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争执之时,谢簌黎并未注意到跟在连歧身旁的仆从悄然离开,自清安堂出去行到巷口,接过了快马的缰绳一路往宫墙之下而去。
今日不是大朝会召开的日子,重要事宜都在尚书房回禀,入夏之后皇帝身体转好,也开始亲手处理政事面见群臣。
与大朝会不同,能入尚书房议事的都是手握权柄的重臣,在这样商议的都是能牵动一方的大事。
连翎先将赈灾诸事有条不紊的回禀完毕,又严明秦王府贪污朝廷下拨的修渠款,暗藏私兵意图谋反之事,这些他早已在奏折中一一写明,只是有些细节还要向皇帝言明。
年轻有为的摄政王的确比一干老头子好用,上能理政兴策,武能上阵杀贼,还能亲力亲为的下江南去赈灾济民,没想到还能顺手查出来个意图谋逆的反贼。下坐的老臣无一不点头赞许,适才连翎进来后不少老臣都起身想要行礼,却被宸王回绝,更不让他们起身让座,自己则是规规矩矩叩见君王又立在其下一一回禀。如此惊才绝艳又谦逊有礼的君子着实难见,更何况他还如此年轻,无论是今上在位还是日后太子登基继位,他都是实打实的皇亲国戚。
皇帝垂问着连翎其中的一些问题,终年在皇宫的他对外面民生如何不甚了解,每逢外臣入京他总要听其言说,只是谁也没注意到一个内宦悄然从黑暗处走出,不动声色的冲徐进徐阁老比了个手势,又无声无息的退了出去。
之后议事一切如常,待到诸事议毕皇帝又新一轮赐茶以告其功,一直没有大动作的徐进在此时开口:“摄政王殿下劳苦功高跷,比我们这些只知蜷曲京城的老头子强多了,这杯茶是老臣沾了殿下的便宜了。”
“阁老恪尽职守,诸事更是事必躬亲,本王不在京城时有劳诸位大人了。”连翎仍保持的谦恭,没有半分优越的架子。
皇帝乐意看见这种君臣相乐的局面,他说:“日前中秋佳节甚是热闹,只是那时皇弟还身在江南着实可惜了,秋日盛景岂能辜负朕想着下月在宫中办个赏菊宴,各位卿家近来辛苦,也都带着家眷入宫赏菊吧。”
“臣弟多些陛下恩赏。”皇帝一诺价值千金,连翎自然要谢恩感激。
“臣领旨谢恩。”
“上次中秋宴陛下给尹尚书家的千金赐了婚,老臣也盼着能有这份恩典呢。”徐进缓缓而出对皇帝言道。
皇帝自然不晓他醉翁之意,只是接着话头说:“朕想着徐阁老家的孙女大概到了适婚之龄吧,阁老可有看好的青年才俊,不如下次赏菊宴上一同瞧瞧,若是合适朕自然乐意做这场大媒。”
“臣替小女多谢陛下恩典,”徐阁老感激之至,只是却又话到连翎,“老臣听闻宸王殿下尚未婚娶,老臣那孙女被臣娇养坏了,眼光极高自小就说非英雄豪杰不嫁,自听闻殿下入京后她就一直求着老臣想要与殿下一见,老臣斗胆殿下可否赏脸,下月菊花宴与小女一叙?”
在坐之人谁能听不出徐进意欲何为,两朝老臣结亲摄政王自然是亲上加亲,且徐阁老家的孙女是远近闻名的才女,俊男才女相配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上次殿前因婚事差点忤逆圣意,幸得有皇后娘娘解围才躲了过去,这次又来着实是让连翎没有想到,他连忙起身说:“臣才疏学浅恐怕入不了徐小姐的慧眼。”
“非也,老臣那孙女对殿下赞赏有加,只盼能一睹尊荣呢,”说罢他又对皇帝说,“老臣自知以小女的身份难为摄政王妃,可小女仰慕摄政王才名不敢奢求侧妃之位,哪怕为妾都是可以的。”
堂堂阁老的嫡孙女低三下气只求为妾,年迈祖父爱女心切苦苦哀求,怎么看都是他们占理,可若皇帝开口那这事便成了板上钉钉再也无法改变。就像皇帝先前将三公主的婚事许给了佟家,哪怕再舍不得也不能动摇九五至尊的威严。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何况是皇帝的金口玉言呢?
