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戏?
拍戏是什么?
他们倒知道戏台上的演戏。
可爱和崔文满腹疑虑,一左一右架起他的胳膊把人扶上床。
“谢谢你们啊。”
与以往不同语气的道谢,两人心中皆是一颤。
可爱暗中扯了扯心急的崔文,问萧百策,“阿弥陀佛,施主还记得贫僧吗?”
“你是出家人?”
新奇的语调,崔文只觉背后泛起冷汗。
他单膝跪在地上,几夜未眠的双眸布满血丝,直愣愣盯着萧百策,“世子!您还记得属下吗?”
“萧百策”被这一跪,吓得他不顾疼痛蹭着床沿连忙避开,“你干什么?你先起来!”
可爱心中已有猜测,默念了几句心经平心静神,伸手想拉崔文起身,崔文丝毫不动,眼睛一眨未眨继续盯着自家世子满脸惊惶的面庞。
可爱垂眸叹了口气,“你还记得自己是谁吗?”
“萧百策”四下环顾,茅草屋破桌凳,开天窗的顶上是前所未见湛蓝的天。
拖着摔伤的半条腿走出房门,入目是一片茂野山林,临山而建的村落,茅屋林立,炊烟袅袅。
没有他所熟知的一切。
他用力搓了搓手,红白相衬的手背上没有被针头扎过的痕迹,胸膛内与之不同充满活力的跳动更让人无法忽略。
他明白一个事实——这不是他的身体。
可爱来到他身后,再次问道:“你还记得自己叫什么名字吗?”
“岑栩。”
“萧百策”扶着门框转过身,颤抖的声线中夹杂着真挚的歉意,对满怀期待的两人道——
“抱歉,我叫岑栩。我不是他。”
短短一句话,给可爱崔文两人带来的冲击有多大,除了他们,无人知晓。
陈家主院,陈岁等来了午睡醒来的陈母。
陈母出门见新换的花卉,眼里闪过怀念,置身其中仿佛也回到了豆蔻年华,那是她最无忧无虑的日子。
陈母轻柔地摘下一朵花瓣放在嘴中咀嚼,陈岁想拦没来得及拦下。
“娘亲?!”
“无碍的。”陈母笑道:“我怕你外公拿假的哄我。”
陈母向陈岁说起自己年幼的趣事。
幼年她养花总是养不成,请了名匠也没法子,后来黄老爷子在外寻来一颗绿茎,交给陈母。
“绿茎上顶着一团红艳的骨朵。你外公讲这花不用浇水,不用晒太阳,只需用琉璃瓦罐罩上,每十日便开一朵花瓣。”
幼年的陈母只感叹这花真好养活,掐着小短手算着日子,十天又十天等着花瓣一朵朵绽开。
“如此等了半年左右,那花才全部绽开,露出最里面的花蕊。”讲到这,陈母也被自己那时的天真笑到,“花蕊是一只嫩黄色的小鸟,很袖珍,也很精致。”
小鸟原来是从花骨朵里长出来的!
“所以我就端着它去找你几位舅舅,想让他们也看看长出小鸟的花。”
“然后呢?”陈岁难以想象陈母幼年时如此……好骗?
一时想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
陈母话音一转,“然后在半途中就化了。”
“化了?”
陈母点头,“那花是糖做的,全部绽开的那日如今日般炎热,又有琉璃瓦罐罩着,我把它带到大太阳下,哪还有不化的道理,”
一开始陈岁猜想假花是仿花内含机关做的,没想到原料居然是糖?挺立半年之久还是在烈日下会正常化掉的糖?
如此巧夺天工的手艺,没能亲眼所见,心中颇为遗憾。
陈母抚上陈岁毫不掩饰的脸庞,“你小时候你外公也为你收罗不少奇珍异宝。看你样子怕是都忘记了。”
“是吗?”陈岁托着脸难为情地笑了笑,生硬地转移话题,“对了,娘亲,圆安小师傅愿意留在我们家!”
