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中宫的手令,宫墙之内自然无所阻拦,可连翎现在到底是外臣,没有明旨召见并不能入中宫半步,今日召谢簌黎入宫本是绝密之事,连翎自然不好时时陪同。
太子来去匆忙这道旨意则是彻底扰乱了宸王府的宁静,觐见中宫可不是人去就行,服饰礼仪一切都要齐备,旁人觐见宫闱总要提前学习礼仪数月,这回给他们准备的时间也不过半天。
谢簌黎没有诰命自然没有相称品阶的官服,几人往江南一行回府后还未添新衣,只得穿了件今春裁的裥裙,当时她嫌搭配的绶带、压襟颜色太深不肯穿着,改过后却又到了夏日,就一直搁在柜中没有再穿。
发髻盘好又配了简单的钗环首饰,随后将团花绣纹祥云点缀的水蓝色广袖穿着于身,一颦一动间,不缺稳重也不显生刻死板。谢簌黎本就样貌不差,粉黛装扮亦是佳人倾城,举手投足间不失大家闺秀的风范。
马车徐徐驶入宫墙,攥着谢簌黎手的那个人也越发紧张了,她偏头看向连翎,见他神色凝重笑着劝慰道:“我这才是头一次进宫,你怎么比我还紧张。”
身旁佳人清丽连翎今日却无心观赏,他长舒了口气,试图排解道心头徘徊的不安,他说:“宫中不比咱们自己府中,切记谨言慎行,皇后娘娘不会为难你的。”
她点了点头:“这话你都说了好多遍了,你放心就算我真得罪了皇帝,逃出宫墙的本事我还是有的。”
昨日连翎也想到了最坏的情况,他将后宫的大致布局画了下来让谢簌黎记在心里,万一上下沆瀣一气真的是给谢簌黎下了个圈套,那也能助她逃出生天,宸王府在南城门也早有准备,若真到了最坏的境地,就让谢簌黎连夜离开京城。
“不会到那一步的,”谢簌黎握住了连翎的手,安慰道,“等我出来,咱们一块去布庄逛逛,府中也该裁冬衣了。”
“好,我陪你。”
宸王府的马车行到此处已然不能再走,谢簌黎从马车上下来,乘上了中宫派来的步撵,转过数道游廊小门只得下撵步行。
踏入中宫之州一切都变得肃然起来,饶是群芳围绕却没有鲜活明艳,等到了正殿皇后已然端坐在上,谢簌黎在廊外跪下,行过三跪九叩的大礼后,被嬷嬷引入其中,到内再行一礼,辞拒再三后才肯到娘娘赐座的位置旁坐下。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谢家姑娘当真是不同凡俗,免不了阿翎流连佳人不肯另娶旁人了。”书中所言的皇后娘娘都是雍容华贵的,乐皇后自然也是如此,只是她的雍容并不给人压迫感,反而带着几分近亲和善,这种善意不是虚伪粉饰,而是她人真的如此。
谢簌黎谦逊道:“娘娘谬赞,簌黎不敢承受,今日得见娘娘凤颜是簌黎之幸。”
“你是医圣的高足,何须如此自谦。”
随后乐皇后又与她闲谈了一盏茶的功夫,顺带问了问她如何与连翎相识,在听闻她曾在三关阵前以命相博也不由连连感慨,还关切她有没有受伤。
皇后说:“三关苦寒,铮铮男儿尚耐不住寒风冷霜,你一个女儿家当真是受苦了。”
“民女身为大越子孙自当为国效力,空负一身医术无处施展,空枉费了前人之愿。”谢簌黎说。
皇后对她颇为喜爱,并不吝啬对她的称赞:“明事理,晓大义,生死面前多少男儿尚望之却步,明明知晓其弊又瑀瑀独行者,唯你一人尔。”
“娘娘盛赞,受之有愧,簌黎所为不过尔尔云烟,战前有千千万万大越男儿拼命厮杀守卫国土,马革裹尸者更值得缅怀。”说到此处谢簌黎也不免动容,三关数年,她亦亲眼目送了太多人离去。
中宫娘娘日理万机,这场觐见也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听闻皇帝圣驾将至谢簌黎不得不起身告退。
就在皇后要遣身边的女官想送之际,一个小太监忽到殿中言说陛下要请娘娘同往御花园中,谢簌黎闻此自然驻足,要请皇后先行离开。
就在皇后靠近小太监之时,本能性的直觉让谢簌黎向那处望了一眼,图穷匕见,藏在那小太监袖中的俨然试一把寒光逼人的利器,已然向皇后而去!