先发制人方能占据先机,连翎此番失了先机却不能任人宰割,他忙跪下说:“陛下,如今四海未定,朝堂诸务繁多,臣无意婚娶,还望陛下勿怪。”
“哎,岂能因政务耽误了殿下婚姻大事呢,以老臣拙见早日成婚也好有人能照顾殿下,也好叫陛下放心。”
徐进这招巧妙直接将皇帝搬了出来,叫连翎无法反驳,到此刻已无法善了,连翎直言道:“陛下!臣心慕陛下与皇后娘娘琴瑟和鸣,先皇与太后也是举案齐眉的佳谈,臣也是心情中人,只求也能与意中人长相厮守,不愿委屈了徐家小姐。”
徐进忙言道:“老臣孙女只求妾侍之位,绝不觊觎殿下正妃,还望陛下成全。”
“臣弟如今无意婚娶,还望陛下明鉴。”
“宸王殿下如此急着反驳,莫非已经有了意中人不成!”
徐进这话一出着实让连翎无力回驳,眼见他变了的神色,徐进心中自得果然戳到了宸王的痛处,徐进继续说:“听闻殿下在江南赈灾时有一女子随行左右,在京城王府亦有女子同进同出,敢问殿下这位姑娘姓字名谁是哪家千金,能得殿下青睐必然不俗,老臣也好让小女学学。”
徐进的语气咄咄逼人,外人看来的确是祖父为孙女一争名位的恼怒,不由偏心起他来,而只有连翎才知,这招就是冲着他来的,徐进的面红耳赤之下还带了些许自鸣得意。日前徐映得到消息,他父亲也就是徐家家主已然同徐进攀上了关系,甘愿做其孙辈子侄,如今立场俨然无需在虚伪什么。
这话不仅落入了诸人二中,自然也落在了皇帝案头,上次连翎辞拒婚事后他本想夏日为他物色宸王妃的人员,只是因江南水灾才不得不搁置,如今徒然提起他不知何时多了个红颜知己又该做何为。
皇帝本来挂着的温和渐渐收起,他皱眉说:“宸王,可有此事?”
“老臣敢以性命担保此事千真万确,之前老臣提过的义诊施药的清安堂就是那女子在经营!”
徐进的话无一都在将此事坐实,皇帝眯起了肃然道:“扶宸王起身,朕要听他亲自说。”
“臣不敢欺瞒陛下,”皇帝开始喊他宸王就已然不满,连翎不敢让内宦搀扶照旧跪在尚书房的白玉石板上,“那是臣在三关认识的朋友,她乃江湖中人身负绝学曾多次出手帮助微臣,此番她到京城是臣邀请她来府中小住。”
“江湖中人,敢问她出身何门何派?”徐进依旧咄咄逼人。
谁也没想到皇帝会勃然大怒,直接呵斥道:“结交江湖中人?宸王你好大胆子!”
皇帝虽是如此所说意却并不在此处,连翎结不结识江湖中人他不在意,只是他了解连翎的为人,若没有情义在他绝不会情谊与人走的如此之近,以至被外人看到。
连翎自知理亏,可他却不敢轻易说出心中所想,这势必会给谢簌黎带来无穷的麻烦,他只能避重就轻的说:“她是医圣的关门弟子,一生以救世济民为己任,这次江南之行她助益臣量多,只是她闲云野鹤不求名利亦无心入朝,臣为报其恩又想着义诊行医不方为一件善事,才出了铺子人手帮她打理一二。”
他说的言辞恳切,不由让人动容,接着叩首道:“千错万错都是微臣的错,请皇兄切勿动气,也不要怪罪旁人,诸事皆由臣弟一人承担。”
亲情牌比任何阴诡手段都好用,高高在上的帝王曾经弃之如稻草,将连翎的尊严和仰慕狠狠地踩在脚下,经年之后九五至尊的帝王想要换去一点亲情,得来的却是成长后的年轻人谦恭的推拒,对此皇帝一直颇为内疚。
远离亲人的少年在黄沙遍布的三关中摸爬滚打,呼啸的寒风刮去了他脸上的稚嫩,逼他成长为了如今这般模样。不然他或许也只是个在京城走马游街的公子哥,愿为美人一笑而抛千金。