“真的?”陈母激动地握住陈岁的手,“小师傅当真如此说?”
陈岁也当面问过圆安,圆安确实同意,不是被迫无奈之下的点头。
至于圆安为什么会同意,圆安以“出家人慈悲为怀”回答陈岁。
陈岁回:“这话,在心中默几遍就可,不必当面说出来。”
管他普度众生呢,人愿意留下来,便是好事。
陈母喜极而泣,背过陈岁擦拭眼泪。
“娘亲,有件事情要提防的。”陈岁不忍打扰陈母兴奋情绪,但有些事不能不说。
“什么事?”
“四姑奶奶……”
陈岁提了个话头,陈母立刻看向嬷嬷,见嬷嬷垂头心虚的模样,便知嬷嬷将那事告诉了陈岁。
“罢了罢了。”陈母喝了口茶顺顺气,支开院中侍候的下人,“你也大了,也该让你明白一些人的真面目了。”
陈岁不敢置信,“她当真看不起外公和我们?”
陈母冷笑,“何止看不起,满心满眼都是厌恶。人前装得像个菩萨,也不知道她哪来的底气。”
——幸好那孩子生下来就死了,否则我肯定出手掐死他!一想到我陈家血脉是从满身铜臭的贱人罗裙下生出来的,我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纳妾事成后,他姑母离去,陈母病得下不来床,特意遣了嬷嬷去送,哪成想听到这番言语。
等陈母身子骨好利索后,嬷嬷才敢把这话学给她听,险些又被气病。
现在想来,依旧会胸闷。
“为什么她在我面前装得那么好?”陈岁不解,她未察觉四姑奶奶曾对她有所厌恶。
陈母淡淡道:“她都不把你当陈家的血脉。在她眼里,你和巧巧都是一样的。嫁出去结姻亲添助力,护佑陈家的男郎一生顺遂,又怎么会讨厌你呢?”
“把圆安当女郎收养,她应该没意见,可以后呢?”
圆安不会一辈子当女郎。
陈母顿觉头痛,他姑母可真长寿。
要不休夫吧?陈母动了心又觉不妥,这不是白送他陈家一个二品大员吗?
“娘亲,我有一个主意。”陈岁踌躇间缓缓开口。
入暮时分,黄天和告别离去,陈父吃醉了酒,依旧清醒记得给霍家回个准话。
黄天和愿意帮忙请李神医为霍父妻儿诊治,陈父心情松快许多。
圣上对他生了嫌隙,他不能再与霍父交恶。
一路哼着小曲回到厢房,见陈母翻找出几块上好的布料,不断挑来挑去在身上比划。
陈父:“要给为夫做新衣吗?”
陈母心情好没跟醉酒的他计较,和嬷嬷商量到底哪一块布料好看。
“咳咳!”无人理会的陈父清了清嗓子,招来陈母横眉冷对。
“哦!”陈母突然反应过来,圆安的事还未通知陈父。
各式各样的锦缎看花了眼,陈母沉下心,先选定一块男女皆宜的青色暗花料子,让嬷嬷多给赏钱连夜赶工,而后压下内心的激动,对陈父道:“圆安愿意认我当干娘了。”
陈父微愣,随即笑开颜,“好事,这也是好事。”
陈母的嘴角又上扬几分,意味深长道:“是认我当干娘哦。”
“对啊,是好事啊。该喝点酒庆祝庆祝。”说话间陈父打了个酒嗝。
陈母抿着嘴捂住鼻子,让下人扶陈父独自去书房“庆祝”。
面对孤零零的书房凉塌,陈父酒醒了一半,自嘲地笑了笑,和衣躺下,打算小憩一会,养养精神洗漱后,再回陈母那。
谁料一睁眼,到上朝的时辰了。
向嬷嬷打听陈母昨夜未生他的气,陈父安了心。
朝堂上,圣上未到,陈父和临近的张大人闲谈,纳闷怎么没有看到霍大人的身影,难道请休了?