出声喝止的同时,谢簌黎已然随之而动,她入宫禁前已卸了兵刃,只得劈手拦截,对方显然也不是俗辈,眼见被谢簌黎看破已然转换刀锋,向殿外掠去。但这一二式之间谢簌黎已然明了对方是何人,正是月前在江南秦王府中遍寻不见得和康,不知如何混入了宫禁。
殿中已有禁军赶到,谢簌黎便施展轻功追了出去,虽然和康有些功夫在身上,却也抵不过谢簌黎和禁军的堵截,等到值守的统领赶到之际,谢簌黎已然卸了和康手中的兵刃。
禁军统领自然是不认得谢簌黎是谁,她也不过多解释,只说自己是皇后娘娘请来做客,得到中宫一问自然分晓。
可回到中宫情形却有些不对劲,中宫已然被层层叠叠的禁军围控起来,为首者见谢簌黎到来,立刻吩咐左右要将之缉拿,谢簌黎这才明了自己已落入贼人布下的圈套。
皇后娘娘必然已经无法发号施令,对方引她入宫,甚至舍得放出和康来逼她出手,要的就是切断她与宸王府之间的联系,倘若在运作一二必然能拉宸王府一同下水。
由此先前的布置已然奏效,谢簌黎面色一时间冷若寒霜,她没有束手就缚,落落长风的轻功施展开来,前头的军士未来及反应,她已然落在包围圈之外。
“谢宫主何必垂死挣扎呢?”连歧不知何时出现在了此处,狡黠之色在他脸上尽显,“那日你拒绝本王之后就已入死局,你的命,还有那个人的命,我都要定了。”
禁军的人已经扑了上来,棋盘围剿吞子只在方寸之间,可想要破阵也不算难题!
三军之中取将帅首级是谢簌黎常做之事,有秦玖娘的提醒在前,连歧又恰在此时出现,这群禁军恐怕就是那支突然被调遣的銮仪卫,听命的主子必然就是连歧。
没有兵刃在手并不碍事,谢簌黎今日入宫头上带了可不止一支钗环,她拔下一支化而为剑,轻燕般的身姿已然落在连歧身后,而那只足矣划破人喉咙的簪子已然抵在了连歧咽喉。
“郡王殿下是不是站的离我太近了些,”谢簌黎道,“该做什么不用我提醒吧。”
人的确是连歧的部下,见到主子被威胁自然不敢轻举妄动,离开禁军的合围谢簌黎自然得以顺利出宫,等到皇后一醒谎言自然不攻自破。
可让谢簌黎没想到的是连歧的本意根本不在于此,禁军的人围在王府周围,言称谢簌黎胁迫皇族,按照朝廷法度难逃一死。
这才是连歧的必杀之计,如若连翎放走谢簌黎,那宸王府上下必遭株连,若他将谢簌黎交出,一但罪名坐实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王府之中一时哗然,卫瑾如直接骂道:“连歧还真是用心险恶,这是要将咱们逼入绝境!”
谢簌黎擦着应辞剑锋道:“此事是我考虑欠妥才落了他的圈套,我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可牵连王府。”
“不可,”连翎制止道,“连歧要的就是你自投罗网,他本来就是冲着我来的,今日你若未入局,他日也会是小如也会是孟大哥,也可能就是我自己。”
回京后经过诸多阴谋算计、尔虞我诈,连翎愈发成熟起来,早已成了诸人的主心骨,他不再是被动的被局势驱赶的人,他已然成为了手握权柄的谋局者。
他说:“连歧知道簌黎的身份,却不知道她在三关做过的事。”
“你要为谢姑娘请封?”徐映立刻明白了连翎的意思。
“簌黎的功绩足矣封侯拜相,以此功过相抵免去死罪足矣,”他拉住谢簌黎的手承诺道,“这次我不会再让你以身犯险了。”
连翎匆忙入宫,有他摄政王的身份在禁军也不敢加以阻拦,卫瑾如在宫外等了足有一个时辰,未等来旨意只有连翎从宫墙中落寞而出。
累累军功呈在君王案头之时,阁中老臣无一不惊叹感慨,可下一刻徐进却出言提醒道,谢簌黎出身不寒宫并未大越平民的身份。
没有平民的身份有再多功绩也是无用,贱籍九流生杀与夺皆在权贵一念之间。
君王的话犹在他耳边,言说律法有令不得违抗,哪怕是有皇后陈情,连翎做保也实难改变。
由此虽满座唏嘘却无人再有异议,反倒是一直与他不睦禁军统领齐阆出言相帮了一二,往后只有徐进出言讥讽,谈起来数年前他曾长跪殿前为炽平候请命翻案今日不妨再试一试。
律法在上,就算他跪断了腿也是徒劳,卫瑾如上前扶助他之时已然手脚冰冷,他攥着卫瑾如的手腕,眸中已露坚定:“回去点齐王府亲卫……”
他的话还未说完,马蹄声疾驰而来,坐骑上人呼喊道:“殿下!”