皇帝的神色逐渐缓和了起来,他垂下的目光打量着下跪的青年,经年奔波的年轻人骨架单薄,全然没有京中贵人的养尊处优,就连穿在官服中的里衣也只是最常见的普通料子,并未精加绣纹。
皇帝说:“都起来吧,今日且到这,朕累了。”
不等徐进再进言,深知君心的内宦已然高喊道“起驾”扶着皇帝离开。
连翎站起后理平了衣襟上的褶皱,在坐诸人中他的位份最高,他尊驾未动其余人自然也不敢离开:“诸位大人辛苦了,请回去休息吧。”
就在诸人鱼贯而出之时,他的又一句话将徐进定在了原地:“徐阁老当真古道衷肠,本王的婚事不劳徐阁老操心了。”
“殿下眼光高,看不上小女也说得过去。”徐进拐弯抹角的讽刺道。
连翎却好似没听见一般径直越过了徐进向宫外走去,全然不将他的威仪放在眼中。
回府之后连翎让人往御前递了道请罪折子,随后就闭门自省起来,一应外客皆被他拒之门外,才赈灾平反归来的功臣被罚在家,朝野上下少不了议论纷纷,言官的折子堆满了内阁首辅的案头,只是徐进是哑巴吃黄连,既不敢上呈给皇帝也不敢发回。
只是这次皇帝也很坐的住,既无明文旨意布告宸王之过,也无恩赏抚旨言明其公,就这么一日日耗着足过了五六日的光景。
外面揣度留言声不绝,宸王府倒是其乐融融一片祥和之景。
那日回府之后连翎先是痛骂了连歧一遍,并将一干亲卫叫到堂下言明下次若在有人冒犯谢姑娘一定揍得他哭爹喊娘,搞得凌青瑟瑟发抖,生怕下一秒连翎怪罪到他的头上。
不过好在连翎也只是动嘴皮子上的功夫,用来给谢姑娘出气的,随后就转头一笑拉着人要去看小厨房新做的羊肉,末了还说今日凌青处事得当甚有长进,叫卫瑾如记得以后每月多给他加一级俸禄。
府中菊花开的也好,休沐日几人饮酒赏菊,顺带着切磋了下剑法,文思斐然的宸王殿下还趁兴赋诗两首,以赠佳人。
只可惜谢簌黎这个佳人只醉心武学不懂风月,连翎不在京中混迹,写文章的功夫所说没落下,作诗却远比不上京城的那些才子佳人,一个人不会写一个人不懂正好凑成一双。
素雅清新的的笺纸配上连翎的一手好字,音律工整的诗句让人读罢舒畅,谢姑娘评之“尚可”,随后将之小心收在了锦盒之中妥善保管。
好日子没过几天,这日门房懒洋洋的将紧闭的大门拉开了个缝隙说着王爷不见外客,对方却不容分说的递来了东宫的牌子,门房只能慌忙向内通传。
见太子自然要在正堂,连翎更衣后匆匆而来,太子还如同上次那般不动声色的等待着。
“臣见过殿下,不知殿……”还未等连翎说话那一串冠冕堂皇的话,连泽就已然将之扶起。
他说:“此时不是在朝堂,皇叔不必多礼。”
太子为何而来连翎不知,就在他心中七上八下打鼓之时,连泽开门见山道:“孤今日到访是为了皇叔在御前的那件事,父皇为此也颇为烦忧,昨夜到了母后处谈起了此事,母后便说要请那位姑娘入宫一见。”
皇后乐瑶是皇帝的枕边人,少年夫妻彼此恩爱如沐,当年乐皇后也是颇为关照连翎,她听闻堂前事后就劝谏君王,不妨请连翎心怡的那位姑娘入宫相看一二,连翎看上的人总归是错不了。
乐皇后言道贵女皇亲固然是好,可总比不过合心称意,若连翎真的属于于她,身份什么的自然可以抬一抬。
外头不知连翎数日不见外客为的是婚姻大事,连泽这个东宫太子却能得到风声,在转述完乐皇后的用心良苦之后,他说:“母后让我到府说与皇叔,而不是明旨宣召,为得就是不勉强那位姑娘,不知皇叔意下如何?”