昨晚才回了准话,今早便等不及了?陈父眼眸转了转,想来也是,换谁妻儿重病,谁也等不及。
休沐一事,负责刑事的张大人本不清楚,陈父也是随口一问,但问对人了。
“的确是请休了。”张大人整了整自己的官帽,低声道:“昨日夜里在郊外遇到一伙杀手受了伤。听下面的人讲那伤势得修养半月。”
“怎么回事?”陈父心慌,心中有个不好的猜测,“大人说人在郊外受袭,具体在哪?”
“你最好是真不知情。”张大人抬眸审视他一番,“昨日夜里一死三伤,就发生在你岳丈名下的庄子中。”
“霍大人昏迷前的口供还说是你让他去的,没想到你如此恨他,让他亲眼看着希望破灭什么的。”
“我……”不过才一个晚上,峰回路转,陈父乱得找不出头绪,“我没害他!”
陈父拉着张大人把霍父拜托他的事情细细讲了一遍。
张大人点着头,抚平袖口痕迹,平静地说道:“和我调查的没出入。”
“你……”陈父反应过来,“你存心看我笑话,是不是!”
张大人:“我若没查清,你以为咱俩今天还会在这里相见吗?”
陈父佯装恼怒退开几步,又想起一事,“你方才说‘一死三伤’,谁死了?”
“是位耄耋老汉,一刀毙命。”张大人回忆补充道:¨“好像还是位神医。”
这话犹如一记惊雷轰隆隆劈在陈父天灵盖上。
李神医死了?
怎么会?!!
“圣上驾到!”
陈父回神,挪动着僵硬的步子回到自己的位置,麻木地随着众官员唱念行礼。
“具体细节下朝后问问你岳丈大人。”间隙中,张大人颇为同情地提醒了一句。
陈父依旧低垂着头颅,心思沉重,暗暗拱手谢过表明他会记在心上。
可是,他若抬眼瞅上一瞅,便能看到张大人一脸看乐子憋着笑的表情。
拍戏是什么?
他们倒知道戏台上的演戏。
可爱和崔文满腹疑虑,一左一右架起他的胳膊把人扶上床。
“谢谢你们啊。”
与以往不同语气的道谢,两人心中皆是一颤。
可爱暗中扯了扯心急的崔文,问萧百策,“阿弥陀佛,施主还记得贫僧吗?”
“你是出家人?”
新奇的语调,崔文只觉背后泛起冷汗。
他单膝跪在地上,几夜未眠的双眸布满血丝,直愣愣盯着萧百策,“世子!您还记得属下吗?”
“萧百策”被这一跪,吓得他不顾疼痛蹭着床沿连忙避开,“你干什么?你先起来!”
可爱心中已有猜测,默念了几句心经平心静神,伸手想拉崔文起身,崔文丝毫不动,眼睛一眨未眨继续盯着自家世子满脸惊惶的面庞。
可爱垂眸叹了口气,“你还记得自己是谁吗?”
“萧百策”四下环顾,茅草屋破桌凳,开天窗的顶上是前所未见湛蓝的天。
拖着摔伤的半条腿走出房门,入目是一片茂野山林,临山而建的村落,茅屋林立,炊烟袅袅。
没有他所熟知的一切。
他用力搓了搓手,红白相衬的手背上没有被针头扎过的痕迹,胸膛内与之不同充满活力的跳动更让人无法忽略。
他明白一个事实——这不是他的身体。
可爱来到他身后,再次问道:“你还记得自己叫什么名字吗?”
“岑栩。”
“萧百策”扶着门框转过身,颤抖的声线中夹杂着真挚的歉意,对满怀期待的两人道——
“抱歉,我叫岑栩。我不是他。”
短短一句话,给可爱崔文两人带来的冲击有多大,除了他们,无人知晓。
陈家主院,陈岁等来了午睡醒来的陈母。
陈母出门见新换的花卉,眼里闪过怀念,置身其中仿佛也回到了豆蔻年华,那是她最无忧无虑的日子。
陈母轻柔地摘下一朵花瓣放在嘴中咀嚼,陈岁想拦没来得及拦下。
“娘亲?!”
