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奶奶想和陈父提彦哥儿的事,但又不想直白地告诉他自己有事求他。
只让下人传话,告知陈父一声,下朝后来找她。
下人如实传了话,包括四姑奶奶那颐指气使的态度。
霍父说自己得空会过去,皱着眉头打发了。
一连三天,四姑奶奶都等不到陈父来见她,明白陈父因为陈母回娘家的事埋怨自己,连她的面都不想见了。
这几日,陈父为了避免外人非议,下朝后先回陈府换下官服才去黄家接人。
孙氏便是趁着这个机会把人拦了下来。
“大官人,不好了,婆母刚才晕过去了!”
这几日陈父本就煎熬,嘴皮上火起了热疮,一听这话,整个人头脑发晕,天旋地转仿佛也要昏过去的样子,“人晕过去找我有什么用?还不快去请郎中!”
孙氏怯怯弱弱地,话倒讲得利落,“你也知道婆母的脾性,她知道黄氏还在生她气,认为这次发病是老天替黄氏惩罚她,所以婆母不愿看郎中,我偷偷让下人给您传话,结果下人也是个靠不住的。”
这一通哭诉下来,不仅解释了四姑奶奶院里的下人为何每日传话,还不忘再给岌岌可危的夫妻关系撒把盐。
孙氏也在暗暗庆幸婆母的远见。
先前对长辈故意忽视,陈父本就不占理,如今他姑母又病重,一见面,病重的四姑奶奶还不是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陈父果然停下出府的脚步,揉着青筋乍起的额角勉强打起精神,安排管家再去请郎中,自己则是跟着孙氏去见他姑母,看他姑母的药盅里又煲了什么药。
前脚刚踏进四姑奶奶的院门,就听到身后的孙氏大声疾呼道:“婆母,大官人来看你了!”
“……”
陈父的脚步微不可查顿了一下,进院后扫了眼院中,只有零星几个下人伺候,孙氏又装模作样地说道自己和婆母来自山野乡村,用不着人侍候。
陈父难得地在心中腹诽两句,你们要是来自山野乡村,那其他地方岂不是要称为未被教化的蛮夷之地?
入了屋,就见四姑奶□□顶汗巾帕子面色苍白在床榻上呢喃着。
不管是否在装病,陈父半跪在病榻前,握上她瘦弱的手,“姑母,侄儿来看你了。”
“文昌,文昌……”
“姑母,是我。”
四姑奶奶缓缓睁开双眼,好似一个临死之人交代后事般嘱咐道:“文昌,我死了以后,就不要让月如怄气了,你把她接回来以后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陈父喘了一口粗气,只觉头更胀了,“姑母,郎中马上就到,您不会有事的。”
“当年的日子是真的苦啊。”四姑奶奶仿佛没听到这话,开始回忆往昔,“当年在祠堂见到你孤苦无依的样子,现在想来都心痛。”
“我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事就是当年力排众议供养你读书,能看到你成才,身居要位,我也死而无憾了。”
提及此事,陈父永远感激四姑奶奶的恩情,动容道:“姑母,你不会有事的,我还没好好孝敬您呢。”
姑侄两人忆往昔岁月,孙氏在后面急得双手缴烂了手帕。仗着陈父看不见她,大着胆子给四姑奶奶使眼色。
四姑奶奶瞥了眼孙氏,心道火候也差不多了,“这次来京都,本就是想着闭眼之前再见你一面,如今也没什么遗憾了。”
孙氏:“?”
“婆母,彦哥儿的事……”
“住嘴!你想我死也不得安宁吗?”