连翎心中五味杂陈,乐皇后的心意他自然明白,可谢簌黎并不是纯粹的江湖客,她的背后到底是修门不寒宫。
他拱手推礼道:“多谢殿下好意,只是还要问过她的意思。”
随后连翎先行告退,由孟鸣风陪坐在侧,片刻后太子内侍通传,那位寄居宸王府的姑娘前来拜会。
太子是什么人谢簌黎只在别人口中知晓,她未改装束在连翎半步后入堂,却足矣引来所有人的目光,就连阅人无数的太子连泽都不例外。
“见过太子殿下。”谢簌黎以民礼叩见东宫,礼数举止皆挑不出半分错漏。
连泽出身皇宫一应礼教皆由上承袭,却也不得不赞叹谢簌黎的行止不逊与京中闺秀,全然没有话本戏文中所说的江湖人的粗鲁气。
起身抬眼间两人认出了彼此,不约而同会心一笑不做言语,连泽竟是那日饭庄上的酒逢知己。
连泽称赞道:“姑娘果然不同凡俗。”
“多谢殿下夸赞,承蒙宸王殿下不弃小女才能在此立命安身。”
“姑娘意下如何?”连泽温和道。
“承蒙娘娘厚爱簌黎却之不恭,不知何时得以觐见?”自听秦玖娘所说中宫可能有危险后,连翎一直想探查却不得空隙,如今有这么个大好机会谢簌黎自然不会错过。
“姑娘既然应允那便明日辰时入宫,届时劳烦皇叔送姑娘一趟。”说罢留下同行内宫的令牌和皇后宣召的文书,后带人离开。
太子来去匆匆,留下宸王府的人诧异斐然,他们见识过谢簌黎的惊才绝艳,却远不敢想能入天家之眼。
连翎能感受的到太子的态度有所不同,谢簌黎向他解释了那日酒楼相见的原委,一时间就连一向稳得住的连翎也不免上下打鼓:“你当真要去吗,宫中人心莫测,这事不知有多少人盯着,万一……”
万一再泄露了自己的身份,必定死无葬身之地,谢簌黎知道连翎心中所想,她点了点头坚定道:“要去,銮仪卫被无端调动,废太子又在此刻出手必有蹊跷,而且……中宫娘娘与你有恩。”
“就算抛下一切抛下他人,我总要为你,为自己争一争,”谢簌黎仰头看着天上的红日道,“我要叫他们知道,你我本就是两情相悦。”
饶是旭日如辉又待如何?谁能断言万千生灵不能直面太阳,谁道蝼蚁就要甘落灰霾,古往今来匍匐者不绝如缕,可持剑者非随波逐流,谁也不能阻拦她逆流而上的步伐。
今日不是大朝会召开的日子,重要事宜都在尚书房回禀,入夏之后皇帝身体转好,也开始亲手处理政事面见群臣。
与大朝会不同,能入尚书房议事的都是手握权柄的重臣,在这样商议的都是能牵动一方的大事。
连翎先将赈灾诸事有条不紊的回禀完毕,又严明秦王府贪污朝廷下拨的修渠款,暗藏私兵意图谋反之事,这些他早已在奏折中一一写明,只是有些细节还要向皇帝言明。
年轻有为的摄政王的确比一干老头子好用,上能理政兴策,武能上阵杀贼,还能亲力亲为的下江南去赈灾济民,没想到还能顺手查出来个意图谋逆的反贼。下坐的老臣无一不点头赞许,适才连翎进来后不少老臣都起身想要行礼,却被宸王回绝,更不让他们起身让座,自己则是规规矩矩叩见君王又立在其下一一回禀。如此惊才绝艳又谦逊有礼的君子着实难见,更何况他还如此年轻,无论是今上在位还是日后太子登基继位,他都是实打实的皇亲国戚。
皇帝垂问着连翎其中的一些问题,终年在皇宫的他对外面民生如何不甚了解,每逢外臣入京他总要听其言说,只是谁也没注意到一个内宦悄然从黑暗处走出,不动声色的冲徐进徐阁老比了个手势,又无声无息的退了出去。
之后议事一切如常,待到诸事议毕皇帝又新一轮赐茶以告其功,一直没有大动作的徐进在此时开口:“摄政王殿下劳苦功高跷,比我们这些只知蜷曲京城的老头子强多了,这杯茶是老臣沾了殿下的便宜了。”
“阁老恪尽职守,诸事更是事必躬亲,本王不在京城时有劳诸位大人了。”连翎仍保持的谦恭,没有半分优越的架子。
皇帝乐意看见这种君臣相乐的局面,他说:“日前中秋佳节甚是热闹,只是那时皇弟还身在江南着实可惜了,秋日盛景岂能辜负朕想着下月在宫中办个赏菊宴,各位卿家近来辛苦,也都带着家眷入宫赏菊吧。”
“臣弟多些陛下恩赏。”皇帝一诺价值千金,连翎自然要谢恩感激。
“臣领旨谢恩。”
“上次中秋宴陛下给尹尚书家的千金赐了婚,老臣也盼着能有这份恩典呢。”徐进缓缓而出对皇帝言道。
皇帝自然不晓他醉翁之意,只是接着话头说:“朕想着徐阁老家的孙女大概到了适婚之龄吧,阁老可有看好的青年才俊,不如下次赏菊宴上一同瞧瞧,若是合适朕自然乐意做这场大媒。”
“臣替小女多谢陛下恩典,”徐阁老感激之至,只是却又话到连翎,“老臣听闻宸王殿下尚未婚娶,老臣那孙女被臣娇养坏了,眼光极高自小就说非英雄豪杰不嫁,自听闻殿下入京后她就一直求着老臣想要与殿下一见,老臣斗胆殿下可否赏脸,下月菊花宴与小女一叙?”