“无碍的。”陈母笑道:“我怕你外公拿假的哄我。”
陈母向陈岁说起自己年幼的趣事。
幼年她养花总是养不成,请了名匠也没法子,后来黄老爷子在外寻来一颗绿茎,交给陈母。
“绿茎上顶着一团红艳的骨朵。你外公讲这花不用浇水,不用晒太阳,只需用琉璃瓦罐罩上,每十日便开一朵花瓣。”
幼年的陈母只感叹这花真好养活,掐着小短手算着日子,十天又十天等着花瓣一朵朵绽开。
“如此等了半年左右,那花才全部绽开,露出最里面的花蕊。”讲到这,陈母也被自己那时的天真笑到,“花蕊是一只嫩黄色的小鸟,很袖珍,也很精致。”
小鸟原来是从花骨朵里长出来的!
“所以我就端着它去找你几位舅舅,想让他们也看看长出小鸟的花。”
“然后呢?”陈岁难以想象陈母幼年时如此……好骗?
一时想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
陈母话音一转,“然后在半途中就化了。”
“化了?”
陈母点头,“那花是糖做的,全部绽开的那日如今日般炎热,又有琉璃瓦罐罩着,我把它带到大太阳下,哪还有不化的道理,”
一开始陈岁猜想假花是仿花内含机关做的,没想到原料居然是糖?挺立半年之久还是在烈日下会正常化掉的糖?
如此巧夺天工的手艺,没能亲眼所见,心中颇为遗憾。
陈母抚上陈岁毫不掩饰的脸庞,“你小时候你外公也为你收罗不少奇珍异宝。看你样子怕是都忘记了。”
“是吗?”陈岁托着脸难为情地笑了笑,生硬地转移话题,“对了,娘亲,圆安小师傅愿意留在我们家!”
“真的?”陈母激动地握住陈岁的手,“小师傅当真如此说?”
陈岁也当面问过圆安,圆安确实同意,不是被迫无奈之下的点头。
至于圆安为什么会同意,圆安以“出家人慈悲为怀”回答陈岁。
陈岁回:“这话,在心中默几遍就可,不必当面说出来。”
管他普度众生呢,人愿意留下来,便是好事。
陈母喜极而泣,背过陈岁擦拭眼泪。
“娘亲,有件事情要提防的。”陈岁不忍打扰陈母兴奋情绪,但有些事不能不说。
“什么事?”
“四姑奶奶……”
陈岁提了个话头,陈母立刻看向嬷嬷,见嬷嬷垂头心虚的模样,便知嬷嬷将那事告诉了陈岁。
“罢了罢了。”陈母喝了口茶顺顺气,支开院中侍候的下人,“你也大了,也该让你明白一些人的真面目了。”
陈岁不敢置信,“她当真看不起外公和我们?”
陈母冷笑,“何止看不起,满心满眼都是厌恶。人前装得像个菩萨,也不知道她哪来的底气。”
——幸好那孩子生下来就死了,否则我肯定出手掐死他!一想到我陈家血脉是从满身铜臭的贱人罗裙下生出来的,我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纳妾事成后,他姑母离去,陈母病得下不来床,特意遣了嬷嬷去送,哪成想听到这番言语。
等陈母身子骨好利索后,嬷嬷才敢把这话学给她听,险些又被气病。
现在想来,依旧会胸闷。
“为什么她在我面前装得那么好?”陈岁不解,她未察觉四姑奶奶曾对她有所厌恶。
陈母淡淡道:“她都不把你当陈家的血脉。在她眼里,你和巧巧都是一样的。嫁出去结姻亲添助力,护佑陈家的男郎一生顺遂,又怎么会讨厌你呢?”
“把圆安当女郎收养,她应该没意见,可以后呢?”