四姑奶奶语气很强硬,“病重”之下起不了身便拿头顶的帕子砸她。
孙氏往后蹭蹭退了两步,盯着。打在脚边的帕子,一时也分不出真假。
若非瞧见她婆母悄然给她使了个眼色,指不定当即闹起来。
孙氏了然,婆母定是临时改了主意。
“可怜的彦哥儿啊……”孙氏掏出帕子哭了起来,这哭声可比刚才拦陈父时哭得真切。
“彦哥儿怎么了?”陈父被突然的哭声一惊。
孙氏为自己的孩子委屈,“彦哥儿都二十露头了,连个正经的差事都没有,定好亲的姑娘因此也反悔退了亲,可怜的彦哥儿,夜夜孤枕难眠,天寒地冻地也无人提醒他加衣……”
陈父被她哭得头痛,孙氏口中的彦哥儿他清楚,也认识。
谁家还没几颗歹笋,偏偏他家特别多。
为了不被他们拖后腿,陈父安排的眼线整日盯着冒尖的笋头,还让当地官员不必看在他的面子上对犯事之人轻拿轻放。
但显然,当地官员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陈母有时还跟他打趣,他姑母家和陈父的本家分明是两窝歹笋,却把陈父养成了一颗好竹子。
彦哥儿夜夜孤枕难眠,陈父自然也知道原因,整日寻花问柳,一个枕头当然睡不下!
想起这些破事,陈父只觉脸面烧的慌,眼见郎中到了四姑奶奶还在拒绝诊治,“姑母,你还没见过彦哥儿的孩子,还没当祖奶奶呢,听侄儿的劝,让郎中进来看看吧。”
孙氏一听,喜得差点当场拍掌叫好,这话就是答应了。
四姑奶奶虽然觉得陈父答应的太过轻松,但一想可能是自己这次装病真吓到他了,也就宽了心,嘴里嚷嚷着要当祖奶奶,仿佛重燃了生的希望,点头让郎中进来救她。
四姑奶奶倒也不怕郎中识破她装病,她其实就是病了,只是是喝的土方子伪装成重病的样子。
十多年前御医都查不出来,一个普通郎中还能有什么真本事。
门帘被挑开,管家带着请来的郎中进屋。
“李神医?”陈父见到管家居然把李神医请了过来,一时不知该夸管家有本事,还是先罚管家叨扰贵客清静。
四姑奶奶一听“李神医”这个称呼,突然想起当年就是他在自己离开陈家后救回了病重的陈母。
这何止是有本事啊,就当年陈母吊着一口气的模样,能把人救活简直就是神!
顾不得陈父,四姑奶奶面露慌张地和孙氏对视一眼。
孙氏不明白四姑奶奶的意图,借着哭孝的姿态跪在她身前。
陈父连忙起身避开。
“老爷!”
“文昌!”
“呀,倒霉鬼?”
管家,姑母,还有一个声音是……李神医?
李神医在叫谁倒霉鬼?
陈父昏乎乎地想着,然后想起自己为什么会昏乎乎的呢?
强撑开眼睛,看到房梁横在自己头顶,更想不通自己怎么毫无预兆地倒下了。
倒了也好,不用陪她们演戏了……
陈父满意地闭上了眼。
“老爷又昏过去了!”
还是管家,管家好吵。
蓦然,陈父彻底没了意识。
“中暑失去神智了,放心没事。”李神医把双手揣回袖口中,表示这种事都不值得他出手。
管家瞪大了双眼,有些花白的胡子每一根都在奋力诠释主人的怒火!
李神医依旧是副无所谓的样子,看向原本要救治的病患,向管家证明道:“呦,你看,我就说我一来,她肯定好起来。看,都能下床了。”
“来,走两遍,给他瞧瞧。”
“……”
方才陈父突然一头栽倒在地,四姑奶奶惊得直接从床上跳了下来。
这一幕,管家看得清楚,明白四姑奶奶在装病哄骗他家老爷。
“哎呦~哎呦唉~”
四姑奶奶捂着心口喊不舒服,管家也对她没好脸色,只当她还在装病。
李神医瞧了一眼,“死不了,放心。”
还是这句话。
四姑奶奶这次是真不舒服,至少比躺在床上装病不舒服。
但李神医的话听在管家耳中,只当李神医识破四姑奶奶的诡计,看不惯怼了一句。
医者最忌讳无病装病。
怼得好。
陈父这一晕,晕到黑天黑地。
每日都去黄家正门准时点卯的陈父,今日失了约,很快被黄老爷子打探到缘由。
知道陈父中暑昏迷不醒,黄老爷子背着手独自想了一会,决定行一招险棋。
吩咐下人不要让陈母知道这事后,自己则找上陈母,告诉陈父打算扶正兰姨娘。
“啥?”
