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生生的呼唤,陈母混沌的思绪中寻回一丝清明。
“我的孩子……”
她半跪在地上紧紧搂住圆安,仿佛搂住自己失而复得的孩子。
“夫人。”陈父上前搭在她肩膀上无声安慰着。
陈母擦去眼角的泪水,对上圆安担忧的双眸,释然一笑,“不用怕,娘亲没事。”
这一次,娘亲会保护好你的。
“我和孩子出去送送父亲,你在这陪姑母说会话吧。”陈母拉着圆安的小手,一脸淡然安排陈父。
陈父不疑有他,目送陈母几人的背影不断远去。
“姑母怎么会突然来京?”
“怎么?我这个老太婆还不能来看看你?”
陈父让管家奉茶,四姑奶奶却摆手道自己喝不惯金贵的茶叶,白水就好。
陈父怎么可能真让管家端上来一壶寡淡的白水。
望着满堂喜庆,四姑奶奶意味深长道:“我来得不巧啊,打扰你们的好事了。”
陈父解释道:“月如收养个孩子,也是随月如的姓,便未知会陈氏宗族。”
四姑奶奶手握拐杖狠狠地在脚边锤了两下,“糊涂!她既然嫁了你,那么她所有的一切都和你有关,都和陈氏宗族有关。”
“她是不是还在记恨我?记恨当年我说的那些糊涂话?可我也控制不住自己啊,当年我都和她道歉了,她怎么这么狠心啊!认养个孩子也不和陈氏扯上关系……”
人说到最后,已经掉起眼泪。
陈父被四姑奶奶哭地烦闷,旧事重提他心中也不好受,只能分神暗暗想着夫人怎么还不回来?
“罢了罢了。”四姑奶奶揉着自己隐隐作痛的膝盖骨,“我这一把老身子骨也没几年活头了,待会月如回来,我再给她赔个礼。”
“姑母!您这不是折煞我们小辈吗?”
赔礼定会牵扯旧事,陈父可不想陈母回忆伤心往事,当即决定安排个院子让他姑母先歇歇脚。
把伺候的下人都支开后,跟随四姑奶奶一同来陈家的儿媳孙氏忍不住埋怨,“婆母,我们这一趟主要是为了给彦哥儿寻个差事,您刚来就找不痛快,日后还怎么开口啊?”
话音未落,四姑奶奶的拐杖又锤了两下,“我把他供养出来的,别说给我孙儿寻个差事,就是给我孙儿谋个一官半职也不为过!”
孙氏心中瞬间一喜,不知想到什么又冷下脸来,“黄氏今日那个脸色,怕没把您放眼里,您可要好好教她如何孝敬长辈!”
“放心,她翻不出什么花来。”四姑奶奶心有成算,“等她回来,看我怎么治她!”
孙氏放心离去,厢房内只有四姑奶奶一人,此时她的真面目也不再掩藏,面部狰狞把桌上茶盏一扫而尽。
为彦哥儿寻个差事本用不着她出面,可她在老家收到陈霍两家退亲的事,就坐不住了。
后来又打听到陈岁和他表哥定亲,还带着梁巧巧做妾。
这一消息直接让她夜不能寐。
陈黄两家已经有黄月如这个纽带,在她死之前,不需要其她人联亲巩固。
黄月如不仅把自己女儿嫁回她娘家,还断了梁巧巧的路,是一点不顾及赢哥儿这个庶子。
若是陈岁梁巧巧两人能入选秀女,日后陈家子孙不得扶摇直上。
四姑奶奶越想越气。
陈父安排好姑母的住所后,久久等不来陈母,便亲自去了正门。
来到正门前却傻了眼,正门空荡荡的,没有任何人影。
“夫人呢?”陈父疑惑地问向门房,此时他还未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门房双腿打着哆嗦,颤巍巍地把陈母临走前的话复述了一遍,“这个家有她没我,有我没她。”
他夫人回娘家了?带着孩子扔下了他?陈父不敢置信,揉了揉眼再次望向正门外,依旧是空荡荡的。
与此同时,黄家马车上,陈母一手搂着圆安一手牵着陈岁,面带歉意地对黄老爷子道:“父亲,你会不会觉得我太任性了?”