在坐之人谁能听不出徐进意欲何为,两朝老臣结亲摄政王自然是亲上加亲,且徐阁老家的孙女是远近闻名的才女,俊男才女相配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上次殿前因婚事差点忤逆圣意,幸得有皇后娘娘解围才躲了过去,这次又来着实是让连翎没有想到,他连忙起身说:“臣才疏学浅恐怕入不了徐小姐的慧眼。”
“非也,老臣那孙女对殿下赞赏有加,只盼能一睹尊荣呢,”说罢他又对皇帝说,“老臣自知以小女的身份难为摄政王妃,可小女仰慕摄政王才名不敢奢求侧妃之位,哪怕为妾都是可以的。”
堂堂阁老的嫡孙女低三下气只求为妾,年迈祖父爱女心切苦苦哀求,怎么看都是他们占理,可若皇帝开口那这事便成了板上钉钉再也无法改变。就像皇帝先前将三公主的婚事许给了佟家,哪怕再舍不得也不能动摇九五至尊的威严。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何况是皇帝的金口玉言呢?
先发制人方能占据先机,连翎此番失了先机却不能任人宰割,他忙跪下说:“陛下,如今四海未定,朝堂诸务繁多,臣无意婚娶,还望陛下勿怪。”
“哎,岂能因政务耽误了殿下婚姻大事呢,以老臣拙见早日成婚也好有人能照顾殿下,也好叫陛下放心。”
徐进这招巧妙直接将皇帝搬了出来,叫连翎无法反驳,到此刻已无法善了,连翎直言道:“陛下!臣心慕陛下与皇后娘娘琴瑟和鸣,先皇与太后也是举案齐眉的佳谈,臣也是心情中人,只求也能与意中人长相厮守,不愿委屈了徐家小姐。”
徐进忙言道:“老臣孙女只求妾侍之位,绝不觊觎殿下正妃,还望陛下成全。”
“臣弟如今无意婚娶,还望陛下明鉴。”
“宸王殿下如此急着反驳,莫非已经有了意中人不成!”
徐进这话一出着实让连翎无力回驳,眼见他变了的神色,徐进心中自得果然戳到了宸王的痛处,徐进继续说:“听闻殿下在江南赈灾时有一女子随行左右,在京城王府亦有女子同进同出,敢问殿下这位姑娘姓字名谁是哪家千金,能得殿下青睐必然不俗,老臣也好让小女学学。”
徐进的语气咄咄逼人,外人看来的确是祖父为孙女一争名位的恼怒,不由偏心起他来,而只有连翎才知,这招就是冲着他来的,徐进的面红耳赤之下还带了些许自鸣得意。日前徐映得到消息,他父亲也就是徐家家主已然同徐进攀上了关系,甘愿做其孙辈子侄,如今立场俨然无需在虚伪什么。
这话不仅落入了诸人二中,自然也落在了皇帝案头,上次连翎辞拒婚事后他本想夏日为他物色宸王妃的人员,只是因江南水灾才不得不搁置,如今徒然提起他不知何时多了个红颜知己又该做何为。
皇帝本来挂着的温和渐渐收起,他皱眉说:“宸王,可有此事?”
“老臣敢以性命担保此事千真万确,之前老臣提过的义诊施药的清安堂就是那女子在经营!”