“什么?”
“!”
圆安都惊得挑起眉毛。
黄老爷子被新“孙女”逗得险些憋不住笑,深吸一口气,做痛定思痛状,“看来男人也就那样。”
“当然你爹不是那种人。”栽赃完别人还不忘撇清自己。
“这才坚持几天,当年我娶你娘亲的时候还在她家田里连续割了五年的麦子呢!”
这么一对比,陈父显然更靠不住了。
陈母没怀疑消息的真假,伤心地留下眼泪,“扶正前也得先跟我和离!”
转念一想,“和什么离!我要休了他!”
话音未落,气势汹汹地回书房写休书去了。
圆安担心陈母,想要跟上去却让黄老爷子拦下。
黄老爷子附耳小声交代一件事后,拍了拍圆安脑袋瓜子让他快去追陈母。
望着圆安提着鹅黄裙摆小跑不太适应的样子,黄老爷子想起自己曾养过的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斗鸡,只看背影太像了。
笑再也憋不住了。
“就知道是您在使诈。”陈岁喝着花茶,嘟囔了一句。
先不说陈父和兰姨娘之间的关系,陈父若真要扶正妾室,黄老爷子那还有闲心来告诉陈母,肯定先带人冲过去了。
陈岁:“我父亲出了什么事?”
黄老爷子不急,肯定也不是什么大事。
黄老爷子把陈家的事简单一讲,然后让陈岁配合他。
陈岁一头雾水,他老人家歪曲事实究竟想干什么?
只让下人传话,告知陈父一声,下朝后来找她。
下人如实传了话,包括四姑奶奶那颐指气使的态度。
霍父说自己得空会过去,皱着眉头打发了。
一连三天,四姑奶奶都等不到陈父来见她,明白陈父因为陈母回娘家的事埋怨自己,连她的面都不想见了。
这几日,陈父为了避免外人非议,下朝后先回陈府换下官服才去黄家接人。
孙氏便是趁着这个机会把人拦了下来。
“大官人,不好了,婆母刚才晕过去了!”
这几日陈父本就煎熬,嘴皮上火起了热疮,一听这话,整个人头脑发晕,天旋地转仿佛也要昏过去的样子,“人晕过去找我有什么用?还不快去请郎中!”
孙氏怯怯弱弱地,话倒讲得利落,“你也知道婆母的脾性,她知道黄氏还在生她气,认为这次发病是老天替黄氏惩罚她,所以婆母不愿看郎中,我偷偷让下人给您传话,结果下人也是个靠不住的。”
这一通哭诉下来,不仅解释了四姑奶奶院里的下人为何每日传话,还不忘再给岌岌可危的夫妻关系撒把盐。
孙氏也在暗暗庆幸婆母的远见。
先前对长辈故意忽视,陈父本就不占理,如今他姑母又病重,一见面,病重的四姑奶奶还不是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陈父果然停下出府的脚步,揉着青筋乍起的额角勉强打起精神,安排管家再去请郎中,自己则是跟着孙氏去见他姑母,看他姑母的药盅里又煲了什么药。
前脚刚踏进四姑奶奶的院门,就听到身后的孙氏大声疾呼道:“婆母,大官人来看你了!”
“……”
陈父的脚步微不可查顿了一下,进院后扫了眼院中,只有零星几个下人伺候,孙氏又装模作样地说道自己和婆母来自山野乡村,用不着人侍候。
陈父难得地在心中腹诽两句,你们要是来自山野乡村,那其他地方岂不是要称为未被教化的蛮夷之地?