黄老爷子摸了摸圆安的脑门,笑呵呵的,“我黄长风的闺女谁敢说她任性!”
无论陈母做出什么选择,黄老爷子都会是她最强力的后盾。
黄老爷子让陈母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随后又逗弄圆安。
“可想好以后叫什么名字了吗?”
圆安小心避开黄老爷子再次伸出的虎掌,转头看向陈母和陈岁。
“赢哥儿一直‘圆圆’、‘圆圆’地唤他,想着以后就叫圆圆。”
“圆圆啊~”黄老爷子揪着胡子沉思,“太随意了。”
岂止是随意,陈岁暗道幸好不是姓陈,不然可就是陈圆圆了。
“不如……”
黄老爷子缓缓开口,陈岁以为他会想出什么有寓意的名字,谁成想——“不如就叫黄天圆!”
话罢,黄老爷子满意地点点了头,“和天和一样,天字辈,还带原本名字的字眼。”
“而且,这个名字男娃女娃都可以用。”
黄老爷子越说越满意,“黄天圆,这名字不错。”
“天圆啊,来,叫声‘爷爷’听听。”
一股诱拐小孩的语气。
圆安瘪了瘪嘴,没应声。
黄老爷子看得哈哈大笑。
陈母心情也松快许多,她侧过身小声陈岁讲,“若有一天,我与你父亲和离,你愿意跟我还是跟他?”
陈岁:……?
陈母在娘家住下了,陈父除了上朝便是锲而不舍地来黄家接陈母回家。
这一次,陈母态度很坚决。
在花园陪圆安玩耍,对下人的通报摆摆手,“昨是怎么回的,今日再怎么回。”
下人领命离去。
期间,四姑奶奶也上门说是要道歉,黄老爷子直接请了有名的戏班子,只要四姑奶奶在黄府门前开始哭天抢地,戏班子就开演。
花银子顾来的叫好声足以掩盖住四姑奶奶虚假的哭诉。
四姑奶奶见这个法子没用,受了两回挫也不再来了。
不过倒苦了兰姨娘。
“你是怎么回事?”
四姑奶奶坐在主位上,用拐杖指着兰姨娘,盛气凌人地质问,“你入府这么长时间,为什么就赢哥儿一个孩子?”
兰姨娘低垂着眉眼,心里不怀好气地腹诽道:那是您老只下过一次药啊。
对于四姑奶奶的疑问,兰姨娘早有对策,她掏出帕子抹了抹不存在的眼泪,“自那一次后,老爷好像伤了身子骨……”
牲畜配种的春.药都敢下给自己家人喝,不出点问题,都对不您的“好心”。
“为什么没人告诉我?”四姑奶奶没想过会是这样的原因,一时无法接受,慌得拐杖都脱了手。
一旁的孙氏连忙蹲下身捡起拐杖,她也是知道自家婆母当年的壮举,如今还要婆母开口给自己儿子谋利,可不能让旁人搅和了。
“哪有你这样编排自己男人的!自己怀不上孩子居然还敢怨自己男人。”
“孙氏!”
四姑奶奶回了神,到底是谁不行,还真不能听兰姨娘一面之词。
她这般安慰自己,而后伸手招呼陈赢上前。
“赢哥儿,快过来,让姑奶奶好好看看你。”
语气轻柔,言语间透着真切的喜爱之情。
陈赢躲在梁巧巧身后,不想过去。他不喜欢这个老婆婆。
她一来,陈母就带着圆安走了。
圆安一离开,他在陈家又没了玩伴,孤独得很。
“我讨厌你!”
迄今为止,陈赢说出了最硬气的话。
“赢哥儿!”