徐进的话无一都在将此事坐实,皇帝眯起了肃然道:“扶宸王起身,朕要听他亲自说。”
“臣不敢欺瞒陛下,”皇帝开始喊他宸王就已然不满,连翎不敢让内宦搀扶照旧跪在尚书房的白玉石板上,“那是臣在三关认识的朋友,她乃江湖中人身负绝学曾多次出手帮助微臣,此番她到京城是臣邀请她来府中小住。”
“江湖中人,敢问她出身何门何派?”徐进依旧咄咄逼人。
谁也没想到皇帝会勃然大怒,直接呵斥道:“结交江湖中人?宸王你好大胆子!”
皇帝虽是如此所说意却并不在此处,连翎结不结识江湖中人他不在意,只是他了解连翎的为人,若没有情义在他绝不会情谊与人走的如此之近,以至被外人看到。
连翎自知理亏,可他却不敢轻易说出心中所想,这势必会给谢簌黎带来无穷的麻烦,他只能避重就轻的说:“她是医圣的关门弟子,一生以救世济民为己任,这次江南之行她助益臣量多,只是她闲云野鹤不求名利亦无心入朝,臣为报其恩又想着义诊行医不方为一件善事,才出了铺子人手帮她打理一二。”
他说的言辞恳切,不由让人动容,接着叩首道:“千错万错都是微臣的错,请皇兄切勿动气,也不要怪罪旁人,诸事皆由臣弟一人承担。”
亲情牌比任何阴诡手段都好用,高高在上的帝王曾经弃之如稻草,将连翎的尊严和仰慕狠狠地踩在脚下,经年之后九五至尊的帝王想要换去一点亲情,得来的却是成长后的年轻人谦恭的推拒,对此皇帝一直颇为内疚。
远离亲人的少年在黄沙遍布的三关中摸爬滚打,呼啸的寒风刮去了他脸上的稚嫩,逼他成长为了如今这般模样。不然他或许也只是个在京城走马游街的公子哥,愿为美人一笑而抛千金。
皇帝的神色逐渐缓和了起来,他垂下的目光打量着下跪的青年,经年奔波的年轻人骨架单薄,全然没有京中贵人的养尊处优,就连穿在官服中的里衣也只是最常见的普通料子,并未精加绣纹。
皇帝说:“都起来吧,今日且到这,朕累了。”
不等徐进再进言,深知君心的内宦已然高喊道“起驾”扶着皇帝离开。
连翎站起后理平了衣襟上的褶皱,在坐诸人中他的位份最高,他尊驾未动其余人自然也不敢离开:“诸位大人辛苦了,请回去休息吧。”
就在诸人鱼贯而出之时,他的又一句话将徐进定在了原地:“徐阁老当真古道衷肠,本王的婚事不劳徐阁老操心了。”
“殿下眼光高,看不上小女也说得过去。”徐进拐弯抹角的讽刺道。
连翎却好似没听见一般径直越过了徐进向宫外走去,全然不将他的威仪放在眼中。
回府之后连翎让人往御前递了道请罪折子,随后就闭门自省起来,一应外客皆被他拒之门外,才赈灾平反归来的功臣被罚在家,朝野上下少不了议论纷纷,言官的折子堆满了内阁首辅的案头,只是徐进是哑巴吃黄连,既不敢上呈给皇帝也不敢发回。
只是这次皇帝也很坐的住,既无明文旨意布告宸王之过,也无恩赏抚旨言明其公,就这么一日日耗着足过了五六日的光景。
外面揣度留言声不绝,宸王府倒是其乐融融一片祥和之景。
那日回府之后连翎先是痛骂了连歧一遍,并将一干亲卫叫到堂下言明下次若在有人冒犯谢姑娘一定揍得他哭爹喊娘,搞得凌青瑟瑟发抖,生怕下一秒连翎怪罪到他的头上。
不过好在连翎也只是动嘴皮子上的功夫,用来给谢姑娘出气的,随后就转头一笑拉着人要去看小厨房新做的羊肉,末了还说今日凌青处事得当甚有长进,叫卫瑾如记得以后每月多给他加一级俸禄。
府中菊花开的也好,休沐日几人饮酒赏菊,顺带着切磋了下剑法,文思斐然的宸王殿下还趁兴赋诗两首,以赠佳人。
只可惜谢簌黎这个佳人只醉心武学不懂风月,连翎不在京中混迹,写文章的功夫所说没落下,作诗却远比不上京城的那些才子佳人,一个人不会写一个人不懂正好凑成一双。