入了屋,就见四姑奶□□顶汗巾帕子面色苍白在床榻上呢喃着。
不管是否在装病,陈父半跪在病榻前,握上她瘦弱的手,“姑母,侄儿来看你了。”
“文昌,文昌……”
“姑母,是我。”
四姑奶奶缓缓睁开双眼,好似一个临死之人交代后事般嘱咐道:“文昌,我死了以后,就不要让月如怄气了,你把她接回来以后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陈父喘了一口粗气,只觉头更胀了,“姑母,郎中马上就到,您不会有事的。”
“当年的日子是真的苦啊。”四姑奶奶仿佛没听到这话,开始回忆往昔,“当年在祠堂见到你孤苦无依的样子,现在想来都心痛。”
“我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事就是当年力排众议供养你读书,能看到你成才,身居要位,我也死而无憾了。”
提及此事,陈父永远感激四姑奶奶的恩情,动容道:“姑母,你不会有事的,我还没好好孝敬您呢。”
姑侄两人忆往昔岁月,孙氏在后面急得双手缴烂了手帕。仗着陈父看不见她,大着胆子给四姑奶奶使眼色。
四姑奶奶瞥了眼孙氏,心道火候也差不多了,“这次来京都,本就是想着闭眼之前再见你一面,如今也没什么遗憾了。”
孙氏:“?”
“婆母,彦哥儿的事……”
“住嘴!你想我死也不得安宁吗?”
四姑奶奶语气很强硬,“病重”之下起不了身便拿头顶的帕子砸她。
孙氏往后蹭蹭退了两步,盯着。打在脚边的帕子,一时也分不出真假。
若非瞧见她婆母悄然给她使了个眼色,指不定当即闹起来。
孙氏了然,婆母定是临时改了主意。
“可怜的彦哥儿啊……”孙氏掏出帕子哭了起来,这哭声可比刚才拦陈父时哭得真切。
“彦哥儿怎么了?”陈父被突然的哭声一惊。
孙氏为自己的孩子委屈,“彦哥儿都二十露头了,连个正经的差事都没有,定好亲的姑娘因此也反悔退了亲,可怜的彦哥儿,夜夜孤枕难眠,天寒地冻地也无人提醒他加衣……”
陈父被她哭得头痛,孙氏口中的彦哥儿他清楚,也认识。
谁家还没几颗歹笋,偏偏他家特别多。
为了不被他们拖后腿,陈父安排的眼线整日盯着冒尖的笋头,还让当地官员不必看在他的面子上对犯事之人轻拿轻放。
但显然,当地官员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陈母有时还跟他打趣,他姑母家和陈父的本家分明是两窝歹笋,却把陈父养成了一颗好竹子。
彦哥儿夜夜孤枕难眠,陈父自然也知道原因,整日寻花问柳,一个枕头当然睡不下!
想起这些破事,陈父只觉脸面烧的慌,眼见郎中到了四姑奶奶还在拒绝诊治,“姑母,你还没见过彦哥儿的孩子,还没当祖奶奶呢,听侄儿的劝,让郎中进来看看吧。”
孙氏一听,喜得差点当场拍掌叫好,这话就是答应了。
四姑奶奶虽然觉得陈父答应的太过轻松,但一想可能是自己这次装病真吓到他了,也就宽了心,嘴里嚷嚷着要当祖奶奶,仿佛重燃了生的希望,点头让郎中进来救她。
四姑奶奶倒也不怕郎中识破她装病,她其实就是病了,只是是喝的土方子伪装成重病的样子。
十多年前御医都查不出来,一个普通郎中还能有什么真本事。
门帘被挑开,管家带着请来的郎中进屋。
“李神医?”陈父见到管家居然把李神医请了过来,一时不知该夸管家有本事,还是先罚管家叨扰贵客清静。
四姑奶奶一听“李神医”这个称呼,突然想起当年就是他在自己离开陈家后救回了病重的陈母。
这何止是有本事啊,就当年陈母吊着一口气的模样,能把人救活简直就是神!