梁巧巧来不及捂嘴,兰姨娘也一脸担忧地看向四姑奶奶。
四姑奶奶依旧是一张笑脸,对陈赢的冒犯丝毫没有动怒,“小孩子童言无忌。”
“赢哥儿,过来,让姑奶奶好好看看你,行吗?”
兰姨娘起身把陈赢从梁巧巧身后拉了出来。
陈赢撅着嘴被拖到四姑奶奶面前。
四姑奶奶微眯着眼,伸出布满褶皱的手想要触碰陈赢,却被他害怕地躲开。
“这孩子养得不错。听说是一直在你院子养的?”
兰姨娘点头。
见陈赢一直排斥她,四姑奶奶失望地收回手,话锋一转,“也幸好是在你身边养着,让黄氏养,还不知道会养出什么纨绔子弟呢。”
兰姨娘不敢搭话。
四姑奶奶自诩对兰姨娘有恩,所以在她面前想什么说什么,也不担心她外传。
若她知道兰姨娘是黄老爷子安排送到她手边的,不知会不会呕死。
陈父每日在上朝和黄家之间打转,兰姨娘又紧守自己的院子,陈母不回,四姑奶奶倚老卖老,竟成了陈家院里院外的主事人。
带着孙氏这处转转那处看看,无人敢拦。
孙氏感叹不愧是大官的府邸,就是和山野乡村不一样。
四姑奶奶与荣有焉地道:“若没我,哪有他今日!如今还敢对我摆脸色,信不信我到圣上面前告他的状!”
孙氏大惊:“婆母还认识圣上?”
四姑奶奶没好意思说是当年陈母病重,垂危之际圣上特带御医来看望,她那时远远瞧过一眼。
她只能转移话题,“再硬的骨头我也有办法治他!”
孙氏赶紧拦住,“婆母,还是彦哥儿的事紧要,千万不要因为咱们的不痛快,坏了彦哥儿的前程。”
孙氏能跟着四姑奶奶来京,一是四姑奶奶愿意带着她;二是孙氏也知道四姑奶奶的软肋在哪。
有了孙氏的耳提命面,四姑奶奶终于找了个机会向陈父提彦哥儿的事。
“我的孩子……”
她半跪在地上紧紧搂住圆安,仿佛搂住自己失而复得的孩子。
“夫人。”陈父上前搭在她肩膀上无声安慰着。
陈母擦去眼角的泪水,对上圆安担忧的双眸,释然一笑,“不用怕,娘亲没事。”
这一次,娘亲会保护好你的。
“我和孩子出去送送父亲,你在这陪姑母说会话吧。”陈母拉着圆安的小手,一脸淡然安排陈父。
陈父不疑有他,目送陈母几人的背影不断远去。
“姑母怎么会突然来京?”
“怎么?我这个老太婆还不能来看看你?”
陈父让管家奉茶,四姑奶奶却摆手道自己喝不惯金贵的茶叶,白水就好。
陈父怎么可能真让管家端上来一壶寡淡的白水。
望着满堂喜庆,四姑奶奶意味深长道:“我来得不巧啊,打扰你们的好事了。”
陈父解释道:“月如收养个孩子,也是随月如的姓,便未知会陈氏宗族。”
四姑奶奶手握拐杖狠狠地在脚边锤了两下,“糊涂!她既然嫁了你,那么她所有的一切都和你有关,都和陈氏宗族有关。”
“她是不是还在记恨我?记恨当年我说的那些糊涂话?可我也控制不住自己啊,当年我都和她道歉了,她怎么这么狠心啊!认养个孩子也不和陈氏扯上关系……”
人说到最后,已经掉起眼泪。
陈父被四姑奶奶哭地烦闷,旧事重提他心中也不好受,只能分神暗暗想着夫人怎么还不回来?
“罢了罢了。”四姑奶奶揉着自己隐隐作痛的膝盖骨,“我这一把老身子骨也没几年活头了,待会月如回来,我再给她赔个礼。”
“姑母!您这不是折煞我们小辈吗?”