素雅清新的的笺纸配上连翎的一手好字,音律工整的诗句让人读罢舒畅,谢姑娘评之“尚可”,随后将之小心收在了锦盒之中妥善保管。
好日子没过几天,这日门房懒洋洋的将紧闭的大门拉开了个缝隙说着王爷不见外客,对方却不容分说的递来了东宫的牌子,门房只能慌忙向内通传。
见太子自然要在正堂,连翎更衣后匆匆而来,太子还如同上次那般不动声色的等待着。
“臣见过殿下,不知殿……”还未等连翎说话那一串冠冕堂皇的话,连泽就已然将之扶起。
他说:“此时不是在朝堂,皇叔不必多礼。”
太子为何而来连翎不知,就在他心中七上八下打鼓之时,连泽开门见山道:“孤今日到访是为了皇叔在御前的那件事,父皇为此也颇为烦忧,昨夜到了母后处谈起了此事,母后便说要请那位姑娘入宫一见。”
皇后乐瑶是皇帝的枕边人,少年夫妻彼此恩爱如沐,当年乐皇后也是颇为关照连翎,她听闻堂前事后就劝谏君王,不妨请连翎心怡的那位姑娘入宫相看一二,连翎看上的人总归是错不了。
乐皇后言道贵女皇亲固然是好,可总比不过合心称意,若连翎真的属于于她,身份什么的自然可以抬一抬。
外头不知连翎数日不见外客为的是婚姻大事,连泽这个东宫太子却能得到风声,在转述完乐皇后的用心良苦之后,他说:“母后让我到府说与皇叔,而不是明旨宣召,为得就是不勉强那位姑娘,不知皇叔意下如何?”
连翎心中五味杂陈,乐皇后的心意他自然明白,可谢簌黎并不是纯粹的江湖客,她的背后到底是修门不寒宫。
他拱手推礼道:“多谢殿下好意,只是还要问过她的意思。”
随后连翎先行告退,由孟鸣风陪坐在侧,片刻后太子内侍通传,那位寄居宸王府的姑娘前来拜会。
太子是什么人谢簌黎只在别人口中知晓,她未改装束在连翎半步后入堂,却足矣引来所有人的目光,就连阅人无数的太子连泽都不例外。
“见过太子殿下。”谢簌黎以民礼叩见东宫,礼数举止皆挑不出半分错漏。
连泽出身皇宫一应礼教皆由上承袭,却也不得不赞叹谢簌黎的行止不逊与京中闺秀,全然没有话本戏文中所说的江湖人的粗鲁气。
起身抬眼间两人认出了彼此,不约而同会心一笑不做言语,连泽竟是那日饭庄上的酒逢知己。
连泽称赞道:“姑娘果然不同凡俗。”
“多谢殿下夸赞,承蒙宸王殿下不弃小女才能在此立命安身。”
“姑娘意下如何?”连泽温和道。
“承蒙娘娘厚爱簌黎却之不恭,不知何时得以觐见?”自听秦玖娘所说中宫可能有危险后,连翎一直想探查却不得空隙,如今有这么个大好机会谢簌黎自然不会错过。
“姑娘既然应允那便明日辰时入宫,届时劳烦皇叔送姑娘一趟。”说罢留下同行内宫的令牌和皇后宣召的文书,后带人离开。
太子来去匆匆,留下宸王府的人诧异斐然,他们见识过谢簌黎的惊才绝艳,却远不敢想能入天家之眼。
连翎能感受的到太子的态度有所不同,谢簌黎向他解释了那日酒楼相见的原委,一时间就连一向稳得住的连翎也不免上下打鼓:“你当真要去吗,宫中人心莫测,这事不知有多少人盯着,万一……”
万一再泄露了自己的身份,必定死无葬身之地,谢簌黎知道连翎心中所想,她点了点头坚定道:“要去,銮仪卫被无端调动,废太子又在此刻出手必有蹊跷,而且……中宫娘娘与你有恩。”
“就算抛下一切抛下他人,我总要为你,为自己争一争,”谢簌黎仰头看着天上的红日道,“我要叫他们知道,你我本就是两情相悦。”
饶是旭日如辉又待如何?谁能断言万千生灵不能直面太阳,谁道蝼蚁就要甘落灰霾,古往今来匍匐者不绝如缕,可持剑者非随波逐流,谁也不能阻拦她逆流而上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