来人翻身下马疾步到了连翎身前,正是陈右安和齐闻,见连翎面色有异陈右安连忙上前搀扶,切问道:“殿下如何?”
“陈师兄、师父,”连翎压低了声音,“你们怎么到这来了。”
齐闻并未多言示意先上马离开,待到离开宫禁后,他说:“陈阁老已经知道此事或有回旋的余地,这才让我和右安来寻你。”
陈府离宫墙边不远,陈右安出府前早就做了安排,四人从后门入府一路一路疾行到了陈缘之处,他老人家早已在那等候,见到连翎后连忙取出个锦盒道:“此物是谢清托付给老夫的,他说若有朝一日祸起京城,此物或许能救簌黎一命。”
连翎闻之一时缄默,不知该不该打开,即是谢清留下必然不会有害,他将手伸向锦盒启开尘封数年的秘密。
一封信被搁置在锦盒中央,信封开口并未密封,取出后是两张薄薄的纸页,上面的字迹连翎见过,正是谢清的手迹。
“陈老亲启,见字如晤。”
这是一封写给陈缘之的信,连翎抬头想要将信交还,陈阁老却没有接过,只是示意连翎继续读下去。
“此信得见天日之际,吾已身死魂消,簌黎逢难,唯有此残存之力或能助其脱离困境,然京城故人皆去,唯兄能托付残念,望兄念故人之义助其脱困,不辜负其生父母忠义魂灵。”
“旧年事发,炽平府没,顾候齐光兄刎剑自证,安国郡主为保候府满门及南境安危同赴死难,临终前将次女托付于我,望我护佑其周全,平安长大。吾隐匿其身份,取名簌黎,望能远遁江湖安平一生。”
读到此处,不止连翎内心震动,在坐众人无一不心惊,谢簌黎居然会是已没炽平候的遗孤!
“然忠骨之血留于其身,见山河破碎疮痍满目,绝不会独善其身,吾恐其遭逢灾祸只能将之身世写成此书,托付陈兄。锦盒中留有簌黎生辰名贴,另有炽平候托孤密信、安国郡主信物为证,炽平候府大小姐亦可详说当年之事,望兄勿辞辛劳,救簌黎于危难,以告其先父母在天之灵,留存忠义之血脉。清再拜奉上。”
果然如信中所说,锦盒中陈放这半部生辰贴,与谢簌黎先前交于连翎的俨然可以合并,这半封上详尽写着谢簌黎的生辰八字及父母名姓,正是已故炽平候夫妇的名讳!
不止连翎,屋中人皆错愕不已,齐闻当日所言一语中的,没想到那个与安国郡主有几分想像的姑娘居然真的是炽平候的遗孤!
有了这些想救谢簌黎的性命已然不是难事,连翎欣然若喜赶忙谢过陈缘之后带着锦盒匆忙离开,一路上策马疾驰,将锦盒牢牢护在怀中。
宸王府门前已然乱作一团,禁军已然失去了耐心准备破门,齐阆立于门前正看着这一切,有大越第一高手这在,无论他出不出手都是一种威慑。谢簌黎自然不能看着王府亲卫与禁军起冲突,已然到门口准备束手就缚,却被徐映他们拦着尚未离开。
连翎见状未到门前,已然高呼道:“谢簌黎乃炽平候遗孤,实为功臣名门之后,此处有先炽平候书信为凭,诸位尽可查验!”
这个消息插羽一般在京城传开,传入到了皇帝耳中急忙又传连翎觐见,就算宸王权利滔天也不可能凭空捏造出一个炽平候遗孤来,更何况还是真有信物为证。有了皇帝点头承认,谁也不会再去为难谢簌黎半分,先帝有愧于炽平候府,今上自然也不愿落得个苛待忠烈之后的名声,更何况四境之中无数的将士曾是顾府出身,就连禁军中也有顾家军的后人,谁人再敢随意动谢簌黎分毫?