赔礼定会牵扯旧事,陈父可不想陈母回忆伤心往事,当即决定安排个院子让他姑母先歇歇脚。
把伺候的下人都支开后,跟随四姑奶奶一同来陈家的儿媳孙氏忍不住埋怨,“婆母,我们这一趟主要是为了给彦哥儿寻个差事,您刚来就找不痛快,日后还怎么开口啊?”
话音未落,四姑奶奶的拐杖又锤了两下,“我把他供养出来的,别说给我孙儿寻个差事,就是给我孙儿谋个一官半职也不为过!”
孙氏心中瞬间一喜,不知想到什么又冷下脸来,“黄氏今日那个脸色,怕没把您放眼里,您可要好好教她如何孝敬长辈!”
“放心,她翻不出什么花来。”四姑奶奶心有成算,“等她回来,看我怎么治她!”
孙氏放心离去,厢房内只有四姑奶奶一人,此时她的真面目也不再掩藏,面部狰狞把桌上茶盏一扫而尽。
为彦哥儿寻个差事本用不着她出面,可她在老家收到陈霍两家退亲的事,就坐不住了。
后来又打听到陈岁和他表哥定亲,还带着梁巧巧做妾。
这一消息直接让她夜不能寐。
陈黄两家已经有黄月如这个纽带,在她死之前,不需要其她人联亲巩固。
黄月如不仅把自己女儿嫁回她娘家,还断了梁巧巧的路,是一点不顾及赢哥儿这个庶子。
若是陈岁梁巧巧两人能入选秀女,日后陈家子孙不得扶摇直上。
四姑奶奶越想越气。
陈父安排好姑母的住所后,久久等不来陈母,便亲自去了正门。
来到正门前却傻了眼,正门空荡荡的,没有任何人影。
“夫人呢?”陈父疑惑地问向门房,此时他还未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门房双腿打着哆嗦,颤巍巍地把陈母临走前的话复述了一遍,“这个家有她没我,有我没她。”
他夫人回娘家了?带着孩子扔下了他?陈父不敢置信,揉了揉眼再次望向正门外,依旧是空荡荡的。
与此同时,黄家马车上,陈母一手搂着圆安一手牵着陈岁,面带歉意地对黄老爷子道:“父亲,你会不会觉得我太任性了?”
黄老爷子摸了摸圆安的脑门,笑呵呵的,“我黄长风的闺女谁敢说她任性!”
无论陈母做出什么选择,黄老爷子都会是她最强力的后盾。
黄老爷子让陈母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随后又逗弄圆安。
“可想好以后叫什么名字了吗?”
圆安小心避开黄老爷子再次伸出的虎掌,转头看向陈母和陈岁。
“赢哥儿一直‘圆圆’、‘圆圆’地唤他,想着以后就叫圆圆。”
“圆圆啊~”黄老爷子揪着胡子沉思,“太随意了。”
岂止是随意,陈岁暗道幸好不是姓陈,不然可就是陈圆圆了。
“不如……”
黄老爷子缓缓开口,陈岁以为他会想出什么有寓意的名字,谁成想——“不如就叫黄天圆!”
话罢,黄老爷子满意地点点了头,“和天和一样,天字辈,还带原本名字的字眼。”
“而且,这个名字男娃女娃都可以用。”
黄老爷子越说越满意,“黄天圆,这名字不错。”
“天圆啊,来,叫声‘爷爷’听听。”
一股诱拐小孩的语气。
圆安瘪了瘪嘴,没应声。
黄老爷子看得哈哈大笑。
陈母心情也松快许多,她侧过身小声陈岁讲,“若有一天,我与你父亲和离,你愿意跟我还是跟他?”
陈岁:……?
陈母在娘家住下了,陈父除了上朝便是锲而不舍地来黄家接陈母回家。
这一次,陈母态度很坚决。
在花园陪圆安玩耍,对下人的通报摆摆手,“昨是怎么回的,今日再怎么回。”
下人领命离去。
期间,四姑奶奶也上门说是要道歉,黄老爷子直接请了有名的戏班子,只要四姑奶奶在黄府门前开始哭天抢地,戏班子就开演。
花银子顾来的叫好声足以掩盖住四姑奶奶虚假的哭诉。
四姑奶奶见这个法子没用,受了两回挫也不再来了。
不过倒苦了兰姨娘。
“你是怎么回事?”
