谢簌黎松开衣领处的脖颈,系着的一串珠链衬得她的肤色格外白皙,接着他蹲了下去替谢簌黎揉了揉腿问,“累不累要不要去趟会?”
她撇了撇嘴说:“哪有这么娇气,你快也歇会吧,我没事的。”
应辞剑就放在左手侧,她伸手握住剑柄向外抽了两寸,又很快退了回去,动作之下露出小臂上束的腕带,将半个手臂紧紧系住,近来她在恢复臂力又辅以针灸治疗,若不这般系住手只怕会抖的厉害。
连翎见了不由心疼,说:“要不要松一点?在家里没事的。”
放在以往谢簌黎指定会不露痕迹,婉拒一切好意,她宁愿时刻紧绷的精神也不愿在人前显露半分脆弱。可现在一切都与以往不同了,她乐意对连翎敞开心扉,也愿意将自己的柔软的一面袒露出来,就像猫儿会在阳光下冲着主人袒露出自己的肚皮一样。
“好。”谢簌黎点了点头,任由连翎为她松开了束缚,缎带之下的疤痕仍然刺眼,一松开束缚手臂止不住颤抖了起来,这是卸力后留下的遗症,为了能早日重新拿起应辞剑。
连翎不愿让谢簌黎难过,将她的左手攥着手中,安抚道:“别担心,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我知道,阿翎一直在,”谢簌黎浅笑着,将右手搭在了连翎手上,拉着他贴近自己的心口,“我这里只有你,再也装不下任何人了。”
铺子并没有大张旗鼓的铺面开张,只等着铺子重整了个七八成谢簌黎就已然坐堂看诊起来,新开的铺子总是问津者甚少,又眼见坐堂大夫是个年岁不大的姑娘更是少有人烟,铺子从早开到晚也客人还不及店里上货的伙计多。
只是有商贾营业自然也会有买卖上门,她看诊不收银钱,遇见褴褛破衫的贫寒人家甚至还会直接赠药相助,更何况她有真才实学在身,铺子不需多加宣传就已然铺开生意。
虽然大越民风是比前朝开放,朝堂之上也准许女子为官,各户商铺也有过女子独立主持生意,可那些自诩清流的人家到底是不需女儿抛头露面的,说什么有违背人伦纲常。
铺子开了大半个月后的确有些不好的话出现,说谢簌黎既然都不顾贞洁还偏要义诊立什么清高的牌坊,对这种话谢簌黎自然是充耳不闻,只是被凌青回报到连翎那后气得他够呛。谢簌黎一面掩笑一面安抚,说连翎活脱想听别人闲话说女儿丑陋的老父亲,最后还是少不了谢姑娘亲自哄明日还是上朝的连大公子去睡了觉。
到了第二日,谢簌黎不在坐诊反而在柜台前抱着账簿打起了算盘,不出所料她一抬眼,那伙人又混迹在等候看诊的病人中,不时往她这边打量。这伙人是何来历谢簌黎早就心里有数,无外乎临近的铺子见被她分走了营生,又见她是个女子才上门准备挑逗,谁知谢簌黎居然充耳不闻,反倒生意越做越大。
或者是瞅着今日天和日朗,蓄意已久的歹徒居然粗暴的推开看病的人,将铺子大门守住不许任何人出入,谢簌黎闻之不动,只是照旧拨弄着算盘。
凌青持剑挡在了谢簌黎面前,面对着持着木棍凶器的恶徒,伙计、大夫无一不停止了手中的活计看着这焦灼的场面,却在那伙人的呵斥下无一敢稍动。
粗鄙的话从丑恶的口中说出,凌青怒上眉头将剑拔出几寸,身后却传来谢簌黎平和冷静的声音:“凌青让开吧。”
凌青瞪着他们收了剑,重新退回了一旁,只剩下独坐柜前的谢簌黎和一群人对峙。
她依旧是不紧不慢的态度,并未停下手中的动作,似乎对面前的情况全然不见心焦:“诸位有事吗?挡着我的光了。”
“你装什么清高孤傲,不过是个下流坯子!”
谢簌黎一扬眉,丹纯轻启道:“好狗不挡道,你算什么东西呢?”
这话这次激怒了那伙人,暴呵一声后持着凶器向谢簌黎袭去,就在众人心忧之际,血溅三尺的场面并没有出现,他们甚至来不及闭眼,就见那群人的凶器齐刷刷掉在了地下,只剩一个个捂着手腕哀嚎的歹徒。
“妖……妖女。”那伙人惊叫道。
可见谢簌黎缓缓摊开了手掌,里面攥着的是几颗算盘上的主子,众人再往地上一看,打落武器的正是这些。
这般动作自然吓不走歹人,为首者恶狠狠的盯着谢簌黎,道:“都愣着干什么!上!”
帮凶徒然起身向谢簌黎袭取,只见她劈手一夺长刀已转到她的手中,长袖随着她的动作扬起,横架在为首者的脖颈上。
两军交锋之际擒贼擒王是常有之事,如今用在这伙人身上,虽是大材小用却也不失为一种良策,有胆识者方能有次作为。
谢簌黎暗中比了个手势,凌青自然意会,他提剑大步走到中央说:“请诸位大夫和客人到后堂看诊,前头的事由我们来处理。”
为首者才要何止,可刀刃贴近其颈眼见就要见血,他也不敢再稍动,只是抻着脖子道:“喂!你小心点,这可是要命的。”
听了这低三下四的话谢簌黎轻蔑一笑道:“我要不是怕招惹官司,早就要了你这狗贼的性命了,回去给你主子带个话,我管他是背靠皇商,还是富甲一方,别搞这些下作的手段。本姑娘愿意义诊还是想沽名钓誉都是我自己的事,他若想钓这个名誉就也多行善事,多行不义必自毙,若他想玩阴的本姑娘奉陪到底。”
说吧将刀收回,反手推入了原主的刀鞘中,分毫不差只要人瞠目咋舌。
“滚吧,我想让我家主子送你不成。”凌青道。
待到这伙人走后,铺子又恢复了原本的秩序,在诸人赞贺谢簌黎有胆识之际,凌青低语道:“姑娘算的真准。”
谢簌黎点了点头,继续回去算她的账:“戏演的不错,回去让你家王爷给你加俸禄。”
“好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