原本的死局就这样被化解,先辈的忠魂就这样又一次护佑了后辈。
太子来去匆忙这道旨意则是彻底扰乱了宸王府的宁静,觐见中宫可不是人去就行,服饰礼仪一切都要齐备,旁人觐见宫闱总要提前学习礼仪数月,这回给他们准备的时间也不过半天。
谢簌黎没有诰命自然没有相称品阶的官服,几人往江南一行回府后还未添新衣,只得穿了件今春裁的裥裙,当时她嫌搭配的绶带、压襟颜色太深不肯穿着,改过后却又到了夏日,就一直搁在柜中没有再穿。
发髻盘好又配了简单的钗环首饰,随后将团花绣纹祥云点缀的水蓝色广袖穿着于身,一颦一动间,不缺稳重也不显生刻死板。谢簌黎本就样貌不差,粉黛装扮亦是佳人倾城,举手投足间不失大家闺秀的风范。
马车徐徐驶入宫墙,攥着谢簌黎手的那个人也越发紧张了,她偏头看向连翎,见他神色凝重笑着劝慰道:“我这才是头一次进宫,你怎么比我还紧张。”
身旁佳人清丽连翎今日却无心观赏,他长舒了口气,试图排解道心头徘徊的不安,他说:“宫中不比咱们自己府中,切记谨言慎行,皇后娘娘不会为难你的。”
她点了点头:“这话你都说了好多遍了,你放心就算我真得罪了皇帝,逃出宫墙的本事我还是有的。”
昨日连翎也想到了最坏的情况,他将后宫的大致布局画了下来让谢簌黎记在心里,万一上下沆瀣一气真的是给谢簌黎下了个圈套,那也能助她逃出生天,宸王府在南城门也早有准备,若真到了最坏的境地,就让谢簌黎连夜离开京城。
“不会到那一步的,”谢簌黎握住了连翎的手,安慰道,“等我出来,咱们一块去布庄逛逛,府中也该裁冬衣了。”
“好,我陪你。”
宸王府的马车行到此处已然不能再走,谢簌黎从马车上下来,乘上了中宫派来的步撵,转过数道游廊小门只得下撵步行。
踏入中宫之州一切都变得肃然起来,饶是群芳围绕却没有鲜活明艳,等到了正殿皇后已然端坐在上,谢簌黎在廊外跪下,行过三跪九叩的大礼后,被嬷嬷引入其中,到内再行一礼,辞拒再三后才肯到娘娘赐座的位置旁坐下。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谢家姑娘当真是不同凡俗,免不了阿翎流连佳人不肯另娶旁人了。”书中所言的皇后娘娘都是雍容华贵的,乐皇后自然也是如此,只是她的雍容并不给人压迫感,反而带着几分近亲和善,这种善意不是虚伪粉饰,而是她人真的如此。
谢簌黎谦逊道:“娘娘谬赞,簌黎不敢承受,今日得见娘娘凤颜是簌黎之幸。”
“你是医圣的高足,何须如此自谦。”
随后乐皇后又与她闲谈了一盏茶的功夫,顺带问了问她如何与连翎相识,在听闻她曾在三关阵前以命相博也不由连连感慨,还关切她有没有受伤。
皇后说:“三关苦寒,铮铮男儿尚耐不住寒风冷霜,你一个女儿家当真是受苦了。”
“民女身为大越子孙自当为国效力,空负一身医术无处施展,空枉费了前人之愿。”谢簌黎说。
皇后对她颇为喜爱,并不吝啬对她的称赞:“明事理,晓大义,生死面前多少男儿尚望之却步,明明知晓其弊又瑀瑀独行者,唯你一人尔。”
“娘娘盛赞,受之有愧,簌黎所为不过尔尔云烟,战前有千千万万大越男儿拼命厮杀守卫国土,马革裹尸者更值得缅怀。”说到此处谢簌黎也不免动容,三关数年,她亦亲眼目送了太多人离去。
中宫娘娘日理万机,这场觐见也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听闻皇帝圣驾将至谢簌黎不得不起身告退。
就在皇后要遣身边的女官想送之际,一个小太监忽到殿中言说陛下要请娘娘同往御花园中,谢簌黎闻此自然驻足,要请皇后先行离开。
就在皇后靠近小太监之时,本能性的直觉让谢簌黎向那处望了一眼,图穷匕见,藏在那小太监袖中的俨然试一把寒光逼人的利器,已然向皇后而去!