四姑奶奶坐在主位上,用拐杖指着兰姨娘,盛气凌人地质问,“你入府这么长时间,为什么就赢哥儿一个孩子?”
兰姨娘低垂着眉眼,心里不怀好气地腹诽道:那是您老只下过一次药啊。
对于四姑奶奶的疑问,兰姨娘早有对策,她掏出帕子抹了抹不存在的眼泪,“自那一次后,老爷好像伤了身子骨……”
牲畜配种的春.药都敢下给自己家人喝,不出点问题,都对不您的“好心”。
“为什么没人告诉我?”四姑奶奶没想过会是这样的原因,一时无法接受,慌得拐杖都脱了手。
一旁的孙氏连忙蹲下身捡起拐杖,她也是知道自家婆母当年的壮举,如今还要婆母开口给自己儿子谋利,可不能让旁人搅和了。
“哪有你这样编排自己男人的!自己怀不上孩子居然还敢怨自己男人。”
“孙氏!”
四姑奶奶回了神,到底是谁不行,还真不能听兰姨娘一面之词。
她这般安慰自己,而后伸手招呼陈赢上前。
“赢哥儿,快过来,让姑奶奶好好看看你。”
语气轻柔,言语间透着真切的喜爱之情。
陈赢躲在梁巧巧身后,不想过去。他不喜欢这个老婆婆。
她一来,陈母就带着圆安走了。
圆安一离开,他在陈家又没了玩伴,孤独得很。
“我讨厌你!”
迄今为止,陈赢说出了最硬气的话。
“赢哥儿!”
梁巧巧来不及捂嘴,兰姨娘也一脸担忧地看向四姑奶奶。
四姑奶奶依旧是一张笑脸,对陈赢的冒犯丝毫没有动怒,“小孩子童言无忌。”
“赢哥儿,过来,让姑奶奶好好看看你,行吗?”
兰姨娘起身把陈赢从梁巧巧身后拉了出来。
陈赢撅着嘴被拖到四姑奶奶面前。
四姑奶奶微眯着眼,伸出布满褶皱的手想要触碰陈赢,却被他害怕地躲开。
“这孩子养得不错。听说是一直在你院子养的?”
兰姨娘点头。
见陈赢一直排斥她,四姑奶奶失望地收回手,话锋一转,“也幸好是在你身边养着,让黄氏养,还不知道会养出什么纨绔子弟呢。”
兰姨娘不敢搭话。
四姑奶奶自诩对兰姨娘有恩,所以在她面前想什么说什么,也不担心她外传。
若她知道兰姨娘是黄老爷子安排送到她手边的,不知会不会呕死。
陈父每日在上朝和黄家之间打转,兰姨娘又紧守自己的院子,陈母不回,四姑奶奶倚老卖老,竟成了陈家院里院外的主事人。
带着孙氏这处转转那处看看,无人敢拦。
孙氏感叹不愧是大官的府邸,就是和山野乡村不一样。
四姑奶奶与荣有焉地道:“若没我,哪有他今日!如今还敢对我摆脸色,信不信我到圣上面前告他的状!”
孙氏大惊:“婆母还认识圣上?”
四姑奶奶没好意思说是当年陈母病重,垂危之际圣上特带御医来看望,她那时远远瞧过一眼。
她只能转移话题,“再硬的骨头我也有办法治他!”
孙氏赶紧拦住,“婆母,还是彦哥儿的事紧要,千万不要因为咱们的不痛快,坏了彦哥儿的前程。”
孙氏能跟着四姑奶奶来京,一是四姑奶奶愿意带着她;二是孙氏也知道四姑奶奶的软肋在哪。
有了孙氏的耳提命面,四姑奶奶终于找了个机会向陈父提彦哥儿的事。