圆安不会一辈子当女郎。
陈母顿觉头痛,他姑母可真长寿。
要不休夫吧?陈母动了心又觉不妥,这不是白送他陈家一个二品大员吗?
“娘亲,我有一个主意。”陈岁踌躇间缓缓开口。
入暮时分,黄天和告别离去,陈父吃醉了酒,依旧清醒记得给霍家回个准话。
黄天和愿意帮忙请李神医为霍父妻儿诊治,陈父心情松快许多。
圣上对他生了嫌隙,他不能再与霍父交恶。
一路哼着小曲回到厢房,见陈母翻找出几块上好的布料,不断挑来挑去在身上比划。
陈父:“要给为夫做新衣吗?”
陈母心情好没跟醉酒的他计较,和嬷嬷商量到底哪一块布料好看。
“咳咳!”无人理会的陈父清了清嗓子,招来陈母横眉冷对。
“哦!”陈母突然反应过来,圆安的事还未通知陈父。
各式各样的锦缎看花了眼,陈母沉下心,先选定一块男女皆宜的青色暗花料子,让嬷嬷多给赏钱连夜赶工,而后压下内心的激动,对陈父道:“圆安愿意认我当干娘了。”
陈父微愣,随即笑开颜,“好事,这也是好事。”
陈母的嘴角又上扬几分,意味深长道:“是认我当干娘哦。”
“对啊,是好事啊。该喝点酒庆祝庆祝。”说话间陈父打了个酒嗝。
陈母抿着嘴捂住鼻子,让下人扶陈父独自去书房“庆祝”。
面对孤零零的书房凉塌,陈父酒醒了一半,自嘲地笑了笑,和衣躺下,打算小憩一会,养养精神洗漱后,再回陈母那。
谁料一睁眼,到上朝的时辰了。
向嬷嬷打听陈母昨夜未生他的气,陈父安了心。
朝堂上,圣上未到,陈父和临近的张大人闲谈,纳闷怎么没有看到霍大人的身影,难道请休了?
昨晚才回了准话,今早便等不及了?陈父眼眸转了转,想来也是,换谁妻儿重病,谁也等不及。
休沐一事,负责刑事的张大人本不清楚,陈父也是随口一问,但问对人了。
“的确是请休了。”张大人整了整自己的官帽,低声道:“昨日夜里在郊外遇到一伙杀手受了伤。听下面的人讲那伤势得修养半月。”
“怎么回事?”陈父心慌,心中有个不好的猜测,“大人说人在郊外受袭,具体在哪?”
“你最好是真不知情。”张大人抬眸审视他一番,“昨日夜里一死三伤,就发生在你岳丈名下的庄子中。”
“霍大人昏迷前的口供还说是你让他去的,没想到你如此恨他,让他亲眼看着希望破灭什么的。”
“我……”不过才一个晚上,峰回路转,陈父乱得找不出头绪,“我没害他!”
陈父拉着张大人把霍父拜托他的事情细细讲了一遍。
张大人点着头,抚平袖口痕迹,平静地说道:“和我调查的没出入。”
“你……”陈父反应过来,“你存心看我笑话,是不是!”
张大人:“我若没查清,你以为咱俩今天还会在这里相见吗?”
陈父佯装恼怒退开几步,又想起一事,“你方才说‘一死三伤’,谁死了?”
“是位耄耋老汉,一刀毙命。”张大人回忆补充道:¨“好像还是位神医。”
这话犹如一记惊雷轰隆隆劈在陈父天灵盖上。
李神医死了?
怎么会?!!
“圣上驾到!”
陈父回神,挪动着僵硬的步子回到自己的位置,麻木地随着众官员唱念行礼。
“具体细节下朝后问问你岳丈大人。”间隙中,张大人颇为同情地提醒了一句。
陈父依旧低垂着头颅,心思沉重,暗暗拱手谢过表明他会记在心上。
可是,他若抬眼瞅上一瞅,便能看到张大人一脸看乐子憋着笑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