出声喝止的同时,谢簌黎已然随之而动,她入宫禁前已卸了兵刃,只得劈手拦截,对方显然也不是俗辈,眼见被谢簌黎看破已然转换刀锋,向殿外掠去。但这一二式之间谢簌黎已然明了对方是何人,正是月前在江南秦王府中遍寻不见得和康,不知如何混入了宫禁。
殿中已有禁军赶到,谢簌黎便施展轻功追了出去,虽然和康有些功夫在身上,却也抵不过谢簌黎和禁军的堵截,等到值守的统领赶到之际,谢簌黎已然卸了和康手中的兵刃。
禁军统领自然是不认得谢簌黎是谁,她也不过多解释,只说自己是皇后娘娘请来做客,得到中宫一问自然分晓。
可回到中宫情形却有些不对劲,中宫已然被层层叠叠的禁军围控起来,为首者见谢簌黎到来,立刻吩咐左右要将之缉拿,谢簌黎这才明了自己已落入贼人布下的圈套。
皇后娘娘必然已经无法发号施令,对方引她入宫,甚至舍得放出和康来逼她出手,要的就是切断她与宸王府之间的联系,倘若在运作一二必然能拉宸王府一同下水。
由此先前的布置已然奏效,谢簌黎面色一时间冷若寒霜,她没有束手就缚,落落长风的轻功施展开来,前头的军士未来及反应,她已然落在包围圈之外。
“谢宫主何必垂死挣扎呢?”连歧不知何时出现在了此处,狡黠之色在他脸上尽显,“那日你拒绝本王之后就已入死局,你的命,还有那个人的命,我都要定了。”
禁军的人已经扑了上来,棋盘围剿吞子只在方寸之间,可想要破阵也不算难题!
三军之中取将帅首级是谢簌黎常做之事,有秦玖娘的提醒在前,连歧又恰在此时出现,这群禁军恐怕就是那支突然被调遣的銮仪卫,听命的主子必然就是连歧。
没有兵刃在手并不碍事,谢簌黎今日入宫头上带了可不止一支钗环,她拔下一支化而为剑,轻燕般的身姿已然落在连歧身后,而那只足矣划破人喉咙的簪子已然抵在了连歧咽喉。
“郡王殿下是不是站的离我太近了些,”谢簌黎道,“该做什么不用我提醒吧。”
人的确是连歧的部下,见到主子被威胁自然不敢轻举妄动,离开禁军的合围谢簌黎自然得以顺利出宫,等到皇后一醒谎言自然不攻自破。
可让谢簌黎没想到的是连歧的本意根本不在于此,禁军的人围在王府周围,言称谢簌黎胁迫皇族,按照朝廷法度难逃一死。
这才是连歧的必杀之计,如若连翎放走谢簌黎,那宸王府上下必遭株连,若他将谢簌黎交出,一但罪名坐实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王府之中一时哗然,卫瑾如直接骂道:“连歧还真是用心险恶,这是要将咱们逼入绝境!”
谢簌黎擦着应辞剑锋道:“此事是我考虑欠妥才落了他的圈套,我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可牵连王府。”
“不可,”连翎制止道,“连歧要的就是你自投罗网,他本来就是冲着我来的,今日你若未入局,他日也会是小如也会是孟大哥,也可能就是我自己。”
回京后经过诸多阴谋算计、尔虞我诈,连翎愈发成熟起来,早已成了诸人的主心骨,他不再是被动的被局势驱赶的人,他已然成为了手握权柄的谋局者。
他说:“连歧知道簌黎的身份,却不知道她在三关做过的事。”
“你要为谢姑娘请封?”徐映立刻明白了连翎的意思。
“簌黎的功绩足矣封侯拜相,以此功过相抵免去死罪足矣,”他拉住谢簌黎的手承诺道,“这次我不会再让你以身犯险了。”
连翎匆忙入宫,有他摄政王的身份在禁军也不敢加以阻拦,卫瑾如在宫外等了足有一个时辰,未等来旨意只有连翎从宫墙中落寞而出。
累累军功呈在君王案头之时,阁中老臣无一不惊叹感慨,可下一刻徐进却出言提醒道,谢簌黎出身不寒宫并未大越平民的身份。
没有平民的身份有再多功绩也是无用,贱籍九流生杀与夺皆在权贵一念之间。
君王的话犹在他耳边,言说律法有令不得违抗,哪怕是有皇后陈情,连翎做保也实难改变。
由此虽满座唏嘘却无人再有异议,反倒是一直与他不睦禁军统领齐阆出言相帮了一二,往后只有徐进出言讥讽,谈起来数年前他曾长跪殿前为炽平候请命翻案今日不妨再试一试。
律法在上,就算他跪断了腿也是徒劳,卫瑾如上前扶助他之时已然手脚冰冷,他攥着卫瑾如的手腕,眸中已露坚定:“回去点齐王府亲卫……”
他的话还未说完,马蹄声疾驰而来,坐骑上人呼喊道:“殿下!”