顾不得陈父,四姑奶奶面露慌张地和孙氏对视一眼。
孙氏不明白四姑奶奶的意图,借着哭孝的姿态跪在她身前。
陈父连忙起身避开。
“老爷!”
“文昌!”
“呀,倒霉鬼?”
管家,姑母,还有一个声音是……李神医?
李神医在叫谁倒霉鬼?
陈父昏乎乎地想着,然后想起自己为什么会昏乎乎的呢?
强撑开眼睛,看到房梁横在自己头顶,更想不通自己怎么毫无预兆地倒下了。
倒了也好,不用陪她们演戏了……
陈父满意地闭上了眼。
“老爷又昏过去了!”
还是管家,管家好吵。
蓦然,陈父彻底没了意识。
“中暑失去神智了,放心没事。”李神医把双手揣回袖口中,表示这种事都不值得他出手。
管家瞪大了双眼,有些花白的胡子每一根都在奋力诠释主人的怒火!
李神医依旧是副无所谓的样子,看向原本要救治的病患,向管家证明道:“呦,你看,我就说我一来,她肯定好起来。看,都能下床了。”
“来,走两遍,给他瞧瞧。”
“……”
方才陈父突然一头栽倒在地,四姑奶奶惊得直接从床上跳了下来。
这一幕,管家看得清楚,明白四姑奶奶在装病哄骗他家老爷。
“哎呦~哎呦唉~”
四姑奶奶捂着心口喊不舒服,管家也对她没好脸色,只当她还在装病。
李神医瞧了一眼,“死不了,放心。”
还是这句话。
四姑奶奶这次是真不舒服,至少比躺在床上装病不舒服。
但李神医的话听在管家耳中,只当李神医识破四姑奶奶的诡计,看不惯怼了一句。
医者最忌讳无病装病。
怼得好。
陈父这一晕,晕到黑天黑地。
每日都去黄家正门准时点卯的陈父,今日失了约,很快被黄老爷子打探到缘由。
知道陈父中暑昏迷不醒,黄老爷子背着手独自想了一会,决定行一招险棋。
吩咐下人不要让陈母知道这事后,自己则找上陈母,告诉陈父打算扶正兰姨娘。
“啥?”
“什么?”
“!”
圆安都惊得挑起眉毛。
黄老爷子被新“孙女”逗得险些憋不住笑,深吸一口气,做痛定思痛状,“看来男人也就那样。”
“当然你爹不是那种人。”栽赃完别人还不忘撇清自己。
“这才坚持几天,当年我娶你娘亲的时候还在她家田里连续割了五年的麦子呢!”
这么一对比,陈父显然更靠不住了。
陈母没怀疑消息的真假,伤心地留下眼泪,“扶正前也得先跟我和离!”
转念一想,“和什么离!我要休了他!”
话音未落,气势汹汹地回书房写休书去了。
圆安担心陈母,想要跟上去却让黄老爷子拦下。
黄老爷子附耳小声交代一件事后,拍了拍圆安脑袋瓜子让他快去追陈母。
望着圆安提着鹅黄裙摆小跑不太适应的样子,黄老爷子想起自己曾养过的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斗鸡,只看背影太像了。
笑再也憋不住了。
“就知道是您在使诈。”陈岁喝着花茶,嘟囔了一句。
先不说陈父和兰姨娘之间的关系,陈父若真要扶正妾室,黄老爷子那还有闲心来告诉陈母,肯定先带人冲过去了。
陈岁:“我父亲出了什么事?”
黄老爷子不急,肯定也不是什么大事。
黄老爷子把陈家的事简单一讲,然后让陈岁配合他。
陈岁一头雾水,他老人家歪曲事实究竟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