来人翻身下马疾步到了连翎身前,正是陈右安和齐闻,见连翎面色有异陈右安连忙上前搀扶,切问道:“殿下如何?”
“陈师兄、师父,”连翎压低了声音,“你们怎么到这来了。”
齐闻并未多言示意先上马离开,待到离开宫禁后,他说:“陈阁老已经知道此事或有回旋的余地,这才让我和右安来寻你。”
陈府离宫墙边不远,陈右安出府前早就做了安排,四人从后门入府一路一路疾行到了陈缘之处,他老人家早已在那等候,见到连翎后连忙取出个锦盒道:“此物是谢清托付给老夫的,他说若有朝一日祸起京城,此物或许能救簌黎一命。”
连翎闻之一时缄默,不知该不该打开,即是谢清留下必然不会有害,他将手伸向锦盒启开尘封数年的秘密。
一封信被搁置在锦盒中央,信封开口并未密封,取出后是两张薄薄的纸页,上面的字迹连翎见过,正是谢清的手迹。
“陈老亲启,见字如晤。”
这是一封写给陈缘之的信,连翎抬头想要将信交还,陈阁老却没有接过,只是示意连翎继续读下去。
“此信得见天日之际,吾已身死魂消,簌黎逢难,唯有此残存之力或能助其脱离困境,然京城故人皆去,唯兄能托付残念,望兄念故人之义助其脱困,不辜负其生父母忠义魂灵。”
“旧年事发,炽平府没,顾候齐光兄刎剑自证,安国郡主为保候府满门及南境安危同赴死难,临终前将次女托付于我,望我护佑其周全,平安长大。吾隐匿其身份,取名簌黎,望能远遁江湖安平一生。”
读到此处,不止连翎内心震动,在坐众人无一不心惊,谢簌黎居然会是已没炽平候的遗孤!
“然忠骨之血留于其身,见山河破碎疮痍满目,绝不会独善其身,吾恐其遭逢灾祸只能将之身世写成此书,托付陈兄。锦盒中留有簌黎生辰名贴,另有炽平候托孤密信、安国郡主信物为证,炽平候府大小姐亦可详说当年之事,望兄勿辞辛劳,救簌黎于危难,以告其先父母在天之灵,留存忠义之血脉。清再拜奉上。”
果然如信中所说,锦盒中陈放这半部生辰贴,与谢簌黎先前交于连翎的俨然可以合并,这半封上详尽写着谢簌黎的生辰八字及父母名姓,正是已故炽平候夫妇的名讳!
不止连翎,屋中人皆错愕不已,齐闻当日所言一语中的,没想到那个与安国郡主有几分想像的姑娘居然真的是炽平候的遗孤!
有了这些想救谢簌黎的性命已然不是难事,连翎欣然若喜赶忙谢过陈缘之后带着锦盒匆忙离开,一路上策马疾驰,将锦盒牢牢护在怀中。
宸王府门前已然乱作一团,禁军已然失去了耐心准备破门,齐阆立于门前正看着这一切,有大越第一高手这在,无论他出不出手都是一种威慑。谢簌黎自然不能看着王府亲卫与禁军起冲突,已然到门口准备束手就缚,却被徐映他们拦着尚未离开。
连翎见状未到门前,已然高呼道:“谢簌黎乃炽平候遗孤,实为功臣名门之后,此处有先炽平候书信为凭,诸位尽可查验!”
这个消息插羽一般在京城传开,传入到了皇帝耳中急忙又传连翎觐见,就算宸王权利滔天也不可能凭空捏造出一个炽平候遗孤来,更何况还是真有信物为证。有了皇帝点头承认,谁也不会再去为难谢簌黎半分,先帝有愧于炽平候府,今上自然也不愿落得个苛待忠烈之后的名声,更何况四境之中无数的将士曾是顾府出身,就连禁军中也有顾家军的后人,谁人再敢随意动谢簌黎分毫?
原本的死局就这样被化解,先辈的忠魂就这样又一次护佑了后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